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石材行业产业链的发展与未来

石材行业产业链的发展与未来

石材行业产业链的发展与未来
石材行业产业链的发展与未来

石材产业链的发展与未来

石材是人类最古老的建筑材料之一。从石器时代人类赖以生存的工具,到古罗马时代对石材的系统性应用,再到今时今日科技化手段下的不断创新,石材在人类历史上各个阶段均留下了自己不可磨灭的身影。而石材的传承属性,更是让数千年的人类建筑史几乎可以说成是石材的建筑与美学应用史,源远流长,却继往开来,吐故纳新。

同样的,石材的产业链也在历史的演化中不断变化与发展。工业革命之前,石材的应用耗费人力极多,从矿山开采,到荒料运输,再到手工打磨雕刻都极为困难,工程浩大,工期极长。以米兰大教堂为例,于1386年开工建造,1500年完成拱顶,1774年圣母玛丽亚雕像就位,直至1965年才全部完工,历时长达五个世纪,但终究铸就了不朽的传世经典。工业革命之后,机械化开始逐步引入石材行业,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金刚石刀具又进入到石材开采与加工行业,石材工业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生产效率的极大提升带动了石材走进千家万户,而不再仅仅是传世的宫廷、城堡与宗教建筑。而当前,互联网与人工智能对石材行业的融合与发展,也必将带领石材行业进一步革新,带动产业链的再一次进化与发展。同时,现代金融业的发展也将逐步把金融属性加入到产业链中的方方面面,从而加速产业链的进化。

在今年12月份,英良集团总裁刘良做了场名为《站在全球高度看中国石材》

的主题演讲,将演讲中将石材产业链分为矿山(Quarry)、加工厂(Factory)、客户(Customer)三个核心节点,简称“Q-F-C”核心模式。笔者有幸聆听了本场演讲,深有启发,在此对部分内容的展开,探讨石材产业链的发展与未来。

产业链的演化始终离不开核心的节点,矿山(Quarry)是起点,是整个产业链的源头;加工制造(Factory)是将自然的石材资源转化为人类社会有效应用的核心节点;而窃以为产业链的终端以渠道(Channel)替代客户(Customer)更吻合石材行业的现状,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工装与家装两大渠道板块。各个核心环节节点之中,则以商贸流通(Trade)链接。

石材产业链核心节点示意图

一、产业链源头:矿山(Quarry)

矿山资源是整个石材产业链的源头。石材矿山与一般资源矿山又存在显著的区别。如煤矿、铁矿等资源矿山,其大多以工业标准化用途属性区分品味,从而确定对应资源的价格。石材资源则天然带有“非标”属性,同类石材不同矿区,甚至不同矿口的资源价格往往天差地别。坐拥某种石材资源,则天然地具备一定的垄断属性,从而相当程度上把控整个产业链。因此,随着中国石材行业的崛起,国内各类石材企业甚至非石材企业纷纷往矿山开采进军。但最终大多折戟而归,甚至有人断言矿山开采“十矿八亏”,成为企业现金流的“吞金兽”。而同时,优质矿企、优质矿山则赚取了大量的利润,行业内“二八”现象极为分明。矿山投资着实令石材人“又爱又怕”,蠢蠢欲动之时,投资失败的伤痛又刻骨铭心。

整体来看,矿山开采有着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三高”特点。细化来说,矿山开采环节存在如下风险:

1、前期投资巨大,沉没成本高昂。从勘探、采矿权拍卖、修路、通水、通电等前期基建,再到“扒山皮”等前期工程,从投入到稳定产出,石材矿山前期投资巨大,而一旦开采情况不如人意,前期的成本都是沉没成本,无法回收。

2、开采单位成本较低,但石材荒料率、品质的变化风险较大。目前国内矿山投资依然存在着“重成本、轻勘探”的情况,对石材的荒料率、品质变化程度缺乏科学的研究与认识,经验主义为上,开采不如预期极为普遍。

3、政策、环保风险加剧。国内矿山投资政策风险较大,环保风暴下,矿山更是关闭无数,成为国内矿山投资的核心风险之一。尤其是前期经营不规范、环保投入不足、措施不完善的矿企,在本轮环保风暴中基本无法全身而退,无法逃离关闭的厄运。

4、市场风格与偏好的转变风险。饰面石材与审美息息相关,早年火爆的尊贵米黄大板如今被灰、白等冷淡现代风所替代,背后的矿企经营效益瞬间转换,市场风格变换风险不得不防。

5、资金预算难估测,现金流断裂风险大。基于以上种种风险,矿山投资与现金流回报存在种种不可测性,企业若资金实力不足,现金流断裂,则万劫不复,即使是优质矿山,也只能低价转让。

多重风险之下,在缺乏完整规划与专业的管理团队情况下,贸然的进行矿山

投资,自然“十赌九输”,亏损不足为奇。但拥有健全的投资体系、经验丰富的管理团队及强大的市场推广能力的企业,则能够在市场上站稳脚跟,最终实现对产业链的把控,从而获取超额利润。

随着环保政策的收紧,国内大量过去开采不规范、不环保的矿区被关停。而矿山的投资热度也随着亏损的经验教训而逐渐变得理性。矿山投资的风险众多,不确定性强,未来的业态必然发生较大的变化。笔者认为未来的矿山投资将呈现如下趋势:

1、专业资本介入,实现资源整合。这方面意大利早已走在我们前列。对于高风险、重资金、对于整体规划要求较高的投资,个人投资者面临的风险极大,因此行业呼唤专业资本的介入,通过体系化、规范化、规模化的投资方式,实现资源的整合。

2、建立绿色矿山标准,以可持续发展模式获取资源。目前国内的绿色矿山标准规范还未出台,但部分先进矿企已走在前面。未来矿山开采必将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既获取资源,也还一片青山于自然。

3、海外投资占比加大,全球化程度加深。石材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以全球的视野谋发展,取之以全球,用之于中华。

4、有序开采,控制产量,长期获利模式将逐步形成。急功近利,大肆破坏开采的行为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矿山开采环节未来必将是以可持续发展的方式进行投资建设,资源散乱、滥挖滥采的业态已经在改变之中,同时金融资源的介入与整合将成为该链条革新的核心因素。“绿色、整合、金融”将是未来发展的核心关键词。

二、产业链核心:加工制造(Factory)。

加工制造是石材产业将自然资源转化为人类社会可应用资源的核心,也是人类对石材应用技术不断突破和发展的重点。石材资源从矿山开采,到一次加工,再到二次个性化定制加工,从而走进千家万户,需要经过三次工艺革命成果的洗礼,加工效率的大幅提升可以说是石材行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之一。

过去数十年,国内石材加工行业几经变革。从单片锯到多片锯,从手工打磨到自动桥切,技术应用的发展在行业中体现得淋漓尽致。石材加工从粉尘铺天盖地,到无尘化现代工厂,实际上不过十数年的发展时间。十数年来,积极跟进新趋势、运用新技术的企业不断做精做细,做强做大,固步自封,未能及时更新设备,秉持老观念、老模式的的加工企业则举步维艰,甚至关停倒闭。

而2018年更是被称为中国石材智能制造元年。链石商城与百利通、盛大机械合作,实现了扫描仪+ 预排版软件+ 智能桥切机的智能化加工环节的打通,这既是国内智能制造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也预示了石材加工行业的未来。

过去的石材加工行业囿于“非标”属性,在个性化定制的要求下,难以实现规模化扩张,单纯的增加机器设备、工人数量的方式并不足以提升加工企业的实际效率,“规模效应”在石材加工企业似乎难以成立。而智能加工则能以科技化、数据化的手段,解决“个性化定制”的基础上的“规模化生产”。诚然,刚出现的智能制造或许仍存在各种不足或缺陷,但技术的问题也必然会通过技术的方式解决,未来的曙光已然呈现。这一点,意大利的Antolini WOW Factory仅用5个工人的无人工厂实现从荒料到板材的全程机械化智能化运作,已然给我们呈现了最好的样本。

但同时也应看到,随着科技化及规模化的出现,加工行业也可能出现新一轮的洗牌与整合。科技化与规模化的背后是资本门槛的大幅提升,是高效率运营方式对低效率运营方式的竞争迭代。“智能化、规模化、资本化”将成为未来石材加工发展的核心关键词。

三、产业链终端:渠道(Channel)

任何产业链终究要回到客户的终端,也仅有对客户的销售完成,才是产业链上最终的资源变现与回笼。对于从业者而言,如何构建与客户链接的渠道,或者说未来渠道形态会如何变化,企业又何以自处,是避不开的一个话题。石材产业链的终端渠道又可进一步细分为工装与家装,呈现出不同的趋势与特征。

3.1产业链渠道(Channel)之工装。

工装渠道之结构示意图

随着中国经济与基建的跨越式发展,工装一直是石材行业最大的销售出口,石材行业也由此享受到了中国基建及地产的发展红利。随着基建的降温,以及地产行业进入“白银时代”,工装市场也感受到了阵阵寒意。尤其是今年以来,订单难接,利润难做,尾款难收的“三难”问题愈发明显。目前的石材工装市场存在如下问题:

1、与客户的粘性不够,以“招标”为主的业务模式难以建立长期稳定的业务来源,难以谋求长期发展。

2、对下游客户的话语权很弱,下游回款拖欠,甚至不回款时有发生。

3、对上游资源把控性差。尤其是当前环保风暴下,上游石材价格特别是花岗岩价格上涨明显,且难以保障工程的长期大量应用。

4、金融杠杆应用不足。工装企业大都是轻资产企业,难有抵押物进行银行融资。但同时工程应用又大量垫款,资金耗用极大,无法有效应用金融杠杆的情况下,无法扩张业务整体规模。

但同时,国内的工装市场依然存在巨大的机会。一方面,国内的城镇化还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另一方面国家“美丽乡村”战略的提出,也将为广大农村地区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但工装公司想要做强做大,应进一步加强自身的综合能力,提升对客户的全方面服务,从而提升客户粘性。此外,还应及时跟进科技的新趋势,并运用好金融杠杆,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科技方面,积极探索与加入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避免在现代建筑技术中脱节,乃至无法加入至未来工程当中。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是Autodesk公司在2002年率先提出,目前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业界的广泛认可,它可以帮助实现建筑信息的集成,

从建筑的设计、施工、运行直至建筑全寿命周期的终结,各种信息始终整合与一个三维模型信息数据库中,设计团队、施工单位、设施运营部门和业主等各方人员可以基于BIM进行协同工作,有效提高工作效率、节省资源、降低成本、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从目前技术发展和应用的进度来看,BIM建筑技术将如同CAD取代手工工程图一样,实现技术的迭代升级。建筑工程将由2D向3D,由静态向动态实现技术演化。而当前石材因其非标属性,仍被排除在主流的BIM信息库之外。若长期无法加入BIM系统,整个石材行业的工装市场将受到极大的冲击,甚至有可能无法加入到未来工程当中。

金融方面,因工装石材在产业链中的尴尬地位,工程垫款的问题在可预见的将来仍无法解决。因此,会出现业务规模越大,资金占用越大,资金的压力风险越高的困境。因此,创造性的将金融要素融入到工装市场,通过资本市场ABS、卖断式保理或远期订单融资实现金融要素的深度融合,才可能真正做大市场,形成规模效应与整合能力。

“综合实力、科技实力、金融杠杆”将成为工装领域未来发展的核心关键词。

3.2 产业终端渠道(Channel)之家装。

传统的石材家装渠道链条极长。同时,随着石材产业链的进化,大板市场应运而生,大批出现且经营火爆,成为连接家装市场的重要渠道。目前石材家装产业链结构概况如下:

家装渠道之结构示意图

链条的拉长往往意味着商业效率的降低,信息不对称是链条拉长的核心原因。石材因其天然的“非标”属性,其价格显得更不透明,为更长的销售链条提供了空间。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则是为了消除信息的不对称性。目前已有多个石材互

联网信息平台正在积极探索着网络销售,搜石网、链石商城、花岗岩直采平台等网络销售平台公司已先行先试,试图开创出一片新的蓝海空间。

线下的大板市场虽然近年来较为火爆,但笔者认为当前的专业市场业态对家装消费者并不友好,实际上仍是主要服务于各地的分销商、装修公司等小B客户,与消费者未能“亲密接触”,属于一种过渡形态。成熟的消费者市场应能够直接迎合消费者需求,揉合场景化营销、设计服务、施工安装服务、售后养护服务为一体的“一站式”服务平台。而这本身也有赖于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比如当前扫描仪已能实现“为每片大板提供一个身份证”,从而构建海量的大板数据库。未来也将逐步产生快速设计软件,并迅速匹配大板数据库中的库存信息,形成设计方案中的切割与安装方案,并将之传输至工程施工方,进行入户一条龙服务。至此方可对消费者实现整体的满意服务方案,从而与瓷砖等工业化产品相竞争,真正开拓出石材家装市场的新天地。

未来的市场形态中,笔者认为也必将出现线上、线下的一体化融合。线上提供引流功能,线下提供实体服务,以线上线下一体化模式将成为主流。同时进一步引入如消费者金融、消费分期等综合性、个性化服务,打造跨界融合的综合业态,实现跨行业性质的综合竞争力,与竞品行业争夺终端市场。

“线上线下一体化、跨行业竞争”将成为家装市场未来发展的核心关键词。

至此,对石材产业链的梳理及发展趋势判断告一段落。在“Q-F-C”核心节点的基础上,笔者认为,科技(Technology)与金融(Finance)的植入将成为未来石材产业链进化与发展的核心,不妨将之称之为“Q-F-C+T+F”,以跨界的力量,助力产业的发展。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石材是跳动的音符,在亘久不变的传承中,石材产业链则在不断的变化和向前。当石材产业插上科技与金融的翅膀,厚重的石材产业也将变得轻盈而性感,并终将在石材人的探索与努力中,紧跟历史的大潮,不断奔赴远方!

天然石材统一编号花岗岩国家标准规定

我国《天然石材统一编号》国家标准 我国《天然石材统一编号》国家标准,指1998年3月由国家建材局生产协调司在福建泉州主持召开了审查会,会议代表一致意见通过了该标准。 天然石材(花岗石、大理石)是一种高档的装饰材料,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石材工业迅速发展,由过去的几十个品种,已发展到几百个品种,由过去做坊式的生产,已发展到几百条较先进的石材产品生产线,过去生产的产品多为国内使用,而今石材产品出口创汇在建材产品中占了很大比重。 70年代,我国外贸系统,为石材出口创汇对部分石材品种进行过编号,如:北京“M101”,山东省“M311”,“G386”,福建“G635”,“G603”,广东省“G439”等。过去的编号已满足了当时国内外贸易中的需要,而过去的编号与国家的法规、政策等不够规范。 随着石材工业的迅速发展,石材品种日益增多,某些生产企业(公司)为了本企业的利益,对石材品种任意命名任意编号,有的一种石材几个名字,或几个编号,甚至几个省的几个品种同叫一个名字,例如:山东省有“中国兰”,四川省有“中国兰”,河北有“中国兰”,给国内外市场往往造成混乱。为使我国石材品种统一命名与编号进一步符合国家的法令法规,便于石材产品国内外商贸活动的开展,维护石材市场有序流通,有利于信息自动化管理和数据的共享,制订统一编号标准十分必要。 一、石材编号的原则及要求 1 按GB/T2260-9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国家标准规定,统一编号采用四位数码编号,即将原3位数字编号改为四位数字编号。例如:北京“M101”改为“M1101”,山东的“G386”改为“G3786”等。 2.凡纳入《天然石材统一编号》国家标准的石材品种命名,不冠“中国”字头。 3.花色品种好,物理性能、力学性能符合石材产品标准的技术要求,矿山具有一定储量荒料大于1立方米以上具年开采量在500立方米的矿山可纳入标准。> 4.大理石编号在字头前加“M”如“M1101”,花岗石编号在字头前加“G”如“G3786”,板石(叠层岩)编号在字头前加“S”如“S1115”。 5.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编号,不允许把别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石材品种编入本省、自治区、直辖市。6.对于尚未纳入本次标准的石材品种,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石材产品主管部门按本规定进行编号,待本标准修订时纳入标准。 二、石材品种的命名 1.大理石:命名按JC/T202-92(96)《天然大理石荒料》标准中3.3.1命名。即:荒料、产地地名、色调花纹特征名称。2.花岗石:命名按JC/T204-92(96)《天然花岗石荒料》中3.3.1条命名。即:荒料、产地地名、色调花纹特征名称,采矿点编号。 3.板石:参照花岗石、大理石命名。 三、编号的原则 天然石材统一编号由一个英文字母和四位数字两部分组成。如“G3786”,“M3711”,“S1115”等。 1.英文字母为花岗石、大理石、板石的英文名称的首位大写字母。 花岗石(Granite)-------“G” 大理石(Marble)--------“M” 板石(Slate)----------"S" 2. 四位数字: 前两位数字为GB/T2260规定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划代码,例如北京为“11”,山东为“37”,福建省为“35”等。后两位数字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所编的石材品种序号。 四、石材名称与编号 1.花岗石名称及编号如下: 北京市 白虎涧红G1151 密云桃花G1152 延庆青灰G1153 房山灰白G1154

芳烃市场供需分析及下游产业链发展

芳烃市场供需分析及下游产业链发展 目录: 第一部分大连西中岛石化产业园产业链设计的启示 第二部分苯(纯苯)生产应用和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第三部分甲苯生产应用和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第四部分对二甲苯生产应用和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第五部分邻二甲苯生产应用和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摘要: 本文重点分析了芳烃及其主要下游产品全球供需现状,简要介绍了国内市场的产能、产量、消费状况、进出口情况、价格走势,并对芳烃下游产业链发展进行了分析,供参考。 主题词:苯,甲苯,邻二甲苯,对二甲苯,供需,下游产业链 前言 芳烃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其产量和规模仅次于乙烯和丙烯。芳烃市场走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下游的需求,对二甲苯(PX)则是近年来在芳烃产品中最受关注,由二甲苯生产PX(对二甲苯),PX再生产PTA(精对苯二甲酸),PTA则是化纤的主要原料。化纤市场兴旺才能带动芳烃市场兴旺,但2016年以来,国内化纤市场却不容乐观。目前,我国纺织服装产能过于庞大,对美、欧、日三大经济体有较强的依赖性,在目前全球性经济萎缩的情况下,我国纺织服装行业出口明显萎缩。但PX、PTA及相关产品的产能却在扩大。 截至2018年5月,中国已建成的PX项目共18个,形成总计1483万吨/年PX产能。其中腾龙芳烃(福海创)160万吨/年产能自2015年停产至今,2017年中化弘润石油化工建成的60万吨/年的PX产能暂无开车计划。因此,现阶段中国实际运行中的PX产能为1263万吨/年。 作为PTA的上游原料,PX是中国石化产业中为数不多的产能不足的化工产品。2017年中国PTA有效产能4655万吨/年,随着翔鹭石化、远东石化等陆续恢复生产,产量增至3500万吨。受PTA产业需求增长的拉动,2017年中国PX 产量达到980万吨,但国内供应缺口却持续扩大,2017年进口量达到1405万吨,

国际国内会展业发展现状趋势

国际国内会展业发展现状趋势 国际会展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199会展业又称会展经济,是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会议、展览或展览,获得直接或间接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经济行为。会展经济是客观存在的,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自18世纪中叶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在英国成功举办以来,会展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一个新兴产业,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目前,会展业已经发展到相当的水平。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它在贸易交流、技术交流、信息交流、经济合作和增加就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发展状况 1。欧洲会展产业发展状况 欧洲是世界会展产业的发源地。经过150多年的发展,欧洲的会展经济是世界上最大的,综合实力最强。德国、意大利、法国和英国都已成为世界级的会展业强国。从世界上举办大型展览最多的25个国家的市场分布来看,最大的展览场馆大多集中在欧洲,世界上绝大多数大型和行业级展览都在欧洲举办。专业贸易展览占世界总量的60%以上。他们的展览规模、参展商数量、国外参展商比例、观众数量、贸易效应和相关服务质量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德国被称为“世界展览王国”,拥有23个大型展览中心,包括9个1000多万平方米的展览中心。德国拥有世界五大展览中心中的四个。目前,德国的总展览面积为240万平方米。在世界主要会展业国家中,德国举办的专业国际展览数量最多、规模最大、效益最大。目前,德国每年举办400多场国际展览。在世界上有很大影响的210个专业国际贸

易展览会中,近三分之二(超过130个)在德国举行。德国展览机构在全球有386个办事处,并形成了一个全球展览网络。德国会展业的显著特点是许多专业展览都是在城市产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汉诺威工业博览会、杜塞尔多夫国际印刷和包装展以及旅游城市纽伦堡的玩具展。 法国也是世界上会展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它的优势是举办综合性展览。法国每年举办1500多场展览,其中约180场为国内和国际展览,约12场以上为国际专业贸易展览。法国展览馆占地160万平方米,分布在全国80个城市。 英国会展业近年来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阶段。据英国展览报告统计,1999年英国举办了约900场展览,在1XXXX吸引了700多场展览,成为欧洲展览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意大利的主要国际展览主要在米兰、博洛尼亚、巴里和维罗纳举行。米兰国际展览中心是世界第二大展览场馆,展览面积37万平方米,会议厅面积13554平方米。 2。美国会展业发展现状 北美会展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今天,在美国举办的展览会的数量和展览业的直接收入在世界上排名第一。根据美国展览业研究中心的报告,在美国和加拿大XXXX举办的13185场展览,总展览面积为4561万平方米(其中美国占3498万平方米),843场展览,展览面积为9290平方米或以上,展览业的直接收入为104亿美元(包括90亿美元)

零售业发展的趋势及现状分析

市场营销作业 中国零售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信管1401 韩斌 2015年11月10日

一、我国百货零售业发展的现状 零售业是指通过买卖形式将工农业生产者生产的产品直接售给居民作为生活消费用或售给社会集团供公共消费用的商品销售行业。从行业的生产要素来看,零售行业是典型的劳动力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行业。而且,随着零售业发展水平的提高,行业生产要素逐渐由典型的劳动密集向典型的资金密集转移。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2001年以后,中国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快速发展期,GDP增长速度逐年加快,从2001年的8.3%加快到2006年的11.1%。至2006年底,中国限额以上连锁零售门店数达123690个,增长17%。其中,超级市场23233个,增长22.8%;专业店77220个,增长15.2%。2006年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业零售额为10499亿元,增长22.5%,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7%,比2005年提高2.1个百分点。 2007年上半年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共完成销售总额2020.3亿元,比2006年同期增长22.44%,其中完成零售额1729.8亿元,同比增长23.91%。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为中国零售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2007年11月份全国百家重点零售企业实现销售总额243.1亿元,比2006年同期增长30.3%。2007年11月份百家企业食品类实现零售额27.1亿元,同比增长30.4%,其中粮食类、食用油类和肉类实现零售额分别为1.5亿元、1.7亿元和2.8亿元,同

比分别增长39.61%、85.05%和48.06%。2007年11月份百家大型企业实现服装类销售额69.2亿元,同比增长25.31%。其中防寒服和皮革服装销售最为可观,增速均超过了服装总量的增速。2007年11月份家用电器类完成销售额11.5亿元,比上月减少5.8亿元,同比增长30.7%;化妆品销售看好,实现9.3亿元,同比增长24.81%。 (一)业态层次不齐,差距明显 20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零售市场长期保持着百货商店一统天下的单一格局,其市场份额达60%以上。对外开放以来,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和零售市场竞争的加剧,大型综合超市、超级市场、便利店、专业店、专卖店、家居中心、仓储商场等新型零售业态得到快速发展,成为中国零售业规模扩大的主要动力。在过去的10年里,中国零售业走完了国外零售业150年的商业历程,西方发达国家历经8次零售革命形成的20余种业态几乎全部在中国出现,但是各种新型业态同时出现,没有时间阶段性,且部分业态具有明显的不足,与国际上通行的标准业态相比有较大的差距。(二)整体规模偏小,各项成本较高 目前,国内企业的规模扩张更多的是一种外延式扩张,更看重的是网点资源的抢占,规模效益没有充分体现,只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综合毛利率,但各类经营费用居高不下,导致净利润率远远低于家乐福、沃尔玛等国际巨头。根据

天然石材标准及测试精选文档

天然石材标准及测试精 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天然石材标准及测试 我国石材标准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目前在产品标准和试验方法标准上已经比较齐全,加上美国和欧洲等国家相关标准的互为补充,在测试方法和技术指标方面有很大余地,实际工程完全可以按照设计要求选择必要的测试方法,从而取得需要的检验报告和检验数据。 我国的石材标准主要分为术语及分类标准、试验方法标准、产品标准和相关标准。我国的GB/T13890《天然饰面石材术语》标准对天然石材行业的相关名词和术语作了定义及解释,随着石材行业的不断发展,该术语标准不能完全涵盖所有名词和术语,于是有不断推出的新标准对新名词和术语进行了补充。我国的石材分类标准为GB/T17670《天然石材统一编号》,将天然石材划分为花岗石(G)、大理石(M)和板石(S),并对我国开采的并具有一定规模的石材品种统一命名和编号,然而对目前越来越多的进口石材缺乏必要的命名和编号,造成了这部分石材在名称方面的混乱。我国的石材产品标准主要有JC/T204《天然花岗石荒料》、GB/T18601《天然花岗石建筑板材》、JC/T202《天然大理石荒料》、JC/T79《天然大理石建筑板材》、GB/T18600《天然板石》、JC/T847《异形石材》、《干挂饰面石材》、JC/T972《天然花岗石墓碑石》等。相关的石材标准有JC/T507《建筑水磨石制品》、JC/T872《建筑装饰用微晶玻璃》、JC/T973《建筑装饰用天然石材防护剂》等。我国的石材试验方法标准主要是GB/T966《天然饰面石材试验方法》。 我国的石材产品标准对石材的规范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石材加工质量技术指标,包括长度、宽度、厚度、平面度角度、光泽度和外观质量,另一方面是材质本身的物理化学性能,花岗石、大理石产品包括体积密度、吸水率、压缩强度、弯曲强度常规四项,花岗石增加了放射性,板石包括吸水率、压缩强度、弯曲强度、耐气候性软化深度、干

石油化工产业链概述

石油化工产业链概述 石油化学工业简称石油化工,是化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有重要作用,是我国的支柱产业部门之一。石油化工指以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生产石油产品和石油化工产品的加工工业。石油产品又称油品,主要包括各种燃料油(汽油、煤油、柴油等)和润滑油以及液化石油气、石油焦碳、石蜡、沥青等。生产这些产品的加工过程常被称为石油炼制,简称炼油。石油化工产品以炼油过程提供的原料油进一步化学加工获得。 生产石油化工产品的第一步是对原料油和气(如丙烷、汽油、柴油等)进行裂解,生成以乙烯、丙烯、丁二烯、苯、甲苯、二甲苯为代表的基本化工原料。第二步是以基本化工原料生产多种有机化工原料(约200种)及合成材料(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这两步产品的生产属于石油化工的范围。有机化工原料继续加工可制得更多品种的化工产品,习惯上不属于石油化工的范围。在有些资料中,以天然气、轻汽油、重油为原料合成氨、尿素,甚至制取硝酸也列入石油化工。 精彩文档

石油产品可分为:石油燃料、石油溶剂与化工原料、润滑剂、石蜡、石油沥青、石油焦等6类。其中,各种燃料产量最大,约占总产量的90%;各种润滑剂品种最多,产量约占5%。各国都制定了产品标准,以适应生产和使用的需要。从炼油出发的产业链见图1。 图1 石油炼制产业链 精彩文档

精彩文档

石油馏分(主要是轻质油)通过烃类裂解、裂解气分离可制取乙烯、丙烯、丁二烯等烯烃和苯、甲苯、二甲苯等芳烃,芳烃亦可来自石油轻馏分的催化重整。石油轻馏分和天然气经蒸汽转化、重油经部分氧化可制取合成气,进而生产合成氨、合成甲醇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上述烯烃、芳烃经加工可生产包括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等高分子产品及一系列制品,如表面活性剂等精细化学品,因此石油化工的范畴已扩大到高分子化工和精细化工的大部分领域。其中石脑油进一步裂解产生的产品见图2、图3。 图2 乙烯裂解产业链 精彩文档

环境中多环芳烃的研究进展

环境中多环芳烃的研究进展 摘要:多环芳烃(PAHs)是一类已被证实具有难降解性,“三致”作用且易在生物体内富集的碳氢化合物,它广泛存在于大气、水、动植物和土壤中。本文论述了多环芳烃的性质和来源,研究了它在各介质中的迁移转化,着重阐述了它的监测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包括预处理方法,各种仪器监测以及生物监测的原理及方法,也论述了环境中多环芳烃的降解方法,涉及到物理降解、化学降解以及微生物降解。 关键词:PAHs 来源迁移仪器监测生物监测微生物降解 一、多环芳烃的定义、性质及来源 多环芳烃从广义上说上讲是指分子中含有2个或2个以上苯环的化合物,而狭义的多环芳烃是指若干个苯环稠合在一起或是由若干个苯环和环戊二烯稠合在一起组成的稠环芳香烃类[1]。它是煤、石油、木材、烟草、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等有机物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挥发性碳氢化合物。它是最早发现且数量最多的致癌物,也是环境中最早发现且数量最多的致癌物。目前已经发现的致癌性多环芳烃及其衍生物已超过400种,每年排放到大气中的多环芳烃约几十万t[2]。美国环保局提出的129种“优先污染物”中,多环芳烃类化合物有16种。 多环芳烃具有强疏水性,其水溶性随分子量的增加而减小。但是当溶液中存在其它有机化合物时,它们可与这些有机物形成胶体,使水溶性发生很大的变化;另外,由于其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苯环构成,结构稳定,不易被降解,且随分子量的增加降解性降低,故具有强吸附性,此外它还具有难降解性、毒性以及生物蓄积性,多环芳烃最突出的特性是具有强致癌性、致畸性及致突变性,当PAHs与-N02、-0H、-NH2等发生作用时,会生成致癌性更强的PAHs衍生物。另外,PAHs 很容易吸收太阳光中可见(400-760nm)和紫外(290-400nm)区的光。对紫外辐射引起的光化学反应尤为敏感。另外可在其生成、迁移、转化和降解过程中,可直接通过呼吸道、皮肤、消化道进入人体和动物体,并且可以间接通过食物链的放大作用进入人体和动物,又由于其亲脂性及难降解性,易在生物体内蓄积,对人体及动物健康产生危害。 环境中的PAHs除极少量来源于生物体(某些藻类、植物和细菌)内合成,森林草原自然起火,火山喷发等自然本底外,绝大部分由人为活动污染造成,主要来自于两方面:首先是煤、石油和木材及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不完全燃烧,即热解成因[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基础设施的完备,交通污染源也逐渐成为多环芳烃污染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此外,我国是燃煤大国,在北方城市,使用煤炉取暖的情况很普遍,而在煤炉排放的废气中,致癌性PAHs浓度可达1000ug/m3,另外,家庭炉灶每年所产生的PAHs的含量也相当多,以居室厨房内做饭时由于欠氧燃烧产生的为例,其中BaP含量可达559ug/m3,超过国家卫生标准近百倍;在食品制作过程中,若油炸时温度超过200°C以上,就会分解放出含有大量PAHs的致癌物;吸烟所引起的居室环境的污染,已引起国内外的关

2017年中国会展服务行业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一、会展行业快速发展,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 会展是指会议、展览、大型活动等集体性活动的简称。其概念内涵是指在一定地域空间,许多人聚集在一起形成的、定期或不定期、制度或非制度的传递和交流信息的群众性社会活动,其概念的外延包括各种类型的博览会、展览展销活动、大型会议、体育竞技运动、文化活动、节庆活动等。发展会展业,能够汇聚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直接拉动和间接带动相关产业和配套行业发展,引导产业升级与转移,促进就业,拉动消费,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创新发展。 而会展经济是以会展业为依托,借助各种会展活动的举办拉动城市及其所在地区相关产业发展,并能带来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一种经济形态。 会展经济由于其涉及服务、交通、旅游、广告、餐饮、通信和住宿等诸多行业,不仅本身能够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有力地推动着城市的发展。 二、政府高度重视,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自2015年4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展览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以来,政府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不断优化展览业发展环境。 中央政府方面,商务部牵头建立促进展览业改革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并于2016年12月印发《展览业统计监测报表制度》。此项制度旨在建立以展馆经营者、展览组织者和展览服务商为主要调查对象的展览业统计监测体系,科学、有效地开展展览业统计工作,进一

步增加市场透明度,优化市场结构,规范、引导和推动行业有序健康发展。 地方政府方面,各地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从财政、税收、人才、土地等多个方面给予展览业鼓励和扶持。 三、我国会展业规模持续增长,会展经济产值不断扩大 截至2016年,我国展览场馆达189座,展览馆总供给面积达916.12万平方米。2011-2016年,我国举办各类展览数量从6830场上升到10519场。展览面积从8120万㎡上升到13264万㎡。展览面积增长快于展览项目增长,单位项目规模扩大,展览效益向好。 2011-2017年全国会展展览数量及面积情况统计 数据来源:商务部、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随着会展业办展数量和办展面积的快速增长,相应会展经济产值也实现大幅增长。根据商务部等机构的统计数据,2011年会展经济直接产值仅为3016亿元,到2016年增加到5612亿元。 2011-2017年全国会展业直接经济产值统计

零售行业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2020年中国零售药店行业集中度较高未来发展前景依旧可观字体大小:大中小2020-02-06 09:44 来源:中国报告网 居民收入增加、疾病谱的变化、老龄化加剧、二胎政策等一系列社会与健康发展新形势促使医疗需求出现较大的增加与变化。作为医疗健康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零售药店行业近几年也出现了一系列重大变化。准确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先行业变化而变化在当前节点显得尤为重要。2018年11月23日,国家商务部联合药监局、卫健委、医保局起草《全国零售药店分类分级管理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2015-2018年我国药店行业相关政策分析

2018.6.1卫 健 委 《医疗机构处方审核规 范》 药品名称应当使用经药品监督管理 部门批准并公布的药品通用名称;医 院制剂应当使用药品 监督管理部门正式批准的名称 2018.9.1国 家 中 药 管 理 局 《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 (试行)》、《互联网诊疗 管理办法(试行)》、《远 程医疗服务管理规范(试 行)》 患者确诊断为某种或某几种常见 病、慢性病后,医师应当掌握患者 病历资料,可以针对相同诊断的疾 病在线开具处方,医疗机构、药品 经营企业可委托符合条件的第三方 机构配送 数据来源:国务院 由于受到医改的控费政策带来的影响,导致我国药品终端销售增速逐渐放缓,同比增速从2016年的8.23%下降至2018年的5.84%,预计2019年增速约为4%。从药品种类看,非处方药预计2019年增长率为4.4%,与2018年相比,各大终端中仅农村基层和城市基层两大终端市场保持上升趋势;而处方药预计增长率为2.7%,与2018年相比,各大终端各增速均出现下滑。但是,随着老龄化、消费升级、供给侧改革的推进,药品销售终端市场总体规模依旧会保持增长趋势。 2015-2019年医药终端市场销售情况 数据来源: 中国医药行业协会 我国药品市场最大的销售终端在医院,其销售规模约是零售药店终端的三倍。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医院占比67.4%,零售药店终端零售额为3919亿元,占比22.9%。从零售药店终端(包括实体药店和网上药店两大市场)市场份额变化情况来看,零售药店终端占比呈下降趋势,从2011年的24.7%下降至2018年的22.9%,这主要是随着公立基层医疗的销售占比逐渐增加。 2011-2018年中国零售药店终端药品零售额占比变化情况

天然石材验收规范

附录A(规范性附录) 石材稳定性试验方法 A.1 设备及器具: A.1.1 钢平尺:长度为1000mm,平面度公差为0.05mm。 A.1.2 塞尺:分度值为0.05mm。 A.1.3 塑料布:1500mm×1500mm,三片。 A.1.3 量杯:能准确测量500ml水。 A.2 试样 取600mm×600mm×20mm的天然石材样品3块。 A.3 测试步骤: A.3.1 在室内准备三块面积为610mm×610mm水平的细沙地面,将三块塑料布分别铺在其上,将三块石材样品分别水平置于塑料布上,装饰面向上,石材不应有悬空的地方。 A.3.2 石材样品静置6h后,将钢平尺分别置于每块石材样品上距板边10mm处和被检平面的两条对角线上,用塞尺测量尺面与板面的最大间隙,做好测量位置的标记和编号,测量值精确到0.05mm。 A.3.3 在每块石材样品上面喷洒500ml蒸馏水,用塑料布包裹密封后静置6h,打开塑料布擦净石材表面水后将钢平尺分别置于每块石材样品上如图示的位置,用塞尺测量标记处尺面与板面的间隙,做好记录和对应编号,测量值精确到0.05mm。如出现新的最大间隙位置,应做新标记并记录最大间隙。 A.3.4 将三块石材样品重新用塑料布包裹密封后经如下条件后,打开塑料布擦净石材表面水后将钢平尺分别置于每块石材样品上如图示的位置,用塞尺测量标记处尺面与板面的间隙,做好记录和对应编号,测量值精确到0.05mm。如出现新的最大间隙位置,应做新标记并记录最大间隙。 a)室内样品四角用100mm×100mm支撑一静置6h; b)室内样品中心点用100mm×100mm支撑一静置6h; c)室外样品置于日晒、昼夜温差等自然环境条件下48h。 A.4结果计算 分别纪录每个样品的每个点在上述各种条件下尺面与板面的间隙,以每块石材上变化最大位置的数值差作为该样品的最大变形,精确到0.1mm. A.5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a)试验按本标准进行; b)每块样品的最大变形; c)石材品种名称及样品状态。

化工新材料产业现状剖析与未来发展

化工新材料产业现状剖析与未来发展 以下是出guo实用资料栏目的化工新材料产业现状剖析与未来发展,供您参考,请点击出guo()查看。 化工新材料,即通过化学合成的手段生产的新材料,以及以化工新材料为基础通过二次加工生产的复合材料。从物质结构看,主要是有机材料,也包括部分无机材料(主要是无机非金属的纳米粉体材料);从产品工业类别看,包括:新领域的高端化工材料—工程塑料、合成橡胶、高性能纤维、生物降解塑料、热塑性弹性体、纳米复合材料、有机氟硅材料、无机化工新材料等、传统化工材料的高端品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高吸水性丙烯酸树脂等、通过二次加工生产的化工新材料—木塑材料、功能性膜材料等。 产业发展现状 中国已成为世界化工新材料最活跃的市场,据测算xx年市场规模达3300亿元人民币,但是中国在各个领域都尚未完全满足国内需求。为此,化工新材料相关产品被明确列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xx-2020年)》基础原材料主题。 十一五期间发展成就 中国化工新材料产业经过“十一五”时期发展,已初步形成一个新兴的产业门类。xx年全行业总产值约为2000亿元人民币,企业和科研单位数量达2000家,从业人员在100万左右。化工新材料各个领域主要品种中国均有生产,所有小品种均开始着手进行了研究,

部分产品产量已位居世界前列,少量出口,中国已逐步成为世界化工新材料生产大国。 针对国内外下游市场需求,培育了一批化工新材料产业。如中国合成橡胶总生产能力由xx年的132.7万吨增长到xx的271.7万吨,年均增长率达到21.0%,超过中国合成橡胶40多年产能发展的总和。中国已成为世界合成橡胶生产大国,总产量位居世界第二。国家多年来的引导和支持加速了中国功能膜产业的形成和发展。现在,全国从事功能膜研究的院所、大学近100家,膜制品生产企业有300余家,工程公司超过1000家,在功能膜几乎所有的领域中国都开展了工作。 针对国家重大工程及产业需求,突破了一批关键化工新材料产业化制备技术并发展了一批龙头企业。碳纤维一直是航空航天重要的配套材料,这一材料生产技术在“十一五”期间取得产业化突破。威海拓展公司和中复神鹰公司均已建成千吨级碳纤维(相当於日本东丽T300级)生产线。丁基橡胶在汽车内胎、轮胎气密层、药瓶橡胶塞中大量使用,以往长期依赖进口。 “十一五”期间,中石化集团开发出聚合级异丁烯生产技术,形成了万吨级丁基橡胶生产能力,填补了国内紧缺的丁基橡胶生产空白,使中国七大通用合成胶种全部实现了国产化。聚苯硫醚(PPS)工程塑料在“十一五”期间也取得突破。四川得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十五”千吨级加压法合成线性高分子量PPS树脂生产线基础上,不断突破工程化放大技术,目前已形成超过3万吨的树脂合成规模,装置能力居世界第一。

多环芳烃的处理方法探究

多环芳烃的处理方法探究 摘要:本文介绍了多环芳烃检测技术的现状,包括分光光度法、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固相微萃取、超临界流体,介绍了多环芳烃降解技术的方法,最后总结了多环芳烃的污染现状,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多环芳烃;灵敏度;降解 Stdy on the processing method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detection technology,including spectrophotometry,reverse phas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method,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 and supercritical fluid,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methods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degradation technology,finally summarizes the pollution status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and its development prospect were also discussed. Key words:rate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sensitivity;the degradation 多环芳烃(PAHs)是煤,石油,木材,烟草,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等有机物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挥发性碳氢化合物,迄今已发现有400多种PAHs,其中有相当部分具有致癌性,占被发现致癌物质总数的三分之一。其中16种PAHs(萘、苊烯、苊、芴、菲、蒽、荧蒽、芘、苯并(a)蒽、屈、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苯并(a)芘、茚苯(1,2,3-cd)芘、二苯并(a,n)蒽、苯并(ghi)北)由于存在显著的致畸、致癌、致突变作用,被美国环保署列为优先控制污染物。目前,中国只将7种列为优先污染控制物。 多环芳烃大部分是无色或淡黄色的结晶,个别具深色,熔点及沸点较高,蒸气压很小,大多不溶于水,易溶于苯类芳香性溶剂中,微溶于其他有机溶剂中。多环芳烃大多具有大的共扼体系,因此其溶液具有一定荧光。一般说来,随多环芳烃分子量的增加,熔沸点升高,蒸气压减小。多环芳烃的颜色、荧光性和溶解性主要与多环芳烃的共扼体系和分子苯环的排列方式有关。 PAHs的来源包括自然源和人为源两大类。其中,自然源又分为:燃烧类(森林大火和火山喷发);生物合成(沉积物成岩过程、生物转化过程、焦油矿坑内气体)。人为源分为:流动源(交通、香烟);固定源(垃圾焚烧、家庭燃烧、工业活动、其它)。多环芳烃在大气中、水体中、土壤和作物中,食品中和人体中均有相应的分布、迁移与转化。 因此,多环芳烃对于人类健康有着巨大的影响,PHAs的激素作用,造成的致癌、致畸、致突变(肺癌,阴囊癌,呼吸道癌);基因毒性(对DNA合成的抑制作用);对免疫系统的破坏(烹饪油烟冷凝物对小鼠免疫系统的影响,对T淋巴细胞的破坏比B淋巴细胞更明显);破坏造血和淋巴系统(能使脾、胸腺和隔膜淋巴结退化,抑制骨骼的形成,动物实验)。因此,对于多环芳烃进行有效的处理,并对其处理效果进行探究是有着极其重要的。

世界零售业发展趋势

第一章绪论 1.1 世界零售业发展趋势 零售业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百货业的诞生,也就是所谓的“第一次零售革命“,迄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在此期间,零售业态不断创新,新兴零售组织形式不断出现。从世界范围来看,传统的百货业态正逐渐失去昔日的辉煌,而连锁超市和大卖场等业态则开始占据主导地位。目前,进入“世界500强”的零售企业已超过50家,绝大多数为连锁超市和大卖场等业态。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世界范围内的零售业正在经历着以下变化和趋势: (1) 连锁经营成主导趋势 西方发达国家的零售业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变革,传统的百货零售方式正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取而代之的连锁经营方式,特别是跨国连锁经营正以高速增长的态势成为现代零售业的主导经营方式。如当今世界零售业位居前列的零售商,如美国的沃尔玛、法国的家乐福、荷兰的ROYALAHOLD超市集团、德国的麦德龙、日本的伊藤洋华堂等无一例外都是靠连锁经营的方式迅速发展壮大,成为国际零售业的“领头羊”。走连锁经营发展道路的大型零售企业主要依靠自身的独特的品牌优势和先进的管理方式吸收中小型零售企业加盟,实现商业资源的快速整合与重组,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2) 零售业对市场的控制能力正在上升

综观近年来世界零售业的发展,可以看出一个明显的趋势就是零售企业对市场的控制能力正逐步增强。传统的观念认为,在整个商业流通过程中,零售业处于销售链的下游,只是被动接受制造商提供的产品,并受到制造商的种种限制。但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消费者行为变得更为多样化和个性化,对购买行为的主动性也大大加强,因此,制造商对消费者消费需求的把握难度也加大了,而最接近消费者的零售业则相对较为容易掌握消费者瞬息万变的需求变动情况,并且其掌握信息比制造商所掌握的更准确、更及时。这样,零售商对市场的把握和控制更显有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制造商的命运。电子商务、网上购物、邮购、直销待方式的兴起,更说明了这一点。 (3) 零售业两极分化的趋势加剧 零售业的激烈竞争使整个行业产生了较为明显的两极分化趋势,一方面,零售业中的市场集中度正在逐步提高,少数连锁巨头控制整个零售业中的大量份额,如2003年位居世界500强之首的沃尔玛公司2002年的业务收入已达到2200亿美元,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已非同小可;另一方面,有一部分零售企业则开始走向专业化经营,通过采用专营店的方式,提供差别化、个性化的服务,经营的品种也从过去的“大而全”向“精而专”转变。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巨型化和专营化是零售业发展的两种同时并存的方向。 (4)组织结构正向集中化转变 随着零售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跨地域、跨国经营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随之而来的是零售企业的组织结构的集中化程度也变得越来越高。对大型零售企业来说,通过集中化管理,可以集中批量采购,以更优惠的价格进货,

花岗岩石材技术标准

花岗岩石材技术标准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天然花岗石建筑板材(以下简称板材)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饰用的天然花岗石板材。其他用途的天然花岗石板材也可以参照采用。 2 产品分类 2.1分类 2.1.1按形状分 a普型板材(N):正方形或长方型的板材; b异型板材(S):其他形状的板材。 3.1.2按表面加工程度分 a.细面板材(RB):表面平整、光滑的板材; b.镜面板材(PL):表面平整、具有镜面光泽的板材; c.粗面板材(RU):表面平整、粗糙,具有较规则加工条纹的机刨板、剁斧板、锤击板、烧毛板等。 2.2等级

按板材的规格尺寸允许偏差、平面度允许极限公差,角度允许极限公差、外观质量分为优等品(A)、一等品(B)、合格品(C)三个等级。 2.3命名与标记 2.3.1板材命名顺序:荒料产地地名、花纹色调特征名称,花岗石(G)。 2.3.2板材标记顺序:命名、分类、规格尺寸、待级、标准号。 3 技术要求 3.1规格尺寸允许偏差 3.1.2异型板材规格尺寸允许偏差由供需双方商定。 3.1.3异型板材规格尺寸小于或等于15mm,同一块板材上的厚度允许极差为1.5mm;板材厚度大于15mm时,同一块板材上的厚度允许极差为3.0mm。 3.2平面度允许极限公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 3.3角度允许极限公差 3.3.1普型板材的角度允许极限公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 3.3.2拼缝板材正面与侧面的夹角不得大于90度。

3.3.3异型板材角度允许极限公差由供需双方商定。 3.4外观质量 3.4.1同一批板材的色调花纹应基本调和。 3.4.2板材正面的外观缺陷应符合表4规定。 3.4.3板材允许粘接和修补。粘接或修补后不影响板材的装饰质量和物理性能。 3.5物理性能 3.5.1镜面光泽度 3.5.1.1 板材的抛光面应具有镜面光泽,能清晰地反映出景物。 3.5.1.2镜面板材的板材镜面光泽度值应不低于75光泽单位。或按供需双方协议样板执行。 3.5.2体积密度不小于2.50g/cm立方厘米 3.5.3吸水率不大于1.0%。 3.5.4干燥压缩强度不小于60.0MPa。 3.5.5弯路强度不小于8.0MPa。

芳烃产业发展未来前景展望 -2016

芳烃产业发展未来前景展望 2016.1 原标题:我国芳烃产业发展现状及市场贸易新趋势 在系统分析我国芳烃产业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芳烃技术新进展及动向,剖析了我国芳烃市场及贸易新趋势,提出了原料保障、技术创新等产业可持续发展展望的主要建议。 我国芳烃产业现状分析 国家出台的有关政策 国务院《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2013年本)》(国发〔2013〕47号) 调整了对新建PX项目的核准政策,将核准项目的权限下放到省级政府。 国家工业与信息化部下发了《对二甲苯项目建设准入条件》(征求意见稿)。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发布的《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二五”发展指南》在石油和化工重点行业发展方向中指出,对二甲苯(PX)力争自给率达到85%等。 PX能耗标准也在紧锣密鼓制定之中,由中国化工信息中心牵头起草的《对二甲苯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已进入征求意见阶段。该标准由国家发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提出,并将成为发改委新建和改扩建节能评估、发改委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节能量、工信部淘汰落后产能以及未来碳交易、碳审计的依据。 我国芳烃产业产能和产量

芳烃PX-PTA产业链我国PX-PTA-PET构成的中国芳烃产业链继续保持世界一流水平,在产能、产量又取得了新进展。 我国PX产能达到1237万t/a,在全球4193万t/a的PX产能中占到29.6%的份额,超过美国、韩国、日本等PX主要生产国,产能位于世界第一。 我国PTA产能已经突破4000万t/a,成为世界PTA生产第一大国,民营PTA成为产业主力已成定局。 芳烃产品截至目前,我国PX企业有15家,2014年国内PX产能在1237万t/a左右,需求1800万t,进口量563万t,满足国内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石化2套产能83万t/a的PX装置,增加外购原料混二甲苯策略,全年生产PX达93万t/a,创产量新高。2013年12月,海南炼化公司60万t/aPX工程产出99.8%高纯度PX,一次试车成功。标志着中石化芳烃成套技术大型工业化装置应用成功,打破了国外长期垄断局面,成为继美国环球油品公司(UOP)、法国石油研究院(IFP)之后,全球第3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化芳烃技术专利商。 芳烃技术新进展及动向 目前,生产苯(B)、甲苯(T)及二甲苯(X) 即BTX芳烃的原料主要包括来自于5个方面:一是来自催化重整的芳烃;二是来自石脑油蒸汽裂解副产品的芳烃组分;三是来自煤焦油加氢与催化裂化轻循环油(LCO)中的芳烃等;四是来自甲醇制芳烃(MTA);五是来自纤维素等生物质,生产芳烃等拓宽原料来源的新工艺与新技术也在积极的研发过程中。主要生产芳烃新技术列举如下。

2018-2023年中国会展行业发展模式分析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2018-2023年中国会展行业发展模式 分析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报告信息 报告目录 第一章会展业相关概述 第一节会展业简述 一、现代会展业的特征 二、会展业的作用 三、城市会展业发展的因素分析 第二节会展的经济功能 一、联系和交易功能 二、整合营销功能 三、调节供需功能 四、技术扩散功能 五、产业联动功能 六、经济一体化功能 第三节会展业的产业链结构分析 第二章2016年全球会展业重点区域运行分析

第一节欧洲会展业发展状况 一、欧洲会展业竞争激烈 二、德国会展业世界领先 三、法国会展业别具一格 四、英国会展业市场化程度高 五、俄罗斯会展业租金经济发展 第二节亚洲会展业发展状况 一、新加坡会展业发展概况 二、马来西亚会展业发展前途广阔 三、台湾会展业走国际化道路 四、香港会展业发展面面观 五、澳门会展业发展分析 第三节美洲会展业发展状况 一、美洲各国会展业发展状况 二、美国会展业发展特征 三、加拿大会展业发展值得关注 第三章2016年中国会展业运行环境分析 第一节2016年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及影响分析 一、中国gdp分析 二、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三、居民家庭人居可支配收入与恩格尔系数 四、城镇人员就业状况 五、存贷款利率变化 六、财政收支状况

七、人民币汇率变化 八、经济现状对中国会展业的影响分析 第二节2016年中国会展业政策环境分析 一、会展业亟需政策扶持 二、会展业:政策要解决四个关系 三、会展业发展规划 四、会展业地方促进政策解析 1、宁波 2、北京 五、政策法规对中国会展业的影响分析 第三节2016年中国会展业社会环境分析 一、人口规模分析 二、年龄结构分析 三、学历结构分析 第四章2016年中国会展业运行新形势透析第一节2016年中国会展业运行总况 一、中国会展业发展特色 二、中国会展业市场规模 三、中国会展业服务配套情况 四、会展业展馆建设发展情况 五、会展人才供需与培训状况 第二节2016年中国会展业产业结构分析 一、会展业与产业结构的关系 二、会展业使产业结构合理化

世界零售业发展趋势

世界零售业发展趋势 Corporation standardization office #QS8QHH-HHGX8Q8-GNHHJ8

第一章绪论 世界零售业发展趋势 零售业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百货业的诞生,也就是所谓的“第一次零售革命“,迄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在此期间,零售业态不断创新,新兴零售组织形式不断出现。从世界范围来看,传统的百货业态正逐渐失去昔日的辉煌,而连锁超市和大卖场等业态则开始占据主导地位。目前,进入“世界500强”的零售企业已超过50家,绝大多数为连锁超市和大卖场等业态。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世界范围内的零售业正在经历着以下变化和趋势: (1) 连锁经营成主导趋势 西方发达国家的零售业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变革,传统的百货零售方式正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取而代之的连锁经营方式,特别是跨国连锁经营正以高速增长的态势成为现代零售业的主导经营方式。如当今世界零售业位居前列的零售商,如美国的沃尔玛、法国的家乐福、荷兰的ROYALAHOLD超市集团、德国的麦德龙、日本的伊藤洋华堂等无一例外都是靠连锁经营的方式迅速发展壮大,成为国际零售业的“领头羊”。走连锁经营发展道路的大型零售企业主要依靠自身的独特的品牌优势和先进的管理方式吸收中小型零售企业加盟,实现商业资源的快速整合与重组,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2) 零售业对市场的控制能力正在上升

综观近年来世界零售业的发展,可以看出一个明显的趋势就是零售企业对市场的控制能力正逐步增强。传统的观念认为,在整个商业流通过程中,零售业处于销售链的下游,只是被动接受制造商提供的产品,并受到制造商的种种限制。但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消费者行为变得更为多样化和个性化,对购买行为的主动性也大大加强,因此,制造商对消费者消费需求的把握难度也加大了,而最接近消费者的零售业则相对较为容易掌握消费者瞬息万变的需求变动情况,并且其掌握信息比制造商所掌握的更准确、更及时。这样,零售商对市场的把握和控制更显有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制造商的命运。电子商务、网上购物、邮购、直销待方式的兴起,更说明了这一点。 (3) 零售业两极分化的趋势加剧 零售业的激烈竞争使整个行业产生了较为明显的两极分化趋势,一方面,零售业中的市场集中度正在逐步提高,少数连锁巨头控制整个零售业中的大量份额,如2003年位居世界500强之首的沃尔玛公司2002年的业务收入已达到2200亿美元,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已非同小可;另一方面,有一部分零售企业则开始走向专业化经营,通过采用专营店的方式,提供差别化、个性化的服务,经营的品种也从过去的“大而全”向“精而专”转变。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巨型化和专营化是零售业发展的两种同时并存的方向。 (4)组织结构正向集中化转变 随着零售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跨地域、跨国经营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随之而来的是零售企业的组织结构的集中化程度也变得越来越高。对大型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