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微生物实验室的基本要求
- 格式:ppt
- 大小:3.65 MB
- 文档页数:40
微生物检验实验室操作技术要求第一节实验室管理制度一、实验室管理制度1.实验室应制定仪器配备管理、使用制度,药品管理、使用制度,玻璃器皿管理,使用制度,并根据安全制度和环境条件的要求,本室工作人员应严格掌握,认真执行。
2.进入实验室必须穿工作服,进入无菌室换无菌衣、帽、鞋,戴好口罩,非实验室人员不得进入实验室,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3.实验室内物品摆放整齐,试剂定期检查并有明晰标签,仪器定期检查、保养、检修, 严禁在冰箱内存放和加工私人食品。
4.各种器材应建立请领消耗记录,贵重仪器有使用记录,破损遗失应填写报告;药品、器材、菌种不经批准不得擅自外借和转让,更不得私自拿出,应严格执行《菌种保管制度》。
5.禁止在实验室内吸烟、进餐、会客、喧哗,实验室内不得带入私人物品,离开实验室前认真检查水、电、暖气、门窗,对于有毒、有害、易燃、污染、腐蚀的物品和废弃物品应按有关要求执行。
6.科、室负责人督促本制度严格执行,根据情况给于奖惩,出现问题立即报告,造成病原扩散等责任事故者,应视情节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二、仪器配备、管理使用制度1.食品微生物实验室应具备下列仪器:培养箱、高压锅、普通冰箱、低温冰箱、厌氧培养设备、显微镜、离心机、超净台、振荡器、普通天平、千分之一天平、烤箱、冷冻干燥设备、匀质器、恒温水浴箱、菌落计数器、生化培养箱,电位pH计、高速离心机。
2.实验室所使用的仪器、容器应符合标准要求,保证准确可靠,凡计量器具须经计量部门检定合格方能使用。
3.实验室仪器安放合理,贵重仪器有专人保管,建立仪器档案,并备有操作方法,保养、维修、说明书及使用登记本,做到经常维护、保养和检查,精密仪器不得随意移动,若有损坏需要修理时,不得私自拆动、应写出报告、通知管理人员,经科室负责人同意填报修理申请、送仪器维修部门。
4.各种仪器(冰箱、温箱除外),使用完毕后要立即切断电源,旋钮复原归位,待仔细检查后,方可离去。
5.一切仪器设备未经设备管理人员同意,不得外借,使用后按登记本的内容进行登记。
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实验室操作要求食品微生物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有严格的无菌观念,许多试验要求在无菌条件下进行,主要原因:一是防止试验操作中人为污染样品,二是保证工作人员安全,防止检出的致病菌由于操作不当造成个人污染。
一、无菌操作要求1. 接种细菌时必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
2.进行接种食品样品时,必须穿专用的工作服、帽及拖鞋,应放在无菌室缓冲间,工作前经紫外线消毒后使用。
3. 接种食品样品时,应在进无菌室前用肥皂洗手,然后用75%酒精棉球将手擦干净。
4.进行接种所用的吸管,平皿及培养基等必须经消毒灭菌,打开包装未使用完的器皿,不能放置后再使用,金属用具应高压灭菌或用95%酒精点燃烧灼三次后使用。
5.从包装中取出吸管时,吸管尖部不能触及外露部位,使用吸管接种于试管或平皿时,吸管尖不得触及试管或平皿边。
6.接种样品、转种细菌必须在酒精灯前操作,接种细菌或样品时,吸管从包装中取出后及打开试管塞都要通过火焰消毒。
7.接种环和针在接种细菌前应经火焰烧灼全部金属丝,必要时还要烧到环和针与杆的连接处,接种结核菌和烈性菌的接种环应在沸水中煮沸5min,再经火焰烧灼。
8. 吸管吸取菌液或样品时,应用相应的橡皮头吸取,不得直接用口吸。
二、无菌间使用要求1.无菌间通向外面的窗户应为双层玻璃,并要密封,不得随意打开,并设有与无菌间大小相应的缓冲间及推拉门,另设有0.5-0.7m2的小窗,以备进入无菌间后传递物品。
2.无菌间内应保持清洁,工作后用2%-3%煤酚皂溶液消毒,擦拭工作台面,不得存放与实验无关的物品。
3.无菌间使用前后应将门关紧,打开紫外灯,如采用室内悬吊紫外灯消毒时,需30W紫外灯,距离在1.0m处,照射时间不少于30min,使用紫外灯,应注意不得直接在紫外线下操作,以免引起损伤,灯管每隔两周需用酒精棉球轻轻擦拭,除去上面灰尘和油垢,以减少紫外线穿透的影响。
4.处理和接种食品标本时,进入无菌间操作,不得随意出入,如需要传递物品,可通过小窗传递。
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实验室操作要求食品微生物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有严格的无菌观念,许多试验要求在无菌条件下进行,主要原因:一是防止试验操作中人为污染样品,二是保证工作人员安全,防止检出的致病菌由于操作不当造成个人污染。
一、无菌操作要求1.接种细菌时必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
2.进行接种食品样品时,必须穿专用的工作服、帽及拖鞋,应放在无菌室缓冲间,工作前经紫外线消毒后使用。
3.接种食品样品时,应在进无菌室前用肥皂洗手,然后用75%酒精棉球将手擦干净。
4.进行接种所用的吸管,平皿及培养基等必须经消毒灭菌,打开包装未使用完的器皿,不能放置后再使用,金属用具应高压灭菌或用95%酒精点燃烧灼三次后使用。
5.从包装中取出吸管时,吸管尖部不能触及外露部位,使用吸管接种于试管或平皿时,吸管尖不得触及试管或平皿边。
6.接种样品、转种细菌必须在酒精灯前操作,接种细菌或样品时,吸管从包装中取出后及打开试管塞都要通过火焰消毒。
7.接种环和针在接种细菌前应经火焰烧灼全部金属丝,必要时还要烧到环和针与杆的连接处,接种结核菌和烈性菌的接种环应在沸水中煮沸5min,再经火焰烧灼。
8.吸管吸取菌液或样品时,应用相应的橡皮头吸取,不得直接用口吸。
二、无菌间使用要求1.无菌间通向外面的窗户应为双层玻璃,并要密封,不得随意打开,并设有与无菌间大小相应的缓冲间及推拉门,另设有0.5-0.7m2的小窗,以备进入无菌间后传递物品。
2.无菌间内应保持清洁,工作后用2%-3%煤酚皂溶液消毒,擦拭工作台面,不得存放与实验无关的物品。
3.无菌间使用前后应将门关紧,打开紫外灯,如采用室内悬吊紫外灯消毒时,需30W紫外灯,距离在1.0m处,照射时间不少于30min,使用紫外灯,应注意不得直接在紫外线下操作,以免引起损伤,灯管每隔两周需用酒精棉球轻轻擦拭,除去上面灰尘和油垢,以减少紫外线穿透的影响。
4.处理和接种食品标本时,进入无菌间操作,不得随意出入,如需要传递物品,可通过小窗传递。
食品厂微生物实验室基本要求一.选址:1.实验室应选择在清洁安静的场所,远离生活区,锅炉房与交通要道;2.实验室应选择在光线充足,通风良好的场所,要与生产加工车间有一定距离;3.实验室应选择在方便扦样与检验,距离车间较近的工作场所。
二.结构和布局:根据生产实际需要,一般工厂应设置细菌与理化检验兼有的综合实验室,主要包括以下三大部分:细菌实验室、理化实验室、办公室。
1.办公室2.理化分析实验室:(或者和细菌检验操作室合并)①理化分析室(兼作感观检验室)②仪器室(兼放细菌室显微镜等少量仪器)3.细菌实验室:①细菌检验操作室;②无菌室;③培养基制作室;④洗涤消毒室;一般布局要求如下:1.办公室:办公室是化验人员进行原始记录等各项工作的场所,是与非化验室人员交往较多的场所,因此,应设在整体综合化验室的最外层,只需有桌、椅等简单设施即可。
2.细菌检验操作室(常规操作)细菌检验操作室是细菌培养与检验主要操作室,主要设施是实验台。
对实验台的要求:a.实验台面积一般不小于2.4×1.3m;b.实验台位置应在实验室中心位置,要有充足光线;也可以做边台。
c.实验台两侧安装小盆与水龙头;d.实验台中间设置试剂架,架上装有日光灯与插座;e.实验台材料要以耐热、耐酸碱为宜。
3.无菌室:无菌室通过空气的净化和空间的消毒为微生物实验提供一个相对无菌的工作环境,无菌室是处理样品和接种培养的主要工作间,应与细菌检验操作室紧密相连。
为满足无菌室无菌要求,无菌间应满足以下布局:a.入口避开走廊,设在细菌检验操作室内;b.与操作室用两道缓冲间隔开;c.无菌室与缓冲间均装有紫外灯,要求每3平米安装30w紫外灯一盏;d.无菌室内设有实验台中央(实验台与边台皆可),紫外灯距实验台面要小于1.5m;e.无菌室与操作室之间设有双层窗构成小通道。
4.培养基制作室:培养基室是制作、配制微生物培养所需培养基及检验用试剂的场所,其主要设备应为边台与药品柜。
微生物限度检测环境要求微生物限度测试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对产品(如食品、药品等)中的微生物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微生物数量是否达到规定的限度。
微生物限度检测是确保产品安全和质量的重要环节,涉及到多个方面的环境要求。
下面是微生物限度检测环境要求的详细介绍。
1.实验室条件要求:微生物限度检测需要在专门的实验室条件下进行。
实验室应具备良好的设计和装修,确保实验室内部环境的洁净、无尘、无菌,并且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
实验室应该定期进行消毒和清洁,以防止交叉污染。
此外,实验室需要配备齐全的实验设备和仪器,以确保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实验人员要求:实验人员需要接受严格的培训,并且具备相关的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
他们应该了解微生物限度检测的原理和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样品的采集、处理和分析。
实验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实验室安全规定,并保持良好的实验室行为习惯,如佩戴实验服、手套、口罩等,以防止交叉污染和个人伤害。
3.试剂和培养基要求:4.样品采集和处理要求:样品采集环境要求的主要目的是防止样品受到外界的污染。
在采集样品时,应确保工作区域清洁无菌,并使用干净的工具和容器。
样品应尽快送至实验室进行处理,以避免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5.设备、器皿和试剂的清洁与消毒:设备、器皿和试剂的清洁与消毒是确保微生物检测准确性的重要环节。
设备和器皿应进行适当的清洁和消毒,并且在使用前进行质量控制。
试剂的清洁和消毒要遵循相应的规定和程序,以避免试剂的污染和误差。
微生物限度检测环境要求的核心是保证实验室、设备和试剂的清洁和无菌状态,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实验人员也是保证微生物限度检测质量的关键因素,他们需要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实验室安全规定。
通过合理的实验室环境和严格的操作要求,微生物限度检测可以保证产品的安全和质量。
微生物实验室建设标准微生物实验室是进行微生物学研究和实验的重要场所,其建设标准直接关系到实验室的安全性、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以及实验人员的健康。
因此,建设微生物实验室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下面将介绍微生物实验室建设的标准要求。
首先,微生物实验室的选址应远离居民区和学校,周围环境应干净整洁,空气流通良好。
实验室的建筑结构要符合防火、防爆、防腐蚀和防污染的要求,实验室内部的布局应合理,设备摆放应符合实验室的功能需求。
其次,实验室的空气质量和通风系统是非常重要的。
实验室内的空气应定期进行检测和清洁,通风系统应保证室内空气的流通和新鲜。
此外,实验室内的噪音、振动和照明也需要符合相关标准,以保障实验人员的工作环境和健康。
再者,实验室的设备和仪器也是建设的重点。
实验室应配备符合标准的微生物培养箱、显微镜、离心机、平板计数器等设备,以及符合安全要求的生物安全柜、实验台和实验室专用电器。
这些设备的选购和使用要符合相关标准,保证实验室的实验操作和结果的准确性。
此外,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和应急预案也是建设的重要内容。
实验室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对实验室的安全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加强实验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培训。
同时,实验室应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对实验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进行预防和处理,保障实验人员和实验室的安全。
最后,实验室的废物处理和环境监测也是建设的重要方面。
实验室应建立废物分类和处理制度,对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物进行合理处理和处置。
同时,实验室应定期对环境进行监测和检测,保证实验室周围环境的清洁和安全。
综上所述,微生物实验室建设标准涉及到实验室的选址、建筑结构、空气质量、通风系统、设备和仪器、安全管理、应急预案、废物处理和环境监测等多个方面。
建设微生物实验室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以保证实验室的安全性、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实验人员的健康。
食品微生物实验室操作规程1. 实验室介绍本实验室是专门进行食品微生物研究的实验室,主要用于检测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程度、菌落计数和微生物鉴定等工作。
为保障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实验人员的安全,制定了以下实验室操作规程。
2. 实验前准备2.1 实验人员在进入实验室前应穿戴实验服,并佩戴帽子、口罩和手套,尽量减少污染源的产生。
2.2 实验前需要检查实验室的消毒情况,确保操作台、试验器具和其他设备的清洁度满足实验要求。
2.3 实验前需要准备好所需的培养基、试剂和实验器具,并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以防止外源性微生物的污染。
3. 样品处理3.1 样品采集:在进行实验前,实验人员需要根据实验要求,选取符合要求的食品样品进行采集。
采集时需要注意避免外界环境污染,并尽快将样品送到实验室进行处理。
3.2 样品预处理:根据实验项目要求,对样品进行以下处理:去除外表污物、切碎或研磨等。
3.3 样品稀释:根据实验要求,将样品进行适当的稀释,以保证实验所需的微生物数量在可计数范围内。
4. 细菌培养与计数4.1 培养基制备:根据实验要求准备所需的培养基,并按照说明书配制培养基的浓度和pH值。
4.2 细菌分离:将样品中的微生物进行分离培养。
根据实验要求,将适量的样品接种到培养基中,并进行相应的温度和时间培养。
4.3 细菌计数:通过落菌计数法或涂布平板法,对细菌进行计数。
根据实验要求,在培养基上进行菌落计数,并记录结果。
5. 微生物鉴定5.1 细菌鉴定:根据细菌的形态、生理和生化特性,进行细菌的初步鉴定。
通过显微镜观察菌落形态和细胞形态,以及进行相关的生理和生化试验,进行进一步的鉴定。
5.2 真菌鉴定:根据真菌的产孢器、菌丝和孢子形态等特征,进行真菌的初步鉴定。
通过显微镜观察菌落形态和微观形态,以及进行相关的生理和生化试验,进行进一步的鉴定。
5.3 结果验证:对鉴定结果进行复核和验证。
通过对鉴定结果进行交叉验证和对照,确保鉴定结果的准确性。
食品厂微生物实验室基本要求一.选址:1.实验室应选择在清洁安静的场所,远离生活区,锅炉房与交通要道;2.实验室应选择在光线充足,通风良好的场所,要与生产加工车间有一定距离;3.实验室应选择在方便扦样与检验,距离车间较近的工作场所。
二.结构和布局:根据生产实际需要,一般工厂应设置细菌与理化检验兼有的综合实验室,主要包括以下三大部分:细菌实验室、理化实验室、办公室。
1.办公室2.理化分析实验室:(或者和细菌检验操作室合并)①理化分析室(兼作感观检验室)②仪器室(兼放细菌室显微镜等少量仪器)3.细菌实验室:①细菌检验操作室;②无菌室;③培养基制作室;④洗涤消毒室;一般布局要求如下:1.办公室:办公室是化验人员进行原始记录等各项工作的场所,是与非化验室人员交往较多的场所,因此,应设在整体综合化验室的最外层,只需有桌、椅等简单设施即可。
2.细菌检验操作室(常规操作)细菌检验操作室是细菌培养与检验主要操作室,主要设施是实验台。
对实验台的要求:a.实验台面积一般不小于2.4×1.3m;b.实验台位置应在实验室中心位置,要有充足光线;也可以做边台。
c.实验台两侧安装小盆与水龙头;d.实验台中间设置试剂架,架上装有日光灯与插座;e.实验台材料要以耐热、耐酸碱为宜。
3.无菌室:无菌室通过空气的净化和空间的消毒为微生物实验提供一个相对无菌的工作环境,无菌室是处理样品和接种培养的主要工作间,应与细菌检验操作室紧密相连。
为满足无菌室无菌要求,无菌间应满足以下布局:a.入口避开走廊,设在细菌检验操作室内;b.与操作室用两道缓冲间隔开;c.无菌室与缓冲间均装有紫外灯,要求每3平米安装30w紫外灯一盏;d.无菌室内设有实验台中央(实验台与边台皆可),紫外灯距实验台面要小于1.5m;e.无菌室与操作室之间设有双层窗构成小通道。
4.培养基制作室:培养基室是制作、配制微生物培养所需培养基及检验用试剂的场所,其主要设备应为边台与药品柜。
微生物实验室,微生物实验室的基本要求这是微生物实验室,微生物实验室的基本要求,是优秀的中班科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微生物实验室的要求与建设1、实验室(含缓冲间)围护结构内表面必须光滑耐腐蚀、防水,以易于消毒清洁。
所有缝隙必须加以可靠密封。
实验室内所有的门均可自动关闭。
除观察窗外,不得设置任何窗户。
观察窗必须为密封结构,所用玻璃为不碎玻璃。
2、实验室布局要合理,一般实验室应有准备间和无菌室,无菌室应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如安装空调设备及过滤设备,无菌室内空气测试应基本达到无菌。
食品微生物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有严格的无菌观念,许多试验要求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3、在设计微生物实验室要合理规划出各个科室,一般包括准备室、微生物培养室、器械消毒及清洗室、纯水室、检测室、菌种室、储藏室等。
4、微生物实验室基本要求:①准备室:准备室用于配制培养基和样品处理等。
室内设有试剂柜、存放器具或材料的专柜、实验台、电炉、冰箱和上下水道、电源等。
5、消毒剂和水质微生物检验应在1000级无菌室检验。
食源性疾病分离和鉴定实验室、霉菌分享和鉴定实验室应在生物安全2级实验室进行。
动物实验观察室为生物安全1级实验室。
以上为喜格-总结的卫生微生物实验室建筑的要求。
微生物实验室的温度和湿度有何要求?一般温度为:18-26度,湿度:45%-65%。
有些地方对温湿度的要求较高,有些地方不需要。
通常冰箱等仪器,需要制冷的、保持低温的都需要每天记录温度;一些精密仪器对湿度的要求也比较高,每天早晚也需要对湿度进行记录。
实验室的标准温度为20℃,相对湿度保持在50-70%。
随着对质量控制的要求越来越严格,恒温恒湿环境的需求越来越大,应用的领域也越来越宽广。
实验室空调是温湿度控制的心脏,要求精度高,故障率低。
的有关要求。
不像其他种类的特殊实验室,这类的实验室并不一定需和大众交通分隔出来,而在这类实验室中仅需要再开放实验台上依循微生物学操作技术规范(GMT)即可。
食品厂微生物实验室基本要求一.选址:1.实验室应选择在清洁安静的场所,远离生活区,锅炉房与交通要道;2.实验室应选择在光线充足,通风良好的场所,要与生产加工车间有一定距离;3。
实验室应选择在方便扦样与检验,距离车间较近的工作场所.二。
结构和布局:根据生产实际需要,一般工厂应设置细菌与理化检验兼有的综合实验室,主要包括以下三大部分:细菌实验室、理化实验室、办公室。
1。
办公室2。
理化分析实验室:(或者和细菌检验操作室合并)①理化分析室(兼作感观检验室)②仪器室(兼放细菌室显微镜等少量仪器)3.细菌实验室:①细菌检验操作室;②无菌室;③培养基制作室;④洗涤消毒室;一般布局要求如下:1。
办公室:办公室是化验人员进行原始记录等各项工作的场所,是与非化验室人员交往较多的场所,因此,应设在整体综合化验室的最外层,只需有桌、椅等简单设施即可。
2.细菌检验操作室(常规操作)细菌检验操作室是细菌培养与检验主要操作室,主要设施是实验台。
对实验台的要求:a。
实验台面积一般不小于2。
4×1。
3m;b.实验台位置应在实验室中心位置,要有充足光线;也可以做边台。
c。
实验台两侧安装小盆与水龙头;d。
实验台中间设置试剂架,架上装有日光灯与插座;e。
实验台材料要以耐热、耐酸碱为宜.3。
无菌室:无菌室通过空气的净化和空间的消毒为微生物实验提供一个相对无菌的工作环境,无菌室是处理样品和接种培养的主要工作间,应与细菌检验操作室紧密相连。
为满足无菌室无菌要求,无菌间应满足以下布局:a.入口避开走廊,设在细菌检验操作室内;b.与操作室用两道缓冲间隔开;c.无菌室与缓冲间均装有紫外灯,要求每3平米安装30w紫外灯一盏;d。
无菌室内设有实验台中央(实验台与边台皆可),紫外灯距实验台面要小于1。
5m;e。
无菌室与操作室之间设有双层窗构成小通道.4.培养基制作室:培养基室是制作、配制微生物培养所需培养基及检验用试剂的场所,其主要设备应为边台与药品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