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3-事故分析方法
- 格式:pdf
- 大小:2.12 MB
- 文档页数:55
事故调查与分析事故调查与分析是指对发生的事故进行科学系统的调查和分析,以找出事故的原因和规律,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和减少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本文将从事故调查的步骤、调查方法以及常见的事故原因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事故调查的步骤1. 事故现场勘查:在事故发生后,必须第一时间前往现场进行勘查,了解事故的具体情况。
要进行现场勘查、采集相关资料和证据,并拍摄照片、录音、采集样品等,以保留现场的原始状态。
2. 事故相关人员询问:通过对涉事人员的询问,了解事故发生的详细经过和相关情况。
此步骤需要注意,避免在询问过程中对涉事人员施加压力,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
3. 调查资料搜集:在进行事故调查时,需要搜集与事故有关的各类材料和证据。
包括但不限于事故相关文件、监控录像、图纸、相关规章制度等。
4. 数据分析与对比:将搜集到的各类资料进行整理和对比分析。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初步了解事故发生的原因和规律。
5. 事故原因分析:在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找出事故发生的原因。
一般来说,事故原因可以从人的因素、组织管理因素以及技术装备因素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二、事故调查的方法1. 事实调查法:即以对事故现场、现场证据和涉事人员的询问为主要方法,通过收集各类材料和证据,还原事故发生的经过。
2. 分析比对法:通过对不同时期、不同环节的数据进行比对分析,找出规律和突出异常情况,从而分析事故的原因。
3. 多因素分析法:采用系统论思想,将事故发生看作一个系统,通过分析系统中各个环节的相互关系和影响,找出事故发生的原因。
三、常见的事故原因1. 人的因素:包括人为疏忽、缺乏安全意识、操作不当等。
2. 组织管理因素:包括管理不善、制度不完善、监管不到位等。
3. 技术装备因素:包括设备故障、设计缺陷等。
针对以上的常见原因,相应的防范措施也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加强员工安全培训、完善管理制度、定期维护设备等。
结论事故调查与分析是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
【安全随行】安全事故分析方法理论和原理我们的要求目录我们的要求事故分类及上报安全考核目录理论和原理我们的要求实例分析要求:分析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制定控制措施充分展示尽情发挥畅所欲言(1)因果性。
事故的因果性指事故是由相互联系的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引起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在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过程中,应弄清事故发生的因果,找出事故发生的原因,这对预防类似的事故重复发生将起到积极作(2)随机性。
事故的随机性是指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是偶然的。
这就给事故的预防带来一定的困难。
但是,事故这种随机性在一定范围内也遵循统计规律。
从事故的统计资料中,我们可以找到事故发生的规律性。
因此,伤亡事故统计分析对制定正确的预防措施有重大意义。
(3)潜伏性。
表面上,事故是一种突发事件,但是事故发生之前有一段潜伏期。
事故发生之前,系统(人、机、环境)所处的这种状态是不稳定的,也就是说系统存在着事故隐患,具有危险性。
如果这时有一触发因素出现,就会导致事故的发生。
人们应认识事故的潜伏性,克服麻痹思想。
抽丝剥茧终见真相(1)遗传及社会环境。
(可能造成鲁莽、固执、贪婪及其它性格上的缺点的遗传因素,妨碍教育、助长性格上的缺点发展的社会环境,是造成性格上的缺点的原因)(2)人的缺点。
(鲁莽、过激、神经质、暴躁、轻率、缺乏安全操作知识等先天或后天的缺点,是产生不安全行动或造成物的危险状态的直接原因)(3)人的不安全行为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
(诸如在起重机的吊荷不停留、不发信号就启动机器,工作时间打闹或拆除安全防护装置等不安全行为,没有防护齿轮、扶手,照明不良等机械、物的不安全状态,是事故的直接原因)(4)事故(这里把事故定义为,由于物体、物质、人或放射线的作用或反作用,使人员受到伤害或能受到伤害的,出乎意料之外的,失去控制的事件)(5)伤害(直接由于事故而产生的人中伤害)用多米诺骨牌来形象地描述这种因果连锁关系,得到图那样的骨牌系列。
事故案例分析的教程一、引言事故案例分析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和教育方式,通过对真实事故案例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事故发生的原因和机制,并提醒我们在类似情况下如何进行预防和处置。
本篇文章将介绍事故案例分析的基本步骤和常用方法,以供大家参考。
二、确定事故案例在进行事故案例分析之前,首先需要确定一个具体的事故案例。
这个案例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具有代表性、可靠性高、针对特定的行业或领域、有足够的案例细节等。
可以选择公开发布的案例报告、调查报告或相关文献进行分析。
三、收集案例信息在开始分析前,需要对事故案例进行充分的信息收集。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信息收集:1. 事故背景:了解事故发生的背景信息,包括事故发生地点、人员、时间、天气条件等。
2. 事故原因:查阅相关文献,了解专家对该事故的分析和解释,收集各种可能的原因和因果关系。
3. 事故过程:详细了解事故的发展过程,包括关键时刻、行为和决策等。
四、分析事故原因基于所收集到的案例信息,进行事故原因的分析。
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 事故树分析:通过构建事故树,将事故发生的各个环节和因素进行逐步细化和追溯,找出导致事故的根本原因。
2. 事件树分析:类似于事故树分析,但是从事件发生的逻辑关系出发,对事故的事件序列进行分析,找出事故发展的路径和规律,并确定导致事故的关键事件和因素。
3. 人因分析:通过研究涉及人员的行为、判断和决策等,找出事故发生的内在原因。
4. 故障树分析:对于与技术或设备故障相关的事故,可以使用故障树分析方法,找出导致故障的基本事件和逻辑关系。
五、总结教训和经验在对事故案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我们需要总结出一些教训和经验,以便今后避免类似的事故发生。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1. 事故防范措施:根据事故原因的分析,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包括技术改进、操作规程的完善、人员培训等。
2. 管理措施:从管理层面出发,对事故的管理和监管进行改进,加强对安全管理的重视和落实。
事故定义、基本特性l事故:指人们在进行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违反人们意愿,并可能使有目的的活动发生暂时性或永久性中止,造成人员伤亡或(和)财产损失的意外事件。
简单来说即凡是引起人身伤害、导致生产中断或国家财产损失的所有事件统称为事故。
l事故特性:l因果性l偶然性与必然性l潜伏性第一章安全生产事故预防的基本知识l检验应考人员对生产领域中危害因素类别和辨识方法的掌握程度;l检验应考人员对事故预案的制定、预案的演练以及国家和部门的有关规定的掌握程度;l检验应考人员对安全生产的事故预防方法及技术措施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危险、危害、事故隐患l危害: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l危险:特定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结合。
l危险、危害因素: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疾病,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坏或慢性损坏的因素。
l危险因素(强调突发性和瞬间作用)l危害因素(强调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积累作用)l事故隐患:泛指现存系统中可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以及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危险、危害因素的产生l能量、为害物质的存在是危险、危害因素产生的根源,是生产过程中客观存在的,也是不能完全消除的(能量、为害物质)。
l失控(故障——生产、控制、安全装置、辅助设施等;人员失误;管理缺陷;客观因素)危险、危害因素的类别l《生产过程危险和危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16-1992(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心理、生理性危险、危害因素;行为性危险、危害因素;其他危险、危害因素)l参照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16类,(1)物体打击(指落物、滚石、锤击、碎裂崩块砸伤等伤害,不包括因爆炸而引起的物体打击);(2)车辆伤害(指包括挤、压、撞、倾覆等);(3)机械伤害(包括绞、辗、碰、割、戳等)等:(4)起重伤害(指起重设备有缺陷或操作过程中所引起的伤害);(5)触电(包括电击);(6)淹溺;(7)灼烫(包括化学灼伤);(8)火灾;(9)高处坠落(包括从架子上、屋顶上以及平地坠入坑内等);(10)坍塌(包括建筑物倒塌、土石、堆置物倒塌); (11)放炮;(12)火药爆炸(指生产、运输、储藏过程中发生的爆炸);(13)化学性爆炸(14)物理性爆炸; (15)中毒和窒息;(16)其他伤害(冒顶片帮、透水、扭伤、跌伤、冻伤、野兽咬伤等)]危害因素的辨识主要内容l厂址l厂区平面布局(总图、运输线路及码头)l建(构)筑物l生产工艺过程l生产设备、装置l粉尘、毒物、噪声、振动、辐射、高温、低温等l工时制度、女职工劳动保护、体力劳动强度l管理设施、事故应急抢救设施和辅助生产、生活卫生设施危害因素的辨识和分析方法l直观经验法(1、对照、经验法;2、类比方法)l系统安全分析方法(事件树、事故树)l规范反馈法-法律、法规、标准对照分析l案例分析法-根据发生事故案例l系统分类法-按物理、化学特性;危害程序、形式进行系统分析危险因素辨识主要资料l化学物质资料-MSDS、毒性资料、允许暴露浓度、物化性质l工艺设计技术资料-工艺流程图、化学反应、最大储存量、参数安全操作规程l机械设备资料事故预防对策的基本要求和原则l基本要求(预防——包括生产过程中及装置失灵和操作失误产生的危险危害因素、排除、处理和降低、发生意外事故时的人员自救条件)l 预防对策原则(1 事故预防对策与经济效益矛盾,优先考虑事故预防对策;2 事故预防对策等级顺序——消除、预防、减弱、隔离、连锁、警告)l 针对性、可操作性、经济合理性控制危险、危害因素的对策措施l改进生产工艺过程,实现机械化、自动化生产l设置安全装置l机械强度试验l电气安全对策l机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和计划检修l工作地点的布置与整洁l个人防护用品应急预案的级别lⅠ(企业)lⅡ(县、市/社区级)lⅢ(地区/市级)lⅣ(省级)lⅤ(区域级)lⅥ(国家级)应急预案的类型(1)l应急行动指南或检查表l应急响应预案l互助应急预案l应急管理预案(4逻辑步骤——预防、预备、响应、恢复)应急预案的类型(2)l特定应急预案l行动应急预案l综合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的基本要素l组织机构及其职责l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l通告程序和报警系统l应急设备与设施l能力与资源l保护措施程序l信息发布与公众教育l事故后的恢复程序l培训与演练l应急预案的维护应急预案运作5中心l指挥协调中心l现场处理中心(事故初始评估、危险物质的现场探察、事故控制区域的建立、实施应急行动、事故现场的净化和恢复)l支持保障中心l媒体中心l信息管理中心应急预案的文件体系l一级文件——总预案l二级文件——程序5W1Hl三级文件——说明书l四级文件——对应急行动的记录应急培训与演习l应急预案培训的原则:加强重点、突出重点、逐步提高l应急培训与演习任务:锻炼和提高队伍在突发事故情况下的快速抢险堵源、及时营救伤员、正确指导和帮助群众防护和撤离、有效消除危害后果、开展现场急救和伤员转送等应急救援技能和应急反应综合素质,有效降低事故危害,减少事故损失。
Guide operators to deal with the process of things, and require them to be familiar with the details of safety technology and be able to complete things after special training.安全心理学对事故的分析方法正式版安全心理学对事故的分析方法正式版下载提示:此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指导操作人员处理某件事情的流程和主要的行动方向,并要求参加施工的人员,熟知本工种的安全技术细节和经过专门训练,合格的情况下完成列表中的每个操作事项。
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安全心理学对事故进行分析的目的在于从人的因素出发找出发生事故的原因及其规律,提出预防措施。
对事故的分析方法除了按受伤部位、受伤性质、起因物、致害物、伤害方式、不安全状态、不安全行为等项内容进行常规分析,确定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外,主要采取的分析方法有:一、人机工程学分析人机工程学分析主要是通过统计分析方法,根据大量的原始资料,从人一机一环三个方面去找出事故产生的原因及其变动规,找出哪些是人的因素引起的,哪些是机器或环境因素引起的;哪些是人的因素与机器或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
如果是人的因素引起的,则进一步可以分析是否与知识不足、技术不熟练、不注意、疲劳、生理缺陷或疾病、智力、年龄、人格特征、情绪等原因有关,还可一步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从而突出某些因素与事故的关系。
以求采取有效的预防事故的措施。
二、一般的事故统计分析一般的事故统计分析可按事故发生地点(Where何处)、时间(When何时)、工种、性别、工龄、年龄(Who何人)、事故类型、性质(What何种)、事故原因(Why何因),分别进行统计分析,寻求事故的规律。
三、个案事故分析个案事故分析常用在为了找出事故潜在的隐患,防止以后不再发生同类原因的事故,以及采取最适宜的预防措施,常常需要对个案事故进行心理学分析,以找出不安全的因素。
事故分析方法应用指南Accident analysis is an important tool for improving safety in various industries. 事故分析是提高各行业安全性的重要工具。
By identifying the root causes of accidents, companies can implement measures to prevent similar incidents from occurring in the future. 通过识别事故的根本原因,公司可以采取措施防止类似的事件再次发生。
There are several methods and guidelines available for conducting accident analysis, each with its own advantages and shortcomings. 进行事故分析的方法和指导方针有多种,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
It is crucial for organizations to choose the most suitable approach based on their specific industry, nature of work, and the type of accidents they are trying to prevent. 对于组织来说,根据其特定的行业、工作性质和试图预防的事故类型,选择最合适的方法至关重要。
One commonly used method for accident analysis is the "5 Whys" technique, which involves asking "why" five times to identify the root cause of an accident. 一种常用的事故分析方法是“五问法”,这种方法包括连续问五次“为什么”,以找出事故的根本原因。
事故分析方法应用指南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交通事故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事件之一,但是事故发生后的原因分析却往往比较复杂。
事故案例分析的教程引言事故案例分析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和教育方法,通过分析真实的事故案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事故的原因和教训,从而提高安全意识和预防能力。
本文将介绍事故案例分析的基本步骤和技巧,希望能够对读者有所帮助。
一、选择合适的事故案例在进行事故案例分析之前,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事故案例。
一个好的事故案例应该具备以下特点:1.真实性:选择真实发生的事故案例,这样可以更好地了解事故背后的真相和教训。
2.代表性:选择能够代表某一类事故或者某一行业的事故案例,这样可以更好地学习和预防类似的事故。
3.严重性:选择严重的事故案例,这样可以更加引起人们的重视和警惕。
二、收集相关信息在进行事故案例分析之前,需要收集相关的信息。
这些信息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员伤亡情况、事故原因等。
通过收集这些信息,可以更好地了解事故的背景和发展过程。
三、分析事故原因事故案例分析的核心是分析事故的原因。
事故的原因通常可以分为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因素,而根本原因是导致直接原因发生的深层次原因。
1.分析直接原因:通过分析事故发生的过程和环境,找出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这些直接原因可能包括人的错误行为、设备故障、环境因素等。
2.分析根本原因:通过分析直接原因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找出导致直接原因发生的根本原因。
这些根本原因可能包括管理不善、缺乏培训、制度缺陷等。
四、总结教训和改进措施通过分析事故的原因,我们可以总结出相应的教训和改进措施。
这些教训和改进措施可以帮助我们预防类似的事故,提高安全意识和预防能力。
1.教训总结:根据事故的原因,总结出相应的教训。
例如,如果事故是由于操作不当导致的,那么教训就是要加强培训和操作规范。
2.改进措施:根据教训,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例如,加强培训、完善操作规范、改进设备等。
五、推广和应用事故案例分析不仅仅是一种学习和教育方法,还可以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通过推广和应用事故案例分析,可以提高组织和个人的安全意识和预防能力,降低事故的发生率。
安全生产管理中的事故调查与分析技巧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员工的生命安全和公司的长期发展。
然而,事故的发生时有所见,对于我们来说,重要的不仅是及时处置事故现场,更重要的是对事故进行调查分析,找出事故的根本原因,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本文将介绍一些安全生产管理中的事故调查与分析技巧,以供参考。
一、事故调查阶段1.确保安全在进行事故调查之前,首先要保证调查人员的安全。
确认现场是否存在危险,必要时采取措施,例如戴上个人防护装备等。
同时,还需确保事故现场保持原样,不要随意移动或更换物品,以免影响调查结果。
2.收集信息在进行事故调查时,收集信息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可以通过检查相关文件记录、现场勘察、调查人员的访谈等方式获取信息。
同时,还可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摄影、录像等,帮助更好地收集事故相关信息。
3.保留证据事故调查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保留证据。
对于破坏性证据,调查人员应当采取合适的措施进行保护或者收集。
这样可以确保事故的分析与评估能够更准确、真实地进行。
二、事故分析阶段1.找出直接原因事故的发生往往有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
调查人员首先需要确定事故的直接原因,即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行为或事件。
这是实施预防措施的基础,通过解决直接原因可以阻断类似事故再次发生的可能性。
2.查找根本原因在确定了直接原因后,调查人员应当进一步查找事故的根本原因。
根本原因通常是导致直接原因发生的深层次问题,如管理制度不健全、职业素质不高、安全意识淡漠等。
可以通过五问法、因果分析图等方法,辅助查找事故的根本原因。
3.制定改善措施在找出了事故的根本原因后,调查人员应制定相应的改善措施。
这些措施应当具体、有效,并可立即实施。
制定改善措施时,可以参考相关法规标准、行业经验以及其他类似事故的防范措施,以提高措施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4.监督改进效果改善措施的实施并不意味着问题彻底解决,需要对措施的效果进行监督和评估。
[高等教育]如何进行事故分析如何进行事故分析在事故调查分析原因时,依据国家标准《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CB/6442—1986)。
在标准中对事故的直接原因、间接原因的分析有明确的规定。
在分析事故时,应从直接原因人手,逐步深入到间接原因,从而掌握事故的全部原因。
再分清主次,进行责任分析。
一起事故仅仅是当人员或物体接受到一定数量的能量或危害物质而不能够安全地承受时发生的,这些能量或危害物质就是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
直接原因通常是一种或多种不安全行为、不安全状态或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就是间接原因或叫事故征候。
进而,间接原因可追踪于管理措施及决策的缺陷,或者是人的或环境的因素。
这是事故发生的基本原因。
事故调查人员应集中于导致事故发生的每一个事件,同样要集中于各个事件在事故发生过程中的先后顺序。
事故类型对于事故调查人员也是十分重要的。
在事故原因分析时通常要明确以下内容:(1)在事故发生之前存在什么样的不正常。
(2)不正常的状态是在哪儿发生的。
(3)在什么时候首先注意到不正常的状态。
(4)不正常状态是如何发生的。
(5)事故为什么会发生。
(6)事件发生的可能顺序以及可能的原因(直接原因、间接原因)(7)分析可选择的事件发生顺序。
(一)事故原因分析的基本步骤在进行事故调查原因分析时,通常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分析:(1)整理和阅读调查材料。
(2)分析伤害方式。
按以下七项内容进行分析:①受伤部位;②受伤性质;③起因物;④致害物;⑤伤害方式;⑥不安全状态;⑦不安全行为。
(3)确定事故的直接原因。
直接原因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考虑:能量源和危险物质。
(4)确定事故的间接原因。
间接原因也是从两个方面来考虑,即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二)事故直接原因的分析在国标《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GB /6442—1986)中规定,属于下列情况者为直接原因:(1)机械、物质或环境的不安全状态;(2)人的不安全行为。
安全事故分析方法及程序(总2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安全事故分析方法及程序事故分析加入时间:2009-12-8 23:05:45 admin 点击:1368 1.事故树分析方法事故树分析法(Fault Tree Analysis)又称事故逻辑分析。
事故树分析法是对既定的生产系统或作业中可能出现的事故条件及可能导致的灾害后果,按工艺流程,先后次序和因果关系绘成的程序方框图,即表示导致事故的各种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
用以分析系统的安全问题或系统运行的功能问题,为判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必然性之间的关系,提供的一种表达形式。
事故调查程序在《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GB6442—1986中,关于事故的调查程序规定以下几个步骤。
(1)成立事故调查小组(2)事故的现场处理(3)物证搜集(4)事故事实材料的搜集(5)证人材料搜集(6)现场摄影(7)事故图绘制(8)事故原因分析(9)事故调查报告编写(10)事故调查档案归档2.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方法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 (FMEA)方法是美国在20世纪50年代为分析确定飞机发动机故障而开发的一种方法,许多国家在核电站、石油化工、机械、电子、电气仪表等工业中都有广泛的应用,是系统安全工程中重要的分析方法之一,是一种系统故障的事前考察技术。
该方法是由可靠性技术发展起来的,只是分析目标有了变化而已。
FMEA的基本内容是从系统中的元件故障状态进行分析,逐次归纳到子系统和系统的状态,主要是考虑系统内会出现哪些故障,它们对系统产生什么影响,以及怎样发现和消除。
事故原因事故直接原因分析(重点)在《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原则》(GB/6442—1986)中规定,属于下列情况为直接原因:(1)机械、物质或环境的不安全状态;(2)人的不安全行为。
不安全状态和不安全行为在《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2—1986)中有规定,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