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方法
- 格式:docx
- 大小:3.52 KB
- 文档页数:3
混凝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摘要:I.引言- 介绍混凝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 的背景和重要性II.混凝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 的计算公式- 公式:fak = fk + ηdγm- 各项含义:fk(垫层底面处软弱土层承载力标准值)、η(安全系数)、d (基础埋置深度)、γm(基础底面处土的重度)III.影响混凝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 的因素- 软弱土层的承载力标准值fk- 安全系数η- 基础埋置深度d- 基础底面处土的重度γmIV.如何确定混凝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 原位试验法- 理论公式法- 规范表格法- 当地经验法V.混凝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 在工程中的应用- 工程设计- 工程监测- 工程评估VI.结论- 总结混凝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 的重要性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正文:混凝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 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对于建筑物的安全稳定有着关键的影响。
在工程设计、施工和监测过程中,需要对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 进行准确计算和评估。
混凝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 的计算公式为:fak = fk + ηdγm。
其中,fk 表示垫层底面处软弱土层的承载力标准值,η为安全系数,d 表示基础埋置深度,γm 表示基础底面处土的重度。
影响混凝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 的因素包括软弱土层的承载力标准值fk、安全系数η、基础埋置深度d 以及基础底面处土的重度γm。
在进行计算时,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确定混凝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 的方法有多种,包括原位试验法、理论公式法、规范表格法和当地经验法。
原位试验法是通过现场直接试验确定承载力的方法,具有较高的可靠性;理论公式法是根据土的抗剪强度指标计算的理论公式确定承载力的方法;规范表格法是根据室内试验指标、现场测试指标或野外鉴别指标,通过查规范所列表格得到承载力的方法;当地经验法是基于地区的使用经验,进行类比判断确定承载力的方法。
地基容许承载力与承载力特征值地基容许承载力是指土壤在一定条件下能够承载建筑物或工程所施加的最大荷载。
它是土壤力学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对于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而承载力特征值则是容许承载力在统计学上的描述,用于评估地基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地基容许承载力的计算是建筑工程设计中的重要任务。
一般来说,计算地基容许承载力需要考虑土壤的性质、地下水位、建筑物的重量和形状等因素。
土壤的性质主要包括土层的密度、粘聚力、内摩擦角等参数。
地下水位的高低对土壤的容许承载力也有很大的影响,地下水位越高,土壤的饱和度越高,承载力就越小。
建筑物的重量和形状也是影响承载力的重要因素,建筑物的重量越大,承载力越小;建筑物的形状越复杂,地基的受力情况也就越复杂。
通过上述参数的分析和计算,可以得到地基容许承载力的具体数值。
在设计和施工中,需要将实际的荷载与地基容许承载力进行比较,确保荷载不超过地基容许承载力,以确保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如果设计荷载超过地基容许承载力,就需要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例如增加地基的面积、加深地基的基础等,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
承载力特征值是针对地基容许承载力进行的统计学分析。
由于土壤的性质和地下水位等因素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地基容许承载力也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为了评估地基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需要对地基容许承载力进行统计学上的描述。
承载力特征值可以通过对大量的地基容许承载力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到。
一般来说,可以使用概率分布函数来描述地基容许承载力的分布规律。
常用的概率分布函数有正态分布、对数正态分布、韦伯分布等。
通过对这些概率分布函数的参数进行估计,可以得到地基容许承载力的特征值,包括平均值、中位数、分位数等。
承载力特征值的计算可以用于评估地基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通常情况下,设计荷载应小于地基容许承载力的特征值,以确保地基在多次荷载作用下保持稳定和安全。
承载力特征值的计算还可以用于工程风险评估和决策,帮助设计师和管理者进行工程规划和管理。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地基承载力设计值、地基承载力标准值关系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中,在桩的承载力计算公式中(8.5.4-1),提到的是桩承载力承载力特征值;在(建筑桩基技术规范)中提到的是桩的极限承载力标准值,请问二者的关系是什么,如何换算?《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桩承载力特征值可由试验确定。
特征值由试验值除以2得到。
1/2=0.5。
对应的组合是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标准组合。
即荷载标准值。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桩的极限承载力标准值,以人工挖孔桩为例,以标准值除以1.65得到设计值,对应的组合是承载力极限状态下的基本组合,即荷载设计值。
1/1.65=0.61。
1.25N+1.2G,N为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G为承台自重及土重,近似地可取0.61/1.2=0.51。
考虑单桩承载力的提高系数1.1~1.2,0.51/1.1~1.2=0.46~0.43。
一、原因与钢、混凝土、砌体等材料相比,土属于大变形材料,当荷载增加时,随着地基变形的相应增长,地基承载力也在逐渐加在,很难界定出下一个真正的“极限值”,而根据现有的理论及经验的承载力计算公式,可以得出不同的值。
因此,地基极限承载力的确定,实际上没有一个通用的界定标准,也没有一个适用于一切土类的计算公式,主要依赖根据工程经验所定下的界限和相应的安全系数加以调整,考虑一个满足工程的要求的地基承载力值。
它不仅与土质、土层埋藏顺序有关,而且与基础底面的形状、大小、埋深、上部结构对变形的适应程度、地下水位的升降、地区经验的差别等等有关,不能作为土的工程特性指标。
另一方面,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应满足其功能要求,常常是承载力还有潜力可挖,而变形已达到可超过正常使用的限值,也就是变表控制了承载力。
因此,根据传统习惯,地基设计所用的承载力通常是在保证地基稳定的前提下,使建筑物的变形不超过其允许值的地基承载力,即允诺承载力,其安全系数已包括在内。
无论对于天然地基或桩基础的设计,原则均是如此。
1、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由载荷试验或其它原位测试、公式计算、并结合工程实践经验等方法综合确定。
2、当基础宽度大于3m或埋置深度大于时,从载荷试验或其它原位测试、经验值等方法确定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尚应按下式修正:
式中
fa--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ak--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ηb、ηd--基础宽度和埋深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
γ--基础底面以下土的重度,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
b--基础底面宽度(m),当基宽小于3m按3m取值,大于6m按6m取值;
γm--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
d--基础埋置深度(m),一般自室外地面标高算起。
在填方整平地区,可自填土地面标高算起,但填土在上部结构施工后完成时,应从天然地面标高算起。
对于地下室,如采用箱形基础或筏基时,基础埋置深度自室外地面标高算起;当采用独立基础或条形基础时,应从室内地面标高算起。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地基承载力设计值、地基承载力标准值关系一、原因与钢、混凝土、砌体等材料相比,土属于大变形材料,当荷载增加时,随着地基变形的相应增长,地基承载力也在逐渐加在,很难界定出下一个真正的“极限值”,而根据现有的理论及经验的承载力计算公式,可以得出不同的值。
因此,地基极限承载力的确定,实际上没有一个通用的界定标准,也没有一个适用于一切土类的计算公式,主要依赖根据工程经验所定下的界限和相应的安全系数加以调整,考虑一个满足工程的要求的地基承载力值。
它不仅与土质、土层埋藏顺序有关,而且与基础底面的形状、大小、埋深、上部结构对变形的适应程度、地水位的升降、地区经验的差别等等有关,不能作为土的工程特性指标。
另一方面,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应满足其功能要求,常常是承载力还有潜力可挖,而变形已达到可超过正常使用的限值,也就是变表控制了承载力。
因此,根据传统习惯,地基设计所用的承载力通常是在保证地基稳定的前提下,使建筑物的变形不超过其允许值的地基承载力,即允诺承载力,其安全系已包括在内。
无论对于天然地基或桩基础的设计,原则均是如此。
随着《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GBJ68-84)施行,要求抗力计算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采用相应于极限值的“标准值”,并将过去的总安全系数一分为二,由荷载分项系数和抗力分项系数分担,这给传统上根据经验积累、采用允许值的地基设计带来了困扰。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以承力的允许值作为标准值,以深宽修正后的承载力值作为设计值,引起的问题是,抗力的设计值大于标准值,与《建筑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规定不符,因此本次规范进行了修订。
二、对策《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鉴于地基设计的特殊性,将上一版“应遵守本标准的规定”修改为“宜遵守本标准规定的原则”,并加强了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研究。
而《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也完善了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表达式,认可了地基设计中承载力计算可采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荷载效应标准组合。
第四系地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发布时间:2021-12-16T07:28:21.187Z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20期(中)作者:陈维赞[导读] 依据国家和地区的规范标准,以工程实例为背景陈维赞(厦门中建东北设计院有限公司,福建厦门 361001)摘要:依据国家和地区的规范标准,以工程实例为背景,介绍了在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采用标准贯入试验、静力触探试验、旁压试验和土工试验等多种方法来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并结合区域工程经验阐述岩土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过程。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标准贯入试验,静力触探试验,旁压试验岩土工程勘察是根据建设工程的要求,查明、分析、评价建设场地的地质、环境特征和岩土工程条件,编制勘察文件的活动[1]。
岩土工程勘察作为工程建设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勘察文件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对工程建设能否顺利实施具有重要影响,其中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ak)便是供设计和施工使用的重要参数,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准确性也将影响工程造价和安全。
经过几十年的实践,地基承载力可以采用载荷试验、理论公式计算和原位测试方法结合区域工程经验综合确定[2]。
本文通过广州地区的工程实例,采取常用的理论公式和原位测试方法阐述如何综合确定第四系地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1.工程概况拟建工程位于广州市番禺区,拟建场地地势较为平坦,为海陆交互相冲积平原地貌,场地分布的土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由人工填土(Q4ml),海陆交互相沉积的淤泥类土层(Q4mc),上更新统(Q3+4al+pl)冲积-洪积砂层、淤泥类土层和粉质粘土层以及残积土层。
下部基岩主要为古近系莘庄村组(E1x)泥质粉砂岩。
由于地层较多,本次仅选取拟建场地内以下常见地层作为代表性地层进行分析并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①层粉细砂,灰色,饱和,呈稍密状,主要成份为石英。
长石,含微量砾石及含少量黏性土,分选性较差,级配良好,局部夹中砂薄层。
本层在拟建场地内局部分布,层顶埋深15.40~29.70m,厚度为1.00~7.20m。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和设计安全系数》一、引言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和设计安全系数是土力学中的重要概念,对于地基工程设计和施工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篇文章将深入探讨这一主题,从简到繁地讲解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和设计安全系数的概念及其在地基工程中的应用。
二、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含义和计算方法1.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概念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是指土壤承载力的一个统计参数,它反映了土壤的承载力在一定可靠度下的分布情况,是地基设计和施工中的重要参考参数。
2.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计算方法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计算方法通常采用极限平均法或极限状态法,结合地质勘察和实验室试验数据,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大小,为地基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三、设计安全系数的意义和确定方法1. 设计安全系数的意义设计安全系数是为了考虑地基工程中各种不确定因素对工程安全性的影响,确保工程在一定可靠度下的安全性能。
2. 设计安全系数的确定方法设计安全系数的确定通常包括可靠度分析、安全性能评估和概率统计方法,根据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和设计要求确定合理的安全系数,保证地基工程的安全可靠性。
四、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和设计安全系数的应用1.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在地基设计中的应用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是地基设计的重要输入参数,直接影响地基结构的安全性能和使用寿命,合理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有助于提高工程质量和减少工程风险。
2. 设计安全系数在地基工程中的应用设计安全系数是地基工程设计和验收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工程在实际运行条件下的安全保障能力,根据具体工程条件合理确定安全系数,是地基工程设计的重要环节。
五、个人观点和总结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和设计安全系数是地基工程设计中至关重要的参数,它们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性能和使用寿命。
在实际工程中,我们应该重视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和设计安全系数的确定,采用科学的方法和可靠的数据,确保地基工程的安全可靠性。
总结而言,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和设计安全系数是地基工程设计中的重要概念,对于工程的安全性能和使用寿命具有重要影响,我们需认真对待,以确保工程的安全可靠性。
地勘报告地基承载力特征值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主要是对地勘报告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这个主题进行简要介绍和说明。
在这一部分,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
首先,我们可以指出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在土木工程领域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是土壤对结构物承受荷载的能力的一种度量指标。
它直接影响着土木工程项目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经济性。
因此,对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研究和计算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其次,我们可以简述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是指在一定的概率水平下,地基承载力在一定时间内的最大值。
计算地基承载力特征值需要考虑土壤的物理性质、力学性质以及荷载的特点,并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和计算。
此外,我们还可以提及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对土壤工程设计的影响。
土木工程设计需要根据土壤的承载力特征值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和荷载分析,以保证结构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准确计算对工程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我们可以提出本文的结构和目的。
本文将从地基承载力的定义和意义、影响因素以及特征值的计算方法等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通过深入探讨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相关内容,旨在为土木工程领域的从业者和研究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以推动土壤力学领域的发展和应用。
总之,在概述部分,我们需要简明扼要地介绍地勘报告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这个主题的重要性、定义和计算方法,并明确本文的结构和目的。
通过清晰明了的概述,读者能够对本文的内容和研究方向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主要是对整篇长文的各个部分和内容进行总览和介绍。
在这个部分里,我会对整篇长文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包括每个部分的主题和内容概要。
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其中,在引言部分,我将对整篇文章进行概述,介绍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研究背景和重要性,并明确文章的目的。
在正文部分,我将详细探讨地基承载力的定义和意义,以及影响地基承载力的因素,包括土壤类型、地下水位、地表荷载等。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地基承载力设计值、地基承载力标准值关系一、原因与钢、混凝土、砌体等材料相比,土属于大变形材料,当荷载增加时,随着地基变形的相应增长,地基承载力也在逐渐加在,很难界定出下一个真正的“极限值”,而根据现有的理论及经验的承载力计算公式,可以得出不同的值。
因此,地基极限承载力的确定,实际上没有一个通用的界定标准,也没有一个适用于一切土类的计算公式,主要依赖根据工程经验所定下的界限和相应的安全系数加以调整,考虑一个满足工程的要求的地基承载力值。
它不仅与土质、土层埋藏顺序有关,而且与基础底面的形状、大小、埋深、上部结构对变形的适应程度、地水位的升降、地区经验的差别等等有关,不能作为土的工程特性指标。
另一方面,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应满足其功能要求,常常是承载力还有潜力可挖,而变形已达到可超过正常使用的限值,也就是变表控制了承载力。
因此,根据传统习惯,地基设计所用的承载力通常是在保证地基稳定的前提下,使建筑物的变形不超过其允许值的地基承载力,即允诺承载力,其安全系已包括在内。
无论对于天然地基或桩基础的设计,原则均是如此。
随着《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GBJ68-84)施行,要求抗力计算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采用相应于极限值的“标准值”,并将过去的总安全系数一分为二,由荷载分项系数和抗力分项系数分担,这给传统上根据经验积累、采用允许值的地基设计带来了困扰。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189)以承力的允许值作为标准值,以深宽修正后的承载力值作为设计值,引起的问题是,抗力的设计值大于标准值,与《建筑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 2001)规定不符,因此本次规范进行了修订。
二、对策《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 2001)鉴于地基设计的特殊性,将上一版“应遵守本标准的规定”修改为“宜遵守本标准规定的原则”,并加强了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研究。
而《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 2001)也完善了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表达式,认可了地基设计中承载力计算可采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荷载效应标准组合。
(8)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第一,当压力—沉降曲线上极限荷载能确定,而其值不小于直线段比例界限的2倍时,可取比例界限;当其值小于比例界限的2倍时,可取极限荷载的一半;第二,当压力—沉降曲线是平缓的光滑曲线时,按相对变形值确定:①对砂石桩或振冲桩复合地基或强夯置换墩:当以黏性土为主的地基,可取s/b或s/d=0.015所对应的压力(b和d分别为承压板宽度和直径,当其值大于2m时,按2m计算);当以粉土或砂土为主的地基,可取s/b或s/d=0.01所对应的压力。
②对挤密桩、石灰桩或柱锤冲扩桩复合地基,可取s /b或s/d=0.012所对应的压力。
对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可取s/b或s/d=0.008所对应的压力。
③对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或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当以卵石、圆砾、密实粗中砂为主的地基,可取s/b或s/d=0.008所对应的压力;当以黏性土、粉土为主的地基,可取s /b或s/d=0.01所对应的压力。
④对水泥土搅拌桩或旋喷桩复合地基,可取s/b或s/d=0.006所对应的压力。
⑤对有经验的地区,也可按当地经验确定相对变形值。
按相对变形值确定的承载力特征值不应大于最大加载压力的一半。
试验点的数量不应少于3点,当满足其极差不超过平均值的30%时,可取其平均值为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例题5】某工程采用灰土挤密桩进行地基处理,在用载荷试验确定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时,如按相对变形值确定,可采用s/b=( )所对应的压力。
A、0.006;B、0.008;C、0.01;D、0.012答案:B【例题6】在对某复合地基进行载荷试验时,测得三组试验值分别为:f1=140kpa;f2=150kpa;f3=175kpa;则该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 )。
A、140 kpa;B、145 kpa;C、152 kpa;D、155 kpa;答案:D【例题7】某CFG桩工程,桩径=400mm,置换率为12.6%,试问:作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时,载荷板面积约为:( )。
地基容许承载力与承载力特征值所有建筑物和土工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时,均应满足地基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对经常受水平荷载作用的高层建筑高耸结构、高路堤和挡土墙以及建造在斜坡上或边坡附近的建筑物,尚应验算地基稳定性。
通常地基计算时,首先应限制基底压力小于等于地基容许承载力或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设计值) ,以便确定基础的埋置深度和底面尺寸,然后验算地基变形,必要时验算地基稳定性。
地基容许承载力是指地基稳定有足够安全度的承载能力,也即地基极限承载力除以一安全系数,此即定值法确定的地基承载力;同时必须验算地基变形不超过允许变形值。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是指地基稳定有保证可靠度的承载能力,它作为随机变量是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分项系数表达的极限状态设计法确定的地基承载力;同时也要验算地基变形不超过允许变形值。
因此,地基容许承载力或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定义是在保证地基稳定的条件下,使建筑物基础沉降的计算值不超过允许值的地基承载力。
地基容许承载力:定值设计方法承载力特征值:极限状态设计法按定值设计方法计算时,基底压力P不得超过修正后的地基容许承载力.按极限状态设计法计算时,基底压力P不得超过修正后的承载力特征值。
理论公式确定地基承载力均为修正后的地基容许承载力和承载力特征值.原位法和规范法确定地基承载力未包含基础埋深和宽度两个因素理论公式法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在国标《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 中采用地基临塑荷载P 1/4 的修正公式:b: 大于6m,按6m考虑,对于砂土小于3m,按3m考虑基本承载力与承载力特征值勤有什么关系.许多公式中出现承载力特征值而未出现基本承载力,基本承载力主要用来衡量什么的?承载力基本值与承载力的标准值,是一对,属于89规范中的术语,指按土试指标或测试指标确定的承载力值,叫承载力基本值,经过统计修正以后就叫承载力标准值了。
不过这套名词对于岩土工程界来说,非常不适合,不象结构专业中研究的工程材料一样,可以确定其标准值,地质体的标准值是很难确定,或者说是根本就不存在了。
浅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选择方法浅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选择方法摘要: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是在保证地基强度和稳定的条件下,使建筑物的沉降量和沉降差均不超过允许值是的地基承载力,因此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取决于地基的强度和建筑物的地基变形允许值两个方面。
本文将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几种确定方法进行归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综合变形和强度两方面来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原则。
关键词: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变形控制强度控制1引言在保证地基强度和稳定的条件下,更加合理的选择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会降低建筑物的经济成本,并产生显著的经济价值。
本文先总结了目前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几种确定方法,并对各种方法进行详细的剖析,最后提出了地基变形和强度综合考虑来确定承载力特征值的原则。
2承载力特征值确定的方法2.1强度控制1)通过地基极限承载力来间接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极限承载力理论推导只针对整体剪切破坏模式。
目前常用的是太沙基公式,通过假定滑动面,根据滑动土体的静力平衡条件推导了条形浅基础在铅直中心荷载作用下的极限承载力公式:《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参考太沙基公式的理论,在附录A中提出了天然地基极限承载力估算公式: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公式:f a=f uKK—安全系数,根据建筑安全等级和土性参数的可靠性在2~3之间选择。
2)通过临界荷载来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地基变形的剪切阶段就是土中塑性区范围随着作用荷载的增加而不断发展的阶段,根据塑性平衡理论,推导出计算临界荷载的基本公式。
然后根据地基中允许塑性区开展深度的不同,计算出相应的临界荷载。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第条规定:当偏心距e小于或等于0.033倍基础底面宽度时,根据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按下式计算,并应满足变形要求:f a=M b rb+M d r m d+M c c k式中:f a—由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确定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M b、M d、M c—承载力系数b—基础宽度c k—基底下一倍短边宽度的深度范围内的土的粘聚力标准值。
地基承载⼒特征值计算⽅法梳理地基承载⼒计算是地基计算中重要且最基本的⼯作,⼀直以来,不少设计⼈员只习惯于深宽修正的计算⽅法,对于地基承载⼒的概念以及各种计算⽅法认识不清。
故对于地基承载⼒的基本概念、地基设计的理念以及在地基设计过程中多种地基承载⼒计算⽅法及其综合应⽤,需要进⾏必要的梳理和说明。
1 地基承载⼒特征值的概念关于地基承载⼒的概念,应当从地基⼟和结构两个⽅⾯来认识。
“地基承受荷载的能⼒称为地基的承载⼒。
通常区分为两种承载⼒,⼀种称为极限承载⼒,它是指地基即将丧失稳定性时的承载⼒。
另⼀种称为容许承载⼒,它是指地基稳定有⾜够的安全度并且变形控制在建筑物容许范围内时的承载⼒”。
地基极限承载⼒不仅与地基⼟的性质有关,还与基础的形式、形状、埋置深度、宽度等有关。
“⽽容许承载⼒则还与建筑物的结构特性等因素有关”。
基础构建必须既要保证基底压⼒处于安全的应⼒⽔平,⼜要将沉降控制在容许的范围内。
2 地基承载⼒特征值与地基设计的关系基本建设程序是“先勘察、后设计、再施⼯”。
勘察单位的⼯作成果是岩⼟⼯程勘察报告(以前是⼯程地质勘察报告)。
设计单位依照勘察报告进⾏地基基础设计。
勘察报告的地基评价内容包括地基承载⼒,这是设计⼈员最为关⼼的。
以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为例,得到勘察报告当中的地基承载⼒建议值,经过计算就能得出深宽修正后的地基承载⼒fa值,据此就可以设计基础尺⼨并展开基础设计的后续⼯作。
在这⼀设计流程当中,存在着某些不正确的倾向,有的设计⼈员认为勘察报告建议值可以放⼼⼤胆采⽤,反正出了问题是勘察单位负责。
对于勘察报告给出的包括地基承载⼒建议值在内的岩⼟设计参数,应当加以正确理解与使⽤,需要有⼀个再分析的过程,这个过程其实也是地基设计的⼀个过程。
可以看出,前述的设计流程看似顺理成章,其实不然,主要的问题就在于容易忽视重要环节——地基设计。
地基评价和地基计算都属于地基设计的范畴。
正如⼯程勘察⼤师顾宝和先⽣所指出的“地基承载⼒的建议值⽬前虽然⼀般由勘察报告提出,但不同于岩⼟特性指标,本质是地基基础的设计。
地基容许承载力与承载力特征值所有建筑物和土工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时,均应满足地基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对经常受水平荷载作用的高层建筑高耸结构、高路堤和挡土墙以及建造在斜坡上或边坡附近的建筑物,尚应验算地基稳定性。
通常地基计算时,首先应限制基底压力小于等于地基容许承载力或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设计值),以便确定基础的埋置深度和底面尺寸,然后验算地基变形,必要时验算地基稳定性。
地基容许承载力是指地基稳定有足够安全度的承载能力,也即地基极限承载力除以一安全系数,此即定值法确定的地基承载力;同时必须验算地基变形不超过允许变形值。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是指地基稳定有保证可靠度的承载能力,它作为随机变量是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分项系数表达的极限状态设计法确定的地基承载力;同时也要验算地基变形不超过允许变形值。
因此,地基容许承载力或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定义是在保证地基稳定的条件下,使建筑物基础沉降的计算值不超过允许值的地基承载力。
地基容许承载力:定值设计方法承载力特征值:极限状态设计法按定值设计方法计算时,基底压力p不得超过修正后的地基容许承载力.按极限状态设计法计算时,基底压力p不得超过修正后的承载力特征值。
理论公式确定地基承载力均为修正后的地基容许承载力和承载力特征值.原位法和规范法确认地基承载力未涵盖基础掩埋浅和宽度两个因素理论公式法确认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在国标《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中使用地基临塑荷载p1/4的修正公式:b:大于6m,按6m考量,对于砂土大于3m,按3m考量基本承载力与承载力特征值勤有什么关系.许多公式中出现承载力特征值而未出现基本承载力,基本承载力主要用以来衡量什么的?承载力基本值与承载力的标准值,是一对,属于89规范中的术语,指按土试指标或测试指标确定的承载力值,叫承载力基本值,经过统计修正以后就叫承载力标准值了。
不过这套名词对于岩土工程界来说,非常不适合,不象结构专业中研究的工程材料一样,可以确定其标准值,地质体的标准值是很难确定,或者说是根本就不存在了。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方法
地基承载力是指地基能够承受的最大荷载。
在土木工程中,确定地基承载力的特征值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方法来确定地基承载力的特征值。
1. 根据现场勘察数据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现场勘察是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基础。
通过对地质、土壤等现场情况的详细调查和分析,可以获取相关的数据,如土壤类型、含水量、密实度等。
根据现场勘察数据,可以采用经验公式或经验曲线来计算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2. 试验方法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试验方法是一种常用的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方法。
常见的试验方法包括静载试验、动力触探试验、剪切试验等。
通过对土壤的力学性质进行试验,可以得到土壤的力学参数,进而计算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静载试验是一种常用的试验方法,它通过施加静态荷载并测量变形来确定地基承载力。
静载试验可以采用板载试验、钻孔套管试验等方法进行。
在试验过程中,需要测量土壤的变形和应力,通过计算得到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动力触探试验是一种快速、经济的试验方法,它通过在地基中插入钻杆并以一定的速度冲击土壤来测量反弹力,从而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动力触探试验可以根据冲击次数和反弹力的测量结果,通过经验公式计算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剪切试验是一种用来确定土壤剪切强度的试验方法,它可以得到土壤的抗剪强度参数,进而计算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剪切试验可以采用直剪试验、三轴剪切试验等方法进行。
3. 统计方法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统计方法是一种基于大量实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通过建立概率模型,可以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统计方法可以采用极限平均法、极限状态法等方法进行。
极限平均法是一种常用的统计方法,它基于一定数量的实测数据,通过概率分布函数和统计学原理,计算得到地基承载力的特征值。
极限平均法可以考虑不同因素的影响,如土壤类型、地下水位等,从而得到更准确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极限状态法是一种基于可靠性理论的统计方法,它通过建立可靠性模型,考虑不同因素的随机变化,计算得到地基承载力的特征值。
极限状态法可以考虑不同的失效模式和失效概率,从而得到更可靠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是土木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通过现场勘察数据、试验方法和统计方法,可以得到地基承载力的特征值,为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准确的依据,保证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