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QCC成果汇报提高危重病人床头交接班完整率共44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3.86 MB
- 文档页数:44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危重病人床头交接班准确性中的应用作者:王艳芸刘萌武佳丽来源:《现代养生·下半月》2014年第07期【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危重病人床头交接班准确性的应用。
方法:我科在2013年7月开始建立品管圈,确立并对危重症患者交接班准确性地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完善的整改计划,对前后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对策的实施在口腔基本情况、四肢活动情况等5个方面交接都有所提高和改进。
结论:品管圈活动提高了危重病人床头交接班准确性,是又一种有效管理的途径。
【关键词】品管圈;危重症患者交接班;准确性品管圈(QCC)是由同一个工作场所的人(5-12人)为了解决现场工作的问题,提升工作绩效,自动自发的组成一个团队(圈),然后团队成员分工合作,应用品质管理的手法工具,进行各种分析,解决工作场所的问题以达到改善业绩的目标[1]。
我科运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危重病人床头交接班准确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我科于2013年7月以自愿参加的方式成立了QCC小组,共11人,其中护师2人,护士9人,平均年龄26岁,实施对象为科内的危重症病人。
命名圈名为“N圈”喻意着在神经内科的大家庭里,所有的医护人员以无限的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守护者每位患者的健康。
1.2 方法1.2.1 选定主题召开品管圈小组成员会议,以头脑风暴的方法,提出8个备选主题,通过主题评价表进行打分选定得分最高的为本次QCC活动的主题。
1.2.2 选题理由(1)对病人而言:提高危重患者的床头交接班的准确性有助于病情的恢复,减少并发症。
(2)对护士而言:提高自身工作准确性的一个有利途径。
(3)对科室而言:有利于床位的周转率和医疗形象的提升。
1.2.3 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通过头脑风暴法,我们自行设计辅助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病房环境,交接班护士所处位置、氧气、胃管、尿管等交接班的项目,共计18项,对危重患者交接班次数300次问卷,我科护士对于口腔基本情况、四肢活动情况、氧气基本情况、交接班人员位置、床单位整洁度、其他6个方面交接班不到位的比率比较高,占到71.4%。
品管圈提高危重病人床头交接班准确性的临床价值评析_第一论文网王晓坤鲁林艳赵辉许兆艳吉林省肿瘤医院吉林省长春市130021【摘要】目的:分析在危重病人床头应用品管圈活动对提升交接班准确性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危重病人90例作为研究对象,实施品管圈活动,并对影响危重病人交接班的准确性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完备的活动措施,比较实施前后的效果。
结果:在实施品管圈活动之后,危重患者的肢体情况、对策实施以及口腔方面交接的准确性明显提升(P<0.05)。
结论:在危重病人床头应用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提升危重病人床头交接班的准确性,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途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品管圈;危重病人床头交接班;临床价值品管圈管理活动指的是处于同一工作场所中的人员为了有效地解决现场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升工作业绩,组成的一个团队,之后团队工作成员间明确分工,采用品质化管理手段,对工作内容进行分析的方式[1]。
这种活动是以改善工作业绩作为主要目标。
针对这一研究目的,本文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危重病人作为研究对象,现阐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的危重病人9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中男性48例,女性42例,年龄24-69岁,平均年龄(42.37±3.41)岁。
1.2方法1.2.1主题活动确定我院针对危重病人的交接管理召开了品管圈成员会,并推选出6个备选的活动主体,由医院的护理人员和医生对主题进行评价和评分,并将评价和评分最高的主题确定为本次品管圈活动的主题。
1.2.2主题现状调查我院自行设计的品管圈管理活动的辅助调查问卷,具体调查内容包括:交接班护士位置、病房环境、胃管、氧气等管理项目。
另外,针对危重病人的口腔情况、四肢活动以及对策实施等进行了相应的问卷调查。
1.2.3影响危重病人交接班正确性的因素分析依据问卷调查中存在的问题,我院从护理人员、病房环境以及危重病人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