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技能训练:车内圆锥面
- 格式:docx
- 大小:842.45 KB
- 文档页数:5
车工工艺(圆锥面车削)教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课题§4-1车外圆锥面(圆锥基本知识)(2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圆锥的各尺寸的计算方法。
2、通过对圆锥的实例介绍,培养学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学习的能力。
3、通过学习标准工具的圆锥,培养学生熟悉机械行业中常用的圆锥零件和锥度。
教学重、难点重点:计算圆锥各尺寸,各公式的转换和使用。
难点:计算圆锥各尺寸。
教学设想通过讲解在车床上的圆锥配合,以此进入本次课题,首先通过讲解了解圆锥基本知识,掌握圆锥各部分名称及尺寸计算,其次熟悉机械行业中常用的圆锥体。
在教学中应根据实例来讲解计算方式,并在练习中纠正错误,以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和理解力。
教具三角板、钻头、钻套教学内容要点备注一、圆锥知识1、圆锥面的应用及特点在机床和工具中,有许多使用圆锥面配合的场合,如车床主轴锥孔与顶尖的配合,车床尾座锥孔与麻花钻锥柄的配合等。
(钻头和钻套观看)圆锥面配合的主要特点是:当圆锥角较小(在3°以下)时,可以传递很大的转矩;同轴度较高,能做到无间隙配合。
2、圆锥的各部分名称及尺寸计算(1)圆锥表面和圆锥圆锥表面是由于轴线成一定角度且一端相交于轴线的一条直线段(母线),绕该轴线旋转一周所形成的表面(如图1)。
由圆锥表面和一定轴向尺寸、径向尺寸所限定的几何体,称为圆锥。
圆锥又分为外圆锥和内圆锥两种,如图2所示。
(2)圆锥的基本参数(见图3)1)圆锥半角22)最大圆锥直径D以学生熟悉的知识为载体,采用讲解、观看的方法,引导学生联想、思考、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活跃课堂气氛,拓展思维宽度,从而使新课更加顺理成章的展开。
3)最小圆锥直径d4)圆锥长度L5)锥度C(3)圆锥的各部分尺寸计算1)圆锥半角2α与其他三个参数的关系:C=LdD-(1-1)tan2α=L dD2- (1-2) D=d+2Ltan2α(1-3)d=D-2Ltan2α (1-4)L=2tan2αdD- (1-5) 当圆锥半角62α°时,可以用下式近式公式计算:≈2α°L dD-⨯≈°⨯C (1-6)2)锥度C与其他三个参数的关系D=d+CL (1-7)d=D-CL (1-8)L=C dD- (1-9)tan2α=2C或C=22α(1-10)例1:有一外圆锥,已知D=26mm,d=24mm, L=30mm,试分别用查三角函数表和近似法计算圆锥半角2α。
课题(章节)项目9 车圆锥授课日期授课班级教学目标1.了解车内、外圆锥体的常用方法2.掌握圆锥的基本参数及小滑板转动角度的计算3.了解转动小滑板法车圆锥的特点,学会用转动小滑板法车圆锥4.掌握配套圆锥车削的方法,学会正确测量圆锥孔的方法5.学会使用万能角度尺测量外圆锥教学重点与难点1. 车内、外圆锥的方法2.小滑板转动角度的计算3.转动小滑板车内、圆锥的步骤教具1.CA6140型卧式车床及附件和砂轮机2.游标卡尺、圆锥量规、千分尺和万能角度尺等量具3.工件材料45钢,毛坯规格φ45mm×90mm 4.外圆车刀、镗刀5.常用工具教学思路设计1.首先播放车内、外圆锥的视频,叙述转动小滑板法的操作过程,自然引出小滑板转动方向和小滑板转动角度等内容。
通过以上视频很清晰地看出,小滑板的转动方向分别是逆时针和顺时针方向转动的。
那么什么情况下逆时针转动呢?什么情况下顺时针转动呢?学生的回答一般会局限于车外圆锥。
这时不妨留下悬念,待讲完教材表9-1后,再来完善答案。
2.小滑板的转动角度通过表9-1中车顶尖(车齿轮坯)来讲解。
3.通过分析转动小滑板法的优点→缺点→如何克服这个不足→引出偏移尾座法。
其他车圆锥的方法也用这个思路引出4.通过圆锥基本参数的计算公式,推导并讲解尾座偏移量S的几个公式5.仿形法车圆锥只让学生了解简单的基本原理,至于复杂的靠模结构则不作要求。
可以采用现场教学方法,或用挂图、模型、多媒体配合讲解,并为仿形法车成形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6.宽刃刀车圆锥属于成形法,可以从好理解的倒角开始讲起,C0.5→C1→C2→C3→宽刃刀车的圆锥。
倒角何尝不是一个长度较短的圆锥。
7.铰内圆锥法也属于成形法,可提前让学生复习铰孔的相关知识,再学习铰内圆锥法就属于提高阶段,难度自然降低。
8.游标万能角度尺和游标卡尺一样都属于游标量具,维护、保养、读数方法基本相同,所以宜从学生熟练使用的游标卡尺引入(1)首先,老师可把0.02mm游标卡尺的刻度正对学生,左右两手做用力向下弯曲状,于是游标卡尺就变成了游标万能角度尺,游标卡尺0.02mm的游标读数值就变成了游标分度值2′的游标万能角度尺。
图6-32 用靠模板车削圆锥面二、圆锥面的车削方法1、转动小拖板车圆锥面此法操作简单,能保证一定的加工精度,通常用于车削锥度较大和长度较短的圆锥体或圆锥孔。
车削时根据图纸上给定或计算出的圆锥斜角α值转动小施板,使小拖板导轨与车床主轴轴线相交成α的角度,然后摇动小拖板手柄作进给运动进行车削,见图2-3-39所示。
小拖板的转动刻度值,一般只精确到半度,如果α值不是整数时,如α=30°45 ' ,那么只能在5°~4°之间进行估计,试切后逐步校正。
对一些精度要求较高,需要互相配合的内、外圆锥,在加工过程中还需采用锥形塞规或锥形套规来校正小拖板的转动精度,直至符合工件所要求的锥度精度为止。
小拖板校正以后,不要轻易再去转动。
如果车出工件的锥度仍旧不对,应从其他方面去找原因。
例如:小拖板塞铁松紧是否调整好,小拖板导轨端面是否碰伤等。
车刀安装时,必须特别注意。
刀尖要严格对准工件的中心,否则,车出的圆锥母线不是直线,而是双曲线。
车削实心锥体零件时,可把车刀刀尖对准端面中心。
车削圆锥孔时,可以采用端面划线的方法见图2—3-40。
先把车刀近似装准,在工件端面涂上显示剂,用刀尖在工件端面上划一条线,然后把工件转过180°再划一条线。
如果两条线重合,则车刀已对准中心。
如果两条线不重合,可把车刀刀尖凋整在两条线中间,反复校正,直到对准中心为止。
进行车削时,摇手柄用力要均匀,否则加工的锥面将不光洁。
当锥面的长度超过小拖板的调整长度时,可分段进行车削,条件旧各段之间的台阶不影响工件使用或在下一步加工(如磨削)中去掉。
转力小拖板车圆锥的优点:①能加工完整的圆锥体及圆锥孔。
②能加工圆锥斜度很大的工件。
其缺点是:①只能手动走刀,因此劳动强度较大,表面粗糙度也较难控制。
②因受小拖板行程的限制,所以只能加工较短的圆锥工件。
2、偏移尾架车圆锥面此法适用于在两顶尖间车削锥度较小而长度又较长的圆锥体。
圆锥面车削工艺技能研究圆锥面车削是一种常见的车削工艺,广泛应用于航空、机械、汽车等行业。
它可以用于加工各种材料的圆锥面,如轴承座孔、阀体和轴套等。
圆锥面车削工艺的质量和效率对产品的性能和生产成本有着重要影响。
研究圆锥面车削工艺技能对于提高工艺水平和加工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一、圆锥面车削的基本原理圆锥面车削是在车床上进行的一种加工工艺,主要用于加工各种形状的锥面。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工件在车床主轴上旋转,同时刀具在工件上的切削运动,使工件表面形成锥面。
在进行圆锥面车削时,需要合理选择和控制一些工艺参数。
这些参数包括进给速度、切削速度、进给量和切削深度等。
1.进给速度:进给速度是指刀具在工件上移动的速度,通常用毫米/分钟表示。
进给速度的选择应根据材料的硬度、锥面的精度要求和刀具的切削性能来确定。
如果进给速度过快,会使切削过度,影响加工质量;反之,进给速度过慢,会导致加工效率低下。
4.切削深度:切削深度是指刀具沿锥面轴向的切削距离,通常用毫米表示。
切削深度的选择应根据锥面的精度要求和刀具的切削性能来确定。
切削深度过大,容易造成刀具断裂和切削质量下降;切削深度过小,则会导致加工效率低下。
1.合理选择刀具:圆锥面车削通常选用锥形刀,其刀具的切削刃息必须有充分的硬度和尖锐度。
切削刃硬度高能保持刃口耐磨性和耐冲击性,尖锐度高能保证刀具切削性能和加工精度。
2.刀具的安装和调整:刀具的安装和调整对圆锥面车削结果的精度和表面质量有重要影响。
在安装刀具时,必须确保刀具与工件轴线完全一致,并实现正确的刀具出刀和进给方向。
4.加工过程中的操作技巧:在进行圆锥面车削时,操作人员应熟练掌握车床的操作方法和各个控制装置的功能,合理操作车床进给和主轴转速调节装置,保持刀具的切削状态稳定,加工过程中注意安全。
要研究圆锥面车削工艺技能,可以采用实验研究、数值模拟和工程应用等方法。
1.实验研究方法:通过建立实验模型,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刀具,在实验室中进行圆锥面车削实验,测量和分析加工过程中的工艺参数和表面质量指标,得出不同工艺参数对加工结果的影响规律。
课题五车削圆锥§5.1转动小滑板车圆锥体一、实习教学要求:1、掌握转动小滑板车削圆锥体的方法。
2、根据工件的锥度,会计算小滑板的旋转角度。
3、掌握锥度检查的方法:使用量角器和卡尺检查;使用套规检查,涂色检查要求接触率%50~%60。
二、相关工艺知识车较短的圆锥体时,可以用转动小滑板的方法。
小滑板的转动角度也就是小滑板导轨与车床主轴轴线相交的一个角度,它的大小应等于所加工零件的圆锥半角值,小滑板的转动方向决定于工件在车床上的加工位置。
图9.11、转动小滑板车圆锥体的特点(1)、能车圆锥角度较大的工件,可超出小滑板的刻度范围。
(2)、能车出整个圆锥体和圆锥孔,操作简单。
(3)、只能手动进给,劳动强度大,但不易保证表面质量。
(4)、受行程限制只能加工锥面不长的工件。
2、小滑板转动角度的计算:根据被加工零件给定的已知条件,可应用下面公式计算圆锥半角。
tan a/2=C/2=D-d/2L式中:a/2——圆锥半角;C———锥度;D———最大圆锥直径;d———最小圆锥直径;L———最大圆锥直径与最小圆锥直径之间的轴向距离。
应用上面公式计算出a/2,须查三角函数表得出角度,比较麻烦,因此如果a/2较小在10~30之间,可用乘上一个常数的近似方法来计算。
即:a/2=常数×D-d/L其常数可从表9.1中查出.3、对刀方法(1)、车外锥时,利用端面中心对刀。
(2)、车内锥时,可利用尾座顶尖对刀或者在孔端面上涂上显示剂,用刀尖在端.面上划一条直线,卡盘旋转180度,再划一条直线,如果重合则车刀已对.准中心,否则继续调整垫片厚度达到对准中心的目的。
4、加工锥度的方法及步骤(1)方法A、百分表小验锥度法尾座套筒伸出一定长度,涂上显示剂,在尾座套筒上取一定尺(一般应长于锥长),百分表装在小滑板上,根据锥度要求计算出百分表在定尺上的伸缩量,然后紧固小滑板螺钉。
此种方法一般不需试切削。
B、空对刀法利用锥比关系先把锥度调整好,再车削。
车内圆锥面
任务目标
1.学会内圆锥面的车削方法。
2.能独立按图纸完成外圆锥面的加工。
任务描述
锥体零件是车削加工的重要内容,是车工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是等级考和高职考的必考内容,本任务是最基本的外圆锥面的车削,主要是要学会车削方法。
任务准备
机床设备:云南机床厂CY6140。
刀具:90°偏刀、45°偏刀、内孔刀、部分垫铁。
工量具:0~150mm游标卡尺、25~50mm千分尺、板手。
材料:45#钢Ф45mm×130mm的材料。
任务实施
一、集合自查、接受任务
1.自查工作服等准备工作、课代表向教师汇报出勤。
2.聆听加工过程中职业素养的具体要求。
3.明确学习流程
(任务分析→观看示范、任务准备→操作练习→任务自评、师评→巩固练习)
二、车内圆锥面的方法(仔细观察教师的示范,并完成下面的填空)
1、转动小滑板法车内圆锥
1 )钻孔:用小于锥孔小端直径1~2mm的麻花钻钻底孔。
2 )内圆锥车刀的选择及装夹:选用圆锥形刀柄,且使刀尖与刀柄中心对称平面等高。
装刀时,使刀尖严格对准工件中心,刀柄与工件锥孔周围应留有一定空隙。
3 )转动小滑板:根据公式计算出圆锥半角α/2,小滑板逆时针方向转动一个圆锥半角α/2 。
第一步:用呆扳手将小滑板下面转盘螺母松开。
如图1
第二步:小滑板逆时针转动,使小滑板基准线与圆锥半角刻度线对齐,再锁紧转动盘上的两颗对角螺母。
如图2
图1 第一步图2第二步
第三步:转动刀架使车刀刀刃与工件旋转轴心线成90°。
如图3
第四步:转动小滑板使小滑板与小滑板导轨平齐。
如图4
图3 第三步图4 第四步如果要加工配合的圆锥表面,可以先转动小滑板车好外圆锥面,然后不要变动小滑板角度,将内圆锥车刀反装,使切削刃向下,主轴仍正转,便可以加工出与圆锥体相配合的圆锥孔。
这种方法适于车削数量较少的配套圆锥,可以获得比较理想的配合精度。
4 )粗车内圆锥面:加工时,车刀从外边开始切削(主轴仍正转),当塞规能塞进工件约1/2 时检查校准圆锥角。
5 )找正圆锥角度:用涂色法检测圆锥孔角度,根据擦痕情况调整小滑板转动的角度。
经几次试切和检查后逐步将角度找正。
6 )精车内圆锥面:精车内圆锥面控制尺寸的方法,与精车外圆锥面控制尺寸的方法相同,也可以采用计算法或移动床鞍法确定。
三、注意事项
1)尽量选用刚度大的内圆锥车刀,车刀刀尖必须严格对准工件中心。
2)粗车时不宜进刀过深,应大致找正锥度(检查工件与圆锥塞规配合是否有间隙)
3)用圆锥塞规涂色检查时,必须注意孔内清洁,显示剂必须涂在圆锥塞规表面,在半圈之内且只可沿一个方向转动。
4)取出圆锥塞规时注意安全,不能敲击,以防工件移位。
5)精车锥孔时要以圆锥塞规上的刻线来控制锥孔尺寸。
任务评价
1.加工过程中的“7S”评价(根据实情在下表自检中打√)2.加工完成后评价
3.调查表(请根据实情打√)
任务拓展
1.巩固练习:请同学们完成工件另一端的综合外圆锥面车削。
2.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