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穿刺活检方法
- 格式:docx
- 大小:16.28 KB
- 文档页数:2
CT引导下行孤立性肺结节穿刺活检的临床运用【摘要】:孤立性肺结节在临床上比较常见,治疗时需要明确良恶性质,恶性的需要手术干预,所以对于结节的性质诊断是一项重点。
临床上一般是对个体进行CT检查,确定结节存在之后,选择合适的结节进行活检,确定具体的性质。
过去进行活检一般是对肺部进行穿刺,获取到病变的结节组织,再进行病理检查。
新时期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穿刺技术水平也不断提升,出现CT引导下穿刺活检技术,相对来说优势更加突出。
该技术在孤立性肺结节穿刺活检中的应用,可以准确快速的定位穿刺位置,指导医生顺利操作,并且实时监督穿刺操作进程,方便及时发现问题;也能明确显示出探针、吸管与穿刺部位的关系,避免损伤皮肤和组织等。
整体来说,该技术的应用价值比较突出。
【关键词】: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孤立性肺结节;运用1引言肺结节是临床常见疾病,有良性和恶性的区别,一般没有明显的症状。
吸烟、雾霾、职业、慢性炎症的存在等因素,对于肺结节的出现有很大影响。
如果是良性结节,明确病因后进行对症治疗即可,而如果是恶性结节,需要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手术。
而且肺结节的预后情况也取决于病因、良恶性以及病变范围。
孤立性肺结节比较特殊,单指的影像学表现出单一、边界清晰、直径≤3cm等条件的病变类型,一般是实性或亚实性病变,并且不合并存在肺不张、肺门肿大等并发症。
对于此病的处理,需要先明确其良恶性质,然后进行对症治疗。
而对于此病的判断,患者经胸部CT检查发现结节,初步判断良恶性,然后选择合适的结节进行活检,给出确定的诊断。
在这里,经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的应用比较普遍,对于此病的诊断价值也比较高,本次就对此进行分析。
2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概述肺穿刺是一种穿刺技术,一般是经过皮肤穿刺进入皮下组织,然后进入组织内部。
肺穿刺就是经过胸膜穿刺入肺,一般用于肺部疾病以及周边病变的诊断。
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个体存在持续性的咳嗽问题,需要解决此问题后才能进行穿刺,否则可能带来一些并发症以及影响穿刺结果。
肺部穿刺活检注意事项肺部穿刺活检是一种常规的诊断方法,通常用于诊断肺部疾病,包括肺癌、肺炎、结节、肺纤维化和肺部感染等。
虽然这种诊断方法是非常有用的,但是它是一种有一定风险的诊断技术,所以在进行肺部穿刺活检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遵循基本的手卫生规则。
在进行肺部穿刺活检前,医生和护士必须正确地清洁双手,使用洗手液和手消毒剂,以防止感染发生。
此外,他们也应该佩戴清洁的手套和口罩,以防止细菌和病毒的传播。
2.确定穿刺的位置。
在进行肺部穿刺活检之前,医生必须确定穿刺的位置。
这是通过X射线或CT扫描来确定的。
因此,医生必须检查患者的病史和病理学报告,以便了解患者肺部的病变情况。
3.对患者进行润滑。
在进行肺部穿刺活检时,医生必须向患者注射局部麻醉剂。
为了减少疼痛,医生可以在穿刺部位涂上润滑剂。
4.评估患者的呼吸功能。
在进行肺部穿刺活检之前,医生必须评估患者的呼吸功能。
有些患者可能已经有肺损伤或呼吸困难,因此医生必须确定是否要对其进行辅助呼吸。
5.监测患者的心率和血压。
在进行肺部穿刺活检时,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不适症状,如头晕和血压下降。
因此,医生和护士必须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率和血压,以便在需要时及时采取行动。
6.对患者进行监测。
在进行肺部穿刺活检时,患者必须处于半卧位,并在穿刺过程中保持静止。
医生和护士必须密切监测患者的呼吸和心跳,并及时发现任何异常变化。
7.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在进行肺部穿刺活检之前,医生必须评估患者是否存在出血倾向或其他疾病,以决定适当的防止措施和处理方法。
此外,医生还应该告诉患者,穿刺后可能会出现一些不适症状,并告知应该如何处理。
总之,肺部穿刺活检是一种有风险的诊断技术,但它是一种有用的诊断手段。
在进行这项诊断技术时,医生和护士必须遵循适当的预防措施,并监测患者的情况,以确保手术的成功率和安全性。
在进行肺部穿刺活检时,患者应该积极配合医生的操作,并在手术后听从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带您认识谈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经皮肺穿刺活检术为临床诊断肺癌的有效方法,其临床诊断检出率相对较高,并发症较少,且能够对不明原因的纵膈肿瘤予以诊断,便于及时发现病灶、快速治疗,预防患者症状的进一步发展。
CT引导下的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可提升临床诊断的符合率,在当前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
下面将介绍CT引导下的经皮肺穿刺活检术使用价值与操作流程等。
什么是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经皮穿刺肺活检即为在X线透视下定位,或在“B”型超声波、CT指导下,以细针刺入患者局部位置,获取患者一些细胞或组织,而后将这些病变细胞或者组织通过病理学诊断的方式予以确诊。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使用价值1.定位准确,操作简单经皮肺穿刺活检操作简单,临床诊断诊断率高。
CT引导下的经皮肺穿刺活检术不需要其他页数设备,整个检查能够在10min内完成,图片细胞学检查能够在短时间内生成报告。
CT引导下穿刺位置更加准确,操作方式简单,恶性肿瘤基本均能够通过细胞学检查结果予以判断。
2.减少伤害,预防并发症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为CT介入放射学的重要诊断路径,能够避免患者开胸探查,降低对患者身体所形成的损伤。
CT引导下精辟费穿刺活检术为近年来用以诊断肺部疾病的重要微创检查方法,其临床适用范围较广,检出率较高,且患者检查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经皮穿刺肺活检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是什么?针对于肺内周边型病变,常用的检查方式在难以确诊的情况下,则可以通过精辟费穿刺活检术予以诊断。
特别是针对于晚期难以手术的肺癌患者而言,放疗与化疗前,需要获得明确的病理类型诊断,则可以使用经皮肺穿刺活检术予以判断,对其症状的诊断与治疗能够产生重要影响。
经皮肺穿刺活检的操作便利,且临床诊断符合率相对较高。
在CT的引导下,能够清晰观察到患者的病理状态,明确定位。
但是因为经皮肺穿刺活检术为有创检查方式,故而可能会出现气胸、出血、栓塞及感染等并发症,需要严格掌握手术指征与适应症,及时排除存在穿刺活检禁忌症的患者。
肺穿刺检查的优缺点近年来,肺穿刺检查技术在临床疾病上被广泛运用,该方法早在数十年前就有被人用来诊断肺癌,该方法之所以被广泛运用肯定是有一定的理由。
那么该技术的优缺点都有哪些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来对这方面的内容做一个详细的了解吧!检查方法:首先作常规的肺部CT扫描,然后在CT图像上测出穿刺点到预定穿刺目标的距离和角度,穿刺点常规皮肤消毒、铺巾、局部麻醉。
测量好穿刺深度,令病人屏气,按照预定角度进行穿刺。
穿刺时要注意保持穿刺针在穿刺点的同一扫描层面内,尽量采用与地面平行或垂直的方向,穿刺到位后,进行CT局部扫描,确定针尖是否在病灶内,若需要调整方向,要把穿刺针退到胸壁再进行调整,或者拔出重新穿刺。
在调整穿刺针或拔针时,要病人屏气,针在体内时,让病人平静呼吸,尽量避免咳嗽。
穿刺完毕退出穿刺针,穿刺标本固定,送病理检查。
肺内穿刺活检术近年来在临床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有很多种非血管性的导引方法可达到活检或治疗目的,优点:1、在医学影像方面就CT、透视,使用哪一种技术取决于病灶的部位、大小、性质与医生的熟练程度、习惯及病人的熟练承受能力。
应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比较简单,且并发症少。
2、CT图像密度分辨率高,能清楚显示病灶的大小、囊实性、有无坏死以及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不受气体、脂肪与骨骼等干扰,影像无重叠,可用薄层扫描,定位准确,能判断针尖的位置,所以,安全性好,活检的成功率高,可达90%,治疗效果也很好。
但CT导引下穿刺也有缺点:由于不是适时显像,呼吸移动会给准确定位造成误差,必须训练病人掌握好呼吸时相。
当穿刺针需与横断面成一定角度时,穿刺技术有一定的难度,可调整龙门架的角度。
肺穿刺检查的优缺点如上述文章所介绍,大家看完这篇文章之后,对于肺穿刺检查是不是有所了解了呢?如果大家不确定自己是否患上了肺癌,那么不妨就采用这个方法来进行诊断。
同时患者在治疗时,为了结果的准确性,一定要去找一家相对比较正规的医院进行治疗哦!。
CT介入学与CT引导下肺穿活检术课件CT介入学是一种借助CT技术进行治疗和诊断的方法,它将CT成像与导管介入技术相结合,通过穿刺导管、注射造影剂等操作,实现对病变灶的定位、诊断和治疗。
其中,CT引导下的肺穿活检术是一种通过CT成像引导下进行肺部穿刺活检的方法,常用于肺部肿块、结节等病变的诊断。
CT介入学的原理CT介入学是一种无创技术,它利用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进行辅助诊断和治疗。
其原理是将X射线通过患者体表,经过CT机的探测器接收后,通过计算机处理得到高分辨率的断层图像。
这些图像可以提供对患者内部器官的详细结构和病理变化的信息。
CT介入学借助导管技术,将导管经过皮肤、肌肉和其他软组织,直接插入到病变灶或目标区域,通过导管进行治疗或诊断操作。
导管一般包括穿刺针、导丝、导管等器械,通过导管可以进行穿刺、注射造影剂、放置支架或引导其他介入器械进入病变区域进行治疗。
CT介入学广泛应用于肺部、肝脏、胆管、胰腺、肾脏、血管等各个器官的治疗和诊断。
在肺部病变的诊断中,CT引导下的肺穿活检术成为一项常用且有准确性的方法。
CT引导下肺穿活检术CT引导下的肺穿活检术是一种通过CT成像引导下进行肺部穿刺活检的方法。
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定位肺部病变,获取活检标本进行病理检查,判断病变的性质和严重程度。
操作步骤1.患者准备:患者需要进行CT扫描以确定病变的位置和范围。
在活检前,需要让患者保持空腹,并评估患者的出血和过敏风险。
2.局麻和镇静:患者需要进行局部麻醉和镇静,以减轻疼痛和焦虑感。
3.CT引导下的穿刺导引:在CT扫描仪的监控下,医生使用针刺导引器将穿刺针插入到病变区域。
通过CT成像的引导,医生可以准确定位并避免伤及周围组织和血管。
4.穿刺取样:当穿刺针准确定位到病变区域后,医生会进行穿刺活检,通常使用活检钳或细针进行取样。
取样后,医生会尽可能获取足够的组织标本进行病理检查。
5.活检后处理:取得的活检标本会送往病理科进行病理学分析,以确定病变的性质和严重程度。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技巧及并发症的预防作者:高峰来源:《延边医学》2014年第34期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是肺部非血管性介入的一项重要技术,它广泛应用于临床,活检对于明确肺部病变的病理组织学诊断、选择合理的综合治疗方案、提高疗效和改进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穿刺结果的准确性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CT 扫描方法和技巧。
现将我们的一些做法和经验介绍如下。
1 术前准备穿刺前要锻炼患者在平静呼吸下屏气,以取得患者配合,这是能否穿刺成功的关键。
穿刺前一定要仔细研究术前增强CT片,以便穿刺路径选择时避免损伤血管。
2 操作方法病人的体位的确定病人的体位主要根据病灶部位距体表最短距离决定,患者可取仰卧、侧卧或俯卧位,选择何种体位都要尽量使距病灶近的一侧胸壁向上,以利于操作。
因操作过程中病人需要固定不动。
所以不要让病人感觉不适,必要时需要用一些棉垫给予支撑,选择好体位后,根据病灶大小常规用5-8mm层厚CT扫描确定穿刺病灶,选择进针能够避开肺大泡,肋骨、肩胛骨及大血管的层面,以病灶显示最大的一层做为穿刺层面,选择好最佳层面之后,应根据进针最短距离选一个穿刺点,(在我实际工作中,一般尽量选择垂直或近似垂直角度进针,因为进针角度不易受控,主要由术者主观掌握,有时误差较大)同时测量出该点至患者所取体位中点的距离,并测量进针角度与深度,而后调整定位床至穿刺层面,打开定位灯,在皮肤上的投影画一直线,测量出穿刺点,常规消毒、铺巾、局麻后于穿刺点根据进针角度与深度穿刺病灶,再次CT扫描确定穿刺针位置后行活检,视活检组织标本情况可行2~3次取材,术后常规CT扫描,观察有无气胸、出血等并发症。
3 讨论CT引导下穿刺活检是一种简便易行,安全可靠的微创检查方法,在临床工作中,我们需要掌握穿刺的技巧和方法,可准确取得病理材料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1).熟练的操作;(2).充分的术前准备,穿刺前要锻练患者在平静呼吸下屏气,以取得合作,这是能否穿刺成功的关键。
肺结核如何采样检查的方法
肺结核的采样检查通常包括以下方法:
1. 痰液检查:这是最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
患者被要求在清晨采集深咳痰液样本(从肺部深处产生的痰),以便进行结核分枝杆菌的检测。
2.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这是通过纤维支气管镜(一种柔软的吸管状仪器)将其插入患者的气管和支气管,收集确切位置的组织样本。
这种方法适用于痰液检查结果不确定或不可靠的情况。
3. 经皮肺穿刺活检:这种方法通过皮肤切口和一根长针将针头插入肺部,采集肺组织样本进行检查。
这种方法在其他检查无法获取有效组织样本时使用。
4. 经胸壁肺活检:在这种方法中,医生会在患者胸部进行手术,通过切除一小块肺组织进行检查。
这个方法在其他方法无法提供准确诊断或排除结核病时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的方法都需要由经验丰富的医生或医疗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并遵循严格的无菌操作规程,以确保采样过程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经皮穿刺肺活检的护理常规经皮穿刺肺活检是一种常见的检查方法,用于对肺部病变进行诊断。
在进行这项检查时,正确的护理措施尤为重要,可以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障患者的安全。
以下是经皮穿刺肺活检的护理常规。
1. 术前准备在进行经皮穿刺肺活检之前,护理人员需要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工作。
首先要核对患者的个人信息,确定手术部位。
然后要了解患者的病史和过敏史,确保患者没有禁忌症。
此外,还要告知患者手术的相关信息,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
2. 术中操作在术中操作时,护理人员需要配合医生完成手术。
要确保手术器械的无菌,保持手术场的清洁整洁。
护理人员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避免交叉感染。
术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呼吸等,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3. 术后护理术后护理是经皮穿刺肺活检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术后护理包括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是否有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护理人员还需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如疼痛、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
同时,要及时处理患者的不适症状,保证患者的舒适度。
4. 术后教育在完成经皮穿刺肺活检后,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术后教育。
要告知患者术后应注意的事项,如保持创口清洁、避免剧烈运动等。
还要向患者介绍相关的并发症症状,提醒患者及时就医。
同时,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确保患者的康复。
5. 注意事项在进行经皮穿刺肺活检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保持手术部位的清洁,避免交叉感染。
- 遵循规范的操作流程,确保手术的安全性。
-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及时处理患者的异常情况。
- 给予患者充分的关心和支持,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
- 定期进行术后随访,关注患者的康复情况。
总结:经皮穿刺肺活检是一种常见的检查方法,在进行这项检查时,正确的护理措施尤为重要。
护理人员需要在术前准备、术中操作、术后护理和术后教育等方面做好工作,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通过专业的护理,可以提高检查的准确性,保障患者的健康。
胸外科技术操作规范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1.准备物品:胸穿包一个(内有弯盘1个孔巾1条试管2个、载波片3—4片、小标本瓶2个、纱布5-8块、穿刺针2套、镊子两把),无菌手套2付,无菌盘1个(内有棉签缸、碘伏棉球缸、弯盘),胶布,注射器4个(5ml、20ml各2个),带金属标记物1个,2%利多卡因10ml,碘伏,定位纸.2.患者准备:协助医生为患者做好必要的检查;化验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血常规,肝功等检查项目;做心电图检测心功能情况;监测生命体征;术前禁食4h。
并且做好呼吸配合。
3.评估环境安全及患者病情。
4.手消,同时核对患者身份。
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方式(姓名、年龄)核对腕带内容。
如“XX床是吧?叫什么名字?xx岁了是吧?”4.知情告知并保护患者隐私。
对患者目前情况及操作目的进行告知,充分征得患者同意。
5.操作步骤。
(1)术者必须仔细询问病史、体查患者和阅读CT片,然后根据CT片显示病变的部位选择相对舒适的体位如仰卧位、侧卧位或俯卧位,测量病灶的最大直径,并在相当于病变的体表穿刺点区放置定位器后,行包括病灶上下层面在内的CT 扫描,直径>3cm者,层厚5 mm,直径<3 cm者,层厚2.5 mm。
(2)确定穿刺点、进针方向、角度及深度,根据病灶位置选定穿刺针的型号和长度。
(3)在穿刺点常规消毒,用2%利多卡因行局部麻醉至胸膜,保留针头再次局部扫描确认进针深度和角度。
(4)根据设定的穿刺计划,在患者屏气时快速进针至病灶后再次对病灶扫描,以确定针尖在病灶内的位置,当穿刺针尖达到预定位置后切割取材。
(5)一般切割槽内可获得(1。
0~2.0)cm×0.1cm大小的线头虫样组织标本,放入10%甲醛固定液内,且把针上残余组织均匀薄涂于玻片,放入同样固定液内送病理检查。
若获得的组织标本不理想且患者未出现任何并发症可再次穿刺.(6)简单包扎后做全肺扫描,了解有无并发症。
休息1 h后离开,病情较重或有并发症者留观,给予止血、抗炎、吸氧等对症处理。
经皮肺穿刺活检术【适应证】1.外围肺肿块鉴别困难者。
2.原因不明的局限性病灶。
3.不能手术或患者拒绝手术的肺癌,为明确组织类型便于选择治疗者。
【禁忌证】1.患有出血性疾病或近期严重咯血者。
2.严重肺气肿,心肺功能不全或肺动脉高压者。
3.肺部病变可能是血管性疾患,如血管瘤或动静脉瘘等。
4.剧烈咳嗽不能控制不合作者。
5.严重的凝血功能障碍或活动性大咯血者。
【准备】1.术前准备(1)测定凝血酶原时间和血小板计数,确定患者是否适合手术;(2)摄胸部CT扫描,以确定进针的部位和角度;)术前45min 给予可待因30mg 口服,地西泮10mg 口服或肌注; (3(4)做好解释工作,争取患者合作。
2.用品准备清洁盘,特制细穿刺活检针或活检枪,50ml 注射器,2%利多卡因,玻璃片,无水乙醇固定液及10%福马林。
【方法】1.根据胸部CT片明确病灶的位置及与邻近结构的关系,确定患者体位及进针部位。
2.将体表定位器置于初步确定的进针部位,胸部CT扫描,选取无肋骨或肩胛骨阻挡,离病灶距离最近,能避开大血管、明显的支气管、肺大疱、叶间裂及病灶坏死区的体表位置为进针点,测量好由此进针的角度和深度。
3.常规消毒、铺洞巾,2%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
选取合适活检针,根据定位角度和深度进针,在进入胸膜腔之前行胸部CT扫描确认进针方向和深度,并酌情调整。
在针尖接近胸膜时嘱患者屏气,按既定方向和深度迅速进针,然后再行CT 扫描明确针尖位置,如位置不对,则根据扫描所见,判断拟改变的角度和深度加以调整,直至针尖位于病灶边缘内侧。
4.当活检针的针尖位于病灶边缘内侧时即可行活检。
活检方法则根据活检针不同而异。
(1)抽吸针:采用细针抽吸法。
取出针芯接上50ml针筒并提插抽吸,提插幅度为0.5-1.0cm。
注意拔针前应去除负压,也不能加正压,以免抽吸物吸入针筒内或将抽吸物推出针尖。
获取的标本立即涂片,用无水乙醇固定送细胞学检查,组织块则放入10%福尔马林溶液中固定送组织学检查。
第 1 页
肺穿刺活检方法
肺穿刺活检是一个比较先进的技术,这种技术是在10年前
就会有的常见的就是可以检测到人们是否患有肺部疾病,比如说
肺癌等疾病的疑难杂症,能更好地进行确诊,那么在接下来的文
章当中,就来细了解一下,肺穿刺活检是怎样的。
肺癌穿刺活检技术在CT,或者B超的精确引导下,能够非
常容易做到一针命中,避免了由于反复穿刺带来的损伤,肺癌种
植转移的风险大大降低。而且活检后,可以马上向活检的针孔,
注射少量抗癌药物,以防止转移;注射止血药物,以防止出血;
注射止痛药物,以减轻疼痛。由于采用的是很细的穿刺针,在局
部麻醉之后穿刺,患者基本没有痛苦,几天后穿刺针孔自然愈合。
因此,可以说穿刺活检,没有什么痛苦或者不良反应。
由于肺癌穿刺活检的风险,比纤支镜的风险大,少量的出血
是肺癌穿刺活检的并发症,很难避免,因而其并不是首选的检查
方法。肺癌穿刺活检的适应症,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一、肺弥漫性病变。
第 2 页
二、不能进行治疗者。
三、肺周围型病症无细胞学,或组织学诊断,难以诊断者。
四、由于肺癌穿刺活检,属于损伤性检查方法,宜选直径小
于2.0mm穿刺针,以减少并发症。
五、对肺动脉高压,重症肺气肿,肺动静脉瘘,上腔静脉综
合症,有出血倾向的肺癌患者,视为穿刺活检的禁忌证。
让我们了解到了非穿刺活检,首先这个步骤是根据自己的,
身体疾病检查确诊,能更好地检查到自己是否患有肺炎等各种疾
病,呼吁大家要在生活当中,注意不要抽烟喝酒都是对自己的肺
有这很大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