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配电线路中SPD的选择和安装
- 格式:doc
- 大小:73.50 KB
- 文档页数:11
民用建筑低压配电系统I级试验SPD设置探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民用建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低压配电系统在其中的作用不仅仅是为各种用电设备供电,同时也要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
为了提高低压配电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很多建筑项目在设计阶段都会配置SPD(Surge Protective Device)装置。
本文主要围绕着民用建筑低压配电系统I级试验SPD设置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SPD的作用和类型SPD是一种用于保护电力系统中各种设备、线路不受电压浪涌的高压瞬态干扰而受损的保护装置。
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和需求,SPD可分为低压SPD、高压SPD、信号SPD等多种类型。
二、I级试验的意义和操作步骤在民用建筑低压配电系统的安装过程中,为了保证SPD的运行效果和性能可靠,必须进行I级试验。
I级试验是试验SPD 的过零电压波、一次耐压电压等重要指标,以检测SPD是否符合相关技术标准和安全要求。
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在施工过程中,SPD应先装在下游负载设备处,并配备联动互锁保护丝;2、安装完成后需要检测SPD内部电路是否短路;3、按照厂家提供的操作说明,将I级交流干扰电压加在保护器上,并测定其启动电压,以及跟踪测量系统电流和电压;4、对SPD装置进行多次加压测试,增大测试电压的幅值,保持时间逐步减小,使测试电压达到SPD的额定击穿电压,以检验SPD内部击穿电压的强度和效率;5、对测试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判定SPD是否合格,并进行检验证书的签发和使用。
三、SPD配置问题讨论在选择SPD配置时,需要遵守相关技术标准和安全要求。
在此基础上,还需根据不同建筑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配置。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配置思路:1、独立式配置:SPD独立设置在低压配电系统的进线处,保护整个建筑的用电系统。
其特点是构造简单可靠、维修方便,但成本较高。
2、集中式配置:SPD设置在低压配电系统的主配电室内,针对重要载体进行集中保护。
低压配电柜上SPD的若干探讨SPD,学名电涌保护器,生活中常称其为避雷针。
用于防止闪电电涌涌入,限制过大电压或电流,来保护电子、信息系统的非线性元件。
作为防雷的重要手段,除了在高压系统中采用防雷设备外,在低压配电柜上的SPD的选择与安装必须有必要的。
下面,将探讨低压配电柜上的电涌保护器的选择与安装。
一、SPD的选择1.SPD的类型低压配电柜上选择的SPD类型可分为:电压开关型、组合型以及限压型SPD。
这三种类型的型式试验对应分成为Ⅰ级limp,Ⅱ级Uoc,Ⅲ级In和Imax。
在这里我们应该注意的是,电压开关型的实验冲击电流所使用的电波,它在经过数十年的雷电测试统计得到的波形为10∕350μs,并被GB50057和IEC采用。
除此设计外,SPD可这样一下条件分类:安装方式是否固定、脱离器的情况、是否在室内使用、温度环境、外壳防护等等。
2.SPD的性能参数(1)I级limp冲击电流,标称放电电流In:在低压系统中的SPD必须要承受预期侵入的雷电电流。
在IEC中有着这样规定Iimp冲击电流所适用值为电压开关箱。
后者则适用一Ⅱ级Uoc和Ⅲ级In和Imax的电涌保护器。
在“通流容量”栏目中放I级电流是不妥的,无论交流还是直流都得在可通过时间内成一定关系,这样才可以组成量。
如单位能量W∕R=(1∕0.7)×(1∕2)×Ⅰ2 ×T2电荷量=(1×0.7)×Ⅰ×T2在上述两个试子中,如果没有时间量T,就不能得出结果单位能量或者Qs 的值,把I的值称作量是概念不清晰的。
(2)最大持续运行电压(Uc):可在SPD上持续,而不影响SPD动作的直流电压值或最大交流电压有效值。
组合型SPD的电压值根据SPD所处的供电质量和供压系统选择,若电压不够会造成对低压配电器系统的影响,而选高了可能会使电压保护水平升高,影响保护功效的问题。
(3)电压保护水平(Up):电涌保护器所起到了限制电压的性能参数作用。
低压电源系统中SPD的选择及安装位置、SPD的选择信息系统雷击电磁脉冲的防护应按其所处的建筑物条件、信息设备的重要程度、发生雷击事故严重程度等进行雷击风险评估,将信息系统雷击电磁脉冲的防护分为A、B、C、D四级,分别采用相应防护措施:A 级:宜在低压系统中采取3-4级SPD进行保护。
B 级:宜在低压系统中采取2-3级SPD进行保护。
C 级:宜在低压系统中采取2级SPD1行保护。
D 级:宜在低压系统中采取1级或以上SPD8行保护。
[说明]风险评估计算方法参见IEC61662:雷击损害风险的评估。
二、SPD在电源系统中的安装位置如下:(1)在LPZ0A区和LPZ0B区与LPZ1区交界面处连续穿越的电源线路上应安装符合I级分类试验的SPD如总电源进线配电柜内、配电变压器的低压侧主配电柜内、引出至本建筑物防直击雷装置保护范围以外的电源线路的配电箱内。
(2)在LPZOB区与LPZ1区交界面处穿越的电源线路上应安装符合U级分类试验的SPD如引出至本建筑物防直击雷装置的保护范围之内的屋顶风机、屋顶广告照明的电源配电箱内。
(3)当电源进线处安装的电涌保护器的电压保护水平加上其两端引线的感应电压保护不了该配电箱供电的设备时,应在该级配电箱安装符合U级分类试验的SPD其位置一般设在LPZ1区和LPZ2区交界面处。
如:楼层配电箱、计算机中心、电信机房、电梯控制室、有线电视机房、楼宇自控室、保安监控中心、消防中心、工业自控室、变频设备控制室、医院手术室、监护室及装有电子医疗设备的场所的配电箱内。
(4)对于需要将瞬态过电压限制到特定水平的设备(尤其是信息系统设备),应考虑在该设备前安装符合川级分类试验的SPD其位置一般设在LPZ2区和其后续防雷区交界面处。
如:计算机设备、信息设备、电子设备及控制设备前或最近的插座箱内。
三、SPD在住宅中的安装:(1)高层住宅应在照明、动力总配电箱内安装符合I 级分类试验的SPD 并宜在屋顶风机、电梯等设备的电源配电箱内安装符合u级分类试验的SPD高层住宅在工程档次较高及造价允许的情况下宜在住户配电箱内安装符合川级分类试验的SPD(2)多层住宅在符合本文第五部分2条1款时,宜在照明总配电箱内安装符合I级分类试验的SPD符合本文第五部分2条2款时,宜在照明总配电箱内安装符合U级分类试验的SPD分散型小别墅宜将SPD 安装在住户配电箱内。
L |肪_租加* | L ig h tn in g P ro ie c h o n&G ro u n d m g'1低压配电系统中如何选择SPD▲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林维勇Methods of Selecting SPD in LowVoltage Distribution SystemsLin Weiyong摘要本文从我国现行标准规范出发.针对有防直击霣装舊和无防直击霪装i f的建筑物中低压配电系统中应该如何选择SPD作了详细的描述和总结。
希望能给广大设计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调SPD 规范防ff i设计低压K电系统A b s t r a c t This paper described .uu] sunimari/cd how to selcct SPDin low voltage (tistrihution system based on the ciirrcm national codesin detail, which contains the huiklings with dirccl lightning protectiondevice and vviihoul dired lightning protection device. Aiul the nuthorhopes il can be useful and give a rcfercnce for designers.K e y w o r d s SPI). codes, lightning proicciion design, low villagedislrihulion system1有防直击雷装置的建筑物U第类防雷廷筑物的防貞士雷装茧(外部防茁装畜)是独立安装的恬况下.按规范GB 50057-2010 <钹筑物防雷设i i规范 >第4 ?.3条1款~4款 选择安装SPD.在电缆与架空线i i接处所安装的S P D. M U p hk b k V足根据GB 1689522—2004/I E C 60364b-53:2001 A彳:2002 .迚筑物电气装f f.第 b b3部分: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安装.隔离升关和控制设备.第534节:过中.几保护电器的规定.选用I 级汍验产品和汰丨丨m p>10k A是根据IFC 62305-12010- 1? L d .2 0第64页表F 2 .将其转换为规ruC B f.00b7 2010〈建筑物防雷设i|规范>建筑物阽芾类别/w见表1(也是规范GB 500b7 - 2010〈建 筑.物防帘设i卜规.范 >条义说明中灰b的邰分>…?)第一类防南建筑物的防直i雷装芭是安装在钵筑物匕的怙况卜.按规范GR b00b /- 20) 0 <建 筑物防市设i丨规范>笫夂?4条8款~10款选择安装SP0.表I预期®击的电涌电流達筑物防當1类别1闪电直接击在低压线路上,10/350m s波形<k A>第三类丨5第二类17.5第一类10i主:I表屮所列教值均指线路中每一争沐的预期电滴电流2本栏所列i t fft株千闪电击在线路贫近丨fl r的最—根电打上.并线路为多恨汴(三相*■屮性线)3所叫教值M,干架空线路;对烀地线路所列f t A"T减f3)第一类防雷建筑物.按规范GB b00b72010〈建筑物防甫设计规范>第4 3.8泉-4款~6款选择安装 SP D.4)第-类防雷建筑物.按规范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讣规范〉第4 4 .7条?款选杼安装S P D.&)当m s,t-南装胃是安装右速筑物」时固定仵妹筑物f:的节R彩灯航空睹碍信号灯及其他用电设备和线路.应根据建筑物的防雷类别采取相应的防1卜茁电波俊入的措施并按规范GR b00b7-2010〈建筑物防雷设i丨规范 > 第4 5 4条选择安装s p D.注:y; 规范(;B=.(K)S7 -2010《汴筑物防雷66 ,C D国中x r国Btr工JR1公司专辑设计规范》第4.5.4条的条文说明。
浅析弱电系统信号SPD的选择与安装摘要:在防雷实践中证明,雷电波沿着电源、信号线路侵入设备是造成弱电设备损坏的主要根源。
因此我们对雷电波侵入采取多层次系统防护。
本文通过论述弱电系统信号防护基本措施,介绍了弱电系统信号SPD选择以及SPD的安装。
关键词:弱电系统,信号SPD,选择,安装在雷电直击情况下,由于雷电流有极大峰值和陡度,在它周围的空间有强大的变化的电磁场,处在这电磁场中的导体会感应出较大的电动势。
当雷电流通过引下线入地时,在小金属环开口处可感应出高达数千伏的高电压,足以击坏附近的电子元器件。
而当SPD安装于界面附近的被保护设备处时,至该设备的线路应能承受所发生的电涌电压及电流,且线路的金属保护层或屏蔽层宜首先在界面处做一次等电位联结,由于弱电系统大量采用了COMS电路,工作电平在TTL,极易受到雷击电磁脉冲的冲击,因此应引起各行各业的高度重视。
1 防护基本措施1.1等电位连接我们对于弱电设备的建筑利用主筋、圈梁筋、地筋形成三维等电位连接。
弱电机房采用S型或M型等电位连接。
金属法兰盘桥架等均应做好等电位连接。
1.2共用接地我们要把能够直接相联的交流地、直流地、静电地、防雷地、保护地统统接在一起。
不能直接相连需用SPD连接在一起。
但直接雷的接地点(如铁塔、避雷针带及引下线)与通信机房接地点至少应离开5m距离。
1.3屏蔽为了使弱电系统处于一个雷电磁脉冲比较弱的环境,因此要求建筑物的内外有良好的屏蔽,特别重要的机房内部要作六面体屏蔽,所有电源线、通信线缆应作有效屏蔽。
1.4弱电系统SPD的选择弱电系统的6V、12V、24V、48V信号电源应安装相应的过电压保护器。
2弱电系统信号SPD选择2.1、首先要弄清楚测量和控制系统(或电信系统)是否只受电涌(作为冲击电源用8/20μs波模拟)威胁,还是也受到首次雷击分电流的威胁(用10/350μs 冲击电流模拟)。
一般情况下架空明线进入建筑物,应采用高能量(10/350μs)SPD,其它则采用8/20μs波形SPD。
低压配电柜上SPD的选择和安装为防止或减少雷击电涌或暂时过电压造成低压配电柜设备的损坏,一般安装电涌保护器,即SPD,本文将列述SPD的选择与配置要点及安装方式。
标签低压配电柜;SPD;参数SPD,又名电涌保护器,是目前在限制瞬态过电压和分走电涌电流的器件,也被称为“避雷器”或“过电压保护器”。
一般用于防止和减少建筑物雷击或暂时过电压造成的低压电气设备的损坏,尤其是在建筑物内低压配电柜上安装SPD,以防止与减少雷击等问题。
国际标准中,对共用接地系统、信息系统的等电位连接、特殊装置或场所的等电位联结、SPD安装都有要求与规范标准。
1 SPD的选择用于低压配电器的SPD可分为电压开关型SPD、限压型SPD、组合型SPD 等三大类,这三类SPD的型式试验也对应地分为Ⅰ级Iimp、Ⅱ级In和Imax、Ⅲ级Uoc,其是Ⅰ级试验中的冲击电流使用波形为10/350µs,是首次雷击的雷电流参数,已被IEC(国际电工委员会)和GB50057所采用。
除此之外,SPD还可按使用地点、是否可接触、安装方式、脱离器的情况、有无串联阻抗等条件对其进行分类。
1.1 SPD的性能参数1.1.1 最大持续运行电压Uc:SPD的额定电压,可以持续加在SPD上,不会使SPD动作的最大交流电压有效值或直流电压值,这一数值是根据SPD所在的低压配电柜型式和供电质量来进行选择的,如果选低了会出现经常性误动作,对配电柜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反之则可能带来残压或电压保护水平偏高,使保持功能受到影响。
1.1.2 电压保护水平Up:SPD能起到限制电压的性能参数。
电压开关型的SPD为电压保护水平,简称保护电平;限压型SPD为残压,此值的选择主要是根据被保护电气线路和设备的绝缘耐冲击过电压额定值而言。
1.1.3 冲击电流Iimp、标称放电电流In:SPD必须能够承受预期通过冲击电流Iimp、标称放电电流In的雷电流,Iimp冲击电流Iimp值适用于Ⅰ型SPD,即电压开关型SPD;In标称放电电流则适用于Ⅱ级和Ⅲ级SPD,即限制级与组合级。
关于低压配电系统浪涌保护器SPD的选用及施工规范摘要:SPD在低压配电系统中大量使用,目的有效保护设备免遭雷击及其他电涌侵害,特别是一些重点的电子设备,其正确选用、施工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低压配电系统,浪涌保护器SPD,选用,施工名称解释:Up电压保护水平,Iimp 冲击电流,In标称放电电流,Uw额定冲击电压为了防止和减少雷电或其他瞬时过压的电涌对建(构)筑物中低压用电设备的危害,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浪涌保护器(以下简称“SPD”)大量使用于低压配电系统中。
工作中发现,人们对SPD的选用和施工不当,造成资源浪费,达不到有效保护设备。
根据《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343-2012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689-2011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对低压配电系统SPD的选用及施工规范作以下简要说明。
一、除通信局(站)外的建筑物1、低压电源线路引入建筑物的总配电箱、配电柜处装设Ⅰ级试验的SPD。
SPD的Up≤2.5kV。
每一保护模式的Iimp,当无法确定时应Iimp≥12.5kA。
2、当Yyn0型或Dyn11型接线的配电变压器设在本建筑物内或附设于外墙处时,应在变压器高压侧装设避雷器;在低压侧的配电屏上,当有线路引出本建筑物至其他敷设接地装置的配电装置时,应在母线上装设Ⅰ级试验的SPD,每一保护模式的Iimp,当无法确定时应Iimp≥12.5kA;当无线路引出本建筑物时,应在母线上装设Ⅱ级试验的SPD,每一保护模式的In≥5kA。
SPD的Up≤2.5kV。
3、建筑物靠近需要保护的设备处,当需要安装SPD时,宜选用Ⅱ或Ⅲ级试验的SPD。
Ⅱ级试验SPD的In≥5kA,Ⅲ级试验SPD的In≥3kA。
4、当有电源从建筑物内向外引至户外配电箱供户外设备(如路灯、景观灯等)时,户外配电箱内宜装设Ⅰ级试验的SPD,应Iimp≥12.5kA,保护模式选用“3+1”。
浪涌保护器+电涌保护器+SPD的选用指南浪涌是指超出正常工作电压的瞬间过电压。
浪涌保护器,简称SPD(SurgeProtectionDevice),是一种低压配电系统使用的过电压保护器,为各种电子设备、仪器仪表、通讯线路提供安全防护的电子装置。
当电气回路或者通信线路中因为外界的干扰突然产生尖峰电流或者电压时,浪涌保护器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导通分流,从而避免浪涌对回路中其它设备的损害,适用于交流50/60HZ,额定电压220V、380V和690V的供电系统中,对间接雷电和直接雷电影响或其他瞬时过压的电涌进行佛户。
1 .浪涌保护器的定义浪涌保护器是当低压电气回路或者通信线路中因为外界的干扰突然产生尖峰电流或者发过电压时,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导通分流,从而避免浪涌对回路中其他设备的损害的电子装置。
2 .浪涌保护器的类别3 .(I)SPD可以分为电压开关型、限压型及组合型。
电压开关型SPD e在没有瞬时过电压时呈现高阻抗,一旦响应雷电瞬时过电压,其阻抗就突变为低阻抗,允许雷电流通过,也被称为“短路开关型SPD"。
限压型SPD e当没有瞬时过电压时,为高阻抗,但随电涌电流和电压的增加,其阻抗会不断减小,其电流电压特性为强烈非线性,有时被称为"钳压型SPD"。
组合型SPD e由电压开关型组件和限压型组件组合而成,可以显示为电压开关型或限压型或两者兼有的特性,这决定于所加电压的特性。
(2)按冲击试验分类如下:I类浪涌保护器:标称放电电流In,冲击电压1.2/50μs冲击电压和最大冲击电流IimP的试验,Iimp的波形为10∕350μsUp最大4kV(IEC61643-1;IEC60664-1)β口类浪涌保护器:标称放电电流In,冲击电压1.2/50μs冲击电压和最大冲击电流IimP的试验Jimp的波形为8∕25msβm类浪涌保护器:进行混合波合(开路电压1.2/50μs冲击电压,短路电流8/25μs)试验。
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器(SPD)第一部分:性能要求和实验方法1总则1.1使用范围GB18802的本部分使用对于间接雷电和直接雷电影响或其他瞬时过电压的电涌进行保护的电器。
这些电器被组装后连接到交流额定电压不超过1000V(有效值)、50/60HZ或直流电压不超过500V的电路和设备。
本部分规定这些电器的性能特性、标准实验方法和额定值,这些电器至少包含一用来限制电涌电压和泄放电涌电流的非线性的原件。
1.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18802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凡是注口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口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2099.1—1996家用和类似用途插头插座第1部分:通用要求(eqvIEC60884-l:1994)GB/T4207-1984固体绝缘材料在潮湿条件下相比漏电器痕指数和耐漏电起痕指数的测定方法(eqvIEC60112:1979)GB4208—1993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evqIEC60529:1989)GB5013—1997(全部)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橡皮绝缘电缆(idtIEC620245)GB5203—1997(全部)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idtIEC620227)GB/T5169.10—1997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试验方法灼热丝试验方法总则(ldtIEC60695-2-1/0:1994)GB10963—1999家用及类似场所涌过电流保护断路器(idi!EC60947-l:1999)GB/T14048.1—2000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总则(eqvIEC60947-1:1999)GB14048.5-1993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控制电路电器和开关元件第1部分:机电式控制电路电器(eqvEC609947-5-1:1990)GB/T16927.1—1997高电压试验技术第一部分:一般试验要求:(eqvEEC60060-1:1989)GB/T16935.1—1997低压系统内设备的绝缘配合第一部分:原理、要求和试验(idtIEV60664-1:1992)GB/T17627.1-1998低压电气设备的高电压试验技术第一部分:定义和试验要求(eqvIEC61180-1:1992)IEC60364-4-442:1993建筑物的电气装置第4部分:安全性保护第44章:防过电压保护第442节:防高压系统对地之间故障的低压装置保护IEC60364-4-442::1993建筑物的电气装置第5部分:电气设备的使选用第534节:过电压保护装置IEC60999(全部)连接设备与铜导线电气连接的螺钉和无螺钉夹紧器的安全要求IEC61643-12连接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器第12部分:选择和使用原则2使用条件2. 1.1频率:电源的交流频率在48HZ和62HZ之间2. 1.2电压:持续施加在SPD的连接线端子之间的电压不应超过其最大持续工作的电压。
低压配电系统SPD安装方式的分析与应用低压配电系统SPD安装方式的分析与应用随着现代社会对电力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的要求不断提高,低压配电系统的SPD(Surge Protective Device,浪涌保护装置)的应用也变得越来越广泛。
SPD主要的作用是在电路中实现对过电压的保护,有效地避免因过电压引起的电气设备损坏和火灾等事故。
而SPD的安装方式是影响其保护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将分析低压配电系统SPD的安装方式及其应用。
一、信号线SPD的安装方式信号线SPD主要用于对数据线、控制线等信号线路的保护。
其安装方式主要有两种:并联和串联。
并联安装方式将SPD与受保护电路串联,在电路上下游各连接一个SPD,确保在信号线路受到过电压侵袭时SPD可迅速将过电压短路至地。
串联安装方式将SPD与保护电路并联,在保护电路前端安装SPD,在电路末端连接接地线,可有效地将过电压瞬间短路至地。
二、电源线SPD的安装方式电源线SPD主要用于直流或交流电源线路的保护。
其安装方式主要有三种:分段、全段和混合式。
分段安装方式将SPD分成若干段,每一段之间通过电容隔离,防止因过电压引起的电流相互干扰。
全段安装方式将SPD直接并联在电源线的两端,保护完整的电源线。
混合式安装方式则是在电源线的前端安装串联式SPD,在后端安装并联式SPD,可有效地保护整个电源线路。
三、总线式SPD的安装方式总线式SPD主要用于电力电缆和电力母线等高电压电力系统的保护。
其安装方式主要有两种:进线冲击和出线冲击。
进线冲击指将总线式SPD安装在电缆或电力母线进线口处,可以保护接在总线上的所有电气设备。
出线冲击指将总线式SPD安装在电缆或电力母线出线口处,可以避免因电气设备内部产生的过电压波及到其他设备。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不同的电力系统及线路的特点灵活选择SPD的安装方式。
正确的选择安装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总之,SPD是保障电力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装方式应根据不同的线路类型和特点灵活选择。
低压配电系统、电信、网络系统电涌保护器(S P D)的性能要求试验方法及在安装应用应注意的问题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器(S P D)一、用于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器(SPD)的正常使用条件和异常使用条件1、正常使用条件:⑴、频率:电源的交流频率在48Hz和50Hz之间。
⑵、电压:持续施加在SPD的接线端子之间的电压不应超过其最大持续工作的电压。
⑶、海拔:海拔不应超过2000m。
⑷、使用和存储温度:——正常范围:-5 0C~+40 0C;——极限范围:-40 0C~+70 0C。
⑸、湿度—相对湿度:在室温下应在30%和90%之间。
2、异常使用条件:对置于异常使用条件下的(SPD),在设计和使用中可能需要作特殊考虑,并引起制造厂的重视。
对置于阳光或其他射线下的户外型SPD,必须附加技术要求。
二、SPD常用技术参数定义1、电涌保护器(Surge Protective Devices)用于限制瞬时过电压和泻放电涌电流的电器,它至少包含一个非线性的元件。
2、电压开关型SPD没有电涌时具有高阻抗,有浪涌电压时能立即转变成低阻抗的SPD。
常用元件有放电间隙、气体放电管、闸流管和三端双向可控硅开关元件。
也称作“短路型SPD”3、电压限制型SPD没有电涌时具有高阻抗,但随着电涌电流和电压的上升,其阻抗将持续地减小的SPD。
常用的非线性元件是:压敏电阻和瞬态二极管。
也称作“箝位型SPD”4、复合型SPD由电压开关型元件和电压限制型元件组成的SPD。
其特性随所加电压的特性可以表现为电压开关型、电压限制型或两者皆有。
5、标称放电电流I n流过SPD具有8/20μs波形的电流峰值。
该波形主要用于二级试验。
6、冲击电流I imp它由电流峰值I peak和电荷量确定。
It 该波形主要用于一级试验。
7、最大放电电流I max一般情况I max =2I n,特殊时I max =1.2I n8、最大持续交流工作电压U C允许持久地施加在SPD上的最大交流电压有效值。
浅析低压配电系统中的SPD摘要:雷电过电压是低压配电系统中危害用电设备安全及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干扰源。
作为雷电防护装置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SPD”已被广泛用于多个行业。
本文主要介绍了SPD的定义、分类、性能参数等基本知识。
关键词:雷电过电压低压配电系统SPD1.定义电涌保护器(Surge protection Device)是电子设备雷电防护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装置,过去常称为“避雷器”或“过电压保护器”英文简写为SPD。
电涌保护器的作用是把窜入电力线、信号传输线的瞬时过电压限制在设备或系统所能承受的电压范围内,或将强大的雷电流泄流入地,保护被保护的设备或系统不受冲击而损坏。
电涌保护器的类型和结构按不同的用途有所不同,但它至少应包含一个非线性电压限制元件。
2.分类低压系统的过电压保护装置一般由各种保护器组成,目前低压系统过电压保护的非线性保护器很多,在文献[1-3]标准中均从设计(构成)上将用于低压配电系统的SPD分为:电压开关型SPD;限压型SPD(电压限制型);组合型SPD(复合型)。
(1)开关型SPD(voltage switching type SPD)。
在没有过电压作用时呈现高阻抗,而在外加电涌电压达到一定阈值时,会突然变为很低的阻抗值,其V-I特性曲线不连续。
用作开关型SPD的器件主要有放电间隙和其他放电管(Gas Tube)。
(2)限压型SPD(voltage limiting type SPD)。
在没有过电压作用时呈现高阻抗,而其阻抗会随着外加冲击电流和电压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具有连续的V-I特性曲线。
用作限压型SPD的器件主要有:氧化锌压敏电阻(Varistor)、齐纳二极管和雪崩二极管等。
(3)组合型SPD(combination type SPD)。
一个SPD同时包含有开关型元件和限压型元件,并根据外加冲击电压的不同,会呈现出开关特性、限压特性、或同时具有开关和限压两种特性。
国内S P D近十年来的市场规模⏹中国S P D行业2001-2004年市场整体年平均增长速度达不到25%;⏹2005-2006两年市场整体增长速度均超过40%的水平;可见在近两年的整体市场增长速度相比前几年显著加快,并且增长速度也较为稳定,2006年,中国电涌保护器市场规模在14亿元左右;⏹2007-2010年国内S P D产品市场年均增长速度已达到45%左右;⏹预计到2011年,中国S P D市场规模将可能达到六十多亿元。
S P D市场地理分布差异较大主要集中于东部经济发达雷击较频繁的南方地区,尤其是广东省、广西省、福建省、贵州省等省份,南方S P D厂商众多,竞争较为激烈,现在一些南方发达地区的二三级城市S P D的应用都已经比较普及;北方很多城市尚未开发,众多厂商在北方市场只重点开发了北京、天津、河北等北京周边地区,而东北、山西、内蒙,以及西部的大部分地区的S P D市场基本没有被开发出来。
S P D主要应用领域⏹电信、石油石化、铁路、建筑、自动化、交通、环境工程(如水处理)等领域;不同应用领域市场特点迥异,矿山、铁路、军队等应用领域对产品安全性要求高,而价格敏感度相对较弱,尽管单是铁路领域占S P D应用市场份额就接近10%,但目前没有那家厂商在中国铁路应用领域占据明显优势;⏹国外S P D品牌厂商近几年也试图对这几大领域将会持续关注,都在寻求市场介入。
⏹目前国产S P D主要应用于电信和建筑电气两大领域,也是国内大部分S P D厂商参与瓜分的领域;⏹在建筑电气领域,由于地方关系的影响因素较大,相对国外品牌企业来说客户开发会有一定难度;⏹在自动化领域由于市场门槛要求较高,目前只有少数国外主流品牌。
未来几年国内S P D市场发展前景分析国内市场将进一步被瓜分,各企业的市场份额会更加分散,几大品牌所占份额也将降低。
目前国内S P D市场主要由中光、思博、D E H N、雷安等十多家企业占领。
低压配电线路中SPD的选择和安装1.雷电防护分区与分级1.1雷电防护区将需要进行雷电防护的空间划分为不同的雷电防护区,是为了规定各部分空间不同的雷电电磁脉冲的严重程度和指明各区交界处的等电位连接点的位置;而在不同的防雷区界面处选择和安装的SPD的参数值也有很大的差异。
因此,选用SPD时,首先应搞清楚SPD的安装部位所处的防雷区界面。
雷电防护区的划分是根据需要保护和控制雷电电磁脉冲环境的建筑物,从外部到内部划分为不同雷电防护区(LPZ):):电磁场没有衰减,各类物体都可能遭到直(1)直击雷非防护区(LPZOA接雷击,属完全暴露的不设防区。
):电磁场没有衰减,各类物体很少遭受直接雷(2)直击雷防护区(LPZOB击,属充分暴露的直击雷防护区。
(3)第一防护区(LPZ1):也称第一屏蔽防护区。
由于建筑物的屏蔽措施,流经各类导体的雷电流比直击雷防护区(LPZOB)区减小,电磁场得到了初步的衰减,各类物体不可能遭受直接雷击。
(4)第二防护区(LPZ2):也称第二屏蔽防护区。
进一步减小所导引的雷电流或电磁场而引入的后续防护区。
(5)后续防护区(LPZn):需要进一步减小雷电电磁脉冲,以保护敏感度水平高的设备的后续防护区。
1.2雷电防护等级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的雷电防护等级按防雷装置的拦截效率分为A、B、C、D 四个等级。
(GB50343的2009年新修订版本已改为A、B、C三个等级)在不同的雷电防护等级下,应选用的浪涌保护器的参数值也是有很大差异的。
因此,在选用浪涌保护器时,首先应搞清楚该工程电子信息系统的雷电防护等级。
GB50343-2004之5.1.1规定: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的防雷设计,应满足雷电防护分区、分级确定的防雷等级要求。
如:GB50343-2004之5.4.1第7款规定:用于电源线路的浪涌保护器就需要根据相应防雷等级的要求选择其不同的标称放电电流的参数值。
2.SPD的主要技术参数这同样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在没有搞清楚关于SPD的一些主要参数及其定义的情况下,设计人员是不太可能在工程设计时,将SPD设计到位的。
这里主要介绍几个与工程的施工图设计关系比较密切的主要参数及其定义:2.1 冲击电流(Iimp)由电流幅值Ipeak、电荷Q和单位能量W/R三个参数所限定。
Q(As)=0.5Ipeak(KA),W/R(KJ)=0.25[Ipeak(KA)]2这是用于Ⅰ级试验的SPD分类试验。
其试验应根据动作负载试验的程序进行。
只要产生的电流波能满足上述公式就可以。
目前10/350μs波形符合这个要求。
一般在开关型SPD的产品标识中均注明其Iimp值,单位是KA,波形为10/350μs。
2.2 标称放电电流(In)流过SPD具有8/20μs波形的电流峰值,用于Ⅱ级试验的SPD分级以及Ⅰ级、Ⅱ级试验的SPD的预处理试验。
电源试品在做8/20μs波形冲击时,记录的残压值就是电流峰值为In时的最大峰值电压。
这个值也是表征限压型SPD泄流的能力,残压值表征限压型SPD能保护的电压水平。
目前市场上的限压型SPD一般均在其标识中注明了In值,单位是KA,波形为8/20μs。
而相应的防雷国标中对于不同部位应设置的SPD的In值也作了比较明确的规定。
2.3 Ⅱ级试验的最大放电电流(Imax)流过SPD,具有8/20μs波形电流的峰值,其值按Ⅱ级动作负载试验的程序进行。
Imax >In。
目前市场上的SPD的Imax通常是In的2-3倍,也有不到2倍的,一般由厂家定。
通流容量通常是指Imax,在电信的行标中就有这样的说法,如YD/T1429-2006《通信局(站)在用防雷系统的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
2.4 最大持续工作电压(Uc)允许持久地施加在SPD上的最大交流电压有效值或直流电压。
其值等于额定电压。
也称“最大持续运行电压”或“持续耐压”等。
这个电压也是表征实际使用时SPD在承受这个电压时不会有漏流产生。
一般我们使用的工频交流电有效值相对地是220V,相与相最大峰值电压大约是380V,那么我们可选择Uc =385V的阀片,这样就不会产生漏流了。
2.5 电压保护水平(Up)表征一个SPD限制其两端电压的特性参数,该电压值大于冲击电压限制的实测值,由生产厂商确定。
一般在SPD的产品标识中均有注明,单位是KV。
通常可理解为该SPD对于被保护设备所能提供的保护能力。
【提请注意:Up值应该对应In值,也就是在标称放电电流值的冲击试验时试品的电压保护水平。
】2.6 限制电压施加规定波形和幅值的冲击电压时,在SPD接线端子间测得的最大电压峰值。
由于每个试品接受冲击时,送样试品不可能做到一致性,因此会产生各个试品的残压不一致,取得的最大残压值就是限制电压。
2.7 残压放电电流流过SPD时,在其端子间的电压峰值。
2.8 插入损耗在电气系统中:在给定频率下,连接到给定电源系统的SPD的插入损耗定义为,电源线上紧靠SPD接入点之后,在被试SPD接入前后的电压比,结果用dB 表示。
在电子系统中:由于在传输系统中插入一个SPD所引起的损耗,它是在SPD 插入前传递到后面的系统部分的功率与SPD插入后传递到同一部分的功率之比。
插入损耗通常用dB表示。
3.SPD的选用3.1 开关型SPD的适用部位GB50057-94(2000)第6.4.7条规定:在LPZ0A 或LPZ0B与LPZ1区的交界处,在从室外引来的线路上安装的SPD应选用符合Ι级分类试验的产品。
GB50343-2004之5.4.1(4)规定:在直击雷非防护区(LPZ0A区)或直击雷防护区(LPZ0B区)与第一防护区(LPZ1区)交界处应安装通过Ι级分类试验的浪涌保护器或限压型浪涌保护器作为第一级保护。
GB50601-2010之10.1.1之3规定:当建筑物上有外部防雷装置,或建筑物上虽未敷设外部防雷装置,但与之邻近的建筑物上有外部防雷装置且两建筑物之间有电气联系时,有外部防雷装置的建筑物和有电气联系的建筑物内总配电柜上安装的SPD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当使用Ⅰ级分类试验的SPD。
……开关型SPD一般均要求通过Ι级分类试验,其冲击电流(Iimp)波形规定为10/350μs,即模拟直击雷的雷电流波形。
这一类SPD适用于LPZ0A 或LPZ0B与LPZ1区的交界处,是指电源电缆从电磁场没有衰减的暴露空间进入到已经初级屏蔽的建筑物内的结合部位,比较典型的就是架空进户的低压电缆的进线处。
但根据GB50343-2004第5.4.1(4)的规定,这一部位也可选用限压型SPD。
笔者认为:LPZ0区与LPZ1区的交界处(类似于架空进线处),应当使用Ⅰ级分类试验的SPD。
【提请注意:开关型SPD是符合Ⅰ级分类试验的产品,但符合Ⅰ级分类试验的产品并不等于开关型的SPD。
】3.2 限压型SPD的适用部位根据GB50343-2004第5.4.1(4)的规定,限压型SPD 适用于LPZ0A 或LPZ0B与LPZ1区的交界处,也适用于第一防护区之后的各分区(含LPZ1区)交界处。
换言之,在建筑物的低压配电系统的任何部位,均可安装限压型SPD。
但GB50343-2004第5.4.1(4)规定:第一防护区之后的各分区(含LPZ1区)交界处应安装限压型浪涌保护器。
即,这些部位不适用开关型SPD。
有的工程在建筑物内的电子设备的分配电箱(柜)内安装了开关型SPD,也有在建筑物的消防、安防监控中心分配电箱(柜)内安装了所谓的“B+C”级的防雷箱(即开关型SPD+退耦装置+限压型SPD),这显然是错误的。
3.3 架空进户的低压电源线路上SPD的安装GB50057-94(2000)第3.3.9条规定:平均雷暴日小于30d/a的具有爆炸危险环境的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可以采用低压架空线直接入户,但应在入户处装设避雷器或设2-3mm的空气间隙,并应与绝缘子铁脚、金具连在一起接到接地装置上;第3.4.9规定:低压架空进出线,应在进出处装设避雷器并与绝缘子铁脚、金具连在一起接到接地装置上。
低压架空线入户处或进出线处是典型的LPZ0A 或LPZ0B与LPZ1区的交界处,应按上述规定安装SPD并将其与绝缘子铁脚、金具(铁横担)连在一起接到接地装置上。
选用的SPD以开关型SPD为宜(或选用通过Ι级分类试验的产品)。
【提请注意:铁横担的接地很重要】3.4 埋地进户的低压电源线路上SPD的安装电缆埋地进户时,其入户处不属于LPZ0A 或LPZ0B与LPZ1区的交界处,因为埋地的电缆既不是完全暴露(LPZ0A 区)也不是充分暴露(LPZ0B区)。
但也不属于LPZ1区内,因其不在建筑物的初级屏蔽区域内。
笔者认为,该部位安装的SPD,应选用限压型SPD。
首先,我们要考虑SPD的级间配合。
开关型SPD的响应时间通常需要100ns,而限压型SPD的的响应时间通常只要25ns,级间配合效果自然不一样。
其次,要考虑SPD的性价比,“经济合理”是防雷设计的原则之一,开关型SPD的售价一般是限压型SPD的数倍。
3.5 埋地进户的10/0.4KV变配电系统低压侧SPD的安装在城市中,大量的新建建筑物是高压电缆埋地进户,此时的低压侧应限压型SPD。
理由是:高压电缆埋地入户后进变压器,该入户处既不属于LPZ0A 或LPZ0B与LPZ1区的交界处,也不属于LPZ1区内;且,高压电缆进线处一般已安装了避雷器。
而变压器的低压侧,即低压电源的总进线处应属于LPZ1区内。
按GB50343-2004第5.4.1(4)规定:“第一防护区之后的各分区(含LPZ1区)交界处应安装限压型浪涌保护器”。
因此,在该处安装限压型SPD既符合国标的规定要求又是经济合理的选择。
3.6 低压电源线路SPD放电电流值的确定现行的三个国标(GB50057、GB50343、GB16895.22)及一个行标(JGJ16-2008)对于低压电源线路SPD放电电流值的规定不尽相同。
三个国标规定的是标称值,但参数有较大差异;JGJ16-2008规定的是最大值。
GB50601-2010之10.1.1之3规定:有外部防雷装置的建筑物和有电气联系的建筑物内总配电柜上安装的SPD的冲击电流应不小于12.5kA(10/350μs)。
但对第二、三级SPD的放电电流值未作规定。
因此,让人难以把握。
以笔者的理解,解决这个问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安装部位处于什么防雷区界面?(2)该工程的雷电防护等级属于哪一级?(3)安装部位的SPD属于第几级?(4)是否经济合理?首先,需确定防雷区界面,不同的防雷区界面处应选用的SPD类型不同,而且其放电电流值也有不同规定。
其次,在不同的雷电防护等级下(分A、B、C、D四级或A、B、C三级),不同防雷区界面处应安装不同放电电流值的SPD。
第三,各级的SPD的放电电流值不同,一般从第一级往后,放电电流值逐步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