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交通分配方法作业
- 格式:doc
- 大小:241.50 KB
- 文档页数:4
题目:设图示交通网络的OD 交通需求量为t=200辆,各径路的交通阻抗函数分别为:1110.05h c +=,22025.010h c +=,33015.015h c +=试用全有全无分配法、增量分配法(二等分)和均衡分配法(迭代步长分别取0.618和0.0291)求出分配结果,并进行比较。
设目标函数表示车辆受到的总阻抗,即令交通阻抗函数对h 求积分,函数如下:2332222110075.0150125.01005.05h h h h h h Z +++++=1.全有全无分配法1.1方法介绍全有全无分配法是将OD 交通需求沿最短经路一次分配到路网上去的方法,也被称为交通需求分配。
顾名思义,全有(all )指将OD 交通需求一次性地全部分配到最短径路上。
全无(nothing )指对最短径路以外的径路不分配交通需求量。
全有全无分配法应用于没有通行能力限制的网络交通交通量分配等场合。
在美国芝加哥城交通解析中,首次获得应用。
另外,后述增量分配法和均衡分配法中频繁使用。
1.2 解:由路段费用函数可知,在路段交通量为零时,径路1最短。
利用该方法的以下结果:15,10,2520010.05,0,200321321===⨯+====c c c h h h因为,25,132=<c c c ,所以,没有得到均衡解。
目标函数:30000075.0150125.01005.0523*******=+++++=h h h h h h Z2.增量分配法2.1方法介绍增量分配法时将OD 交通需求量进行适当形式的分割(分割数、等分或不等分),然后用全有全无分配法,将分割后的OD 交通需求量逐渐分配到网络上去。
实际工作中,如何分割OD 交通需求量是很重要的,一般多用5―10分割,并且采用不等分。
2.2解:采用2等分。
(1)第1次分配,全有全无分配法相同,径路1最短。
15,10,1510010.05,0,100321321===⨯+====c c c h h h(2)第2次分配,最短径路变为径路25.12100025.010,1510010.05,0,100,10021321=⨯+==⨯+====c c h h h 153=c这时,结果接近于均衡解。
最短路交通分配方法原理
最短路交通分配方法是一种常用的交通流量分配方法,其原理是基于最短路径算法,通过寻找路径上的最短路来确定交通流量的分配。
最短路交通分配方法的主要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
1. 构建交通网络模型:首先需要构建一个交通网络模型,将道路、节点和交叉口等交通要素表示为网络中的节点,而道路之间的连接则表示为网络中的边。
每个边上通常包含有关道路特征的数据,例如长度、通行能力、拥堵程度等。
2. 选择起点和终点:在进行交通分配之前,需要明确每个交通需求的起点和终点。
这些起点和终点通常由需求矩阵或旅行调查数据提供。
3. 寻找最短路径:利用最短路径算法,如迪杰斯特拉算法或贝尔曼-福特算法,来计算从起点到终点的最短路径。
最短路径
是指从一个节点到另一个节点所需的最短距离或最小成本。
4. 路径选择和流量分配:在计算了最短路径后,根据一定的规则和约束条件,将交通需求的流量分配到最短路径上。
流量分配可以根据道路通行能力、拥堵情况、交通需求量等进行分配,以保证交通流量的均衡和效率。
5. 重复迭代:交通分配是一个迭代过程,需要不断根据网络状况和交通需求进行调整和更新,直至达到一定的平衡状态。
通
常可以通过比较计算得到的交通分配结果和实际观测的交通流量进行调整,以使两者尽可能接近。
最短路交通分配方法的实际应用包括交通规划、交通控制和交通管理等领域。
通过计算最短路径并将交通流量分配到最短路径上,可以提供重要的决策支持和优化策略,以改善交通系统的运营效率和交通流量分配的公平性。
TransCAD中的交通分配交通分配的目的是预测给定的路网条件及出行需求下的交通状况。
下面的内容分二个部分来介绍,每个部分一个小例子:1、一般的交通分配(traffic assignment)2、公交系统中的交通分配(transit assignment)实例1:一般的交通分配(traffic assignment)具体步骤:1、打开要在其上进行交通分配的地图文件。
(1)在下拉列表中将线路层设为当前图层。
(2)激活相应的路网文件,在TransCAD的状态栏的最右部可以看到此文件的显示。
关于路网文件:a.路网文件的后缀名为.net,它包含两层:联线层与结点层。
b.交通分配之前,必须打开路网文件。
但是它不能显示出来,只能在窗口的右下角可以看到已打开的路网文件名。
2、打开将要用于交通分配的出行OD矩阵文件,它可以是全方式OD,也可以是在方式划分中得到的分方式的OD。
需要注意的是:在要使用的OD矩阵中,都用小区号来作为行与列的索引。
TransCAD 是通过给每个小区都定义一个质心结点(centroid)来把路网信息同小区信息连接起来的,这些质心结点包含在路网文件的结点层中。
换句话说,就是路网层并不直接识别各个小区,它是通过路网中的结点层来识别小区的(即认为所有的出行都是在小区的质心发生的)。
每个小区都只有一个质心结点,因此需要改变OD矩阵的索引来使之匹配质心结点的标号(ID)。
3、进行道路线网上的交通分配运行TransCAD中“Traffic assignment”模块。
具体步骤如下:(1)打开上面所提到的输入文件并激活在分配中要用到的线层为当前图层后,点击Planning->Traffic assignment…来显示“Traffic Assignment”对话框。
(2)在“Method”下拉列表中选择“User Equilibrium”(用户平衡模型)。
在TransCAD中提供的分配模型有:All-or-Nothing(全有全无)、STOCH、Incremental(逐步加载法)、Capac ity Restraint(容量限制法)、User Equilibrium(UE)、Stochastic User Equilibrium(SUE,随机用户平衡)及SystemOptimum(系统最优法),其中前三种为非平衡方法,后三种为平衡方法。
交通分流方案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和交通拥堵问题。
四、交通组织遵循原则1、保证施工区域内交通安全畅通;2、尽量减少对周边道路交通的影响;3、保证施工期间交通组织的合理性、科学性和可行性;4、保证施工期间对周边居民和单位的生产、生活、出行等不产生影响;5、保证施工期间的环境保护和文明施工。
五、交通组织方案本工程采取半幅机动车道全封闭施工,施工期间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分别采取如下交通组织方案:1、机动车:施工期间机动车全部采用封闭式交通组织方式,从五岔路口至迎宾路口方向禁止通行,机动车从迎宾路口至五岔路口方向通行,机动车通行道路宽度为15.5米。
2、非机动车:施工期间非机动车采用分道通行方式,从五岔路口至迎宾路口方向采用机非分隔带进行隔离,非机动车通行道路宽度为2.44米。
3、行人:施工期间行人采用人行道通行,从五岔路口至迎宾路口方向行人通行道路宽度为1.56米。
六、交通保证措施1、设置交通标志、标线、警示灯等交通设施,提醒驾驶员注意施工区域,减速慢行,保持车距;2、设置交通警示牌,指示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通行路线和禁止通行路段;3、设置交通警示员,指挥交通,维护施工区域内交通秩序;4、配合交警部门,对施工期间的交通进行监管和管理。
七、交通安全管理及措施1、设置警示标志、警示灯,提醒驾驶员注意施工区域,减速慢行,保持车距;2、设置交通警示牌,指示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通行路线和禁止通行路段;3、设置交通警示员,指挥交通,维护施工区域内交通秩序;4、配合交警部门,对施工期间的交通进行监管和管理。
八、保证施工安全畅通的措施1、施工期间设置施工围挡,确保施工区域内安全畅通;2、设置施工警示标志、警示灯,提醒施工人员注意安全;3、设置施工警示员,指挥施工作业,维护施工区域内安全秩序;4、配合安监部门,对施工期间的安全进行监管和管理。
九、安全文明施工1、施工期间要求施工人员穿戴安全防护用品,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施工安全;2、施工期间要求施工人员文明施工,不乱扔垃圾,不占用道路,不影响周边居民和单位的生产、生活、出行等;3、配合环保部门,对施工期间的环境保护进行监管和管理。
学生与车辆分流制度模板背景学校交通状况日益严重,学生与车辆之间的冲突和安全问题逐渐增加。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制定一份学生与车辆分流制度是必要的。
目标- 提高学生和车辆的交通安全- 减少学生与车辆的冲突和事故发生率- 提高交通效率,减少交通拥堵分流策略1. 学生通行时间分流:根据学生上下学的时间段,制定不同的通行时间,避免与车辆高峰期重叠。
学生通行时间分流:根据学生上下学的时间段,制定不同的通行时间,避免与车辆高峰期重叠。
2. 学生通行路线分流:根据学生的上下学地点和车辆通行路线,将学生和车辆分配到不同的道路,减少交叉点和冲突。
学生通行路线分流:根据学生的上下学地点和车辆通行路线,将学生和车辆分配到不同的道路,减少交叉点和冲突。
3. 学生通行方式分流:鼓励学生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或步行上下学,减少私家车辆数量。
学生通行方式分流:鼓励学生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或步行上下学,减少私家车辆数量。
4. 车辆停车分流:设立专门的停车场和停车区域,将车辆集中停放,避免在学生通行区域停车。
车辆停车分流:设立专门的停车场和停车区域,将车辆集中停放,避免在学生通行区域停车。
5. 交通监管和执法:加强交通监管和执法力度,对违反分流制度的车辆和行人进行处罚,以提高制度的执行效果。
交通监管和执法:加强交通监管和执法力度,对违反分流制度的车辆和行人进行处罚,以提高制度的执行效果。
实施步骤1. 制定详细的学生与车辆分流制度,明确分流策略和实施细则。
2. 在校园内设置明确的标识和指示牌,指导学生和车辆按照分流制度通行。
3. 宣传分流制度,向学生、家长和教职员工进行宣讲,增强他们的认知和配合意识。
4. 建立监督机制,定期检查和评估分流制度的执行情况,及时调整和完善制度。
5. 与相关部门合作,加强交通管理和执法力度,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
风险和挑战- 学生和车辆分流制度的执行需要学校和相关部门的密切合作和协调。
- 学生和家长的配合意识和执行情况可能存在差异。
交通分配实例1(基于节点关联来进行分配) ●网络模型和OD 矩阵ABCD●采用Transcad 进行交通分配,路网是必须的,但不一定需要交通小区,仅需要指定路网中的某一个节点作为小区的作用点即可,同时需要一个OD 矩阵。
本实例中,小区A 对应节点1、小区B 对应节点3、小区C 对应节点7、小区D 对应节点9。
●OD 矩阵的生成。
利用Excel 文件生成OD 对,导入Transcad 中生成OD矩阵。
●建立路网。
利用Autocad ,新建一个图层、取名为link 、颜色为红色;在Autocad 中绘制路网,需要注意的是绘制的路网应由9个节点和12条路段组成;保存文件为link.dxf ,文件保存时最好使用低版本的格式,如R14;运行Transcad ,执行文件打开操作,选择link.dxf 文件,出行“import Autocad dxf file ”对话框,选择图层link ,更改坐标系为亚洲坐标系,在“link type to import ”中选择“line ”,单击ok 出现令存为对话框,输入文件名test ,单击保存;此时路线作为一个地理文件(dbd )打开了,保存该文件为test.map ;将两个图层(点层和线层)都打开,永久性更改点层的名称为nodes 并保存;查看相关联的数据库看节点是否为9个、路段是否为12条。
注意:此时节点的编号和路段的编号与我们原始的路网不一致了,这个问题不大,仅需要调整OD 对的作用点就可以了。
● 修改各路段的长度数据。
●在nodes 层对应的数据库中增加一个字段,取名为centroid ;对照生成的路网,确定OD 小区对应的节点号(1/4/7/9),因此要把原始的OD 矩阵转换成如下的新OD 矩阵。
1、当节点的ID 号等于4时,对应的小区是2、当节点的ID 号等于7时,对应的小区是3、当节点的ID 号等于9时,对应的小区是4;针对新建的centroid字段,利用条件选择建立选择集indices change。
Ch5交通分配交通分配与平衡3交通分配基础1 A 2B你会选择哪条路径出行?Why?你是如何做到的?在估计了交通需求总量及分布以后,如何将交通需求合理的分配到交通到交通网络上,是交通分配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1 2从A到B的交通需求量为2000,假设a、b路径上的旅行时间和路径的流量关系式如下。
求a、b路径上的交通流量ta=15+0.01qa tb=20+0.005qbAa B bqa + qb = 2000 ? ?15 + 0.01qa = 20 + 0.005qbqa=1000,qb=1000,ta=tb=25如何获得大型的、复杂的交通网络上的交通状态?3 41Wardrop第一原理——用户最优(Users Optimal)1952年,Wardrop提出了道路网络平衡的概念和定义如何求解均衡成为重要的研究议题; 1956年,Beckmann提出了求解交通分配解的一种数学规划模型;1975年,LeBlanc等将Frank-Wolfe算法用于求解Beckmann模型获得成功,形成了实用解法。
在道路网络的出行者都了解网络的状态,并试图选择最短路径而达到平衡时,网络会达到平衡状态,此时被利用的各条路径的走行时间相等并最小。
而没有被利用的路径的行走时间大于或等于最小最小旅行时间。
改状态成为交通网络的用户均衡(User Equilibrium, UE)。
Wardrop第二原理——系统最优(Systems Optimal)在考虑拥挤的走行时间影响的路网中,网络中的交通量应该按某种方式以使网络中交通量的总走行时间最小。
称为系统最优化原理。
以上两种原理都是建立在平衡的基础上的,第一原理是用户平衡,第二原理是系统平衡5在交通规划中,“四阶段”法中交通分配应用到该原理。
6第一、第二原理的比较通常,SO解≠ UE解,但SO解是网络总阻抗最小的一个可行解;UE解中司机独立行动,只关心寻找对自己有利的路径;SO解中司机服从统一指挥,寻找对整体系统有利的路径,即司机之间存在协作。
车辆分配方案模板1. 引言在企业或组织中,车辆的有效管理和分配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合理的车辆分配方案不仅能提高车辆的利用率和企业或组织的整体效益,还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沟通和冲突。
因此,制定一套完整的车辆分配方案模板,可以帮助企业或组织更好地进行车辆管理和分配。
2. 车辆分配方案内容2.1 车辆分配流程车辆分配流程应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车辆需求申请2.车辆分配计划制定3.车辆分配计划审核4.车辆调度执行5.车辆调度反馈其中,车辆需求申请阶段,申请人应该提供明确的车辆需求信息,包括车型、数量、时间、地点、用途等等。
车辆分配计划制定阶段,应针对车辆需求信息,制定详细的车辆分配计划方案。
车辆分配计划审核阶段,应对分配方案进行审核、校对和确认。
车辆调度执行阶段,应按照分配方案,对车辆进行调度和分配,并进行有效管理。
车辆调度反馈阶段,应对调度的结果进行反馈和总结,为后续调度提供借鉴和改进。
2.2 车辆分配标准车辆分配标准应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制定,包括车辆的基本属性、适用范围、服务质量等等。
例如,车辆的基本属性包括车型、车龄、颜色等等;车辆的适用范围包括道路等级、路况、天气等等;车辆的服务质量包括驾驶员的能力、礼仪、沟通能力等等。
制定车辆分配标准可以帮助更好地管理车辆,避免车辆的过度使用或浪费。
2.3 车辆分配管理车辆分配管理应包括对车辆的定期维护保养、车辆的定期检查、车辆的保险等等。
同时,车辆的使用人员应提供详细的用车计划和回执,以便及时掌握车辆的使用情况。
管理车辆还应包括车辆的定期过户、定期更新登记证明等等。
2.4 车辆维护保养车辆维护保养是车辆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定期维护保养可以延长车辆的使用寿命,减少车辆的损耗和损坏,提高车辆的整体性能和使用质量。
在车辆维护保养方案中,应考虑到车辆的使用情况、车辆的维护保养周期、维护保养的次数和维护保养的费用等等。
2.5 车辆安全管理车辆安全是车辆管理中最为重要的方面之一。
题目:设图示交通网络的OD 交通需求量为t=200辆,各径路的交通阻抗函数分别为: 1110.05h c +=,22025.010h c +=,33015.015h c +=
试用全有全无分配法、增量分配法(二等分)和均衡分配法(迭代步长分别取0.618和0.0291)求出分配结果,并进行比较。
设目标函数表示车辆受到的总阻抗,即令交通阻抗函数对h 求积分,函数如下:
2332222110075.0150125.01005.05h h h h h h Z +++++=
1.全有全无分配法
1.1方法介绍
全有全无分配法是将OD 交通需求沿最短经路一次分配到路网上去的方法,也被称为交通需求分配。
顾名思义,全有(all )指将OD 交通需求一次性地全部分配到最短径路上。
全无(nothing )指对最短径路以外的径路不分配交通需求量。
全有全无分配法应用于没有通行能力限制的网络交通交通量分配等场合。
在美国芝加哥城交通解析中,首次获得应用。
另外,后述增量分配法和均衡分配法中频繁使用。
1.2 解:由路段费用函数可知,在路段交通量为零时,径路1最短。
利用该方法的以下结果: 15,10,2520010.05,0,200321321===⨯+====c c c h h h
因为,25,13
2=<c c c ,所以,没有得到均衡解。
目标函数:
30000075.0150125.01005.0523*******=+++++=h h h h h h Z
2.增量分配法
2.1方法介绍
增量分配法时将OD 交通需求量进行适当形式的分割(分割数、等分或不等分),然后用全有全无分配法,将分割后的OD 交通需求量逐渐分配到网络上去。
实际工作中,如何分割OD 交通需求量是很重要的,一般多用5―10分割,并且采用不等分。
2.2解:采用2等分。
(1)第1次分配,全有全无分配法相同,径路1最短。
15,10,1510010.05,0,100321321===⨯+====c c c h h h
(2)第2次分配,最短径路变为径路2
5.12100025.010,1510010.05,0,100,10021321=⨯+==⨯+====c c h h h 153=c
这时,结果接近于均衡解。
目标函数为:
12510005005000075.0150125.01005.052
33222211+++=+++++=h h h h h h Z 2125
=
3.均衡分配法
3.1方法介绍
Step 1 给出初始可能解{}k
a
x ,令0=k 。
一般用前述全有全无分配法求解初始可能解。
Step 2 更新路段阻抗函数:
)(k a k a x c
Step 3 搜索目标函数的下降方向。
用最短径路搜索法求出各OD 间的最短径路,在用全有全无分配法求出探索方向:
{}k
a
y Step 4 一维搜索。
将下式代入到目标函数中,求出最佳探索步长*
α。
)(1k a k a k a k a x y x x -+=+α
Step 5 收敛判定。
设ɛ1和ɛ2为任意小数,若满足下式,则结束计算。
反之,返回Step 2。
11)()(ε≤-∑∈+k a k a A
a k a k a x c x x 2
1/)(max ε≤-+k a k a k a x x x
3.2解:【模型】2
332222110075.0150125.01005.05h h h h h h Z +++++= ..t s ∑==31200k k h
)
3,2,1(,0=≥k h k (1)用全有全无分配法求解初始可能解
3000
,15,10,2520010.05,0,200321030201====⨯+====Z c c c h h h (2)求最佳搜索方向:
继续用全有全无分配法求解,得使目标函数下降的探索方向如下:
0,200,0030201===y y y
(3)一维搜索,求最佳搜索步长*α和交通量修正
令618.0=α
6.123)0200(618.00,4.76)2000(618.02001211=-+==-+=h h , 0
13=h 15,09.136.123025.010,64.124.7610.05321==⨯+==⨯+=c c c
22200075.00156.1230125.06.123104.7605.04.765⨯+⨯+⨯+⨯+⨯+⨯=Z 81.210096.190123685.291382=+++=
(4)收敛判定
设ɛ1=ɛ2=0.01。
1000162.55)()(ε≥=-∑∈a a A
a a a h c h h 2001/)(max ε≥∞=-a a a h h h
显然,收敛条件得不到满足。
返回(2)继续修正计算。
(5)这时的最短径路为径路1。
所以,继续用全有全无分配法求解,得:
0,0,200131211===y y y
0.120)6.1230(0291.06.1230
.80)4.76200(0291.04.762221=-+==-+=h h
023=h
2
2
200075.00150.1200125.00.120100.8005.00.805⨯+⨯+⨯+⨯+⨯+⨯=Z 0.21000.1801200320400=+++=
综上所述,均衡分配法的效果最好,得到的目标函数最小,即车辆受到的总阻抗最小;由全由全无分配法得到的解围非均衡解,故得到的目标函数值最大;增量分配法算法简单而且效果相对较好,仅次于均衡分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