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丹经济发展浅析
- 格式:pdf
- 大小:299.53 KB
- 文档页数:9
斯里兰卡经济现状与前景分析斯里兰卡是一个位于南亚的岛国,拥有着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
过去几十年来,斯里兰卡的经济发展一直受到内战和政治动荡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和平的到来和政治稳定的加强,斯里兰卡的经济开始逐渐复苏,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
本文将围绕斯里兰卡的经济现状和未来前景展开分析。
一、斯里兰卡经济现状1. GDP增长近年来,斯里兰卡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稳步上升,2019年达到了2.3%的增长率。
尽管这一增长率相对较低,但是相比之前的动荡时期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
2. 外贸表现斯里兰卡是一个出口导向型经济体,其主要出口产品包括茶叶、纺织品和服装、宝石和珠宝等。
近年来全球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对斯里兰卡的外贸表现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3. 政府债务斯里兰卡政府面临着较高的债务压力,国债占GDP比例较高。
这一情况使得政府在财政支出和债务偿还上面临一定的困难。
4. 失业率斯里兰卡的失业率长期维持在较高水平,尤其是青年失业率较高,这直接影响了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5. 基础设施建设斯里兰卡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交通、能源和通信等方面的不足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1. 旅游业斯里兰卡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旅游业在国家经济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在和平稳定的环境下,斯里兰卡的旅游业有望迎来快速增长,为国家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2. 对外投资斯里兰卡对外投资环境逐渐改善,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投资者前来投资。
尤其是在港口、航空、能源、旅游等领域,有望迎来更多的投资合作机会。
3. 区域合作斯里兰卡积极参与区域合作,特别是与中国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合作,有望为斯里兰卡带来更多的合作机会和发展空间。
4. 农业现代化农业是斯里兰卡的重要产业,近年来,斯里兰卡政府逐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动力。
5. 社会稳定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斯里兰卡政府加强社会稳定的措施,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和改善民生。
“不丹王国”现状,带你看看真实的不丹1,不丹是亚洲的⼀个国家,⼈⼝有74.9万,整个国家的⾯积只有3.8万平⽅千⽶。
不丹是⼀个多⼭的国家,这⾥发展缓慢,是最后开通⽹络和普及电视的国家。
2,不丹还有国王与皇后,是个传统的国家,直到2008年才有⾸次的民主选举。
四代国王旺楚克和他的四个同胞皇后3,不丹是亚热带⽓候,这⾥经常下⾬,⽐较潮湿。
4,不丹喜欢中国,和我们国家⼀样喜欢红⾊,也喜欢神龙,认为龙可以给⼈带来好运,所以他们的国旗上有龙。
5,不丹⾸都是延布,这⾥⼈⼝不过5万左右,平均海拔在2500⽶,是个⼭区⾸都,感觉跟普通的乡村没什么区别。
6,帕罗机场是不丹唯⼀的机场,因为多⼭,这个机场也⼗分危险。
这⾥只有8名飞⾏员,要在天⽓好的时候才可以降落,可以说是⼗分艰难了。
么平民窟。
8,不丹当地⼈很喜欢吃辣椒,感觉像是我们国家的四川⼈,这⾥的⼈⽆辣不欢。
9,不丹是免费治病的,不需要你掏钱,但是这⾥交通不⽅便,看病都需要去很远的地⽅。
没有什么钱,但是这⾥⼈很淳朴,知⾜常乐。
10,不丹全⾯禁烟,来这⾥旅游千万不要抽烟,也是世界上唯⼀⼀个公开禁烟的国家。
11,在不丹还是有⼀夫多妻制,不过你得征求⽼婆的意见,⽼婆同意了,你才可以娶多个妻⼦。
孩⼦可以跟⼥⽅姓。
不丹不能跷⼆郎腿,这是⼗分不礼貌和不吉利的事情。
担⼼家⾥被偷,这⾥的⼈与世⽆争。
15,不丹是个没有红绿灯的国家,这⾥交通不⽅便,车辆不多,路上也没有堵车的情况。
16,不丹国家离我们很近,但是它这个国家投靠了印度,⼀般什么外交之类的都听从印度的。
17,这个社会,哪个⼈不⽤⼿机?但是在不丹电视机的普及率还不到30%,不过当地⼈的幸福指数却很⾼。
18,在不丹国家规定,不接受⾃由⾏,如果你想要来旅游,每天的最低消费是200美元左右。
虽然这⾥的⼈民不在乎钱,但是消费是硬性要求。
19,不丹海拔⾼,这⾥的⽔资源丰富,但是国家并没有很好的利⽤。
20,不丹王国有⾃⼰特有的服饰,当初梁朝伟刘嘉玲的婚礼在这⾥举⾏。
不丹进出口
世界上有很多不同的国家,其中不丹是一个独特的国家。
不丹的进出口业务发展迅速,有助于不丹的经济进步,也为人们提供了获得财富的机会。
不丹对外贸易很活跃,它与其他国家建立了良好的贸易关系。
不丹主要从印度和孟加拉国进口物资,这些物资主要为运输服务、文具、医药制剂、家电等。
他们还进口来自德国、新加坡和中国的汽车、摩托车和柴油机。
另外,不丹也从其他国家进口许多日用品,如巧克力、花朵、蔬菜和水果。
除了进口方面的活动,不丹也从事出口贸易。
它的服装产品主要出口到印度和孟加拉国,而木制品出口到欧洲市场,电气产品主要出口到美国和澳大利亚,木材和金属产品主要出口到新加坡、日本和香港。
不丹的进出口业务日益蓬勃发展,不仅提高了不丹国家的收入,也为世界外国的商业活动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随着不丹国家经济的持续增长,进出口业务也会随之发展,为不丹经济和社会带来更多繁荣和发展。
浅析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开发发表时间:2017-09-08T16:01:13.170Z 来源:《知识-力量》2017年8月上作者:高艳辉[导读] 资源的配置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因此,分析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开发中的“得”与“失”,才能更好的解决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遇到的问题,才能找到合理利用资源的开发之路。
(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高艳辉 100081)摘要:区域经济开发本身就伴随着区域资源有效配置的问题。
少数民族地区漫长的经济开发过程中,资源的配置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因此,分析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开发中的“得”与“失”,才能更好的解决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遇到的问题,才能找到合理利用资源的开发之路。
关键词: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开发;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一、相关概念(一)经济开发经济开发,是指资源由潜在的状态转化为现实状态,并通过有效配置进入市场的过程。
[ 王文长,1999年,《开发经济学》](二)区域经济开发区域经济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
以一定地域为范围,并与经济要素及其分布密切结合的区域发展实体。
区域经济反映不同地区内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内涵和外延的相互关系。
二、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开发的“得”(一)充分发挥了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资源优势。
随着经济增长,人口持续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区域经济开发对资源的需求使少数民族地区充分发挥了它的资源优势。
首先,经济开发使少数民族地区特有的自然资源充分开发,满足了其生存发展的需要。
人类要生存,经济要发展,就必须从自然界获取相应的物质资料,进而进行加工生产来满足人类更多的需求。
自然资源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就扮演了所需资料的初次提供者的角色。
其次,经济开发自然资源合理配置到区域与区域之间内部产业。
根据比较绝对优势贸易理论,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各区域或各地区都应该利用自身相对丰裕的资源享赋进行生产加工,并与其他区域或地区开展贸易。
对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经济发展模式的反思在经济建设中确立正确的发展观以及相关的发展模式至关重要。
以往谈发展,我们总是和经济的发展、财富的增长联系在一起,虽然也注重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但其地位远不如财富的增长、经济的发展重要。
回顾人类发展的历史,经济的发展突飞猛进,跳跃式的发展,人类社会生活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随之出现的各种问题如环境问题、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和社会问题也为人类敲起警钟。
回顾历史,从工业革命后,英国、美国、法国和德国等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可以称其为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奇迹。
但是问题随之接踵而来。
上个世纪,各个国家先后出现了严重的环境公害问题,不仅危害当时人们的身体和生命的安全,造成大量的人口死亡,也影响了以后的一代甚至几代人的身体健康,并且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使良好的生态环境一去不复返。
出现的重大污染事件,给人们留下了深刻而惨痛的教训。
它告诫我们,在工业高度发展的今天,在进行建设及发展生产的同时必须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才能真正造福于人类。
所以各国纷纷探索发展道路,在这个过程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凝聚了当代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熟悉深化的结晶。
各国在环境保护的实践过程中纷纷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举世瞩目,GDP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环境问题同样不容乐观。
土地沙漠化,春季肆虐的沙尘暴,不仅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不利,也阻碍经济的发展。
这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教训是极为惨痛的。
严重的环境问题已经阻碍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使我们经济增长出现了停滞不前的局面。
现在的环境问题引起了各个方面的关注。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解决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问题已经提到战略高度。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人的功利价值观影响着自然界的发展,人的不合理的消费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关于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不丹的发展模式给我们以启示。
南亚地区政治经济分析南亚地区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地区之一,包括阿富汗、孟加拉国、不丹、印度、马尔代夫、尼泊尔、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等国家。
这个地区以其丰富的资源和多元的文化而闻名,然而,南亚地区的政治和经济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对南亚地区的政治和经济问题进行分析。
一、政治分析1.1 南亚地区的政治形势南亚地区的政治形势复杂多样。
各国内部存在着政治体制和治理模式的差异。
例如,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之一,而巴基斯坦则是一个军事独裁国家。
这些国家之间也存在着领土争端和边界冲突。
1.2 政治稳定与不稳定因素政治稳定是南亚地区发展的基础。
然而,该地区同时也面临着一些不稳定因素,如恐怖主义、宗教冲突和内外干涉等。
这些因素对南亚国家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造成了严重威胁。
1.3 政治改革和民主进程南亚地区的一些国家正在进行政治改革,力图实现更加开放和民主的政治体制。
然而,这些改革面临着内外部的挑战和阻力。
例如,印度实施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措施,但在解决贫困和社会不平等方面仍面临巨大挑战。
二、经济分析2.1 南亚地区的经济形势南亚地区拥有丰富的经济资源,包括农业、矿产资源和劳动力等。
然而,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差巨大。
尽管印度是南亚地区的经济大国,但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存在着贫困和不平等问题。
2.2 经济合作与区域一体化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南亚地区的国家积极开展经济合作和区域一体化进程。
例如,南亚区域合作联盟(SAARC)是南亚地区最重要的经济合作组织之一,旨在促进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和发展,但由于政治和地缘政治因素的影响,合作进程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2.3 基础设施建设与区域互联互通南亚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区域互联互通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然而,由于政治和地缘政治复杂性,该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进展缓慢,互联互通的实现仍面临挑战。
3. 研究方法本文采用了文献资料分析和实证研究的方法,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的学术研究、统计数据和政府报告等,对南亚地区的政治经济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
斯里兰卡经济现状与前景分析【摘要】斯里兰卡是一个岛国,经济发展相对较慢。
本文旨在对斯里兰卡的经济现状进行分析,展望其未来发展前景,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通过研究可以看出,斯里兰卡面临着经济发展的挑战,需要采取措施来推动经济增长。
加强与国际合作也是提升经济实力的有效途径。
斯里兰卡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注重提升产业竞争力和促进经济多元化。
通过努力,斯里兰卡有望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并提升国家的整体实力。
【关键词】斯里兰卡、经济、现状、前景、发展、挑战、政策、建议、国际合作、潜力、未来方向、结论、展望1. 引言1.1 斯里兰卡经济发展概况斯里兰卡是一个位于南亚的岛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位置。
经济发展起步较晚,但在过去几十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自1977年实行市场经济改革以来,斯里兰卡经济逐渐实现了工业化和现代化,经济增长持续保持在一个较高水平。
斯里兰卡的主要经济支柱包括农业、工业、服务业和旅游业。
农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较大,主要种植茶叶、橡胶、咖啡等商品作物。
工业部门主要集中在纺织、服装、茶叶加工等领域。
服务业也在近年迅速发展,尤其是金融、电信和旅游等领域。
斯里兰卡经济也面临一些挑战,如人口增长、环境问题、劳动力素质和技术创新等方面的限制。
为了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斯里兰卡政府需要不断深化改革,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产业升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同时加强与国际合作,拓展市场。
斯里兰卡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仍面临诸多挑战和机遇。
通过深入分析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斯里兰卡经济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为促进斯里兰卡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益建议。
1.2 本文意义本文的意义在于对斯里兰卡经济发展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当前经济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对斯里兰卡经济的全面了解,可以为政府决策部门提供参考,制定更为科学有效的经济政策,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通过分析斯里兰卡经济面临的挑战和建议相应政策,有助于为投资者、企业家等提供指导,为他们的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专栏:不丹的治理与发展不丹的治理与发展:小国经验的大启示马骏*不丹是一个位于中国和印度之间的弹丸小国。
然而,过去十多年,这个小国的治理与发展经验在国际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
2010年,哈佛大学政治学家波克教授(Bok,2010)出版了《幸福政治学》一书,一开篇就介绍了不丹的经验。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研究所所长、联合国秘书长顾问杰弗里·萨克斯(Sachs,2011)指出,在这个后金融危机的时代,我们需要认真思考我们经济生活中幸福的源泉,而在这方面,不丹已经为世界各国做了先驱性的探索。
2012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研究所、加拿大高等研究中心和伦敦经济学院共同发布的《世界幸福报告》就专门有一章介绍不丹的经验。
基于不丹的国民幸福总值治理经验,2011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一个非约束性的决议,呼吁全球及各国都将追求国民幸福作为国家治理的最终目标(GNH Commission,2011)。
然而,国内学术界对不丹的研究却非常少。
除新闻媒体,如《南方周末》等报道和介绍了不丹的幸福指数外,在学术期刊上只有一篇林洪和李玉萍的论文(2007)简单地介绍了不丹的国民幸福总值(Gross National Happiness,GNH),然后探讨如何更好地测量国民幸福。
总体而言,这篇文章对不丹国民幸福总值的介绍比较简单,尤其是,它至多只反映了不丹2008年正式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国民幸福总值调查之前的情况。
为了更好地了解不丹的经验,特编辑这个不丹专栏。
本专栏包括三篇论文。
马骏的论文《治理、政策与美好社会:不丹的经验》系统地介绍和分析了不丹*马骏,中山大学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教授。
◆专栏的国民幸福治理哲学和不丹如何将幸福整合进国家的治理与政策,进而如何推动经济、社会、政治发展,以及环境、生态保护与文化保护。
通过一个改进了的计划行为理论,李万新的论文《参与式决策、可持续发展和创造幸福生活的不丹经验》集中分析了不丹如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促进可持续发展。
不丹为什么不跟中国建交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自陶渊明所作《桃花源记》之后,桃花源就成为了中国人千百年间一直在追寻的理想国度。
而今,就有这么一个国家就与世界上的其他国家都不同,他们既不追求经济发展,也不主动与外界接轨,却被世人称为“最幸福的国家”。
这个国家就是不丹。
不丹这个国家在世界上可以说是毫无存在感。
08年时,梁朝伟与刘嘉玲的世纪婚礼在不丹举行,让更多的中国人认识到了不丹这个南亚的小国家。
纯洁的不丹让许多人神往,可至今为止,去过不丹旅游的中国人也没有多少。
这个与中国接壤的邻国却至今都未与我国建交。
究竟目的何在,有人说是不丹不建交是为了联合印度对付中国,而事实真的如此吗?没有独立的外交中国有着长达2.28万里的陆地边界线,1.8万多公里的海岸线。
因为国土的广阔,在亚洲共有48个国家,其中中国的邻国就有20个。
而不丹,则是这所有邻国中唯一一个没有与我国建交的国家。
而实际上,不丹与联合国的五大常任理事国均无外交关系,如今不丹只和20多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而已。
因此,不丹这个国家,在国际上总是保持着独特的神秘感,不足为外人道也。
而放眼全世界,唯一一个与不丹联系密切的国家就是印度。
两国联系之密切,到如今,不丹的军事、经济、外交等大多数事宜都是交由印度外包的。
在军事上,印度在不丹驻军;经济上,印度为不丹修建的水电站收入占不丹整个国家财政预算的30%,不丹的“超五星”宾馆也都由印度亲手打造;外交上,不丹自然也要听从印度,并没有外交自主权。
因此,可以说不丹直到如今也不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
公元八世纪时,不丹是归属于吐蕃的一个小部落,后为清朝藩国,再到十八世纪晚期,英国入侵不丹,1910年双方签订了不平等条约《普那卡条约》,自此之后不丹若要想与其他国家建立外交关系,都需要先经过英国的同意才可。
二战结束之后,印度取代了英国在不丹的宗主国身份,于1949年与不丹再次签订了《永久和平友好条约》。
从此以后,不丹的外交权便落在了印度的手上。
不丹研究报告不丹研究报告一、背景介绍不丹位于亚洲南部,与印度和中国接壤,是一个内陆国家。
不丹是世界上最后一个开放给外国游客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家之一,以其独特的文化、生态环境和社会制度而闻名。
本报告旨在深入研究不丹的各个方面,包括不丹的历史、政治体制、经济发展、文化特色和环境保护等。
二、历史回顾不丹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7世纪,当时不丹是由各个小公国组成的。
17世纪,不丹统一了这些公国,建立了一个中央政权。
20世纪初,不丹与英国签订了一项条约,成为英国的保护国。
1949年,不丹与印度签订了一项和平条约,印度开始对不丹提供援助,并在不丹设立了大使馆。
并于2008年建立了民主体制。
三、政治体制不丹是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国王是国家的象征性元首,行使有限的权力。
国王的权力主要由首相和国民议会行使。
首相是由国民议会选举产生的,负责执行国家政策和管理国家事务。
国民议会是不丹的立法机关,由民主选举产生。
不丹的政治制度注重平衡各方力量,确保权力的合理分配。
四、经济发展不丹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农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大部分。
稻米、大麦和小麦是不丹的主要农产品。
此外,不丹还有丰富的水力资源,发展水力发电业势头良好。
旅游业也是不丹的重要经济支柱,每年吸引大量外国游客。
近年来,不丹开始鼓励外国投资,促进经济多元化发展。
五、文化特色不丹文化具有独特的特点,强调和谐共处、可持续发展和精神内涵。
不丹的主要宗教是藏传佛教,佛教对不丹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
传统服饰、音乐、舞蹈等都反映了不丹文化的独特之处。
不丹的国家发展指标不仅注重经济发展,还注重人民的幸福感、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
六、环境保护不丹是全球环境保护的典范之一,被誉为“地球之国”。
不丹将环境保护作为国家发展的核心战略,致力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森林资源和可持续农业发展。
不丹的国内自然保护区覆盖面积达到了全国面积的50%以上。
七、结论不丹作为一个小国家,具有独特的政治体制、经济模式和文化传统。
南亚地区发展报告一、背景介绍南亚地区是指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斯里兰卡、马尔代夫、不丹和阿富汗等国家的集合体。
它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丰富的地区,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
然而,南亚地区在发展方面面临许多挑战,如贫困、教育水平低下、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
本报告将分析南亚地区的发展现状,并提出一些建议来促进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二、经济发展南亚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印度是南亚地区最大的经济体,拥有庞大的人口和资源优势,其经济增长一直居于南亚地区的领先地位。
然而,其他国家如孟加拉国和巴基斯坦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面临着贫困和失业率高企的问题。
南亚地区的发展潜力巨大,但需加强各国之间的合作,共同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
三、教育和人力资源南亚地区的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受教育机会不足的人口较多。
尤其是女性和贫困人口更容易受到教育的限制。
教育是推动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南亚地区应该加大对教育的投资,提高教育质量和覆盖率,特别是注重培养科学技术和创新人才。
四、基础设施建设南亚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交通和能源等基础设施的不完善限制了该地区的发展。
南亚各国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合作,共同解决交通拥堵和能源供应不稳定等问题,以推动区域内的贸易和经济发展。
五、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南亚地区面临着严重的环境挑战,如水资源短缺、土地退化和空气污染等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措施和可持续发展策略。
南亚地区的各国应该加强环境保护的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等全球性挑战。
六、区域合作南亚地区的国家应加强区域合作,共同制定发展战略和政策,实现利益的互惠互利。
南亚地区的区域合作组织,如南亚区域合作联盟(SAARC),应发挥更大的作用,加强经济和政治的合作,解决南亚地区的共同问题。
七、结语南亚地区作为一个重要的地缘政治和经济区域,其发展对全球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和区域合作,南亚地区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区域和全球的繁荣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邻居不丹,唯一不与五大国建交的国家第一篇:中国邻居不丹,唯一不与五大国建交的国家。
不丹位于中国的南部,是一个被群山环绕的小国。
尽管面积不大,人口不多,但不丹在国际舞台上却拥有独特的地位。
本文将探讨为何不丹选择不与五大国建交,并分析这种决策对不丹的影响。
首先,不丹是一个世界上最后一个关闭国家之一。
由于担心外来文化与价值观的冲击,不丹政府一直采取保护主义政策,限制外国人进入该国。
这也是不丹拒绝与五大国建交的原因之一。
不丹的文化和传统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保护,这使得不丹人民能够保持独特的身份和生活方式。
其次,不丹与中国在边界问题上存在争议,这也是两国之间没有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原因之一。
中国和不丹之间的边界问题涉及到一块被称为“洞朗地区”的领土争端。
中国主张洞朗地区属于自己的领土,而不丹则坚持主权归属于不丹。
这一争议引发了中印边界对峙事件,加剧了两国关系的紧张程度。
同样重要的是,中国和印度之间一直存在着地缘政治竞争。
中国的崛起对印度构成了威胁,而印度则试图在周边国家中争取更多的支持。
不丹作为印度的重要盟友,与中国建交可能被印度视为背离自己的政策立场,因此在中印之间选择了保持中立。
不丹选择与五大国保持距离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首先,不丹面临着来自世界主要大国的经济压力。
由于没有与五大国建交,不丹的经济合作和援助渠道受到限制,这使得不丹的经济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
其次,不丹作为一个小国,没有与五大国建立外交关系,也可能在国际事务中难以获得足够的支持和保护。
尽管面临一些挑战,不丹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确实维护了自己的独立性和国家利益。
通过保持中立,不丹能够避免被大国利用或卷入国际争端。
同时,不丹也在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双边关系,尤其是与印度的合作关系。
这为不丹提供了一定的经济支持和外交保护。
总而言之,中国邻居不丹是唯一一个与五大国都没有建交的国家。
不丹选择这种立场的原因多种多样,既有对外来文化和价值观的保护,也有围绕边界问题和地缘政治竞争所带来的影响。
南亚研究季刊 2001年第4期不丹经济发展浅析斯 文[内容摘要]不丹是南亚内陆小国,是世界最贫穷的国家之一。
独立后经济得到不断发展,农业发展很快,工业开始起步,能源交通快速发展,对外经贸逐步扩大,从而使经济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
由于不丹政府推行经济发展计划,重视发展交通运输,把农业作为去柱产业,积极争取外援,发展教育卫生事业,促进了经济发展。
在经济发展中也存在一系列问题如过分依赖外援、商品结构单一等。
[关键词]不丹;经济;发展[中图分类号]F112 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508(2001)04-0014-07南亚内陆小国不丹,面积仅为4 6万平方公里。
目前,不丹总人口为173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39人。
其中75%为西藏血统的不丹族人,其余为尼泊尔族人;农村人口占96%,为世界人口城市化水平最低的国家之一。
其境内多山,仅南部为杜亚尔平原。
但不丹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不仅水利资源,而且还有大量森林。
自18世纪英国入侵后,不丹经济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1949年不丹从英殖民统治下独立,但其对外政策接受印度指导。
独立后,不丹政府努力发展经济,使不丹经济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一、独立后不丹经济不断发展独立后不丹经济发展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1.农业生产有所发展农业是不丹主要经济部门,直到80年代初,仍占不丹劳动力总数的95%,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4 3%,其中种植业占28 3%,林业占17 6%,畜牧业占8 4%。
到1995年,农业人口仍超过全国总人口的80%!,其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仍达51%(包括林业加工)∀。
(1)种植业 不丹主要种植水稻、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苹果、桃子、梨子等经济作物。
到80年代中期,水稻产量仅为6 496万吨,小麦1 88万吨,玉米8 73万吨,桔子3 86万吨,马铃著3 26万吨#。
60年代以来,不丹都需要进口部分粮食。
但其经济作物却有部分出口。
1994年苹果出口达796万吨,1995年苹果出口比上年增加60%以上。
(2)林业 不丹素以∃森林王国%著称,森林复盖率达70%,木材蓄积量为6 7亿立方米&,且树种繁多,其中还有印度黄檀等珍贵树木。
丰富的森林资源促进了不丹林业的发展。
1995年木材产量达40万立方米。
除用于建筑及公共工程外,大部分用于商业出口,使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研究员。
木材在不丹外贸出口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1985年,占不丹对印度出口总值的17%∋。
(3)畜牧业 畜牧业为不丹农业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国相当多居民,特别是北部山区居民,靠以畜牧为生。
独立后,不丹畜牧业获得较快发展,牛由1979年的16 6万头增加到1992年的42 0万头;同期,猪从5 1万头增加到7 3万头,家禽从10万只增加到21万只(1986年数)(。
此外,不丹的渔业也有所发展。
目前,不丹有4家国营渔场,每年各产鱼20~40万条。
国营渔场还把鱼苗提供给农民或放于河流湖泊之中。
2.工业生产开始起步与农业相比,过去不丹工业相当落后。
1960年以前,不丹还无一家工厂。
但是,独立后不丹工业毕竟已开始起步。
60年代起不丹开始建立各类工业:一是大型工业(投资在500万努以上),二是中型工业(投资在100~500万努),三是小型工业(投资在20~100万努),四是乡村工业(投资在20万努以下)。
目前,不丹有大中型锯木厂、化工厂、酒厂、果汁厂、水泥厂和煤厂等。
工业企业已从1979年的67家增加到1987年的228家)。
就产值而言。
水泥为不丹最大的工业部门。
到1995年,彭登水泥管理局日产水泥达400吨,朗拉姆水泥厂年产水泥达1 5万吨。
除满足不丹国内建筑、公路、水利等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外,而有部分向印度出口,从而促进了不丹经济和外贸的发展。
不丹的木材加工工业虽然在80年代才起步,但已生产层板、黑板、胶合板、家具等许多产品。
格杜木材公司、不丹木板生产有限公司、不丹化学药品与碳化钙有限公司等5家公司,每家每年耗木材都达数万立方米。
不丹的水果加工厂已能将柑桔及其它水果加工成果酱及罐头。
90年代初,不丹每年生产的酒类饮料就达100万箱。
大大丰富了不丹人民的生活。
同时,不丹还利用丰富的矿产资源,积极发展采掘业。
到1986年,不丹开采的大理石16 2万吨,石灰石14 4万吨,煤炭3 3万吨,石膏1 2万吨,石板54万平方英∗。
后来,不丹又建立起碳化物厂、煤加工厂、大理石加工厂等。
此外,不丹还积极发展传统铸造业,生产佛像、佛灯等与佛教有关的物品;建立手工艺品制作中心,生产木雕、石雕、藤编、竹器等传统工艺品;鼓励家庭手纺工业,生产土布、地毯,毛毯等产品。
这些产品不仅满足国内需要,而且还有部分出口。
3.能源交通不断发展(1)能源 丰富的森林资源为不丹提供了重要的能源资源,使非商品能源在不丹能源消费中占90%以上,随着现代经济发展,商品能源在不丹能源消费中的比重逐渐上升,达到并超过10%。
1985年,商品能源折合电力为1080万千瓦时。
不丹境内河流密布,水量充沛,落差极大,给不丹带来了丰富的水利资源。
据估计,水力发电潜力达600万千瓦。
60年代印度援助不丹建立第一座水电站+++贾尔达尔水电站,到1986年,不丹发电能力已达到176 92兆瓦 。
除不丹免费享受部分电外,大部分卖给印度。
到90年代初,不丹分别在廷布、帕罗、哈宋、扎西岗等地修建了14座水力发电站;还在廷布、帕罗、扎西岗等地建有7座火力发电厂。
目前,其发电量为1550兆瓦 。
除满足不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外,其余都输往印度。
(2)运输 由于地处山区,河流深谷纵横,不丹交通十分不便。
直到50年代不丹仍无公路,货物仍靠马和牦牛驶运。
为促进经济发展,1962年修建了连接不丹与印度边界城镇庞措林到帕罗的第一条公路。
后又建起不丹东部城镇塔希岗到印度阿萨姆的南北公路及途经首都廷布、东起塔希岗,西到帕罗的东西公路。
经过近40年的努力,不丹公路从无到有,到1987年增为2602公里,目前超过3000公里 !。
基本形成纵横交错的公路交通网。
同时,不丹还十分重视航空事业的发展,1983年建成帕罗国际机场,并设立国家航空公司、经营帕罗至印度加尔各答与孟买的国际航线。
后又开通帕罗至孟加拉国达卡航线,帕罗至印度新德里航线,帕罗至泰国曼谷航线、至尼泊尔加德满都航线及至缅甸仰光航线。
目前不丹拥有两架客机,还决定购买更加大型的运输机,以扩大航空运输。
(3)通讯 不丹于1962年在广尤措林建立第一家邮局。
到20世纪70年代末不丹邮局已增至72家。
1997年不丹有邮局103家,还有数十家邮电支局,数百个邮政信箱,年处理邮件数百万件 ∀。
重要的是,自1962年发行第一枚邮票以来,到目前为止已发行100余套特种邮票,受到国际集邮者广泛好评,使其每年为不丹赚得大量外汇。
同时,不丹电话业务也始于60年代初。
其后获得迅速发展。
到20世纪80年代初,首都廷布与18个县城都有无线电通讯联系,廷布至帕罗及庞措林还有电报联系。
到目前为止,不丹有自动电话局12个,电话交换站10多个,安装各类电话6000余部。
此外,20世纪80年代中期不丹还开通廷布至扎西岗及至印度哈西马拉、库池比哈尔等地的微波通讯线路。
20世纪80年代末开通首都廷布至印度新德里的直拨电话。
还计划修建卫星地面接收站,促进现代通讯事业发展 #。
4.对外经济逐渐扩大(1)对外贸易 由于地处内陆及其它原因,过去不丹几乎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国家。
60年代以前,不丹除与中国西藏及印度有经济贸易关系外,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几乎没有经济贸易往来。
60年代在不丹与中国西藏的经济贸易联系中断后,为使对外经济贸易联系多元化,不丹努力发展对外经济往来,先后加入科伦坡计划、万国邮政联盟、联合国组织、不结盟国家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国际开发协会、南亚地区合作联盟等。
目前,除印度外,不丹已与美国、英国、新加坡、孟加拉国等开展贸易。
其出口货物主要有马铃薯、小豆寇、木材、竹子、手工艺品、水泥、水果及电力等,出口额从1976年的100万美元增加到1981年的200万美元。
20世纪80年代后不丹出口发展迅速,仅1985年出口水泥就达381万美元,水果制品98万美元,小豆寇127万美元,松香87万美元,云母粉50万美元。
同时不丹进口增长也很快,其进口额从1975年的140万美元增为1980年的200万美元 ∃。
过去主要进口粮食、原材料及制造消费品。
随着国内经济发展,不丹逐渐增加机器设备等进口。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不丹外贸迅速发展,仅1989年至1994年间,不丹出口增长31倍。
到1994~1995年度,不丹进口额达20 98亿努,出口更达到30 64亿努 %。
(2)利用外援 外国援助在不丹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958年印度就开始参与不丹社会经济发展规则。
1961年实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和1966年实施的第二个五年计划,印度提供了不丹全部发展国际资金。
不丹实施的∃三五%和∃四五%计划,印度提供的援助分别占全部发展计划费用的92%和78% &。
可见,∃三五%计划起,不丹开始获得印度以外的经济技术援助,∃三五%计划占计划总投资的3%,∃四五%计划占18%,∃五五%计划升为19 44%,∃六五%计划升为22 4%,∃七五%计划达到45% ∋。
(3)旅游业喜马拉雅山的风光,长期与世隔绝的神秘及古老的文化,使不丹成为世界各地游客向往的地方,促使旅游成为不丹重要的经济部门和外汇收入的重要来源。
作为保持传统文化,抵制旅游对传统文化的冲击,不丹对旅游业一向持审慎的态度。
自1973年成立旅游局以来,不丹旅游业才得以发展。
但到1979~1980年度,不丹旅游外汇收入仅为1100万努,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 2%。
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不丹建有各类宾馆232家,其中184家为国营旅馆,设有4家大型旅游公司。
1995年到不丹旅游的外国游客4765人,收入585 7万美元,跃居皇家政府外汇来源的第三位 (。
5.经济结构发生变化过去相当长时期内,不丹经济只表现为农业经济。
独立后特别是60年代后,由于工业部门的建立和发展,交通运输部门的兴起和扩大,水电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丹经济结构发生了某些重要变化。
首先是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等在内的广义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大幅度下降,到1980年已降为56 7%,1995年更降为37 6%。
共次是包括制造业、采矿业及建筑业等在内的第二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已占有一定比例。
70年代末达到11%, 1995年更升为28 3%。
再次是包括电力、运输、通讯、金融、行政管理等在内的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有所上升,1980年达到31 1%,1995年更升为34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