广西平南县大安镇的古建筑群
- 格式:doc
- 大小:298.00 KB
- 文档页数:5
/view/415198.htm百科名片贵港市贵港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一个下辖市,位于广西东南部,西江流域中游,浔郁平原中部,是大西南出海通道的重要门户,贵港港口为华南内河第一大港,地理位置优越,西江黄金水道流经市境,东临梧州、南临玉林和钦州、西接南宁、北邻来宾。
贵港别称荷城,因城里多种植荷花得名,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郡,也是一座充满生机的新兴内河港口城市,1995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升为地级市,辖港北区、港南区、覃塘区和平南县,代管县级桂平市,总面积10606平方千米,总人口510万。
特产有菠萝蜜、贵港莲藕、龙眼、桂圆干、覃塘毛尖茶、罗汉果等。
中文名称: 贵港市 外文名称: G uigang City 别名: 荷城 行政区类别: 地级市 所属地区: 中国中南 下辖地区: 港北区、平南县、桂平市等 政府驻地: 港北区 电话区号: 0775 邮政区码: 537100地理位置: 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部 面积: 10606平方千米 人口: 510万(2008年)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畅岩山,南山寺,平天山国家森林公园,龙凤石林,九凌湖等 火车站: 贵港火车站 车牌代码: 桂R 行政区划代码:450800 目录地理位置自然气候历史文化历史沿革行政区划人口民族经济发展工业建设基础工业江南工业园农业建设城市建设交通运输水路运输铁路公交矿产资源旅游资源贵港特产覃塘毛尖贵港莲藕桂油桂平罗秀米粉石硖龙眼桥圩鸭绒被桂平西山茶平南团罗茶友好城市地理位置自然气候历史文化历史沿革行政区划人口民族经济发展工业建设基础工业江南工业园农业建设城市建设交通运输高速路水路运输铁路公交矿产资源旅游资源贵港特产覃塘毛尖贵港莲藕桂油桂平罗秀米粉石硖龙眼桥圩鸭绒被桂平西山茶平南团罗茶展开编辑本段地理位置贵港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东南部,广西最大的冲积平原——浔郁平原的中部,北纬22贵港市地图°39′~24°2′,东经109°11′~110°39′,面向粤港澳,背靠大西南,郁、黔、浔三江交汇,拥有华南内河第一大港口,北回归线横贯中部。
1、贵港:君子垌围屋君子垌围屋位广西贵港市木格镇君子垌。
君子垌的围城建筑始于咸丰年间,分别是里人黎诗文等人建筑的“云龙围”以及里人邓逢元建筑的“段心围”,还有黎氏、邓氏、叶氏等客家人的共十七座围屋城。
君子垌具有城座多、规模大、文化底蕴厚、保存好的特点。
2、平南大安古建筑群:大安镇古名大乌墟,在县城东南25公里的西江南岸,墟始建于清初,乾隆年间已发展成为“上接平贵、下通藤容、四方客商云集”的大都会了。
嘉庆年间墟中有店、当、馆、号、堂、记、居等商号336个之多。
清道光以后,西江流域流传有“一戎二乌三江口”的口碑,可见大安是当时广西的一大圩镇。
现存大安古建筑群体,座落在大安镇西北,白沙、新客二江汇合处,古建筑群以大王庙(列圣宫)、粤东会馆、大安桥、大码头等古建筑物组成。
是研究古代广东、广西的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1989年7月20日,大安古建筑群列人平南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7月,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平南范家大院平南范家大院位于平南县思旺镇双上村上宋屯,有一在平南年代最古的、贵港市少有的、保存得最好的古民居,当地人称之为范家大院。
范家大院建于清乾隆年间(1755),三套进深各四座,共一大门,108开间,建筑面积7600多平方米。
古民居虽是砖瓦结构,但玲珑精巧,飞檐翘角,精美壮观,与大山、古松、翠竹交织在一起,遥相辉映,形成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线。
4、桂平西山古刹西山,古称思灵山。
佛,是西山的灵魂。
洗石庵始建于清朝顺治3年(1646年),雍、乾两代都曾修葺,如今看到的规模已是嘉庆14年(1809年)的重建,该庵属尼众道场。
是国务院确定的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洗石庵四周风景优美,名胜众多,乳泉淙淙流淌,古松巨榕参天。
庵前有唐代建的李公祠,庵后有民国十二年(1923年),李宗仁游览西山后修建的“飞阁”。
在西山,与洗石庵一样享有盛名的是修建在半山腰上的龙华寺。
龙华寺始建于唐末宋初。
1、贵港:君子垌围屋君子垌围屋位广西贵港市木格镇君子垌。
君子垌的围城建筑始于咸丰年间,分别是里人黎诗文等人建筑的“云龙围”以及里人邓逢元建筑的“段心围”,还有黎氏、邓氏、叶氏等客家人的共十七座围屋城。
君子垌具有城座多、规模大、文化底蕴厚、保存好的特点。
2、平南大安古建筑群:大安镇古名大乌墟,在县城东南25公里的西江南岸,墟始建于清初,乾隆年间已发展成为“上接平贵、下通藤容、四方客商云集”的大都会了。
嘉庆年间墟中有店、当、馆、号、堂、记、居等商号336个之多。
清道光以后,西江流域流传有“一戎二乌三江口”的口碑,可见大安是当时广西的一大圩镇。
现存大安古建筑群体,座落在大安镇西北,白沙、新客二江汇合处,古建筑群以大王庙(列圣宫)、粤东会馆、大安桥、大码头等古建筑物组成。
是研究古代广东、广西的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1989年7月20日,大安古建筑群列人平南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7月,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平南范家大院平南范家大院位于平南县思旺镇双上村上宋屯,有一在平南年代最古的、贵港市少有的、保存得最好的古民居,当地人称之为范家大院。
范家大院建于清乾隆年间(1755),三套进深各四座,共一大门,108开间,建筑面积7600多平方米。
古民居虽是砖瓦结构,但玲珑精巧,飞檐翘角,精美壮观,与大山、古松、翠竹交织在一起,遥相辉映,形成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线。
4、桂平西山古刹西山,古称思灵山。
佛,是西山的灵魂。
洗石庵始建于清朝顺治3年(1646年),雍、乾两代都曾修葺,如今看到的规模已是嘉庆14年(1809年)的重建,该庵属尼众道场。
是国务院确定的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洗石庵四周风景优美,名胜众多,乳泉淙淙流淌,古松巨榕参天。
庵前有唐代建的李公祠,庵后有民国十二年(1923年),李宗仁游览西山后修建的“飞阁”。
在西山,与洗石庵一样享有盛名的是修建在半山腰上的龙华寺。
龙华寺始建于唐末宋初。
广西古建筑志之1《广西古建筑志》序建筑是人类文明的集大成者,直接反映了一个民族、地域特点、生产力水平高低和文明发达程度。
遍布八桂大地、林林总总的古建筑,无不蕴含深厚的历史文化,体现广西各民族伟大的智慧和高超的技能。
60集专题片,以“志”的体式,为广西古建筑“存影”,一是为了抢救性地保存古迹,二是试图从建筑的角度解读广西,引领大家更深入地认识广西。
广西古建筑志中,知名度最高的是水利桥梁。
堪称船闸式运河世界之最的兴安灵渠,始建于公元前214年,不仅历史悠久,科技含量高,功能效益显著,而且至今仍然泽被后世;建于唐代的桂柳运河是沟通桂林和柳州及桂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纽带,史称灵渠姊妹工程;同样建于唐代,位于防城港市的潭蓬运河,则是我国唯一的海上运河;而三江程阳永济风雨桥式样独特,位居世界四大历史名桥之列。
广西是祖国的“南大门”,边关建设历史悠久,功垂千秋。
始建于汉朝的友谊关,巍然屹立,扼中越通道要塞,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而横跨凭祥市和龙州县千里中越边境线上的大小连城,战略思想鲜明,是清末中国边境线上规模最大,布局最严谨,构思最巧妙,工事最坚固的军事防御体系。
楼阁祠庙建筑,最能反映民间才智和价值取向。
被誉为“天南杰构”的容县真武阁,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每个榫头都充满智慧,其“杠杆结构”,享誉世界。
同样,全州燕窝楼、三江马胖鼓楼、合浦大士阁等,也因其高超的建筑艺术,闻名遐迩。
而恭城文庙、武庙、富川马殷庙、梧州龙母庙、横县伏波庙、邕宁五圣宫以及柳州柳侯祠、龙州陈勇烈祠、恭城周渭祠,则是供奉先贤神圣之所。
桂平西山古刹、全州湘山寺、桂林清真寺,是闻名八桂的宗教名胜。
合浦东坡亭、柳州文光塔、南宁魁星楼及各地的书院则是广西人重视文化的忠实记录。
官衙和名人建筑,是一个地区政治、经济实力的整体反映。
忻城莫氏土司衙署,跨明清两朝,是土司制度的见证,被誉为“壮乡故宫”。
桂林靖江王府是明代规模最大的藩王府第。
晚清以来,广西名人辈出,冯子材、刘永福、李宗仁、李济深以及西林岑氏故居等,无不承载着社会和建筑的双重历史内涵。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1994.07.08•【字号】桂政发[1994]63号•【施行日期】1994.07.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正文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1994年7月8日桂政发〔1994〕63号)1963年以来,我区先后共公布了三批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近几年来,经过文化、文物部门的努力,又发现了许多具有一定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
为了进一步做好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确保我区优秀文化遗产的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决定将西林教案遗址等75个单位列为自治区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现予公布。
这批新公布的文物保护单位,由自治区文化厅会同文物所在地的人民政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在近期内组织有关部门具体划出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作出标志说明,逐步建立科学的记录档案,认真做好文物的保护工作。
日常的保护管理工作,由各地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及所属文物管理所、博物馆具体负责。
文物保护单位的所有权属于国家的,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据为己有,目前凡占用文物保护单位而又对文物的安全造成严重损害的,都必须限期治理或迁出;经过审核可以继续使用的,使用单位要严格遵守文物保护的各项规定,与文物管理部门签订保护协议。
所有权属于集体和私人的,也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主动做好文物的保护工作。
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共75处)(一)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共11处)编号分类号名称时代地址备注11西林教案遗址1856田林县定安镇东新街22俞家舍1924北流市市区大兴街33李济深故居1925苍梧县大坡镇料神村44广西省田南道农民办事处1927田东县平马镇德新街旧址29号55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第1930乐业县县城三乐街八军会师军部旧址292号66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前委1931全州县县城十字街旧址77红军标语楼1934兴安县华江瑶族自治乡千家寺88顺风桥(红军桥)1934龙胜各族自治县伟江乡杨湾村99辛亥革命黄花岗起义平南1935平南县平南镇城东路县五烈士纪念塔罗冲桥畔1010昆仑关战役遗址1939邕宁县九塘乡包括关楼交界处昆仑山、墙、阵宾阳县思陇乡亡将士冢墓、碑记、出入口牌坊、纪念塔、纪念亭1111中共广西省工委黄姚旧址1945昭平县黄姚镇(二)石窟造像(共1处)121宴石山摩崖造像唐博白县顿谷乡石坪村宴石山(三)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共34处)131湘山寺遗址唐一全州县城西隅包括妙明塔民国湘山放生池、石雕、舍利塔、湘山石刻142仙桂桥宋阳朔县白沙镇旧县村北153燕窝楼明全州县永岁乡石头岗村164伏波庙明横县云表乡站圩伏波滩北岸175迥澜风雨桥明富川瑶族自治县油沐乡中岗村与油草村之间186寿圣寺明-清桂平市麻垌镇白石山包括寺前石牌楼、石刻197东门城楼明-清柳州市曙光路东段208富川旧城明-清富川瑶族自治县县城219黄姚戏台明-清昭平县黄姚镇2210海角亭明-清合浦县廉州镇廉州中学内2311左江斜塔明-清崇左县城北2公里左江河中石头岛2412百柱庙明-清富川瑶族自治县油沐乡福溪村2513邓公庙清岑溪县南渡镇中心小学内2614白茆坞牌坊清全州县枧塘乡塘福新白茆坞村2715南石祠清全州县绍水镇松川白塘村2816粤东会馆清苍梧县龙圩镇忠义街2917恭城武庙清恭城瑶族自治县西山南麓3018湖南会馆清恭城瑶族自治县县城太和街3119大安古建筑群清平南县大安镇包括大王庙、粤东会馆惠福夫人庙、大安桥3220北宋村石碑坊清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明伦乡北宋村3321岑氏家族建筑群清西林县那劳乡那劳村包括宫保府、增寿亭、岑氏孝子孝女坊、岑氏宗祠、荣禄第、南阳书院、思子楼3422冯子材故居清钦州市沙埠乡先明村包括主建筑白水塘、水井、鱼塘、碑刻3523弄平炮台清那坡县平孟乡弄平屯3624地角炮台清北海市地角岭3725十二道门炮台清靖西县龙帮乡帮街南3826白龙炮台清防城港市防城区江山乡白龙乡3927西式建筑群清北海市包括英国领事馆、法国领事馆、德国领事馆、洋关大楼、德国森宝洋行楼、涠洲天主教堂等旧址4028朗山民居清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包括周氏庐乡朗山村山祠4129岜团桥清三江侗族自治县独峒乡岜团村岜团屯4230惠爱桥清合浦县廉州故城西门外4331平等古楼群清-民国龙胜各族自治县平等包括陈氏鼓乡平等村楼、伍氏鼓楼、吴氏鼓楼、牙寨高鼓楼、罗氏鼓楼、石氏鼓楼、寨官杨氏鼓楼、寨官鼓楼、杨氏鼓楼、牙寨短鼓楼、松树坳石氏鼓楼和三队鼓楼、寨江鼓楼4432李宗仁故居民国临桂县两江镇浪头村4533谢鲁山庄民国陆川县乌石镇谢鲁村4634李宗仁官邸民国桂林市文明路16号(四)石刻(共9处)471普陀山摩崖石刻隋-清桂林市普陀山482隐山摩崖石刻唐-清桂林市隐山493南溪山摩崖石刻唐-现代桂林市南溪山504独秀峰摩崖石刻唐-民国桂林市独秀峰515象鼻山摩崖石刻唐-现代桂林市象鼻山526三海岩摩崖石刻南宋-民国灵山县三海岩537高岩山摩崖石刻宋-清鹿寨县高岩山白象岩548会仙山摩崖石刻宋-民国宜州市城北会仙山包括白龙洞石窟造像559岜字山摩崖石刻元-明大新县恩城乡岜字山(五)古遗址(共10处)561渡里园遗址新石器时代全州县龙水乡桥渡渡里园村572南沙湾贝丘遗址新石器时代象州县象州镇沙兰村公所南沙湾村北583娘娘村贝丘遗址新石器时代象州县石龙镇迷赖村公所娘娘村东594大龙潭鲤鱼嘴遗址新石器时代柳州市大龙潭公园内605上塔遗址新石器时代桂平市寻旺乡东塔行政村上塔村616大塘城遗址新石器时代桂平市寻旺乡先锋行政村大塘城村627歌寿岩遗址新石器时代大新县榄圩乡新球村逐标屯歌寿山638登塘冶铁遗址西汉平南县六陈镇登塘村649智城垌古城垌遗址唐上林县覃排乡爱长村下石检屯智城山6510铁屎岭铸钱遗址北宋贺县莲塘镇上寺村北铁屎岭(六)古墓葬(共10处)661花果山古墓群战国-汉岑溪县糯垌镇花果山672北陀古墓群汉昭平县北陀乡683新安古墓群汉柳江县白沙乡新安村694岭南石墓群汉象州县大乐乡岭南村705龙尾巴岭古墓群汉全州县凤凰乡湾里石子桥村龙尾巴岭716岑氏土司墓明平果县旧城弄良727瓦氏夫人墓明田阳县田州镇隆平村那豆屯738旧州岑氏土司墓群明-清靖西县旧州圩壁零村赞山749刘永福墓清钦州市沙埠乡沙寮村老虎岭7510黄明堂墓清钦州市大寺圩旁龙狗岭d55253--011114xxj。
广西平南县大安镇的古建筑群大安古建筑群在县城东南25公里的西江南岸,墟始建于清初,乾隆年间已发展成为“上接平贵、下通藤容、四方客商云集”的大都会了。
嘉庆年间墟中有店、当、馆、号、堂、记、居等商号336个之多。
清道光以后,西江流域流传有“一戎二乌三江口”的口碑,可见大安是当时广西的一大圩镇。
现存大安古建筑群体,座落在大安镇西北,白沙、新客二江汇合处,大安古建筑群以大王庙(列圣宫)、粤东会馆、大安桥、大码头等古建筑物组成。
是研究古代广东、广西的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1989年7月20日,大安古建筑群列人平南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7月,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王庙(列圣宫)始建于清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时仅一楹,以祀贤化大王得名。
康熙五十九年,创庙两进三楹,中祀诸神,更名“列圣宫”。
乾隆十五年增建后殿三楹,四十八年再次重修。
嘉庆十年,重修头门,中座和后殿;为避水涨,诸神得以同升,于后殿增建一高阁,名曰“文昌”;又增建附庙左右二祠,一为“至富财帛”,一为“惠福夫人”。
此次重修的规模基本形成格局。
该庙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年)进行重修,落成后未及刻碑,大成国军打进大安,战火把庙夷为废墟。
旧《平南县志》记载:“列圣宫在大乌(大安)墟即大王庙,香火最盛,咸丰初年寇乱,尽为劫灰荡平,后于光绪初年,阖墟士商募金兴葺竣宇,雕甍辉煌,金碧宏丽倍于畴昔矣。
右有惠福夫人祠,左为财神庙、粤东会馆”。
现存大王庙是光绪元年的遗物,主体三进,面宽三间,有头门、中座、后殿和文昌阁;中间有前后天井,井翼为廊;附庙左右,皆座东南向西北,总建筑面积为400多平方米。
大王庙建筑是砖石木结构,硬山顶,镬耳风火墙、琉璃脊饰,雕檐画栋,有很高的建筑艺术价值;现存的碑刻是研究两广经济、文化交流不可多得的历史资料。
粤东会馆位于大王庙左侧,与庙并列。
创建于清乾隆五十八年(公元1793年),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迁建于此。
桂平这处两百多年古建筑群,见证红色革命的星星之火
古建筑就是凝固的历史
这处两百多年的古建筑群
见证贵港红色革命的星星之火
昌家大院位于桂平市金田镇安众村盘龙屯始建于嘉庆七年(公元1802年)距今已有220年,始称“新屋”,后称“昌家大院”。
昌家大院由昌氏七世祖昌醇伟(成毅公)所建,昌醇伟衣锦还乡后兴建三座大屋,分别为旧屋、高楼岭、新屋,品字形分布,相隔百米,意在相互照应、各有出头、代代兴旺。
走进昌家大院,仍能感受昔日的繁荣。
昌家大院建筑面积约1880
平方米,青砖木瓦结构,呈国字型设计,内置三座主屋,周边由青砖木瓦平房围绕,大院厅房达60间。
整座大院坐北向南,大门正向桂平白石山。
昌家大院属清中期建筑风格,布局严谨,用料精良,至今砖木瓦仍基本保持完整。
房屋一色青砖红瓦,屋顶山墙上有造型精致的石雕木刻、书法壁画,屋脊上还雕刻有飞禽走兽、松柏、梅兰竹菊,典雅精妙,古色古香。
据传,
昌家大院是由江匠建造,房屋所用青砖红瓦石柱,均由广东运回,
建造用时18年。
大门的门框、门板由厚实的原木做成,如今依然厚重结实。
整座古宅檐下、屏风、屋脊、门窗以及莲花座顶梁分别有雕塑或绘筑有壁画,千姿百态,构思独特。
遗留下来的部分屏风、窗棂等精雕细琢、巧夺天工,令人驻足翘首。
此次农民革命运动大大挫折了当地的土豪劣绅的嚣张气焰,虽未完全取得胜利,但在昌家大院留下了红色的星星之火。
1996年8月,桂平市人民政府公布“武平桂三县农军指挥部旧址——盘龙新屋”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来源:金田镇人民政府、贵港宣传、综合网络。
贵港历史悠久,人杰地灵。
贵港为古西瓯骆越地,秦统一岭南后设桂林郡,郡治于境内的布山县(今桂平市区西南),三国吴时期迁治于今贵港市市区南江,布山作为历代郡治、州治地方政权的政治中心长达1600多年之久。
汉武帝时改为郁林郡,自汉代以来,都是祖国南疆的政治要地、军事重地和商贸集散地,对民族团结、文化交流、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贵港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代管的桂平市是太平天国起义的策源地,中共广西省第一次代表大会于1928年6月1日在贵县圩心街广东巷张国才家(现为贵港市贵城街道办榕兴街34号)二楼秘密召开。
另外,境内平南县大安镇、桂平市江口镇是广西四大古镇的其中两个。
平南县大安镇的粤东会馆、大王庙、大安桥以及部分骑楼文化共同构成了大安镇古建筑群贵港的新世纪广场是个美丽的广场。
它是我们广西的第三大广场。
漫步广场几乎步步有花赏,处处闻芳香。
那里的花五彩缤纷,一朵比一朵艳丽,一朵比一朵有姿态。
那里是小朋友们的“儿童乐园”又是大人们的“休闲娱乐场地”还是爷爷奶奶们的“健身馆”。
我听妈妈说,新世纪广场没建立之前,人们每天都是忙忙碌碌,每个人都忙着去赚钱,一直都没有时间来放松一下。
现在好了,新世纪广场建设好了,贵港的经济也提高了,人们就可以不用整天着这去赚钱了。
我们现在住的楼房都非常高档,比如:世纪经典、广场明珠、盛世名门、国际新城等等许多有名的小区,它们一幢。
比一幢高,好像在争夺着“我比较高”的名誉。
我看着这些高楼大厦,就不由自主的想起了以前的贵港。
以前我家住的是五十多平方米的小房子(有3层楼)甚至有些穷人就住村里瓦房。
在那时侯最高的楼房也只有三四层左右而已,其他的房子都是一些矮矮的平房。
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我们可以住上高达十几二十层的高档楼。
我们每天晚上都去散步都会看到我们身边的绿化,绿化带里有:稀奇古怪的植物、还有一些五颜六色的花等等还有很多说不出名字的植物。
看着这些植物茁壮的生长,一天比一天长得壮,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高兴。
广西平南旅游景点大全
1. 龙母山:中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被誉为中国红四方面军娘娘故里。
2. 平南古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建筑风格。
3. 藤县万象洞:是广西最大的溶洞之一,内有千年瑶族遗址和奇特的地下河。
4. 大金海滩:是一处美丽的海滩景点,有原始森林、纯净海水和丰富的海洋生物。
5. 平南石林:是广西最大的石林景区,有奇特的石柱群和壮丽的山水景色。
6. 黄果树瀑布:是中国规模最大、高度最低的瀑布,被誉为“东方瑞士”。
7. 平南金竹山:是一座具有佛教文化和自然景观的山岳风景区。
8. 兴安马岭河漂流:是一次刺激而又惊险的漂流体验,沿途有壮美的风景和激流瀑布。
9. 平南羊角山:是一座具有丰富自然资源和神奇地质景观的山岳风景区。
10. 广西长洲岛:是广西最大的海岛,以其沙滩、渔村和海洋
风光而闻名。
以上仅为广西平南旅游景点的一部分,平南还有许多其他值得探索的景点和景区。
平南好玩的景点
平南是一个美丽的小城市,有许多好玩的景点。
以下是一些不容错过的景点:
1. 平南古城墙: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墙,建于明朝。
城墙高达10米,周长超过3公里,是中国南方最长的古城墙之一。
2. 平南湖:这是一个美丽的湖泊,水清鱼跃,风景优美。
你可以在湖上划船,或者在湖边散步,欣赏自然风光。
3. 平南古镇:这是一个保存完好的古镇,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文化。
你可以在古镇上逛逛,欣赏传统建筑和古色古香的街道。
4. 平南博物馆:这是一座展示平南历史和文化的博物馆,收藏了大量珍贵的文物和历史资料。
你可以在博物馆里学习平南的历史和文化。
5. 平南山区:这是一个适合徒步旅行和户外活动的地方,有着美丽的山峰和风景。
你可以在山区里徒步旅行,欣赏自然风光和享受户外活动的乐趣。
以上是平南的一些好玩的景点,希望你有机会到平南旅游,体验这美丽的城市。
- 1 -。
广西平南县旅游景点
广西平南县是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下辖的一个县。
尽管平南县并没有很多著名的旅游景点,但是该县有一些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值得一游。
1. 平南河风景区:该景区位于平南县城东南方向,是平南县最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
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美丽的平南河河景,还可以体验划船、钓鱼等水上娱乐活动。
2. 箕岭山:位于平南县境内,是中国著名的红土高原之一。
这里有独特的红土地貌、绵延的山脊、茂密的森林和清澈的溪流,是户外爱好者喜欢的探险胜地。
3. 红荔瑶寨:位于平南县境内的瑶寨,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民俗旅游景区之一。
这里保存着瑶族的传统文化和建筑风格,游客可以欣赏到瑶族歌舞、手工艺品等。
除了上述景点,平南县还有其他一些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景观,如七星山、大岭山、三浦温泉等。
虽然平南县的旅游资源相对较少,但是对于喜欢宁静、自然风光的游客来说,这里还是值得一游的地方。
广西平南旅游景点
广西平南是一个拥有众多美丽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遗址的地方,是一个值得去旅游的地方。
下面是一些平南旅游景点的介绍: 1. 桂林山水甲天下
桂林山水是世界著名的旅游景点,其美景在《唐诗三百首》中也有所体现。
桂林的山水以奇、险、秀、异而著名,如象鼻山、伏波山、七星岩等景点,都是值得一看的。
2. 龙胜吊脚楼
龙胜吊脚楼是广西乡村旅游的代表景点之一,这里有众多古老的吊脚楼,以及美丽的山水。
游客可以在这里领略到传统的壮族文化和乡村风情,感受到乡村生活的美好。
3. 平南瑶族风情园
平南瑶族风情园是一个用于展示瑶族文化和历史的地方。
这里有瑶族的传统民居、瑶族的民俗文化展览、瑶族音乐舞蹈表演等,游客可以通过这些了解瑶族的历史和文化。
4. 平南老街
平南老街是一个保存完整的古老街区,这里有传统的建筑、美丽的街景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游客可以在这里体验到传统的广西文化和生活方式,感受到古老街区的温馨和美好。
5. 横县梯田
横县梯田是一个美丽的自然景观,这里有绵延数千亩的梯田,以及壮族的特色村庄和民俗文化。
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梯田的美
景,了解到壮族的文化和历史。
以上是几个平南旅游景点的介绍,每个景点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游客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景点进行游览。
平南城隍岭公园简介
平南城隍公园位于平南县城北面,距县城2公里,占地面积30公顷,是平南历史上最早的城市公园。
城隍公园是为纪念平南县历史上著名的地方人物平南侯陈元光(陈)而建。
公园内主要建筑有:平南城隍庙、城隍广场、城隍庙前广场、陈元光墓、古城墙等。
平南城隍庙始建于明代洪武初年(1368年),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
明永乐四年(1406年),陈元光任平南(今平南县)侯,为保境安民,便在县城(今南城镇)东南隅筑城。
当时,为了纪念平南侯陈元光,县城百姓集资建了一座城隍庙,并将其建在县城的东南面。
此后又因陈元光被封为平南侯而改称城隍庙。
据民国三年(1914年)《重修平南城隍庙碑记》载:“邑西南十里有城隍岭,其山高出城上,因以为名。
”可见当年在城西南立城之时,为纪念陈元光而将这座高出县城的小山命名为“城隍岭”。
陈元光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军事家。
—— 1 —1 —。
大安古建筑群调查报告
2021年1月28日,为提高翻译实践能力,外国语学院学生苏凤宜来到大安镇,通过参观大安古建筑群,进行了翻译实践活动。
大安古建筑群建于清朝,主要由大王庙、粤东会馆、大安桥、大码头等古建筑物组成。
无论是大王庙还是粤东会馆都是砖石木结构,都有琉璃装饰屋脊,门前的柱子上也都刻有姿态不一的雕像,但其各自的具体构造却有所不同。
大王庙主要包括头门、中座、后殿和文昌阁,粤东会馆主要包括头门、中座和后座。
大安桥,它只35米长,3米宽,有7跨,桥墩、桥梁、栏杆则由花岗岩石料做成。
码头长50米,宽4米,亦由花岗岩筑成,主要用于与广东省商船间的货物往来。
这些建筑已有百年之久,期间虽有被损毁,却还是被很好地修复成原样,都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她对那些做文物修复工作的人们表示敬佩,是他们,让这些古老的瑰宝再现我们眼前,让我们知晓这些建筑其独特的美,知晓其历史之无穷。
而我们,作为新时代的一人,有责任保护好这些文物,使经典永流传。
平南的名胜古迹介绍
平南县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下辖的一个县,地处广西北部偏西,是广西与贵州、湖南交界处,境内既有壮族、苗族等少数民族聚
居的村落,也有峡谷、瀑布等自然景观。
以下是平南县的一些名胜古
迹介绍:
1. 百年古寺——福田寺:位于平南县福泉镇,被誉为“岭南禅
宗殿堂”,建于清朝嘉庆年间,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寺内建筑
气势恢宏,佛像金碧辉煌,是一处集文化、艺术、建筑于一体的名胜
古迹。
2. 神奇地质公园——乌云洞:一个以溶洞为主的自然景观公园,位于平南县金星镇,占地面积达20多万平方米。
洞内神奇多姿,建筑
造型、石笋石花、天然钟乳石等奇观一一呈现,给人以无穷的遐想与
想象。
3. 百合之乡——百合公园:这里是一个以百合花为主的公园,
位于平南县南阳镇南部的世博路上,共有50多个品种、超过10万株
的百合花。
百合公园内不仅有百合花海,还有园林景观、游乐设施等,成为平南县境内一处非常优美的花园。
4. 清风岩森林公园:位于平南县柳塘镇石庙村,也是平南县唯
一的国家森林公园。
地处山区,峡谷、瀑布、石林等自然风光错落有致,是旅游观光、野外探险、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5. 传统民俗文化——百色火龙:平南火龙是继广州和北海火龙
之后,广西第三大火龙。
平南火龙起源于清咸丰年间,已有150多年
的历史。
火龙内容丰富,造型逼真,观赏人次众多,在平南县民间享
有盛名。
大安市名胜古迹游
大安市位于中国某省某市,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众多名胜古迹,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本文将带您一起探索大安市的名胜古迹之旅。
古城墙遗址
大安市古城墙遗址是城市的历史见证,曾经是抵御外敌入侵的重要防线。
漫步在古城墙遗址上,仿佛穿越时光隧道,感受古代战争的气息。
城墙砖石虽已斑驳,但依旧展现着曾经的雄伟和辉煌。
古代宫殿
大安市的古代宫殿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当地的文化特色,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珍贵遗产。
宫殿内的壁画、雕刻等艺术品令人叹为观止,展示了古代王朝的繁荣与兴盛。
古老寺庙
大安市的寺庙建筑古朴典雅,庄严肃穆。
寺内的佛像、经文等文物承载着信仰的力量,让人心怀敬畏。
在寺庙内静坐冥想,感受内心的宁静与祥和。
名人故居
大安市是名人辈出之地,许多历史名人的故居遗迹仍然保存完好。
故居建筑风格独特,展示了当时名人的生活风貌和思想境界,让人感受到历史的魅力。
自然风光
除了名胜古迹,大安市还拥有壮丽的自然风光。
山清水秀,风景如画,让人心旷神怡。
漫步在郊外的山林间,感受大自然的馈赠,呼吸清新空气,放松身心。
大安市名胜古迹游,不仅可以领略历史文化的魅力,还能感受到自然之美,是一次充满故事和魅力的旅程。
欢迎您来大安市,探索这座城市独特的魅力!。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平南县大安古镇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
究中心历史街区调研
赵逵(文/图);赵胤杰(文/图)
【期刊名称】《城市规划》
【年(卷),期】2022(46)4
【摘要】1古镇概况大安古镇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平南县城东南23km,地处浔江平原东部、白沙河与上寺河交汇处,是平南县南河片区的经济、文化中心,人口聚集,商贸繁荣。
大安古镇历史悠久,古名大乌墟,先秦乃百越之地,唐宋人口逐渐聚集,发展于明末,兴起于乾嘉,繁荣于道光。
乾隆年间大安已是“上接平贵,下通藤容,四方客商云集”的商贸集镇,道光时期更是成为西江流域三大商埠之一。
1994年,古镇内的列圣宫、粤东会馆、大安桥被公布为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总页数】2页(PI0003-I0004)
【作者】赵逵(文/图);赵胤杰(文/图)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92
【相关文献】
1.江苏盐城富安古镇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历史街区调研
2.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兴安县界首古镇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历史街区调研
3.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吴城古镇——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历史街区调研
4.福建省古田县杉洋
古镇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历史街区调研5.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鹿寨县中渡古镇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历史街区调研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广西平南县大安镇的古建筑群
大安古建筑群在县城东南25公里的西江南岸,墟始建于清初,乾隆年间已发展成为“上接平贵、下通藤容、四方客商云集”的大都会了。
嘉庆年间墟中有店、当、馆、号、堂、记、居等商号336个之多。
清道光以后,西江流域流传有“一戎二乌三江口”的口碑,可见大安是当时广西的一大圩镇。
现存大安古建筑群体,座落在大安镇西北,白沙、新客二江汇合处,大安古建筑群以大王庙(列圣宫)、粤东会馆、大安桥、大码头等古建筑物组成。
是研究古代广东、广西的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1989年7月20日,大安古建筑群列人平南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7月,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王庙(列圣宫)始建于清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时仅一楹,以祀贤化大王得名。
康熙五十九年,创庙两进三楹,中祀诸神,更名“列圣宫”。
乾隆十五年增建后殿三楹,四十八年再次重修。
嘉庆十年,重修头门,中座和后殿;为避水涨,诸神得以同升,于后殿增建一高阁,名曰“文昌”;又增建附庙左右二祠,一为“至富财帛”,一为“惠福夫人”。
此次重修的规模基本形成格局。
该庙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年)进行重修,落成后未及刻碑,大成国军打进大安,战火把庙夷为废墟。
旧《平南县志》记载:“列圣宫在大乌(大安)墟即大王庙,香火最盛,咸丰初年寇乱,尽为劫灰荡平,后于光绪初年,阖墟士商募金兴葺竣宇,雕甍辉煌,金碧宏丽倍于畴昔矣。
右有惠福夫人祠,左为财神庙、粤东会馆”。
现存大王庙是光绪元年的遗物,主体三进,面宽三间,有头门、中座、后殿和文昌阁;中间有前后天井,井翼为廊;附庙左右,皆座东南向西北,总建筑面积为400多平方米。
大王庙建筑是砖石木结构,硬山顶,镬耳风火墙、琉璃脊饰,雕
檐画栋,有很高的建筑艺术价值;现存的碑刻是研究两广经济、文化交流不可多得的历史资料。
粤东会馆位于大王庙左侧,与庙并列。
创建于清乾隆五十八年(公元1793年),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迁建于此。
会馆是明清时期各地商帮设立的组织机构。
为了显示资本实力,在会馆的建造中极尽工人之能事,绘画精美,雕刻精细,争奇斗艳。
昔有民谣曰:“湖南会馆一枝花,粤东会馆赛过它;福建会馆烫金箔,江西会馆笔生花。
”粤商在平南、大安及思旺皆设立会馆。
论年代之早和建筑宏伟壮观,皆首推大安粤东会馆。
大安粤东会馆原貌为三进,宽三间,左右有侧门;主体有头门、中座和后座,前后天井,井翼为廊房;后座及后天井和廊房在咸丰初年毁于战火。
后来修复,总建筑面积近千平方米,建筑为砖石木结构,硬山顶,风火墙,琉璃脊饰。
粤东会馆对研究古代两广经济、文化、艺术交流有很高的实物参考价值。
古石桥是一座多跨的石梁桥,在大王庙之右,横跨新客河,是昔日大安往西江武林港口必经之道。
古石桥始建于清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
旧《平南县志》记载:“大安桥,县治东南五十里大乌墟(大安)边,邑绅劳千拱倡修,雄壮固为一邑之冠”,“咸丰初断于寇,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附近士商捐资重修。
”大安古石桥长35米,宽3米,有7跨,桥墩、桥梁、栏杆皆用花岗岩石料做成。
相传是根据“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理数来建造。
所以大安古石桥既稳重,又轻巧,既美观,又实用,百多年来固若磐石。
大安桥有四个桥墩采用“石排架”墩,是桥梁史上较早的一种轻型墩,有很高的
科学研究价值。
大码头在粤东会馆前,白沙江边。
原来位于大王庙前,是新地(新贤)村梁姓所创建。
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增广庙前地,自下而上筑石为障,所以易码头于今址。
大码头长50米,宽4米,全用花岗岩条石砌筑成。
大码头是水运的交通要道,也是附近居民汲用之所赖。
大码头为研究大安古镇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附:大安镇古石桥的传说
大安石桥,建于清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是由乡绅劳干拱倡建的。
桥宽3米、长33米,分为7跨,除其中的一跨为10条裁成梯形石条铺成外,其余全为9条石铺桥面共为64块。
桥的两旁共有36条石柱,栏杆67条,全部是花岗岩石结构,工艺比较精细。
桥下4个桥墩,傲然屹立河中,确实雄伟壮丽,它是广西石结构桥梁之冠。
相传,还未建桥之前,在镇上都传开:劳千烘提出建桥的倡议,大家十分赞赏,并纷纷向劳千烘提了建桥的见解。
一天,有一个乞丐也要登门求见劳千烘先生,这个乞丐瞒了姓名籍贯,每日求乞于市,夜宿在大王庙内。
虽身为乞丐,但谈吐风雅,身穿百结鹑衣,而不计污脏,沿街托钵求乞。
乞时只求施舍白米几粒,或粥饭一个汤匙满足而去。
劳千烘素知这乞丐的怪异,即以礼请他入室,详细问明来意。
乞者说:“近闻大人倡议建大安桥,特此前来给你出谋献策,我也乐意为大乌人做点好事。
我虽身贱为乞,但也粗识文字,略晓易理。
该桥地处白沙江和大乌江汇集处,地势险要,水流湍急,每有狂风巨浪惊,到春涨狂澜渡船常有角石飘蓬之险,如设计建造不好,石桥难免会有倒塌事故发生,整个工程就会前功尽弃。
我中不是神仙能掷杖成桥,但如能按才章草法计算,并按易经的原理建造,则可万无一失。
易云‘太极生两义,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八卦分八八六十四卦,内分三百八十爻。
我今以全桥为主体,代表太极,造大桥墩两个,代表两仪,桥墩造成船形,尖头向上游,就会减轻水流的冲压力;造长方形小桥墩四个高出水面,代表四象,第个小桥墩有方形石柱三
条,全桥共12条支撑桥面,代表12支。
桥面分七跨,桥即稳固了。
虽不能与天地长存,但亦能保数百年不会崩塌、代代大安。
因为易经已有阐明,世上没有不朽之物,此乃千古之定理……”。
劳千烘听罢,频频点首称赞不绝,表示同意采纳,并叫乞者先用竹片扎成桥的模型,卜吉招集工人按模型施工建桥。
一年之后,大安石桥落成了,而大家却不留意那个乞丐是什么时候走了。
以上自然是个传说而已,然而这座已有169年历史的古石桥,虽经无数次的特大江水和风浪等灾害的袭击,至今仍然屹立在上寺河中,默默地为人类作出无私奉献。
每当路人经过此桥时,无不啧啧称奇,就连一些桥梁建筑设计专家也赞叹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