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课技术员培训课程
- 格式:doc
- 大小:40.50 KB
- 文档页数:3
2024年注塑部培训计划
背景
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注塑行业的快速发展,为了提高公司注塑部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整体素质水平,制定了2024年注塑部培训计划。
培训目的
此次培训旨在帮助注塑部员工提升专业技能,适应行业趋势,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培训内容
1.基础知识培训
–注塑原理与工艺
–塑料材料性能与特点
–注塑机操作与维护
2.技能提升培训
–模具设计与优化
–工艺参数调整与控制
–塑料制品质量检测
3.管理与沟通培训
–团队协作与领导力
–生产计划与任务分配
–沟通技巧与问题解决能力
4.安全生产与环保培训
–安全生产意识与措施
–废物处理与环境保护
培训方式
1.内训
–邀请公司内部资深技术人员进行讲解
–实地操作演练和案例分析
2.外训
–邀请行业专家进行专题讲座
–参观其他先进企业,学习其最佳实践经验
培训安排
•时间:2024年1月至6月
•频次:每月两次培训
•形式:集中式和分散式培训相结合
考核与评估
•培训结束后进行知识测试和技能评估
•对培训效果进行跟踪和评估,及时调整培训计划
结语
通过本次培训计划的实施,相信注塑部员工将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为公司的发展贡献力量。
希望每位参与培训的员工都能积极学习,不断提升自我,成为行业领先者!
以上是2024年注塑部培训计划的详细内容,希望各位员工认真学习,取得显著成效。
注塑人员技能培训计划一、前言随着注塑行业的发展,对注塑人员的技能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提高注塑人员的技能水平,满足市场需求,公司确定了注塑人员技能培训计划。
通过系统的培训,提高注塑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操作水平,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二、培训目标1.提高注塑人员的技能水平,掌握注塑生产工艺流程和操作技巧;2.增强注塑人员的质量意识,降低产品次品率;3.提高注塑生产效率,减少生产成本;4.增强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注塑生产线的整体效益;5.提高员工满意度和忠诚度,提升企业形象。
三、培训内容1.注塑生产工艺流程的介绍主要包括模具设计、塑料材料选型、模具加工和注塑成型工艺等方面的知识。
2.注塑设备的操作技巧对注塑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介绍,详细讲解注塑机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使注塑人员能够熟练掌握注塑设备的操作技巧。
3.质量管理知识的学习介绍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讲解如何进行质量控制和质量检验,提高注塑人员的质量意识,降低产品次品率。
4.安全生产知识培训介绍注塑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风险防范措施,提高注塑人员的安全意识,降低事故发生率。
5.团队合作意识培训开展团队合作训练,增强注塑人员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注塑生产线的整体效益。
6.沟通技巧和问题解决能力培训注塑生产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问题,培养注塑人员的沟通技巧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其处理问题的能力。
四、培训方式1.理论教学:由专业讲师进行注塑生产工艺、设备操作、质量管理等方面的理论讲解,组织参训人员学习相关书籍和资料。
2.实际操作:组织参训人员进行注塑设备的实际操作,训练其掌握注塑生产操作技巧。
3.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讨论和分析,帮助参训人员理解和掌握注塑生产中常见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4.培训考核:定期组织培训考核,考核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达到一定分数才能通过培训。
五、培训计划1.确定培训时间:公司决定每周安排一天的培训时间,培训周期为3个月。
注塑厂培训课程(共5篇)[修改版]第一篇:注塑厂培训课程科学注塑成型技术1、注塑成型的原理(软化、熔融、流动、赋形、固化)2、注塑成型工艺流程;3、注塑成型前的准备工作;4、注射压力与模具结构之间的关系;5、注射压力与制品厚度之间的关系;6、注射压力与塑料流动性能之间的关系;7、注射压力与注射速度之间的关系;8、注射压力与模具温度之间的关系;9、注射压力与流道系统、浇口位置之间的关系;10、注射压力与在注塑制品大小之间的关系;11、注射压力与注塑制品数目之间的关系;12、保压压力的作用与设定方法;13、保压压力的曲线分析;14、背压的形成、作用及设定方法;15、模具温度的作用与控制要求;16、料筒温度的作用与控制要求;17、注射速度的作用及设定方法;18、注射量和射胶位置的设定方法;19、注射工夫/冷却工夫的肯定方法;20、残量、抽胶及螺杆转速的设定方法;21、塑料性能与注塑工艺的关系;22、模具结构与注塑工艺的关系;23、注塑机与注塑工艺的关系;24、注塑工艺参数对成型质量量的影响;25、最佳注塑工艺条件的确定;26、注射速度和保压不良的分析;27、如何科学设定注塑工艺条件;28、多级注射程序的控制方法;29、多级注射位置的肯定方法;30、多级注塑条件设定的实例分析;31、注塑成型新技术介绍。
“注塑模具维修技术”“模具维修、磨焊换旧”,长期以来注塑模具维修技术仅仅停留在更换顶针、磨平焊补、加开排气糟的水平上,对于一些模具结构性问题得不到根本的改善。
注塑部常常抱怨模具维修老是修不到位、模具反复上上下下、工艺盲目调个不停,造成大量的工夫、质料、电费、人工的浪费,注塑生产效率低、不良率高且机位人手多、甚至出现延误交期现象,严重影响企业的竞争力!由于过去多数修模技术人员没有受过专业的培训,只是凭经历处置惩罚一些比较简单的模具故障问题;愈来愈多的人已经认识到注塑模具维修技术触及的知识面广,仅靠过去的经验是远远不够的。
一、培训背景随着我国塑料制品行业的快速发展,注塑技术作为塑料制品生产的核心环节,对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为了提升员工的注塑技能,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特制定本培训计划。
二、培训目标1. 使员工掌握注塑设备的基本操作方法和安全规范。
2. 增强员工对注塑工艺参数的调整能力,提高产品质量。
3. 提升员工对注塑生产过程中常见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4. 培养员工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整体工作效率。
三、培训对象注塑车间全体员工,包括操作工、维修工、质检员等。
四、培训时间2023年10月至2024年1月,共计4个月。
五、培训内容1. 注塑设备基础知识- 注塑机的工作原理及结构- 注塑机的安全操作规程- 常见注塑机故障及处理方法2. 注塑工艺参数调整- 塑料熔融温度、模具温度、注射压力等参数的调整原则- 不同塑料材料的工艺参数设置- 注塑过程中常见问题的原因及解决方法3. 注塑产品质量控制- 产品尺寸精度控制- 产品外观质量控制- 产品性能检测方法4. 注塑生产安全管理- 人员安全操作规程- 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应急预案及处理方法六、培训方式1. 理论培训- 邀请行业专家进行专题讲座- 内部讲师进行现场讲解2. 实操培训- 在注塑机上进行实际操作训练- 设备操作模拟培训3. 案例分析- 分析注塑生产过程中的典型案例- 提高员工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4. 小组讨论- 针对培训内容进行小组讨论,分享经验,提高团队协作能力七、培训考核1. 理论考核- 培训结束后进行笔试,检验员工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2. 实操考核- 培训结束后进行实际操作考核,检验员工对设备操作和工艺参数调整的掌握程度3. 质量考核- 培训期间,对员工生产的注塑产品进行质量考核,检验培训效果八、培训保障1. 组织保障- 成立培训领导小组,负责培训工作的统筹规划- 设立培训办公室,负责培训工作的组织实施2. 经费保障- 安排专项经费用于培训资料的购买、讲师费用、设备租赁等3. 时间保障- 确保培训时间充足,不影响正常生产九、预期效果通过本培训计划的实施,预计员工在注塑设备操作、工艺参数调整、产品质量控制等方面将得到显著提升,为我国塑料制品行业的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注塑部技术员培训计划一、前言注塑工艺是一种以熔融塑料为原料,注入模具中进行冷却成型的工艺。
注塑工艺广泛应用于塑料制品、汽车零部件、电子产品等领域,是现代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提高注塑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制定注塑部技术员培训计划,从而使技术人员具备更高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
二、培训目标1. 掌握注塑工艺的基本原理和流程;2. 熟悉注塑设备的使用和操作;3. 学习模具设计和调试;4. 了解注塑材料的性能和特点;5. 提高注塑部技术员的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
三、培训内容1. 注塑工艺基础知识- 注塑原理- 注塑工艺流程- 塑料材料的分类和特性- 模具设计原理2. 注塑设备的使用和操作- 注塑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注塑机的操作技巧- 注塑机的维护和保养3. 模具设计和调试- 模具的结构和类型- 模具的设计原则和注意事项- 模具的调试和优化4. 注塑材料的性能和特点- 塑料材料的熔体指数和热稳定性- 塑料材料的流动性和收缩率- 塑料材料的成型温度和压力控制5. 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 注塑工艺中常见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方法- 注塑工艺的优化和改进方案- 技术创新的方法和途径四、培训方法1. 理论教学通过课堂讲授、PPT展示等形式,向学员传授注塑工艺的基础知识,使其掌握理论知识。
2. 实践操作安排学员进行注塑机的操作实践,让其熟悉注塑设备的使用和操作技巧,并学习模具设计和调试的实际技能。
3. 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向学员介绍注塑工艺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和技术创新的案例,使其学会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专题讲座邀请行业专家和资深技术人员进行专题讲座,向学员介绍注塑工艺的最新发展和技术前沿,激发学员的学习和创新热情。
五、培训评估1. 学员考核通过理论考试、实操考核和综合评价,对学员进行培训成绩的评估,确定是否达到培训目标。
2. 培训效果评估在培训结束后,对学员的知识掌握情况、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进行全面评估,了解培训效果,为今后的培训工作提供参考。
注塑新员工培训计划一、培训目的注塑是一种塑料加工技术,通过将加热的塑料料料注入模具中,使其凝固成型。
这种技术在现代工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因此注塑操作人员的技能与素质对于工厂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为了帮助新员工快速适应工作并提高工作效率,制定注塑新员工培训计划。
二、培训内容1. 注塑工艺流程了解注塑生产线的工艺流程,包括原材料的配制、模具的安装、生产流程、成品的检验等。
2. 安全工作指引学习注塑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操作规程,了解塑料料料在高温下的特性及可能导致的安全隐患,掌握应急措施与逃生技能。
3. 注塑机操作熟悉注塑机的各个部件及功能,学习注塑机的操作方法、常见故障处理及维护要点。
4. 模具安装学习模具的安装与调试方法,了解不同类型模具的特点与使用技巧。
5. 塑料料料性能了解常见的塑料料料种类、性能及特点,学习合理选择原材料并掌握料斗的调配技巧。
6. 注塑操作技巧学习注塑机的操作要领,包括原材料放料、模具开合、料斗加热、冷却周期及成品脱模等技术要点。
7. 质量检验学习成品的外观检查、尺寸测量等质量检验方法,掌握常见质量缺陷的识别及处理技巧。
8. 团队协作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学习与同事协作、交接班、和其他工种人员的配合等。
三、培训方法通过课堂讲解、PPT讲解等方式,向员工介绍注塑的相关理论知识,加强员工的理论基础。
2. 现场操作安排经验丰富的注塑工操作人员,通过现场演示和实际操作指导,让新员工亲身体验注塑的实际操作。
3. 视听教学利用视频教学、动画演示等方式,让员工直观了解注塑生产的流程和操作要点。
4. 互动讨论组织员工进行讨论交流,分享工作经验,解决问题与疑惑,促进员工之间的沟通与学习。
5. 实操检验安排实际生产场地进行综合考核,对员工进行实操检验,确保员工已经掌握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四、培训管理1. 培训安排制定详细的新员工培训时间表。
根据培训内容和员工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培训时间。
2. 培训材料准备提前准备好培训所需的教学材料、模具、原材料等,并对其进行审核和验收。
一、培训目的为确保注塑工艺的顺利进行,提高员工操作技能,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质量,特制定本培训计划。
通过系统的培训,使员工掌握注塑设备的基本操作、维护保养、故障排除等技能,提高生产效率。
二、培训对象1. 新入职的注塑操作工;2. 现有注塑操作工;3. 管理层及相关技术人员。
三、培训时间1. 新员工入职培训:1个月;2. 现有员工提升培训:每季度一次,每次2天;3. 管理层及技术人员的专项培训:每年一次,每次3天。
四、培训内容1. 注塑设备的基本操作流程;2. 注塑工艺参数的设定与调整;3. 原材料的选用与准备;4. 注塑成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5. 注塑设备的维护保养;6. 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7. 安全生产知识及操作规范。
五、培训方式1. 理论授课:邀请专业讲师进行授课,讲解注塑设备操作、工艺参数调整、故障排除等理论知识;2. 实操训练:在实际生产现场进行实操训练,让员工亲手操作设备,掌握实际操作技能;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提高员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 角色扮演:模拟生产现场,让员工扮演不同角色,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六、培训师资1. 邀请行业内具有丰富经验的注塑工程师担任讲师;2. 选拔公司内部优秀注塑操作工担任助教;3. 邀请外部专业培训机构提供师资支持。
七、培训评估1. 培训结束后,对学员进行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考核;2. 对学员在生产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跟踪评估;3. 定期收集学员反馈意见,对培训效果进行持续改进。
八、培训费用1. 理论授课费用:根据讲师费用及培训材料费用计算;2. 实操训练费用:根据培训设备使用费用及实操材料费用计算;3. 评估费用:根据考核方式及评估工具费用计算。
九、培训组织实施1. 成立培训领导小组,负责培训计划的制定、实施及监督;2. 明确各部门在培训工作中的职责,确保培训工作顺利开展;3. 加强与外部培训机构的沟通与合作,提高培训质量;4. 建立培训档案,对培训效果进行跟踪分析。
注塑行业员工培训计划一、培训目的注塑行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的行业,员工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胜任工作。
为了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制定培训计划成为必要的举措。
二、培训对象本次培训对象为注塑行业的生产人员和管理人员,他们需要具备一定的注塑技术知识、操作技能和管理能力。
三、培训内容1. 注塑技术知识本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原材料的种类、特性及使用方法;模具的设计、制作及维护方法;输送系统、加料系统、变色系统等注塑设备的操作原理和维护方法;注塑工艺参数的调整和控制方法等。
2. 注塑操作技能本部分内容主要包括:模具装夹、喷嘴更换、射料量调整、温度控制、压力调整、速度控制等注塑操作技能。
3. 注塑设备维护本部分内容主要包括:注塑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常见故障排除、设备保养计划制定和执行等。
4. 注塑质量管理本部分内容主要包括:注塑产品质量控制方法、产品缺陷分析和改进方法、注塑工艺参数的优化等。
5. 注塑管理知识本部分内容主要包括:生产计划编制与调整、生产现场组织管理、员工技能培训与考核、员工奖惩制度的建立与执行、生产数据的统计与分析等。
四、培训方式1. 理论知识培训采用课堂教学的方式进行注塑技术知识和管理知识的培训,由相关专家和资深员工担当讲师,员工需要认真听讲并做好笔记。
2. 实际操作培训在注塑生产线上进行注塑操作技能的培训,通过实际操作来提升员工的技能水平。
3. 现场观摩学习参观其他高水平的注塑企业,学习其先进的生产工艺和管理模式。
五、培训计划培训时间:每周安排4天培训时间,为期3个月。
培训安排:1. 第1周:注塑技术知识理论培训;2. 第2周:注塑实际操作技能培训;3. 第3周:注塑设备维护和质量管理培训;4. 第4周:注塑管理知识培训;5. 第5周:理论知识复习和答疑;6. 第6周:实际操作技能强化训练;7. 第7周:现场观摩学习;8. 第8周:经验总结和交流;9. 第9周:培训总结和考核。
一、背景及目的随着我国注塑行业的快速发展,对注塑工艺技术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
为了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确保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特制定本培训计划。
二、培训对象1. 注塑车间全体员工;2. 新入职的注塑工艺技术人员;3. 需提升技能的在职员工。
三、培训内容1. 注塑成型原理- 注塑机工作原理;- 注塑成型过程;- 常见注塑缺陷及成因分析。
2. 注塑设备及模具结构- 注塑机种类及特点;- 模具结构及功能;- 设备操作及维护保养。
3. 常用材料特性- 塑料种类及性能;- 材料选用原则;- 材料处理及配色。
4. 生产与质量管理- 生产流程及质量控制点;- 质量事故分析及预防;- 成品检验标准及方法。
5. 安全生产与环保- 注塑车间安全生产知识;- 环保意识及措施;- 事故应急处理。
四、培训方式1. 理论培训:邀请行业专家、内部技术人员进行授课;2. 实操培训:现场操作演示、实际操作练习;3. 案例分析:针对实际生产中的问题,进行案例分析及讨论;4. 考试考核:培训结束后进行考试,检验培训效果。
五、培训时间及安排1. 培训时间:每月进行一次,每次培训时间为2-3天;2. 培训安排:- 第一天:理论培训,邀请专家授课;- 第二天:实操培训,现场操作演示及练习;- 第三天:案例分析及考试考核。
六、培训师资1. 邀请行业专家、内部技术人员担任培训讲师;2. 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培训,培养内部讲师。
七、培训费用1. 培训费用由公司承担;2. 培训期间产生的交通、住宿等费用由员工自行承担。
八、培训效果评估1. 培训结束后,对学员进行考试考核,评估培训效果;2. 根据培训效果,调整培训计划,优化培训内容;3. 对培训效果显著的员工给予奖励。
九、培训总结1. 定期对培训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培训效果;2. 根据总结结果,不断优化培训计划,提高培训质量;3. 建立培训档案,为员工职业发展提供依据。
通过本培训计划,提高注塑车间员工的专业技能,确保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为公司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一、培训背景为了提高注塑生产线的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增强员工的专业技能,确保生产安全,特制定本培训计划。
通过系统培训,使注塑人员掌握注塑成型原理、设备操作、工艺技能等方面的知识,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二、培训目标1. 使员工掌握注塑成型原理、常用材料特性、注塑设备及模具结构等相关理论知识;2. 提升员工注塑设备的操作技能,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3. 培养员工独立完成开机、维护、故障排除等工艺技能;4. 提高员工对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分析及解决能力;5. 增强员工的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三、培训对象注塑生产线全体员工,包括新员工、转岗员工及在职员工。
四、培训内容1. 注塑相关理论知识:(1)注塑成型原理;(2)常用材料特性;(3)注塑设备及模具结构;(4)注塑工艺流程;(5)注塑质量控制。
2. 注塑设备的操作及注意事项:(1)注塑机的安全系统;(2)注塑开机前的准备工作;(3)注塑停机时的注意事项;(4)注塑机生产时紧急情况的处理。
3. 工艺技能培训:(1)总结前四周所学理论,上机操作实践;(2)独立完成开机后的工作;(3)总结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及不懂之处;(4)分析讲解基本问题的解决方案及原因所在。
4. 学习成果验收:(1)定制受训人员考核制度;(2)受训人员独立顶岗实习;(3)受训人员区域轮流实习。
五、培训时间及安排1. 培训时间: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安排,确保培训内容全面、系统;2. 培训形式: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实操演练、考核评估等;3. 培训地点:公司内部培训室、生产现场等。
六、培训师资1. 内部讲师:选拔具备丰富注塑生产经验的技术骨干担任;2. 外部讲师:邀请行业专家、知名院校教授进行专题授课。
七、培训考核1. 考核方式:笔试、实操、答辩等;2. 考核标准:按照培训目标进行评估,确保培训效果。
八、培训经费根据培训内容和培训时间,合理预算培训经费,确保培训工作顺利开展。
九、培训效果评估1. 对培训效果进行定期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培训计划;2. 对培训优秀员工进行表彰,激发员工学习积极性;3. 将培训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效益,提升公司整体竞争力。
注塑課技術員培訓課程
機械方面成型方面模具方面作業指導
交接事宜
一.機械方面
A〃開機作業規範
1〃關模未完成不能前進射座,以免料管將模具撞壞或撞落。
2〃料管溫度未達到設定時,禁止打開馬達作絞料、射出、射退動作。
3〃切勿將金屬掉入料管內,造成料管與螺杆受損。
4〃檢視、打開模具冷卻水及漏斗近處的冷卻水,以確保成型條件正常。
5〃安全門禁止拆除及嚴禁其它不正確的操作。
6〃加料時嚴禁站在料管罩板上。
7〃機器及模具故障處理時應關掉電源。
8〃專心完成開機工作,不得同時做與工作無關的事情。
9〃注意機器設備周邊的環境是否清理乾淨,成品承接裝置是否需作損壞更換。
10〃正常生產時,嚴禁機臺上放任何私人物品,工具應歸定位。
移出機位〃
11〃機器在動作時,嚴禁頭、手伸入機器活動範圍內。
開机六件事:檢查安全門限位開關功能;檢查机械止動棒擋板起落;檢查曲手注油點管路及冷卻管路的暢通;檢查料管加熱溫度正常;檢查料管下方無雜物堆置;檢查緊急停開關功能〃B〃停機作業規範
程序: 1.停料 2.模面清理 3.合模 4.射座后退 5. 關馬達、電源 6.清理環境
1.停機前應將料斗閘門關上,讓料管內塑膠完全做完,方可停機,防止原料殲留在料管,造成
料管損傷,尤其如PC、PVC料。
2.注意停機時不準將模具完全閉合,高壓鎖模,因高壓鎖模,下次開機無法打開模具。
3.停機時射座要退后。
視停機的長短,將模具擦乾淨,然後噴上防銹油,以防模具生銹,如做有腐蝕性強的材料時,就
先用棉花涂上汽車臘,將模具上面模圬清理乾淨,噴上防銹油關上冷卻水及電源開關,清理機臺,方可離開工作崗位
二.成型方面
1.水口不得有牽絲現象;調整方式,調低射咀溫度比塑化段少10℃再稍作松退即可.注:射咀段溫度起傳遞作用,2-4段是塑化段.
2〃技術員在生產前試射膠塊必須照規定清理好機臺料管下方,做到射出和洗料管膠頭無顏色污染,膠塊要小而薄(廢料也一樣,親自送料房廢品袋)方便回收〃
3〃強掉部分功能的數據設定,鎖模低壓力0──5;背壓在20以下(參看油壓表)高壓設到7—8層的力度〃
4〃對產品的成型──調機必須按照由小到大的原則進行數據調整,不可高壓力射出, 程序: 1.條件設定 2.模面清潔 3.模具動作設定 4.高壓鎖模調整
5.注塑條件設定
6.絞料設定
7.初期設定
8.正常量產
設定
1.調機前應檢查模具是否夾牢,冷卻水管是否暢通,溫度是否達到設定值,設定料管與烘
料溫度與材質是否相符.確認以后方可起動馬達。
2.打開模具,根據模具與產品的不同,將其公母模模面清理乾淨,例如:光面模具,需特別
注意,一定不能用手或布在表面擦拭,只能用風槍或棉花將其清理乾淨,后模頂針及模
腔用布將其擦拭乾淨。
3.根據模具的厚薄、產品的大小調整好開模的位置、時間、壓力,一般開模壓力在全自
動操作時,只要能把模具打開就行,根據產品的大小及產品的結構度,以及水口的長短,
調整頂針的脫模位置及壓力、速度、時間以及脫模方式.例如:光面的產品應選擇半自
動頂出停留.如:噴沙模具,應選擇多次頂出.再例如:生產支架或產品很薄或很小時,應選
擇震動脫模〃
4.校正模具的緊密度及鎖模的位置、時間、壓力、速度,在校正模具緊密度時,一般鎖模
力不能超過50Kg,然後再以手動調模,將開模高壓位置的行程開關向右移1公分,目的
是使校緊模具緊密時不受低壓干燒,全以高壓完成鎖模動作,然後將模具打開約1公分,以手動方式調模進數次,關好安全門用手動鎖模,在鎖模時,曲軸沒有伸直,即表示太緊,
再以手動方式調模退一至二次,當曲軸完全伸直即表示模具的緊密度剛好和設定的鎖
模力相符合,調好模具之后,根據模具薄及產品的大小調整好鎖模的位置、時間及壓力,確認調整好之后。
5.根據產品的大小將射出壓力及二次壓調到適當的壓力,並將射出及二次壓的時間預先
調好,在設定壓力時間時應由小到大,根據產品的需求,適當加長壓力、時間及速度。
6.根據產品的大小調整好儲料的位置,先將位置放長,再
根據產品的需求,再將位置慢慢縮小。
7.如需用松退方式,例如:背壓太大,導致水口有拉絲現象,應將松退開關打開,設定好松
退方式、時間及距離,以上調整好后,打開料閘,用布將機器臺面擦干凈,然後以手動方式將做射出動作,在射出時,流出的塑膠如有過熱現象,應射出少許直到料性正常為止,並將射出的塑膠用鉗子或銅棒將其分開,厚度不能超過5mm,讓塑膠完全冷后,方可放
進水口料袋,以手動方式將模具關好,將射座前進與模具灌嘴完全抵緊,將射出開始接
觸開關位置鎖住.根據產品與模具的需求選擇半自動或全自動操作生產.剛開始成型,
模具溫度會較低。
8.成型半小時后,確認模具溫度穩定,再做一次條件調整.確認產品完全符合標準后,將射
出參數記錄在射出成型條件表上,以及下次生產同樣的產品時參照,方便生產條件微調
修改。
三.模具方面
1.模具必須依規定之穴數方可開機生產,嚴禁私自用產品來堵不良穴腔,針對模具脫模困難
的產品要耐心調機,將脫模劑控制在最低用量限度,或立即處理模具
自己管屬的機臺或量產的模具有故障時,提出申請后,必須跟催信息反饋,以免影響生產。
2.生產中模面定時清潔以免分型面壓坏.模具活動部位的潤滑,(頂針.行位,導柱)3.不能用火焰處理粘模的穴腔,以及硬物.
四.作業指導
1〃指導作業員整修技巧,進行示範操作,巡視分配區內的生產質量識別,教育作業員對產品品質的認識〃教導包裝方式〃
2〃對生產會議事項的宣導和督促〃
3〃工作時間必須在所負責的區域內,每間隔2小時要進行一次啤件與首件產品的品質對照,五.交接事宜
當班的機臺運作狀況,逐一機臺進行交接。
模具應注意的保養和作動。
待生產模具的更換、制品數量的控制。
制品在整個生產中應注意事項。
生產調機各類注塑技術的交流。
公司或主管所交待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