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水流量计算公式
- 格式:doc
- 大小:19.50 KB
- 文档页数:1
设计部分一、设计计算及说明1、由于在给定数据中,已知蒙皮拉伸机的功率为800Kw/h,所以我们就取它作为选型依据,即将800Kw作为用户所要求的制冷量值。
在选取换热方式时我们采用的是间接冷却方式,所以好要加上10%的冷损失附加系数,这样算得总制冷量Q为:Q=q×1.1=1.1q其中q代表了用户所要求的制冷量。
代入数值后得:Q=800K w×1.1=880K w2、冷冻水流量计算查资料的制冷系统中冷冻水流量计算公式为:M=Q/[c×(t2-t1)]其中M代表冷冻水质量流量(Kg/h)Q表示制冷量(Kw)c表示冷冻水比热容(KJ/(K g×C))t2表示蒸发器进口温度,t1表示蒸发器出口温度。
由于制冷剂用的是淡水,所以取c=4.186 KJ/(K g×C),在制冷机组参数手册上查的t2=12,t1=7。
代入以上各数据得:M=Q/[c×(t2-t1)] =880/(4.186×5)=42.045Kg/h≈42.045m3/h 另外在已知材料中我们还得到了蒙拉机的冷冻水流量为23m3/h,所以综合这两个流量值,取其平均值,最后得冷冻水流量值为:M=(42.045+23)/2=32.52m3/h3、冷却水流量计算计算公式同上。
既:M=Q/[c×(t2-t1)]其中M表示冷却水流量值,Q表示制冷量,c为冷却水比热容。
t2表示冷凝器进口温度,t1表示冷凝器出口温度。
其中为Q=880 Kw,c=4.186 KJ/(K g×C),t2=35,t1=30。
将以上数据代入公式后得:M=Q/[c×(t2-t1)] =880/(4.186×5)=42.045Kg/h≈42.045m3/h二、制冷系统选型与设计根据制冷量Q,我们选择型号为RO-880WD的制冷机组一台。
该机组配备有电子显示屏。
具体参数如下:型号:RO-880WD,制冷量:880Kw输入功率:189.6 Kw,制冷剂:R22压缩机为半封闭式螺杆机,充注量72×2Kg蒸发器水阻力:50Kpa,进、出口管径:DN150冷凝器水阻力:42Kpa,进、出口管径:DN2001、冷冻水泵选型已知冷冻水流量计算得M=32.52m3/h,且蒙拉机水压值为0.35Mpa,另外由于液体在流动过程中会有扬程阻力、局部阻力以及设备阻力,所以应在蒙拉机固有水压值基础上附加5m水压值,即0.05 Mpa的水压值,所以扬程依45m水柱值选型计算。
标准冷冻水流量=制冷量(KW)*5(度温差)冷却水流量=(制冷量+机组输入功率)(KW)*5(度温差)水流量计算1、.冷却冷却水流量水流量:一般按照产品样本提供数值选取,或按照如下公式进行计算,公式中的Q为制冷主机制冷量L(m3/h)= [Q(kW)/(~5)℃]X~2、冷冻水流量:在没有考虑同时使用率的情况下选定的机组,可根据产品样本提供的数值选用或根据如下公式进行计算。
如果考虑了同时使用率,建议用如下公式进行计算。
公式中的Q为建筑没有考虑同时使用率情况下的总冷负荷。
L(m3/h)= Q(kW)/(~5)℃3、冷却水补水量一般1为冷却水循环水量的1~%.1 水侧变流量对冷水机组性能的影响在传统的空调水系统设计中,通过冷水机组的冷冻水和冷却水的流量基本保持不变。
认为只有维持定流量,才能确保盘管的换热效果,流量减小时,在换热盘管表面可能会出现层流状态,降低换热效果;同时,流量过小时,蒸发器还会出现冻结的危险,当流速小于一定值时,水中若含有腐蚀性物质,会对盘管造成腐蚀。
随着控制技术的发展,冷水机组的控制系统越来越先进。
目前,不同类型的冷水机组均能实现冷量的自动调节。
冷水机组能量调节功能的进步使得其水侧变流量设计成为可能,同时也凸显水泵应改变以不变应万变之策,而应以变应变。
事实上,目前,多数冷水机组允许蒸发器流量在额定流量的50%~100%以内变化。
当蒸发器采用变流量运行时,其流量随着用户负荷的变化而变化,当用户负荷变小时,蒸发器的冷冻水流量变小,冷水机组的控制系统根据实际需冷量减小制冷剂流量,导致蒸发器盘管内制冷剂流速偏离了最佳流速值,冷水机组制冷系统的整体性能降低。
衡量蒸发器变流量运行能否节能的标准不单是冷冻水泵运行时节能多少,而还应考虑蒸发器变流量运行造成冷水机组COP值下降而损失的能耗,再考虑变流量运行的负荷时间频度。
由于控制技术的进步,控制系统可以保证压缩机始终在高效区运转,使得冷水机组蒸发器变流量时的性能不会下降很多。
冷水机制冷量计算方式及冷水机选型计算汇总冷水机制冷量计算方式及冷水机选型计算汇总(一)如何选用最适合自己的工业冷水机和小型冷水机呢,其实很简单有一个选型公式:制冷量=冷冻水流量*4.187*温差*系数1、冷冻水流量指机器的工作时所需冷水流量,单位需换算为升/秒;2、温差指机器进出水之间的温差;3、4.187为定量(水的比热容);4、选择风冷式冷水机时需乘系数1.3,选择水冷式冷水机则乘系数1.1。
5、根据计算的制冷量选择相应的机器型号。
一般习惯对冷水机要配多大的习惯用P来计算,但最主要的是知道额定制冷量,一般风冷的9.07KW的样子的话选择用3P的机器.依此类推。
所以工业冷水机的选用最重要的是求出额定制冷量(二)冷水机制冷量的计算方式冷水机制冷量的计算方式,冷水机制冷原理,20kw就可以勒计算方式:1:体积(升)×升温度数÷升温时候(分)×60÷0.86(系数)=(w)2:体积(吨或立方米)×升温度数÷升温时候(时)÷0.86(系数)=(kw)你的数据带冷水机制冷量的计算方式,冷水机制冷原理出来就可以勒4小时10000l×(15-7)÷4h÷0.86=23255w=23.255kw5小时10吨×(15-7)÷5h÷0.86=18.604kw(三)冷水机选型方法(三)能量守恒法Q=W入-W出Q:热负荷(KW) W入:输入功率(KW)例:8KW W出:输出功率(KW)例:3KW 例: Q=W入-W出=8-3=5(kw)(二)时间温升法Q= Cp.r.V.△T/HQ:热负荷(KW)Cp:定压比热(KJ/kg.℃)……4.1868 KJ/kg.℃r:比重量(Kg/m3)……1000 Kg/m3 V:总水量(m3) 例:0.5 m3△T:水温差(℃)……△T=T2-T1 例:=5℃H:时间(h) 例:1h例: Q= Cp.r.V.△T/H=4.1868*1000*0.5*5/3600=2.908(kw)(一)温差流量法Q=Cp.r.Vs.△TQ:热负荷(KW)Cp:定压比热(KJ/kg.℃)……4.1868 KJ/kg.℃r:比重量(Kg/m3)……1000 Kg/m3 Vs:水流量(m3/h) 例:1.5 m3/h△T:水温差(℃)……△T=T2(出入温度)-T1(进水温度) 例:=10℃例:Q=Cp.r.Vs.△T=4.1868*1000*1.5*10/3600=17.445(kw)(四)橡塑常用法:Q=W*C*△T*SQ=为所需冻水能量kcal/hW=塑料原料重量KG/H 例:W=31.3KG/HC=塑料原料比热kcal/KG℃ 例:聚乙烯PE C=0.55 kcal/KG℃△T=为熔塑温度与制品胶模时的温度差℃一般为(200℃)S=为安全系数(取1.35-2.0)一般取2.0例: Q=W*C*△T*S=31.3*0.55*200*2.0=6886(kcal/h)例: Q=W*C*△T*S=31.3*0.55*200*2.0=6886(kcal/h)Kcal/h是功率单位,1cal=4.178J 1J/s=1W单位时间内锅炉所消耗的燃料量称为燃料消耗量。
某建筑建筑面积为4000m,选用冷水机组一台,制冷量为455KW.冷凝器侧水阻力为4.9×104Pa,进、出冷凝器的水温分别为32℃和37℃,水处理器的阻力为2.0×104Pa,冷却水管总长48m,冷却塔盛水池到喷嘴的高差为2.5m,确定各管段的管径和水泵的选择参数.冷却水循环管路,由于管径没有沿程变化,认为是一个计算管段,则计算管段的冷却水流量为q=Q/(c*(t2-t1))=1.3*455/(4.1868*1000*(37-32))=28.25Kg/s=102.3m3/h1.3是安全系数根据冷却水流量102.3m3/h,查表[流量与管径关系]可以按水流速推荐值或根据流量来选择管径(其实是同样的数据:不过是把推荐流速算成流量而已),选用管道公称直径DN150mm(开式系统),管道水流速为v=q/(π(d/2)*(d/2))=102.3/3600/(3.14*(0.15/2)*(0.15/2))=1.61m/s查表[冷却水]可得到管道比摩阻为187Pa/m左右则沿程阻力损失为:187*48=9×103Pa弯头、止回阀、闸阀等管件等的局部阻力系数总和为12.46则总局部阻力为:12.46*(ρv2/2)=12.46*(994.1*1.612/2)=1.61*104Pa设备总阻力损失包括冷凝器阻力损失和水处理器阻力损失,为P=4.9*104+2.0*104=6.9*104Pa(题目中有数据)冷却塔喷雾所需压力△p0=4.9×104Pa(可参考样本)冷却水提升高度为2.5m,所需的提升压力为△ph=2.5m×9807N/m3=2.45×104Pa故冷却水泵的扬程为P=16.76×104Pa=17.1m水柱选用水泵,流量和扬程皆考虑10%的余量;则选用水泵的参数为流量1.1×102.3m3/h=112.5m3/h,扬程1.1×17.1m=18.81mH2O.。
冷冻水流量计算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标准冷冻水流量=制冷量(KW)*5(度温差)冷却水流量=(制冷量+机组输入功率)(KW)*5(度温差)水流量计算1、.冷却冷却水流量水流量:一般按照产品样本提供数值选取,或按照如下公式进行计算,公式中的Q为制冷主机制冷量L(m3/h)= [Q(kW)/(~5)℃]X~2、冷冻水流量:在没有考虑同时使用率的情况下选定的机组,可根据产品样本提供的数值选用或根据如下公式进行计算。
如果考虑了同时使用率,建议用如下公式进行计算。
公式中的Q为建筑没有考虑同时使用率情况下的总冷负荷。
L(m3/h)= Q(kW)/(~5)℃3、冷却水补水量一般1为冷却水循环水量的1~%.1 水侧变流量对冷水机组性能的影响在传统的空调水系统设计中,通过冷水机组的冷冻水和冷却水的流量基本保持不变。
认为只有维持定流量,才能确保盘管的换热效果,流量减小时,在换热盘管表面可能会出现层流状态,降低换热效果;同时,流量过小时,蒸发器还会出现冻结的危险,当流速小于一定值时,水中若含有腐蚀性物质,会对盘管造成腐蚀。
随着控制技术的发展,冷水机组的控制系统越来越先进。
目前,不同类型的冷水机组均能实现冷量的自动调节。
冷水机组能量调节功能的进步使得其水侧变流量设计成为可能,同时也凸显水泵应改变以不变应万变之策,而应以变应变。
事实上,目前,多数冷水机组允许蒸发器流量在额定流量的50%~100%以内变化。
当蒸发器采用变流量运行时,其流量随着用户负荷的变化而变化,当用户负荷变小时,蒸发器的冷冻水流量变小,冷水机组的控制系统根据实际需冷量减小制冷剂流量,导致蒸发器盘管内制冷剂流速偏离了最佳流速值,冷水机组制冷系统的整体性能降低。
衡量蒸发器变流量运行能否节能的标准不单是冷冻水泵运行时节能多少,而还应考虑蒸发器变流量运行造成冷水机组COP值下降而损失的能耗,再考虑变流量运行的负荷时间频度。
由于控制技术的进步,控制系统可以保证压缩机始终在高效区运转,使得冷水机组蒸发器变流量时的性能不会下降很多。
蒸发器冷冻水量计算公式在制冷系统中,蒸发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起着将制冷剂从液态转化为气态的作用。
在蒸发器中,制冷剂吸收了外界的热量,从而使蒸发器内部的温度降低,达到制冷的目的。
而蒸发器冷冻水量的计算公式对于制冷系统的设计和运行来说至关重要。
蒸发器冷冻水量计算公式可以帮助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确定蒸发器所需要的冷冻水量,从而确保蒸发器能够正常运行并满足制冷系统的需求。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蒸发器冷冻水量计算公式的相关知识,并且讨论如何应用这个公式来进行实际的计算。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蒸发器冷冻水量计算公式的基本原理。
蒸发器冷冻水量的计算通常基于制冷剂的流量和温度差来进行。
制冷剂的流量可以通过制冷系统的设计参数来确定,而温度差则取决于蒸发器的设计和运行条件。
因此,蒸发器冷冻水量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冷冻水量 = 制冷剂流量×温度差。
在这个公式中,制冷剂流量通常以质量流量的形式表示,单位为千克/小时或者吨/小时。
而温度差则是指蒸发器内部的温度与外部环境温度之间的差值,通常以摄氏度或者华氏度表示。
为了更好地理解蒸发器冷冻水量计算公式的应用,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实际的例子来进行说明。
假设一个制冷系统的设计参数为制冷剂流量为1000千克/小时,而蒸发器内部的温度为-10摄氏度,外部环境温度为25摄氏度,那么根据上述公式,蒸发器所需要的冷冻水量可以计算如下:冷冻水量 = 1000千克/小时× (25摄氏度 (-10摄氏度)) = 1000千克/小时× 35摄氏度 = 35000千焦耳/小时。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蒸发器冷冻水量计算公式的应用是非常简单直观的。
通过计算出蒸发器所需要的冷冻水量,制冷系统的设计和运行人员可以更好地进行系统的调整和优化,从而提高系统的效率和性能。
除了上述的基本公式之外,蒸发器冷冻水量的计算还需要考虑到一些其他因素,比如蒸发器的设计参数、制冷剂的性质、以及系统的运行条件等。
空调水系统水泵选择的步骤第一步:水泵流量的确定1.冷却水流量:一般按照产品样本提供数值选取,或按照如下公式进行计算,公式中的Q为制冷主机制冷量L(m3/h)= Q(kW)/(4.5~5)℃x1.163X(1.15~1.2)2.冷冻水流量:在没有考虑同时使用率的情况下选定的机组,可根据产品样本提供的数值选用或根据如下公式进行计算。
如果考虑了同时使用率,建议用如下公式进行计算。
公式中的Q为建筑没有考虑同时使用率情况下的总冷负荷。
L(m3/h)= Q(kW)/(4.5~5)℃x1.163第二步:水系统水管管径的计算在空调系统中所有水管管径一般按照下述公式进行计算:D(m)=√L(m3/h) /0.785x3600xV(m/s)公式中:L----所求管段的水流量(第一步已计算出)V----所求管段允许的水流速流速的确定:一般,当管径在DN100到DN250之间时,流速推荐值为1.5m/s 左右,当管径小于DN100时,推荐流速应小于1.0m/s,管径大于DN250时,流速可再加大。
进行计算是应该注意管径和推荐流速的对应。
目前管径的尺寸规格有: DN15、DN20、DN25、DN32、DN40、DN50、DN65、DN80、DN100、DN125、DN150、DN200、DN250、DN300、DN350、DN400、DN450、DN500、DN600注意:一般,选择水泵时,水泵的进出口管径应比水泵所在管段的管径小一个型号。
例如:水泵所在管段的管径为DN125,那么所选水泵的进出口管径应为DN100。
第三步:水泵扬程的确定以水冷螺杆机组为例:冷冻水泵扬程的组成1.制冷机组蒸发器水阻力:一般为5~7mH2O;(具体值可参看产品样本)2.末端设备(空气处理机组、风机盘管等)表冷器或蒸发器水阻力:一般为5~7mH2O;(据体值可参看产品样本)3.回水过滤器阻力,一般为3~5mH2O;4.分水器、集水器水阻力:一般一个为3mH2O;5.制冷系统水管路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损失:一般为7~10mH2O;综上所述,冷冻水泵扬程为26~35mH2O,一般为32~36mH2O。
体积(L)×升温度数÷升温时间(分)×60÷0.86(系数)=w—制冷功率体积(t)×升温度数÷升温时间(h)÷0.86=kw(一)如何选用最适合自己的工业冷水机和小型冷水机呢,其实很简单有一个选型公式:制冷量=冷冻水流量*4.187*温差*系数1、冷冻水流量指机器的工作时所需冷水流量,单位需换算为升/秒;2、温差指机器进出水之间的温差;3、4.187为定量(水的比热容);4、选择风冷式冷水机时需乘系数1.3,选择水冷式冷水机则乘系数1.1。
5、根据计算的制冷量选择相应的机器型号。
一般习惯对冷水机要配多大的习惯用P来计算,但最主要的是知道额定制冷量,一般风冷的9.07KW的样子的话选择用3P的机器.依此类推。
所以工业冷水机的选用最重要的是求出额定制冷量(二)冷水机制冷量的计算方式冷水机制冷量的计算方式,冷水机制冷原理,20kw就可以勒计算方式:1:体积(升)×升温度数÷升温时候(分)×60÷0.86(系数)=(w) 2:体积(吨或立方米)×升温度数÷升温时候(时)÷0.86(系数)=(kw)你的数据带冷水机制冷量的计算方式,冷水机制冷原理出来就可以勒4小时10000l×(15-7)÷4h÷0.86=23255w=23.255kw5小时10吨×(15-7)÷5h÷0.86=18.604kw压缩机和冷水机制冷道理冷凝器的感召我不晓得怎样给你诠释;那个你可以在网上查到的上海田枫实业有限公司(生产冷水机)(一)如何选用最适合自己的工业冷水机和小型冷水机呢,其实很简单有一个选型公式:制冷量=冷冻水流量*4.187*温差*系数1、冷冻水流量指机器的工作时所需冷水流量,单位需换算为升/秒;2、温差指机器进出水之间的温差;3、4.187为定量(水的比热容);4、选择风冷式冷水机时需乘系数1.3,选择水冷式冷水机则乘系数1.1。
麦克维尔离心冷水机组制冷剂用量计算工业冷水机组选型主要的一条就是制冷量的计算,须确保有足够的冷却能力才能将应用设备的温度控制在所需的范围,但冷水机组并非越大越好,过大的制冷量会造成机组投资大、能耗高等问题。
科学合理地计算制冷量以及安全系数才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
我们在计算工业冷水机组制冷量时,下面这个公式是一定会用到的:
制冷量等于冷冻水流量乘4.187乘温差乘系数。
说明:
1.冷冻水流量指机器的工作时所需冷水流量。
2.温差指机器进出水之间的温差。
3.水的比热容为定量等于
4.187。
4.选择风冷式冷水机时需乘系数1.3,选择水冷式工业冷水机。
5.小型的工业冷水机组都习惯用P(HP,压缩机匹数)来计算,比如制冷量需求在9KW的应用,选择3HP的水冷式工业冷水机组差不多就可以满足要求了。
工业冷水机组选型主要的就是要计算出制冷量需求,掌握了制冷量计算公式,再参照说明中的几点注释,基本就能解决应该如何选配合适的工业冷水机组了。
标准冷冻水流量=制冷量(KW)*0.86/5(度温差)冷却水流量=(制冷量+机组输入功率)(KW)*0.86/5(度温差)水流量计算1、.冷却冷却水流量水流量:一般按照产品样本提供数值选取,或按照如下公式进行计算,公式中的Q为制冷主机制冷量L(m3/h)= [Q(kW)/(4.5~5)℃x1.163]X(1.15~1.2)2、冷冻水流量:在没有考虑同时使用率的情况下选定的机组,可根据产品样本提供的数值选用或根据如下公式进行计算。
如果考虑了同时使用率,建议用如下公式进行计算。
公式中的Q为建筑没有考虑同时使用率情况下的总冷负荷。
L(m3/h)= Q(kW)/(4.5~5)℃x1.1633、冷却水补水量一般1为冷却水循环水量的1~1.6%.1 水侧变流量对冷水机组性能的影响在传统的空调水系统设计中,通过冷水机组的冷冻水和冷却水的流量基本保持不变。
认为只有维持定流量,才能确保盘管的换热效果,流量减小时,在换热盘管表面可能会出现层流状态,降低换热效果;同时,流量过小时,蒸发器还会出现冻结的危险,当流速小于一定值时,水中若含有腐蚀性物质,会对盘管造成腐蚀。
随着控制技术的发展,冷水机组的控制系统越来越先进。
目前,不同类型的冷水机组均能实现冷量的自动调节。
冷水机组能量调节功能的进步使得其水侧变流量设计成为可能,同时也凸显水泵应改变以不变应万变之策,而应以变应变。
事实上,目前,多数冷水机组允许蒸发器流量在额定流量的50%~100%以内变化。
当蒸发器采用变流量运行时,其流量随着用户负荷的变化而变化,当用户负荷变小时,蒸发器的冷冻水流量变小,冷水机组的控制系统根据实际需冷量减小制冷剂流量,导致蒸发器盘管内制冷剂流速偏离了最佳流速值,冷水机组制冷系统的整体性能降低。
衡量蒸发器变流量运行能否节能的标准不单是冷冻水泵运行时节能多少,而还应考虑蒸发器变流量运行造成冷水机组COP值下降而损失的能耗,再考虑变流量运行的负荷时间频度。
冷冻水流量计算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标准冷冻水流量=制冷量(KW)*5(度温差)冷却水流量=(制冷量+机组输入功率)(KW)*5(度温差)水流量计算1、.冷却冷却水流量水流量:一般按照产品样本提供数值选取,或按照如下公式进行计算,公式中的Q为制冷主机制冷量L(m3/h)= [Q(kW)/(~5)℃]X~2、冷冻水流量:在没有考虑同时使用率的情况下选定的机组,可根据产品样本提供的数值选用或根据如下公式进行计算。
如果考虑了同时使用率,建议用如下公式进行计算。
公式中的Q为建筑没有考虑同时使用率情况下的总冷负荷。
L(m3/h)= Q(kW)/(~5)℃3、冷却水补水量一般1为冷却水循环水量的1~%.1 水侧变流量对冷水机组性能的影响在传统的空调水系统设计中,通过冷水机组的冷冻水和冷却水的流量基本保持不变。
认为只有维持定流量,才能确保盘管的换热效果,流量减小时,在换热盘管表面可能会出现层流状态,降低换热效果;同时,流量过小时,蒸发器还会出现冻结的危险,当流速小于一定值时,水中若含有腐蚀性物质,会对盘管造成腐蚀。
随着控制技术的发展,冷水机组的控制系统越来越先进。
目前,不同类型的冷水机组均能实现冷量的自动调节。
冷水机组能量调节功能的进步使得其水侧变流量设计成为可能,同时也凸显水泵应改变以不变应万变之策,而应以变应变。
事实上,目前,多数冷水机组允许蒸发器流量在额定流量的50%~100%以内变化。
当蒸发器采用变流量运行时,其流量随着用户负荷的变化而变化,当用户负荷变小时,蒸发器的冷冻水流量变小,冷水机组的控制系统根据实际需冷量减小制冷剂流量,导致蒸发器盘管内制冷剂流速偏离了最佳流速值,冷水机组制冷系统的整体性能降低。
衡量蒸发器变流量运行能否节能的标准不单是冷冻水泵运行时节能多少,而还应考虑蒸发器变流量运行造成冷水机组COP值下降而损失的能耗,再考虑变流量运行的负荷时间频度。
冷冻水输送系数计算公式冷冻水输送系数,这可是个在暖通空调领域里相当重要的概念呢!要弄明白它的计算公式,咱们得先从一些基础的东西讲起。
咱先来说说啥是冷冻水。
这冷冻水啊,就好比是在空调系统里跑来跑去的“快递员”,负责把冷量从制冷设备那里运送到需要降温的地方。
而冷冻水输送系数呢,就是用来衡量这个“快递员”工作效率的一个指标。
那冷冻水输送系数的计算公式到底是啥呢?它通常可以表示为:冷冻水输送系数 = 输送的冷量 / 水泵的能耗。
比如说,有一个空调系统,在一段时间内,输送的冷量是 10000 千卡,而水泵消耗的电能是 1000 瓦时。
那先把冷量换算成焦耳,1 千卡约等于 4186 焦耳,所以 10000 千卡就是 41860000 焦耳。
1 瓦时等于3600 焦耳,那 1000 瓦时就是 3600000 焦耳。
然后用 41860000 除以3600000,得到的结果大约就是冷冻水输送系数啦。
我记得之前有一次去一个商场的空调机房检查。
那机房里各种设备嗡嗡作响,我戴着安全帽,拿着检测仪器,就像个侦探一样。
我特别仔细地观察着冷冻水的运行情况,记录着各项数据。
当时,那个水泵的声音特别大,震得我耳朵都有点嗡嗡的。
我心里就在想,这水泵这么卖力地工作,到底效率咋样呢?后来经过一番计算,发现这个系统的冷冻水输送系数还有提升的空间。
于是,我们就对系统进行了优化,调整了水泵的运行参数,更换了一些老旧的管道部件。
经过这一番折腾,再次计算冷冻水输送系数的时候,发现效率果然提高了不少!在实际应用中,要准确计算冷冻水输送系数可不容易。
得考虑好多因素,比如管道的阻力、水泵的性能、水的流量和温差等等。
有时候,一个小小的细节没注意到,计算结果就可能差之千里。
而且,不同的空调系统,冷冻水输送系数也会有所不同。
大型的商业建筑和小型的住宅空调,那差别可大了去了。
就像大货车和小汽车,虽然都是车,但载货能力和油耗可完全不一样。
总之,冷冻水输送系数的计算公式虽然看起来简单,但是要真正理解和运用好它,还需要我们对空调系统有深入的了解,对各种参数了如指掌。
体积(L)×升温度数÷升温时间(分)×60÷0.86(系数)=w—制冷功率体积(t)×升温度数÷升温时间(h)÷0.86=kw?(一)如何选用最适合自己的工业冷水机和小型冷水机呢,其实很简单有一个选型公式:制冷量=冷冻水流量*4.187*温差*系数1、冷冻水流量指机器的工作时所需冷水流量,单位需换算为升/秒;2、温差指机器进出水之间的温差;3、4.187为定量(水的比热容);4、选择风冷式冷水机时需乘系数1.3,选择水冷式冷水机则乘系数1.1。
5、根据计算的制冷量选择相应的机器型号。
一般习惯对冷水机要配多大的习惯用P来计算,但最主要的是知道额定制冷量,一般风冷的9.07KW的样子的话选择用3P的机器.依此类推。
所以工业冷水机的选用最重要的是求出额定制冷量(二)冷水机制冷量的计算方式冷水机制冷量的计算方式,冷水机制冷原理,20kw就可以勒计算方式:1:体积(升)×升温度数÷升温时候(分)×60÷0.86(系数)=(w)2:体积(吨或立方米)×升温度数÷升温时候(时)÷0.86(系数)=(kw)你的数据带冷水机制冷量的计算方式,冷水机制冷原理出来就可以勒4小时10000l×(15-7)÷4h÷0.86=23255w=23.255kw5小时10吨×(15-7)÷5h÷0.86=18.604kw 压缩机和冷水机制冷道理冷凝器的感召我不晓得怎样给你诠释;那个你可以在网上查到的上海田枫实业有限公司(生产冷水机)(一)如何选用最适合自己的工业冷水机和小型冷水机呢,其实很简单有一个选型公式:制冷量=冷冻水流量*4.187*温差*系数1、冷冻水流量指机器的工作时所需冷水流量,单位需换算为升/秒;2、温差指机器进出水之间的温差;3、4.187为定量(水的比热容);4、选择风冷式冷水机时需乘系数1.3,选择水冷式冷水机则乘系数1.1。
蓄冷罐容量计算方式方法一:按照冷水机组的冷负荷计算1231kw*5台=6155kw此次蓄冷罐体积计算如下:冷冻水流量:L(m3/h)= Q(kW)/[(18-12)℃x1.163 ]=6155/(6 x 1.163) m3/h=882 (m3/h)按照提供空调系统满负荷连续运行15分钟的冷水供应,蓄冷罐总体积:882÷4=220.5 (m3)单个蓄冷罐有效容积:220.5÷6=36.75 (m3)方法二:按照末端制冷设备的冷负荷计算精密空调设备47台共4750kw、风机盘管32台共134.95kw、新风机组的总冷量为15台共530kw,总共5414.95kw代入上面公式得出,单个蓄冷罐有效容积为32.3m³方法三:按照实际冷负荷计算设计院的负荷计算表,总负荷(4566kw)是按照建筑传热、设备、人员、灯光相加得到的。
每个房间均为实际冷负荷,若不考虑正常运行系数,总冷负荷按照实际冷负荷4566kw计算。
按照上面提到的3个公式,得到单个蓄冷罐的有效容积27.3 m3。
方法四:按照水蓄冷系统的设计要点水蓄冷贮槽容积设计确定(由暖通设计手册查的)水蓄冷贮槽容积按下式计算V=Q S×P1.163×η×△tv----所需贮槽容积,m3; Q S----设计15分钟所需蓄冷量为1141.5,kWh;P----容积率,与贮槽结构、形式等因素有关,一般为1.08~1.30,对分层型及容量大的贮槽可取低限,其余形式及容量小的贮槽可取高限;1.08η----蓄冷槽效率,与贮槽结构、保温效果和冷温水混合程度有关,具体可参见表1;0.85△t----蓄冷槽可利用的进出水温差,本项目为18-12=6C∘带入可得V=207.4 m3=207.4/6=34.6 m3设计蓄冷罐体积V罐方法五:按照水流量Q负荷:4566kwq水流量:q=0.86Q∆t△t=6℃Q=654.46m³/h蓄冷罐持续15分钟得出蓄冷罐所需冷冻水量163m³,单个蓄冷罐容积27.16m³方法六:小结:因此,在满足连续运行15分钟的冷水供应的前提下,蓄冷罐体积(28 m3)不能减小。
制冷量计算公式总热量QT Kcal/h QT=QS+QT空气冷却:QT=0.24*∝*L*(h1-h2)显热量QS Kcal/h 空气冷却:QS=Cp*∝*L*(T1-T2)潜热量QL Kcal/h 空气冷却:QL=600*∝*L*(W1-W2)冷冻水量V1 L/s V1= Q1/(4.187△T1)冷却水量V2 L/s V2=Q2/(4.187△T2)=(3.516+KW/TR)TR 其中Q2=Q1+N=TR*3.516+KW/TR*TR=(3.516+KW/TR)*TR 制冷效率—EER=制冷能力(Mbtu/h)/耗电量(KW)COP=制冷能力(KW)/耗电量(KW)部分冷负荷性能NPLV KW/TRNPLV=1/(0.01/A+0.42/B+0.45/C+0.12/D)满载电流(三相)FLA(A)FLA=N/√3 UCOSφ新风量L CMH Lo=nV送风量L CMH空气冷却:L=Qs/〔Cp*∝*(T1-T2)〕风机功率N1 KWN1=L1*H1/(102*n1*n2)水泵功率N2 KWN2= L2*H2*r/(102*n3*n4)水管管径D mm D=√4*1000L2/(π*v) n3—水泵效率=0.7~0.85n4—传动效率=0.9~1.0F=a*b*L1/(1000u)a—风管宽度 mb—风管高度 mu—风管风速 m/sV1—冷冻水量(L/s)V2—冷却水量(L/s)注:1大气压力=101.325 Kpa水的气化潜热=2500 KJ/Kg水的比热=1 kcal/kg?℃水的比重=1 kg/lQT—空气的总热量QS—空气的显热量QL—空气的潜热量h1—空气的最初热焓 kJ/kgh2—空气的最终热焓 kJ/kgT1—空气的最初干球温度℃T2—空气的最终干球温度℃W1—空气的最初水份含量 kg/kgW2—空气的最终水份含量 kg/kg L—室内总送风量 CMHQ1—制冷量 KW△T1—冷冻水出入水温差℃△T2—冷却水出入水温差℃Q2—冷凝热量 KWEER—制冷机组能源效率 Mbtu/h/KW COP—制冷机组性能参数A—100%负荷时单位能耗 KW/TR B—75%负荷时单位能耗 KW/TR C—50%负荷时单位能耗 KW/TR D—25%负荷时单位能耗 KW/TR N—制冷机组耗电功率 KWU—机组电压 KVCOSφ—功率因数 0.85~0.92N—房间换气次数次/hV—房间体积 m3Cp—空气比热(0.24kcal/kg℃)∝—空气比重(1.25kg/m3)@20℃L1—风机风量 L/sH1—风机风压 mH2OV—水流速 m/sn1—风机效率n2—传动效率(直连时n2=1,皮带传动n2=0.9)L2—水流量(L/s)H2—水泵压头(mH2O)r—比重(水或所用液体水管管径的计算由动量定理得F×t=M×vF是力t是时间M是质量v是速度因为F=p×s,M=P×s(按1米计算)p是压强,s是面积P是密度所以有p×s×t=P×s×v×v→p×t=P×v已知压力、管径、水的密度、时间(可假定)则可算出流速v所以每秒的流量V=svQ=cm(T2-T1)Q单位J ; C比热,如果是水就是4.2kJ/K*kg ; T2-T1就是降温差值制冷量=Q/4.2/tt是时间,即降温需要多少时间算出来的制冷量单位是大卡(kcal/h),然后再除以0.86就是制冷量(w) 如果是风冷,再除以2500,就是匹数如果是水冷,再除以3000,就是匹数“匹”是一个功率单位,就是一匹马力的意思:一匹马力=750W或735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