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活动度的康复训练
- 格式:ppt
- 大小:12.75 MB
- 文档页数:23
康复训练在膝关节退化性变患者康复中的关节活动度恢复训练与康复效果评估膝关节退化性变是一种常见的关节疾病,主要表现为膝关节疼痛、功能障碍和关节活动度减少等症状。
康复训练在膝关节退化性变患者的康复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恢复关节活动度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康复训练在膝关节退化性变患者中的关节活动度恢复训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关节活动度的保护:在康复训练的初期,由于患者的膝关节退化性变尚未完全恢复,需要保护关节活动度,避免过度使用患侧膝关节造成进一步的损伤。
可以通过佩戴膝支具或使用拐杖等辅助器具来减轻关节负荷,保护关节活动度。
2. 关节活动度的恢复训练:在关节活动度保护的基础上,逐渐进行关节活动度的恢复训练。
常见的恢复训练方法包括主动活动和被动活动两种。
主动活动是指通过自身的努力主动进行关节活动,如屈伸运动、旋转运动等。
被动活动是指通过外力或辅助器具的帮助进行关节活动,如物理治疗师的手法或康复器械的应用。
通过逐渐增加关节活动度的幅度和次数,可以有效促进关节韧带和肌肉的恢复,增强关节的稳定性和活动度。
3. 关节活动度的保持训练:在关节活动度恢复训练之后,需要进行关节活动度的保持训练,以巩固康复效果。
保持训练主要包括维持关节活动度的运动和适度的负重训练。
维持关节活动度的运动可以选择适当的关节运动或柔韧性训练,通过维持关节活动度的运动,可以延缓关节退化性变的进展,保持关节的柔韧性和功能。
适度的负重训练可以选择适当的强度和重量的锻炼,通过负重训练可以增加关节的稳定性和活动度。
康复效果的评估是衡量康复训练的效果的重要手段。
常见的康复效果评估方法包括功能评估、关节活动度测量和疼痛评估等。
功能评估是通过评估患者的日常生活功能恢复情况来评估康复效果,常用的功能评估工具包括Knee injury and Osteoarthritis Outcome Score(KOOS)和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 Osteoarthritis Index(WOMAC)等。
帮助膝关节恢复的运动
1. 慢跑:慢跑对膝关节的压力较小,通过慢跑可以促进关节液的流动,对膝关节恢复有一定的帮助。
2. 骑自行车:骑自行车时,膝关节不需要承受身体的重量,而且自行车对关节的冲击和磨损较小,因此骑自行车对膝关节恢复有一定的帮助。
3. 游泳:游泳是一种低冲击度的运动,可以帮助增强膝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改善关节稳定性,对膝关节恢复有一定的帮助。
4. 直抬腿练习:躺在床上伸直下肢,然后缓慢抬起,再缓慢放下,如此反复多次。
这种动作可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有助于膝关节恢复。
5. 靠墙静蹲:背靠墙站立,双脚离墙一拳远,脚尖朝前,双膝弯曲,缓慢下蹲,保持姿势数秒钟后缓慢站起。
这种动作可以加强膝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有助于膝关节恢复。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膝关节损伤或疼痛的人来说,选择运动方式应考虑低冲击度、无或低关节磨损的运动。
在开始任何新的运动计划之前,建议咨询医生或理疗师的意见。
膝关节关节镜术后康复训练方法膝关节关节镜术是一种常见的膝关节手术,可以用于治疗膝关节损伤和疾病。
术后康复训练是膝关节关节镜术后的重要环节,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膝关节功能和活动能力。
本文将介绍膝关节关节镜术后康复训练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膝关节关节镜术后康复训练的目标是恢复膝关节的正常功能和活动能力,减轻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康复训练一般分为早期康复、中期康复和晚期康复三个阶段。
早期康复阶段主要是恢复膝关节的活动度和减轻疼痛。
在手术后的第一周,患者需要保持膝关节休息,避免过度使用。
同时,可以进行一些被动运动,如膝关节的屈伸运动和踝关节的活动。
患者还需要进行冷敷和按摩,以减轻术后疼痛和肿胀。
中期康复阶段主要是加强膝关节的力量和稳定性。
在手术后的第二周开始,患者可以进行一些主动运动,如直腿抬高、膝关节屈伸运动和小范围的踝关节活动。
此外,患者还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力量训练,如腿部肌肉的收缩和放松。
这些运动可以帮助恢复膝关节的稳定性和功能。
晚期康复阶段主要是提高膝关节的功能和活动能力。
在手术后的第四周开始,患者可以逐渐增加运动的强度和范围。
可以进行一些复合运动,如膝关节的屈伸运动和踝关节的活动结合起来进行。
此外,患者还可以进行一些高强度的力量训练,如腿部肌肉的深蹲和跳跃。
这些运动可以帮助恢复膝关节的功能和活动能力。
在膝关节关节镜术后康复训练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首先,患者应该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指导,按时进行康复训练。
其次,患者应该注意休息和保护膝关节,避免剧烈活动和受伤。
此外,患者还应该注意饮食和营养,保证身体的健康和康复。
最后,患者应该保持积极的心态和态度,相信康复的效果,坚持康复训练。
膝关节关节镜术后康复训练是恢复膝关节功能和活动能力的重要环节。
通过早期康复、中期康复和晚期康复三个阶段的训练,可以帮助患者达到康复的目标。
在康复训练过程中,患者需要注意一些事项,如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指导,注意休息和保护膝关节,保持积极的心态和态度。
膝关节活动度锻炼方法
膝关节活动度锻炼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坐位伸膝:坐在椅子上,将双足平放在地上,然后逐渐将左(右)膝伸直,并保持直腿姿势5—10秒钟,再慢慢放下。
2.俯卧屈膝:俯卧位,双手在头前交叉,将头部放在手臂上,然后将左(右)膝关节逐渐屈膝,尽量靠近臀部,并保持屈膝姿势5—10秒钟,再慢慢放下。
两腿交替进行,重复练习10—20次。
3.伸肌锻炼:仰卧位,将一侧膝关节屈曲尽量贴向胸部,用双手将大腿固定5—10秒钟,然后逐渐伸直膝关节,两腿交替进行。
重复进行10—20次。
4.股四头肌锻炼:俯卧位,将一侧腿屈膝靠向臀部,双手反向握住踝部(或用毛巾环绕踝部),逐渐将下肢向臀部牵拉,保持这一姿势5—10秒钟,然后放下,双腿交替进行。
5.推擦大腿:坐在椅上,双膝屈曲,用两手的掌指面分别附着左(右)腿两旁,然后稍加用力,沿着大腿两侧向膝关节处推擦10—20次,双腿交替进行。
6.拳拍膝四周:坐在椅上,双腿屈曲,用两手的握拳侧,分别轻轻叩击左(右)腿的内外侧各20次。
7.按揉髌骨:坐在椅上,双腿屈曲,用双手手掌分别按住左(右)腿膝盖髌骨上,用拇指按揉髌骨周围,各20次。
8.关节活动度训练:通过增加关节的活动范围,疼痛症状也会减轻。
同时,增加关节活动度的另一个好处便是能保持关节面的润滑,使膝关节能保持较高的活动水平。
增加关节活动度的方法有游泳、推拿按摩、骑固定式自行车等,另外要保证每天都进行主动屈伸膝关节至最大范围。
以上就是膝关节活动度锻炼的几种方法,建议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锻炼,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手术后膝关节僵硬弯曲康复训练方法
手术后膝关节僵硬弯曲康复训练方法可能因个体差异和手术类
型而异,但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方法:
1. 被动运动:在医生或康复专业人员的指导下,通过被动运动来柔和地伸展膝关节,每日多次,每次持续数十分钟。
2. 主动运动:在被动运动的基础上,患者可以通过主动运动来加强膝关节的活动度。
例如,患者可以练习弯曲和伸直膝关节,每次持续数十分钟,每日多次。
3.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加强肌肉和韧带,提高膝关节的灵活性。
例如,通过按摩、热敷或冷敷、针灸等方式来缓解疼痛和促进康复。
4. 药物治疗:在医生的建议下,患者可以通过口服或注射药物来缓解疼痛和促进康复。
例如,非甾体抗炎药 (NSAIDs) 可以帮助减轻疼痛和炎症,类固醇激素可以帮助缓解炎症和促进康复。
5. 康复训练:在康复专业人员的指导下,患者可以通过康复训练来提高膝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
例如,患者可以练习平衡训练、步态训练、肌肉强化训练等。
膝关节僵硬弯曲康复训练需要有耐心和恒心,患者需要积极配合医生和康复专业人员的指导,逐步加强膝关节的活动度,提高灵活性和稳定性。
同时,患者需要注意避免过度运动或损伤膝关节,以免影响康复效果。
膝盖韧带术后康复锻炼方法
膝盖韧带手术是一种常见的手术,需要进行长期的康复锻炼来帮助恢复膝盖功能。
以下是一些膝盖韧带术后康复锻炼方法:
1. 恢复膝关节活动度
在手术后的早期,患者需要进行膝盖活动度的恢复锻炼。
这可以通过进行膝盖的屈伸运动来实现。
在进行这些运动时,患者需要注意避免过度伸展或屈曲膝盖。
2. 加强膝盖肌肉
膝盖韧带手术后,膝盖肌肉往往会变得较弱,因此需要进行加强锻炼。
这可以通过进行单腿深蹲、膝关节伸展、膝关节弯曲等训练来实现。
注意训练时逐渐增加重量和难度,以免过度疲劳或造成再次损伤。
3. 提高平衡感
膝盖韧带手术后,患者的平衡感往往会下降。
为了提高平衡感,可以进行单腿站立、单腿平衡板等训练,以提高膝盖周围肌肉的协调性和稳定性。
4. 增加有氧运动
有氧运动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身体的整体功能和心肺能力。
例如步行、游泳、骑自行车等运动都可以作为康复锻炼的选择。
注意运动强度适宜,以免伤及膝盖。
总之,膝盖韧带术后的康复锻炼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需要根据个体情况,制定合理的锻炼计划,并在专业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只
有坚持锻炼,才能更好地恢复膝盖功能。
股骨头术后康复训练动作
伸展练习:在术后康复过程中,伸展练习是改善膝关节活动度的重要环节。
主要的活动动作包括双膝伸展和双膝弯曲,双膝同时伸展时可缓慢带动双膝和膝关节的全部活动范围,此外,双膝反复弯曲伸展旋转可以更好地激活膝关节周围的肌肉组织,协助恢复膝关节的正常功能。
旋转练习:主要包括双膝旋转、双膝内收外摆和两腿翻转等动作,这些动作可以帮助患者在术后恢复膝关节活动度,从而帮助患者早日恢复正常运动能力.
疼痛按摩练习:疼按摩练习的目的是缓解术后的肌肉酸痛,改善血液循环,从而减轻疼痛感和改善膝关节活动度。
疼按摩练习中的操作不能过度对患处进行揉搓,否则可能加重患处的疼痛,影响膝关节的恢复。
功能练习:功能练习的目的是帮助患者恢复膝关节活动度,恢复膝关节的正常功能。
例如,仰卧起坐、抬膝、扭转等运动,它们可以增强股骨头术后的肌肉力量和灵活性,从而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运动能力。
股骨头术后的康复训练动作是恢复正常膝关节功能的重要措施,但是一些活动和运动仍有一定的伤害可能。
一旦出现疼痛,患者应立即停止活动,并及时就医,避免加重病情。
在股骨头术后的康复训练中,正确的操作和把握各项训练动作的强度也是非常重要的,这将有助于患者早日恢复正常膝关节功能。
膝关节置换后的康复训练
x
一、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训练
1、定点位移训练:
用仰卧起坐、坐姿抬大腿等体位,弯曲绳子系在膝关节上,让患者尽可能多的移动膝关节,移动幅度小、频率高,达到疼痛部位的伸展和活动能力的增强,以及韧带的训练。
2、有氧运动:
患者可以在椅子或床上做出快速、轻松的膝关节抬高移动及拉伸,自己调整步幅、步频,脚尖抬高跟底向前走,有氧运动有助于促进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和活动度的恢复。
3、反射训练:
反射训练可以通过抌击,用手肘推进,旋转和抚摩等方式来重塑膝关节组织的反射反应,以促使膝关节活动能力恢复。
4、拉伸训练:
拉伸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拉伸和放松膝关节,达到增加活动量的目的,增加患者的灵活性及体能。
5、平衡训练:
平衡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提高关节稳定性,改善姿势,增强肌肉力量,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
6、护关节:
使用止痛贴布、热敷等方法,以有效减少患关节疼痛及早期功能
恢复,让患者的关节变得更加的活力。
膝关节骨折后康复训练方法一、早期康复训练阶段1. 术后 0-2 周:此时关节肿胀明显,疼痛剧烈。
康复训练的主要目的是减轻疼痛和肿胀,预防肌肉萎缩。
2. 训练方法:(1) 冰敷:每次 15-20 分钟,每天 3-4 次。
(2) 抬腿练习:坐在床边,下肢伸直,慢慢将腿抬起,直到与床面平行,保持 5 秒,然后慢慢放下。
每组 10 次,每天 3 组。
(3) 膝关节伸直练习:坐在床边,将腿弯曲,脚放在床上,用手将膝盖向下压,直到膝关节伸直,保持 5 秒,然后慢慢放松。
每组 10 次,每天 3 组。
二、中期康复训练阶段1. 术后 2-4 周:此时关节肿胀逐渐消退,疼痛减轻。
康复训练的主要目的是增强肌肉力量和柔韧性,恢复关节活动度。
2. 训练方法:(1) 股四头肌收缩练习:仰卧位,将腿伸直,慢慢将膝盖向上抬起,直到大腿与床面垂直,保持 5 秒,然后慢慢放下。
每组 10 次,每天 3 组。
(2) 直腿抬高练习:仰卧位,将腿伸直,慢慢将腿抬起,直到与床面平行,保持 5 秒,然后慢慢放下。
每组 10 次,每天 3 组。
(3) 膝关节屈伸练习:仰卧位,将腿弯曲,脚放在床上,用手将膝盖向上抬起,直到膝关节屈曲,保持 5 秒,然后慢慢放松。
每组 10次,每天 3 组。
三、后期康复训练阶段1. 术后 4 周以上:此时关节活动度基本恢复,肌肉力量和柔韧性也明显改善。
康复训练的主要目的是巩固前期效果,进一步提高关节功能。
2. 训练方法:(1) 膝关节屈伸练习:仰卧位,将腿伸直,慢慢将膝盖向上抬起,直到膝关节屈曲,保持 10 秒,然后慢慢放松。
每组 10 次,每天 3 组。
(2) 股四头肌收缩练习:仰卧位,将腿伸直,慢慢将膝盖向上抬起,直到大腿与床面垂直,保持 10 秒,然后慢慢放下。
每组 10 次,每天 3 组。
(3) 负重练习:双手扶着墙壁,身体慢慢下蹲,直到膝关节屈曲90°,保持 5 秒,然后慢慢站起来。
每组 10 次,每天 3 组。
膝盖骨折康复训练方法
膝盖骨折康复训练方法
一、健身锻炼
1、柔韧性训练:每日20-30分钟,对膝关节柔韧性和活动性范围有良好的改善,加强膝关节支撑力,有利于正常活动。
2、抬腿训练:每日20-30分钟,提高腿部肌肉力量,训练膝关节的后向拉伸力,减少活动过程中的疼痛。
3、平板训练:每日20-30分钟,训练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的配合力,有利于膝关节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二、物理治疗
1、热敷:每日1次,在膝关节部位放置温水袋或湿毛巾,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活动性和疼痛。
2、按摩:每日1次,对膝关节和附近肌肉进行轻柔的按摩,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3、锻炼:每日1次,提高膝关节活动度,增强膝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活动能力。
4、牵引:每日1次,通过牵引训练,增强膝关节的活动性,促进活动能力的恢复。
三、康复训练
1、爬坡:每日1次,用力爬坡,增强膝关节的支撑力,有利于正常活动。
2、俯卧撑:每日1次,使肌肉紧张,加强膝关节的肌肉力量,
有助于恢复正常活动。
3、踩坡训练:每日1次,在踩坡上行走,加强膝关节的支撑力,有助于活动能力的恢复。
4、抓握运动:每日1次,用双手抓握物体,增强膝关节的活动性,达到康复的目的。
注意:上述训练方法可根据个人恢复情况,由医护人员和康复治疗师指导,细致调整恢复训练内容,以达到理想的康复效果。
复医学科(中心)附件五康复医学科(中心)康复功能训练规范第一章节关节活动度训练关节活动范围是指关节活动时所通过的运动弧。
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关节周围纤维组织挛缩与粘连,可使关节活动范围障碍,影响肢体功能。
关节活动度训练的目的是运用多种康复训练的方法增加或维持关节活动范围,提高肢体运动能力。
【适应证】1 .被动关节活动度训练患者不能主动活动,如昏迷、完全卧床等;为避免关节挛缩、肌肉萎缩、骨质疏松和心肺功能降低等并发症需进行被动训练;主动关节活动导致明显疼痛的患者也需进行被动活动。
2 .主动和主动-辅助关节活动度训练患者能够主动收缩肌肉,但因各种原因所致的关节粘连或肌张力增高而使关节活动受限,可进行主动训练;肌力较弱(低于3 级)者采用主动-辅助关节活动度训练;有氧训练时,多次重复的主动或主动-辅助关节活动度训练可改善心肺功能。
3 .特殊情况身体的某一部分处于制动阶段,为保持其相邻关节的功能,可进行被动训练和主动训练,防治相邻关节的挛缩和肌肉萎缩,并为新的活动做准备。
【禁忌证】各种原因所致关节不稳、骨折未愈合又未做内固定、骨关节肿瘤、全身情况极差、病情不稳定等。
【仪器设备】关节活动度训练方法有徒手训练、器械和量化设备训练。
徒手训练包括自身和他人徒手训练。
器械训练:包括主、被动运动训练(器)。
【操作程序】1 .关节活动度训练的原则(1)在功能评定的基础上,决定训练的形式,如被动训练、主动-辅助训练和主动训练等。
(2)患者处于舒适体位,同时确保患者处于正常的身体列线;必要时除去影响活动的衣服、夹板等固定物。
(3)治疗师选择能较好发挥治疗作用的功能位。
(4)扶握将被治疗关节附近的肢体部位,以控制运动。
(5))对过度活动的关节、近期骨折的部位或麻痹的肢体等结构完整性较差的部位予以支持。
(6)施力不应超过有明显疼痛范围的极限。
(7)关节活动度训练可在:①解剖平面(额面、矢状面、冠状面);②肌肉可拉长的范围;③组合模式(数个平面运动的合并);④功能模式等情况下进行。
康复关节活动度训练动作关节活动度训练是康复治疗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提高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
在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时,我们可以采用一系列的动作来达到训练的效果。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康复关节活动度训练动作。
1. 关节屈伸运动:这是一种非常基础的关节活动度训练动作,适用于各个关节,如膝关节、肘关节等。
患者可以坐或站立,将关节放松,然后缓慢地屈曲和伸展关节,尽量达到最大的活动幅度。
每个动作重复10次,每天进行3-5组。
2. 关节旋转运动:这种动作适用于肩关节、髋关节等可以进行旋转运动的关节。
患者可以坐或站立,将关节放松,然后缓慢地进行内旋和外旋动作,尽量达到最大的活动范围。
每个动作重复10次,每天进行3-5组。
3. 关节外展运动:这种动作主要适用于肩关节、髋关节等可以进行外展运动的关节。
患者可以坐或站立,将关节放松,然后缓慢地进行外展动作,尽量达到最大的活动范围。
每个动作重复10次,每天进行3-5组。
4. 关节内收运动:这种动作适用于肩关节、髋关节等可以进行内收运动的关节。
患者可以坐或站立,将关节放松,然后缓慢地进行内收动作,尽量达到最大的活动范围。
每个动作重复10次,每天进行3-5组。
5. 关节屈曲和伸展运动:这种动作适用于膝关节、肘关节等可以进行屈曲和伸展运动的关节。
患者可以坐或站立,将关节放松,然后缓慢地进行屈曲和伸展动作,尽量达到最大的活动范围。
每个动作重复10次,每天进行3-5组。
6. 关节外旋和内旋运动:这种动作适用于髋关节、腕关节等可以进行外旋和内旋运动的关节。
患者可以坐或站立,将关节放松,然后缓慢地进行外旋和内旋动作,尽量达到最大的活动范围。
每个动作重复10次,每天进行3-5组。
关节活动度训练动作的选择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可以根据医生或康复师的建议进行选择。
在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时,患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动作要缓慢、平稳:关节活动度训练不要急躁,要保持动作的缓慢和平稳,避免突然用力或扭曲关节。
髌骨骨折康复训练6种简单方法髌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对于髌骨骨折患者来说,康复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科学合理的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恢复髌骨的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加快康复速度。
下面介绍6种简单的方法,帮助髌骨骨折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1. 活动度训练。
在髌骨骨折初期,患者需要进行适当的活动度训练。
可以通过进行一些简单的关节活动来增加髌骨的活动度,如屈膝、伸膝等动作。
逐渐增加运动的幅度和次数,但要避免过度活动,以免对髌骨造成二次损伤。
2. 力量训练。
力量训练是髌骨骨折康复训练的重要环节。
可以通过进行一些简单的力量训练来增强髌骨周围肌肉的力量,如直腿抬高、小腿抬高等动作。
逐渐增加训练的强度和次数,但要避免使用过重的负荷,以免对髌骨造成压力过大。
3. 平衡训练。
平衡训练可以帮助髌骨骨折患者恢复平衡能力,减少跌倒的风险。
可以通过进行一些简单的平衡训练来提高髌骨周围肌肉的协调能力,如单腿站立、闭目站立等动作。
逐渐增加训练的难度和时间,但要确保安全,避免造成二次伤害。
4. 柔韧性训练。
柔韧性训练可以帮助髌骨骨折患者增加关节的柔韧性,减少僵硬感和不适。
可以通过进行一些简单的柔韧性训练来增加关节的活动范围,如屈膝伸展、蹲起等动作。
逐渐增加训练的幅度和次数,但要避免过度拉伸,以免对髌骨造成拉伤。
5. 功能训练。
功能训练是髌骨骨折康复训练的重要内容,可以帮助患者恢复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功能。
可以通过进行一些简单的功能训练来提高髌骨的功能,如上下楼梯、蹲起站立等动作。
逐渐增加训练的难度和时间,但要确保安全,避免造成二次损伤。
6. 心理训练。
心理训练是髌骨骨折康复训练的重要环节,可以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面对康复训练。
可以通过进行一些简单的心理训练来提高患者的康复信心,如放松呼吸、积极思考等方法。
逐渐增加训练的时间和频率,但要避免过度疲劳,以免对康复造成影响。
综上所述,髌骨骨折康复训练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科学合理地进行训练。
康复医学关节活动度训练标准【目的】通过对关节活动度的训练,减轻或消除关节僵硬或肌肉萎缩,恢复关节的灵活性和力量,改善生活和工作能力。
【适应症】(一)四肢骨折和脱位。
(二)脊柱骨折,关节手术,手部外伤,断肢再植,关节炎。
(三)肩关节周围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症,脊椎畸形。
(四)小儿麻痹症,脑血管意外,周围神经疾病。
【禁忌症】(一)患者明显衰弱,无力,无运动意愿。
(二)骨折和外伤后尚有出血危险。
(三)结核、类风湿、感染的急性期。
(四)神经损伤时或神经吻合后3周内。
(五)心肌损害的急性期,心律不齐,哮喘病人,有心绞痛发生的病人。
(六)严重的骨质疏松症和外伤后不久的关节周围韧带损伤。
【方法】(一)肢体功能位的保持:对已发生挛缩的关节和可能发生的关节挛缩,早期就应用夹板置该关节于功能位。
1、肩关节、肱骨:功能位:外展45°~55°,外旋15°,前屈30°,肘关节屈90°,肘与前胸平齐,前臂稍旋前。
固定范围:包括胸、肩、上臂、肘及前臂。
2、肘关节、尺桡骨:功能位:一侧屈90°。
如双侧固定时,一侧屈110°,一侧屈70°,前臂中立位。
固定范围:从腋部到手掌远侧横纹处。
3、腕关节、手部:功能位:腕背曲20°~30°,手半握拳,拇指对掌位。
固定范围:从肘到手掌远侧横纹。
4、手指关节、指骨:功能位:掌指关节屈60°,指间关节屈30°~45°。
固定范围:前臂至指。
5、髋关节、股骨:功能位:一侧者屈15°~20°,外展10°~15°,旋转中立位;两侧者,一侧全伸,另一侧稍屈。
固定范围:自乳头至足趾,下达膝上部。
6、膝关节、胫腓骨:功能位:屈膝100~150。
固定范围:大腿根至足趾。
7、踝关节、跟骨:功能位:中立位,无内外翻。
固定范围:小腿到足趾。
康复医学中的关节活动度恢复训练康复医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致力于帮助患者恢复和改善身体功能。
在康复治疗的过程中,关节活动度的恢复训练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本文将介绍康复医学中关节活动度恢复训练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关节活动度恢复训练的目的关节活动度恢复训练旨在通过一系列的练习和操作,提高患者受损关节的运动范围和功能。
它的主要目的有以下几个方面:1. 恢复正常关节运动范围: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常常由于疼痛、创伤或手术等原因导致关节活动度减少。
通过关节活动度恢复训练,可以逐渐恢复患者正常的关节运动范围,改善关节灵活性和可用度。
2. 增强关节周围肌肉力量:关节周围的肌肉起着支撑和稳定关节的作用。
通过关节活动度恢复训练,可以增强肌肉力量,提高关节的稳定性,减少再次受伤的风险。
3. 促进康复过程中的血液循环:关节活动度恢复训练可以刺激患者周围组织的血液循环,加快康复过程中的新陈代谢和康复细胞的再生,帮助患者更快地康复。
二、关节活动度恢复训练的方法关节活动度恢复训练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受损关节的特点,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1. 关节屈伸运动:这是最基本也是最常见的关节活动度恢复训练方法,通过对关节的屈曲和伸展运动,逐渐恢复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
可以根据患者的状况选择不同的角度和幅度进行训练。
2. 关节牵引与压缩:对于某些关节损伤或僵硬情况,可以通过关节牵引和压缩的方法,帮助恢复关节的正常运动范围。
这种方法需要专业的医生或治疗师进行操作,以确保安全和效果。
3. 器械辅助运动:在关节活动度恢复训练中,可以利用一些辅助器械和设备来进行运动,如拉力带、杠铃、滚轮器等。
这些器械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进行关节活动度恢复训练,增加训练的难度和效果。
4. 功能性训练:在关节活动度恢复训练的过程中,还可以结合功能性训练。
通过模拟日常生活中的动作和姿势,加强关节的运动控制和稳定性。
这种训练方法可以更好地帮助患者恢复日常生活的功能。
膝关节prp术后康复训练方法
在膝关节PRP(富血小板血浆)术后,康复训练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康复训练方法:
1. 冰敷:在术后前两天,每隔2-3小时冰敷15-20分钟,以减少肿胀和疼痛。
2. 膝关节活动度练习:从术后第3天开始,可以进行膝关节屈伸活动。
先从被动关节活动开始,慢慢过渡到主动关节活动。
逐渐增加活动度,以防止粘连和僵硬。
3. 肌肉力量训练:在疼痛可忍受的情况下,开始进行大腿肌肉(股四头肌、腘绳肌等)的等长收缩练习,以增强肌肉力量和稳定性。
4. 平衡和本体感觉训练:随着膝关节活动度的改善,可以开始进行平衡和本体感觉训练。
这有助于提高膝关节的稳定性,减少跌倒的风险。
5. 负重训练:根据手术情况和医生的指导,逐渐增加负重。
开始时可以部分负重,随着康复的进展逐渐过渡到完全负重。
6. 步态训练:在术后几周,当疼痛和肿胀减轻时,可以进行步态训练。
开始时可以借助拐杖或助行器辅助行走,逐渐过渡到独立行走。
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和步态,避免关节扭伤或摔倒。
7. 游泳和自行车练习:作为康复训练的一部分,游泳和骑自行车是低冲击力的有氧运动,有助于增强膝关节周围的肌肉力量和心肺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康复训练应根据个体情况和医生的指导进行。
在康复过程中,如有任何不适或疼痛加剧,应及时向医生咨询。
同时,保持积极的心态和耐心也是康复成功的关键因素。
膝关节康复训练常规姓名: 手术名称: 手术时间: 示例说明训练量训练时机 床旁训练移动髌骨:上下、左右移动,幅度尽量大,动作轻柔,以指腹操作,勿用指甲20下/次 ______次/日术前术后______ 损伤后______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大腿绷劲):膝关节下压,脚上抬 ______下/日 ______秒/下术前术后______ 损伤后______踝泵:绷脚尖停3秒后勾脚停3秒,最大幅度 (1)______下/小时 (2)______下/组______组/日术前术后______ 损伤后______患肢抬高患侧肢体借助外物抬高,注意足部高于心脏水平 ______分钟/次______次/日术前术后______ 损伤后______关节活动度训练伸膝(压腿):踝关节下方垫高,膝关节下方悬空 ______分钟/次 ______次/日术前术后______ 损伤后______滑板或滑墙:脚沿墙面缓缓下滑致使膝关节屈曲,疼痛时停止下滑保持所屈角度,疼痛缓解后继续下滑 ______分钟/次 ______次/日 术前术后______ 损伤后______膝关节主动屈伸:取平卧位,患侧脚沿床面向臀部滑动,直至将膝关节屈至最大角度,再将膝关节伸直______次/组 ______组/日术前术后______ 损伤后______示例说明训练量训练时机 关节活动度直腿抬高:平卧位,健侧腿屈曲,患侧膝关节完全伸展后抬高,脚抬离床面20cm______秒/下 ______下/次 ______次/日术前术后______ 损伤后______肌力训练直腿抬高:侧卧位,患侧腿在下向上抬 ______秒/下 ______下/次 ______次/日 术前术后______ 损伤后______直腿抬高:侧卧位,患侧腿在上向上抬______秒/下 ______下/次 ______次/日 术前术后______ 损伤后______直腿抬高:俯卧位患肢向上抬 ______秒/下 ______下/次 ______次/日 术前术后______ 损伤后______终末伸膝:平卧位,膝关节下方垫软枕使膝微屈,脚带动小腿抬起直至膝关节完全伸直 ______次/日 ______组/次 重复______遍/组 负荷______术前术后______ 损伤后______坐位伸膝:坐位,双腿自然下垂,患肢小腿抬起至膝关节完全伸直______次/日 ______组/次 重复______遍/组 负荷______术前术后______ 损伤后______站位屈膝:站立位,健肢负重,患肢小腿向后抬起至膝关节屈曲约60°______秒/下 ______下/次 ______次/日术前术后______ 损伤后______提踵:站立位,双脚并拢,脚跟同时抬起 ______秒/下______下/次______次/日术前术后______损伤后______示例 说明 训练量 训练时机 肌力训练微蹲或静蹲:双脚分开与肩同宽,靠墙站立,缓缓下蹲,膝关节屈至某一角度时缓缓站起或保持在该角度直至极限______次/日______组/次,每组至极限或重复______次/组______组/日术前术后______损伤后______直膝抗阻训练:运用弹力带或下肢运动器械练习直膝抗阻屈髋______次/日______组/次重复______遍/组负荷______术前术后______损伤后______直膝抗阻训练:运用弹力带或下肢运动器械练习直膝抗阻外展______次/日______组/次重复______遍/组负荷______术前术后______损伤后______直膝抗阻训练:运用弹力带或下肢运动器械练习直膝抗阻内收______次/日______组/次重复______遍/组负荷______术前术后______损伤后______下肢抗阻训练:运用弹力带或下肢运动器械练习抗阻屈髋屈膝______次/日______组/次重复______遍/组负荷______术前术后______损伤后______抗阻蹬伸训练:运用专门器械(如图)进行下肢抗阻蹬伸,可根据要求选择屈伸范围______次/日______组/次重复______遍/组负荷______术前术后______损伤后______示例 说明 训练量 训练时机 肌力训练下肢抗阻外展和内收:运用专门器械(如图或站立位练习器)进行下肢抗阻外展、内收运动______次/日______组/次重复______遍/组负荷______术前术后______损伤后______下肢抗阻屈伸训练:运用专门器械(如图)进行下肢抗阻屈伸运动______次/日______组/次重复______遍/组负荷______术前术后______损伤后______负重半蹲或半蹲起:以屈膝不超过90°为宜______次/日______组/次重复______遍/组负荷______术前术后______损伤后______牵拉后群肌:患侧下肢完全伸展,双手扶住脚尖,头胸部下压尽量贴近大腿______次/日______组/次持续______秒或分/组术前术后______损伤后______牵拉前群肌:患肢屈膝,手扶住患肢足背使足跟尽量与臀部贴近______次/日______组/次持续______秒或分/组术前术后______损伤后______单脚站:健肢不负重,患肢单独支撑,双手自然下垂(可通过屈膝、光脚站、脚踩软垫、运用平衡板等增加难度)______次/日______组/次持续______秒或分/组术前术后______损伤后______示例 说明 训练量 训练时机 肌力训练向前跨步:患肢向前跨步至膝关节微屈,然后患肢蹬地还原为站立位_____次/日______组/次持续______秒或分/组术前术后______损伤后______牵拉训练术前术后______损伤后______术前术后______损伤后______其它训练术前术后______损伤后______术前术后______损伤后______向侧方跨步:健肢向侧跨步至膝关节微屈,然后健肢蹬地还原为站立位______次/日______组/次持续______秒或分/组术前术后______损伤后______示例 说明 训练量 训练时机 其它训练功率自行车: ______次/日______分钟/次最大功率______最大心率______术前术后______损伤后______跑台训练(包括减重跑台):运用跑台进行步态、协调性或慢跑训练______次/日______分钟/次最大心率______术前术后______损伤后______水疗 可在水疗池进行水中治疗,也可在游泳池进行游泳及下肢功能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