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光资源分布
- 格式:doc
- 大小:37.50 KB
- 文档页数:12
我国太阳辐射分布详解我国西部太阳能的年总辐射约为140-200 Kcal/cm2·year,高于东部的80-160Kcal/cm2·year;我国东部、北部地区的年总辐射约为120-160 Kcal/cm2·year,高于南部地区的80-120 Kcal/cm2·year;我国三分之二以上的地区的年日照时数达2000小时,年总辐射大于140 Kcal/cm2?year,应用太阳能空调的前景很好。
特点:1。
太阳能资源最好的地区和最差的地区,都分布在北纬22°~35°区域内。
尤其是青藏高原,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理想的地区,年辐射量达180~200Kcal/cm2·year。
而四川盆地由于处在南北两股暖冷气流交汇处,云雨天气多,形成太阳能资源的低值中心。
2。
在北纬30°~40°之间,太阳能资源随纬度增加而增加。
3。
北纬40°以上,太阳能资源自东向西逐渐增加。
4。
新疆地区太阳能资源分布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
5。
台湾地区太阳能资源由东北向西南逐渐增加,海南岛太阳能资源和台湾基本相当。
太阳能利用潜力巨大太阳能资源按日照时间和太阳能辐射量的大小,大致上可分为五类。
甘肃省大部分地区属于一、二类地区,太阳辐射比较丰富,平均年日照时间在2300—2700小时。
有专家测试,在相同水量和温度的前提下,兰州市夏季每天每平方米所接受的太阳热量相当于4千瓦时电转化的热量,冬季则大约相当于2千瓦时到3千瓦时电。
其实这个太阳能的能源分布是有表格的.国内最好的是西藏,青海,最差的是四川,贵州一部太阳辐射能量不仅具大,对于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目前被人类利用的能量几乎都是直接或者间接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
所以了解和认识我国太阳辐射能分布规律对于充分利用太阳能和指导工农业生产有着重要意义。
太阳辐射能分布是影响农业生产光照热量条件的重要因素,也是考试重要的知识点,因此在知识上我们既要了解太阳辐射的分布规律又要会分析太阳辐射分布不同的原因。
四平地区光资源与生产潜力研究【摘要】四平地区位于中国东北,光资源丰富,具有较大的生产潜力。
本文通过对四平地区光资源现状的分析,发现该地区日照时数较多,适合发展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对四平地区光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进行了深入研究,指出存在资源利用率低和技术水平不高等问题。
对四平地区的生产潜力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光资源与生产潜力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影响因素。
最终,提出了四平地区光资源开发利用的建议,包括提升技术水平、加强政策支持等措施。
未来的研究可着重于提高光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当地产业发展,为四平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
【关键词】四平地区、光资源、生产潜力、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现状分析、开发利用情况、关系探讨、影响因素、开发利用建议、未来研究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四平地区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属于典型的内陆地区,地处东经122°42'~125°26',北纬42°30'~43°40'之间。
四平市是辽宁省重要的工业城市之一,也是黑龙江与吉林两省的交通枢纽。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四平地区的工业生产和人口数量不断增长,对光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四平地区的光资源开发利用水平相对较低,存在着光资源利用率低、光资源开发技术落后等问题。
开展对四平地区光资源与生产潜力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发展意义。
通过深入分析四平地区的光资源现状和生产潜力,可以为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经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参考。
这一研究也有助于推动四平地区绿色低碳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四平地区光资源与生产潜力的深入分析,探讨光资源开发利用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为地方政府制定有效的发展规划和政策提供依据。
具体目的包括:1.了解四平地区光资源的分布情况和现有利用状况,评估其开发潜力;2.分析光资源对当地生产活动的影响,探讨光资源与生产潜力之间的关系;3.探讨影响四平地区光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因素,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青海面积约72万平方公里,人口550万。
处青藏高原东北部,北纬31°40′至39°19′,全省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3000—5000米的地区占67%。
高原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温差大、日照时间长。
处中纬度地带,太阳辐射强度大,光照时间长,年总辐射量每平方厘米可达690.8—753.6千焦耳,直接辐射量占辐射量的60%以上,年绝对值超过418.68千焦耳,仅次于西藏,位居全国第二。
西藏面积约12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280万。
地处世界上最大最高的青藏高原西南部,北纬26°44′至36°32′之间,平均海拔4千米以上。
独特的高原气候,空气稀薄,日照充足,气温较低。
西藏是中国太阳辐射能最多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平原地区多一倍或三分之一,日照时数也是全国的高值中心,拉萨市的年平均日照时数达3021小时,年辐射量为6000—8000兆焦尔/平方米,呈自东向西递增分布,此数值仅次于撒哈拉沙漠居世界第二。
宁夏面积6.6万平方公里,人口560万。
位于北纬35°14~39°23,山地海拔多在1600~3000米。
宁夏太阳能资源丰富,是我国太阳辐射的高能区之一。
据1961-2004年宁夏太阳辐射资料统计表明,全区平均5781MJ/ m2.a其空间分布特征是北部多于南部,南北相差约1000MJ/m2.a,灵武、同心最大,达6100 MJ/ m2.a以上。
且太阳辐射能直接辐射多、散射辐射少,对于太阳能利用十分有利。
全年平均总云量低于5成,晴天多,阴天少,日照时数多达2835h,年日照百分率达64%,北部石嘴山地区年日照时数高达3100 h。
内蒙古面积118万平方公里,人口2400万。
太阳能资源也很丰富,总辐射量在每平方米4800-6400兆焦耳,年日照时数为2600-3200小时。
其中巴彦淖尔及阿拉善盟系全国高植区,太阳能总辐射量高达每平方米6490-6992兆焦耳,仅次于青藏高原,处中国的第二位。
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概述编辑:sunny 作者:马月北京木联能软件技术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发表于:2014-04-09 来源:索比太阳能光伏网摘要:根据过去一些太阳能辐射资源分布的相关研究,基于中国气象局及其下属单位、NREL和NASA 的研究成果,本文将对对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情况进行描述。
Solarbe(索比)光伏太阳能网讯:摘要:根据过去一些太阳能辐射资源分布的相关研究,基于中国气象局及其下属单位、NREL和NASA的研究成果,本文将对对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情况进行描述。
太阳能是一种清洁的、环保的可再生能源。
太阳能发电成为目前备受关注的焦点之一。
我国太阳能发电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详细了解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情况能够有效的指导宏观决策,对我国太阳能资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一些机构已从事太阳辐射观测、数值模拟工作多年,并取得了重要成果。
例如,中国气象局及其下属单位建立了多个太阳辐射观测站、气象站,组成了太阳能资源观测网,获取真实的观测资料,并结合气候统计和数值模拟等方法绘制我国太阳能资源气候分布图。
美国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研发了太阳辐射气候模式(Climatological Solar Radiation (CSR) Model),结合云盖、水汽和示踪气体信息,并考虑气溶胶数量,计算得到分辨率为40km×40km的月平均太阳辐射数据,该数据免费对外开放。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通过对卫星观测数据的反演,免费为用户提供分辨率为1°×1°的太阳辐射数据。
根据过去一些太阳能辐射资源分布的相关研究,基于中国气象局及其下属单位、NREL和NASA的研究成果,下面对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情况进行描述。
一、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概述我国属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全国总面积2/3以上地区年日照时数大于2000小时,年辐射量在5000MJ/m2以上。
据统计资料分析,中国陆地面积每年接收的太阳辐射总量为3.3×103~8.4×103MJ/m2,相当于2.4×104亿吨标准煤的储量。
中国三北地区太阳能资源分布按接受太阳能辐射量的大小,全国大致上可分为五类地区,如表1.1所示五类地区分布图见图1.1内蒙古太阳能资源状况:内蒙古全区太阳能资源的分布自东部向西南增多,以巴彦淖尔市西部及阿拉善盟最多,太阳能总辐射量高达6490~6992兆焦耳/平方米,仅次于青藏高原,处我国的第二位。
一年之中,4~9月辐射总量与日照率都在全年的50%以上。
特别是4~6月,东南季风还未推进到内蒙古境内,所以空气干燥,阴云天气少,日照充足。
内蒙古大部分年日照时数都大于2700小时,其中:1、巴彦淖尔市西部,日照时数为3100—3300小时。
巴彦淖尔市太阳能资源十分丰富,属我国太阳能资源富集区域。
全市各地太阳年总辐射量为198.8-208.5瓦/平方米之间,由东向西逐步增多。
其中,杭锦后旗、五原为200-204瓦/平方米之间,临河、乌中旗200瓦/平方米。
各月总辐射的高值在5、6、7月,其次为8月、4月和9月,其中5月达到极高值。
5、6、7月的太阳高度角为一年中最高的时候,而5月是降水量最少的月份,此时的云量少,晴天多,日照足,因而辐射强烈;6、7月份随云量和降水天气的逐渐增多,总辐射量有所下降;8月为降水量多的时期,且日照时数也减少,辐射进一步减弱,其他月份由于太阳高度角低,日照时间短,比5月平均少30小时以上。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境内80%以上地区海拨高度3000m。
大气层相对稀薄,目光透过率高,加之气候干旱,降雨量少,无霜期长,云层遮蔽率低,故太阳能辐射资源十分丰富。
其特征为:一是年日照时间长,全省各地年日照时间达2300~3650h,年平均日照率达60%~80%;二是光辐射强度大,省内各地的辐射总量达586×104~754×104kJ/m2·h。
三是直接辐射比例高。
境内西、北部地区一般超过60%,全省直接辐射年平均值为419×104kJ/m2·h以上。
中国能源资源分布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之一,也是全球最大的能源生产国之一。
中国的能源资源分布广泛,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核能、可再生能源等多种类型。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中国的能源资源分布情况,并介绍一些相关的例子和补充说明。
首先,煤炭是中国最主要的能源资源之一。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消费国和生产国,拥有丰富的煤炭储备。
据统计,中国的煤炭资源储量为1.77万亿吨,占全球的13%,分布广泛且分布密度高。
其中,山西、内蒙古、陕西、河北等地是中国煤炭产煤大省,这些地区的煤炭储量较高,煤炭开采活动也非常活跃。
其次,石油和天然气也是中国重要的能源资源。
中国虽然石油产量不足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但是在全球石油消费国中居于前列。
中国的主要石油产区包括东海、黄河三角洲和新疆等地。
东海地区是中国最重要的海上石油产区之一,这里有丰富的油气资源,也是中国石油公司的主要开掘地。
另外,新疆地区是中国陆上油气资源非常丰富的地区,这里的塔里木盆地是中国最大的陆上油气盆地之一。
此外,中国也开始逐渐发展和利用其他的能源资源,如核能和可再生能源。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核电产量国之一,也是在建核电机组最多的国家。
中国的核能发展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如广东、浙江、福建等地。
此外,中国还大力发展风电、太阳能和水电等可再生能源。
内蒙古、江苏、河北等地是中国风电和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地区,这些地区拥有良好的风力和光照条件,非常适合发展可再生能源。
在中国能源资源分布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地区能源资源的特点和优势。
煤炭资源主要集中在北方省份,使得该地区成为中国煤炭工业的重要基地。
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分布在沿海、西南和西北地区,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和能源消费相对较高,也是能源供应的重要来源。
而可再生能源则更分散地分布在各个地区,这对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绿色能源转型起到了重要作用。
总结起来,中国拥有丰富多样的能源资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核能和可再生能源等。
太阳能资源分布新闻日期:2008-01-31 浏览次数:6368中国地处北半球欧亚大陆的东部,主要处于温带和亚热带,具有比较丰富的太阳能资源。
根据全国700 多个气象台站长期观测积累的资料表明,中国各地的太阳辐射年总量大致在3.35X 103〜8.40X 103MJ/m2之间,其平均值约为 5.86X 103MJ/m2。
该等值线从大兴安岭西麓的内蒙古东北部开始,向南经过北京西北侧,朝西偏南至兰州,然后径直朝南至昆明,最后沿横断山脉转向西藏南部。
在该等值线以西和以北的广大地区,除天山北面的新疆小部分地区的年总量约为 4.46X 103MJ/m2 外,其余绝大部分地区的年总量都超过 5.86X 103MJ/m2 。
太阳能的相关知识新闻日期:2007-11-07 浏览次数:1638太阳能一般指太阳光的辐射能量。
在太阳内部进行的由"氢"聚变成"氦"的原子核反应,不停地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并不断向宇宙空间辐射能量,这种能量就是太阳能。
到达地球大气层的太阳能,30%被大气层反射,23%被大气层吸收,其余的到达地球表面,其功率为800000 亿kW ,也就是说太阳每秒钟照射到地球上的能量就相当于燃烧500 万吨煤释放的热量。
利用太阳能的历史据记载,人类利用太阳能已有3000 多年的历史。
将太阳能作为一种能源和动力加以利用,只有300 多年的历史。
真正将太阳能作为"近期急需的补充能源"," 未来能源结构的基础" ,则是近来的事。
20 世纪70 年代以来,太阳能科技突飞猛进,太阳能利用日新月异。
近代太阳能利用历史可以从1615年法国工程师所罗门•德•考克斯在世界上发明第一台太阳能驱动的发动机算起。
20世纪的100年间,太阳能科技发展历史大体可分为七个阶段。
第一阶段(1900-1920)在这一阶段,世界上太阳能研究的重点仍是太阳能动力装置,但采用的聚光方式多样化,且开始采用平板集热器和低沸点工质,装置逐渐扩大,最大输出功率达73.64kW,实用目的比较明确,造价仍然很高。
中国三北地区太阳能资源分布按接受太阳能辐射量的大小,全国大致上可分为五类地区,如表1.1所示五类地区分布图见图1.1内蒙古太阳能资源状况:内蒙古全区太阳能资源的分布自东部向西南增多,以巴彦淖尔市西部及阿拉善盟最多,太阳能总辐射量高达6490~6992兆焦耳/平方米,仅次于青藏高原,处我国的第二位。
一年之中,4~9月辐射总量与日照率都在全年的50%以上。
特别是4~6月,东南季风还未推进到内蒙古境内,所以空气干燥,阴云天气少,日照充足。
内蒙古大部分年日照时数都大于2700小时,其中:1、巴彦淖尔市西部,日照时数为3100—3300小时。
巴彦淖尔市太阳能资源十分丰富,属我国太阳能资源富集区域。
全市各地太阳年总辐射量为198.8-208.5瓦/平方米之间,由东向西逐步增多。
其中,杭锦后旗、五原为200-204瓦/平方米之间,临河、乌中旗200瓦/平方米。
各月总辐射的高值在5、6、7月,其次为8月、4月和9月,其中5月达到极高值。
5、6、7月的太阳高度角为一年中最高的时候,而5月是降水量最少的月份,此时的云量少,晴天多,日照足,因而辐射强烈;6、7月份随云量和降水天气的逐渐增多,总辐射量有所下降;8月为降水量多的时期,且日照时数也减少,辐射进一步减弱,其他月份由于太阳高度角低,日照时间短,比5月平均少30小时以上。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境内80%以上地区海拨高度3000m。
大气层相对稀薄,目光透过率高,加之气候干旱,降雨量少,无霜期长,云层遮蔽率低,故太阳能辐射资源十分丰富。
其特征为:一是年日照时间长,全省各地年日照时间达2300~3650h,年平均日照率达60%~80%;二是光辐射强度大,省内各地的辐射总量达586×104~754×104kJ/m2·h。
三是直接辐射比例高。
境内西、北部地区一般超过60%,全省直接辐射年平均值为419×104kJ/m2·h以上。
太阳能的高值中心和低值中心都处在北纬22°~35°这一带,青藏高原是高值中心,四川盆地是低值中心;太阳年辐射总量,西部地区高于东部地区,而且除西藏和新疆两个自治区外,基本上是南部低于北部;由于南方多数地区云雾雨多,在北纬30°~40°地区,太阳能的分布情况与一般的太阳能随纬度而变化的规律相反,太阳能不是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减少,而是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增长。
按接受太阳能辐射量的大小,全国大致上可分为五类地区:全年日照时数为3200~3300小时,辐射量在670~837x104kJ/cm2·a。
相当于225~285kg 标准煤燃烧所发出的热量。
主要包括青藏高原、甘肃北部、宁夏北部和新疆南部等地。
这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与印度和巴基斯坦北部的太阳能资源相当。
特别是西藏,地势高,太阳光的透明度也好,太阳辐射总量最高值达921kJ/cm2·a,仅次于撒哈拉大沙漠,居世界第二位,其中拉萨是世界著名的阳光城。
全年日照时数为3000~3200小时,辐射量在586~670x104kJ/cm2·a,相当于200~225kg 标准煤燃烧所发出的热量。
主要包括河北西北部、山西北部、内蒙古南部、宁夏南部、甘肃中部、青海东部、西藏东南部和新疆南部等地。
此区为我国太阳能资源较丰富区。
全年日照时数为2200~3000小时,辐射量在502~586x104kJ/cm2·a,相当于170~200kg 标准煤燃烧所发出的热量。
主要包括山东、河南、河北东南部、山西南部、新疆北部、吉林、辽宁、云南、陕西北部、甘肃东南部、广东南部、福建南部、江苏北部和安徽北部等地。
全年日照时数为1400~2200小时,辐射量在419~502x104kJ/cm2·a。
相当于140~170kg 标准煤燃烧所发出的热量。
主要是长江中下游、福建、浙江和广东的一部分地区,春夏多阴雨,秋冬季太阳能资源还可以。
表4.2 中国太阳光资源辐照量分布表
地区类型年日照时数
(h/a)
年辐射总量
(MJ/m2·a)
包括的主要地区备注
一类3200-3300 6680-8400 宁夏北部,甘肃北部,新疆
南部,青海西部,西藏西部
太阳能资源最
丰富地区
二类3000-3200 5852-6680 河北西北部,山西北部,内
蒙南部,宁夏南部,甘肃中
部,青海东部,西藏东南部,
新疆南部
较丰富地区
三类2200-3000 5016-5852 山东,河南,河北东南部,
山西南部,新疆北部,吉林,
辽宁,云南,陕西北部,甘
肃东南部,广东南部
中等地区
四类1400-2000 4180-5016 湖南,广西,江西,浙江,
湖北,福建北部,广东北部,
陕西南部,安徽南部
较差地区
五类1000-1400 3344-4180 四川大部分地区,贵州最差地区。
第二节中国的能源安全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目标以某种战略性矿产资源为例,分析其特点及开发利用现状1.结合材料,归纳分析我国的能源供需特点及影响。
(综合思维)2.运用图表结合实际,理解我国的石油供需问题对我国国家安全的影响。
(综合思维)3.举例分析,我国的能源资源的分布特点及影响。
(区域认知) 4.讨论分析,我国未来能源安全保障的主要对策。
(地理实践力)一、中国能源供需特点1.能源安全问题是我们面临的挑战(1)化石能源是重要的战略性矿产资源,提供了现代社会发展所需的85%以上的能量。
(2)化石能源是非可再生资源,其供应的紧张程度日趋增加。
(3)化石能源消费带来了环境污染与全球气候变化等严重环境问题。
2.我国能源供需特点(1)能源生产与消费总量大、增长快。
(2)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
(3)油气资源相对短缺。
(4)能源供给与消费空间配置错位。
[图表点拨]教材第30页图2.13,从该图可看出:(1)世界上的能源消费结构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
(2)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主要是因为我国的煤炭资源储量丰富,1.我国的能源安全战略:以煤为主自给,以引进油、气为重心。
2.我国石油的供需变化目前我国进口石油的主要来源地:俄罗斯以及西亚、非洲、拉丁美洲等国家和地区。
4.对我国能源安全的影响:石油供给对国际石油市场的高度依赖、石油长距离运输,均可能给我国的能源安全带来威胁。
三、煤炭开发利用与我国能源安全1.资源特点:煤炭资源丰富,在数量上足以满足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需求。
2.与煤炭相关的能源安全风险的主要表现:(1)供需空间明显错位导致的运输安全风险(2)煤炭生产、消费所造成的环境问题①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占用耕地,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地表塌陷;产生水污染和大气污染,危害人体健康。
②消费过程中的问题:释放污染性气体,造成酸雨和严重雾霾;释放大量二氧化碳,导致全球变暖。
四、我国未来能源需求与能源安全1.世界能源发展趋势能源生产、储存、输送等技术创新活跃,能源利用向清洁、低碳、高效方向转型,能源需求总量增长变缓。
全国太阳能资源及开发量分析参考学习,领取电⼦档本期⼝令:93609⼁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全国巡回·每⽉多期⼁学习·考证·⼈脉】◆ 05-14期光伏电站建设培训(西安)点此报名!☜◆ 05-21期储能电站建设培训(杭州)点此报名!☜◆ 04-23期光伏电站运维培训(南京)点此报名!☜1 太阳能资源1.1 全国概况我国属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国家之⼀,全国总⾯积2/3以上地区年⽇照时数⼤于2200⼩时,年辐射量在5000MJ/m2以上。
据统计资料分析,中国陆地⾯积每年接收的太阳辐射总量为33×103-84×103MJ/m2,相当于24×104亿吨标准煤的储量,初步分析全国太阳能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达到156亿千⽡。
其中新疆⾃治区最⼤,约为42亿千⽡,其次是青海和内蒙⾃治区,分别为34亿千⽡和26.15亿千⽡,此外⽢肃、西藏、宁夏以及⼭东等地太阳能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也⽐较可观。
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的主要特点有:(1)太阳能的⾼值中⼼和低值中⼼都处在北纬22°~35°这⼀带青藏⾼原是⾼值中⼼,四川盆地是低值中⼼。
(2)太阳年辐射总量,西部地区⾼于东部地区,⽽且除西藏和新疆两个⾃治区外,基本上是南部低于北部。
(3)由于南⽅多数地区云多⾬多,在北纬30°~40°地区,太阳能的分布情况与⼀般的太阳能随纬度⽽变化的规律相反,太阳能不是随着纬度的增加⽽减少,⽽是随着纬度的升⾼⽽增长。
根据国家⽓象局风能太阳能评估中⼼划分标准,我国太阳能资源地区分为以下四类:⼀、⼆、三类地区,年⽇照时数⼤于2200⼩时,辐射总量⾼于5000MJ/m2·a,是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或较丰富的地区,⾯积较⼤,约占全国总⾯积的2/3以上,具有利⽤太阳能的良好条件。
四类地区虽然太阳能资源条件较差,但仍有⼀定的利⽤价值。
⼀类地区为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6680~8400MJ/m2,相当于⽇辐射量5.1~6.4kWh/m2,⽇照时数3200~3300⼩时。
中国三北地区太阳能资源分布
按接受太阳能辐射量的大小,全国大致上可分为五类地区,如表1.1所示
五类地区分布图见图1.1
内蒙古太阳能资源状况:
内蒙古全区太阳能资源的分布自东部向西南增多,以巴彦淖尔市西部及阿拉善盟最
多,太阳能总辐射量高达6490~6992兆焦耳/平方米,仅次于青藏高原,处我国的第二位。
一年之中,4~9月辐射总量与日照率都在全年的50%以上。
特别是4~6月,东南季风还未推
数都大
于
1
辐
五原为
瓦/平方米之间,临河、乌中旗200瓦/平方米。
各月总辐射的高值在5、6、7月,其次为8月
、4月和9月,其中5月达到极高值。
5、6、7月的太阳高度角为一年中最高的时候,
而5月是
降水量最少的月份,此时的云量少,晴天多,日照足,因而辐射强烈;6、7月份随云量和降
30小时以上。
目
资源十
,年
率达60%~80%;二是光辐射强度大,省内各地的辐射总量达586×104~754×104kJ/m2·h。
三是直接辐射比例高。
境内西、北部地区一般超过60%,全省直接辐射年平均值为419×
104kJ/m2·h以上。
新疆太阳能资源状况:
5.8
×~25%,仅次
现在博
匀递减。
东 5.2×
这是由于新疆的山体西高东低,南高北低,西来的低层气流很难直入塔里木盆地,多从西
部几个缺口入境,在西北部形成比较多的云和降水。
使太阳辐射减弱,东南部则云
雨少,
辐射量增大。
新疆的直射辐射年总量在2.4×105~4.4×105J/(cm2·a),年平均直射辐射
为
和田
5420亿
kW/h60%—64%
太阳能总辐射量为5040—5730MJ/m2,相当于172—178kg标准煤燃烧所发出的热量。
丰富区
主要包括陕北北部的府谷、神木、榆林、横山和渭北东部地区的韩城、澄城、合阳、蒲城
等地。
山西南北长约550km,东西宽约290km,属于黄土高原的一部分,境内海拔多在1000m 左
照时间
日照
数在
502-611KJ/平方厘米,平均在544KJ/平方厘米以上。
在每平方厘米面积上一年内接受的太
阳辐射能总量平均为130万千卡,相当于186kg标准煤燃烧所发出的热量。
虽不及
西藏、新
疆、青海、甘肃等地,但高于同纬度的河北、北京、东北和山西以南各省市,是我国太阳
598KJ/
山及其
部分及
晋城市、沁源县在502~544KJ/平方厘米之间。
运城地区大部分在502KJ/平方厘米以下,是
本省太阳辐射的低值区。
其余,约占全省60%的地区年总辐射量介于544-572KJ/平方厘米之
间。
由此说明,山西开发利用太阳能有相当的丰富的资源优势。
甘肃省各地年太阳总辐射值在4700~6350MJ/m2,其地理分布有自西北向东南递减
,
晴
天多,
南部地
成
的;分布趋
2900
h以上;兰州、武威、白银、会宁、靖远、环县以北超过2600h;陇南山区在2000h 以下。
可见年日照时数高、低值区位置和年太阳总辐射高、低值区相一致。
河北省有500公里左右的海岸线,近海滩涂广阔,年平均气温11-12℃,气候条件好,
平米4
1
辐射
量>6100MJ/m2,年日照时数2900~3319h,日照百分率>64%,每年太阳日照时数>6h 的天数在290d以上,太阳能资源稳定。
2、太阳能资源较丰富区。
包括金昌、武威、民勤的全部,古浪、天祝、靖远、景泰的
大部,定西、兰州市、临夏部分地区,环县部分地区及甘南州玛曲的部分地区。
本区年太阳
每年太
资源
3
4
700~>6h
定。
4
不足
2000
近30,最
少的年份仅为5400.4MJ/m2(2003年),相差1000MJ/m2。
1978—2007年呈明显的减少
趋势,其减少速率为133.4MJ/(10a·m2)。
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属于太阳总辐射
较多阶段,90年代至2002年接近常年,在均值附近变化,2003—2007年属于偏少
在典型年中,年太阳总辐射为5977.6MJ/m2,可利用的太阳辐射天数为199天,占全年的
54.5%,可利用的太阳辐射约为3880MJ/m2,占总辐射的65%;最多典型年总辐射为6837.4
MJ/m2
MJ/m2
射
多在
地区云
雨日
布寺,
北京地区属于太阳能资源较丰富地区(二类),年辐射量约5.61×106kJ/m2,年日照时
数为2761小时。
北京平原面积6390.3km2,每年接收太阳辐射量折合12.23亿吨标准煤,北
京山区面积10417.5km2,每年接收太阳辐射量折合19.94亿吨标准煤,合计达32.17
准煤。
北京太阳能资源状况:
1、藏西、北太阳能资源丰富区,占全藏三分之二地区,全年日照时数2900--3400小
时,—330
2、
兆焦耳
3、2000-- 2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