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教学探索
- 格式:docx
- 大小:27.81 KB
- 文档页数:2
新课标下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探索与尝试写作既是英语听、说、读、写四项语言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表现形式。
英语新课程标准对高中生的英语写作有明确的要求:1.能根据所读文章进行转述或写摘要;2.能根据文字及图表提供的信息写短文或报告;3.能写出语意连贯的且结构完整的短文,叙述事情或表达观点和态度;4.能在写作中做到文体规范、语句通顺。
由此可见,新课标既对学生的写作形式进行了要求,又强调了对交流信息、表达观点和态度等思维方面的要求。
然而,在多年的英语教学中,我发现学生普遍存在基础语法模糊不清、病句多、汉式英语、简单句使用偏多、信息处理凌乱,表达缺乏一定的逻辑性且言之无物等写作基本功不扎实的问题。
学生根本写不出正确的句子,更谈不上写漂亮句子和使用高级词汇及句型了,这致使阅卷教师无法下手批阅,一看就恼火。
因此,在高中阶段加强写作训练是非常必要的。
我在贯彻和落实《新课标》的教学背景下,围绕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内容,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积极探索英语写作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夯实基础,强化词汇运用犹如土木砖石是建筑的材料一样,词汇是说话写作的必需材料。
英语写作就是词汇运用的过程,如果缺乏运用环节,学生即便是暂时记住了单词,由于没有通过运用得以巩固,将导致其无法真正掌握单词。
因此,在词汇教学中,我们要加大单词的对比教学,让学生学会适当地运用单词。
有意识地介绍英语成语让学生记忆、练习,这样可以加强其写作时的修辞效果。
重视常用词汇、词组和句型的基础训练,使写作成为有源之水。
通过大量的阅读来积累、储存丰富的词汇以及习惯用语,丰富表达手段,培养英语语感。
二、合理利用教材资源,寓听、说、读于写之中听说英语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
说是口头表达和传递信息的交际能力,听说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巩固所学语言知识和提高读写的能力。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话题范围广泛,教学内容贴近现实生活,活动与任务的设计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更符合他们的年龄特征,能够激发其学习兴趣,每个话题都易于引起学生的共鸣,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高三语文写作教学实践与思考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体现。
在高三阶段,对于学生来说,写作不仅是一种学科要求,更是为将来升学、就业打下坚实基础的必备技能。
因此,高三语文写作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实践和思考两个方面探讨高三语文写作教学的有效方法和策略。
一、实践篇:提升写作能力的教学策略1. 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对于提升他们的写作能力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写作主题、启发性的写作活动和有趣的范文欣赏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通过培养学生对写作的热爱,可以激发他们自觉主动地进行写作实践,进而提高其写作水平。
2. 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高中学生是基础知识掌握相对较好的阶段,但仍需要强化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
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讲解并巩固语言表达、修辞手法、篇章结构等知识点,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写作基础。
只有打好基础,学生才能更好地构建自己的文章框架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强化写作技巧的培养写作技巧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写作技巧的教学视频、案例分析等,帮助学生了解各类文体的写作特点和技巧要点,并通过大量的写作练习来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
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写作过程的指导,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和方法。
4. 鼓励多样化写作实践写作实践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关键。
教师可以组织各类写作活动,如写作比赛、主题写作讨论等,让学生有机会进行多样化的写作实践,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线上写作交流和展示,扩大他们的写作影响力,激发其写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思考篇:探讨解决高三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化,对于高三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应给予关注和解决。
以下为一些思考和建议:1. 综合性评价的引入传统的语文写作评价更注重作文的篇章结构和语言表达能力,而综合性评价将更加注重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意识。
高三语文作文课教案【精选7篇】高三语文作文课教案【精选7篇】教案对于教师是非常必要的。
教案的作用有很多,作为新的老师教案的重要性是不容小觑的,随着教案的完成,对于教材和知识点的把握更有力度,更有利于将来的讲课。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高三语文作文课教案,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高三语文作文课教案【篇1】系统学习法如果我们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学习那么我们会在自己的大脑中构建出一个合理的知识框架,这一点对于任何学科都适用,但是如果想要将语文知识系统的学习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各位同学应该要坐好准备,而且对于考试内容一个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构建出一个完美的知识框架。
多积累对于语文这一学科而言,积累真的很重要,如:多看课外书籍,可以积累素材。
多阅读课外古诗文可以积累文言实词、文言虚词等知识,对我们的做题是很有帮助的。
高三同学想要进行语文的积累主要有四个途径:摘抄、背诵、记忆和训练。
积累的方法有三种:单元积累法、考点积累法和易混点积累法。
各位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决定用哪种途径,哪种方法来进行积累。
高三同学在积累有关语文方面的知识时,主要积累一下几点:1)字音、字形、词语、成语的意义和用法。
2)积累文言实词、文言虚词。
3)词类的活用。
古汉语在某些特定的环境下有其他一种语法,这是顾客语文必考知识点,要重视。
4)偏义复词,是指一个词由两个意义相近、相对或相反的语素构成,其中只有一个语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语素不表示意义,只作陪衬。
也会常考考点之一。
5)积累古诗文名篇。
不止是会背诵,还要记住其中的字的写法。
6)积累名言、警句、典故、故事、精彩篇段。
可以当做作文素材使用,使自己的作文更加动人。
常训练不要以为语文这一学科就不需要训练,这是不对的,只不过文这一学科的训练是有套路的,不用像其他学科那样通过大量的习题来开拓自己的眼界,语文这一学科我们只需要掌握住答题套路就好了,在进行语文方面的训练时主要训练以下几点:1)语病题:这是一个高考语文试卷中的“钉子户”在做题时有以下几种方法可供使用:审读法、紧缩法、类比法、类比法。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思考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语文教学也在不断变革,适应新高考的需求。
语文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文素养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新高考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开展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成为了教育工作者和语文教师们共同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从新高考改革的背景出发,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科特点,就高中语文作文教学进行一些思考。
一、新高考改革对语文作文教学的要求新高考改革明确提出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强调学生的创造力、实践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
在这样的背景下,语文作文教学也应当更加注重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表达和交流。
新高考改革强调了对学科素养和综合能力的考查,因此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应当更加贴近学科教学和实际生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
1. 学生写作兴趣不高在现实教学中,很多学生对于写作缺乏兴趣,认为写作无聊、枯燥,因此对写作教学缺乏积极性。
这给语文教师在开展作文教学时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也制约了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由于学生对写作的兴趣不高,导致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存在一定难度。
一些学生对于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较差,导致他们在写作时难以流畅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这也成为制约学生写作能力提高的一大障碍。
3. 作文教学方法不合理传统的作文教学方法往往是以讲解和示范为主,学生在课堂上缺乏实际的写作练习,导致他们不能真正掌握写作的技巧和方法。
这也成为制约学生写作能力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对于学生写作兴趣不高的问题,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作文激励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比如可以邀请作家、记者等专业人士来校进行写作讲座,或者组织学生进行写作比赛等。
通过这些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使他们能够更加投入到写作中来。
2. 开展多样化的写作教学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研读优秀作文、认真修改作文等方式来开展写作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写作过程中来。
高中生作文由模仿到创新的递进式教学策略研究作文是语文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对于中学生来说,作文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在高中阶段,学生所接触到的作文内容和要求也不再是简单的记叙文和议论文,而是更加综合和高级的形式,包括说明文、写景文、抒情文等等。
而如何让学生在掌握了基本写作技巧的前提下,能够自主创作出优秀的作文,是高中语文教学中需要重视的一个问题。
因此,下面将通过递进式的教学策略,探讨如何帮助学生从模仿到创新地完成高中作文写作。
一、模仿教学模仿教学是高中作文教学的起点,也是最基础的教学方法。
对于初学者来说,模仿已有作品可以让他们快速掌握作品结构、写作方法、表达技巧等方面的知识,从而提高作文水平。
而对于教师来说,通过引导学生模仿优秀作品,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文学素养和创作意识,为后续的创新写作打下基础。
在模仿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阅读几篇优秀的同类型作品,让他们了解作品的总体结构和内容框架。
接着,教师告诉学生具体要求,例如写作主题、文章结构、语言表达等,并指导他们行文思路和语言表达,引导学生在多角度领悟、多次反复练习中逐渐掌握相应写作技巧,达到模仿的目的。
二、变形教学模仿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效率,但是模仿过程也容易陷入“套路化”和“僵化”的困境中。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教师可以采用变形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在模仿基础的同时,逐渐发展自己的创作风格和想象力。
变形教学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更加灵活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在具体操作上,可以让学生在模仿已有作品的过程中,逐渐掌握一些写作技巧,并结合自己的语言风格进行变形,比如改变行文思路、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等。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有更宽广的思路和更多的表达方式,有利于提高作文的创新性和个性化。
三、启发教学启发教学是最为灵活和自由的教学方法,也是最有挑战性的一种方法。
启发教学需要教师选择一些有启发性的话题或题目,从学生的经验和知识入手,让他们通过跟自身生活、阅读、思考的经验结合,慢慢形成自己特有的写作语言和思维方式,并将其转化为自己个性化、独具特色的作品。
高中作文教学探索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作文全面考察学生用词遣句、精准表达思想情感的能力,考察语文综合能力与素养,一篇作文可以看出学生语文基础
知识与阅读理解能力,现在语文高考作文六十分,作文成为语文教学重头戏,可以作文是语
文教学的终端检测;在作文不仅考查学生基础知识,而且也是对学生智能的综合检测,考查
学生想象力、创新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反映时代主题能力。
作文教学成为语文教学共识,
很多语文教师为此做过各种探索,比如仿写、续写、改写等多种训练方式,客观上说,这些
训练方法确实也收到一定的效果,但是效果不是没有进一步优化,我在近几年教学中,潜心
于高中作文教学的课题,立足作文教学规律和学生作文习惯与基础,不断改进作文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效果,本文谈谈本人在作文教学中具体做法,与同仁商榷,旨在进一步提高
作文教学质量。
一、高中作文教学现状分析
现在语文教学中,阅读篇目多,语文教学把很多时间用于阅读教学上,语文为王时代,阅读
成为语文教学王者,这也无可厚非,作文几乎是一个语文单元结束后写一篇文章,一学期结
束学生作文就五六篇作文,作文训练量少了,作文基本技能技巧难以熟练掌握,作文是在大
量训练过程逐步走向成熟的,需要一定数量积累,才能不断把写作知识转化写作能力,
才能深化、活化、强化写作技巧,形成成熟写作风格,归根到底作文训练少了,难以形成作
文能力。
其次作文教学准备不充分,学生只有要求上交作文时,才开始作文,平时练笔就是一大空白,不作文但可以平时练笔,不断积累写作素材,不断丰富对生活的情感,与时俱进更新思想,
心灵跳动时代脉搏,唱出时代歌声,思想始终屹立于时代的前沿,活跃时代的思维,通过不
断练笔不断认识时代、思考未来,给人们带来理想曙光,作文教学需要引导学生细致地观察
生活,辨别生活中是非曲直,积淀生活的情感。
学生没有做好这方面准备,作文敷衍塞责,
在网上东拼西揍,作文质量低下,养成写作的惰性。
其三;作文缺乏创新性,老师在作文教学中教给学生固定的作文格式,根据每个模块机械填
写作文内容,学生在这种模式写出来的文章千人一面,千腔一调,约束了学生个性发展,窒
息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作文缺乏对时代思考,思维禁锢,千篇都是成年故事,没有未来童年。
其四;作文偏离教学目的,作文本应提高学生熟练表达能力、独到新颖思维能力、语文综合
能力,但是老师把作文视为应付考试的捷径,为考而教,就出现平时不作文,考试前猜题押题,老师写范文,学生背诵范文,机械套用写作格式,缺乏引导学生审题、立意、取材、布
局的指导。
二、作文功夫在平时
有学生把成功作文归功于灵感,学生写作文是需要一定的灵感,但是灵感来自哪里?灵感不
是凭空而来的,是需要一定的汗水的浇灌,心血滋养,爱因斯坦说过:“w=x+y+z,w代表成功,X代表艰苦劳动,y代表正确的方法,Z代表不浪费时间”,我国近代著名文学家鲁迅在文学
上的建树卓著,他说过“我把别人喝咖啡是时间用在写作上”,可见作文功在平时,平时我在
教学中采取自由的练笔方法:
1、写日记
写日记就是把平时生活中所见所闻中有意义的人和事记叙下来,可以谈谈自己的感受,感悟
生活的酸甜苦辣,人物内心世界变化,情感的流露,提高对生活的是非曲直的辨别能力,通
过写日记可以训练学生的对生活观察能力,把所学的写作技巧运用作文实践中,培养对生活
深度思考,创新情感表达方法,不断厚实自己的作文素材,多方面培养学生作文能力,养成
精准的表达习惯。
2、练习随笔
平时虽然写成篇的作文时间少,但是可以引导学生练习写随笔,随笔是一种十分自由的写作
形式,形式短小,内容不限,可以抒情、可以言志、可以辩理,篇幅不限,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形式十分灵活,时间长可以洋洋洒洒数千言,时间短可以写一两句话,引导学生练笔十
分现实,操作性很强,可以做做对联,写作进入状态,可以一气呵成,例如:“为社稷育三千桃李酬壮志做一世园丁”,通过练笔为自己建立作文素材仓库,自古以来文学家没有一个不
是大量写随笔的,全方位开发写作潜能。
通过以上叙述,我引导学生写作文就充分运用日记、随笔素材,信手拈来,材料左右逢源,
作文材料来源于自己对生活深度思考,有着独到的见解,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作文感到十
分轻松、愉快,思维活跃、想象丰富,把生活碎语打造成诗歌金链条,学生从作文过程真正
感受到作文功夫在平时。
三、快速作文突出实效
我实施了快速作文,快速作文就是在短时间内快速构思、优化布局、快速作文、快速修改成文。
具体是这样操作;先写写作提纲,包括写作手法,该用的词语,选用的素材。
再次,围绕写作提纲反复提问,力争做出创新的回答。
第三:作文力争一节课完成。
开始学生不习惯,长期坚持下来学生的作文大幅度提高了,写作提纲意在学生写作的方向,杜绝写作的随意性,第二步预防学生写作的空洞性,陈词滥调,第三步主要是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点燃写作激情,飞浅思想火花,激发写作灵感。
当然提高写作教学并非有了方法就能做到,更主要的是
要长期地训练写作,不断探索写作路子,对照名著找差距,总结写作经验,使学生在老师指
导下形成各自写作风格,才能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