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三首》快乐读书屋一
- 格式:doc
- 大小:40.00 KB
- 文档页数:4
---------------------------------------------------------------最新资料推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 YU WEN JIAO SHI JIAO XUE YOU SHU 语文教师教学用书二年级下册北京目录编写说明1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 (教科版) 二年级下册介绍第一单元课文 1 黄山奇石 2 古诗三首快乐读书屋一黄果树瀑布日月潭能说会写看图片说美景摘抄描写景物的句段语文七色光一第二单元课文 3 少年聂耳 4 画鸡蛋快乐读书屋二牛顿请客黑板跑了能说会写老师发现了什么我喜欢语文七色光二第三单元课文 5 小猫咪穿鞋子 6 寓言两则快乐读书屋三找刺猬我要的是葫芦能说会写龙龙踢球当我受到责备时语文七色光三识字一第四单元课文 7 声音的秘密 8 小芳找舅舅快乐读书屋四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回声能说会写举办一次科学常识小竞赛我知道了语文七色光四第五单元课文 9 苏红的画 10 聪明的小高斯快乐读书屋五蜜蜂引路文彦博洞中取球能说会写遇到难题想办法智救小鸭子语文七色光五第六单元课文 11 一定要争气 12 立志造桥快乐读书屋六小溪夸父追日能说会写讲成功故事勇敢的小溪语文七色光六识字二第七单元课文 13 聪明是什么 14 快活的小河快乐读书屋七征友启事119 农夫和他的儿子能说会写小动物体检我们来合作语文七色光七第八单元课文 15 不动笔墨不读书 16 徐悲鸿画马快乐读书屋八小燕子学飞三个小板凳能说会写向人请教我学语文七1 / 2色光八第九单元课文 17 一群光头男孩儿 18 世界上最美的是什么快乐读书屋九美丽的公鸡丑小鸭能说会写谈谈自己的看法他(她) 做得好语文七色光九第十单元课文 19 爱护书籍 20 窗外听课的孩子快乐读书屋十古诗三首几种有趣的书能说会写在书上应该写、画些什么填写读书卡语文七色光十编写说明本书是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教科版)二年级下册配套的教师教学参考用书。
【课文精讲】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知识要点+图文讲解+同步练习知识点总结我会写:昼:昼夜白昼极昼昼夜不息耘:耘田耕耘春耕夏耘桑:桑树蚕桑桑叶沧桑沧海桑田晓:拂晓破晓报晓知晓揭晓多音字:解:jiě解释jiè押解xiè 浑身解数供:gòng供品gōng提供形近字:昼(昼夜)尽(尽头)耘(耕耘)耕(耕地)晓(报晓)浇(浇水)问题归纳:1、三首诗中的孩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第一首诗中的孩子勤劳、天真;第二首诗中的孩子天真可爱,自得其乐;第三首诗中的儿童悠闲自在、无忧无虑。
2、这三首诗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相同之处:都写儿童自在快乐的生活状态,天真活泼的儿童形象,充满了童真童趣。
不同之处:《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描写的是繁忙的劳动场面引出儿童学种瓜的可爱场景。
《稚子弄冰》从稚子的心理出发,重点描写“脱冰作戏”。
《村晚》先写乡村晚景,再写牧童,构成了乡村晚景图。
课外积累:描写儿童天真可爱的诗句: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课后习题答案:二、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情景,体会其中的乐趣。
1、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诗意:小孩子虽然不懂得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荫下学着种瓜。
一个“学”字使儿童天真的形象跃然纸上。
不仅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可爱,还表现了他们耳濡目染大人们的勤劳,从小就热爱劳动的优秀品质。
场景: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
他们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于是“也傍桑阴学种瓜”,也就在茂盛的桑树底下学种瓜,那一本正经的样子,真是太有趣了!2、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诗意: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盆中的冰块脱下,用彩丝穿起来,提在手中当钲来敲。
前两句诗主要对稚子进行了动作描写,“脱”“穿”等动词生动表现了稚子弄冰的动作。
场景:清晨,孩子们小心翼翼地从铜盆里取出冻好的冰块,用彩色丝线穿上,提在手中,当作银钲来敲打。
《古诗三首》导学案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三首古诗。
2.认识5个生字。
学习难重点:朗读背诵在反复诵读中,感悟诗歌的情趣。
学习流程:一、课前预习题目写作背景作者信息《池上》《风鸢图诗》《宿新市徐公店》2.自读古诗、整体感知、了解古诗的主要内容。
3.查阅资料,积累关于“池塘”和“荷花”的诗句。
二、学习研讨1.各小组分别汇报预习成果。
(评出最好的一组)2.调动积累,导入新课。
师:初夏的时候,我路过公园里的小池塘时,看到有几朵小荷花已露出粉嘟嘟的笑脸,不由得让我想起了诗人杨万里《小池》中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说到池塘,荷花,你们还想到了哪些诗句呢?学生交流自己积累的关于池塘或荷花的诗句。
师:今天我们要学的古诗也是讲夏日池塘里发生的事,它的题目就叫《池上》。
(板书诗题:池上)相机理解诗题:荷花池塘里。
学生齐读题目。
3.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正确,读通诗句。
4.指名读,检测读音。
5.再读古诗,整体感知。
学生再次自由读古诗。
要求: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6.小组合作学习, 结合前后句和插图,借助工具书,弄懂诗意。
诗意:7.集体交流,各小组汇报《池上》大意。
(评出最佳小组)8.指导朗读。
(古诗的音乐性很强,讲究韵律和平仄,读时注意节奏,音节不能太短促,有的字音要适当拖长些,才显得更有韵味。
)师范读。
9.小组内吟诵诗句,体会意境。
(德育渗透点:热爱经典熟读成诵。
)10.小组推荐,诵读比赛。
(评出最佳)11.运用上面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风鸢图诗》、《宿新市徐公店》。
12.比较阅读,赏读古诗。
(1).你对哪首古诗最感兴趣,说说你的理由。
(2).请同学们找出这三首古诗中你最喜欢、最感兴趣的句子,并说一说为什么选这一句。
13.指导学生背诵,注重方法。
三、检测评估1.区别字组词。
莲()偷()振()连()愉()震()2.古诗天空(1).()藏踪迹,()一道开(2).(),带将儿辈上青天。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整体感知)教材分析《池上》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五言绝句,描写了天真可爱的小女孩背着大人划船采莲的有趣场景。
《风鸢图诗》形象地描写了明代民间放风筝的场景,并由此联想到春风送孩子直上青天,思路开阔,想象丰富。
《宿新市徐公店》写出了儿童自在活泼的神态和热爱自然的朴素感情。
学情分析本课中所选的古诗,紧密围绕单元主题,反映了多姿多彩的儿童生活。
“快乐读书屋”的教学要体现略读课教学略“次”抓“要”、略“小”抓“大”的特点。
教学中借助课件演示画面,以音乐渲染,引导学生理解诗意,想象文字描写的意境,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三首诗,感悟诗歌所描写的情趣。
2.在诵读中认识3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朗读、背诵,在反复诵读中感悟诗歌所描写的情趣。
教学过程一、预习方案:1、把古诗读正确、流利。
2、把这些生字找到音节朋友。
撑搓絮3、理解这些字、词在古诗中的作用。
艇、偷、解、浮萍、鸢、寻、急走、径、篱4、看书中图结合古诗说说每一首古诗都写了什么事?二、激趣导入,引出新课1.导入:教师演示在草长莺飞的二月,孩子们聚集在广场上追逐着、奔跑着放风筝的多媒体课件。
2.看到此情此景,自然想起清代诗人高鼎的《村居》,师吟诵“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这首诗写的是春天里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色和儿童放风筝的情景。
古时还有许多诗人写下了富有童真童趣的诗篇。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快乐读书屋一”,再学三首有趣的古诗。
板书课题:《古诗三首》。
3、检查古诗朗读以小组比赛的形式进行朗诵,要求字音准确。
【设计意图:通过学过的古诗《村居》的导入,是学生明确了本课古诗的所写的内容是什么?】三、再读诗文,整体感知1.指名读三首诗,要读正确、读流利。
2.回顾学法,导学结合。
(1)多媒体出示导学方法:①查背景,知诗人,入诗境。
②借注释,看插图,解诗意。
③读诗句,想画面,悟诗情。
关于读书的古诗三首
1.《观书有感》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疑是在人间,有眼不识泰山。
全诗共两句,内容简单,却又饱含哲理。
第一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描述了读书的乐趣,表示读书能给人以无限的快乐。
第二句“疑是在人间,有眼不识泰山”则描述了读书的好处,表示读书能打开人的眼界,使人懂得世界的真谛。
这首诗可以激励我们多读书,培养知识和智慧,拓展视野,使自己的人生更加丰富多彩。
2.《读书诗》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若管闲事,何似在人间。
全诗共三句,写出了读书的乐趣和好处
书中自有黄金屋,比喻读书能丰富人的知识和智慧。
书中自有颜如玉,比喻读书能使人的心灵得到提升,使人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若管闲事,何似在人间,比喻读书能丰富人的生活,使人的心灵得到提升。
3.《蒙尘有感》
学钦天命,学谔谔退。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学钦天命,指的是学习传统文化,理解钦天命的道理。
学谔谔退,
指的是学习古代文学,培养自己的文化素养。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指的是读过很多书之后,当自己写作的时候就会思如泉涌,可以很好的应用所学的知识。
以上是三首关于读书的古诗。
这些古诗描述了读书的乐趣和好处,倡导我们多读书,培养知识和智慧。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快乐读书屋一古诗三首《暮江吟》教学设计2教科版一、板书并解释诗题解题是学习这首诗的一把钥匙。
板书诗题后,提问:“暮”是什么意思?“暮”和“江”在这儿各交待了什么?“吟”当吟唱讲。
从题目中我们就知道诗人吟唱傍晚江上的景色。
通过解题使学生对诗的内容有个大概了解,为学诗奠定基础。
二、运用配乐朗诵方法范读全诗先放一段古笙乐曲,再配乐朗诵全诗,把学生带入诗的意境,调动学生的情感。
三、运用工具书自学古诗预习,是本节课的重要环节。
出示写明自学要求的小黑板,让学生按要求自学《暮江吟》。
1.默读《暮江吟》。
2.把不懂的字词划出来,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3.《暮江吟》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景色是什么样的?四、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诗意1.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启发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根据诗句中一些难于掌握的关键字、词,设计一些问题:“残”是什么意思?残阳的形状和颜色是怎么样的?“铺”在诗中是什么意思?联系诗句判断“瑟瑟”和“可怜”两个词在词典中应取哪种解释?诗人描写了什么景物,景物有什么特点?夜幕降临了,诗人看到的夜景是什么样子?要求学生了解诗人是怎样抓住景物的色与形进行描述的。
2.师生依诗作画,加深学生对诗中所写景物的方位和诗意的理解。
依诗作画,既能检查学生对诗意理解的情况,又活跃了课堂气氛,还把美育和语文课结合在一起了。
3.指导学生表情朗读,体会诗的感情色彩。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多读是理解诗意的关键。
读的方式有个别读、齐读、配乐读等等,并要求学生读出感情。
如“一道残阳铺水中”,要求学生读得平缓、轻柔;“半江瑟瑟半江红”,要读出惊叹的感情来;“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则要读出赞美的情感。
4.运用根据诗意自制的彩色幻灯的投影,来加深学生对诗的美感,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五、总结概括诗的主题思想和写作技巧1.《暮江吟》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暮江吟》描绘了深秋从傍晚到夜晚江上的景色,诗人描写景物的着重点相同吗?六、课堂巩固练习让学生根据诗的意思和彩色图片,将诗改写成一篇写景短文。
第一课黄山奇石一、近义词闻名—著名秀丽—秀美神奇—奇妙好像—仿佛尤其—特别有趣—好玩陡峭—陡峻巨—大奇形怪状—奇形异状一丝不动—纹丝不动二、反义词有趣—好玩陡峭—平坦升起—降落著名—无名有——无真——假升——降伸——缩第二课古诗三首一、近义词遥看——远看直下——直泻故人——朋友依——靠欲——想尽——完二、反义词遥看——近看穷——富落——升上——下快乐读书屋一一、近义词突然——忽然行驶——行进敞开——打开绚丽——美丽倾泻——倾倒清晰——清楚环绕——围绕展现——展示碧绿——翠绿秀丽——秀美茂盛——茂密节省——节俭藏——躲弯弯曲曲——曲曲折折隐隐约约——朦朦胧胧二、反义词敞开——关闭离开——回来弯曲——笔直忽然——逐渐清晰——模糊茂盛——稀疏大约——准确节省——浪费吸引——排斥深——浅内——外添——减隐隐约约——清清楚楚第一课黄山奇石一、近义词闻名—著名秀丽—秀美神奇—奇妙好像—仿佛尤其—特别有趣—好玩陡峭—陡峻巨—大奇形怪状—奇形异状一丝不动—纹丝不动二、反义词有趣—好玩陡峭—平坦升起—降落著名—无名有——无真——假升——降伸——缩第二课古诗三首一、近义词遥看——远看直下——直泻故人——朋友依——靠欲——想尽——完二、反义词遥看——近看穷——富落——升上——下快乐读书屋一一、近义词突然——忽然行驶——行进敞开——打开绚丽——美丽倾泻——倾倒清晰——清楚环绕——围绕展现——展示碧绿——翠绿秀丽——秀美茂盛——茂密节省——节俭藏——躲弯弯曲曲——曲曲折折隐隐约约——朦朦胧胧二、反义词敞开——关闭离开——回来弯曲——笔直忽然——逐渐清晰——模糊茂盛——稀疏大约——准确节省——浪费吸引——排斥深——浅内——外添——减隐隐约约——清清楚楚。
《古诗三首》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三首古诗。
2.认识5个生字。
学习难重点:
朗读背诵在反复诵读中,感悟诗歌的情趣。
学习流程:
一、课前预习
2.自读古诗、整体感知、了解古诗的主要内容。
3.查阅资料,积累关于“池塘”和“荷花”的诗句。
二、学习研讨
1.各小组分别汇报预习成果。
(评出最好的一组)
2.调动积累,导入新课。
师:初夏的时候,我路过公园里的小池塘时,看到有几朵小荷花已露出粉嘟嘟的笑脸,不由得让我想起了诗人杨万里《小池》中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说到池塘,荷花,你们还想到了哪些诗句呢?学生交流自己积累的关于池塘或荷花的诗句。
师:今天我们要学的古诗也是讲夏日池塘里发生的事,它的题目就叫《池上》。
(板书诗题:池上)相机理解诗题:荷花池塘里。
学生齐读题目。
3.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正确,读通诗句。
4.指名读,检测读音。
5.再读古诗,整体感知。
学生再次自由读古诗。
要求: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6.小组合作学习, 结合前后句和插图,借助工具书,弄懂诗意。
诗意:
7.集体交流,各小组汇报《池上》大意。
(评出最佳小组)
8.指导朗读。
(古诗的音乐性很强,讲究韵律和平仄,读时注意节奏,音节不能太短促,有的字音要适当拖长些,才显得更有韵味。
)师范读。
9.小组内吟诵诗句,体会意境。
(德育渗透点:热爱经典熟读成诵。
)
10.小组推荐,诵读比赛。
(评出最佳)
11.运用上面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风鸢图诗》、《宿新市徐公店》。
12.比较阅读,赏读古诗。
(1).你对哪首古诗最感兴趣,说说你的理由。
(2).请同学们找出这三首古诗中你最喜欢、最感兴趣的句子,并说一说为什么选这一句。
13.指导学生背诵,注重方法。
三、检测评估
1.区别字组词。
莲()偷()振()
连()愉()震()
2.古诗天空
(1).()藏踪迹,()一道开
(2).(),带将儿辈上青天。
(3).牧童(),()振()。
3.解释下面带点词语的意思。
(1)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2)意欲捕蝉鸣,忽然闭口立。
4.补充句子。
(1).我最喜欢()。
(2).我会背()。
(3).我学会了()。
四、推荐阅读
推荐阅读《题画》、《溪居即事》两首与儿童有关的古诗,选你最喜欢的一首背诵。
题画(明无名氏)
结宇蕉阴桐径边,浮名无用世间传。
高情剩有闲中趣,写出青山不卖钱。
溪居即事(唐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