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第七章 蒸汽动力循环和制冷循环
- 格式:pptx
- 大小:1.51 MB
- 文档页数:91
热力学循环过程热力学循环过程热力学循环是指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通过一系列的热力学变化,使得系统从一个状态回到相同的状态的过程。
在工程领域中,热力学循环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能源转换和动力系统中。
本文将对热力学循环过程进行详细介绍。
一、理想气体循环1.卡诺循环卡诺循环是理想气体循环中最常见的一种。
它由四个步骤组成:等温膨胀、绝热膨胀、等温压缩和绝热压缩。
其中,等温膨胀和等温压缩是在高温和低温下进行的,而绝热膨胀和绝热压缩则是在两个恒温储存器之间进行的。
2.斯特林循环斯特林循环也是一种理想气体循环。
它由两个等量的等温膨胀和两个等量的等温压缩组成。
与卡诺循环不同的是,在斯特林循环中,气体是通过活塞进行往复运动的。
二、汽车循环汽车循环是指内燃机中的热力学循环过程。
它分为四个步骤:进气、压缩、燃烧和排气。
其中,进气和排气是通过活塞进行的,而压缩和燃烧则是通过发动机的缸体完成的。
三、蒸汽动力循环蒸汽动力循环是指利用水蒸气驱动涡轮机或活塞发电的过程。
它由四个主要步骤组成:加热、膨胀、冷却和压缩。
其中,加热和冷却是通过锅炉完成的,而膨胀和压缩则是通过涡轮机或活塞完成的。
四、制冷循环制冷循环是指将低温物体中的热量传递到高温物体中以使其降温的过程。
它由四个主要步骤组成:压缩、冷凝、膨胀和蒸发。
其中,压缩和冷凝是通过制冷机完成的,而膨胀和蒸发则是通过制冷剂完成的。
五、混合流体循环混合流体循环是指将两种或多种不同的流体混合在一起,使它们共同进行热力学循环的过程。
它由四个主要步骤组成:加热、膨胀、冷却和压缩。
其中,加热和冷却是通过换热器完成的,而膨胀和压缩则是通过涡轮机或活塞完成的。
六、结论总之,热力学循环过程在工程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不同类型的循环过程有着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了解这些循环过程对于设计和优化能源转换和动力系统非常重要。
热力学循环的应用与实践热力学循环是热力学与工程学的重要交叉领域,它涉及到能量转换和能量利用的过程。
在现代工业和生活中,几乎所有的能源转换设备都是基于热力学循环原理设计和构建的。
本文将探讨热力学循环在实际应用和实践中的重要性以及一些常见的热力学循环。
一、热力学循环的应用1. 蒸汽动力循环蒸汽动力循环是最常见的热力学循环之一,广泛应用于火力发电站和核电站等能源领域。
蒸汽动力循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燃烧燃料产生热能,将水转化为蒸汽,然后利用蒸汽推动汽轮机转动发电机,最后利用冷凝器将蒸汽重新冷凝成水循环利用。
2. 气体轮机循环气体轮机循环是一种基于气体膨胀和压缩的热力学循环,其典型代表是燃气轮机循环和制冷循环。
燃气轮机循环适用于飞机发动机、船舶动力装置以及一些工业领域的能量转换。
制冷循环则广泛应用于空调和制冷设备。
3. 制冷循环制冷循环是一种热力学循环,它可以将低温热量转移到高温区域,实现冷却效果。
制冷循环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医药冷链、航空航天和低温科学研究等领域。
4. 有机朗肯循环有机朗肯循环是一种利用有机工质替代常规热力学循环中的水蒸汽来实现能量转换的循环方式。
有机朗肯循环广泛应用于地热发电、太阳能发电和工业余热回收等领域,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二、热力学循环的实践1. 提高能量利用效率通过对热力学循环原理的深入研究和实践,可以有效地提高能源转换设备的能量利用效率。
例如,通过优化蒸汽动力循环中的锅炉和汽轮机参数,可以提高火力发电站的发电效率,并减少对化石燃料的消耗。
类似地,对燃气轮机的循环效率进行改进,可以实现燃气轮机的高效率运行。
2. 减少环境污染热力学循环的实践还可以帮助减少环境污染。
通过安装脱硫装置和氮氧化物减排装置,可以降低火力发电厂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
同时,采用先进的燃气轮机循环和发动机技术,可以减少大气中的污染物排放,保护环境。
3. 推动新能源发展热力学循环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与实践对推动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蒸汽动力循环的四个主要过程一、蒸汽动力循环介绍蒸汽动力循环是一种常见的热力学循环,广泛应用于电力、化工、航空等领域。
它利用热能将水转化为蒸汽,再通过蒸汽的膨胀和冷凝来实现能量的转化和利用。
蒸汽动力循环主要由四个过程组成,分别是压缩、加热、膨胀和冷凝,下面将分别对这四个过程进行详细介绍。
二、压缩过程压缩过程是蒸汽动力循环的第一个过程,其目的是将低压的蒸汽压缩为高压蒸汽。
在这个过程中,蒸汽从锅炉中进入压缩机,通过压缩机的工作,蒸汽的温度和压力都得到了提高。
压缩机通常采用离心式或轴流式,通过叶片的旋转来增加蒸汽的压力。
这样可以提高蒸汽的能量,为后续的加热和膨胀过程提供条件。
三、加热过程加热过程是蒸汽动力循环的第二个过程,其目的是将高压蒸汽加热至高温高压。
在这个过程中,高压蒸汽从压缩机出口进入锅炉,在锅炉中与燃料进行热交换,吸收燃料燃烧释放的热能。
经过加热,蒸汽的温度和压力进一步提高,成为高温高压蒸汽。
加热过程通常采用燃烧室或燃烧锅炉,通过燃料的燃烧来提供热能。
这样可以增加蒸汽的能量,为后续的膨胀和冷凝过程提供动力。
四、膨胀过程膨胀过程是蒸汽动力循环的第三个过程,其目的是将高温高压蒸汽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
在这个过程中,高温高压蒸汽从锅炉出口进入膨胀机,通过膨胀机的工作,蒸汽的压力和温度都得到了降低。
膨胀机通常采用汽轮机或透平机,通过蒸汽的膨胀来驱动转子旋转,从而产生机械能。
这样可以将蒸汽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为后续的发电或其他工作提供动力。
五、冷凝过程冷凝过程是蒸汽动力循环的最后一个过程,其目的是将膨胀后的低温低压蒸汽再次液化。
在这个过程中,膨胀后的低温低压蒸汽从膨胀机出口进入冷凝器,通过冷凝器的工作,蒸汽的温度和压力都得到了降低。
冷凝器通常采用冷却水或制冷剂,通过与蒸汽的热交换来将蒸汽冷却至液态。
这样可以将蒸汽的热能再次转化为冷却介质的热能,为后续的循环提供条件。
六、总结蒸汽动力循环是一种重要的能量转化和利用方式,通过四个主要过程实现了热能向机械能的转化。
绪论单元测试1.热机是指能把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设备。
A:对B:错答案:A2.二次能源是指由一次能源加工转换后的能源。
A:错B:对答案:B3.制冷空调的能源利用率可以大于100%。
A:对B:错答案:A4.蒸汽动力循环中,水在锅炉中加热变成蒸汽,同时压力升高。
A:错B:对答案:A5.燃气轮机的工作循环中,工质燃气在燃烧室中被加热,同时压力升高。
A:错B:对答案:A6.汽油机(内燃机)的工作循环中,工质燃气在气缸中被加热,同时压力升高。
A:对B:错答案:A7.蒸汽动力循环的四个主要过程依次是:()A:加压-加热-膨胀做功-放热B:加压-膨胀做功-吸热-放热C:加热-加压-膨胀做功-放热D:加压-放热-膨胀做功-吸热答案:A8.在我国,二次能源中热能的约()需要通过热机转换为机械能使用。
A:90%B:10%C:40%D:60%答案:A9.蒸汽动力循环的加压过程发生在()A:汽轮机B:锅炉C:水泵D:凝汽器答案:C10.实现热功转换的媒介物质称为()A:系统B:工质C:蒸汽D:气体答案:B第一章测试1.与外界只发生能量交换而无物质交换的热力系统称为:()A:闭口系统B:绝热系统C:孤立系统D:开口系统答案:A2.稳定状态()是平衡状态,而平衡状态()是稳定状态。
A:不一定/一定B:一定/一定C:一定/不一定D:不一定/不一定答案:A3.下列()组参数都不是状态参数。
A:压力;温度;比容B:膨胀功;技术功;推动功C:内能;焓;熵D:质量;流量;热量答案:D4.若大气压力为100KPa,真空度为60KPa,则绝对压力为()A:160KPaB:60KPaC:100KPaD:40KPa答案:D5.在工程热力学计算中使用的压力是()A:表压力B:真空压力C:大气压力D:绝对压力答案:D6.热力学一般规定,系统从外界吸热为(),外界对系统做功为()A:正/负B:正/正C:负/负D:负/正答案:A7.P—V图上,可逆过程线以下的面积表示()A:技术功B:膨胀功C:能量D:热量答案:B8.工质经历一个可逆过程后,沿原路线逆行,可以使()回到初态。
《工程热力学》作业参考答案第一章热力学绪论1.锅炉烟道中的烟气压力常用上部开口的斜管测量,如图所示。
若已知斜管倾角α=30°,压力计中使用ρ=0.8g/cm3的煤油,斜管中液柱长度L=200mm,当地大气压力Pb=0.1MPa,求烟气的绝对压力(用MPa表示)。
解:2.某容器被一刚性壁分为两部分,在容器的不同部位安装有压力表,如图1-9所示。
压力表B上的读数为75kPa,压力表C上的读数为0.11MPa。
如果大气压力为97kPa,试确定压力表A上的读数,及容器两部分内气体的绝对压力。
3.把CO2压送到体积为3m3的贮气罐里,气罐内起始表压力p e1=30kPa,终了时表压力p e2=0.3MPa,温度由t1=45°C增加到t2=70°C。
试求被压入的CO2的质量。
当时当地的大气压p b=0.1MPa。
解: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1.0.5kg的气体,在气缸活塞机构中由初态p1 = 0.7MPa、V1 = 0.02m3,准静膨胀到V2 = 0.04m3。
试确定在下列各过程中气体完成的功量及比功量:(1)定压过程;(2)pV2=常数。
解:2.为了确定高压下稠密气体的性质,取2kg气体在25MPa下从350K定压加热到370K,气体初终状态下的容积分别为0.03m3及0.035m3,加入气体的热量为700kJ,试确定初终状态下的热力学能之差。
解:3.气体在某一过程中吸入热量12kcal,同时热力学能增加了20kcal,问此过程是膨胀过程还是压缩过程?对外交换的功量为多少?解:4.流速为500m/s的高速空气流,突然受阻后停止流动。
如滞止过程进行迅速,以致气流在受阻过程中与外界的热交换可以忽略不计。
问在滞止过程中空气的焓变化了多少?解:第三章热力学第二定律1.某冷冻室维持温度为-40℃,冷冻机在工作过程中从冷冻室取出 1.25kw热量输出给温度为27℃的环境。
试确定:冷冻机的最大COP;最小的理论输入功量。
《轮机热工基础》复习题提醒大家:该题库由轮机工程学院葛景华老师创建,供集美大学轮机工程学院本科生教学过程中使用。
请大家珍惜老师的劳动成果,未经老师允许,不得向其他学校传播。
第一章基本概念1. 与外界只发生能量交换而无物质交换的热力系统称为 B 。
A、开口系统B、闭口系统C、绝热系统D、孤立系统2. 与外界既无能量交换又无物质交换的热力系统称为 D 。
A、开口系统B、闭口系统C、绝热系统D、孤立系统3. 开口系统与外界可以有 D 。
A、质量交换B、热量交换C、功量交换D、A+B+C4. 与外界没有质量交换的系统是闭口系统,同时它也可能是__D__系统。
A.开口 B.绝热 C.孤立 D.B+C5. 下列 B 与外界肯定没有质量交换但可能有热量交换。
A、绝热系统B、闭口系统C、开口系统D、孤立系统6. 实现热功转换的媒介物质称为 C 。
A、系统B、气体C、工质D、蒸气7. 工质应具有良好的和。
AA、流动性/膨胀性B、耐高温性/导热性C、耐高压性/纯净D、耐腐蚀性/不易变形8. 下列各项为工质热力状态参数的是:。
CA、热量、压力、熵B、功、比容、焓C、内能、压力、温度D、内能、比热、焓9. 在工质的热力状态参数中,属于基本状态参数的是。
AA.温度 B.内能 C.焓 D.熵10. 500℃等于_______C____。
,则绝对压力为 D 。
A、160KPaB、100KPaC、60KPaD、40KPa11.若大气压力为100KPa,表压力为60KPa,则绝对压力为 A 。
A、160KPaB、100KPaC、60KPaD、40Kpa12.在没有相变和化学反应时,处于_C___是系统实现平衡的充分和必要条件。
A.热平衡 B.力平衡 C.热和力同时平衡 D.都不是14. 在下列各项中,__A__都不是状态参数,是过程量。
A.功和热量 B.功和压力 . C.热量和温度 D.压力和比体积15. 下列热力学过程中视为可逆过程的是 C 。
工程热力学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哈尔滨工程大学绪论单元测试1.热力学中常用气态工质就是理想气体。
()参考答案:错2.焦耳首先提出了能量守恒与转换定律。
()参考答案:错3.发电厂循环普遍采用的是蒸汽动力循环。
()参考答案:对第一章测试1.绝热系统与外界没有()交换。
参考答案:热量2.下面所列参数,哪个不是状态参数()。
参考答案:表压力;摄氏温度3.制热系数可以()。
参考答案:大于14.制冷系数可以是()。
参考答案:小于1;大于3;等于1;大于15.不可逆损失来源于()。
参考答案:任何耗散效应;运动摩擦;不等温传热6.绝热闭口系统就是孤立系统。
()参考答案:错7.平衡状态是指在没有外界作用的条件下,热力系统状态不随时间变化的状态。
()参考答案:对8.已知任意两个状态参数,就可以确定简单可压缩系统的状态。
()参考答案:错9.真空度是状态参数。
()参考答案:错10.正向循环的循环净功为正,表现为对外界做功。
()参考答案:对第二章测试1.闭口系统的能量方程不适用于广义功存在的情况。
()参考答案:错2.绝热节流过程是等焓过程。
()参考答案:错3.某工质在过程中热力学能增加15kJ,对外做功15kJ,则此过程中工质与外界交换的热量为30kJ,热量传递方向表现为吸热。
()参考答案:对4.热力循环的净热量等于净功量,所以循环的热效率为1。
()参考答案:错5.下列属于状态参数的有()。
参考答案:推动功6.下列属于状态参数的有()。
参考答案:热力学能7.热力学第一定律是可以通过数学公式进行证明的定律。
()参考答案:错8.简单可压缩系统中,热力学能可以表达为任意两个相对独立状态参数的函数。
()参考答案:对9.闭口系统的能量方程不适用于不可逆过程。
()参考答案:错10.稳定流动开口系统的系统总能不变。
()参考答案:对第三章测试1.工质在相同的初、终状态之间的可逆与不可逆过程,则工质熵的变化是一样的()参考答案:对2.理想气体在绝热容器中作自由膨胀,则气体的温度与压力的表达式是。
热力学循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热力学工程中的应用热力学循环是热力学工程中常用的一种能量转换方式,广泛应用于能源系统、发电厂等领域。
它通过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本文将介绍热力学循环的基本原理以及它在热力学工程中的应用。
一、热力学循环的基本原理热力学循环是指在一定的工作物质中,通过一系列的热力学过程,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然后再将机械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
它依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原理,通过不同的工作流程,实现能量的转换。
热力学循环通常由四个基本过程组成:加热过程、膨胀过程、冷却过程和压缩过程。
在加热过程中,工作物质吸收热量,温度和压力升高;在膨胀过程中,工作物质进行膨胀,压力下降,从而驱动负荷进行工作;在冷却过程中,工作物质释放热量,温度和压力降低;在压缩过程中,工作物质被压缩,压力升高,为下一个循环提供工作物质。
二、热力学循环在热力学工程中的应用1. 蒸汽动力循环蒸汽动力循环是热力学工程中最常见的循环之一。
它以水蒸汽为工作物质,通过加热水蒸汽产生高温高压蒸汽,然后通过膨胀机械转换为机械能,最后再将低温低压蒸汽排出。
蒸汽动力循环广泛应用于发电厂、热电联产等领域。
2. 气体轮机循环气体轮机循环是以气体为工作物质的循环系统。
它通过燃烧燃料产生高温高压气体,然后通过气轮机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再将低温低压气体排出。
气体轮机循环广泛应用于航空、船舶、石油化工等领域。
3. 制冷循环制冷循环是将热能从低温源吸收,然后通过压缩工质将热能排放到高温源的过程。
它广泛应用于制冷设备、空调系统等领域。
制冷循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工质在不同温度下的相变特性,通过压缩和膨胀过程实现热能的转移。
4. 混合循环混合循环是将两种或多种循环系统相结合,以提高能量转换效率的一种方法。
例如,蒸汽动力循环与气体轮机循环的结合,可以充分利用燃料能量,提高发电效率。
总之,热力学循环是热力学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