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微观经济学第三章偏好关系教学提纲
- 格式:ppt
- 大小:350.00 KB
- 文档页数:54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中级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50140035课程名称:中级微观经济学课程基本情况:1.学分:3学分学时:48学时2.课程性质:必修3.适用专业:经济学适用对象:本科4.先修课程:经济学原理、高等数学5.首选教材:范里安著,费方域译,《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六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二选教材:平新乔著,《微观经济学十八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参考书目:[1]、高山晟著,刘振亚译,《经济学中的分析方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2]、张维迎著,《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3]、Hal Varian, Intermediate Microeconomics: A Modern Approach, sixth edition,W.W.Norton & Co., 2005;[4]、曼昆著,梁小民译,《经济学原理》(第3版·上、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5].平狄克、鲁宾费尔德著张军译,《微观经济学》第四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6].曼斯费尔德著,黄险峰等译,《微观经济学》(第九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6.考核形式:闭卷考试+平时表现(期末闭卷考试占70%;平时表现占30%)7.教学环境:要具备必要的现代化教学工具,如多媒体教室。
课程教学目的及要求:微观经济学是学习和掌握现代主流经济学的基础课程,是迈进经济学殿堂的重要阶梯。
现代经济学已经发展出一整套可经证伪的理论体系,与其他社会科学相比,它更趋近于自然科学,因而是一门更为“科学”的社会科学。
本课程旨在讲述两百年来经济学关于资源配置的解释性逻辑框架,演绎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架构,培养学生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使得他们能够像经济学家那样去思考现实中的各类经济问题。
学生通过学习,一方面需要把握微观经济理论的框架体系,弄清微观经济理论的基本内容,掌握其分析方法,了解其最新发展;另一方面,也是极为重要的,需要学会如何用所学到的理论分析工具,解释和分析现实中的经济问题。
《中级微观经济学》(A)教学大纲王晓全(wxq@)上课时间与教室:周四18:30-21:05,H409 助教:公共邮箱:microecon@;密码economics 助教邮箱:课程简介:本课程讲授微观经济学的核心内容,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比较深入地理解市场机制的运作原理,提高学生解释经济现象、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
与经济学原理相比,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简单模型的构建方法,为进一步学习高级微观经济学打下基础。
同时,本课程也强调理论联系实践,要求学生勤于观察生活,并运用经济学理论来分析现实中的问题。
教材及参考材料:Nicholson Walter, 2003, Microeconomic Theory, Basic Principles and Extensions(9th Edition),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影印版。
哈尔.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七版),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8月。
李毅,张树民,《中级微观经济学学习指南》(第二版),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年。
[美]蒋中一,《数理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商务出版社,2002年**哈尔.范里安,《微观经济学(高级教程)》(第三版),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年。
**平新乔,《微观经济学十八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Jehle and Reny, 《高级微观经济理论》(第二版),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影印版),另有中文版。
Eugene Silberberg, and Wing Suen, The Structure of Economics: A Mathematical Analysis (3rd Edition),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影印版。
要求:多提问题:“没有愚蠢的问题,只有愚蠢的答案。
”多做习题:掌握模型必须深入思考,多做习题。
自学:课堂时间有限,只讲重点和难点,其他内容自学。
曹乾中级微观经济学37讲第3讲:偏好(含习题含习题详细详细详细解答解答解答))曹乾(东南大学 caoqianseu@ )中级微观经济学:现代方法(第7版)完美翻译版范里安 著 曹乾 译(加州大学伯克利) (东南大学)第3章:偏好3偏好在第2章我们已看到,消费者行为的经济模型很简单:人们在能购买得起的商品束中选择最好的。
上一章说明了“能够买得起”的含义,本章则旨在说明“最优商品束”的概念。
我们把消费者选择的东西称为消费束...(consumption bundles )。
消费束是我们研究选择问题中涉及到的全部商品(或服务)。
“全部”二字值得强调:当分析消费者选择问题时,一定要将涉及到的商品全部包含在消费束的定义中。
如果我们是在最宽泛的水平上研究消费者选择问题,我们不仅需要知道消费者可能消费的所有商品,还需要知道消费的时间,地点以及在什么样情形下消费的。
毕竟人们不仅关心今天的食物数量,还关心明天的食物数量。
大西洋里的小船和撒哈拉沙漠里的同样的小船,意义是不同的,类似的还有晴天的雨伞与阴雨天的雨伞。
通常将不同场所或环境中的“同种”商品视为不同的商品,因为消费者在这样的情形下对商品的评价会不同。
然而,当我们研究的消费选择问题比较简单时,通常容易确定涉及到哪些商品。
我们经常使用两种商品进行分析,以前我们说过,可以将其中一种商品视为“所有其他的商品”,所以我们可以重点分析某种商品和其他所有商品之间的选择问题。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消费选择问题涉及的商品很多,但仍可以使用二维架构进行分析。
由上所述可知,可以假设消费束包含两种商品,令),(21x x 表示消费束,其中1x 代表某种商品,2x 代表另外一种商品。
有时可将这个消费束简写为X 。
3.1消费者的偏好假设给定两个消费束),(21x x 和),(21y y ,消费者可按照他自己的意愿对这两个消费束排序。
即,消费者可以认为一个消费束严格好于另外一个消费束,或者认为这两个消费束无差异。
《中级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级微观经济学课程类别:任意选修课适用专业:经济学考核方式:考查总学时、学分:48学时3学分其中实验学时:0学时一、课程教学目的《微观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程。
中级微观经济学是在初级微观经济学的基础上,规范运用数学语言,系统阐述微观经济学理论和分析方法,加深学习对经济理论的理解。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要求学生了解、认识和掌握中级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及其理论体系,培养学生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使学生能够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在此基础上,从数学的角度更深入地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建模方法,并能运用这些方法解释和预测现实中的经济现象,体会经济分析严密的逻辑推理,同时也为今后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二、课程教学要求中级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市场机制如何解决稀缺资源的配置问题,试图通过分析个体经济单位的行为来说明市场机制的运行和作用。
教学中要加强对基本理论的讲解和分析,使学生掌握现代微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学会用规范的数学语言进行经济分析;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紧跟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热点问题,加强学生活学活用的能力。
三、先修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高等数学等四、课程教学重、难点本课程的教学重点是微观经济学课程的基本理论,包括: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市场结构理论、一般均衡理论等。
本课程的教学难点是利用数学工具推导相关理论,将松散复杂的现实经济问题简化抽象为经济行为主体在约束条件下的优化问题,使学生掌握建立经济学模型的基本方法。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课堂讲授和讨论相结合。
通过案例导入和经济热点分析,展开讨论,激发学生对中级微观经济学的学习兴趣六、课程教学内容(一)第一章市场(1学时)1.教学内容(1)构建模型;(2)最优化和均衡;(3)需求曲线;(4)供给曲线;(5)市场均衡;(6)比较静态分析;2.重、难点提示(1)重点是供给、需求和市场均衡的概念;(2)难点是比较静态分析和帕累托最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