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聚碳酸酯市场发展状况
- 格式:docx
- 大小:33.93 KB
- 文档页数:6
2024年聚碳酸酯市场需求分析引言聚碳酸酯是一种重要的合成材料,具有优良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
本文将对聚碳酸酯市场的需求进行分析,包括市场规模、市场发展趋势以及需求驱动因素等方面。
市场规模聚碳酸酯市场在过去几年中保持了稳定增长,且预计在未来几年仍将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全球聚碳酸酯市场在2019年的规模达到了X亿美元,并预计到2025年将以X%的年复合增长率增至X亿美元。
市场发展趋势1.环保意识的提升: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对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不断增加。
聚碳酸酯作为一种可回收再利用的材料,具有较低的碳排放和能源消耗,因此在环保意识提升的背景下,其市场需求也将逐渐增加。
2.新兴应用领域的拓展:聚碳酸酯在汽车、电子、建筑等行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兴应用领域如3D打印、光伏电池等对聚碳酸酯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这将进一步推动市场的发展。
3.产品性能的不断改进:聚碳酸酯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决定了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聚碳酸酯的性能要求也在逐渐提高,因此市场对高性能聚碳酸酯的需求将持续增加。
需求驱动因素1.工业发展与城市化进程:全球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动了建筑、交通运输、家电等领域的快速发展,从而对聚碳酸酯的市场需求带来了增长。
2.人口增长与中产阶级崛起:全球人口不断增加,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中产阶级的崛起,带动了消费水平的提升。
聚碳酸酯制品作为现代化生活中的必备品,其市场需求也将随之增加。
3.技术革新与产品创新: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推动了聚碳酸酯产品的创新与升级。
比如使用聚碳酸酯制成的轻量化材料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提高了汽车的燃油效率和排放水平,因此对该产品的需求也得到了提升。
结论综上所述,聚碳酸酯市场的需求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新兴应用领域的拓展以及产品性能的不断改进,聚碳酸酯市场将继续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同时,工业发展与城市化进程、人口增长与中产阶级崛起以及技术革新与产品创新等因素也将驱动市场需求的增长。
聚碳酸酯的国内外市场分析导言: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简称PC)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潜力的高性能工程塑料。
聚碳酸酯材料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因此在电子电器、建筑、汽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国内外市场两个维度对聚碳酸酯的市场进行分析。
一、国内聚碳酸酯市场分析1. 市场规模据统计,2019年我国聚碳酸酯产量达到XX万吨,市场规模超过XX亿元。
其中,建筑领域是聚碳酸酯最主要的应用领域,占据了XX%的市场份额。
其次是电子电器领域和汽车领域,分别占据了XX%和XX%的市场份额。
2. 市场需求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对聚碳酸酯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首先,建筑业对聚碳酸酯的需求量将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主要用于制作隔热材料和光伏板。
其次,电子电器行业对高性能塑料的需求不断增长,聚碳酸酯以其良好的绝缘性能和耐高温特性在此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此外,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领域对聚碳酸酯的需求也将大幅增长。
3. 市场竞争目前,国内聚碳酸酯市场竞争较为激烈,主要的竞争对手有华南理工大学、宁波福泰集团、沈阳化工研究院等企业。
这些企业在技术研发、生产设备和市场渠道方面有着较大的优势,市场占有率较高。
此外,国外企业也在我国市场有一定的竞争力,如日本的三菱化学和美国的杜邦公司等。
二、国外聚碳酸酯市场分析1. 市场规模全球聚碳酸酯市场规模庞大,2019年全球聚碳酸酯产量达到XX万吨,市场规模超过XX亿美元。
其中,亚太地区是全球聚碳酸酯市场最大的市场,占据了XX%的市场份额。
欧洲和北美分别占据了XX%和XX%的市场份额。
2. 市场需求全球各地对聚碳酸酯的需求持续增长。
聚碳酸酯材料在电子电器、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特别是电子电器行业,其对于聚碳酸酯高性能特性的需求越来越高。
此外,建筑领域对于聚碳酸酯的需求也在逐年增长,原因是聚碳酸酯具有耐候性和透明性,适用于建筑材料制造。
3. 市场竞争国外市场上,聚碳酸酯制造商也比较多。
2024年聚碳酸酯合金市场前景分析引言聚碳酸酯合金是一种新型的工程塑料,具有优异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领域。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聚碳酸酯合金市场正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本文将对聚碳酸酯合金市场的前景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发展趋势和市场潜力。
聚碳酸酯合金市场概述聚碳酸酯合金是一种高性能塑料,它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耐热性、耐化学腐蚀性和良好的加工性。
聚碳酸酯合金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电器、航空航天等领域。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智能电子产品的快速普及,聚碳酸酯合金市场需求不断增加。
聚碳酸酯合金市场发展趋势1. 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新能源汽车市场迅速崛起。
聚碳酸酯合金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材料之一,具有较低的密度和良好的电气绝缘性能,正逐渐取代传统金属材料。
聚碳酸酯合金在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电机、电控系统等部件中的应用前景广阔。
2. 电子电器产品的智能化需求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智能电子电器产品市场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聚碳酸酯合金作为电子电器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抗温度变化、抗冲击和抗化学腐蚀等特性。
随着智能家居、智能手持设备等市场的迅猛发展,聚碳酸酯合金市场前景广阔。
3. 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拓展航空航天是高科技产业的重要领域,对材料性能和安全性要求极高。
聚碳酸酯合金在航空航天领域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可以用于制造飞机航空部件和航天器结构。
随着航空航天领域的不断发展,聚碳酸酯合金市场前景广阔。
聚碳酸酯合金市场潜力分析聚碳酸酯合金具有优异的性能和多样的应用领域,因此市场潜力巨大。
1. 市场需求增加: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优质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聚碳酸酯合金作为高性能材料,将受到市场的青睐。
2. 技术进步推动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聚碳酸酯合金的制造工艺不断改进,性能不断提高,能够满足不同领域对材料性能的需求。
2023年聚碳酸酯板材行业市场分析现状聚碳酸酯板材是一种具有优异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的建筑装饰材料,目前在建筑、家居、汽车、电子和食品包装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通过对聚碳酸酯板材行业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为市场参与者提供一些参考。
1. 市场规模和增长趋势聚碳酸酯板材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19年全球聚碳酸酯板材市场价值约为50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增长到70亿美元以上。
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包括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家居装饰需求的增加以及电子和汽车行业对高性能材料的需求。
2. 市场竞争格局目前,全球聚碳酸酯板材市场竞争激烈,主要厂商包括SABIC、Covestro、Evonik Industries、Trinseo等。
这些公司通过提供高品质的产品、积极推广和市场营销活动来竞争市场份额。
此外,一些新兴的公司也在进入市场,通过创新技术和产品来突破。
3. 市场应用领域建筑装饰是聚碳酸酯板材最主要的应用领域之一。
聚碳酸酯板材具有轻质、耐候性好、隔热、隔音等优点,适用于室内和室外的墙体、天花板、隔断、窗户等装饰。
此外,聚碳酸酯板材在汽车行业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如车身外壳、车头罩等。
聚碳酸酯板材还可以用于家居装饰、电子和食品包装等领域。
4. 市场驱动因素和挑战市场驱动因素包括人们对环境友好材料的需求、建筑行业的发展、家居装饰需求的增加以及汽车和电子行业对高性能材料的需求。
然而,聚碳酸酯板材市场也面临一些挑战,如市场竞争激烈、材料价格的波动、技术创新的缺乏等。
5. 市场前景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和对高性能材料需求的增加,聚碳酸酯板材市场有望进一步扩大。
建筑行业的发展、家居装饰需求的增加以及汽车和电子行业对高性能材料的需求,将推动市场的增长。
此外,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聚碳酸酯板材的性能和应用领域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综上所述,聚碳酸酯板材行业市场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
市场参与者应该关注产品质量和技术创新,积极推广和市场营销活动,抓住市场机遇,提高市场竞争力。
2023年聚碳酸酯行业市场环境分析聚碳酸酯是一种新型的高分子材料,具有优良的透明性、高强度、耐高温、耐化学腐蚀等特点,应用广泛,包括电子、汽车、建筑、包装等领域。
该行业随着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增加,发展迅速,但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下面将对聚碳酸酯行业的市场环境进行分析。
一、行业市场规模聚碳酸酯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据统计,2018年全球聚碳酸酯市场的总产值已经超过150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250亿美元。
在国内市场方面,聚碳酸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如电子电气、汽车、建筑、医疗等领域,市场需求不断增加。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聚碳酸酯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二、行业市场竞争目前国内聚碳酸酯市场的主要竞争者是外资企业和本土企业。
外资企业如Bayer、GE、Sabic等具有先进技术和资本优势,拥有更高品质的产品和更广泛的市场占有率。
而本土企业则有当地市场了解的优势,如松下、LG等。
三、行业发展趋势1. 环保发展趋势由于聚碳酸酯对环境的影响,未来这一行业的发展必须符合环保要求。
聚碳酸酯生产过程所需的有机溶剂以及该材料的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是必须加以解决的问题。
2. 标准化趋势在国内,聚碳酸酯的行业标准还未完善,需要进一步完善行业标准,实现标准化生产。
正规化的行业标准实现后将有利于整个行业的规范化和可持续发展。
3. 创新发展趋势聚碳酸酯已经广泛应用于建筑、电子、汽车等领域,但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聚碳酸酯也需要不断创新,满足市场的需求。
四、市场机遇在国内市场方面,聚碳酸酯行业市场机遇较大。
据统计,中国聚碳酸酯市场规模逐步扩大,消费量逐年增加。
未来随着国内的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聚碳酸酯的应用范围将更加广泛。
总之,聚碳酸酯行业目前市场环境发展良好,但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行业内的企业共同合作,加强标准化建设和环境保护,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聚碳酸酯市场分析 (一)
聚碳酸酯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高性能材料,具有高透明度、高强度、高耐热性和良好的加工性能等特点。
以下是关于聚碳酸酯市场的分析。
一、市场规模
据统计,聚碳酸酯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呈现稳定增长。
预计到2025年,聚碳酸酯市场的规模将达到86.6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6.1%。
二、市场应用
聚碳酸酯广泛应用于电子、汽车、医疗、建筑等领域。
其中,电子行业是聚碳酸酯的最大应用领域之一,占据市场份额的43%。
其次是汽车行业,占据市场份额的21%。
三、市场地区
目前,亚太地区是聚碳酸酯市场的最大地区。
亚太地区的高需求主要来自于电子和汽车行业。
其次是北美市场和欧洲市场,这两个地区的需求增长主要来自于建筑和医疗领域。
四、市场竞争
聚碳酸酯市场是一个高度竞争的市场。
目前,市场上的主要厂商有拜耳、山田化学工业、LG化学、萨伊塔赛、日本三菱化学等。
这些公司通过产品创新和技术提升不断增强自身竞争力。
五、市场趋势
未来,聚碳酸酯市场将呈现以下趋势:
1.市场需求向高性能产品转移。
市场需求将逐渐向高性能、高附加值的聚碳酸酯产品转移。
2.生物基聚碳酸酯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生物基聚碳酸酯具有环保、可降解等特点,未来将得到更多应用。
3.高分子复合材料将成为聚碳酸酯市场的热点。
高分子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性能和应用前景,将成为聚碳酸酯市场的热点领域。
总之,聚碳酸酯市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未来将持续增长。
厂商应抓住市场趋势,不断提高产品性能和附加值,以满足市场需求。
聚碳酸酯的国内外市场分析摘要:聚碳酸酯是一种广泛用途的高性能工程塑料,具有优异的物理特性和化学稳定性。
本文对聚碳酸酯在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应用领域、发展趋势以及竞争态势进行了分析,以期为相关企业制定发展战略和市场推广提供参考。
1. 引言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是一种聚合物材料,由碳酸酯结构单元通过聚合反应合成而成。
聚碳酸酯具有高强度、透明度好、阻燃性能高、优异的耐热性和电绝缘性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汽车制造、建筑和包装等领域。
2. 国内市场分析2.1 需求状况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高性能工程塑料的需求日益增长。
聚碳酸酯作为一种重要的工程塑料,在电子电器、建筑材料和汽车制造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特别是家电行业的快速发展,聚碳酸酯在制造电视外壳、机器人零部件和电子设备中的应用逐渐增加。
2.2 应用领域在国内市场,聚碳酸酯主要应用于以下领域:- 电子电器:聚碳酸酯在电视外壳、手机壳、电脑电器配件等方面有着广泛应用,其优异的透明度和耐热性能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 建筑材料:由于聚碳酸酯的耐候性能和阻燃性能优异,广泛用于建筑外墙、隔热材料和采光顶的制造。
- 汽车制造:聚碳酸酯在汽车行业中主要用于车灯、汽车内饰件和汽车外壳等方面,其高强度和优异的透明度是其应用的关键因素。
2.3 发展趋势近年来,随着国内制造业的升级和消费需求的变化,聚碳酸酯市场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 智能家居市场的崛起:随着智能家电市场的快速增长,对耐热性、电绝缘性和优异透明度要求的增加,聚碳酸酯在智能家居设备中的应用前景广阔。
聚碳酸酯行业市场调研报告聚碳酸酯(PC)是一种高性能工程塑料,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能和化学稳定性。
它具有高强度、高韧性、耐热性、耐寒性、阻燃性等优点,在广泛应用的电子电器、汽车制造、建筑材料等领域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报告旨在对聚碳酸酯行业进行市场调研和分析。
一、行业现状分析目前全球聚碳酸酯市场呈现稳定增长的态势,各品牌制造商积极推进产品升级和创新。
全球工程塑料市场规模从2024年的约3400万吨增长到2024年的约4100万吨,复合年增长率为4.6%。
其中,聚碳酸酯市场占据重要地位,其市场规模从2024年的约610万吨增长到2024年的约720万吨,复合年增长率为3.4%。
二、市场需求分析1.电子电器行业:随着消费电子产品的不断更新换代,对于塑料材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聚碳酸酯具有良好的电气绝缘性能、高强度和稳定性,广泛应用于电视机、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外壳、连接器等部件。
2.汽车制造行业:汽车行业是聚碳酸酯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聚碳酸酯具有优异的耐高温、耐化学性和抗冲击性能,广泛应用于汽车内饰件、仪表板、车灯和车身结构等部件。
3.建筑材料行业:随着人们对于室内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筑材料行业对于高性能塑料的需求也在增加。
聚碳酸酯具有耐磨性、耐候性和耐紫外线性能,广泛应用于门窗、阳光房、瓦楞板等建筑材料。
三、市场竞争态势分析目前全球聚碳酸酯市场竞争激烈,主要品牌制造商包括美国的SABIC、德国的博福特、台湾的德固赛等。
这些企业通过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产品升级和降低成本来提高市场竞争力。
四、市场发展趋势分析1.环保限制趋紧:全球环保要求不断提高,对聚碳酸酯的生产和应用提出更高要求。
未来,聚碳酸酯行业将更加注重环保技术研发和产品绿色化。
2.电子商务的兴起: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电子商务的兴起,传统的销售模式正在发生改变。
聚碳酸酯制造商需要主动拥抱互联网,提升产品宣传、售前售后服务等方面的能力。
3.新材料的研发应用:未来,聚碳酸酯行业将继续致力于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开发更具竞争力的产品,满足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
2024年PC塑胶原料市场发展现状PC塑胶(聚碳酸酯)是一种重要的工程塑料,具有高强度、高韧性、高温耐性和优异的绝缘性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电子、汽车、建筑和航空航天等领域。
本文将探讨PC塑胶原料市场的发展现状。
1. PC塑胶原料市场概述近年来,PC塑胶原料市场呈现稳中有升的发展趋势。
全球PC塑胶原料市场规模逐渐扩大,预计将在未来几年内继续增长。
这主要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需求推动:PC塑胶原料在电子产品、汽车零部件和建筑材料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推动了需求的增长。
特别是电子产品的快速更新换代和汽车工业的繁荣,带动了PC塑胶原料市场的快速发展。
•技术进步:PC塑胶原料的制造技术不断提升,新的工艺和配方的引入使得PC塑胶原料的性能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这促进了PC塑胶原料的应用范围的扩大,同时也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
•环保需求:PC塑胶原料具有环保和可再生利用的特点,符合全球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潮流。
在一些发达国家,PC塑胶原料的使用受到政府政策的支持,进一步推动了市场的发展。
2. PC塑胶原料市场的应用领域PC塑胶原料被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汽车、建筑和航空航天等领域。
2.1 电子产品PC塑胶原料在电子产品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随着电子产品智能化程度的提高,对塑胶原料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
PC塑胶原料因其高强度和绝缘性能而成为电子产品的首选原料。
例如,PC塑胶原料可用于制造手机外壳、电视机壳、电脑键盘等。
2.2 汽车工业PC塑胶原料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汽车零部件对塑胶原料的强度、韧性和耐高温性要求较高,而PC塑胶原料正好具备这些特点。
PC塑胶原料可用于生产汽车灯罩、仪表盘、车身零部件等。
2.3 建筑材料PC塑胶原料在建筑材料领域中的应用逐渐增多。
PC塑胶原料的高韧性和耐候性使其成为一种理想的建筑材料,可用于制造阳光房、隔断玻璃、屋顶覆盖材料等。
2.4 航空航天PC塑胶原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也不可忽视。
国内外聚碳酸酯市场发展情况高利平,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咨询事业部聚碳酸酯(PC)是一种线型聚合物,可分为脂肪族、脂肪-芳香族、芳香族3种类型。
在实验室里虽已合成出了许多种类的PC,但是到目前为止,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PC品种仍以双酚A型为主,因此,我们一般所说的PC为双酚A型PC。
PC无味、无臭、无毒,是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热塑性工程塑料。
PC具有一定的耐化学腐蚀性,室温下耐无机和有机稀酸溶液、食盐溶液和饱和的溴化钾溶液,耐脂肪烃、环烷烃及大多数醇类和油类;PC溶于二氯甲烷、间甲酚、环己酮、吡啶和二甲基甲酰胺;在乙酸乙酯、四氢呋喃和苯中只能溶胀;可与其他树脂共混形成PC共混物或PC合金,改善其抗溶剂性和耐磨性;PC具有突出的抗冲击、耐蠕变性能,较高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断裂伸长率和刚性,并具有较高的耐热性和耐寒性,可在-100~140℃温度范围内使用。
PC的电性能优良,吸水率低,透光性好,可见光的透过率可达90%,是五大通用工程塑料中唯一具有良好透明性的品种,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数据载体、汽车部件、医疗设备、建筑、纺织和包装等领域。
1. 生产工艺PC工业化生产方法有溶液光气法、界面缩聚光气法、酯交换熔融缩聚法、非光气酯交换熔融缩聚法4种。
前3种为光气法,第4种为非光气法。
目前,世界上约80%左右的PC采用界面缩聚光气法生产;其次是非光气法;传统酯交换熔融缩聚法工业化装置较少;溶液光气法基本被淘汰。
(1)界面缩聚光气法界面缩聚光气法是目前工业上应用最为广泛的工艺。
双酚A首先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双酚A钠盐;然后加入二氯甲烷,通入光气,使物料在界面上聚合,生成低分子量PC,然后经缩聚、分离得到高分子量PC。
主要的专利商有SABIC、拜耳、日本三菱化学、日本帝人、斯泰隆公司(Styron,原为Dow 化学的合成树脂子公司,2010以16.3亿美元出售给Bain Capital Partners公司)。
(2)非光气酯交换熔融缩聚法该法是在酯交换熔融缩聚法工艺的基础上开发成功的,因工艺过程中彻底不使用光气,又称“全非光法”。
该工艺分为两步:首先,以甲醇羰基化法或碳酸乙烯酯(或碳酸丙烯酯)与甲醇酯交换生产碳酸二甲酯(DMC);其次,苯酚和DMC反应生成甲基苯基碳酸酯(MPC),MPC和苯酚进一步反应生成碳酸二苯酯(DPC),同时MPC发生歧化反应也生成DPC;然后DPC在熔融状态下与双酚A进行酯交换、缩聚制得PC产品。
非光气法主要的专利商有SABIC和日本旭化成,各公司技术的主要区别在于制备原料DPC的路线不同。
(3)酯交换熔融缩聚法酯交换熔融缩聚法简称酯交换法,又称本体聚合法,是一种间接光气法工艺。
该工艺分为两步:苯酚经光气法反应生成DPC;然后在高温、高真空和微量卤化锂或氢氧化锂等催化剂和添加剂存在下与双酚A进行酯交换反应,生成低聚物;再进一步缩聚制得PC产品。
主要专利商有拜耳和日本三菱公司。
(4)溶液光气法以光气和双酚A为原料,在碱性水溶液和二氯甲烷(或二氯乙烷)溶剂中进行缩聚,得到的PC胶液经洗涤、沉淀、干燥、挤出造粒等工序制得PC产品。
2.. 全球市场供需概况(1)供应2013年世界PC生产能力将近500万吨/年,产量不到400万吨;开工率为78%,目前全球PC产能已出现过剩趋势。
2013年,全球PC最大的生产地区为亚洲地区,产能占全球总产能约50%;其次是西欧地区、北美地区。
目前,世界PC工业的发展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生产更加集中和垄断,拜耳、SABIC、Styron、日本帝人以及三菱集团等公司控制着世界PC的生产与市场;二是亚洲发展迅速,中国、印度等国家和地区需求的不断增加,导致世界着名PC生产商均纷纷到亚洲投资建厂,亚洲已经成为世界PC生产发展的中心;三是生产朝着绿色环保方向发展,PC合金等新产品不断涌现。
未来5年,预计全球新增产能主要来自中国,因此,随着中国大量新建PC 产能的投产,全球PC产能将进一步增长,将令全球供应过剩。
(2)需求2013年全球PC市场仍显疲软,消费量在350万吨以上,同比增长约1.5%。
主要的消费国家和地区有中国、美国、西欧和日本,4个地区消费量约占全球消费总量的将近70%。
主要消费领域有电子电器、板材、交通领域、光盘、日用品、包装等领域。
2014年,北美和西欧地区的建筑和汽车市场正在复苏,刺激该地区的PC 需求增长,全球PC业务正在慢慢恢复元气。
北美主要的PC终端市场强劲复苏,其需求将获得巨大的增长动力。
汽车市场占据北美PC需求26%的市场份额,而当前北美地区的汽车销售量正在攀升。
此外,占据北美PC市场34%份额的建筑市场的前景也被业界看好。
美国住宅销售量正在不断攀升,将推动电子电器和家用电器需求增长。
2014年,西欧经济的逐步复苏将支持大多数下游领域需求增长,PC多数下游市场的需求也正在复苏,预计PC需求将逐步增长。
随着发达国家及地区PC市场的复苏,预计未来5年全球PC需求将稳定增长。
3. 国内供应状况中国PC的研制始于1958年,并于1965年实现工业化生产。
先后有上海天原集团申聚化工厂、江苏常隆化工有限公司、重庆长风化工厂等从事生产,产品大部分自用。
但由于装置规模小、技术水平落后、产品质量差、生产成本高,产品竞争力低,无法与国外产品相抗衡,这些企业装置目前均已关闭。
2005年之后,中国掀起PC的投资热潮。
世界级PC生产商帝人和拜耳先后在中国投资建厂。
2005年,帝人化成在浙江嘉兴独资建立了帝人聚碳酸酯有限公司,并投产5万吨/年生产装置,之后不断扩建,到2013年总产能达到14.7万吨/年。
2006年11月,拜耳(上海)聚合物有限公司的10万吨/年PC项目建成投产,其第2套10万吨/年装置于2008年12月建成投产。
日本三菱化学在中国投资两个PC项目均于2012年投产。
首先,中国石化与日本三菱化学公司合资新建了6万吨/年PC项目;第二个项目是日本三菱化学在上海独资成立的菱优工程塑料(上海)有限公司投资兴建8万吨/年项目。
截至2013年,中国PC产能为48.7万吨/年,产量约为20多万吨,受市场、技术和生产装置等因素,国内PC的开工率长期在50%左右波动。
中国PC生产全部集中在外资和合资企业手中。
受国内PC强大需求的刺激和吸引,以及国家政策扶持和技术的深入探索,我国PC新建拟建项目较多。
截至2014年6月,国内PC新建拟建项目主要有8个,预计未来5年我国PC将进入产能集中爆发期。
2002-2013年我国PC树脂生产状况及未来5年预测见图1。
图1 2002-2013年我国PC树脂生产状况及未来5年预测4. 国内进口状况近年来,我国PC的进口量居高不下,而且逐年增长。
2002年,我国PC 进出口量为41.5万吨,2007年达到102.1万吨,2012年,达到137.5万吨。
2013年随着消费量增长速度的放缓,进口量仅小幅增长,达到137.9万吨,同比增长仅0.4万吨。
我国PC最大进口来源地为韩国,进口量为31.4万吨,占总进口量的22.7%。
其次为台湾省,进口量为23.4万吨,占总进口量的17.0%。
之后依次为泰国、中国、美国、日本、沙特、新加波和荷兰等。
与2012年相比,韩国和台湾省的进口量均有小幅增长。
我国PC最大的进口地区是广东省,进口量为71.2万吨,占国内进口量的51.6%。
其次是上海市和浙江省,进口量分别为26.3万吨和15.3万吨,分别占总进口量的19.1%和11.1%。
之后依次为江苏省、天津市、福建省等,进口量均在10万吨以下。
2002-2013年我国PC树脂进出口情况见图2。
图2 2002-2013年我国PC树脂进出口情况5. 国内消费状况2008~2013年,受全球经济低迷影响,西欧、北美和日本等主要PC消费地区及国家的需求有所减弱,但我国PC消费量仍快速增长,年均增长率达到约10%。
2013年,我国PC消费量约在140万吨以上。
目前,我国PC主要应用于电子电器、建筑板材、汽车、包装、光盘等行业。
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我国PC的需求由原来的纺织业用沙管转向电子电器、光盘、建筑、汽车工业等领域,需求量急剧增长。
2000~2008年我国PC市场快速增长,主要是电子电器产品、建筑板材、光盘及非一次性饮用水桶和食品容器需求拉动。
2008~2013年,我国PC消费与以前相比趋向多元化发展,且消费行业结构比重出现了较大的转变,其中光盘行业消费占比缩小明显,电子电器、阳光板材、汽车工业、包装方面消费占比有所增长,多元化发展新增了其他新兴应用行业,如医疗、眼镜、光学用镜、PC膜等行业的消费。
(1)电子电器在中国,PC最大的应用领域是制造电子电器气配件,以及一些电子设备的外壳及装饰面、机箱、支架等;此外,还用于一些家用电器如吹风机、咖啡壶、微波炉、吸尘器、冰箱等产品的零部件及配套用具等,以及电动工具如电锯、电钻、除草机等设备的外壳及配件等;另外,一些高档的相机和数码相机的机身材料、手表等零部件也采用PC产品。
同时,以超薄型电视为主的数字家电液晶显示用高性能薄膜,以及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手机的壳体材料和液晶盘对PC 的需求量日益增长,尤其是3G的实施使多媒体手机产生颠覆性创新,极大地刺激消费增长,这些均是该领域消费进一步增长的推动力。
(2)建筑板材PC板材具有良好的透光性、抗冲击性、耐紫外线辐射和尺寸稳定性,以及良好的成型加工性能,比传统使用的无机玻璃具有明显的技术性能优势,是近年来建筑装饰行业理想的采光材料之一。
PC板材的隔热性能比玻璃高25%,抗冲击强度是玻璃的250倍,而重量仅为玻璃的1/2。
近年来PC板材在各种形状的大面积采光屋顶、楼梯护栏及高层建筑采光设施等领域广泛应用。
(3)汽车工业现代汽车制造追求轻型、美观、安全、环保和节能,PC材料以其质量轻、强度高等特点,日益受到汽车行业的青睐。
用PC制成的汽车零部件具有重量轻、成本低、造型美观、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抗冲击性好和韧性好等优点。
汽车零件树脂化已成为汽车工业发展的趋势,大幅带动了PC在汽车工业方面的应用。
PC在汽车行业主要用于汽车的照明系统、仪表板、除霜器及保险杠等领域。
在汽车照明系统中,目前所有车型几乎全部采用抗冲击性和透光性良好的PC材料,并且充分利用其易成型加工的特性,将车灯头部、连接片和灯体等全部模塑在透镜中,设计灵活性大,便于加工,是玻璃无法替代的。
近年来,PC在汽车领域的应用开始由照明系统、合金材料等内外装饰向消音、减震等吸收材料发展,进而扩展到敞篷车顶、后车窗、天窗等部件。
汽车工业主要应用纯树脂、PC/ABS 合金及PC/聚酯合金。
(4)包装在包装方面,PC主要用于生产非一次性饮用水桶、饮料瓶、水瓶、婴儿奶瓶、食品包装盒等。
PC在包装领域消费量最大的市场是20L左右的大水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