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江西公务员考试行测之快解和定最值问题
- 格式:doc
- 大小:180.04 KB
- 文档页数:4
例1:小雪和小敏的藏书册数之比是7:5,如果小雪送65本给小敏,那么他们的藏书册数之比是3:4,则小敏原来的藏书是多少册?(国考真题)A.175B.245C.420D.180答案:A中公解析:“小雪和小敏的藏书册数之比是7:5”意味着小敏的书的册数能被5整除,根据选项,四个选项均可,但“他们的藏书册数之比是3:4”就意味着小敏原来的书的册数加上65之后能被175整除,则只有选项A满足题意。
同时,我们也可以得知小雪的藏书册数能被7整除,减去65之后能被3整除,则B满足题意。
两人的册数和能同时被12或7整除,则C选项满足。
例2:某次英语考试,机械学院有210人报名,建筑学院有130人报名。
已知两个学院的缺考人数相同,机械学院实际参考的人数是建筑学院实际参考人数的13/8。
问建筑学院缺考的人数是多少?(国考真题)A.2B.4C.9D.12答案:A中公解析:由“机械学院实际参考的人数是建筑学院实际参考人数的13/8”可以得知建筑学院实际参考的人数能被8整除,即130减去选项中的某个数字能被8整除即可能为正确答案,代入,只有选项A满足。
例3:某公司三名销售人员2013年的销售业绩如下:甲的销售额是乙和丙销售额的1.5倍,甲和乙的销售额是丙的销售额的5倍,已知乙的销售额是56万元,问甲的销售额是多少万元?A.144B.140C.112D.98答案:A中公解析:由“甲的销售额是乙和丙销售额的1.5倍”得知,甲/(乙+丙)=3/2,可知甲的销售额能被3整除,则选A。
当然,要想运用整除快速判断选项,一方面我们要学会判断哪些题目可以利用整除来解决,另一方面,对于常见数字的整除判定的掌握也必不可少。
中公教育专家希望各位考生能够掌握到以上的两点,相信各位考生定能踏过数学运算这座大山,实现“学渣”到“学霸”的完美转变!行测答题技巧之资料分析【1号坑】某商场在进行“满百省”活动,满100省10,满200省30,满300省50。
2015年公务员考试联考《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word版)2015年4.25联考将有19省参加:浙江、重庆、福建、广西、贵州、河南、湖北、湖南、海南、吉林、江西、宁夏、青海、山西、陕西、云南、安徽、内蒙古。
第一部分常识判断(部分)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请开始答题:1.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总体部署。
在未来的一个阶段,《决定》对普通公民的生活可能带来的改变有: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1如果你要考大学,那么可能不必文理分科2如果你是“单亲家庭”,那么可以生育二胎3如果你是农村户口,那么宅基地可以私有4如果你是劳动者,那么可能延迟退休A.123B.23 4C.124D.12342.下列雕塑作品表现唐太宗李世民生平战功的是:A.马踏匈奴B.击鼓说唱佣C.昭陵六骏D.乾陵石雕3.呼吸作用是生物体细胞把有机物氧化分解并产生能量的过程,没有氧气参与的呼吸称为无氧呼吸,无氧呼吸是指细胞在缺氧的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为尚未彻底氧化的产物,下列现象与无氧呼吸有关的是:A.人剧烈运动后肌肉酸痛B.用糯米和酒曲酿制米酒C.农作物受涝时短时间内不会死亡D.把生水果和熟苹果放在密闭的缸内催熟4.下列生活中保存食物的方法,理解错误的是:A.盐腌制食品是因为盐可以形成高渗环境,抑制了微生物的生理活动B.真空保存食物可以破坏需氧菌类的生存环境C.冷藏保存食品是因为低温可以将细菌杀死D.充入氮气保存食品是为了隔绝食品与氧气接触5.三十六计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出来的三十六条谋略,在我国军事史上得到了充分的验证。
下列战役中成功运用三十六计以逸待劳之计的是:A.城濮之战 B垓下之战C.猇亭之战D.淝水之战6.下列情形符合法律规定的是:A.甲乙二人自由恋爱,因两人均年满20周岁,经双方父母同意,两人可以结婚B.丙12岁,玩火酿成火灾,造成重大财产损失,但丙不承担失火罪的刑事责任C.丁6岁,春节收到红包若干,其母认为丁尚年幼,红包里的钱应归监护人所有D.19岁的大学生戊,认为父母有义务支付他的教育费及生活费至其独立工作为止7.下列不属于心理学效应的是:A.晕轮效应B.马太效应C.破窗效应D.配位效应8.所谓硬水是指水中存在较多的矿物质成分,水的硬度指的是水中钙镁离子的总和。
公务员行测考试和定最值题指导和定最值问题属于行测数量关系高频考点中的极值问题,即题目中显现了几个量的和为一个固定值,求某个量的最大或是最小值的问题。
下面作者给大家带来关于公务员行测考试和定最值题指导,期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公务员行测考试和定最值题指导【例】共有100人参加其公司的招聘考试,考试内容共有5道题,1-5题分别有80人,92人,86人,78人和74人答对,已知答对3道或3道以上的人员能通过考试,请问至少有多少人能通过考试?A.30B.55C.70D.74E.40F.65G.80H.84【解析】C。
通过考试的人和不通过考试的人加和为100,是一个定值,求通过考试的人数的最小值,即是一个和定最值问题,但除了人数又触及到了另外一个概念——答对的题目数,此时就变成了“另类”和定最值问题,该如何求解呢?题干中包含人数以及答对的题目数两个等量关系,所以我们可以据此设未知数列方程求解。
设通过考试的人数为x,不通过考试的人数为y,则根据总人数为100得第一个等量关系:x+y=100;关于答对的题目数:100人总计答对80+92+86+78+74=410道题,这些答对的题目数是通过考试的人答对的题目数与不通过考试的人答对的题目数之和,根据题意,通过考试的人每人可能答对3道、4道或是5道题,不通过考试的人每人可能答对0道、1道或是2道题,则可表示出第二个等量关系:(3,4,5)x+(0,1,2)y=410。
想要肯定x的最小值,结合极限的思想,那么第二个等量关系的两个未知数x与y前面的系数应当取定值,那么到底定多少呢?这个进程就比较繁琐。
单凭简单的分析进程不但效率不高,还很容易出错。
绍六字口诀:“小系数,同方向”,这六个字就帮助各位考生更快肯定两个未知数的系数应是多少才能满足题干条件。
这六个字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一一来进行拆解,所谓小系数,就是从系数较小的未知数入手,判定该未知数的取值方向,所谓同方向,就是两个未知数的系数的取值方向应当与小系数的未知数的取值方向相同。
2015年江西公务员行测考试考察的不是考生会不会做的问题,而是能不能在最短的时间里得到最多的分数。
当考试结束,给我们足够的时间,几乎所有的题目都不是问题,那到底怎样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选出正确的答案呢?在此中公教育专家就给大家介绍一种行测考试中比较好用的方法——代入排除法。
代入排除法主要有以下几点需要大家注意:1.四个选项,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所以只要有一项满足题目的所有条件,这个选项就是正确答案。
2.一个选项只要不满足题目中的其中一个条件,它就不是答案。
3.代入排除的时候,最好是先用其他方法如整除思想排除,然后带入。
这样的话,在第一时间将明显不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排除掉,既节省了时间,也能提高我们做题的正确率。
例1.一个五位数,左边三位数是右边两位数的五倍,如果把右边的两位数移到前面,那么所得新的五位数要比原来五位数的2倍还多75,则原来的五位数是()A.12525B.13527C.17535D.22545答案:A。
中公解析:从选项开始带入,发现第一个选项中125正好是25的5倍,同时,25125等于原来数12525两倍再加上75,满足题目的两个条件就是正确答案,故选A。
例2.某城市共有A、B、C、D、E五个区,A区人口是全市人口的5/17,B区人口是A区人口的2/5,C区人口是D区E区人口总数的5/8,A区比C区多3万人,全市共有人口多少万人?()A.20.4B.30.6C.34.5D.44.2答案:D。
中公解析:首先,由已知条件A区是总人口的5/17,而答案给出的均为有限的小数,则说明总人口乘以5/17一定也是有限的小数,则总人口能够被17除尽,排除C。
接下来带入选项,发现只有D选项满足题目所有条件。
例3.三位专家为10副作品投票,每位专家分别都投出了5票,并且每副作品都有专家投票。
如果三位专家都投票的作品列为A等,两位专家投票的列为B等,仅有一位专家投票的作品记为C等。
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A等和B等的作品共6幅B.B等和C等的作品共7幅C.A等最多有5幅D.A等比C等少5幅答案:D。
position-related consumption of civil servants has been swept by finance, consumer, regardless of cost, extravagance and waste in the civil service position-related consumption, abuse, corruption and embezzlement, corruption is important. Then,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market economy, how to reform the existing civil duty consumption management, explores a source to prevent and curb the post consumption corruption way, is currently a major issue faced by honest work. Recently, I conducted research on this issue, this problem on some humble opinions. First, the existing public servants ' duty consumption the main problems seen from the investigation and reasons, in recent years, public servants ' duty consumption caused by the abuses and not a person of integrity, is one of the major problems in the party in Government, its operation order have a negative effect on the party and Government organs, seriously damaging the image of the party and the Government,undermin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ty and the masses, effect, opening up and economic construction. From I County in recent years of governance situation see, positions consumption in the produced of "two not" phenomenon rendering four a features: a is positions consumption system lost has due of binding, right is greater than rules, and right is greater than method of phenomenon more highlight; II is in positions consumption in the Camera Obscura operation, using terms, will positions consumption into has personal consumption, will corporate points to into personal points to, makes positions consumption in some aspects has into positions enjoy and self-dealing of means; three is to positions consumption for name, fraud, false impersonator, Trend of negative corruption phenomena such as corruption and misappropriation; four palaces, follow the fashion, rivalries, wasteful, and post consumption became a symbol of showing off their individual capacities. Caused by publicservants ' duty consumption of many "two" phenomenon in which people reflect the biggest problems are: (a) the official car problems. Mainly in three aspects: one is the larger buses cost expenditure. According to statistics, until November 2003, XX County township Department bus 159 cars, which department owns the bus 145 vehicles, and showed an increasing trend. Financial expenses cost per bus per year to 35,000 yuan, and in fact every cost up to 50,000 yuan. Some units also hiring temporary drivers and expenditure on wages and subsidies. Necessary to "keep a car", but also "dependants", leading to larger expenses. Second, gongchesiyong breed unhealthy tendencies. Some people believe that now some bus drivers use one-third, one-third leading private one-third used for official purposes. Some public servants, especially leading officials motoring, cars for private purposes, violating the self-discipline regulations, and even lead to traffic accidents. According to statistics fromrelated departments, since 2004, the correct investigation in our County serves nearly 30 cars for private purposes, only the first half of this year, cars for private purposes or2015年江西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含答案解析)2015年江西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第一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 1.学者如果孜孜于衣食居住的安适,一定谈不上好学。
公务员行测考试定值问题示例(精选3篇)公务员行测考试定值问题示例【篇1】1.什么是和定最值和定最值,顾名思义,在和一定的条件下求解最值的问题。
让我们来通过一道例题,来看看和定最值的题型特征。
例题:在一场百分制的考试中,5个人的总分是330分,这5个人都及格了,而且每个人成绩是互不相等的整数。
那么成绩最好的最多得几分?首先我们去看题干,“5个人的总分是330分”意思是这5个人的成绩和是一个定值,也就是“和定”,问的是“成绩最好的最多得几分”求得是其中一个人所得成绩最大值,也就是“最值”,属于和定最值的题型特征。
2.解题原则对于和定最值问题的解题原则是:当总和一定的情况下,若要求其中某个量的最大值,其他量应该尽可能小,若要求其中某个量的最小值,其他量应该尽可能大。
解题方法主要就是设未知数,根据题目列方程求解。
3.方法运用例题:在一场百分制的考试中,5个人的总分是330分,这5个人都及格了,而且每个人成绩是互不相等的整数。
问题1:成绩最好的最多得几分?【解析】题目中提到每个人是互不相等的整数,所以我们可以将5人成绩按照从大到小进行排序。
根据解题原则,5人成绩总和是330,成绩最好的人得分要尽可能地多,那其余4人得分要尽可能小,而且每个人都及格且是互不相等的整数,进而可以推出第五名成绩为60,第四名成绩要比第五名多,还得尽可能小,那么就比第五名多1分,也就是61,以此类推,第三名成绩为62,第二名成绩为63。
设第一名成绩为X,可列方程:X+63+62+61+60=330,解得X=84,因此成绩最好的最多得84分。
问题2:成绩最差的最多得几分?【解析】依然将5人成绩按照从大到小进行排序。
根据解题原则,5人成绩总和是330,成绩最差的人得分要尽可能地多,那其余4人得分要尽可能小,而且每个人都及格且是互不相等的整数,我们会发现成绩好的人分数要尽可能的低,成绩差的人成绩反而要尽可能的高,每个人都不好确定,那不妨就问谁设谁,设第五名最多为X,那么第四名成绩要比第五名高,要尽可能的低,还得是整数,那么就比第五名多1分,也就是X+1,以此类推,第三名成绩为X+2,第二名成绩为X+3,第一名成绩为X+4,可列方程:X+4+X+3+X+2+X+1+X=330,也就是5X+10=330,解得X=64,因此成绩最差的最多得64分。
⾏测数量关系之巧解和定最值问题⾏测数量关系之巧解和定最值问题在⾏测数量关系这⼀个专项考查中,考⽣经常会遇到这样⼀类题型——极值问题,⽽且由于极值问题难度相对都不⾼,所以很多考⽣都能通过专家的指导从⽽学习解题技巧并快速解题,争取在公务员考试中如果出现这个题型,⼀定能⼜快⼜准得拿到分数。
今天专家主要讲解的是极值问题中的⼀个常见题型——和定最值问题。
⼀.含义:所谓和定最值问题,即指题⼲中给出的某⼏个量的和⼀定,题型特征为:题⼲中出现“最多……,⾄多……”或者“最少……,⾄少……”等等。
⼆.解题原则:(1)求某个量的最⼤值,让其他量尽量⼩(2)求某个量最⼩值,让其他量尽量⼤。
中公教育三.例题讲解:例1.5 ⼈参加⼗分制考试的平均成绩为6 分,所有⼈得分为互不相同的正整数。
问第3 名最⾼考了多少分?A.6B.7C.8D.9【答案】C。
中公解析:要求第3 名成绩最⾼,则其他⼈成绩尽量低。
利⽤平均数构造等差数列,8、7、6、5、4。
第4 名最低为2 分,第5 名最低为1 分,⽐数列中对应项共少了3×2=6 分;利⽤盈余亏补思想,前3 名共多6 分,6÷3=2,每项多2 分,5⼈的成绩分别为10、9、8、2、1 分,即第3 名最⾼考了8 分。
故答案选C。
例2.8 ⼈参加百分制考试的平均成绩为90.5 分,所有⼈得分为互不相同的正整数。
问第4 名最低考了多少分?A.87B.88中公教育C.89D.90【答案】B。
中公解析:解析:要求第4 名成绩最低,则其他⼈成绩尽量⾼。
利⽤平均数构造等差数列,94、93、92、91、90、89、88、87。
前3 名最⾼分依次为100、99、98 分,⽐数列中对应项共多了6×3=18 分。
利⽤盈余亏补思想,后5 名共少18 分,18÷5=3……3,每项少3 分,剩余3 分分给后3 名,即第4 名最低考了91-3=88 分。
故答案选B。
第2页例3.3 ⼈参加⼗分制竞赛的成绩总和为15 分,所有⼈得分为互不相同的正整数。
行测数量关系快速解题技巧在公务员考试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中,数量关系一直是让众多考生头疼的部分。
然而,只要掌握了一些有效的快速解题技巧,就能在这一模块中取得较好的成绩。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些实用的行测数量关系快速解题技巧。
一、代入排除法代入排除法是行测数量关系中最常用的技巧之一。
当遇到一些复杂的问题,或者正面求解比较困难时,可以从选项入手,将选项逐一代入题干中进行验证。
例如,有一道题说:“一个数除以 7 余 3,除以 8 余 4,除以 9 余 5,这个数最小是多少?”这道题如果直接去计算,会非常复杂。
但我们可以从选项入手,依次代入进行验证。
比如先看 A 选项,如果不符合条件就排除,再看 B 选项,直到找到符合条件的选项为止。
二、数字特性法数字特性法包括奇偶特性、整除特性等。
奇偶特性:两数之和与两数之差的奇偶性相同。
例如,如果两个整数的和是奇数,那么它们的差也一定是奇数。
整除特性:若整数 a 除以非零整数 b,商为整数,且余数为零,我们就说 a 能被 b 整除。
比如,能被 2 整除的数的末位数字是偶数;能被 3 整除的数,其各位数字之和能被 3 整除。
利用这些数字特性,可以快速排除不符合条件的选项,缩小解题范围。
三、赋值法当题目中给出的具体数值较少,而只给出了比例关系或者倍数关系时,可以通过赋值来简化计算。
比如,题目中说“甲、乙两人的工作效率之比为 3∶2”,我们可以设甲的工作效率为 3,乙的工作效率为 2,然后根据题目中的其他条件进行计算。
四、方程法方程法是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基本方法之一。
关键是要找准等量关系,设出合适的未知数。
例如:“某工厂有工人 100 名,其中熟练工与非熟练工的人数比为4∶6,后来又招了一批熟练工,使得熟练工的人数占总人数的 60%,问新招了多少熟练工?”我们可以设新招的熟练工人数为 x,然后根据熟练工人数的前后变化列出方程进行求解。
五、十字交叉法十字交叉法适用于解决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混合,或者两种不同比例的对象混合等问题。
2015江西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可能性推理确定最优选项四原则可能性推理是江西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题目里面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很多考生在复习可能性推理题的时候,总是会遇到很多问题。
其中比较突出的就是如何选择一个最优的选项?面对可能性推理题目涉及的“最能削弱”、“最能加强”、“最能解释”、“最能评价”的问法,我们又该如何来应对呢?下面中公教育专家为大家介绍几个择优原则。
一、从近原则什么叫从近原则,就是如果题干让我们选择最能削弱或最能加强的选项,而所给的四个选项至少有两个是可以削弱的,优先选择与题干关系最近的选项。
比如:为了粮食安全,某国家近一年来连续四次下调粮食出口退税率,以抑制粮食出口。
但是,该国粮食出口仍然在不断增加,在国际市场上有很强的竞争力。
以上所述如果为真,最能支持这一情况的是:A.国际市场上粮食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B.该国粮食的质量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C.该国粮食的价格在下调退税率后仍然比其他国家低D.该国粮食的产量仍然在不断增加中公解析:题干的论据是某国家连续四次下调粮食出口退税率以抑制粮食出口,论点是粮食仍在出口,且在国际市场上有很强的竞争力。
针对题干,选项的A、B、C项分别从粮食的供需、粮食的质量和粮食的价格方面进行了支持,但是C选项与题干关系较近,都说的是粮食的退税率方面对粮食出口方面的影响。
所以选择C项。
通过上面的题目可以发现,从近原则主要是选择与题干关系最近的选项,而哪一个选项与题干关系最近则需要看题干的论据和论点,与论据和论点涉及信息越多,则说明关系越近。
则这个选项就可能是最优选项。
另外,根据可能性推理的五大题型,大家需要注意,从近原则主要适用于削弱型、加强型、解释型、评价型题目。
不适用于结论型题目。
二、从全原则从全原则指的是如果题目的四个选项都能削弱或加强,则优先选择涉及题干信息最全的选项。
比如:近些年来,西方舆论界流行一种论调,认为来自中国的巨大需求造成了石油、粮食、钢铁等原材料价格暴涨。
行测考试和定最值问题解题技巧和定最值问题,是公务员考试中的重要问题之一,解答这类问题需要大家掌握一定的技巧,下面本人为大家带来行测考试和定最值问题解题技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和定最值问题解题技巧通过问法即可判断出所考察的知识点,考生们要把握它的典型的问法。
1、最大的至少2、最小的至大这是和定最值最典型的两种问法,我们把握的核心原则也就是,几个数的和一定,要想某个数最大,其余部分要尽可能的小;要想某个数最小,其余部分要尽可能的大。
虽然很简单但是还是有很多题型,中公教育专家通过几个例题来让大家进一步了解和定最值。
例1. 五人的体重之和是423斤,他们的体重都是整数,并且各不相同。
则体重最轻的人,最重可能重多少?A.80斤B.82斤C.84斤D.86【解析】B.解析:方法一,由题意知,要使体重最轻的人,体重达到最大,则其他四个人的体重都应取尽量小,所以五个人的体重尽量连续,先均分,423÷5=84……3,可知这五个体重分配分别为86,85,84,83,82余3,因为每个人的体重各不相同,所以余的3只可以分给第一重、第二重和第三重,所以最终体重最轻的人体重最大为82.方法二,代入法。
代入D,不能满足,同理C也不行,当代入C时,可得到体重组合为82,83,84,85,89;此五个数之和正好是423,满足题意。
例2. 某机关20人参加百分制的普法考试,及格线为60分,20人的平均成绩为88分,及格率为95%.所有人得分均为整数,且彼此得分不同。
问成绩排名第十的人最低考了多少分?A.88B.89C.90D.91【解析】B.解析:20人的总分是20×88=1760,不及格的人数为20×(1-95%)=1人,则他的分数最高为59分;前9名的总分最多是100+99+……+92=864分,所以剩下10人的分数之和是1760-59-864=837分。
当第10名分数是88分时,剩余10人总分最多是88+87+……+79=835分,不能满足题意;当第10名分数是89分时,剩余10人总分最多是89+88+……+80=845分,符合题意。
行测中和定最值问题的解题技巧欢迎阅读由编辑整理的行测中和定最值问题的解题技巧,希望对您有用!行测中的和定最值问题,就是题目中已知几个值的总和,求其中某一值的最大值或者最小值。
这种问题的解题的核心思想就是,和一定,求某个数的最大值则使其他值尽可能地小;反之,求某个数的最小值则使其他值尽可能地大。
行测中常考的和定最值问题主要分为三种类型:一、正向的和定最值正向的和定最值,即求最大数的最大值是多少或者最小数的最小值是多少。
解题方法——列举法,即将其他值一一按题干要求进行列举即可。
例1 祁同伟偶得21张名画,于是他决定将这些名画送给高育良书记、李达康、沙瑞金、侯亮平、高小琴5人,而且每人所得名画数量均不相等,那么得到最多的高育良最多可以得到几张?【解析】首先通过题意判断名画总数一定,求得名画最多者最多有几张,是正向的和定最值问题,因此,可用列举法。
想要求最大值,则其他值要尽可能地小,因此得最少的人最少为1张,第四多的最少为2张,以此类推可得:第一多第二多第三多第四多最少4 3 2 1因此,高育良最多可得:21-1-2-3-4=11张。
例2 祁同伟偶得36张名画,于是他决定将这些名画进献给高育良、侯亮平、李达康、沙瑞金、高小琴5人,而且每人所得名画数量均不相等,已知高育良获得最多的名画为10张,那么得到名画最少的高小琴最少可以得到几张?【解析】首先通过题意判断名画总数一定,求得名画最少者最少有几张,是正向的和定最值问题,因此,也可用列举法。
想要求最小值,则其他值要尽可能地大,而高育良最大为10张,则第二多最大为9张,以此类推可得:高育良第二多第三多第四多高小琴10 9 8 7 ?因此,高小琴最少可得:36-10-9-8-7=2张。
二、逆向和定最值所谓逆向和定最值,即求最大数的最小值是多少或者最小数的最大值是多少。
解题方法——求平均数法,即将总数求平均值再分配余数例1 祁同伟偶得21张名画,于是他决定将这些名画进献给高育良、侯亮平、李达康、沙瑞金、高小琴5人,而且每人所得名画数量均不相等,那么得到名画最多的高育良最少可以得到几张?【解析】首先通过题意判断名画总数一定,求得名画最多者最少有几张,是逆向的和定最值问题,因此,可用求平均数法。
行测数量关系快速解题技巧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数量关系一直是让众多考生头疼的模块。
题目难度较大、时间紧张等因素常常让考生在这部分丢分较多。
然而,只要掌握了一些快速解题的技巧,就能在考试中提高解题效率,增加得分的机会。
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些行测数量关系的快速解题技巧。
一、代入排除法代入排除法是数量关系中最常用的技巧之一。
当题目中给出的条件较为复杂,或者直接计算比较困难时,可以将选项逐一代入题干进行验证。
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选项信息充分、多位数问题、年龄问题、不定方程等。
例如,有一个题目说:“一个三位数,各位数字之和是 15,百位数字比十位数字大 5,个位数字是十位数字的 3 倍,求这个三位数是多少?”我们就可以从选项入手,依次代入,看哪个选项满足题目中的条件。
因为选项就是具体的三位数,代入验证相对计算来说会更快捷。
二、数字特性法数字特性法包括奇偶特性、整除特性等。
奇偶特性:当两个数的和或差为奇数时,这两个数的奇偶性相反;当两个数的和或差为偶数时,这两个数的奇偶性相同。
例如,如果已知两个数的和是奇数,那么这两个数一定是一奇一偶;如果两个数的和是偶数,那么这两个数要么都是奇数,要么都是偶数。
整除特性:如果题目中涉及到倍数、分数、百分数等,我们可以考虑整除特性。
比如,“某班学生人数是 3 的倍数”,那么总人数除以 3应该是整数。
通过利用这些数字特性,可以快速排除一些不符合条件的选项,缩小解题范围。
三、赋值法在一些题目中,如果没有给出具体的数值,只是给出了一些比例关系或者倍数关系,这时候可以采用赋值法。
比如,有一道题说:“甲、乙两人完成一项工作的效率之比是3∶2,两人合作完成这项工作需要 6 天,问甲单独完成需要几天?”我们可以设甲的效率为 3,乙的效率为 2,然后根据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求出工作总量,进而求出甲单独完成所需的时间。
四、方程法方程法是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基本方法之一。
当题目中的等量关系比较明显时,可以设未知数,列出方程进行求解。
行测数量关系快速解题技巧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数量关系一直是让众多考生头疼的部分。
题目难度较大,时间又紧张,往往让人感到无从下手。
但其实,只要掌握了一些快速解题的技巧,就能在这一部分取得更好的成绩。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分享一些实用的行测数量关系快速解题技巧。
一、整除法整除特性是数量关系中非常好用的一个技巧。
当题目中出现比例、分数、百分数或者倍数等特征时,我们可以考虑运用整除法来快速解题。
例如:某单位组织员工参加培训,男员工人数是女员工人数的2 倍。
如果总人数为 51 人,那么男员工有多少人?我们可以根据“男员工人数是女员工人数的 2 倍”这一条件,得出总人数是女员工人数的 3 倍。
因为总人数为 51 人,51 能被 3 整除,所以女员工人数能被 3 整除。
假设女员工人数为 x 人,那么 x 能被 3 整除,男员工人数为 2x 人,所以 2x 也能被 3 整除。
51÷3 = 17,所以女员工人数为 17 人,男员工人数为 2×17 = 34 人。
二、代入排除法当题目中选项信息充分,或者通过直接计算比较困难时,代入排除法往往能发挥很大的作用。
比如:一个三位数,各位数字之和是18,百位数字比十位数字大1,个位数字比十位数字大 2,这个三位数是多少?我们可以从选项入手,逐一进行代入。
A 选项,假设这个三位数是549,各位数字之和为 5 + 4 + 9 = 18,百位数字 5 比十位数字 4 大 1,个位数字 9 比十位数字 4 大 2,符合条件。
B、C、D 选项依次代入,发现不符合条件,所以答案是 A 选项。
三、特值法在一些题目中,如果涉及到多个未知量且它们的具体数值对结果没有影响时,我们可以通过设特值的方法来简化计算。
例如:一项工程,甲单独做需要 10 天完成,乙单独做需要 15 天完成。
两人合作,需要多少天完成?我们可以设这项工程的工作量为 30(10 和 15 的最小公倍数),那么甲每天的工作效率为 3,乙每天的工作效率为 2,两人合作每天的工作效率为 3 + 2 = 5,所以两人合作完成这项工程需要的时间为 30÷5= 6 天。
2015年江西省公务员考试4-25联考行测答案解析
本文源于江西华公官网/newsinfo.asp?id=1572
江西华公教育网讯:2015年江西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科目已于今天11:00结束。
江西华公公考笔试教研室第一时间公布行测估分答案,见下。
(由于时间原因,部分答案有出入需要进一步校对,仅供参考)
第一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共40题)
1—5 CBBCC 6—10 BDDDB
11—15 CBCCC 16—20 CABDB
21—25 ABBBB 26—30 CCCDC
31—35 CDCDD 36—40 CCAAA
第二部分常识判断(共25题)
41—45 CBCAC 46—50 DABAC
51—55 DADCC 56—60 DDACA
61—65 BACBC
第三部分数量关系(共15题)
66—70 CCDCC 71—75 ABCBC
76—80 DCCCC
第四部分判断推理(共35题)
81—85 ADDDC 86—90 CABBB
91—95 BBBBA 96—100BADBB
101—105 AABAA 106—110 CBCCA
111—115 CDCBC
第五部分资料分析
116—120 CBBDA 121—125 BDBDA
126—130 DCBCB 131—135 BBDCC
2015江西省考学习总群 426927417
江西公务员面试培训首先本土华公—先录用后付费
(责任编辑-江西华公教育)。
行测最值问题的常用解法
行测中的最值问题常用的解法有以下几种:
1. 枚举法:通过列举所有可能的情况,逐个比较得出最大值或最小值。
这种方法适用于问题规模较小且情况可枚举的情况。
2. 数学建模法:将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利用数学工具求解最值。
例如利用函数的最值性质、最优化理论等方法进行求解。
3. 比较法:通过将问题中的不同部分进行比较,找出其中的最值。
比较法常用于对比选项或者对比条件,通过比较得出最值。
4. 迭代法:通过设定一个初始值,然后逐步迭代得出更接近最值的结果。
迭代法一般需要设置终止条件,确保迭代能够停止。
5. 动态规划法:将复杂的问题分解为多个子问题,通过求解子问题的最值来得到整体的最值。
动态规划法适用于具有重叠子问题和最优子结构特点的问题。
以上是行测中常用的解决最值问题的几种方法,具体选择哪种方法要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来决定。
在实际解题过程中,可以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和限制,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求解。
2015年江西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答案解析第一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1.学者如果孜孜于衣食居住的安适,一定谈不上好学。
同样,好学的目的也不是为了,心灵之养甚于居养之安。
学习的目的是成为“有道”之人,名闻利养并非先务。
这不是物质,而是强调学习就是学习,不要附带上物质目的。
一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养尊处优否定B、丰衣足食摈斥B、锦衣玉食排斥D、肥马轻裘抵触2.一个国家的文学能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关注,必然是因为其的特质。
这种特质包含两个向度的价值,一是基于民族文化的优秀特性,二是给出开放性意义的体系。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不可替代禀赋B、难以复制禀性C、无与伦比传统D、独一无二渊源3.在如今浅阅读盛行的时代,一边是快餐式、碎片式阅读的轻松,一边是慢读、细读的沉重,经典自然免不了有点的味道。
就阅读是一种学习、一种对自我的提升而言,浅阅读并不是真正的阅读,长久沉浸在浅阅读的习惯之中,也只会让人离那些最好的书籍愈来愈远。
然而,只是对经典的珍重,却不如对于经典真是的理解更为重要。
一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阳春白雪提倡B、曲高和寡呼唤C、孤芳自赏强调D、凄风苦雨苛求4.2013年5月,微博上着一份百字令微情书。
“不尽红笺相思意”,一时感动无数网友争相效仿。
整篇文字呈菱形排列,词句婉约,文笔,从中可以看到作者表达爱情的。
一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热传精美独出心裁B、盛传优美独辟蹊径C、疯传精妙别具匠心D、风传巧妙别具一格5.英国车,汽车工艺的代表,处处出高贵、优雅、灵动、恒久的艺术气质。
而这一切,源自于英国人一直的传统造车技艺——始终以手工进行装嵌。
一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彰显迷恋B、展示擅长C、流露秉承D、体现坚守6.社会性的焦虑特属于某些社会或时代,它是一种的心神不安和精神不定,是一种弥漫于社会不同阶层的焦虑。
它不会轻易消退,不容易通过心理的调适而化解,人们所焦虑的对象或有不同,但在其性质和内容上又存在着一些共性。
2015江西公务员考试行测之快解和定最值问题
江西公务员考试行测中,判断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语句和文字材料的认知、理解、比较、组合、演绎、综合判断推理等能力。
判断推理的常考题型一般包括:图形推理、定义判断、逻辑推理、类比推理,下面中公教育专家为大家详细介绍每种题型的具体表现。
一.图形推理
图形推理的表现形式是给出具有某种规律的图形,然后让应考者根据要求进行推理、做出判断推出所需要的答案的一种思维活动。
其最基本的解题思路与技巧是“凌乱、相同、相似”,空间折叠题主要看相邻、相对面。
1.元素凌乱。
题干中各图形元素凌乱,几乎没有相同点,优先考虑数量关系的考点,规律的出发点可以是:点、线、角、面、素。
元素凌乱除了考查图形的数量关系外,还可能考的是图形的属性,即几何特征。
2.元素相同。
题干图形中所包含的元素个数与种类相同,优先考虑图形的位置变化,包括图形中元素的平移、旋转以及翻转。
3.元素相似。
题干各图形元素呈现相似的特征,在元素个数上可能存在差异,则可以考虑图形的样式遍历(缺什么补什么)、组合叠加(直接叠加、加减同异、黑白叠加)。
4.空间折叠。
空间折叠题最重要的是分析图形的相邻面和相对面,可以通过移动的方式找准各面之间的关系,根据“相对面只能看到其中一个、相邻面看公共边”的特征选择正确答案。
除了以上4种基本思路以外,图形推理还可以利用选项和特殊图形来找寻突破点,选出正确答案。
二.逻辑判断
逻辑判断主要测查的是报考者对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演绎和归纳的能力,其中理解是基础,演绎和归纳是重点,要求考生有清晰的思维。
根据逻辑判断的题目要求,解题时需要遵循以下两个原则:①假设正确,即题目所说的话无论是否和实际相符,都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②不需附加任何说明即可推出,这就提醒考生在解题时不要主观臆断,附加自己的想法,而应以题干内容为准。
要快速解答逻辑判断题,中公教育专家建议大家掌握如下几点基本技巧:
三个基本定理逆否定理:A→B等价于否B→否A
肯前肯后,否后否前
所有(凡是)S都是P,S推出P
所有(凡是)S不是P,S推出非P
没有S是P,p推出非S
不是S都不是P,P推出S
充分条件:P推出Q。
如果P,那么Q;只要P,就Q;凡是P,都Q
必要条件:Q推出P。
只有P,才Q;除非P,否则不Q;P是Q必不可少的条件。
矛盾关系:矛盾是指两命题非此即彼的关系,两命题的真假情况必定为“一真一假”。
反对关系:上反对关系,全称肯定命题与全程否定命题。
可同假,不可同真;下反对关系,特称肯定命题与特称否定命题。
可同真,不可同假。
推出关系:推出是指,若A真,则B也真,即A→B。
在解答逻辑判断题的过程中,可以根据以上的基本技巧,结合常用的文氏图法、列表法、代入排除法、寻找突破点的方法来加快解题。
三.定义判断
定义判断主要测查报考者对词语概念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和归纳等能力。
要求考生严格依据定义选出最符合或最不符合该定义的答案。
根据历年考试情况,可知定义判断考查的大都是单定义判断,为了增加阅读量和难度,近几年也有考到多定义判断题,增加迷惑性,难度略有增加。
考生应重点学会分析所给定义的要点,可通过题干的关键词快速定位要点信息如主体、客体、目的、手段、结果等,有时还需要对要点进行适当的归纳,最后将选项与题干定义进行比较,特别要注意题干的提问方式。
其解题技巧有:
关键词法:在定义判断中,尤其是复杂的定义,一定要理解定义的正确含义,抓住定义的关键,然后把选项与定义相对照,选择符合定义规定和要求的选项。
例题1.绿色公关是指企业以生态与经济可持续发展观念影响公关,选择具有“绿色”特征的媒体开展传播活动,以“绿色”为特色塑造企业形象,赢得公众的信任与支持,给企业带来更多便利和竞争优势的一系列公关活动,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绿色公关的是:
A.某软件公司推出一款绿色软件,无需安装即可使用,移除后也不会有任残留记录留在电脑里,受到了很多用户的欢迎。
B.某快餐企业推出了“种植一棵树”的宣传活动,并倡导减少包装以节约资源,创造了良好的经营环境和社会氛围
C.某小区居委会按照当地政府的要求进行垃圾分类宣传,在小区举办垃圾分类知识竞赛,现场发放不同颜色的垃圾袋供居民使用,受到大家的欢迎
D.人民网举办了以“发展低碳经济引领绿色潮流”为主题的“2010首届低碳中国年度创新论坛”,揭晓了2010年低碳中国领军人物,领军品牌,十大创新技术产品等十多个奖项
中公解析:定义的主体是企业,排除C、D选项;“绿色公关”中的绿色是生态相关概念。
A选项中的绿色是电脑软件概念。
故答案为B。
对比排除综合判断给定定义所提供的有用信息,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符合定义的选项在选择时必须符合定义的全部要件,选择不符合定义的选项时只要不符合定义的任何一个要件就够了。
四.类比推理
类比推理从2011年开始,就没在天津公务员考试行测中出现,但并不能说明今年不会考,考生还是需要做好备考的,以防万一。
类比推理是先给出一对相关的词,要求考生在备选答案中找出一对与之在逻辑关系上最为贴近或相似的词。
类比推理是依据两个或两类事物在一系列属性上相似,从而推出它们在另一个或另一些属性上相似的推理。
题中表现的逻辑关系主要有因果关系、并列关系、对立关系、质同关系、人与物的对应关系、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事物与其作用对象的关系、描述关系、其他关系等。
中公教育专家总结出两种常用的技巧:
1.造句法
造句法是利用语感对题干给出的几个词项进行造句,再用所造句子的结构套用于选项,合适的即为正确答案,适用于关系不明确的题目。
造句是解类比推理题中最核心的、也是最实用的技巧,可以帮助考生确定词项之间的关系及比较所在位置。
例题2.结构:剖析
A.分享:快乐
B.资源:利用
C.景色:秀美
D.交通:航运
中公解析:利用造句法对题干的两个词造句,可得动宾结构短语:剖析结构;将选项中的词代入,B项同样可得动宾结构词语:利用资源,符合题干的关系。
故答案为B。
2.词语特性法
利用各词项的词语属性、特征来解题。
一般来说,各对应词项的词语特性相同或相似。
在遇到模棱两可、无从抉择的干扰选项时,可以通过词语特征来排除错误选项。
词性:名词、形容词、动词等
属性:同属同类,对象功能相似性
色彩:贬义、褒义、中性、积极、消极等
词义: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等
构成:主谓、偏正、动宾、复合词等
其他特征:作为排除其他选项的特征
代入法(对当型)
例题3.( ) 对于表达相当于信件对于 ( )
A.比喻沟通
B.文字载体
C.感情抒情
D.交流包裹
中公解析:将各选项词语代入。
比喻是表达的一种手段,信件是沟通的一种手段。
B、C 两项都不能形成类似的关系。
D项交流的过程中需要使用表达,但信件与包裹没有这种关系。
故答案为A。
以上就是中公教育专家介绍的判断推理部分的解题技巧。
考生想在行测当中取得好成绩,必须非常重视对这部分试题的学习,包括它的题型特点、试题规律、答题技巧等都要做认真研究,此外,还要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如此才能够提高答题水平。
文章来源中公江西公务员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