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宋庆礼》汇总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3
文言文专题训练------《宋朝事实》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明道①元年十二月,上谓宰臣曰:“朕观古之兴王,皆重农桑,以为厚生之本。
朕欲躬耕耤田,庶驱天下游食之民尽归南亩。
”宰臣贺曰:“陛下亲发德音,躬耕以劝天下之民,皆致治之大本。
臣等备位宰辅,不胜庆幸。
”乃下诏曰:“庶政之本,盖先于农;五礼之经,莫重于祭。
所以敦化阜俗,昭孝息民。
朕临拊万方,守积累之洪基,荷清宁之大德。
然赖母仪训助,衡宰辅成,暨中外之庶官皆夙夜而勤职。
是致九围静谧,百姓康熙。
圜丘告类②,虽屡展于国容;千亩躬耕,尚缺修于古制。
念太宗在御之日,行东郊执耒之议,宪度具存,典章咸备。
今欲述先烈,循祖考前规。
朕则躬稼穑之艰难,勤身而率下。
皇太后则谢祖宗之贶佑精意以告虔信有合于经彝庶永光于简册朕以来年二月内择日行耤田之礼兼皇太后自垂帘听政以来未曾恭谢宗庙朕已禀奉慈旨,于耤田前请皇太后恭谢宗庙。
”二年二月乙巳,皇太后赴太庙,亲享七室,礼成,还宫。
上御天安殿,发册。
礼毕,是日上宿天安殿,百官宿斋于朝堂。
丙午,宿斋于东郊,日旁有黄云如龙凤。
丁未,把神农氏于坛,乃就耕位,执耜行耤田之礼。
礼仪使张士逊奏三推而止,上曰:“朕将耕终千亩,以劝天下之力农。
”士逊固请,乃耕十二步而止,御观耕坛。
公卿以下执来,耤田令奉穜稑之种,司农师受而洒之,率属以终其事。
还御正阳门,下制曰:“朕钦承皇统,遵奉母仪,底定万邦,勤劳一纪。
储驾躬耕,尚未遵于祖则。
是用秩开元之遗事,述端拱之旧章,亲临帝耤。
”宣制毕,百官称贺。
(节选自《宋朝事实·耤田》)【注】①明道是北宋仁宗赵祯的年号。
②圜丘告类,指祭告上天之礼。
特指为皇帝即位或立皇太子等特殊重大事件而举行的非常之祭。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皇太后则谢祖宗之贶佑/精意以告虔/信有合于经彝/庶永光于简/册朕以来年二月内/择日行耤田之礼/兼皇太后自垂帘听政以来未曾恭谢宗庙/B.皇太后则谢祖宗之贶/佑精意以告虔/信有合于经彝/庶永光于简册/朕以来年二月内/择日行耤田之礼/兼皇太后自垂帘听政以来未曾恭谢宗庙/C.皇太后则谢祖宗之贶/佑精意以告虔/信有合于经彝/庶永光于简/册朕以来年二月内/择日行耤田之礼/兼皇太后自垂帘听政以来未曾恭谢宗庙/D.皇太后则谢祖宗之贶佑/精意以告虔/信有合于经彝/庶永光于简册/朕以来年二月内/择日行耤田之礼/兼皇太后自垂帘听政以来未曾恭谢宗庙/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朕,秦以前指“我的”“我”,普通人可以使用,自秦始皇起专用作皇帝自称。
补校语文练习(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宋庆礼,洺州永年人。
举明经,授卫县尉。
则天时,侍御史桓彦范受诏于河北断塞居庸、岳岭、五回等路,以备突厥,特召庆礼以谋其事。
庆礼雅有方略,彦范甚礼之。
寻迁大理评事,仍充岭南采访使。
时崖、振等五州首领,更相侵掠,荒俗不安,承前使人,惧其炎瘴,莫有到者。
庆礼躬至其境,询问风俗,示以祸福。
于是安堵注,遂罢.镇兵五千人。
开元中,为河北支度营田使。
初,营州都督府置在柳城,控带奚、契丹。
则天时,都督赵文翙政理乖方,两蕃反叛,攻陷州城,其后移于幽州东二百里渔阳城安置。
开元五年,奚、契丹各款塞归附,玄宗欲复营州于旧城,侍中宋璟固争以为不可,独庆礼甚陈其利。
乃诏庆礼等充使,更于柳城筑营州城,兴役三旬而毕。
俄拜庆礼御史中丞,兼检校营州都督。
开屯田八十余所,并招辑商胡,为立店肆,数年间,营州仓廪颇实,居人渐殷。
庆礼为政清严,而勤于听理,所历之处,人吏不敢犯。
然好兴功役,多所改更,议者颇嗤其不切事也。
七年卒,赠工部尚书。
太常博士张星议日:“宋庆礼大刚则折,至察无徒,有事东北,所亡万计。
案谥法,好巧自是曰…专‟,请谥曰…专‟。
”礼部员外郎张九龄驳曰:“庆礼在人苦节,为国劳臣,一行边陲,三十年所。
户庭可乐,彼独安于传递;稼穑为艰,又能实于军廪。
莫不服劳辱之事而匪懈其心,守贞坚之规而自尽其力。
有一于此,人之所难。
请以所议,更下太常,庶素行之迹可寻,易名之典不坠者也。
”乃谥曰“敬”。
(节选自《旧唐书·宋庆礼传》)[注]安堵:安居。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仍充.岭南采访使充:代理。
B.庆礼躬.至其境躬:亲自。
C.遂罢.镇兵五千人罢:撤去。
D.都督赵文翙政理乖.方乖:背离。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宋庆礼“雅有方略”的一组是(3分)①询问风俗,示以祸福②独庆礼甚陈其利③更于柳城筑营州城④招辑商胡,为立店肆⑤为政清严,而勤于听理⑥所历之处,人吏不敢犯A.①②④B.①⑤⑥C.②③⑥D.③④⑤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宋庆礼深受礼遇,治政有方。
2018全国卷Ⅲ《宋史·范纯礼传》(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赏或免罪),知(任命,主管)陵台令兼永安县。
永昭陵(北宋第四代皇帝宋仁宗赵祯状语后置),独(只有)永安不受令。
使者以(把,后省略“之”,这件事)白(报告,禀告。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陵使(古代四时巡察省视皇陵的陵官)韩琦,琦曰:“范纯礼岂(怎么)不知此?将必有说。
”他日,众质(质问)之,纯礼曰“陵寝..(帝..王及后妃的坟墓及墓地的宫殿建筑。
).................皆在邑境,岁时缮治(修缮整治)无虚日(没有空闲的一天),今乃(竟然)与百县均赋(均摊赋税),曷若(何如,不如)置此,使之奉(供奉)常时用(用度)乎?”琦是(认为……对的,正确的)其对。
还朝,用(被任命)为三司盐铁判官,以比部员外郎出遂州。
沪南有边事(边防事务),调度(征调赋税)苛(苛刻)棘(通“亟”,急切,紧迫),纯礼一(一概)以静待之,辨其可具(准备,备办)者,不取于民(介宾短语作状语,状语后置。
不向老百姓收取)。
民图像(挂图像)于庐,而奉之如神,名曰“范仲淹”。
草场火,民情疑怖(疑惧,惶恐),守吏惕息(忐忑不安地)俟诛(等待惩罚)。
纯礼曰:“草湿则生火,何足(值得)怪!”但(只是)使密偿(暗中,私下)之。
库吏盗丝多罪至死,纯礼曰:“以(因为)棼然(乱糟糟的样子)之丝而杀之,吾不忍也。
”听其家趣(通“促”,赶快,从速)买以(用来)赎,命释其株连...........(因一人有罪而牵连他人)...者。
除(任命)户部郎中、京西转运副使。
徽宗立(即位),以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
前尹..以刻深为治(苛刻残酷的刑法治理政事),纯礼曰:“宽猛相济(宽松与严酷相结合),圣人之训。
方(正)务(从事,致力)去前之苛,犹(还)虑未尽,岂(哪里)有宽为患也。
”由是(由此)一切以宽处之。
中旨(皇帝的诏谕)鞫(审问)享泽村民谋逆,纯礼审其故(原因),此民入戏场观优(演戏。
2009——2013年辽宁省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真题孙谦字长逊,东莞莒人也。
少为亲人赵伯符所知。
谦年十七,伯符为豫州刺史,引为左军行参军,以治干称。
父忧去职,客居历阳,躬耕以养弟妹,乡里称其敦睦。
出为句容令,清慎强记,县人号为神明。
泰始初,事建安王休仁,休仁以为司徒参军,言之明帝,擢为明威将军、巴东建平二郡太守。
郡居三峡,恒以威力镇之。
谦将述职,敕募千人自随。
谦曰:“蛮夷不宾,盖待之失节耳,何烦兵役,以为国费。
”固辞不受。
至郡,布恩惠之化,蛮獠怀之,竞饷金宝,谦慰喻而遣,一无所纳。
及掠得生口,皆放还家。
俸秩出吏民者,悉原除之。
郡境翕然,威信大著。
齐初,为宁朔将军、钱唐令,治烦以简,狱无系囚。
及去官,百姓以谦在职不受饷遣,追载缣帛以送之,谦却不受。
每去官,辄无私宅,常借官空车厩居焉。
明帝将废立,欲引谦为心膂,使兼卫尉,给甲杖百人,谦不愿处际会,辄散甲士,帝虽不罪,而弗复任焉。
天监六年,出为辅国将军、零陵太守,已衰老,犹强力为政,吏民安之。
先是,郡多虎暴,谦至绝迹。
及去官之夜,虎即害居民。
谦为郡县,常勤劝课农桑,务尽地利,收入常多于邻境。
九年,以年老,征为光禄大夫。
既至,高祖嘉其清洁,甚礼异焉。
每朝见,犹请剧职自效。
高祖笑曰“朕使卿智,不使卿力。
”谦自少及老,历二县五郡,所在廉洁。
居身俭素,夏日无帱帐,而夜卧未尝有蚊蚋,人多异焉。
年逾九十,强壮如五十者,每朝会,辄先众到公门。
力于仁义,行己过人甚远。
从兄灵庆常病寄于谦,谦出行还问起居。
灵庆曰:“向饮冷热不调,即时犹渴。
”谦退遣其妻。
有彭城刘融者,行乞疾笃无所归,友人舆送谦舍,谦开厅事以待之。
及融死,以礼殡葬之。
众咸服其行义。
十五年,卒官,时年九十二。
(节选自《梁书·孙谦传》) 2009年高考真题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引为左军行参军,以治干称干:才能。
B.躬耕以养弟妹躬:亲自。
C.蛮夷不宾,盖待之失节耳宾:归顺。
万唯中考古诗文阅读九年级答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宋庆礼,�持萦滥耆恕>倜骶�,授卫县尉。
则天时,侍御史桓彦范受诏于河北断塞居庸、岳岭、五回等路,以备突厥,特召庆礼以谋其事。
庆礼雅有方略,彦范甚礼之。
寻迁大理评事,仍充岭南采访使。
时崖、振等五州首领,更相侵掠,荒俗不安,承前使人,惧其炎瘴,莫有到者。
庆礼躬至其境,询问风俗,示以祸福。
于是安堵,遂罢镇兵五千人。
开元中,为河北支度营田使。
初,营州都督府置在柳城,控带奚、契丹。
则天时,都督赵文��政理乖方,两蕃反叛,攻陷州城,其后移于幽州东二百里渔阳城安置。
开元五年,奚、契丹各款塞归附,玄宗欲复营州于旧城,侍中宋�Z固争以为不可,独庆礼甚陈其利。
乃诏庆礼等充使,更于柳城筑营州城,兴役三旬而毕。
俄拜庆礼御史中丞,兼检校营州都督。
开屯田八十余所,并招辑商胡,为立店肆,数年间,营州仓廪颇实,居人渐殷。
庆礼为政清严,而勤于听理,所历之处,人吏不敢犯。
然好兴功役多所改更,议者颇嗤其不切事也。
七年卒,赠工部尚书。
太常博士张星议日:“宋庆礼大刚则折,至察无徒,有事东北,所亡万计。
案谥法,好巧自是曰‘专’,请谥曰‘专’。
”礼部员外郎张九龄驳曰:“庆礼在人苦节,为国劳臣,一行边陲,三十年所。
户庭可乐,彼独安于传递;稼穑为艰,又能实于军廪。
莫不服劳辱之事而匪懈其心,守贞坚之规而自尽其力。
有一于此,人之所难。
请以所议,更下太常,庶素行之迹可寻,易名之典不坠者也。
”乃谥曰“敬”。
(节选自《旧唐书?宋庆礼录》)[注]安堵:安居。
4.对以下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就是(3分后)()A、仍充岭南采访使充任:代理B、庆礼躬至其境谏:亲自C、遂罢镇兵五千人辞:撤除D、都督赵文��政理乖方调皮:背离5.以下各组中,全都表明宋庆礼“雅有方略”的一组是(3分)()①查问风俗,示以祸福②独庆礼甚陈其利③更于柳城筑营州城④并招辑商胡,为立店肆⑤为官叩谢,而勤奋好学听理⑥所历之处,人吏不敢犯下A、①②④B、①⑤⑥C、②③⑥D、③④⑤6.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归纳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就是(3分后)()A、宋庆礼深受礼遇,治政有方。
专题一文言文阅读课时跟踪练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白重赞,宪州楼烦人,其先沙陀部族。
重赞少从军,有武勇。
汉初,自散员都虞候三迁护圣都指挥使。
宋初,加检校太师,改镇泾州。
有马步军教练使李玉,本燕人,凶狡,与重赞有隙.。
遂与部下阎承恕谋害重赞,密遣人市马缨,伪造制书云重赞构逆,令夷其族。
乃自持伪制并马缨,以告都校陈延正曰:“使者致.而去矣。
”延正具白.重赞,重赞封其书以闻。
太祖大骇,令验视之,率皆诞谬,遂命六宅使陈思诲驰赴泾州,禽玉及承恕鞫问,伏罪弃市。
延正擢.领刺史以赏之,太祖诏诸州,凡受制书,则详验印文笔迹。
俄.改泰宁军节度。
乾德四年,又为定国军节度。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十二》,有删改)1.解释文中加点实词。
(1)与重赞有隙.隙:________(2)使者致.而去矣致:________(3)延正具白.重赞白:________(4)延正擢.领刺史以赏之擢:________(5)俄.改泰宁军节度俄:________答案:(1)隔阂(2)送达(3)禀告、告诉(4)提拔(5)不久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密遣人市马缨,伪造制书云重赞构逆,令夷其族。
(2)遂命六宅使陈思诲驰赴泾州,禽玉及承恕鞫问,伏罪弃市。
答案:(1)(李玉)暗中派人购买马缨,伪造制书说白重赞谋反,(希望)下令诛杀他的家族。
(关键点:“市”“构逆”“夷”)(2)(太祖)于是命令六宅使陈思诲快马赶往泾州,擒获李玉及阎承恕进行审问,李玉及阎承恕认罪后被处死。
(关键点:“驰”“禽”“鞫问”“弃市”)【参考译文】白重赞,宪州楼烦人,其祖先为沙陀部族。
重赞年少即从军,武艺高强,作战勇猛。
后汉初年,由散员都虞候多次升迁,官至护圣都指挥使。
宋初,白重赞被加授检校太师,改任泾州节度使。
马步军教练使李玉,本是燕州人,性情凶悍狡诈,与重赞有些小矛盾。
便与他的部下阎承恕陷害白重赞。
李玉暗中派人购买马缨,伪造制书说白重赞谋反,(希望)下令诛杀他的家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宋庆礼,洺州永年人。
举明经,授卫县尉。
则天时,侍御史桓彦范受诏于河北断塞居庸、岳岭、五回等路,以备突厥,特召庆礼以谋其事。
庆礼雅有方略,彦范甚礼之。
寻迁大理评事,仍充岭南采访使。
时崖、振等五州首领,更相侵掠,荒俗不安,承前使人,惧其炎瘴,莫有到者。
庆礼躬至其境,询问风俗,示以祸福。
于是安堵,遂罢镇兵五千人。
开元中,为河北支度营田使。
初,营州都督府置在柳城,控带奚、契丹。
则天时,都督赵文翙政理乖方,两蕃反叛,攻陷州城,其后移于幽州东二百里渔阳城安置。
开元五年,奚、契丹各款塞归附,玄宗欲复营州于旧城,侍中宋璟固争以为不可,独庆礼甚陈其利。
乃诏庆礼等充使,更于柳城筑营州城,兴役三旬而毕。
俄拜庆礼御史中丞,兼检校营州都督。
开屯田八十余所,并招辑商胡,为立店肆,数年间,营州仓廪颇实,居人渐殷。
庆礼为政清严,而勤于听理,所历之处,人吏不敢犯。
然好兴功役多所改更,议者颇嗤其不切事也。
七年卒,赠工部尚书。
太常博士张星议日:“宋庆礼大刚则折,至察无徒,有事东北,所亡万计。
案谥法,好巧自是曰‘专’,请谥曰‘专’。
”礼部员外郎张九龄驳曰:“庆礼在人苦节,为国劳臣,一行边陲,三十年所。
户庭可乐,彼独安于传递;稼穑为艰,又能实于军廪。
莫不服劳辱之事而匪懈其心,守贞坚之规而自尽其力。
有一于此,人之所难。
请以所议,更下太常,庶素行之迹可寻,易名之典不坠者也。
”乃谥曰“敬”。
(节选自《旧唐书·宋庆礼传》)
[注]安堵:安居。
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仍充岭南采访使充:代理
B.庆礼躬至其境躬:亲自
C.遂罢镇兵五千人罢:撤去
D.都督赵文翙政理乖方乖:背离
【高考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
【答案】A
【解析】A项的“充”在中学文言文中是个常见的多义词,在这里是“担当”“充任”的意思。
因为“仍”是“依然”的意思所以不会原来就“代理岭南采访使”因此“充”是“担当”“充任”的意思。
乖方是“违背法度”,乖:背离。
【备考提示】要分析形旁,推求字义。
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
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
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
用成语比较推导词义。
联系上下文,前后照应,保持一致。
要把对实词的解释带入到原句原文中,看看是否合乎原文的语言环境。
5.以下各组中,全都表明宋庆礼“雅有方略”的一组是(3分)
①询问风俗,示以祸福②独庆礼甚陈其利
③更于柳城筑营州城④并招辑商胡,为立店肆
⑤为政清严,而勤于听理⑥所历之处,人吏不敢犯
A.①②④
B.①⑤⑥
C.②③⑥
D.③④⑤
【高考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
【答案】A
【解析】③是在皇上下诏命庆礼在柳城筑营州城,。
⑤是为政清严,⑥是为政清严的结果【备考提示】要看清题目要求,一字一词地琢磨。
选出一两句不相符的,排除部分选项。
要注意从离中心最远的开始排除。
必须注意每一个句子和题干规定的中心要形成因果或解证关系。
照应上下文,一般作者评论性的话不能作为选项,别人赞誉的话可考虑。
要注意题干的要求,注意主人公、关键词、“正面”、“侧面”等词语。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宋庆礼深受礼遇,治政有方。
武则天诏令桓彦范防备突厥,彦范特地召请庆礼共谋其事;岭南地区社会秩序混乱,庆礼受命治理以后,百姓安居乐业。
B.宋庆礼处事求实,勇于开创局面。
他坚持实施玄宗意图,另址再建营州城,管理归附的外族;又开屯田八十余处,使得营州仓廪充实,百姓逐渐富有。
C.宋庆礼生前的缺陷,死后受到非议。
朝廷商议给他加谥号时,张星认为他的为人和行事存在诸多过失,根据他的生前作为,应谥以“好巧自是”的“专”。
D.宋庆礼生前的功绩,最终得到朝廷认可。
张九龄反驳张星的主张,认为宋庆礼始终不懈地承担辛劳事务,竭尽其力地守护坚贞原则;于是加谥为“敬”。
【高考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答案】B
【解析】此题四个选项分别概括原文语段的某个要点,考试需对照选项与原文,概括分析比较,找出概括不准确的的地方得出。
B 不是另址再建营州城,是原址再建。
【备考提示】要找出文段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的语句,一一对应。
中心、主旨重点分析议论的语句。
总体把握文意。
叙述或分析的错误只在某一小点,主要是顺序的颠倒、无中生有等。
注意人物的事迹是否张冠李戴,事件的时间是否准确,人物性格陈述是否恰当。
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和选项相关的句子,仔细地进行对照,找出其中的差异。
有个别选项是对原文中的某一句中的一个词翻译得不对。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语。
(10分)
(1)然好兴功役,多所改更,议者颇嗤其不切事也。
【答案】(5分)然而喜爱大兴工程劳役,又多有变动,评论的人都讥笑他不切合实情。
【高考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解析】:译出大意给2分;关键字“功役"、“嗤”、“切事”三处,每译对一处给l分。
(2)庆礼在人苦节,为国劳臣,一行边陲,三十年所。
【答案】(5分)宋庆礼做人坚守节操,是国家的功臣,一去边境任职,就是三十来年。
【高考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解析】:译出大意给3分;关键字“苦节”、“所”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易.节》:"节,亨。
苦节,不可贞。
"孔颖达疏:"节须得中。
为节过苦,伤于刻薄。
物所不堪,不可复正。
故曰'苦节,不可贞'也。
"意谓俭约过甚。
后以坚守节操,矢志不渝为"苦节"。
所表大概数目,翻译为“左右”。
【备考提示】文言文翻译要粗知全文大意,把握文意的倾向性。
详知译句上下文的含义。
审视句子特点,逐字对应翻译,做好换、留、删、补、调。
抓住句子中关键字词翻译,要与上下文对应,这些字词是得分点。
由现代词、成语推导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注意词类活用、倒装、通假、偏义复词。
复杂句子要作句子成分分析,抓住主干,注意句间关系。
意译词语根据上下文推导,不拘泥于原文结构,由实到虚。
组合成句子,前后通顺。
【参考译文】
宋庆礼,是洺州永年人。
他考中明经科,授任卫县尉。
武则天时,侍御史桓彦范奉诏到河北断居庸、岳岭、五回等条道路,为了防备突厥,特意召宋庆礼来谋划这件事。
宋庆礼向来有计谋策略,桓彦范很敬重他。
不久迁任大理评事,并充任岭南采访使。
当时崖、振等五州首领,接连相互掠夺,边远地区不安,以前的使者,害怕那里的炎热瘅气,从没人到达过。
宋庆礼亲身到了那里,询问风情习俗,说明祸福之理,从这以后那里的人都安居,便撤除镇守的兵士五千人。
开元年间,作河北支度营田使。
当初,营州都督府设置在柳城,控制奚、契丹。
武则天时,都督赵文翙治理不当,奚和契丹反叛,攻占州城,那以后移到幽州东二百里的渔阳城安置。
开元五年,奚、契丹各自通好归附,玄宗打算在旧城恢复营州治所,侍中宋璟坚持争辩认为不可,只有宋庆礼陈述很有利。
于是下诏委派宋庆礼等人充任使者,再在
柳城筑立营州城,调发劳役三十天而完成。
不久授任宋庆礼御史中丞,兼检校营州都督。
开屯田八十余处,并且招集行商的胡人,给他们建立店铺,几年间,营州粮仓很充实,居民渐渐富足。
宋庆礼为政清正严明,而且勤于判决诉讼,所任职的地方,百姓官吏不敢触犯。
但喜欢兴作工程,多有更改,议论此事的人都讥笑他不切实际。
开元七年逝世,追赠工部尚书。
太常十二张星评议说:“宋庆礼为人太刚硬而易受挫,对人太苛察就无可用之人,在东北生出事故,损失的数以万计。
按照谥法,喜好取巧又自以为是叫做‘专’,请谥为‘专’。
”礼部员外郎张九龄辩驳说:“宋庆礼为人苦守忠节,是国家的辛劳之臣,一到边疆,历时三十年。
在家本厅欢乐,他独独甘心于来往奔波;农作本艰辛,又能使军粮充实。
无不是从事劳辱之事而兢兢业业,恪守坚贞之规而竭尽全力,即使其中的一样,都是别人难以做到的。
请把所议论的,再下发太常寺,希望体现平日的行迹,使立谥的典礼不至于坠失。
”于是议定谥号为“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