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速线路XTK分相绝缘器检修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 格式:pdf
- 大小:418.16 KB
- 文档页数:12
普速线路消弧分段绝缘器(DXF-1.6II)安装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目次1. 适用范围 (2)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3. 编制依据 (2)4. 消弧分段绝缘器(DXF-1.6II)安装指导书 (2)4.1. 准备工作 (2)4.2. 安装技术标准 (4)4.3. 安装作业流程 (6)4.4. 安装过程中存在问题处理方法 (9)4.5. 安装过程中安全风险点及卡控措施 (10)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供电段管内普速线路消弧分段绝缘器(DXF-1.6II)安装和常见问题处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作业指导书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作业指导书。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作业指导书。
《普速铁路接触网安全工作规则》铁总运〔2017〕25号《普速铁路接触网运行维修规则》铁总运〔2017〕25号《铁路技术管理规程》(普速铁路部分)3.编制依据根据《铁路接触网安全工作规程》、《铁路接触网管理规则》、《铁路局作业指导书编制规范》的相关要求,结合段具体实际,特编制此作业指导书。
4.消弧分段绝缘器(DXF-1.6II)安装指导书4.1.准备工作4.1.1 人员:8-12人4.1.2 工具序号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 接触网作业车(梯车)台 12 卡线器个 23 钢丝套Ф12.5 个 24 断线钳900 把 15 链条式手扳葫芦3t 台 16 工具包个 27 水平尺500-600mm 把 1 能测两个方向8 梅花扳手16.18mm 把 2 各2把9 扭力扳手20-100N 把 2 配16、18mm各2套10 呆扳手16mm 把 111 手工工具套 212 绝缘吊绳10m(Ф10)根 1 吊料具13 线坠0.25kg 个 1 配绳14 活口扳手450mm 把 115 钢卷尺5m 把 116 白粉笔若干17 导线揻弯器把 1 可用葫芦把或自制18 钢锯把 1 带备用锯条19 断线钳900mm 把 120 弹簧秤把 121 锉刀把 122 扭铁板把 4 根据接触线型号选用23 钢卷尺5mm 把 124 几何参数激光测量仪套 125 个人工具套 2 不少于2套26 防护工具套 2 不少于2套27 通讯工具台 5 不少于5台4.1.3 材料序号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 分段绝缘器本体组 12 承力索绝缘子爬距1600mm 件 1 硅橡胶3 接头线夹套 2 带螺栓、止动垫圈4 并沟线夹套 6 带螺栓、止动垫圈5 调节吊弦线支撑件 46 花篮螺丝套 47 调节吊弦线根 4 配心形环、带止动垫圈夹紧螺栓8 承力索吊弦线夹件 2 带螺栓、止动垫圈9 承力索终锚线夹套 2 根据现场承力索选用10 接触线750 mm 根 2 同现场接触线型号11 镀锌铁丝Φ1.6 mm 米 612 包扎布用布包扎包扎绝缘子用13 毛巾张 1 清洗绝缘用4.1.4 资料:接触网平面布置图、安装图、分段使用说明。
普速线路吉斯玛分段绝缘器检修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目次1. 适用范围 (2)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3. 编制依据 (2)4. 吉斯玛分段绝缘器检修指导书 (2)4.1. 准备工作 (2)4.2. 检修技术标准 (4)4.3. 检修作业流程 (5)4.4. 检修过程中关键问题的处理方法 (6)4.5. 检修过程中安全风险点及卡控措施 (6)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供电段管内普速线路吉斯玛分段绝缘器检修和常见问题处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作业指导书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作业指导书。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作业指导书。
《普速铁路接触网安全工作规则》铁总运〔2017〕25号《普速铁路接触网运行维修规则》铁总运〔2017〕25号《铁路技术管理规程》(普速铁路部分)3.编制依据根据《铁路接触网安全工作规程》、《铁路接触网管理规则》、《铁路局作业指导书编制规范》的相关要求,结合段具体实际,特编制此作业指导书。
4.吉斯玛分段绝缘器检修指导书4.1.准备工作4.1.1 人员:车梯作业不少于12人、作业车作业不少于8人(不含司机)4.1.2 工具序号工具名称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 接触网作业车(梯车)辆 12 卡线器20KN (NGK)个 2 根据张力选用3 手板葫芦(链条葫芦) 2-3t 台 1 根据张力选用4 扭面器85-120 把 4 根据线型选用5 扭力扳手20-100N 把 2 配相应套筒各2个6 几何参数激光测量仪套 17 锉刀把 210 钢丝套1-1.5m(2T)根 2 根据张力选用11 断线钳900mm 把 112 五轮整弯器台 113 水平尺(坡度尺) 500-600mm 把 114 等位线25mm²(10m)根 1 V型天窗作业采用15 工具包个 216 木榔头(橡胶锤) 把 217 钢卷尺把 118 绝缘吊绳10m 根 119 个人工具套 2 不少于2套20 防护工具套 2 不少于2套21 通讯工具台 5 不少于5台4.1.3 材料序号材料名称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 分段绝缘器零部件吉斯玛套 1 含承力索绝缘子2 毛巾棉质条 23 棉纱公斤0.54 酒精(中性清洗剂)公斤0.55 砂布张 26 软态不锈钢绑扎线Ф1.6 公斤0.54.1.4 资料:接触网平面布置图、分段使用说明。
普速线路XTK分相绝缘器安装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目次1. 适用范围 (2)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3. 编制依据 (2)4. XTK分相绝缘器安装指导书 (2)4.1. 准备工作 (2)4.2. 安装技术标准 (4)4.3. 安装作业流程 (5)4.4. 安装过程中安全风险点及卡控措施 (5)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供电段管内普速线路XTK分相绝缘器安装和常见问题处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作业指导书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作业指导书。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作业指导书。
《普速铁路接触网安全工作规则》铁总运〔2017〕25号《普速铁路接触网运行维修规则》铁总运〔2017〕25号《铁路技术管理规程》(普速铁路部分)3.编制依据根据《铁路接触网安全工作规程》、《铁路接触网管理规则》、《铁路局作业指导书编制规范》的相关要求,结合段具体实际,特编制此作业指导书。
4.XTK分相绝缘器安装指导书4.1.准备工作4.1.1 人员:12-15人4.1.2 工具序号工具名称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 接触网作业车台 12 绝缘车梯台 13 大绳滑轮组1:3 套 14 单大绳20m 根 15 链条葫芦2-3T 个 16 钢丝套800mm 根 27 卡线器个 28 工具包个 19 力矩扳手套 210 内六角扳手套 111 铁榔头把 112 挫刀把 113 导线切割器台 114 导线炜弯器套 115 接触线五轮较直器套 116 木榔头(橡胶锤)把 117 毛巾张 218 测量工具测量仪或测杆套 119 安全工具20 防护工具4.1.3 材料序号材料名称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 器件式分相器套 1 中性区导线已预制连接2 复合绝缘子个 33 悬式绝缘子串 34 整体吊弦与线型匹配根125 垫圈个若干各种型号6 螺栓套若干各种型号7 弹簧销个适量8 开口销个适量各种型号9 销钉个适量各种型号10 钙基脂润滑油袋 111 铁线 4.0 m 适量12 绑扎线 1.6 m 适量4.1.4 资料:接触网平面布置图、安装图、分相使用说明。
AWZ-11器件式分相绝缘器检测(修)作业指导书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本指导书规定了接触网器件式分相绝缘器的检测(修)作业程序和质量标准。
1.2本指导书适用于CH-II型、WD-V型对接式分相及XFXP-1.T(G)提速型分相绝缘器的检测(修)作业。
2 分相绝缘器检测作业2.1 作业准备2.1.1 人员:2.1.1.1 使用绝缘测杆:3人(不包括防护人员)。
2.1.1.2 使用多功能激光接触网检测仪:3人(不包括防护人员)。
2.1.2 工具:2.1.2.1 绝缘测杆、钢卷尺、线坠、道尺。
2.1.2.2使用多功能激光接触网检测仪。
2.2 检测作业安全注意事项:2.2.1 使用绝缘测杆作业开接触网第二种工作票,使用多功能激光接触网检测仪开接触网第三种工作票。
2.2.2 绝缘测杆、线坠在使用前要仔细检查有否损坏,并用清洁干燥的抹布擦拭有效绝缘部分,并按规定进行绝缘摇测。
2.2.3 作业组两端应设好行车防护,并时刻注意避让列车。
2.2.4 避让列车时,人员与检测机具均不得侵入机车车辆限界。
2.2.5 雨、雪天气禁止带电检测。
2.3 作业程序2.3.1 测量分相绝缘器中心对线路中心的偏移值。
2.3.2 测量分相绝缘器的负弛度,即绝缘器中心高度(两端高度的平均值|H1-H2|/2)与两端吊弦高度的平均值(|H3-H4|/2)的差值(见图1)。
2.3.3 复线区段测量分相绝缘器的坡度(不测量负弛度),即整个分相绝缘器两端高差与分相绝缘器长度(一般为30米)的比值。
2.3.4 查看分相绝缘器主绝缘、接头线夹、承力索分段绝缘件以及各部零件状态。
2.3.5 将检测情况填入《分段(分相)绝缘器检测(修)记录》中,并下达《维修任务书》。
3 对接式分相绝缘器检修作业3.1 作业准备3.1.1 人员:3.1.1.1 使用车梯:6~8人(不包括接地线、防护人员)。
3.1.1.2使用作业车:3~4人(不包括接地线、防护人员、作业车司机)。
(一)绝缘子检修作业指导书部件检修作业指导书作业项目作业人员序作业作业标准号步骤按规程要求填写工作票并交付工作领导人,工作领导人作业1向作业组全体成员宣读工作准备票、分工并进行安全预想,检查工具、材料。
完成做好安全措施,工作领导人2安全确认完成安全措施后,通知措施各作业组开工。
绝缘子绝缘子检修作业高空作业人员技术标准安全卡控点需要停电作业的项目必须在停电时间内进行,开具第一种工作票。
使用作业车时,平台旋转要专人盯控,严防碰伤支柱。
作业车要设置相应防倾倒措施。
①绝缘子表面清洁度。
②绝缘子表面瓷釉完整性。
③绝缘子与铁件连接状态。
④检查绝缘子表面放电痕迹。
3检查⑤悬式绝缘子弹簧销状态。
⑥棒式绝缘子本体弯曲度。
⑦棒式绝缘子滴水孔安装方向。
⑧各部位螺栓紧固力矩。
①瓷质绝缘子用去中性清洁剂擦洗至无明显痕迹,再用清洁干燥的袜布擦拭绝缘部分。
绝缘②硅橡胶绝缘子一般只需用子表干抹布扫去表面灰尘即可,4面脏如确需清洗时,用清水或中污性清洗液擦洗,然后用清洁干抹布擦拭干净。
③分段、分相用的特殊绝缘材料的清洁维护应严格遵照产品说明书的要求。
绝缘子表面应清洁、光滑无脏污。
当瓷釉脱落或复合绝缘子裙2边损坏超过 300mm及表面龟裂老化严重时,对该绝缘子进行更换。
瓷釉①更换腕臂棒式绝缘子时。
破裂使用专用腕臂绝缘子更换或复器,将其一端固定在支柱上,合绝另一端固定在腕臂上,通过缘子转动调节丝杆,使损坏的绝5 裙边缘子处于不受力状态,将损受损坏的绝缘子取下后更换上同以及类型、同规格的合格绝缘子,表面紧固各部连接螺栓,撤下腕龟裂臂绝缘子更换器。
直线和曲老化外的棒式绝缘子更换可采用作业车或手扳葫芦等进行更换。
②更换下锚绝缘子串时。
使用两个紧线器分别打在杵环绝缘子表面应完整无破损、无破碎性裂纹,瓷釉剥落面积不大于2300mm。
杆和承力索上,通过钢丝套和手扳葫芦将绝缘子紧至不受力,将损坏的绝缘子更换后,补齐弹簧销,缓慢松开手扳葫芦,同时观察绝缘子受力状态,直至其完全受力。
普速线路消弧分段绝缘器(DXF-1.6II)检修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目次1. 适用范围 (2)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3. 编制依据 (2)4. 消弧分段绝缘器(DXF-1.6II)器检修指导书 (2)4.1. 准备工作 (2)4.2. 检修技术标准 (4)4.3. 检修作业流程 (6)4.4. 检修过程中关键问题的处理方法 (7)4.5. 检修过程中安全风险点及卡控措施 (7)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供电段管内普速线路消弧分段绝缘器(DXF-1.6II)检修和常见问题处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作业指导书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作业指导书。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作业指导书。
《普速铁路接触网安全工作规则》铁总运〔2017〕25号《普速铁路接触网运行维修规则》铁总运〔2017〕25号《铁路技术管理规程》(普速铁路部分)3.编制依据根据《铁路接触网安全工作规程》、《铁路接触网管理规则》、《铁路局作业指导书编制规范》的相关要求,结合段具体实际,特编制此作业指导书。
4.消弧分段绝缘器(DXF-1.6II)器检修指导书4.1.准备工作4.1.1 人员:车梯作业不少于12人、作业车作业不少于8人(不含司机)4.1.2 工具序号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 接触网作业车(梯车)台 12 卡线器个 23 钢丝套Ф12.5 个 24 断线钳900 把 15 链条式手扳葫芦3t 台 16 工具包个 27 水平尺500-600mm 把 1 能测两个方向8 梅花扳手16.18mm 把 2 各2把9 扭力扳手20-100N 把 2 配16、18mm各2套10 呆扳手16mm 把 111 手工工具套 212 绝缘吊绳10m(Ф10)根 1 吊料具13 线坠0.25kg 个 1 配绳14 活口扳手450mm 把 115 钢卷尺5m 把 116 白粉笔若干17 导线揻弯器把 1 可用葫芦把或自制18 钢锯把 1 带备用锯条19 断线钳900mm 把 120 弹簧秤把 121 锉刀把 122 扭铁板把 4 根据接触线型号选用23 钢卷尺5mm 把 124 几何参数激光测量仪套 125 个人工具套 2 不少于2套26 防护工具套 2 不少于2套27 通讯工具台 5 不少于5台4.1.3 材料序号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 分段绝缘器本体组 12 承力索绝缘子爬距1600mm 件 1 硅橡胶3 接头线夹套 2 带螺栓、止动垫圈4 并沟线夹套 6 带螺栓、止动垫圈5 调节吊弦线支撑件 46 花篮螺丝套 47 调节吊弦线根 4 配心形环、带止动垫圈夹紧螺栓8 承力索吊弦线夹件 2 带螺栓、止动垫圈9 承力索终锚线夹套 2 根据现场承力索选用10 接触线750 mm 根 2 同现场接触线型号11 镀锌铁丝Φ1.6 mm 米 612 包扎布用布包扎包扎绝缘子用13 毛巾张 1 清洗绝缘用14 酒精(中性清洗剂)公斤0.54.1.4 资料:接触网平面布置图、分段使用说明。
铁路分段绝缘器检修作业指导书1.目的规范西安铁路局普速铁路接触网分段绝缘器检修作业程序及标准。
2.范围适用于西安铁路局普速铁路接触网分段绝缘器检修作业。
3.作业准备编号:XA-GD-JCW-17设备型号菱形分段绝缘器、无弯矩防污型分段绝缘器、消弧式分段绝缘器分段绝缘器检修作业指导书检修等级Ⅱ级维修检修周期6个月作业人员高空操作人员2人地面辅助人员1人作业类型停电作业作业工具卡线器/链条式紧线器/水平尺/钢卷尺/单绳/接触网多功能检测仪/力矩扳手/短封线/游标卡尺/弹簧秤/平锉/十字螺丝刀作业材料同型号分段绝缘器/防腐油/吊弦/φ4.0镀锌铁线/承力索吊弦线夹/零配件(螺栓、螺母、垫片、开口销等)/抹布/清水/中性清洗剂安全风险卡控关键1.检修分段绝缘器前,必须先加装短封线。
2.禁止踩踏分段绝缘器。
参考资料1.铁运[2007]69号《接触网安全工作规则》和《接触网运行检修规程》2.TB10421-2003《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3.TB/T2075.1~2075.23-2010《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零部件》4.作业流程4.1 菱形分段绝缘器4.1.1 高空操作人员A目视检查分段绝缘器主绝缘有无烧伤、裂纹、破损、老化。
分段绝缘器主绝缘烧伤面积超过有效绝缘长度的20%时进行更换,更换方法执行《分段绝缘器更换作业指导书》。
4.1.2 高空操作人员B目视检查分段绝缘器吊弦状态。
吊弦状态不良时,拆除既有吊弦线夹及吊弦,用25N•m力矩扳手安装新吊弦线夹及吊弦。
4.1.3 高空操作人员A目视检查各部零件有无裂纹、烧伤。
零部件有裂纹、烧伤时,更换方法:4.1.3.1 高空操作人员A在分段绝缘器两侧各安装一个卡线器,高空操作人员B用3T链条式紧线器连接两个卡线器,紧链条式紧线器至分段绝缘器卸载;4.1.3.2 高空操作人员A拆除裂纹、烧伤零部件,用25N•m或44N•m(M10螺栓使用25N•m,M12螺栓使用44N•m)力矩扳手安装新零部件;4.1.3.3 高空操作人员B松链条式紧线器至分段绝缘器受力,拆除链条式紧线器、卡线器。
普速线路消弧分段绝缘器检修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目次1. 适用范围 (2)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3. 编制依据 (2)4. 消弧分段绝缘器检修指导书 (2)4.1. 准备工作 (2)4.2. 检修技术标准 (4)4.3. 检修作业流程 (5)4.4. 检修过程中关键问题的处理方法 (10)4.5. 检修过程中安全风险点及卡控措施 (11)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供电段管内普速线路消弧分段绝缘器检修和常见问题处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作业指导书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作业指导书。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作业指导书。
《普速铁路接触网安全工作规则》铁总运〔2017〕25号《普速铁路接触网运行维修规则》铁总运〔2017〕25号《铁路技术管理规程》(普速铁路部分)3.编制依据根据《铁路接触网安全工作规程》、《铁路接触网管理规则》、《铁路局作业指导书编制规范》的相关要求,结合段具体实际,特编制此作业指导书。
4.消弧分段绝缘器检修指导书4.1.准备工作4.1.1 人员:车梯作业不少于12人、作业车作业不少于8人(不含司机)4.1.2 工具序号工具名称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 接触网作业车辆 12 卡线器20KN (NGK)个 2 根据张力选用3 手板葫芦(链条葫芦) 2-3t 台 1 根据张力选用4 扭面器85-120 把 4 根据线型选用5 扭力扳手20-100N 把 2 配相应套筒各2个6 几何参数激光测量仪套 17 内六角扳手14mm 把 28 钢管3/4″400mm 根 1 接触线揻弯用9 弹簧秤0-200N 把 110 钢丝套1-1.5m(2T)根 2 根据张力选用11 断线钳900mm 把 112 五轮整弯器台 113 水平尺(坡度尺) 500-600mm 把 114 等位线25mm²(10m)根 1 V型天窗作业采用15 工具包个 216 木榔头(橡胶锤) 把 217 钢卷尺把 118 个人工具套 2 不少于2套19 防护工具套 2 不少于2套20 通讯工具台 5 不少于5台4.1.3 材料序号材料名称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 消弧分段绝缘器XFFP-1.6T 套 1 含承力索绝缘子2 毛巾棉质条 23 棉纱公斤0.54 酒精(中性清洗剂)公斤0.55 砂布张 26 软态不锈钢绑扎线Ф1.6 公斤0.57 副导线同型号根 3 根据线型选用4.1.4 资料:接触网平面布置图、分段使用说明。
普速线路吉斯玛分段绝缘器安装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目次1. 适用范围 (2)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3. 编制依据 (2)4. 吉斯玛分段绝缘器安装指导书 (2)4.1. 准备工作 (2)4.2. 安装技术标准 (4)4.3. 安装作业流程 (5)4.4. 安装过程中存在问题处理方法 (9)4.5. 安装过程中安全风险点及卡控措施 (10)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供电段管内普速线路吉斯玛分段绝缘器安装和常见问题处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作业指导书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作业指导书。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作业指导书。
《普速铁路接触网安全工作规则》铁总运〔2017〕25号《普速铁路接触网运行维修规则》铁总运〔2017〕25号《铁路技术管理规程》(普速铁路部分)3.编制依据根据《铁路接触网安全工作规程》、《铁路接触网管理规则》、《铁路局作业指导书编制规范》的相关要求,结合段具体实际,特编制此作业指导书。
4.吉斯玛分段绝缘器安装指导书4.1.准备工作4.1.1 人员:8-12人4.1.2 工具序号工具名称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 接触网作业车辆 12 卡线器20KN (NGK)个 2 根据张力选用3 手板葫芦(链条葫芦) 2-3t 台 1 根据张力选用4 扭面器85-120 把 4 根据线型选用5 扭力扳手20-100N 把 2 配相应套筒各2个6 几何参数激光测量仪套 17 内六角扳手14mm 把 28 钢管3/4″400mm 根 1 接触线揻弯用9 弹簧秤0-200N 把 110 钢丝套1-1.5m(2T)根 2 根据张力选用11 断线钳900mm 把 112 五轮整弯器台 113 水平尺(坡度尺) 500-600mm 把 114 等位线25mm²(10m)根 1 V型天窗作业采用15 工具包个 216 木榔头(橡胶锤) 把 217 钢卷尺把 118 吊绳根 119 个人工具套 2 不少于2套20 防护工具套 2 不少于2套21 通讯工具台 5 不少于5台4.1.3 材料序号材料名称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 分段绝缘器吉斯玛套 1 含承力索绝缘子2 毛巾棉质条 23 棉纱公斤0.54 酒精(中性清洗剂)公斤0.55 砂布张 26 软态不锈钢绑扎线Ф1.6 公斤0.54.1.4 资料:接触网平面布置图、安装图、分段使用说明。
XTK分相绝缘器检测(修)作业指导书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 本指导书按照状态修的管理方法而制定。
1.2 本指导书规定了接触网XTK分相绝缘器的检测(修)作业程序和质量标准。
1.3 本指导书适用于接触网XTK分相绝缘器的检测(修)作业。
2 分相绝缘器检测作业2.1 作业准备2.1.1 人员:2.1.1.1 使用绝缘测杆:3人(不包括防护人员)。
2.1.1.2 使用多功能激光接触网检测仪:3人(不包括防护人员)。
2.1.2 工具:2.1.2.1 绝缘测杆、钢卷尺、线坠、道尺、兆欧表。
2.1.2.2使用多功能激光接触网检测仪。
2.2 检测作业安全注意事项:2.2.1 使用绝缘测杆作业开接触网第二种工作票,使用多功能激光接触网检测仪开接触网第三种工作票。
2.2.2 绝缘测杆、线坠在使用前要仔细检查有否损坏,并用清洁干燥的抹布擦拭有效绝缘部分,并按规定进行绝缘摇测。
2.2.3 作业组两端应设好行车防护,并时刻注意避让列车。
复线区段检测,要迎着列车前进方向进行。
2.2.4 避让列车时,人员与检测机具均不得侵入机车车辆限界。
2.2.5 雨、雪天气禁止带电检测。
2.3 作业程序2.3.1 测量分相绝缘器中心对线路中心的偏移值。
2.3.2 测量分相绝缘器的负弛度,即绝缘器中心高度(两端高度的平均值|H1-H2|/2)与两端吊弦高度的平均值(|H3-H4|/2)的差值(见图1)。
2.3.3 复线区段测量分相绝缘器的坡度(不测量负弛度),即整个分相绝缘器两端高差与分相绝缘器长度(一般为30米)的比值。
2.3.4 查看分相绝缘器主绝缘、接头线夹、承力索分段绝缘件以及各部零件状态。
2.3.5 将检测情况填入《分段(分相)绝缘器检测(修)记录》中,并下达《维修任务书》(见《接触网运行检修实施细则》附录10、附录19)。
3 分相绝缘器检修作业3.1 作业准备3.1.1 人员:3.1.1.1 使用车梯:6~8人(不包括接地线、防护人员)。
普速线路承力索检修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目次1. 适用范围 (2)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3. 编制依据 (2)4. 承力索检修指导书 (2)4.1. 准备工作 (2)4.2. 检修技术标准 (4)4.3. 检修作业流程 (4)4.4. 检修过程中关键问题的处理方法 (5)4.5. 检修过程中安全风险点及卡控措施 (7)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供电段管内普速线路承力索架设、检修、拆除和常见问题处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作业指导书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作业指导书。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作业指导书。
《普速铁路接触网安全工作规则》铁总运〔2017〕25号《普速铁路接触网运行维修规则》铁总运〔2017〕25号《铁路技术管理规程》(普速铁路部分)3.编制依据根据《铁路接触网安全工作规程》、《铁路接触网管理规则》、《铁路局作业指导书编制规范》的相关要求,结合段具体实际,特编制此作业指导书。
4.承力索检修指导书4.1.准备工作4.1.1 人员:车梯作业不少于11人,作业车作业不少于7人(不含司机)4.1.2 工具序号工具名称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 接触网作业车或车梯台 12 卡线器适用于所架线型个 23 大绳滑轮组0.04375 套 14 手板(链条)葫芦2-3T 台 15 工具包个 16 钢卷尺把 17 力矩扳手套 28 断线钳900 把 19 钢丝套800-1000mm 根 210 铁榔头把 111 木手锤(橡胶锤)把 112 测量工具测量仪或测杆套 113 安全工具14 防护工具4.1.3材料(根据工作内容,确定数量)序号材料名称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 承力索楔形或其他形式的终端锚固线夹与线型匹配套 22 预铰丝保护条与线型匹配根适量3 接续条与线型匹配根适量4 承力索电连接夹线与线型匹配个适量5 电连接线与线型匹配m 适量6 整体吊弦与线型匹配根适量或环节吊弦7 砂布张适量8 导电膏瓶适量9 镀锌铁线 4.0 m 适量10 绑扎线与承力索材质相同m 适量4.1.4 资料:接触网平面图、安装曲线。
分段绝缘器检修作业指导书1、目的:本标准规定了客运专线接触网分段绝缘器的检调、更换作业程序及技术标准。
2、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客运专线SICAT8WL-5545/8轻型分段绝缘器维修保养以及更换作业。
3、所需人员、机具、材料:3.1 所需人员3.2 主要工机具3.3 主要材料设备4、作业流程、项目及方法:4.1流程图4.2方法4.2.1 作业准备按规程要求填写工作票并交付工作领导人,工作领导人向作业组全体成员宣读工作票、分工并进行安全预想,检查工具、材料。
4.2.2 完成安全措施做好安全措施,工作领导人确认完成安全措施后,通知各作业组开工。
4.2.3检查测量①主框架结构检查主框架结构是否平稳,有无塌腰和剐弓现象。
②主绝缘滑道检查主绝缘及绝缘子支装座有无裂纹、烧伤、破损和老化,并清扫绝缘部件。
检查两绝缘滑板的工作面与轨面是否平行,导流板与主绝缘衔接处过渡是否平滑,须用600mm长的水平尺模拟受电弓滑过绝缘器工作面进行检查,若有缺陷,则视情况处理。
③导流滑道导流板的下部球状部分磨损高度。
检查铜导流滑道消弧角变形,损坏,测量消弧角间距,检查消弧角是否有放电痕迹。
④绝缘滑道底面分段绝缘器的绝缘滑道底面是否形成一条炭化通道。
⑤承力索分段绝缘子检查分段绝缘子伞裙有无破损、撕裂、气泡、老化,接缝有无开胶等缺陷,电镀层有无剥落现象等。
⑥工作高度、与轨面是否平行,对线路中心的偏移量A使用接触网多功能检测仪测量分段绝缘器两侧接头线夹处接触线高度(H1、H2),与两侧吊弦测量数据(取平均值H3)比较,查看分段绝缘器顺线路方向是否平行(△H=H1-H2)和相对与两侧吊弦是否存在一定的负弛度(△P=H3-H)。
B使用接触网多功能检测仪测量分段绝缘器长、短滑板工作面与轨面连线的高度(H4、H5),检查垂直线路方向是否平行(△H=H4-H5)。
C使用接触网多功能检测仪测量分段绝缘器两侧接头线夹处接触线对线路中心的偏移量,确定绝缘器中心(顺线路方向)与受电弓中心偏移是否超过标准。
分相绝缘器检修作业标准一、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接触网分相绝缘器的检修周期、质量标准、准备工作、检修步骤、处理方法、注意事项、附件等内容。
适用于朔黄铁路原平分公司接触网分相绝缘器的检修。
二、编制依据《接触网安全工作规程》和《接触网运行检修规程》铁运[2007]69号文、北京铁路局企业标准Q/BT 143—96、朔黄铁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
三、准备工作1.安全防护:计划申报、工作票签发与审核、预想会、停电作业、作业结束等工作及安全措施,执行朔黄铁路《接触网停电作业标准》;“V”型天窗作业时注意与相邻带电线路距离,并做好行车防护防护。
2.人员组织:操作人员2人。
作业监护、行车防护、接挂地线、地面辅助人员由工作领导人在单次作业中进行安排。
3.工器具:车梯(作业车)、手扳葫芦、紧线器、钢丝套、滑轮组、大绳、锉刀、钢锯、橡胶锤、接触导线正面器、接触导线正弯器、垫板、水平尺、线坠、绝缘测杆(激光测量仪)、钢卷尺、力矩扳手、个人工具、安全用具、防护用具等。
4.材料:分相主绝缘、绝缘子、U型螺栓、接头线夹、钢线卡子、吊弦、抹布、φ4.0mm 铁线、φ1.6mm绑线、中性清洗剂等。
5.技术资料:分相绝缘器安装图及产品说明书。
四、质量标准1.分相绝缘器的主绝缘应完好,主绝缘表面应清洁,无烧伤、老化龟裂及严重磨损,其表面放电痕迹应不超过有效绝缘长度的20%;主绝缘磨损严重时应及时更换。
2.中性区的长度、分相标志装置的位置符合规定。
3.绝缘器应位于受电弓中心,误差不超过100mm。
绝缘器的工作面与轨面保持平行。
4.绝缘器导线接头处和连接部位过渡平滑。
5.分相绝缘器应位于承力索绝缘子正下方,绝缘子表面应清洁,无闪络、破损,釉面剥落不得超过300mm2,复合材料绝缘子裙边无破损、脱落。
6.分相绝缘器应安装端正、过渡平滑,无打弓、碰弓现象,接头无损伤、裂纹和偏磨,螺栓紧固力矩符合规定。
7.如产品说明书有特殊规定的技术参数时,按照产品说明书执行。
分段绝缘器安装施工作业指导书1 施工准备1.1劳动组织序号项目单位数量备注11施工负责人人 1 全面负责22作业人员人 43 作业车司助人员人 24 防护人21.2工机具序号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 作业车辆 1 带有检测弓2 作业凳0.9M 个 1 自制3 链条葫芦3T 个 14 紧线器把 2 95/120型5 梅花扳手13、17 把1/16 呆扳手13、17 把1/17 带直套筒力矩扳手13、17 套 1 100N.m8 激光测量仪DJJ-8 台 19 水平尺把 110 断线钳弧口把 111 弹簧秤20kg 个 112 电工工具套 513 铜槌把 114 硬木块块 215 安全帽顶若干人均一顶16 安全带条 417 防护用品套 21.3主要材料、设备序号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 分段绝缘器设计型号套 3 根据施工表2 2 承力索终端锚固设计型号套 6 95型3 3 接触线终端锚固设计型号套 6 分段自带4 胶带设计型号盘 22 安装方法2.1工艺流程图2.2操作程序 2.1.1施工准备(1)根据施工计划,从库房领取压接材料,并进行外观质量及规格型号检查核对。
(2)将施工所需材料和工具提前装在安装作业车上。
2.1.2测量安装位置(1)安装人员在封闭线路施工当天提前20分钟到达车站并上作业车做好准备。
(2)施工负责人指挥作业车司机对位,升作业台,作业人员上作业台,系好安全带,施工负责人将分段绝缘器中心点用线坠从下 引到承力索上,作业人员在承力索上作出标记。
(3)作业人员下车,用激光测量仪先测出分段绝缘器安装中心点。
2.1.3测量安装高度 用弹簧秤挂在安装位置中心向上提拉接触线,另一人配合用钢尺测量抬升量。
依据参数表,通过抬升力,测出需抬高的值,并作好记录。
2.1.4安装承力索绝缘子用紧线器将承力索紧到略有松弛时,将承力索绝缘子两端与连接好的承力索终端锚固线夹连接,插入螺栓销和开口销,确认螺栓连接无误后,松开紧线器。
接触网分段绝缘器检查工艺卡分段绝缘器1、导线终端线夹2、悬挂板 3a 、带消弧角的滑板(短) 3b 、带消弧角的滑板(长) 4、绝缘棒ø25.6m i n . 700 m a x . 1940 19132LK142012A2798 7 117、终端定位座 8、绝缘棒 9、正反扣紧线器 11、终端线夹 12、吊索地面检查要求:1、在安装位置,接触线和承力索必须垂直。
检查方法:用激光测量仪测量接触线终端线夹处、承力索拉出值是否一样。
2、接触线和承力索必须垂直并处于轨道中心(允许误差: ±50 mm)。
检查方法:用激光测量仪测量接触线终端线夹处拉出值是否为0±50 mm.3、滑板下边缘必须低于绝缘棒末端下边缘4毫米,检查方法:用激光测量仪测量绝缘棒末端及与之相对应的滑板下边沿导线线高度,绝缘棒末端导高高于与之相对应的滑板下边沿4 mm.4.滑板的高度与钢轨平行,检查方法:用激光测量仪测量带消弧角的滑板(短)及与之相对应位置的带消弧角的滑板(长)与轨面的高度是否一致,误差为0±5 mm,误差超出0±5 mm则调整正反扣紧线器,使之与钢轨平行。
上网检查要求1、停电地线接好后,用25mm2裸铜软绞线短接线,分别连通分段绝缘器两端导线和其正上方分段绝缘子两端承力索。
2、检查各部部连接螺栓紧固状态是否良好,紧固力矩是否符合要求,销钉、螺母是否齐全完好。
用力矩扳手紧固导线终端线夹螺栓,力矩为MA = 43 Nm.,用力矩扳手柠紧绝缘棒终端固定卡子螺母,力矩为80 N〃m,3、清扫承力索上和分段绝缘器上主绝缘棒的污秽,用棉毛巾清洗绝缘棒。
检查分段绝缘器主绝缘棒的有无烧伤、破损、裂纹和老化现象,并测量其磨损情况,决定是否换面或整根更换。
4、检查分段绝缘器上部(即承力索上)的绝缘棒串有无裂纹、破损、烧伤、发黑和铁件松动现象,若有缺陷,视情况处理或更换。
5、检查正反扣紧线器的锁闭螺母有无松动,加固紧线器钢丝有无锈断,用开口扳手拧紧正反扣紧线器的锁闭螺母。
普速线路XTK分相绝缘器检修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目次1. 适用范围 (2)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3. 编制依据 (2)4. XTK分相绝缘器检修指导书 (2)4.1. 准备工作 (2)4.2. 检修技术标准 (3)4.3. 检修作业流程 (6)4.4. 检修过程中关键问题的处理方法 (6)4.5. 检修过程中安全风险点及卡控措施 (10)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供电段管内普速线路XTK分相绝缘器检修和常见问题处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作业指导书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作业指导书。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作业指导书。
《普速铁路接触网安全工作规则》铁总运〔2017〕25号《普速铁路接触网运行维修规则》铁总运〔2017〕25号《铁路技术管理规程》(普速铁路部分)3.编制依据根据《铁路接触网安全工作规程》、《铁路接触网管理规则》、《铁路局作业指导书编制规范》的相关要求,结合段具体实际,特编制此作业指导书。
4.XTK分相绝缘器检修指导书4.1.准备工作4.1.1 人员:车梯作业不少于12人、作业车作业不少于8人(不含司机)4.1.2 工具序号工具名称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 接触网作业车或车梯台 12 工具包个 13 力矩扳手套 24 内六角扳手套 15 铁榔头把 16 挫刀把 17 钢卷尺把 18 水平尺600 把 19 游标卡尺把 110 接触线五轮较直器套 111 木榔头(橡胶锤)把 112 测量工具测量仪或测杆套 113 安全工具14 防护工具4.1.3 材料序号材料名称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 引弧棒套 12 酒精瓶 13 整体吊弦与线型匹配根124 垫圈个若干各种型号5 螺栓套若干各种型号6 弹簧销个适量7 开口销个适量各种型号8 销钉个适量各种型号9 毛巾张 210 钙基脂润滑油袋 111 不锈钢丝 3.5 m 适量12 绑扎线 1.6 m 适量4.1.4 资料:接触网平面布置图、安装图、分相使用说明。
4.2.检修技术标准4.2.1 分相绝缘器通过速度不得超过120km/h。
4.2.2 各绝缘部件主绝缘表面清洁,无裂纹、烧伤、破损和积碳,主绝缘的绝缘强度符合要求,其单根表面放电痕迹应不超过有效绝缘长度的20%,主绝缘严重磨损应及时更换。
4.2.3 承力索分段绝缘子中心与主绝缘器中心顺线路方向上,平均温度时应在同一铅垂面内,其它温度时,两者中心顺线路方向偏移应与该处承力索、接触线的伸缩差相等,误差不超过±150mm;垂直线路方向,承力索与接触线应在同一铅垂面内。
4.2.4 双线区段,分相按列车运行方向为1‰的上升坡度调整;单线区段,按所在跨距相对设计导高50mm±10mm的负弛度调整,分相定位处悬挂结构高度不得小于1.7m。
4.2.5 主绝缘器中心应位于受电弓中心,一般情况下误差不超过100mm。
4.2.6 主绝缘器导线接头处过渡平滑,不产生硬点,接头处无异常磨耗。
4.2.7 主绝缘器在直线区段应处于铅垂状态,在曲线区段应与接触线的倾斜度一致。
4.2.8 分相绝缘器安装位置及安装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图3-2-7 器件式分相安装示意图1—硅橡胶绝缘子;2—分相绝缘器;3—带调整螺栓的不锈钢吊索;4—吊弦;5—电联接器4.2.8.1 支柱A、B处结构高度不小于1.7米,且承力索布置在接触线正上方。
4.2.8.2 该处支撑装置因支柱高度不足时允许抬头。
4.2.8.3 接触线拉出值为:4.2.8.3.1 直线区段布置在线路中心正上方。
4.2.8.3.2 曲线区段按设计值a布置,但任何情况下绝缘滑道距受电弓中心的距离不大于400毫米。
4.2.8.4 在两端分相绝缘器0.5米~2米处,各安装一组横向电连接器。
4.2.9XTK分相绝缘器应满足以下技术要求:图3-2-8 XTK分相绝缘器安装示意图1—主绝缘;2—接头线夹;3、4—导流角隙4.2.9.1 线夹安装部位的铜接触线应平直,无油垢,不得有损伤、扭曲等不良情况存在。
4.2.9.2 安装时线夹夹线部位齿尖应嵌入接触线燕尾糟。
接触线夹紧后,应留出大约140mm尾线向上弯曲120°,并使接触线小面贴紧线夹导柱,然后安装U 形螺栓及压线板,并夹紧接触线(XTK-2型采用对接式线夹,必须加装副导线,力矩按55N.m紧固)。
4.2.9.3 各部螺栓应循环紧固,保证受力均匀,安装后接触线尾线应露出线夹大约50mm,并向前下方折弯90°。
4.2.10 为防止机车带电闯分相烧伤承力索,应在两端承力索分段绝缘子两侧各加装1根2米长保护条(或接续条)。
4.2.11 分相中性区长度30m,分相禁止双弓标、断、合电标的位置符合要求(标志安装规定见《接触网标志标准化检修作业指导书》)。
4.3.检修作业流程4.3.1 测量分相绝缘器两侧定位点和分相绝缘器处的导高;检查分相绝缘器的负驰度是否符合技术要求。
4.3.2 测量分相绝缘器两侧定位点的拉出值和跨中偏移值;检查分相绝缘器距受电弓中心的距离是否符合技术要求。
4.3.3 检查分相绝缘器主绝缘状态并清扫。
4.3.4 检查承力索分段绝缘子状态及位置是否符合技术要求。
4.3.5 检查接头处有无滑移、各部件组装是否正确及损伤、锈蚀。
4.3.6 检调分相绝缘器工作面与轨面连线平行:用水平尺检查绝缘器工作面。
曲线处外轨侧滑道与内轨侧滑道高差值C的确定:C=(检查处绝缘器宽度/检查处对应的轨距)×外轨超高;直线处C=0(水平状态)。
4.3.7 检调分相绝缘器各连接处接触面的过渡是否平滑,用水平尺模拟受电弓在各连接区域来回滑动,有无碰撞或跳跃感。
4.3.8 测量接头处接触线磨耗情况。
4.3.9 检查各部螺栓紧固力矩。
4.3.10 测量中性区长度是否符合技术要求,检查禁止双弓标、断、合电标的位置符合规定。
4.4.检修过程中关键问题的处理方法4.4.1 复线区段负驰度不符合技术要求:4.4.1.1 测量并调整分相绝缘器两侧定位点的导高;使A.C.两支柱导高符合标准并按列车运行方向为2‰的上升坡度。
4.4.1.2 均匀调整分相绝缘器附近的吊弦及分相绝缘器的吊索直到标准为止。
4.4.2 单线区段负驰度不符合技术要求:4.4.2.1 测量并调整分相绝缘器两侧定位点的导高;使A.C.(见图1)两支柱导高符合标准。
4.4.2.2 调整分相绝缘器附近的吊弦及分相绝缘器的吊索使分相绝缘器处导高高于两侧定位点50毫米±10毫米。
4.4.3 分相绝缘器距受电弓中心的距离不符合技术要求调整分相绝缘器处B支柱的定位拉出值必要时还须调整分相绝缘器两侧A、C(见图1)两支柱的定位拉出值直至分相绝缘器距受电弓中心的距离符合技术要求。
4.4.4 检查分相绝缘器主绝缘状态不良4.4.4.1 分相绝缘器主绝缘脏污:利用中性清洗剂清扫绝缘部件。
4.4.4.2 主绝缘有裂纹、烧伤、破损和积碳,主绝缘的绝缘强度不符合要求,其单根表面放电痕迹超过有效绝缘长度的20%,主绝缘严重磨损时应及时更换。
4.4.5 承力索硅橡胶绝缘子有裂纹、烧伤、破损和积碳现象应及时更换;更换主绝缘方法如下:4.4.5.1 在需更换的承力索硅橡胶绝缘子两端分别安装一个万能卡线器。
4.4.5.2 利用链条紧线器连接两个万能卡线器并收紧紧线器使需更换的承力索硅橡胶绝缘子充分卸载。
4.4.5.3 检查卸载工具(卡线器、紧线器、钢丝套等)受力正常后,拆除旧硅橡胶绝缘子。
4.4.5.4 安装新的硅橡胶绝缘子。
4.4.5.5 松动卸载工具使硅橡胶绝缘子受力,再次检查各部零件受力情况,紧固各部螺栓,拆除卸载工具。
4.4.6 承力索硅橡胶绝缘子位置不符合技术要求:4.4.6.1 承力索硅橡胶绝缘子垂直线路方向位置不符合技术要求:调整分相绝缘器处B 支柱的承力索座的位置必要时还须调整分相绝缘器两侧A 、C (见图1)两支柱的承力索座的位置直至承力索硅橡胶绝缘子垂直线路方向位置符合技术要求。
4.4.6.2 承力索硅橡胶绝缘子顺线路方向位置不符合技术要求:4.4.6.2.1 根据偏移公式))((p x c j t t a a L E −−=计算出承力索硅橡胶绝缘子中心与分相主绝缘器中心的偏移量及调整量。
4.4.6.2.2 在承力索硅橡胶绝缘子两端分别安装一个万能卡线器。
4.4.6.2.3 利用铝合金链条紧线器连接两个万能卡线器并收紧紧线器使承力索硅橡胶绝缘子充分卸载。
4.4.6.2.4 检查卸载工具(卡线器、紧线器、钢丝套等)受力正常后,拆除硅橡胶绝缘子。
4.4.6.2.5 松开承力索终端并根据计算出的调整量重新制作承力索终端。
4.4.6.2.6 安装硅橡胶绝缘子。
4.4.6.2.7 松动卸载工具使硅橡胶绝缘子受力,再次检查各部零件受力情况,紧固各部螺栓,拆除卸载工具。
4.4.7 绝缘器的T 接头线夹与主绝缘连接处有高差: 4.4.7.1 利用卸载工具使绝缘器充分卸载。
4.4.7.2 松动T 接头线夹与主绝缘连接处的螺栓。
4.4.7.3 调整T接头线夹与主绝缘连接处平滑后紧固连接螺栓。
4.4.7.4 拆除卸载工具。
4.4.7.5 绝缘器工作面与轨面连线不平行:通过调整分相绝缘器上的"人"字形吊索,使绝缘器工作面与线路平面平行。
4.4.8 分相绝缘器接头处接触线磨耗严重超标:图3-4-8 器件式分相示意图4.4.8.1 当A点的接触线磨耗严重超标时:4.4.8.1.1 在第一根主绝缘两端适合的位置安装万能卡线器。
4.4.8.1.2 利用铝合金链条紧线器连接两个万能卡线器并收紧紧线器使分相主绝缘充分卸载。
4.4.8.1.3 检查卸载工具(卡线器、紧线器、钢丝套等)受力正常后,松开T 接头线夹上与主绝缘连接的螺栓。
4.4.8.1.4 取下主绝缘。
4.4.8.1.5 松开T接头线夹。
4.4.8.1.6 切除磨耗超标的部分接触线,重新制作接头。
4.4.8.1.7 安装上主绝缘并紧固T接头线夹上与主绝缘连接螺栓。
4.4.8.1.8 松动紧线器检查主绝缘与T接头线夹连接是否平滑良好。
4.4.8.1.9 撤除紧线工具并对接触线安装卡线器处进行校直处理。
4.4.8.1.10 调整应重新制作接头而影响的其他设备状态。
注:当B点接触线磨耗严重超标时方法与此相同。
4.4.8.2 当C点或D点的接触线磨耗严重超标时:(见图3)4.4.8.2.1 根据C、D两点的接触线长度预制一根新的接触线并制作好T接头线夹的接头。
4.4.8.2.2 在第一根主绝缘A点侧和第二根主绝缘E点侧适合的位置安装万能卡线器。
4.4.8.2.3 利用铝合金链条紧线器连接两个万能卡线器并收紧紧线器使分相主绝缘充分卸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