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宇航局计划2021年在火星种植开花植物
- 格式:doc
- 大小:72.00 KB
- 文档页数:2
一、选择题1.最近美国宇航局(NASA)马里诺娃博士找到了一种比二氧化碳有效104倍的“超级温室气体”——全氟丙烷(C 3F 8),并提出用其“温室化火星”使其成为第二个地球的计划。
有关全氟丙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分子中三个碳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直线上B .全氟丙烷属于烃的衍生物C .全氟丙烷的电子式为:D .全氟丙烷分子中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答案:C解析:A .全氟丙烷可以看做丙烷分子中的氢原子全部被氟原子取代得到,则全氟丙烷分子中三个碳原子呈锯齿形,不可能处于同一直线上,故A 正确;B .全氟丙烷可以看做丙烷分子中的氢原子全部被氟原子取代得到,属于烃的衍生物,故B 正确;C .全氟丙烷为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故C 错误;D .全氟丙烷分子中含有非极性键C C -和极性键C F -键,故D 正确; 故选C 。
2.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A .酸性:HClO<H 2CO 3 B .熔点:MgBr 2<CCl 4 C .碱性:Ca(OH)2<Mg(OH)2D .沸点:正丁烷<异丁烷答案:A解析:A .碳酸与NaClO 反应生成HClO ,酸性:HClO<H 2CO 3,A 正确; B .MgBr 2常温下为固体、CCl 4常温下为液体,则熔点:MgBr 2>CCl 4,B 错误; C . 金属性Ca>Mg ,则碱性:Ca(OH)2>Mg(OH)2,C 错误;D .正丁烷与异丁烷互为同分异构体,正丁烷没有支链、分子间作用力大,异丁烷有支链、分子间作用力小,则沸点:正丁烷>异丁烷,D 错误; 答案选A 。
3.下列实验的现象与对应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操作现象 结论 A将SO 2通入酸性KMnO 4溶液中溶液褪色SO 2有漂白性B将乙烯通入溴水中溴水褪色乙烯与Br2发生加成反应C常温下将Al片放入浓硝酸中无明显变化Al与浓硝酸不反应D将水蒸气通过高温的铁粉铁粉变红铁与水在高温下发生反应A.A B.B C.C D.D答案:B解析:A.将SO2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SO2具有还原性,与酸性KMnO4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使溶液褪色,故A错误;B.将乙烯通入溴水中,乙烯与Br2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故B正确;C.常温下将Al片放入浓硝酸中,Al遇浓硝酸发生钝化,在Al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故C错误;D.铁和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四氧化三铁又称磁性氧化铁,是黑色的,故D错误;故答案为B。
太空科学课(二十)——太空植物会“吐水”?文/太空熊猫君我国建造空间站的主要目的,是开展大规模的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验证,所以航天员们在空间站内除了给我们上课,主要工作还是做科研。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航天员们都做了哪些植物生长方面的科学研究吧!其实,早在2016年,我国航天员就已经开始在太空里种植植物了。
当时,执行神舟十一号载人航天任务的景海鹏和陈冬就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里进行了蔬菜培养试验。
为什么要在太空里种蔬菜呢?首先,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来看,在太空里种菜,可以研究太空特殊环境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植物还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空间站内的二氧化碳,如果种的是蔬菜水果,自然还可以成为航天员的新鲜食材。
空间站内多一些鲜活的绿色,航天员的心情也会更加愉悦。
可是,在太空中种菜并没有那么简单。
我们知道,植物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充足的光照,还需要水分、土壤和空气。
在这些生长条件中,最难操控的就是水分。
我们在地面种植植物,只需要定期向土壤中浇水就可以了,植物的根系会从土壤中吸取水分。
可太空是微重力环境,水分并不会像地面上那样渗入土中,反而会聚在一起。
这就会导致植物要么因根部水分过多缺氧而死,要么很难吸收到水分,最终枯萎。
要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科学家进行了大量的科学研究,最终采用了利用人工基质的方法,也就是尝试在岩棉、蛭(zhì)石、蒙脱石、Profile颗粒土、人工烧结的陶粒等材料中种植植物,并研发对应的水分养分供应系统,来保障植物的生长需求。
在“天宫二号”中,航天员成功地开展了生菜培养实验,这也是我国首次在太空人工栽培蔬菜。
你是不是很想知道,太空里种的生菜好吃吗?第一次种的太空生菜,航天员并没有直接食用,而是采样带回了地面,让专业的生物学家进行了生物安全性检测。
不过,这个没吃上自己栽培的太空蔬菜的小小遗憾很快就被弥补。
625◎空间站里的生菜与小麦年之后,陈冬再次执行神舟十四号飞行任务,在中国空间站里吃到了太空生菜!至于味道嘛,之后有机会你可以去采访航天员哟。
科学探索:地球之外生命的可能性及寻找方法1. 引言1.1 概述地球之外是否存在生命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和探索的重要话题。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对宇宙的更深入了解,科学家们开始逐渐寻找地球外生命的可能性,并致力于研究相关的探测方法和技术。
本文将从理论基础、可能存在的外星生命形式以及外星生命存在的条件与潜在场所等方面进行探讨。
1.2 文章结构本文除了引言部分外,还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2部分将介绍地球之外生命的可能性,包括其理论基础、可能存在的形式以及存在的条件与潜在场所;第3部分将讨论目前已知的地外生命探索方法和技术,如太空探测器、行星探测与分析技术以及射电望远镜等;第4部分将介绍当前正在进行或计划中的地外生命探索使命与计划,如火星及木星卫星探索计划、外行星观测项目等;最后,在第5部分中我们将总结文章内容并展望未来地外生命研究的方向,以及对人类带来的启示。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为读者介绍地球之外生命的可能性以及寻找地外生命的方法和技术。
通过对科学家们已有研究成果与探索计划的概述,希望能够增加对地外生命存在性的认识,并增进人们对宇宙奥秘的理解。
同时,也希望能够唤起大众对科学研究和探索的兴趣,促进国际合作与未来发展。
2. 地球之外生命的可能性2.1 外星生命的理论基础在探索地球之外生命的可能性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些相关的理论基础。
根据现有科学观察和研究,科学家们普遍认同以下几个原则:首先,宇宙是巨大而无限的。
宇宙中有无数颗恒星和行星,每一颗行星都有可能孕育出生命。
其次,生命起源于地球上的非常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并在数十亿年演化过程中形成了复杂而多样化的生命形式。
这表明即使条件相对艰苦,也仍然可能诞生并发展出外星生命。
此外,通过对已知太阳系以及其他类似地球行星系统的观测和研究,我们得知在适宜条件下存在液态水是支持生命存在的重要因素之一。
最后,始终需要保持谨慎和开放心态。
虽然地球上存在着极为复杂且多样化的生命形式,但我们不能排除在其他环境下形成完全不同类型生命体的可能性。
小麦、洋葱、燕麦、豌豆、萝卜、甘蓝、生菜、水稻人类携带植物和植物种子“上天”的历史由来已久。
我国的神舟飞船几乎每次都要携带大量的种子,如今年4月返回的神舟十三号就携带了12000颗种子。
这里,我们邀请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助理研究员王铮为我们盘点一下人类航天史上那些“上过天”的植物。
经过“太空育种”的石斛种质资源随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一起归来。
咱们人类是呼入氧气、吐出二氧化碳,但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呼入二氧化碳、吐出氧气。
那么,宇宙飞船是不是可以带着植物,来实现氧气和水的循环呢?确实有一些小说和影视作品呈现过这种想法,比如电影《太阳浩劫》中,飞船内的植物园种植蔬菜水果为组员提供营养补给,同时也用于氧气检测和供给。
不过,航天飞行的载重十分珍贵,加之植物生长所必须的水也是紧俏资源,所以不会采用这种方式制造氧气。
像天和空间站这样长期驻留宇宙的空间站,制氧方式是地面上很少用到的“电解水”方法。
电解水消耗能源较多,产生的氢气又有危险,但是,空间站上的供电不是问题,巨大的太阳能电池板可以供应免费的电力,而伴随产生的氢气也可排放到太空中。
作为原料的水,可以从地球上通过补给船运送到空间站,还可以通过冷凝器回收机舱空气中的水蒸气,甚至使用宇航员的尿液过滤和回收。
至于人类呼出、植物吸入的二氧化碳,以及甲烷、丙酮、甲醇和一氧化碳等“废气”,会经过空气系统处理,比如用沸石分子筛去除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航天史上,宇宙飞船和空间站确实携带甚至种植了一些植物,但与改善空气无关,主要是从事科学研究,如观察太空微重力、充满太阳射线和宇宙射线的宇宙环境对细胞和植物生长的影响,观察不同光周期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代谢活动,认识重力和光周期在高等植物开花调控中的作用机制等。
2016年我国发射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开展了高等植物培养实验,航天员在太空主要种植水稻、拟南芥等植物,以检测空间微重力对生命活动的影响。
另一方面,还有一些植物种子被带上天,是希望利用太空各种复杂的环境,提高植物基因变异的可能性,随后再从中培育出新的植物品种。
备战2024年高考英语模拟卷(北京专用)黄金卷01(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30分)第一节完形填空(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阅读下面短文, 掌握其大意, 从每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 选出最佳选项, 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2023秋·北京海淀·高三统考期中)On a sunny afternoon, Anthony Perry stepped off the train at Chicago’s 69th Street station. The 20-year-old, who worked nights in a grocery store, was on his way to see his 1 .On the platform, something unthinkable happened: a man fell over the edge and onto the electrified train tracks! As Perry and other horrified passengers watched, he shook uncontrollably as the 2 moved through his body.“Help him!” someone cried.“Please, someone!”Perry couldn’t just stand there and 3 . He sat at the edge of the platform and eased himself down.4 all rails between the man and him were electrified, he quickly leaped towards the victim, using a high-knee technique from his high school football days.Perry soon reached down and grasped the victim’s wrist. 5 , he felt a powerful electric shock shoot through his body. Perry jumped back. He reached down a second time, and was shocked again. But the third time he se ized the man’s wrist and forearm, and managed to move the guy’s body away from the 6 .“Give him chest compressions!” yelled an old lady on the platform.Perry was no expert, but for a few moments he worked on the man’s heart until the victim regain ed 7 . Then, first-aiders arrived. Perry let the professionals 8 . Heart still racing from the electric shocks, he climbed back up onto the platform, grabbed his things and continued on to his grandfather’s.The evening news reported the incident, 9 an unnamed hero with saving the victim’s life. To many,Perry’s 10 deeds demonstrated the power of choosing compassion over personal safety. 1.A.manager B.client C.grandfather D.aunt2.A.current B.oxygen C.wave D.blood3.A.imagine B.watch C.shout D.record4.A.Hoping B.Assuming C.Complaining D.Recalling5.A.Instantly B.Slightly C.Normally D.Surprisingly6.A.train B.crowds C.platform D.rails7.A.strength B.balance C.consciousness D.control8.A.look ahead B.take over C.get around D.keep away9.A.providing B.engaging C.assisting D.crediting10.A.generous B.grateful C.courageous D.faithful【答案】1.C 2.A 3.B 4.B 5.A 6.D 7.C 8.B 9.D 10.C【导语】本文是一篇记叙文。
《卫星与网络》2020年08月048世界航天突飞猛进、日新月异。
世界航天发展的未来方向是:重返月球、建设月球空间站、建设月球基地、登陆火星、建设火星空间站、建设火星基地、捕捉小行星、反击小行星、深空探测、飞出太阳系、太空电站、太空电梯、太空采矿等。
而月球,正是其中最重要的舞台。
重返月球:全球竞赛重返月球,全球竞赛。
下一个10年肯定会是一个疯狂的旅程。
这里先让我们了解一下全球的努力。
2019年,中国的“嫦娥-4”号探测器首次登陆月球背面。
它将收集并返回月球样本,探索极地,寻找可以开采的资源,并为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航天员登陆月球做准备。
2020年下半年,中国还将发射“嫦娥-5”号探测器,扩大战果。
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首次登陆月球。
1976年,苏联发射“月球-24”号探测器之后,就放弃了月球竞赛。
但现在,时隔近半个世纪后,俄罗斯已经计划了至少5次月球探测的任务。
2021年,俄罗斯将发射“月球-25号”探测器,执行第一次月球探测任务。
“月球-25号”将在月球南极附近着陆,寻找宇航员建立月球基地所需的矿产、水源和其他资源。
这些年,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龙”号货运飞船已经向国际空间站运送物资。
2020年5月30日,“龙”号载人飞船发射,将2名宇航+ 刘进军世界航天新科技——“月神”登月计划太空采矿月球基地特朗普:2024年,登陆月球!员送入国际空间站。
2023年,“龙”号飞船将搭载7名日本游客送到更远的月球轨道旅游。
欧洲太空局计划发射月球机器人,在2025年前开采月球风化层——月尘,以获取像氧气和水这样的宝贵资源。
日本的探测月球智能着陆器将在月球的陨石坑上使用面部识别技术,为2120年代初极其精确的月球车登月做准备。
印度第2次登月任务“月船-2”号探测器于2019年7月22日发射奔月。
“月船-2”号着陆器的着陆地点在南极附近。
着陆器将在那里探索月球表面,收集水冰、岩石和土壤数据,但着陆失败。
2021-2023全国高考真题语文汇编实用类文本阅读一、实用类文本阅读(2023·全国·统考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根据《杜登德语辞典》,“语言”是一种人类自我表达的能力。
如此看来,只有我们人类可以说话,但是如果我们可以知道树木是否也会自我表达,这不是很有趣吗?那么树木会如何“说话”呢?我们当然不可能听得见,因为它们肯定是静悄悄的,那些强风刮过时枝丫摇摆的嘎嘎声,以及轻风拂面时叶片婆娑的簌簌声,都是被动发出的。
不过它们确实以另一种方式沟通:通过气味。
在非洲大陆的莽原上,金合欢树是长颈鹿的珍馐,为了摆脱这种草食性的庞然大物,金合欢树短短几分钟内就可以在叶子里散布毒素。
长颈鹿便会转移到其他树木那里。
是旁边的树吗?不。
它们会避开邻近的树木,然后在大约100米开外的金合欢树那里重新开始大快朵颐。
因为被啃食的金合欢树会施放一种警示气体,向邻近的同伴传递不速之客来袭的信息。
所有得到警讯的树木会立即分泌毒素来回应。
长颈鹿因为知道金合欢树的这个把戏,所以会走远一些,以寻找那些尚未知情的树木。
又或者它们会逆风而行,因为气味信息是顺着风向其他树木传送的。
这样的防卫行为自然需要时间,所以早期预警阶段的工作如何协调就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对此,树木当然不能只依赖空气,它也通过根部来传送信息。
一棵树的根可以蔓延得很广,其距离大过树冠宽度的两倍,因此在地底下会与周遭树木的根交错而产生联系。
但也有偶然情形,因为森林里也有独行侠,一点也不想与别人有任何瓜葛。
所以有没有可能因为这些家伙的不合群,而导致警示信息被阻断呢?幸好不会。
树木为了确保信息能够快速传递,多数情况下都会以真菌为媒介,其作用就像网络光纤那样,纤细的菌丝密布在土壤中,并以我们无法想象的密度交织成网络,借助其网络,真菌可以把从某棵树得到的信号继续传递下去,帮助它们交换害虫、干旱或其他危险消息。
在共同的生存空间里,可能森林里所有的植物都会以这种方式进行交流。
2021年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卷一、书写展示。
(5分)卷面展示。
希望你答题时认真书写,把字写得规范、端正、整洁!二、读句子,根据拼音,写汉字。
(3分)1.灯光突然xī()灭了,随后表演者沮sàng()地走下舞台。
2.弟弟pā()在姨妈的肩膀上,委qū()地哭了。
3.警察终于jiū()出了这个àn()件的主谋。
三、选择题。
(18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声母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沙哑幽雅汹涌B.鸣蝉璀璨参差C.花苞斑点祭奠D.卡住蟠桃崎岖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刨哮橡皮微笑B.拥戴轰鸣礼貌C.疲倦观侧愁怨D.单薄废话喧告3.“尚”在词语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崇尚礼仪尚:尊崇,注重。
B.造型时尚尚:风尚。
C.尚未通知尚:还。
D.品格高尚尚:尚且。
4.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B.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C.天安门广场上的灯笼火把全都点起来,一万支礼花陆续射入天空。
D.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
5.填入下面句子中最合适的一组关联词是()桑娜觉得替西蒙的两个孩子担心,自己多受些苦,把他们抱回来。
A.虽然……但是……B.与其……不如……C.宁可……也不……D.不但……而且……6.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
B.为了对火星作进一步的考察,1975年,美国发射了两个名叫“海盗号”的探测器。
C.马宝玉用尽全身气力扔向敌人,拧开盖子,嗖的一声拔出手榴弹。
D.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
7.下列古诗中,没有描写自然景物的一项是()A.《宿建德江》B.《春日》C.《过故人庄》D.《回乡偶书》8.下列名句与作者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A.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刘备B.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绝密★考试结束前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训练卷地理(四)考生须知∶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I(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FAST射电望远镜选址在贵州偏僻山区的洼地,完成1、2题。
1.该地不易积水,原因是当地A.岩石为石灰岩B.地形C.植被茂盛D.降水少2.美国宇航局提出一项在月球背面的陨石坑建立一座1000米口径的射电望远镜的计划。
与我国射电望远镜相比,该选址的主要优势在于A.外力作用小B.建造成本低C.地形条件好D.信号干扰少土地流转是指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
我国东北广泛推广土地流转和使用免耕播种机进行播种。
完成3、4题。
3.土地流转有利于①土地精耕细作②规模化经营③提高土地利用率④减缓人口老龄化A.②③B.②④C.③④D.①②4.在秸杆还田的土地上使用免耕播种机可以①节约土地②增加土壤有机质③提高劳动效率④减少外力侵蚀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国内新冠疫情得到缓解和控制后,我国迅速推动"复工复产"。
下列哪一项信息技术可以帮助快速了解复工情况A.GPSB.R SC.GISD.数字地球6.我国北方有句谚语"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指的是大雪后来年有好收成,原因是大雪后A.热量充足B.降水充足C.病虫害少D.养分增加2019年6月18日,四川省长宁县发生地震,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向四川宜宾提前10秒发出预警,向成都提前61秒发出地震预警。
完成7、8题。
7.关于本次地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震级宜宾和成都相同B.烈度宜宾和成都相同C.利用地震波传播时间差进行预警D.人们先感受到地面上下震动8.四川多地震的原因及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正确的是A.板块生长边界山体滑坡B.板块消亡边界C.地壳活跃崩D.位于断裂构造带火山读"最近十年全国春运铁路民航旅客发送量(亿人次)统计"图,完成9、10题。
NASA有必要建造火星农场的5个理由NASA计划将火星作为未来的长期定居点。
太空科学家表示这意味着太空总署有必要认真考虑在太空中修建温室。
太空微重力环境对植物生长的研究已经有几十个年头的历史了,主要由天空实验室和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进行研究,当然也包括乘坐太空梭执行任务的其他宇航员。
1970年苏联礼炮空间站的宇航员也进行过温室培育实验,出于个人目的的实验。
德国航空太空中心研究团队最近发表在Acta Astronautica 期刊的报告认为之前对太空温室的研究终于有了回报,研究由太空建筑师Sandra H?uplik-Meusburger主持。
该团队认为兴建太空温室对宇航员的心理健康大有好处,而且还很实用,所以未来长期太空任务都应该更加注重太空温室,团队建议NASA筹划中的2030年火星载人计划就应该包括太空温室。
“前苏联宇航员把他们种的植物叫做“人类的绿朋友们”,” H?uplik-Meusburger说,他专注于研究极端环境下的可居住性。
她和她的同事为NASA例举了火星载人计划需要温室的5个理由。
1. 沙拉机器“食物一直以来都是宇航员们要关心的大问题。
”H?uplik-Meusburger说。
早期的太空先驱们不得不吃管子里流出来的恶心食物,现在宇航员的选择就多得多,他们可以吃到地球上细心包装好的食物,放久也不会变质。
新鲜蔬果有一天也能上太空,空间站没有冰箱,所以还是要尽快吃完。
太空温室的出现为宇航员的菜单增加了别样选择,宇航员们可以在太空中种植蔬菜。
在太空中吃上新鲜蔬菜不但能舒缓压力,还能鼓舞士气。
——研究团队在报告中写道。
俄罗斯宇航员在国际空间站苏联段已经开辟了自己的小花园Lada,是一种“沙拉机”的名字,H?uplik-Meusburger说。
NASA也在轨道实验室的美国区搭建类似系统,名为“Veggie”。
国际空间站的小型温室2. 缓解压力在太空中生活会对人身心造成高强度压力,宇航员一定要在空余时间找些活动放松自己。
美国宇航局计划2021年在火星种植开花植物
据国外媒体报道称,火星很可能在十年内迎来它的第一批人类访客,有可能是来自美国宇航局或者某家私人太空公司。
这些登陆火星的人类将发现他们位于一个人类从未经历过的荒凉外星球环境中。
但是在他们前往火星之前,美国宇航局很可能给这些勇敢的先驱者们一点乔迁的礼物:一束鲜花。
储藏在第二代新型好奇号漫游车上的,将是美国宇航局科学家认为有可能在贫瘠火星环境中存活的大量植物种子。
这个项目被称作火星植物实验(简称MPX),美国宇航局将借此了解在火星的强辐射环境中是否有可能培育出一些花朵(特别是一种拟南芥)。
这些开花植物不会真正直接种在火星土壤中,因为美国宇航局不想在宣称有机会开发这颗红色星球之前,给火星环境带来任何威胁。
新一代好奇号漫游车预计将在2021年年初登陆火星,登陆后它将开始执行火星植物实验项目,为这些种子浇水并使其发芽。
这个试验只需要15天就能得到结果,到时候我们至少会更了解火星的低重力和高辐射是否支持植物生存。
如果这些植物能够在火星存活,健康的蔬菜和一些可呼吸的氧气将成为未来火星殖民者菜单上的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