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3
- 格式:docx
- 大小:51.03 KB
- 文档页数:36
第一章1.如何正确认识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学风,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2.怎样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具体地说,就是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革命科学更进一步地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深相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3.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⑴毛泽东思想:时代背景: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⑵邓小平理论:时代背景:时代主题的转换实践基础: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根据。
⑶“三个代表”:时代背景:当今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实践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
4.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⑴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
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思想在许多方面以其独创性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成为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思想体系。
第一章、毛泽东思想1、1945年党的七大将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①,加上党自身的建设,就成为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主要的法宝。
3、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4、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5、(1)、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2)、坚持群众路线,就要坚持人民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力量。
(3)、坚持群众路线,就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坚持群众路线,就要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6、毛泽东第一个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命题和重大任务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1、总路线的内容,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
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是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①《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13页。
1、总路线的完整表述:“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
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1)、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极大地提高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内容提要:中国共产党80周年奋斗历史表明,能否正确认识和处理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关系对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至关重要。
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建立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分析和科学把握的基础之上,也建立在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和社会主义发展历史进程的现实分析和辩证理解的基础之上。
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不可能改变其“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
社会主义运动的暂时曲折,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失败,而是“教条主义”及其僵化的、扭曲的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
我们坚持崇高的理想信念,就要大力弘扬奋斗精神,把远大的理想同现实的奋斗目标紧密结合起来,提高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提高贯彻执行“三个代表”要求的坚定性和自觉性,提高推进经济文化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江泽民同志的“七一”重要讲话,要求全党同志既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更要脚踏实地为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努力,强调“我们是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统一论者”,科学地阐述了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辩证关系。
这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和带领全国人民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大精神动力。
准确把握辩证关系任何一个政党都有自己的价值取向、理想追求和政治主张,党的纲领是这些追求和主张的集中体现和理论表述,它规定着党的奋斗目标,指引着党的前进方向,是党的行动指南。
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一个政党的纲领,就是一面旗帜。
”党的纲领有最高和最低之分,“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阶段中,我们党既有每个阶段的基本纲领即最低纲领,也有确定长远奋斗目标的最高纲领。
”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就区别而言,最高纲领规定着党的长远目标和最终目标,它是由党的阶级属性、根本特征和历史使命决定的,反映着党对人类社会总的发展规律和历史趋势的认识,是党的最终目的和最高追求。
最低纲领则规定着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社会发展阶段实现最高纲领的现实选择和具体目标,它是由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特殊历史条件和特殊的社会环境决定的,反映着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社会阶段根据现实条件形成的现实需求,是近期的奋斗目标。
毛概论第三章知识点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一、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
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社会形态。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主要的经济成分是三种: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三种基本的阶级力量:一是工人阶级,二是农民阶级和其他小资产阶级,三是民族资产阶级。
2.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民主革命遗留任务完成后,“中国内部的主要矛盾即是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故不应再将民族资产阶级称为中间阶级。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理论依据1.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1953年12月,对总路线形成完整表述,即:“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
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一化三改”。
当时把工业化称为主体,把三大改造称为两翼(一翼是对个体农业和手工业的改造,一翼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3.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特点“一化”与“三改”相互促进,这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体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的紧密结合,体现了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
4.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理论依据1953年12月,由毛泽东审阅通过的中共中央宣传部编写的文件《为动员一切力量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斗争——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提出两点依据:一是我国经济文化落后;二是我国有极其广大的农业和手工业及在国民经济中占很大一部分比重的资本主义工商业。
一.判断题注:每题2分,在相应的选项后面打勾。
(得分:0.0)1. 三大改造的失误在于不应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标准答案:错2. 后来的改革证明当初的三大改造搞错了。
()标准答案:错3. 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全面确立。
()标准答案:对4. 没收官僚资本,就其性质来说是完全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
()标准答案:错5. 建国后,我国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行的是没收政策。
()标准答案:错6. 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行的是合作化。
()标准答案:对7.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一化三改”()标准答案:对8. 建国后,我国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行的是没收政策。
()标准答案:错9. 三大改造的目的是为了尽快形成“苏联模式”。
()标准答案:错10.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实现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标准答案:错二. 单选题注:每题1.5分。
(得分:0.0)11. 1956年毛泽东提出的文化工作基本方针是 ( )()标准答案:BA. 发展无产阶级的思想文化B.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C.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D. 去粗取精,去伪存真12. 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开始于( )()标准答案:BA. 对工业化道路的探索B. 对苏联模式的弊端已有认识C. 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认识D. 对中国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的实践13. 农业合作化时期,党对富农的政策是( )()标准答案:AA. 保存富农经济B. 没收其土地,保护其工商业C. 消灭富农D. 限制并逐步改造富农14. 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 )()标准答案:DA.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 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15. 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途径和方法是( )()标准答案:DA. 人民民主专政B. 社会主义制度本身C. 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D. 发展生产16.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 )()标准答案:BA. 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B.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C. 进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D.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17. 下列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说法是错误的( )()标准答案:BA. 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社会主义范畴B. 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资本主义范畴C.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社会D. 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非独立的社会形态18.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思想是 ( )()标准答案:CA. 把圈内外的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B. 按照苏联的经验去做C. 必须根据本国情况走自己的道路D. 照着马列本本去做19. l950年6月,中央政府颁布的土地法是 ( )()标准答案:DA. 《中国土地法大纲》B.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C. 《中国土地改革法》D.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20. 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根本保证是 ( )()标准答案:BA.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地位的确立B. 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在全国范围的建立C.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领导地位的确立D. 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的壮大三. 多选题注:每题2分。
1.从中华人民共与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就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得过渡时期。
这一时期,我国社会得性质就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新民主主义社会不就是一个独立得社会形态,而就是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得过渡性社会主义形态2.新民主主义社会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社会主义性质得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得合作社经济、农民与手工业者得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主要三种: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优势)与资本主义经济3.新民主主义社会得阶级构成主要有工人阶级、农民阶级与其她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等基本得阶级力量。
4.新民主主义社会矛盾表现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条道路、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两个阶级得矛盾。
随着土地改革得基本完成,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得矛盾逐步成为国内得主要矛盾。
5.民族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得矛盾具有两重性,既有剥削者与被剥削者得阶级利益相互对立得对抗性得一面,又有相互合作、具有相同利益得非对抗性得一面。
6.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得因素不论在经济上还就是在政治上都已经居于领导地位,但非社会主义因素仍有很大得比重。
7.社会主义因素与资本主义因素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限制与反限制、改造与反改造得斗争。
8.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即“两个转变”9.简述党在过渡时期得总路线内容:从中华人民共与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就是一个过渡时期。
党在这个过渡时期得总路线与总任务,就是要在一个相当长得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得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得社会主义改造。
10.总路线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
“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与资本主义工商业得社会主义改造。
可以将“一化”比喻成鸟得“主体”,“三改”比喻成“两翼”,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1[多选题] 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是()∙A.极大的提高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极大的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广大劳动人民成为了国家的主人。
∙C.进一步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增强了社会主义的力量,对维护世界和平产生了积极影响。
∙D.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在中国的正确运用和创造性发展的结果。
参考答案:A,B,C,D我的答案:A收起解析收藏纠错试题难度:未评级参考解析:暂无解析!2[多选题] 下列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是一种过渡性质的社会阶段∙B.不是一个完整的社会形态∙C.具有两种社会形态的因素∙D.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中介和桥梁参考答案:A,D我的答案:A收起解析收藏纠错试题难度:未评级参考解析:暂无解析!3[多选题] 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是()∙A.自愿互利∙B.典型示范∙C.稳步前进∙D.积极领导参考答案:A,B,C,D我的答案:A收起解析收藏纠错试题难度:未评级参考解析:暂无解析!4[多选题] 我国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经验主要有()∙A.在土地改革基础上,不失时机地引导个体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B.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的原则∙C.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农村集体经济体制∙D.采取从互助到初级合作社到高级合作社的逐步过渡形式参考答案:A,B,D我的答案:A收起解析收藏纠错试题难度:未评级参考解析:暂无解析!5[多选题] 全行业公私合营前,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的赎买政策是四马分肥,其中四马是指()∙A.国家所得税∙B.企业公积金∙C.工人福利费∙D.资本家的利润(包括服务与红利)参考答案:A,B,C,D我的答案:A收起解析收藏纠错试题难度:未评级参考解析:暂无解析!1[多选题] 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的内容是()∙A.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B.通过一系列逐步过渡的由低级到高级的社会主义改造形式∙C.和平改造特别是对资产阶级实现了和平赎买∙D.对经济制度的改造与对人的改造相结合参考答案:A,B,C,D我的答案:未作答收起解析收藏纠错试题难度:未评级参考解析:暂无解析!2[多选题] 中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条件主要是()∙A.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及现代工业初步发展∙B.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壮大和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C.有利的国际因素∙D.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参考答案:A,B,C,D我的答案:未作答收起解析收藏纠错试题难度:未评级参考解析:暂无解析!3[多选题]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A.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B.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D.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开始参考答案:A,B,C,D我的答案:未作答收起解析收藏纠错试题难度:参考解析:暂无解析!4[多选题]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偏差,遗留了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A.所有制结构过于单一∙B.在一定程度上排斥了商品经济和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C.要求过急,发展过快∙D.工作过粗,改造形式过于简单划一参考答案:A,B,C,D我的答案:未作答收起解析收藏纠错试题难度:未评级参考解析:5[多选题] 七届二中全会提出的“两个转变”的思想是指()∙A.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B.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C.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为新民主主义国家∙D.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社会参考答案:A,B我的答案:未作答收起解析收藏纠错试题难度:未评级参考解析:暂无解析!6[多选题]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两翼”包括()∙A.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参考答案:B,C,D我的答案:未作答收起解析收藏纠错试题难度:未评级参考解析:暂无解析!7[多选题] 在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经历的三个发展阶段是( ) ∙A.互助组∙B.初级社∙C.人民公社∙D.高级社参考答案:A,B,D我的答案:未作答收起解析收藏纠错试题难度:未评级参考解析:暂无解析!8[多选题] 在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中,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包括了以下形式()∙A.委托加工、计划订货∙B.统购包销和代购代销∙C.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D.全行业的公私合营参考答案:C,D我的答案:未作答收起解析收藏纠错试题难度:未评级参考解析:暂无解析!9[多选题] 在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中,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包括了以下形式()∙A.委托加工∙B.统购包销∙C.计划订货∙D.经销代销参考答案:A,B,C,D我的答案:未作答收起解析收藏纠错试题难度:未评级参考解析:暂无解析!10[多选题]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因素与资本主义因素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方向的斗争∙B.限制和反限制的斗争∙C.改造和被改造的斗争∙D.革命和反革命的斗争参考答案:A,B,C我的答案:未作答收起解析收藏纠错试题难度:未评级参考解析:暂无解析!11[多选题] 新民主主义时期我国基本的阶级力量包括()∙A.工人阶级∙B.农民阶级∙C.民族资产阶级∙D.城市小资产阶级参考答案:A,B,C,D我的答案:未作答收起解析收藏纠错试题难度:未评级参考解析:暂无解析!12[多选题]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坚持的基本原则有()∙A.自愿互利∙B.听从上级安排∙C.典型示范∙D.国家帮助参考答案:A,C,D我的答案:未作答收起解析收藏纠错试题难度:参考解析:暂无解析!13[多选题] 下面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历的步骤表述正确的是()∙A.第一步主要是实行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B.第一步主要是实行委托加工∙C.第二步主要实行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D.第三步是实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参考答案:A,C,D我的答案:未作答收起解析收藏纠错试题难度:未评级参考解析:14[多选题]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具有的两面性是指()∙A.革命性∙B.剥削工人获取利润∙C.动摇性∙D.拥护宪法,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参考答案:B,D我的答案:未作答收起解析收藏纠错试题难度:未评级参考解析:暂无解析!15[多选题] 新民主主义社会主要的经济成分有()∙A.社会主义经济∙B.合作社经济∙C.个体经济∙D.资本主义经济参考答案:A,C,D我的答案:未作答收起解析收藏纠错试题难度:未评级参考解析:暂无解析!16[单选题] 中国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在利润分配上采取的政策是()统筹兼顾∙B.劳资两利∙C.公私兼顾∙D.四马分肥参考答案:D我的答案:未作答收起解析收藏纠错试题难度:未评级参考解析:暂无解析!17[单选题] 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建立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于()∙A.新民主主义性质社会主义萌芽性质∙C.半社会主义性质∙D.社会主义性质参考答案:C我的答案:未作答收起解析收藏纠错试题难度:未评级参考解析:暂无解析!18[单选题] 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拥有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是()∙A.临时互助组∙B.初级社高级社∙D.人民公社参考答案:C我的答案:未作答收起解析收藏纠错试题难度:未评级参考解析:暂无解析!19[单选题] 1956年我国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开始进入()∙A.新民主主义时期∙B.国民经济恢复时期∙C.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参考答案:D我的答案:未作答收起解析收藏纠错试题难度:未评级参考解析:暂无解析!20[单选题]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特征是()∙A.重视工业建设∙B.强调三大改造∙C.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D.尤其重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参考答案:C我的答案:未作答收起解析收藏纠错试题难度:未评级参考解析:暂无解析!21[单选题]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全面推开是从()年开始的。
∙A.1952年∙B.1953年∙C.1954年∙D.1955年参考答案:B我的答案:未作答收起解析收藏纠错未评级参考解析:暂无解析!22[单选题] 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是()∙A.定息∙B.国家资本主义∙C.和平赎买∙D.“四马分肥”参考答案:C我的答案:未作答收起解析收藏纠错试题难度:未评级暂无解析!23[单选题]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A.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B.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参考答案:B我的答案:未作答收起解析收藏纠错试题难度:未评级暂无解析!24[单选题] 1953年到1956年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A.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残余的矛盾∙B.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D.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参考答案:B我的答案:未作答收起解析收藏纠错试题难度:未评级参考解析:暂无解析!25[单选题] 我国从新民主主义进入社会主义的标志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C.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通过∙D.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参考答案:B我的答案:未作答收起解析收藏纠错试题难度:未评级参考解析:暂无解析!26[单选题]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形式是()个体经济∙B.公有制经济∙C.私人资本主义经济∙D.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参考答案:B我的答案:未作答收起解析收藏纠错试题难度:未评级参考解析:暂无解析!27[单选题]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创造了()∙A.政治条件经济条件∙C.制度条件∙D.思想条件参考答案:C我的答案:未作答收起解析收藏纠错试题难度:未评级参考解析:暂无解析!28[单选题] 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标志是()∙A.土地改革的完成∙B.初级农业合作社的建立高级农业合作社的建立∙D.人民公社的建立参考答案:C我的答案:未作答收起解析收藏纠错试题难度:未评级参考解析:暂无解析!29[单选题]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标志是()∙A.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B.实行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C.把私营工商业的生产经营纳入国家计划的轨道∙D.全行业的公私合营参考答案:D我的答案:未作答收起解析收藏纠错试题难度:未评级参考解析:暂无解析!30[单选题] 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开始的标志是()∙A.新中国的成立∙B.土地改革的完成∙C.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D.过渡时期的结束参考答案:A我的答案:未作答收起解析收藏纠错试题难度:未评级参考解析:暂无解析!31[单选题] 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实行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是()∙A.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B.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C.合作化的最初表现形式∙D.合作化的最高表现形式参考答案:B我的答案:未作答收起解析收藏纠错未评级参考解析:暂无解析!32[单选题] 我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过渡形式是()∙A.初级社、互助组、高级社∙B.高级社、初级社、互助组∙C.互助组、高级社、初级社∙D.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参考答案:D我的答案:未作答收起解析收藏纠错试题难度:未评级暂无解析!33[单选题]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A.固定不变的社会∙B.过渡性的社会∙C.独立的社会形态∙D.从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社会参考答案:B我的答案:未作答收起解析收藏纠错试题难度:未评级参考解析:暂无解析!34[单选题] 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所指的过渡时期是()∙A.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国民经济恢复∙B.从国民经济恢复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C.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D.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参考答案:C我的答案:未作答收起解析收藏纠错试题难度:未评级参考解析:暂无解析!35[单选题]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体是()∙A.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B.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参考答案:A我的答案:未作答收起解析收藏纠错试题难度:未评级参考解析: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