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电阻电路的计算专题课堂训练(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606.00 KB
- 文档页数:3
纯电阻电路与非纯电阻电路①在纯电阻电路电路)中,电功等于电热,即W=Q=Pt=UIt=I²Rt=U²/Rt,如白炽灯、电炉、电饭锅、电烙铁、电热毯、电熨斗、转子被卡住的电动机等②在非纯电阻电路(如电动机、电风扇、电冰箱、电磁炉、电解槽、日光灯等)中:电动机:W=E机械+Q (UIt=E机械+I²Rt)电解槽:W=E化学+Q (UIt=E化学+I²Rt)此时:W>Q (UIt>I²Rt)特别提醒:当电动机不转动时,仍为纯电阻电路,有在电动机转动时为非纯电阻电路。
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的输入功率(即电动机消耗的总功率)一部分转化为电热,一部分转化为机械能输出。
根据能量守恒:P P P=+输入热输出P输入=UI P热=I2R P输出=FV1.求电动机两端的电压U2.求流过电动机的电流I3.求电动机的内阻r4.求电动机输入功率P输入,用电功率公式P=IU计算5.求电动机内阻消耗的电热功率P热,根据焦耳定律求出2P I r=热例题: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E=10V,内阻r未知,R1是阻值为9Ω的定值电阻,R2是由某金属氧化物制成的导体棒,可视为非纯电阻,实验证明通过R2的电流I和它两端电压U遵循I=0.1U3的规律.闭合开关S后,理想电流表的示数为0.8A.求:(1)R1、R2消耗的电功率P1、P2(2)电源的内阻r.1.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电灯L标有“6V 1.2W”字样。
当开关S1、S2均闭合时,电灯L恰能正常发光,电流表示数为0.5A.则:(1)电动机两端电压为V,通过电动机的电流为A。
(2)通电1min电路消耗电能J。
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12V,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10Ω时,电压表的示数为10V,此时电动机正常工作,则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是W;若电动机内部线圈的电阻为2Ω,则通电5min电流通过电动机内部线圈产生的热量是J.电动机的工作效率为。
R2R 1 R 2 R 3江门一中2017届高二第二学期期末复习(电路计算)1.通过一个电阻的电流是5A ,经过4min ,通过该电阻的一个截面的电量是( )(A )20C (B )50C (C )1200C (D )2000C 2.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已知R 1=20Ω,R 3=40Ω,R 1<R 2<R 3,则该电路总电阻的阻值( )A .R 总>20ΩB .20Ω<R 总<40ΩC .20Ω<R 总<100ΩD .8Ω<R 总<10Ω3.三个相同的电阻,R 1、R 2、R 3连接成三角形电路,如图所示,用欧姆表测得其任意两点间的电阻为8Ω。
由于某种原因,其中一个电阻的阻值发生了变化,结果测得A 、B 和C 、A 间的电阻均为7.2Ω。
那么三个电阻中 电阻的阻值变为 Ω,此时,B 、C 间的电阻值变为 。
4.电阻R 1和R 2串联在电路中时, R 1两端的电压是R 2两端电压的n 倍,则当R 1和R 2并联在电路中时,通过R 1的电流I 1与通过R 2的电流I 2之比I 1:I 2为( ) A .n B .2n C .n /1 D .2/1n5.如图所示,AB 两端接直流稳压电源,U AB =100V ,R 0=40Ω,滑动变阻器总电阻R =20Ω,当滑动片处于滑动变阻器中点时,C 、D 两端电压U CD 为 V ,通过电阻R 0的电流为 A 。
6.阻值分别为 R 1、R 2、R 3、R 4的四个电阻的I-U 图线如图所示,给四个电阻加上相同的电压时,消耗电功率最大的是( )A .R 1B .R 2C .R 3D .R 47.三个阻值相同的电阻,它们的额定电压均为8V ,现将两个电阻并联后再与第三个电阻串联,这个电路允许的总电压的最大值为( )A.8VB.10VC.12VD.16V 8.如图所示,三个电阻R 1、R 2、R 3的阻值相同,允许消耗的最大功率分别为10W 、10W 、4W ,则此电路允许消耗的最大功率为( ) A .12WB .15WC .16WD .24W 9.两只额定电压均为110V 的灯泡A 和B ,额定功率分别为100W 和40w ,为了使它们接到220V 电源上能止常发光,同时电路消耗的电功率最小,如图所示电路中最合理的是图( )11.四个相同的灯泡如图所示连接在电路中,调节变阻器1R 和2R ,使四个灯泡都正常发光。
纯电阻电路的计算专题练习班级 姓名 成绩1.如图所示,已知电阻R 1=6Ω,R 2=3Ω,R 3=4Ω.接入电路后这三只电阻的实际功率之比为( )A.6∶3∶4B.1∶2∶4C.2∶1∶6D.1∶2∶6 2.将R 1=16Ω和R 1=9Ω的两只定值电阻先后分别接在某个电池组两极间时,测得电池组的输出功率相同.由此可知该电池组的内阻为__ ____Ω.3. 如图所示,R 1和R 2都是“100Ω 4W ”的电阻,R 3是“100Ω 1W ”的电阻,A 、B 两端允许输入最大电功率是( )A 、9WB 、3WC 、9/8WD 、1.5W4.如图9所示的电路中,电池的电动势E =9.0 V ,内电阻r =2.0 Ω,固定电阻R 1=1.0 Ω,R 2为可变电阻,其阻值在0~10 Ω范围内调节,问:取R 2=______时,R 1消耗的电功率最大.取R 2=_______时,R 2消耗的电功率最大.5.如图14—10所示的电路中,U=12V ,滑动变阻器AB 的总电阻为42Ω,现要使标着“6V 1.8W ”的灯泡L 正常发光,那么A 、P 间的电阻应为多少?此时滑动变阻器上消耗的功率多大?6.如图14—11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由4个相同的干电池串联而成,每个电池的电动势为1.5V ,内电阻为0.5Ω,外电路电阻R 1=2Ω,R 2=R 3=4Ω。
试求:(1)当开关S 与A 接通时,电路中的总电流和R 2消耗的功率;(2)当开关S 与B 接通时,电源的路端电压。
7.在如图的电路中,若 R1 = 4Ω,R3 = 6Ω,电池内阻 r = 0.6Ω,则电源产生的总功率为40W,而输出功率则 37.6W。
求:电源电动势和电阻R2的大小。
8.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动势E =15V,内电阻 r = 1Ω, R1 = R3 = 10Ω,R2 = 4Ω,各表均视为理想电表。
试求:①当电键K断开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R1及R2消耗功率各为多少?②当K闭合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电源的总功率及输出功率各为多少?9.如图11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E = 6.0V ,内阻r = 0.6Ω,电阻R2 = 0.5Ω,当开关S 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5A ,电压表的示数为3.0V ,各表均视为理想电表。
电阻练习题及答案电阻练习题及答案电阻是电学中的重要概念,它是指电流通过导体时所遇到的阻碍程度。
在电路中,电阻起着控制电流大小和方向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电阻,我们需要进行一些练习题来加深对电阻的认识。
练习题一:并联电阻的计算1. 在一个并联电路中,有三个电阻,分别为R1=10Ω,R2=20Ω,R3=30Ω。
求并联电路的总电阻。
解答: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计算公式为:1/Rt = 1/R1 + 1/R2 + 1/R3。
代入数值计算可得:1/Rt = 1/10 + 1/20 + 1/30 = 1/6。
因此,总电阻Rt = 6Ω。
2. 如果将上述并联电路中的R2更换为R2' = 40Ω,求新的总电阻。
解答:同样使用并联电路的计算公式,代入数值计算可得:1/Rt' = 1/10 + 1/40 + 1/30 = 1/4。
因此,新的总电阻Rt' = 4Ω。
练习题二:串联电阻的计算1. 在一个串联电路中,有四个电阻,分别为R1=5Ω,R2=10Ω,R3=15Ω,R4=20Ω。
求串联电路的总电阻。
解答: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的计算公式为:Rt = R1 + R2 + R3 + R4。
代入数值计算可得:Rt = 5 + 10 + 15 + 20 = 50Ω。
2. 如果将上述串联电路中的R3更换为R3' = 25Ω,求新的总电阻。
解答:同样使用串联电路的计算公式,代入数值计算可得:Rt' = 5 + 10 + 25 + 20 = 60Ω。
练习题三:电阻的功率计算1. 在一个电路中,有一个电阻R = 10Ω,通过该电阻的电流为I = 2A。
求该电阻消耗的功率。
解答:电阻消耗的功率计算公式为:P = I^2 * R。
代入数值计算可得:P = 2^2 * 10 = 40W。
2. 如果将上述电阻的电流增加到I' = 4A,求新的功率。
解答:同样使用功率的计算公式,代入数值计算可得:P' = 4^2 * 10 = 160W。
16.3 电阻同步练习基础巩固知识点一电阻1.完成下面的单位换算(1)一般在干燥的环境中,人体的电阻约为2 kΩ,合kΩ。
(2)某碳膜电阻的阻值为2.7MΩ,合Ω。
2.如图所示,甲、乙是两把用不同金属制成的钥匙,将它们分别以同样的方式接入图中的AB中,闭合开关,发现当甲钥匙接入电路时,灯泡较亮,可知,接入钥匙时电路中的电流较大;两把钥匙中电阻较大的是钥匙。
(均选填“甲”或“乙”)知识点二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3.(2019·福建中考)在相同温度下,关于导体的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铜线的电阻一定比铝线的小B.长度相同粗细也相同的铜线和铝线电阻相等C.长度相同的两根铜线,粗的那根电阻较大D.粗细相同的两根铜线,长的那根电阻较大4.如图所示,A、B是同种材料制成的电阻,它们的长度相等,A的横截面积是B的两倍。
将它们串联在电路中,则A、B的电阻R A(选填“”“<”或“=)R B。
5.李明用如图电路探究“导体的电阻与温度的关系”。
闭合开关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4A,当把铁丝加热一段时间后,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该实验说明了铁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填变化情况)。
6.如图所示,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导线a、b、c 粗细相同,b、d粗细不同,a、b、d长度相同。
(1)该实验是通过观察的示数间接比较导线电阻的大小,这种方法叫。
(2)选用导线a、b分别接电路中,是为了探究电阻大小跟导体的的关系。
(3)选用导线b、c分别接入电路中,是为了探究电阻大小跟导体的的关系。
(4)选用导线分别接入电路中,是为了探究电阻大小跟导体的横截面积的关系。
知识点三半导体与超导现象7.导体导电性能好,绝缘体导电性能比较差。
有一些材料,例如锗、硅,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常常称作半导体,没有它们就没有我们今天的现代化生活。
20世纪初,科学家发现,某些物质在很低的温度时,电阻就变成了0,这就是超导现象。
电阻练习题及答案电阻练习题及答案电阻是电路中常见的一个概念,它是指电流在通过导体时所遇到的阻碍程度。
在电路中,电阻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能够控制电流的大小和方向。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电阻的概念,我们可以通过练习题来加深对电阻的理解。
练习题一:串联电阻的计算1. 三个电阻分别为10欧姆、20欧姆和30欧姆,它们串联在一起,求总电阻。
答案:总电阻为10 + 20 + 30 = 60欧姆。
2. 两个电阻分别为15欧姆和25欧姆,它们串联在一起,求总电阻。
答案:总电阻为15 + 25 = 40欧姆。
练习题二:并联电阻的计算1. 三个电阻分别为10欧姆、20欧姆和30欧姆,它们并联在一起,求总电阻。
答案: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个电阻的倒数之和,即1/总电阻 = 1/10 + 1/20 + 1/30。
计算得到总电阻为6欧姆。
2. 两个电阻分别为15欧姆和25欧姆,它们并联在一起,求总电阻。
答案: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个电阻的倒数之和,即1/总电阻 = 1/15 + 1/25。
计算得到总电阻为9欧姆。
练习题三:电阻的功率计算1. 一个电阻为20欧姆的电器,通过2安培的电流,求功率。
答案:功率等于电流的平方乘以电阻,即功率 = 2 * 2 * 20 = 80瓦特。
2. 一个电阻为30欧姆的电器,通过1安培的电流,求功率。
答案:功率等于电流的平方乘以电阻,即功率 = 1 * 1 * 30 = 30瓦特。
练习题四:电阻的色环识别电阻的色环是用来标识电阻值和精度的。
常见的电阻色环有黑、棕、红、橙、黄、绿、蓝、紫、灰、白和金、银两种金属色环。
其中,金色环表示精度为5%,银色环表示精度为10%。
例如,一个电阻的色环为棕、黑、红、金,求其阻值。
答案:根据色环识别规则,棕色环对应1,黑色环对应0,红色环对应2,金色环对应±5%。
所以,阻值为10 * 10^2欧姆,即1000欧姆。
练习题五:电阻的串并联组合1. 两个串联电阻分别为10欧姆和20欧姆,它们并联在一个电路中,求总电阻。
欧姆定律—测电阻问题课后练习(二)题一:在“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实验中,小灯泡的额定电压是2.5V.(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如图所示电路连接完整。
(2)小梦在接完最后一根导线时,小灯泡立即发光,请你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3)排除故障后,继续实验,如图1所示是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此时灯丝的电阻为Ω。
(4)大梦和小梦按照老师的要求,设计了如下在缺少电流表时测量小灯泡电阻的方案:大梦:用如图2所示电路(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已知),闭合开关,分别读出滑片在A、B两端时电压表的示数,然后计算出小灯泡的电阻。
小梦:把一个电压表分别接在小灯泡和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两端,如图3所示,闭合开关,读出电压表的示数,然后计算出小灯泡的电阻。
你认为设计的方案好,理由是。
题二:实验室中要测量一个阻值约为数百欧的电阻。
提供的器材有:电源(电压约5V)、学生用电压表(0~6V)、电阻箱R(0~9999Ω 5A)、开关S1和S2、导线若干。
现要测量待测电阻R x的阻值,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图。
(1)小虎进行的实验过程如下:①根据实验电路图,连接成如图乙所示的实物电路,但存在连接错误,只需改动一根导线,即可使电路连接正确,请在接错的导线上打“×",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画出正确的接法。
②电路连接正确后,闭合S 1 ,将S 2 拨到触点1时,电压表的读数为U 1 ,则电源电压为。
③闭合S 1 ,将S 2 拨到触点2,当电阻箱的阻值调为R 0 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 2 ,则待测电阻的阻值R x = 。
(2)如果实验器材中没有提供电压表,现再提供一只电流表(0~0.6A),利用上述器材,你认为 (选填“能”或“不能”)较准确测出该待测电阻的阻值,原因是。
题三:现有电压未知的电源一台;符合要求的电流表一块;已知电阻值的定值电阻R0、待测电阻R X、开关S两个;导线若干。
利用以上器材可以测出R X的电阻值。
请你:(1)在右侧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2)实验步骤:(3)写出测量式R X题四:某同学要测量电阻R x 的阻值,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电源、已知电阻R 0 ,电压表、未知电阻R x 、单刀双掷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
初三物理《电路计算》专题训练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9伏,电阻R1的阻值为2019闭合电键S,电流表示数为0.15安。
求:(1)电压表的示数。
(2)电阻R2的阻值。
(3)通电20秒,电流通过电阻R2做的功。
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变阻范围为0~20欧,闭合电键,当滑片在左端时,电压表、电流表的读数分别为12伏和0.3安,求:(1)电阻R1的阻值。
(2)当滑片移到最右端时,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
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2为10欧。
当电键S断开时,电压表示数为6伏,电流表示数为0.3安。
求:(1)R1的阻值。
(2)电源电压U。
(3)闭合电键S后,电压表V、电流表A的示数。
4.如图(a)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伏且保持不变,电阻R1为30欧,电流表A、A1均为图(b)所示的规格。
闭合电键S后,电流表A、A1指针所在的位置相同,求:(1)电流表A1的示数I1。
(2)通过R2的电流I2。
5.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伏且保持不变。
断开电键S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安。
闭合电键S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化了0.3安。
求:(1)5秒内通过电阻R1的电量。
(2)电键闭合时电阻R1、R2消耗的电能之比。
6.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为18伏且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R2上标有“50欧1安”字样。
闭合电键S,移动滑片,当电流表示数为0.8安,电压表V2的示数为14伏。
求:(1)电阻R1的阻值。
(2)移动变阻器的滑片P,求电压表V1的最大值。
7.如图(a)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为9伏且保持不变,电压表量程0~3伏、电流表量程0~0.6安,定值电阻R1=20欧,滑动变阻器标有“15欧2安”字样。
闭合电键。
求:(1)当电流表的读数如图13-9(b)所示时,电阻R1两端的电压。
(2)滑动变阻器R2允许接入电路的最大阻值。
(3)整个电路所消耗的最大功率P。
8.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R1的阻值为10欧,滑动变阻器R2上标有“20欧2安”字样,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滑到中点时,电压表的读数为15伏。
初三物理《电路计算》专题训练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9伏,电阻R1的阻值为20欧,闭合电键S,电流表示数为0.15安。
求:(1)电压表的示数。
(2)电阻R2的阻值。
(3)通电20秒,电流通过电阻R2做的功。
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变阻范围为0~20欧,闭合电键,当滑片在左端时,电压表、电流表的读数分别为12伏和0.3安,求:(1)电阻R1的阻值。
(2)当滑片移到最右端时,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
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2为10欧。
当电键S断开时,电压表示数为6伏,电流表示数为0.3安。
求:(1)R1的阻值。
(2)电源电压U。
(3)闭合电键S后,电压表V、电流表A的示数。
4.如图(a)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伏且保持不变,电阻R1为30欧,电流表A、A1均为图(b)所示的规格。
闭合电键S后,电流表A、A1指针所在的位置相同,求:(1)电流表A1的示数I1。
(2)通过R2的电流I2。
5.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伏且保持不变。
断开电键S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安。
闭合电键S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化了0.3安。
求:(1)5秒内通过电阻R1的电量。
(2)电键闭合时电阻R1、R2消耗的电能之比。
6.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为18伏且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R2上标有“50欧1安”字样。
闭合电键S,移动滑片,当电流表示数为0.8安,电压表V2的示数为14伏。
求:(1)电阻R1的阻值。
(2)移动变阻器的滑片P,求电压表V1的最大值。
7.如图(a)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为9伏且保持不变,电压表量程0~3伏、电流表量程0~0.6安,定值电阻R1=20欧,滑动变阻器标有“15欧2安”字样。
闭合电键。
求:(1)当电流表的读数如图13-9(b)所示时,电阻R1两端的电压。
(2)滑动变阻器R2允许接入电路的最大阻值。
(3)整个电路所消耗的最大功率P。
8.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R1的阻值为10欧,滑动变阻器R2上标有“20欧2安”字样,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滑到中点时,电压表的读数为15伏。
专题10纯电阻电路一、串并联电路特点及规律:1、串联电路: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个串联电阻电压之和;串联电路上各点的电流强度相等;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之和。
21U U U +=21R R R +=2、并联电路:各条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干路的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倒数之和。
21I I I +=21111R R R +=二、常用电学公式:电学计算主要考查学生对电学的基本公式和规律的应用。
电学计算涉及的知识主要包括串、并联电路电流和电压的规律、欧姆定律、电功率和焦耳定律。
在这类题目中,考生应能熟练地对电路图进行分析,并找出不同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根据规律和公式合理列出等式。
常用到的公式主要有:R U I =,t UI W =,t t 22R I R U W Q ===(纯电阻电路中)t W P =,UI P =,R I RU P 22==(纯电阻电路中)考点一:简单串联电路1.(2019•新疆)如图电路中,电阻R l 的阻值为2Ω,当开关闭合后,电压表V 1的示数为1V ,V 2的示数为2V .求:(1)电源两端的电压;(2)通过R1的电流和R2的阻值;(3)R2在1min内产生的热量。
【解析】解:由电路图可知,两电阻串联,电压表V1测R1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2测R2两端的电压。
(1)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电源的电压为:U=U1+U2=1V+2V=3V;(2)通过R1的电流:I1===0.5A;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则I2=I1=0.5A;根据I=可得电阻R2的阻值:R2===4Ω。
(3)R2在1min内产生的热量Q2=I22R2t=(0.5A)2×4Ω×60s=60J。
答:(1)电源两端的电压为3V;(2)通过R1的电流为0.5A,R2的阻值为4Ω;(3)R2在1min内产生的热量为60J。
2.(2019•衡阳)如图所示电路中,已知电源电压U=12V保持不变,电阻R3=8Ω,闭合开关S,电压表的示数为8V.求:(1)电流表的示数。
纯电阻电路的计算专题练习
班级 姓名 成绩
1.如图所示,已知电阻R 1=6Ω,R 2=3Ω,R 3=4Ω.接入电路后这三只电阻的实际功率之比为( )
A.6∶3∶4
B.1∶2∶4
C.2∶1∶6
D.1∶2∶6 2.将R 1=16Ω和R 1=9Ω的两只定值电阻先后分别接在某个电池组
两极间时,测得电池组的输出功率相同.由此可知该电池组的内阻为
__ ____Ω.3. 如图所示,R 1和R 2都是“100Ω 4W ”的电阻,R 3是“100Ω 1W ”的电
阻,A 、B 两端允许输入最大电功率是( )
A 、9W
B 、3W
C 、9/8W
D 、1.5W
4.如图9所示的电路中,电池的电动势E =9.0 V ,内电阻r =2.0 Ω,固定
电阻R 1=1.0 Ω,R 2为可变电阻,其阻值在0~10 Ω范围内调节,问:取
R 2=______时,R 1消耗的电功率最大.取R 2=_______时,R 2消耗的电功率最
大.
5.如图14—10所示的电路中,U=12V ,滑动变阻器AB 的总电阻为42Ω,
现要使标着“6V 1.8W ”的灯泡L 正常发光,那么A 、P 间的电阻应为多少?此时滑动变阻器上消耗的功率多大?
6.如图14—11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由4个相同的干电池串联而成,每个电池的电动势为1.5V ,内电阻为0.5Ω,外电路电阻R 1=2Ω,R 2=R 3=4Ω。
试求:(1)当开关S 与A 接通时,电路中的总电流和R 2消耗的功率;(2)当开关S 与B 接通时,电源的路端电压。
7.在如图的电路中,若 R1 = 4Ω,R3 = 6Ω,电池内阻 r = 0.6Ω,则电源产生的总功率为40W,而输出功率则 37.6W。
求:电源电动势和电阻R2的大小。
8.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动势E =15V,内电阻 r = 1Ω, R1 = R3 = 10Ω,R2 = 4Ω,各表均视为理想电表。
试求:
①当电键K断开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R1及R2消耗功率各为多少?
②当K闭合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电源的总功率及输出功率各为多少?
9.如图11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E = 6.0V ,内阻r = 0.6Ω,电阻R2 = 0.5Ω,当开关S 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5A ,电压表的示数为3.0V ,各表均视为理想电表。
试求:(1)电阻R1和R3的阻值;
(2)当S闭合后,电压表的示数、以及R2上消耗的电功率。
纯电阻电路的计算专题练习参考答案
1.D;
2.12;
3.D;
4.3Ω,0;
5.12Ω, 4.2W;
6.1A, 1W,4V;
7.20V,7Ω
8.1A,4V,10W,4W; 0.75A,13.5V;22.5W,20.25W
10.1.4Ω, 2Ω, 1V,2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