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孔测试联作工艺技术在川渝高含H2S气井的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153.26 KB
- 文档页数:3
射孔工艺技术射孔工艺技术是一种用于油、气井的孔洞形成的技术。
在油气勘探和开采中,油井的射孔工艺技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介绍关于射孔工艺技术的主要内容。
射孔工艺技术是一种通过爆炸能量来创造井眼内孔洞的方法。
射孔工艺技术主要用于油气井的完井操作,以便使油气能够流入井筒并达到地面。
射孔井眼能够提供油井的进入通道,使得油气能够顺利从地下井底流至地面设备,然后被收集起来。
射孔工艺技术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动力射孔和爆炸射孔。
动力射孔是通过使用高压液体或气体来切割井眼形成孔洞。
这种方法速度较慢,但具有较高的可控性。
爆炸射孔则是通过使用炸药爆炸的方式来创造井眼内孔洞。
这种方法速度较快,但控制难度较大。
射孔工艺技术的使用需要根据特定的油井条件和要求来选择合适的射孔方式。
在选择爆炸射孔时,需要考虑油井的孔隙度、压力和温度等因素,以确保爆炸会在预期的位置和方向产生孔洞。
此外,射孔前还需要进行有效的井筒清洁工作,以避免在射孔过程中堵塞孔洞。
射孔工艺技术需要专业的设备和操作人员来实施。
首先,需要将炸药安全地安装在射孔弹药筒中,并将其下放到合适的位置。
然后,通过设置合适的引爆装置和控制系统来控制爆炸的时机和强度。
最后,在爆炸前需要确保井筒内不会有过多的压力和液体存在,以避免爆炸的危险。
射孔工艺技术的应用还需要考虑环境保护和安全。
在操作过程中,必须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确保操作人员和周围环境的安全。
同时,在射孔后,需要对井眼内产生的碎片和油气进行处理和收集,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射孔工艺技术的发展使得油气勘探和开采工作更加高效和可靠。
通过射孔,可以提高油井的产出能力和采收率,达到更好的经济效益。
因此,射孔工艺技术在油气工业中的应用将继续得到重视和推崇。
高温高压高含硫气井完井试气工艺技术与应用Completion and well testing technology in HTHP and high-H 2S gas wells of the eastern Sichuan Basin 【作者】 苏镖; 赵祚培; 杨永华; 【Author 】 Su Biao,Zhao Zuopei,Yang Yonghua(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Sinopec Southwest Branch,Deyang,Sichuan 618000,China)【机构】 中国石化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 【摘要】 川东北海相碳酸盐岩气藏具有(异常)高压、高温、高产、高含酸性腐蚀气体的特点。
完井测试过程中,测试管柱在不同工况下的轴向位移明显,测试管柱安全可靠性较差;多种腐蚀气体共存,含量高,机理复杂,对管柱材质的要求高;施工工艺复杂,优质、快速、取全、取准资料难度大;同时,安全风险也大。
为了完井测试的顺利进行,通过对管柱力学性质、腐蚀机理的研究,优选了89 mm 、110SS 油管组合,并在对工艺技术调研的基础上,结合现场实践优化了APR 完井试气配套工艺技术。
所形成的川东北高温高压高含硫深井完井试气工艺配套技术,为该区和类同气田的勘探开发提供了技术保障。
更多还原【Abstract 】 The marine carbonate gas reservoirs in the northeastern Sichuan Basin are featured by(abnormal) high pressure,high temperature,high productivity,and a high content of acidic corrosive gases.During the process of well testing,remarkable axial displacements of testing string have been detected under different working conditions so the reliability and safety of testing string are relatively low.In addition,a high content of various corrosive gases co-exist and the corrosion mechanism is so complica... 更多高含硫气藏水平井测试工艺应用实践【作者】 宋爱军; 赵祚培; 杨永华; 乔智国; 【机构】 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 【摘要】 川东北高含硫气藏水平井,具有埋藏深、储层压力高、腐蚀分压高、地层易漏失等特点,储层测试评价存在下漏上喷、卡埋管柱等风险。
油管输送射孔与地层测试器联合作业一、概述油管输送射孔(TCP)与地层测试器联合作业工艺术(以下简称联作),是将TCP器材与测试器组合在一根管柱上,一次下井可同时完成油管输送负压射孔和地层测试两项作业。
它能提供最真实的地层评价机会,获到动态条件下地层和流体的各种特性参数。
我国80年代后期从国外引进了该项技术,进入90年代以来,联作工艺已在我国各大油田普遍推广起来。
测试器的类型较多,因而能组成的联作管柱型式及施工方法也就很多。
目前使用最多的是Johnston的MFE地层测试器,以后又引进的常规PCT测试器、全通径PCT测试器和APR全通径测试器等,联作激发起爆方式由最初的压差启动、绳索控制起爆方式增加到旁通传压起爆方式和使用全通径测试工具的投棒起爆方式;地层测试的顺序也由从下到上逐层测试发展到既可从下到上也可从上到下进行测试。
目前,联作技术正朝大斜度井、高温高压井等特殊条件井的联作方向发展,今后新型测试器和新的联作方法必将不断出现。
二、联作工艺的优越性1、地层测试的方法及目的1)地层测试的方法地层测试又称DST,它包括钻井过程中进行的测试(又称中途测试)和射孔完井后对油气层进行的测试(又称完井测试)。
完井测试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先进行电缆常规射孔,然后下测管柱进行测试。
另一种就是联作工艺地层测试。
2)地层测试的目的通过对取得的测试资料和回收的地层流体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就可以对测试地层进行定定量的评价。
可获得地层的温度、原始压力、平均有效渗透率、井壁平均堵塞比、测试半径、井储系数、流动系数、表皮系数、污染压降、压力衰竭和边界异常等30余项地层和流体的特性参数。
根据这些参数,我们就可以预测产油量、产气量和产水量,可以判断测试层有无开采价值,如何开采以及有无必要采取增产措施,能帮助我们及时、准确地认识新油藏,加快勘探步伐,扩大勘探成果,科学指导增产措施。
2、联作工艺的优越性(1)联作工艺的最大优越性是在负压条件下射孔后立即进行测试,因而能提供最真实的地层评价机会,而其测试方法是在压井条件下作业,会使压井液或钻井液滤液沿射孔孔道向地层深处渗入,造成对油气层的伤害。
超深高含硫大斜度井射孔工艺技术研究及应用[摘要]:元坝气田长兴组属于超深、高温、高含硫化氢气藏,射孔作业的难度和安全风险较大。
针对射孔面临的技术问题和难点,从射孔工艺选择、射孔枪及射孔参数确定、射孔管串优化等方面进行研究,采用射孔、酸压分布实施工艺,114型射孔枪,长井段变密度射孔,多级延时起爆,在元坝10-C1井进行了成功运用,施工结果证实了超深高含硫大斜度井射孔测试工艺技术在元坝大斜度井的适应性。
同时,施工过程中也发现了射孔枪两单元间较弱筛管部分变形等现象和问题,通过分析总结,为后期的元坝大斜度井的施工提供了经验。
[关键词]元坝气田;硫化氢;大斜度;长井段;变孔密;射孔管柱0引言元坝10-C1井是部署在中石化元坝气田,以长兴组为目标层位的一口大斜度开发井,完井方式为套管射孔完井。
该区块长兴组气藏温度149.5℃~157.4℃,气藏压力66.3~69.2MPa,CO2含量3.12%~15.5%(平均8.17%);H2S含量为2.7%~8.44%(平均5.53%),属于高温、高含硫化氢、中含二氧化碳的干气藏。
本井射孔井段7008.00-7180.00m,累计射厚178m,最大井斜角79.14°,在射孔施工过程中,难度和安全风险巨大,需要解决以下几项关键技术问题:1) 由于地层高含硫化氢,地层打开后,含有腐蚀介质的流体进入井筒,如果井下的射孔枪长时间与腐蚀介质接触,易造成复杂事故;2)进行射孔完井时,为避免避免二次作业可能带来的安全风险,所有储集层段必须一次性打开,射孔井段超长,射孔时管柱的震动大,容易造成井内管柱超负荷,并损坏油层套管;3)长井段一次性射孔,井筒有大量的金属残留物和地层碎屑;射孔打开地层后,地层流体与完井液接触易产生沉淀;大斜度井射孔枪紧贴在套管壁上,射孔枪孔眼毛刺和套管孔眼镶嵌的几率大,综合以上因素,射孔枪容易卡、埋;4)井深、温度高、高含腐蚀介质、射孔井段长,导致射孔施工失败的因素多。
射孔新技术在川西致密气藏勘探开发中的应用秦建军徐勇(中石化西南石油局测井公司)摘要针对川西坳陷碎屑岩领域天然气储层普遍具有岩性致密、非均质性强、地层破裂压力高的特点,开展的复合射孔、超正压酸化压裂射孔以及定方位射孔等射孔新技术,突破了常规聚能射孔的局限性,有效降低了地层破裂压力和射孔作业对地层带来的压实损害,改善了近井地层的渗流条件,提高了射孔井的油气产能。
本文结合川西致密气藏的工程地质特点,阐述上述几种射孔新技术的原理,并对其在川西致密气藏勘探开发中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复合射孔超正压射孔定方位射孔天然气藏应用0 前言四川盆地西部陆相碎屑岩地层主要由第四系、白垩系、侏罗系和三叠系组成,主要储集层集中分布在侏罗系和三叠系,纵向上从500余米至6000余米的深度内均有天然气层分布,横向上在面积约42000km2的范围内,致密碎屑岩气藏星罗棋布。
地层岩性致密化程度由浅至深一般呈现出常规、准致密、致密和超致密的趋势,平均孔隙度从大于10%逐渐下降到小于5%,平均渗透率从大于1%降低至小于0.1%。
地层一般呈现高异常压力,地压系数在1.2~2.0左右,平均地层破裂压力梯度2~3MPa/100m左右,中至深层裂缝控气作用渐趋增强,单井自然产能低,射孔压裂投产是气井主要投产方式。
在川西致密气藏的长期勘探开发中,常规聚能射孔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射孔弹打靶深度已达1080mm,地层条件下射孔穿深达到700mm左右,能够穿过污染带进入地层,形成地层和井筒之间的有效渗流通道,在中浅层天然气勘探开发中取得良好效果。
但聚能射孔器也有局限性,一是容易对地层造成压实污染,由于聚能射孔弹的挤压成孔作用在射孔孔道周围形成一个压实区域,区域平均厚度1.2~1.3cm,孔隙度下降13~22%,渗透率下降72~78%,可见射孔压实带的形成,增大了地层流体流向孔眼的流动阻力,从而降低了油气井的产能,而且随着射孔弹药量的增加压实伤害加重。
高含H2S气田水及闪蒸气处理新技术探讨3.4.5.中石油西南油气田重庆气矿梁平采输气作业区重庆市梁平区405200摘要:在高含H2S气田集输站场原水气分离时,由于存在着气液分离而造成的气田水在高压闪蒸时会发生闪蒸等有害的H2S,因此,传统的焚烧处理方法处理这些废气,会造成SO2的污染。
它的含量已经超出了有关的国家标准。
利用HYSYS和PROMAX对气田水分闪蒸气体与H2S的关系进行了模拟,并对其进行了理论计算。
在浓缩方面,建议利用金属膜片式压气机对闪蒸产生的H2S等酸性气体进行加压,再通过输气管道将其送入天然气净化装置进行脱硫和硫磺回收处理,实现高含H2S气田集输站场闪蒸气体零排放。
关键词:气田水;闪蒸气;H2S;酸气压缩机引言川渝两地的气藏均存在着H2S,其中,目前已开采的云安厂气田,其酸度为:H2S 7.49%, CO211.40%,属高含 H2S气藏。
含硫气田的水是指随着含硫气体开采而产生的地层水,按照 SY/T612-2008 《高含硫化氢气田地面集输系统设计规范》,采取高压或低压闪蒸的方式,将闪蒸气通过高压或低压放空管线输送至火炬进行焚烧,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并有一定的危险性。
而H2S含量较高的气田水,由于其在闪蒸后的H2S含量较高,故在H2S含量较高的情况下,如何进行闪蒸避免环境影响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气田水的闪蒸处理在一个低压的容器内,当一个高压的饱和水被注入一个低压的罐内时,它会因为压力的急剧下降而释放出一部分。
而按照亨利法则 P= EX (P是溶解物在气体中的平衡分压力,kN/m³);X是液体中溶解物的摩尔分率;E是亨利常量, P值与温度、压力、溶质和溶质性质相关),而在分压条件下,溶质的溶解率随压力的变化而变化,而随着压力的减小,溶质会快速释放,从而产生快速的闪蒸。
在高含H2S气田水体中,闪蒸是一种以H2S、CO2、H2O为主的气田水在高压条件下被溶于水的压力下所排出的一种气体。
气井射采联作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王军恒1任世举1李东淼2(1.大港油田石油工程研究院;2.大港油田采油一厂,天津大港300280)摘要:含气油井在投产时由于气量影响无法正常使用射采联作工艺技术。
气井射采联作技术是在原有射采联作的基础上配套特 种气锚,然后与联作泵配套应用,射孔作业后无需起出管柱,便可进行油井投产,简化施工工序,降低作业成本,防止井喷事故。
本文 主要介绍了该工艺在大港油田采油四厂的使用情况,经过现场13井次的使用,证明该工艺可满足生产需求且达到了节能增产的效 果,很好的解决了射采联作在气井中的应用,减轻了油层的污染并缩短了占井的周期。
该工艺技术在含气井中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关键词:气井射采联作工艺管柱抽油泵1技术现状常规的射采联作工艺仅能适用于含气量小于1000方的油 井。
对于产气量较高,气液比较大的井,由于要考虑抽油泵气锁 的原因,必须加气锚或者使用防气联作泵,而加气锚或者用防 气泵后,又和现有的射采联作技术不配套。
为了节省含气井的 投产时间,加快含气井产能井的投产速度,避免频繁作业造成 对地层的二次污染,有效减少作业时间,节约生产成本,提高 社会效益,特进行了含气井射采联作工艺现场应用。
含气井的 射采联作工艺技术是在原来油井射采联作的基础上,配套研究 了特种气锚,在能实现气井的油气分离的同时,还可以利用射 孔、抽油联作技术,实现含气井的射孔、抽油联作技术,从而达 到缩短单井开发周期、还节约施工作业成本、保护了储层。
2工艺原理及方案2.1工作原理气井射采联座工艺是射孔与下泵生产一次完成的,并可实 现气液在井下的有效分离。
整体的气井射采联作工艺管柱主要 包括射孔枪部分、气锚及联作泵等组成。
其管柱结构是:泄油器 +射采联作泵+定位短节+气锚+点火头+射孔枪。
按整体工 艺方案的管柱依次下入射孔枪、气锚及联作泵,随油管下到预定 位置,射孔后调整抽油泵的位置到设计深度,从井口投入联作泵 的固定阀芯,并通过水泥车地面打压一定压力,将阀芯送入泵底 座,试压合格后下入柱塞及抽油杆即可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