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沥青稳定碎石柔性基层(ATB-30)的质量控制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4
浅谈沥青大碎石柔性基层施工质量控制根据青临高速图纸设计,在下面层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之间设置了一层大粒径透水性沥青混合料(Large Stone Porous asphalt Mixes,简称LSPM)基层。
LSPM 是指混合料最大公称粒径大于26.5mm,具有一定空隙率能够将水分自由排出路面结构的沥青混合料,作为路面结构中的基层我们称之为柔性基层。
大粒径透水性沥青混合料柔性基层是非常重要的结构层,兼有承重层、排水层的功能。
根据在山东省的建设实践经验,柔性基层具有较好的抗车辙性能,同时兼有排水及抵抗反射裂缝的功能。
因此柔性基层应具有平整、密实、耐久及抗车辙、高排水性等多方面的综合性能。
要确保柔性基层达到预期的设计目标和路用性能,必须做好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现在就根据以往的施工经验以及青临高速目前柔性基层施工总结出的施工经验,浅谈一下大粒径透水性沥青混合料柔性基层(LSPM)的施工质量控制。
1.原材料原材料的性能对沥青混合料的性能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原材料的选择应该按照严格的要求进行。
1.1粗、细集料LSPM中粗集料起到骨架作用,粗集料的质量和其物理性能严重地影响着混合料的使用性能,因此混合料中粗集料应使用轧制的坚硬岩石。
因此所采用的粗集料宜采用反击式破碎机加工成近似立方体形状、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具有较高强度的碎石。
粗集料与沥青应有良好的粘结力,各项指标应满足JTG F40/1-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中对热拌沥青混合料集料的要求。
细集料包括人工砂、石屑和天然砂。
采用反击式或锤式破碎机生产的硬质岩集料经过筛选的小于2.36mm的部分具有较好的角砾性,可以作为人工砂使用。
因此细集料宜采用干燥、坚硬、洁净、无风化、无杂质的石灰岩加工而成的机制砂,也可采用符合要求的石屑,但不准采用天然砂。
细集料棱角性必须不小于42%,砂当量不小于65%。
1.2填充料由于LSPM为透水混合料,为了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抗水损害能力,LSPM填充料宜采用干燥石灰粉或生石灰粉,石灰粉应干燥、洁净,能自由的从粉仓中流出,其质量应满足《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表4.2.2中Ⅲ级钙质消石灰粉或生石灰粉技术要求,并同时满足下表1.2-1要求。
ATB-30柔性基层施工中的原材料质量和施工控制史贵文【摘要】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selection principle for the raw materials of ATB-30 flexible base construction,illustrates its construction points from the construction preparation,mixinf,compaction,and pavement,and points out it has better anti-deformation,ruttinf-resistance and waterproof.%介绍了 ATB-30柔性基层施工中原材料的选择原则,从施工准备、拌和、碾压、摊铺等方面,阐述了 ATB-30柔性基层的施工要点,指出 ATB-30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具有较强的抗变形能力、抗车辙能力及抗水损坏能力。
【期刊名称】《山西建筑》【年(卷),期】2016(042)015【总页数】2页(P140-141)【关键词】ATB-30 基层;路面;原材料;质量监控【作者】史贵文【作者单位】山西新三公路桥梁建设养护有限公司,山西忻州 03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16.2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12.53万km)位居世界第一。
在我国公路建设中,主要遵循“强基薄面”的思路,多采用半刚性基层。
半刚性基层是我国使用最为广泛的基层结构之一,具有较高的刚度,具备较强的荷载扩散能力,可该类型基层普遍存在收缩开裂及此引起的路面反射裂缝,同时其内部排水性能差,导致的路面早期损坏一直受到各方面的重视。
ATB柔性基层路面是一种从国外引进的新型路面基层结构,该类型基层在根本上消除了路面早期损坏的因素,确保基层稳定、耐久、承载能力强,可有效提高路面抗疲劳寿命、减少永久变形及防止反射裂缝。
浅析ATB沥青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及质量控制作者:马栋良来源:《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年第14期一、背景目前,类似水泥稳定碎石的半刚性基层是我国城市道路路面结构的主要形式,但由于半刚性基层的刚度过大,较易产生路面反射裂缝,导致路面抗耐久性较差,极大影响了城市路面的使用寿命。
在此情况下,为改善路面的使用性能,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ATB沥青稳定碎石基层应运而生。
ATB沥青稳定碎石是按照密实级配原理设计而成的孔隙率较小的密实式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其具有结构强度高、施工周期成型周期短、成型后具有较好的抗车辙能力等特点;它能增强城市道路用的承载能力,并能减少了沥青的老化,是一种理想的城市道路基层结构形式。
工程概况及二、工程概况溧阳路(四川北路-四平路)为现状道路,长约628.946m,位于四川北路以东,四平路以西。
本工程溧阳路(四川北路~四平路),规划为城市支路,红线宽度18m,工程范围内长度约为628.946m,本次设计按城市支路设计标准,设计速度采用30km/h。
由于工程实施时车行道范围内存在多条地下管线同步施工,且工程地处城市中心位置,对传统的半刚性道路基层的施工及养护存在诸多不利,因此本项目的道路路面基层采用施工养护周期较短及结构性能更好的ATB沥青稳定碎石。
最终确定的车行道路面结构如下::4cm AC-13C(SBS改性沥青)7cm AC-25C粗粒式沥青混凝土(抗车辙剂)36cm ATB-40沥青稳定碎石基层(分3层摊铺,12cm/层)20cm 级配碎石三、沥青稳定碎石基层技术要求沥青稳定碎石(ATB)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要求应符合表1规定。
四、沥青稳定碎石施工1. 施工工艺流程经试验和研究,最终确定沥青稳定碎石施工工艺流程如下:作业交底→土路基验收→测量放线→摊铺机定位→摊铺→碾压。
2. 作业技术交底为保证工程施工质量,正式开始施工前,由现场管理人员向施工人员进行施工技术交底,向其介绍施工范围、工程量、工作量和实验方法要求,并对施工图纸进行解说,使其详细了解沥青稳定碎石施工方案、施工措施、操作工艺,并明确知晓施工质量和安全的保证措施,同时提出技术检验和检查验收要求、技术记录内容和要求。
文章编号:1009-6825(2010)10-0250-03ATB -30沥青稳定碎石路面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收稿日期:2009-12-15作者简介:杨宝岭(1957-),男,工程师,中铁十局集团西北工程有限公司,陕西西安 710065杨宝岭摘 要:以黄陵)延安高速公路工程为例,介绍了AT B -30沥青稳定碎石路面施工工艺,重点阐述了配合比设计和沥青混合料的拌和、运输方法,并提出了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为类似工程积累了经验。
关键词:沥青稳定碎石路面,施工工艺,配合比,沥青混合料,质量控制中图分类号:U 416.217文献标识码:A1 概述目前在我国90%以上的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基层和底基层采用了水泥稳定或二灰稳定类半刚性基层。
这种基层具有强度高、刚度大的特点,但同时也具有干缩和温缩的特性,因而使沥青面层不可避免的产生反射裂缝,从而导致雨水很容易的渗入基层,又不能及时排出。
在重交和重载的作用下,产生极大的动水压力而冲刷基层造成唧浆。
现在我国刚开始推广大粒径沥青稳定碎石柔性结构,防止反射裂缝的形成,以解决渗水对基层和路床的损害,提高路面的使用性能、延长路面使用寿命。
2 工程概况黄陵)延安高速公路是国家规划的西部大通道(包头)西安)重庆)北海)在陕西境内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陕西省/十#五0计划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同时也是陕西省/米0字形主骨架的构成路段。
本合同段为LM -3合同段,全长27.2km 。
施工AT B -30沥青碎石下面层施工为陕西省首例。
黄延高速公路设计行车速度80km/h,路基宽度24.5m 。
结构层为:4cm AC -13沥青混凝土+6cm AC -20沥青混凝土+10cmA TB -30沥青稳定碎石,AT B -30沥青稳定碎石680km 2。
3 施工工艺3.1 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工艺流程见图1。
螺栓的下部卡固块能可靠卡固在锚箱内。
四方都预紧后,再用预置力矩扳手加力到800N #m,听到力矩扳手响两次后停止加力。
沥青稳定碎石基层(ATB)质量控制Ces)质量控制文/福建省交通建设工程监理咨询公司邢小兵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发展迅速,高速公路设计,施工,运营管理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从高速公路路面结构设计来看,半刚性路面为主要的设计形式.随着对半刚性基层路面研究的深入其存在的许多缺陷也不断暴露出来.本文在分析比较半刚性结构路面和柔性路面中的半刚性基层和沥青稳定碎石基层的基础上.结合福建省邵三高速公路工程实践,介绍柔性路面沥青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质量控制.半刚性基层和沥青稳定碎石基层(ATB)的比较半刚性基层主要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或二灰稳定基层,它的缺点是半刚性基层不同程度上都存在收缩裂缝及由其引起的反射裂缝:由于半刚性基层的致密性,无法排除沥青层渗入的水分,水分的积存造成基层表面的中刷及沥青混合料的水损害,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内部排水性差是其致命的弱点半刚性基层有很好的整体性,但在使用过程中.半刚性基层材料的强度,模量会在干湿和循环冻融,反复荷载的作用下因疲劳而逐渐衰减.损坏后没有愈合能力:结构层在沥青层下面无法进行修补,往往是沥青面层同半刚性基层一起损坏.在路面结构设计中半刚性基层的作用主要是加强路基的承载能力柔性路面设计采用级配碎石或沥青稳定碎石作为基层,在重载道路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特别是沥青稳定碎石基层具有较强的抗剪强度和耐疲劳特性,与半刚性基层相比不易收缩开裂,同沥青混凝土面层一起构成全厚式沥青路面,从而使整个沥青路面具有修筑时间短,路面结构均匀,受水与冰的影响小,维修费用低,使用寿命长的特点.沥青稳定碎石基层(ATB)质量控制实践基于柔性路面的优点,福建省高速公路指挥部,设计院,业主在邵三高速公路设置5km沥青稳定碎石(ATB一25)柔性基层沥青路面试验路,通过施工比对,总结了沥青稳定碎石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经验,进行了沥青稳定碎石柔性基层试验路铺筑的探索,取得了较好效果.工程概况和路面结构设计邵三高速公路工程地处福建西北山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雨量充沛,夏季高温炎热.按双向四车道设计.设计行车速度80km/h,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使用年限为15年.路面设计为半刚性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试验路为柔性基层路面设计.两种路面结构都在3%水泥稳定碎石层上,设1cm厚的沥青表处下封层,下封层施工前要对其下承层洒透层油,透层油为煤油稀释沥青:各沥青层间还要洒乳化沥青粘昙油.在柔性基层试验路中.级配碎石中间层上还洒布一层乳化沥青作为透层.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按骨架一密实型原则进行.集斗级配设计为规范规定的级配范围的中值偏下近于S型毅配.在试配过程中应考虑减少06mm以下颗粒含量.避毛03mm~06mm范围内出现驼峰".015mm~236mm量不应过低.从而保证混合料的孑L隙率及马歇尔各项指示符合要求.沥青混合料中沥青最佳用量.应在以往沥青混凝土各面成功的经验上.按《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要求,通过马歇尔试验确定,应使马i5c尔各项指标符合规范要求,最佳沥青用量为38%.施工工艺及控制的重点与难点设计好的沥青混合料.经拌合站试拌,试验路的试霜,并根据实际情况对配合比进行微调后.成为生产用历青混合料配合比.ATB一25施工过程中,先要严格对拌台楼的冷热料仓比例,拌合出料温度,干拌及拌合时间C55进行控制,实际干拌时间为8s,每盘的拌合时间为50s,保证混合料拌合均匀.无花白料出现.沥青混合料的拌合及压实温度.根据沥青的性质及以往施工经验.通过沥青的粘温曲线初定.再根据实际的天气,运距,碾压工艺等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邵三高速公路施工过程中控制的重点和难点有以下几个方面控制好ATB一25下层的压实度.15cm的A TB一25按现有的压实机械及工艺,只能分两层进行摊铺施工,一般按下7cm上8cm进行施工.在下层7cm的施工中.由于其下卧层是级配碎石,弹性较大.实际施工中.很难达到规范规定的97%的压实度,只能降低摊铺速度.增加胶轮碾压遍数,总体压实度情况不是很理想.重视胶轮压路机的作用.ATB-25级配颗粒较粗,难以压实,因此在沥青混合料的压实过程中要重视胶轮压路机的搓揉作用,实际生产中每个工作面使用了两台25t 的胶轮压路机,压实度基本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集料的生产控制.粗集料的生产,由于受到当地原材料的来源限制,往往没有加以重视,致使集料的针片状颗粒.粉尘(<0075颗粒)的含量等指标超标.因此,在实际生产中使用了大型反击式组合破碎机,满石均匀破碎,破碎场设置除尘装置,粗集料用水>中洗,从而使针片状颗粒及粉尘含量合格.存在的问题通过ATB一25配合比设计及严格施工控制,沥青稳定碎石柔性基层试验路的各项检测指标是合格的,但其使用性能有待于今后的运营使用对比来评价.柔性路面设计的弯沉值为0396mm,半刚I'VE路面弯沉值为0.263mm, 实测弯沉值比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设计弯沉值略大.考虑~JA TB在沥青路面中所起的作用及国外的成功经验,应该选择更大粒径的沥青稳定碎石,如ATB一30,ATB一40 等,这时标准马歇尔成型法已不能适用,须采用如大型马歇尔,Superpave的SGC及GTM等成型法.综合考虑我国国情,采用大型马歇尔法既经济,又同标准马歇尔法的各体积参数接近,符合我国现用的标准马歇尔法的习惯和已积累的经验.为保证沥青稳定碎石的层间粘结,尽量把15cm的ATB一25一次性摊铺施工,这需要大吨位的压路机及合理的碾压施工程序,以保证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度.回。
浅谈沥青稳定碎石柔性基层(ATB-30)的质量控制摘要:随着沥青稳定碎石柔性基层在国外得到广泛的应用,近年来,我国也在一些地区开始引入使用,随着使用的推广,其一些缺陷也随之出现。
由于沥青稳定碎石基层存在公称最大粒径大(尤其是ATB-30)、容易离析、厚度大、难以压实等问题,故采用传统沥青混合料的施工工艺难以保证施工质量。
关键词:大粒径沥青稳定碎石(ATB)柔性基层,质量控制Abstract: with the asphalt stable macadam flexible grassroots are widely used in foreign countries, in recent years, our country also in some areas were first introduced to use, with the use of the promotion, some of its defect appears. Due to the existence of asphalt stabilized macadam nominal maximum diameter (especially ATB-30), easy to segregation, large thickness, difficult to compaction, it adopts the traditional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asphalt mixture is difficult to ensure construction quality.Key words: large particle size asphalt stable macadam (ATB) flexible grassroots, quality control由于半刚性基层路面具有高强的承载能力、良好的整体稳定性和耐久性等优点,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经常采用的道路结构形式。
简析高速公路ATB-30沥青稳定碎石的施工质量控制摘要:根据ATB-30结构层的特点,从原材料技术要求、组成设计、施工工艺以及施工质量控制要点等方面对ATB-30 沥青稳定碎石施工质量控制进行研究和分析,并提出ATB-30沥青稳定碎石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方法。
关键词:道路工程;ATB-30;沥青稳定碎石;施工工艺;质量控制目前,根据我国“强基薄面”的道路设计理念,在基层路面修建中经常会采用半刚性基层,半刚性基层承载能力强、经济性高,适用于我国国情。
但采用半刚性基层的路面经常会出现反射裂缝,这是由于半刚性基层的变形能力差,温度变化会导致半刚性基层收缩开裂,在行车荷载作用下,裂缝进一步从下而上发展,形成路表裂缝。
此时裂缝如果不能及时修补,会引发更严重的道路病害。
现有研究表明,采用大粒径ATB-30沥青稳定碎石作为柔性基层能够有效避免和减少反射裂缝,并具有良好的防水和稳定性。
本文将着重从原材料及施工工艺的角度研究影响ATB-30沥青稳定碎石路用性能的关键技术。
1、ATB-30结构层的特点ATB-30称为密级配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它与沥青混凝土的区别主要是公称最大粒径的不同,公称最大粒径通常等于31.5mm。
ATB沥青稳定碎石一般设计空隙率为3%~6%,最大不超过8%,且厚度较厚,路面铺筑之后具有良好的骨架密实结构,且具有良好的防水、高温稳定、低温抗裂等特性。
某高速公路上基层采用ATB-30结构层(厚度10cm),实际上相当于特粗粒式沥青混合料。
由于半刚性水稳基层普遍存在路面反射裂缝,从而导致路面抗车辙能力不足和耐久性差,影响了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为了减少此种病害的发生,在基层和面层之间设置了一层过渡性结构的新思路就应运而生了,ATB 沥青稳定碎石就属于此种结构形式,它相当于一种柔性基层的形式,具有延缓基层裂缝向面层反射及提高路面抗车辙能力的作用。
2、原材料技术要求2.1 沥青1) 沥青质量必须严格控制。
沥青稳定碎石ATB-30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措施摘要:为了提高沥青路面的耐久性,目前,我国正广泛的推行大粒径沥青稳定碎石柔性结构的施工方式,它能够有效的防止形成反射裂缝,从而解决渗水对基层和路床的损害,提高路面的使用性能,并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本文将主要对沥青稳定碎石ATB-30的施工工艺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施工质量的控制要点及措施。
关键词:ATB-30沥青稳定碎石;施工工艺;施工质量;控制措施Abstrac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durability of the asphalt pavement, at present, China is widely implement large particle size asphalt stable macadam flexible structure construction way, it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reflective crack formation, thus solving seepage of the basic level and road bed damage,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and prolong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road. This article will mainly to the asphalt stable macadam ATB-30 of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for analysis, and put forward some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points and measures.Keywords: ATB-30 asphalt stable macadam;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我国很多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基层和底基层都采用的是水泥稳定或二级稳定类半刚性基层。
ATB-30型大粒径沥青碎石柔性基层技术应用摘要:半刚性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强度低,成型慢,龄期长,不能及时开放交通,且抗变形能力低等,尤其在路面大修工程中交通保畅压力大。
本论文引进了大粒径沥青混合料柔性基层新概念,并进行了推广应用,效果良好。
关键词:1.工程概况1.1施工路段312国道保畅工程共分为lm-8、lm-9两个标段,在永寿、彬县、长武境内共实施 atb-30型柔性基层24公里,具体段落见下表:atpb-30型沥青稳定碎石柔性基层施工段落表11.2旧路概况312国道永寿段改建于1999年,二级公路标准,路基宽12米,路面宽10-11米。
旧路路面结构层为:3cm ac-13细粒式沥青混凝土上面层+4cm ac-16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22cm二灰砂砾基层+22cm二灰土底基层。
1.4结构组合设计1.4.1强度理论大粒径沥青稳定碎石作为柔性基层具有较好的抗变形能力,它有骨架密实结构和骨架空隙结构两种类型。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中提供了密级配特粗式atb-40、atb-30,粗粒式atb-25等三种级配类型,开级配特粗式atpb-40、atpb-30,粗粒式atpab-25等三种级配类型。
对于特粗式沥青稳定碎石通常又称为大粒径沥青碎石,因其沥青、矿粉用量较少,其强度形成主要依赖于矿质集料间的嵌挤锁结骨架作用,在行车荷载的作用下有较小的变形和较高的承载能力。
1.4.2结构组合设计312国道永寿境内全部为二级公路,标准设计轴载为bzz-100,设计年限8年,通过补强结构计算,设计弯沉值ld=49.77(10-2 mm),累计轴次4.3×106 次,结构组合为:4cm ac-16中粒式沥青混凝土面层+10cm atb沥青稳定碎石柔性基层。
2.配合比设计2.1原材料试验2.1.1沥青采用中海70号a级道路石油沥青,测定技术指标如下表:沥青技术指标表22.1.2粗集料粗集料采用乾县峰阳机轧锤破ⅱ类石灰岩碎石,集料规格为10mm-30mm、5mm-15mm、3-10 mm三种规格料。
ATB-30沥青稳定碎石柔性基层施工质量控制
张相龙
【期刊名称】《《交通世界(建养机械)》》
【年(卷),期】2009(201)008
【摘要】在高速公路各结构层中.沥青稳定碎石多用在柔性基层,由于其具有优越的缓;中路面荷载应力性能.使得路面的耐久性大大提高.同时又具有对原材料要求不是很高、相比沥青混凝土造价低等优点。
但又由于其作为柔性基层时.厚度较大、粒径较粗,施工中存在容易产生离析和压实度不足等缺点。
在张石高速公路涞源(张保界)至曲阳(保石界)段项目涞水至曲阳段路面工程中,路面面层设计方案一改传统的”强基薄面”设计理念,突出体现沥青碎石作为柔性基层的设计思想.这种设计对增强路面耐久性有了充分的保证.优化了基层与面层间的搭配合理性。
我们以该工程作为实例.对ATB-30沥青稳定碎石柔性基层施工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探讨,使工程技术人员掌握了相关的施工技术和管理经验,为今后类似工程的施工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总页数】2页(P135-136)
【作者】张相龙
【作者单位】河北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
【相关文献】
1.ATB-30沥青稳定碎石柔性基层在偏寒冷地区的推广 [J], 卢杰
2.沥青稳定碎石ATB-30柔性基层的配合比设计 [J], 李天竞
3.沥青稳定碎石ATB-30柔性基层配合比设计与施工 [J], 李东玉
4.ATB-30沥青稳定碎石柔性基层施工质量控制 [J], 张相龙
5.沥青稳定碎石ATB-30柔性基层配合比设计与施工 [J], 李东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沥青稳定碎石基层的质量通病及防治背景
沥青稳定碎石基层是常用于道路工程中的一种基层结构,其质
量问题对道路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
然而,沥青稳定
碎石基层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常见的质量通病,需要及时
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1. 砂浆损失:砂浆是沥青稳定碎石基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损
失会导致基层强度不足。
防治措施包括合理选择砂浆成分和控制施
工工艺,确保砂浆的充分填充和固化。
2. 基层不平整:基层不平整会影响道路的平整度和行车舒适性,增加驾驶风险。
防治措施包括施工前进行地面平整处理,保证基层
的平整度。
3. 沥青渗水:沥青稳定碎石基层具有良好的透水性能,但过度的沥青渗水会导致基层松散和沥青脱落。
防治措施包括控制沥青用量和施工温度,确保沥青与石料的充分结合。
4. 施工质量不达标:不达标的施工质量会降低基层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
防治措施包括加强施工监督和质量检查,确保施工工艺符合规范要求。
5. 石料质量问题:石料质量的不达标会影响基层的强度和稳定性。
防治措施包括选择合格的石料供应商和实施严格的石料质量检查。
6. 温度变化引起的收缩和膨胀:沥青稳定碎石基层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易发生收缩和膨胀现象。
防治措施包括合理控制施工温度和施工时间,减少温度变化对基层的影响。
结论
沥青稳定碎石基层的质量通病需要及时发现和采取防治措施,以确保道路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
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质量监督
和检查,同时选择合格的材料供应商和施工单位,以确保基层的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浅谈沥青稳定碎石柔性基层(ATB-30)的质量控制
摘要:随着沥青稳定碎石柔性基层在国外得到广泛的应用,近年来,我国也在一些地区开始引入使用,随着使用的推广,其一些缺陷也随之出现。
由于沥青稳定碎石基层存在公称最大粒径大(尤其是ATB-30)、容易离析、厚度大、难以压实等问题,故采用传统沥青混合料的施工工艺难以保证施工质量。
关键词:大粒径沥青稳定碎石(ATB)柔性基层,质量控制
Abstract: with the asphalt stable macadam flexible grassroots are widely used in foreign countries, in recent years, our country also in some areas were first introduced to use, with the use of the promotion, some of its defect appears. Due to the existence of asphalt stabilized macadam nominal maximum diameter (especially ATB-30), easy to segregation, large thickness, difficult to compaction, it adopts the traditional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asphalt mixture is difficult to ensure construction quality.
Key words: large particle size asphalt stable macadam (ATB) flexible grassroots, quality control
由于半刚性基层路面具有高强的承载能力、良好的整体稳定性和耐久性等优点,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经常采用的道路结构形式。
但是,随着这种路面结构在高等级公路中的应用以及对其认识的深入,它的一些缺陷也逐渐暴露出来,反射裂缝就是其中的主要问题之一。
为解决这一问题,路面设计中引入沥青稳定碎石柔性基层(ATB),它不同于我国传统使用的半刚性基层,属于柔性基层的范畴,研究发现它具有以下优点:
1、作为一类柔性结构层,具有很强的柔性和变形能力。
2、作为应力消散层,可明显提高路面抗反射裂缝的能力。
3、由于沥青碎石基层集料粒径的增大和粗集料的增多,粗集料易形成骨架结构,可以抵抗较大的塑性和剪切变形,具有良好的抗车辙能力。
4、沥青碎石基层可以与沥青砼面层粘结牢固,并且由于其模量接近,路面结构受力更均匀,耐久性得到提高。
作为柔性基层的沥青稳定碎石(ATB-30),我国目前已有相关规范,虽能克服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反射裂缝的问题,但其层厚大难以压实和粗粒径颗粒偏多容易离析的问题也较为明显,本文从施工的角度对其层厚和离析问题的质量控制进行详述。
1、层厚
沥青路面的厚度对沥青混合料级配最大粒径或者最大公称尺寸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般来说,在一定路面厚度下,混合料粒径偏大,则路面容易造成离析、压实困难、集料压碎等现象,从而导致路面整体强度的降低;如果粒径偏小,则混合料的内摩阻力减小,高温稳定性降低。
对于沥青混合料的层厚,我国《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 F40-2004)规定:上面层沥青混合料的集料最大粒径不宜超过层厚的1/2,中、下面层及联结层的集料最大粒径不宜超过层厚的2/3;在Superpave98 年出版的施工指南中建议沥青路面结构层厚度宜大于或等于公称最大粒径的 3 倍,对特粗粒式沥青混合料的要求厚度值还要大;澳大利亚规范中规定面层结构层厚度宜为公称最大粒径的 2.5 倍;MCAT 认为从施工角度出发,最大集料粒径不宜超过松铺厚度的 1 倍;而法国对沥青混合料基层的最小、最大厚度未作具体规定,只是根据面层厚度、面层回弹模量、基层回弹模量来决定;德国沥青路面技术规范规定沥青路面结构层的厚度为各混合料的公称最大粒径的3~5 倍,沥青稳定碎石基层的最小厚度为8cm。
因此,作为基层的公称最大粒径为37.5mm 的沥青稳定碎石结构(ATB-30),若是按2 倍的最小粒径应该是不小于7.5cm 的厚度,若是按3 倍的最小粒径应该是不小于112.5cm 的厚度。
结合我国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规定单层压实厚度不大于l0cm,同时,考虑目前国内的公路施工企业中用于路面施工的压实设备中钢轮压路机最大压实功率多数为13~15吨、胶轮压路机最大压实功率多数为26~30吨,勉强符合压实厚度为10cm以下单层沥青路面。
因此,本文建议单层压实厚度为10cm。
2、离析
当摊铺后的沥青稳定碎石基层混合料在整个面层不具有一致级配,经常引起粗细集料的分离,即产生离析。
由于沥青碎石(ATB-30)的最大粒径为37.5mm,出现系统离析在所难免。
本文主要从配合比的设计、集料的管理、混合料的运输、摊铺工艺、碾压工艺等方面进行浅述。
2.1 配合比设计
在保证其弹性模量、确保其抗车辙性能的情况下,尽量减少19mm以上各个筛孔的颗粒含量,使大粒径的颗粒含量减少,对重点筛孔进行重点控制,主要为:0.075、4.75、9.5、13.2、26.5、31.5各级必须满足规范范围要求。
2.2 集料的管理
集料应堆放在坚硬、清洁的场地,场地要有良好的排水设施,细集料要进行覆盖。
不同规格的集料应用隔墙分开,严禁不同类型的集料混放。
集料的堆放最重要的是防止离析,如果集料的级配发生变化就会严重影响搅拌设备的稳定生产合成品料组成的稳定性。
在料场场地容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少料堆的高度。
如果粗集料在料堆底部发生了离析,应当用前端装载机将料重新拌和后,才能送到冷料斗中。
分层堆积集料(尤其是粗集料)、加强料堆卸料和装料的管理,是减
少随机离析的关键。
装载机驾驶员应从有太阳的倾斜面对上取料,并避免使用料堆底部的集料。
粗集料应避免使用刚刚破碎的新鲜集料,新集料应放置一周以上才能使用,以防止沥青混合料的剥离发生。
可以减少随机离析问题。
2.3 混合料的运输
在混合料的装料过程中,尽量缩短出料口至车厢的下料距离。
并且装料车不能停在一个位置上受料,要每往车厢内装一盘料,车就移动一次位置。
一车料最少应分三次装载,首先将料放于车厢的前部,然后移动运料车,将料放于车厢的后部,最后再装车厢的中部。
在运输过程中尽量避免急刹车,以减少混合料的离析。
2.4 摊铺工艺
在混合料摊铺时,尽量减少摊铺机收斗的次数。
如要收斗,不能在受料斗极少料时收斗,应在料斗存有1/3料是开始收斗,并指挥新料车卸料覆盖离析料。
由于混合料摊铺厚度较大、骨料粒径较大,所以应将熨平板与分料螺旋之间的距离调大一些以使混合料有较高的下料速度和通过性。
摊铺前调整好料位器的料位控制位置,螺旋分料器的高度要相应的增大。
摊铺过程中布料器中混合料的位置以略高于螺旋器2/3为宜,同时确保螺旋布料器匀速转动,避免螺旋布料器时快时慢的转动。
2.5 碾压工艺
由于沥青碎石在摊铺完成后,主骨料基本分布在表面上,按先钢轮再胶轮的传统碾压方式进行碾压时,碾压完成后,表面出现大面积离析。
建议先胶轮再钢轮的碾压方式进行碾压,先通过胶轮压路机进行碾压后,摊铺完成后的沥青碎石表面得到再次揉搓、混合,使从下面翻上的部分细集料和填料填充了表面主骨料之间的空隙,从而减少了表面的离析。
3、结语
随着人们对沥青稳定碎石柔性基层的深入研究和沥青稳定碎石柔性基层在高速公路的广泛应用,相信克服其缺点的经验将越来越丰富、方法将越来越多、方式将越来越完善,使其抗车辙和抑制反射裂缝的优点更加显著,让沥青稳定碎石柔性基层在高速公路的应用中充分发挥其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杨荣山,艾长发.柔性路面与半刚性路面的性能对比分析.四川成都:西南交通大学
[2] 交通部.JTJ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3] 李东玉.沥青稳定碎石ATB-30 柔性基层配合比设计与施工.交通世界,2006(2):86~88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