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柜工艺A4
- 格式:doc
- 大小:180.00 KB
- 文档页数:11
一、目的通过装配操作人员的精心装配,以保证提供合格、优质的成套开关设备。
二、适用围成套开关设备的母线制作与装配,二次线配线及零部件的装配。
三、安装要求及元器件安装3.1安装要求(1)安装的零部件(元器件、柜架、紧固件、标准件等)必须是经检验后的合格品。
(2)认真看清规表及图纸,填写装配卡。
(3)保证装配的正确、统一、完整性。
a)核对配套的元件的额定电压、额定电流、接通和分断能力参数是否符合技术规表的要求。
b)所配电器元件均应有合格证,强制认证的产品应有认证标志。
c)每一用户,同型号同规格的元器件应采用同一生产厂生产的同一安装尺寸的产品。
d)电器元件的合格证,使用说明书、附件、备件等在开箱验收后应有专人妥善保管。
(4)柜体结构在成套装配的部分,应符合要求,如铰链和门的开启应转动灵活,开启角度不得小于90°,在开闭过程中不应损坏喷涂层。
门的缝隙应调整一致,低压开关柜同一缝隙均匀差<1mm,平行缝隙均匀关<2mm,高压开关柜平行缝隙均匀差<3mm,门锁上后手柄前后推拉其移动量低压开关柜不超过2mm,高压开关柜不超过3mm,还应有相应的防护要求,附录(1),低压抽屉柜中同型号、同规格的抽出单元(可移开部件)调装配好以后必须具互换功能。
(5)所装元器件应整齐美观、不歪斜,应按照制造厂的说明书(使用条件、电器间隙、飞弧距离等)要求进行安装。
附表1:(6)柜用以固定电器元件及连接导线的紧固件应紧固,螺钉应拧紧无打滑及损坏镀层等现象,并应有防松措施,螺钉拧紧后,螺钉端部露出2—5扣螺距,元器件上不接线的螺钉也应拧紧。
同一元件使用的紧固件应是同一标准号、同一种工艺处理后的标准件。
(7)低压配电装置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8)高压成套装置(9)产品名牌固定牢固、平整、端正,容要完整并符合产品技术条件和相关标准的规定及要求,所装电器元件的铭牌字迹,标注应清晰。
(10)柜体骨架应保证有可靠的电气接地,喷漆后产品在装接地线前必须进行彻底的刮漆处理,并应有明显接地符号。
配电柜加工工艺流程英文文档内容:The process flow of distribution cabinet manufacturing involves several critical steps to ensure the quality and functionality of the final product.Here is an overview of the typical process flow for the manufacturing of distribution cabinets:1.**Design and Planning:** The initial step involves creating detailed engineering designs based on client specifications and requirements.This includes the layout of the electrical components, sizing of the cabinet, and selection of appropriate materials.2.**Material Procurement:** Once the design is finalized, the necessary raw materials such as metal sheets, electrical components, and fasteners are procured.These materials are typically of high quality to ensure the durabili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distribution cabinet.3.**Pre-fabrication:** In this stage, the metal sheets are cut and shaped according to the design specifications.This may involve using laser cutting machines or plasma cutting tools for precision cuts.4.**Welding and Assembly:** The pre-fabricated metal parts are then welded together to form the structural frame of the distribution cabinet.skilled welders ensure strong and clean welds, following industry standards.5.**Surface Treatment:** To protect the cabinet from corrosion, it undergoes surface treatment processes such as painting, powder coating, or galvanization.6.**Electrical Component Installation:** The installed electrical components, including circuit breakers, contactors, and control panels, are carefully mounted within the cabinet following the design specifications.7.**Wiring and Terminal Block Assembly:** The wiring harnesses are connected, ensuring that all connections are secure and meet the required electrical codes and standards.Terminal blocks are used for organized and efficient terminal connections.8.**Testing and Quality Control:** Each distribution cabinet undergoes rigorous testing to validate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electrical components and the integrity of the cabinet structure.This includes insulation resistance testing, earth continuity testing, and operational testing.9.**Final Inspection and Packaging:** Once the testing is completed,a final inspection is conducted to ensure that all quality standards are met.The distribution cabinet is then properly packaged for shipping to the client"s site.10.**Delivery and Installation:** The cabinet is delivered to the client"s location and installed by professional technicians, ensuringproper placement and connection to the electrical system.This process flow is designed to ensure that each distribution cabinet is manufactured to the highest standards, adhering to safety regulations and customer specifications.中文文档内容:配电柜的加工工艺流程是确保最终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
低压配电柜工艺标准
低压配电柜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设备,它承担着电能分配、控制和保护的功能。
因此,低压配电柜的工艺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设计、制造、安装、调试和运行等方面,对低压配电柜的工艺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低压配电柜的设计要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规范要求。
在设计过程中,
需要考虑到电气负荷的大小、用电设备的类型和数量、电力系统的运行环境等因素,合理确定低压配电柜的额定电流、额定短路容量和保护等级,保证其满足电力系统的需求。
其次,低压配电柜的制造应符合相关的工艺标准和质量要求。
在制造过程中,
需要选择优质的原材料,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确保低压配电柜的结构牢固、外观美观、内部布局合理,以及电气元件的品质可靠,从而提高低压配电柜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另外,低压配电柜的安装和调试也是至关重要的。
在安装过程中,需要严格按
照相关的安装规范进行操作,保证低压配电柜与电力系统的连接牢固可靠,接地良好,同时要确保安装位置通风良好,便于日常维护和检修。
在调试过程中,需要逐一检查各个电气元件和保护装置的工作状态,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测试,确保低压配电柜的各项功能正常运行。
最后,低压配电柜的运行和维护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在运行过程中,需要定
期对低压配电柜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并排除故障,保证其长期稳定运行。
同时,要加强对低压配电柜的使用管理,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安全可靠。
综上所述,低压配电柜的工艺标准涉及到设计、制造、安装、调试和运行等多
个环节,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确保低压配电柜的质量和性能达到要求,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1。
生产流程(1)柜体骨架制造—-零件成形后,先在专用焊接股具上焊制左右侧框,然后在骨架成型焊胎上焊制整体骨架.使用股具焊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更重要的是保证了骨架的尺寸和公差(平行度、直角度或对角线偏差),也保障批量产品的一致性。
(2)柜体侧板、后门、隔板、封板--剪切下料、冲孔、弯制,由数控机床或常规剪、冲、折弯设备加工。
(3)面板和仪表板--须先有开孔图,用数控或常规机床加工。
(4)柜体组装焊接.(5)移开式手车车体制作—-先将零件下料,再在成型服具上进行焊接,以保障目后手车的互换性.(6)金属零部件前处理--对柜体、手车与金属件进行着漆前的处理,使之具有强防腐蚀的能力,并使面漆具有强粘附力。
其工艺程序为:酸洗除油--水洗—-除锈——水洗一磷化-—水洗--钝化-—烘干--着底漆-—烘干. (7)着漆——工艺程序为:刮腻子-—粗磨—-补腻子--二次打磨——喷面漆一次—-烘干—-喷二次面漆-—烘干。
如果采用粉末喷涂,则不必喷底漆,钝化烘干后直接进行喷涂处理。
至此,柜体和手车制作工序已完成。
可见工序比较繁杂,生产需有一定的周期.有的客户临时要求更改二次设计,改变面板的开孔,这虽然不是不可能,但将会拖延工期.因面板需重新下料、开孔,重经前处理工序,重新喷漆或喷涂,且须知道,工件颜色在不同批产品之间,可能会有稍许差异,影响成品的美观.所以这种情况应尽量避免为好。
(8)装设一次电器元件—-在柜体上安装主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开关、操动机构、传动部件。
CT、Gr、避雷器、支持瓷瓶、带电显示器等。
对于移开式开关柜,则需将断路器装在手车上,隔离插座装在柜体内,但安装定位时,前者必须利用叫做"标准柜”,而后者则必须利用叫做"标准车”的专门装配胎具进行,以保证可移手车与柜体之间的互换性。
(9)配制一次主母线-—分件制作主母排,联接头处搏锡,排体着漆。
(10)精细调节一次电器元件。
(11)配装五防联锁方面的元件。
1.适用范围:本工艺适用于高低压开关柜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工序--母线制作及装配的工艺,以满足产品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2.材料:铜排、铝排、螺丝、锡锭、绝缘子等3.设备和工具:多工位母线加工机、扳手、螺丝刀、锡锅、木锤等表1 单条矩形母线规格及载流量(母线最高允许温度为70℃)4. 母线加工:4.1 选料:母线材料在加工前,应进行外观检查,凡有下列局部缺陷的部位,应将该段剪掉。
4.1.1 母线表面有裂痕、斑痕、凹坑及有硝石沉积物的部位。
4.1.2 铝母线表面,有气孔直径大于5mm、深度大于0.55mm者;铜母线表面,气孔直径大于5mm,深度大于0.15mm者。
4.2 平直:母线材料在剪切前,每米窄面不直度超过10mm,每米平面不平度超过100mm者,应调整平直,以缩小剪切后毛坯尺寸的误差。
4.3 冲剪:用母线加工机的剪切模,按母线需要尺寸切断,并保证符合以下要求:4.3.1 母线两端的窄面与截面两边不垂直度不大于0.5mm;4.3.2 母线两端在冲剪后,不得有毛刺和突出的立棱。
4.4 矫正:4.4.1 母线校直校平后,每根母线宽面的不平度不大于2mm,窄面的不直度不大于0.5mm。
4.4.2 如用木锤在平台上矫正母线的不平度和不垂直度时,除应符合上款要求外,还不准有锤痕。
4.4.3 母线两平面应保持光滑。
4.5 弯曲:4.5.1 用母线加工机用专用工具弯曲时,不准损伤母线本体或遗留显著压力痕迹。
4.5.2 母线宽面弯曲,平弯最小允许弯曲半径,见表2、图1。
表2 平弯最小允许弯曲半径R4.5.3 母线窄面弯曲,立弯最小允许弯曲半径,见表3、图2。
表3 立弯最小允许弯曲半径R4.5.4 一根母线既作宽面弯曲又作窄面弯曲时,应先作窄面弯曲,后作宽面弯曲。
4.5.5 母线弯曲始点与母线连接的边缘距离,不得小于25mm。
见图34.5.6 母线弯曲始点与母线固定面的边缘距离,不得小于25mm。
见图4。
4.5.7 母线扭90°弯时(即麻花弯),其扭转长度,不得小于母线宽度的2.5倍。
低压0.4KV开关柜的柜体结构和工艺特点伴随着我国的工业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的工业设备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发展之一就是大范围地使用电控系统来控制设备的运转。
文章针对电控系统中的低压0.4KV开关柜的柜体结构和相关的工艺特点进行阐述。
希望通过文章的阐述和分析,能够为我国的低压电控柜的发展和创新应用有一定的贡献。
标签:低压开关柜;柜体结构;工艺特点在实际的安装应用中,低压开关柜的组合是一个非常细致和重要的工作。
在低压开关柜组合的准备阶段,我们的工作人员要对现场的开关柜柜体的具体结构有一定的了解,同时要给予详细的分析。
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有两点。
第一个优点是对于低压开关柜的柜体的制造和生产质量有很大程度的提升。
第二个优点是对于整个低压开关柜的柜体生产制造成本有很好的控制作用。
正是由于上述的优点,我们在开关柜的柜体组合过程中要将柜体的基本原理和质量进行详细的了解,这样组合的低压开关柜柜体在使用性能上也是非常有优势的。
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对于低压开关柜进行阐述。
第一个方面是开关柜的具体结构。
第二个方面是开关柜在组合的过程中连接方式。
第三个方面是开关柜在制作过程中选用的结构件结构。
但是由于现阶段用户对于低压开关柜的使用都有一定的自我风格,这样就要求我们在低压开关柜的设计、生产、制作的过程中,针对用户的不同要求,对加工工艺进行细微的处理和调整。
制作工艺的调整就会让不同的低压开关柜的柜体出现工艺差别。
为了能够更加详细地归结在制作过程中工艺的差别。
文章主要针对开关柜的柜体结构和制造过程中的工艺来进行阐述,希望可以有效地提升低压开关柜的制作质量,同时对于制作工艺能够有所创新。
1 低压开关柜的柜体具体结构及其工艺特点关于低压开关柜的柜体具体结构及其工艺特点的阐述和分析,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第一个方面是从开关柜柜体的结构形式阐述。
第二个方面是从开关柜柜体的连接方式阐述。
下面进行详细的阐述和分析。
1.1 开关柜柜体的结构形式关于开关柜柜体的结构形式,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高压开关柜的新材料和新工艺应用探索引言:高压开关柜作为电力系统中的关键设备,负责进行电能的切断、控制和保护。
为了提高开关柜的性能和可靠性,不断探索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应用在这一领域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高压开关柜的新材料和新工艺应用,以期提高开关柜的性能、延长使用寿命并满足电力系统的需求。
一、新材料在高压开关柜中的应用1. 导电材料的应用高压开关柜通常需要使用导电材料来确保信号和能量的传输。
近年来,铜、铝等传统导电材料之外,一些金属复合材料、导电聚合物材料的应用也在不断扩展。
这些新材料具有导电性能好、耐腐蚀、轻质化等优势,可以在高压开关柜中提供更稳定可靠的信号和能量传输。
2. 绝缘材料的应用在高压开关柜中,绝缘材料是起到隔离电路和确保设备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性能陶瓷材料、纳米材料和复合材料等新型绝缘材料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开关柜的绝缘性能和耐压能力。
这些新材料具有优异的绝缘性能、耐热性和耐磨性,能够有效减少绝缘击穿和火灾风险。
3. 功能材料的应用在高压开关柜中,为了满足特定的功能需求,功能材料的应用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例如,磁性材料可以用来实现电磁开关的吸合和断开,压敏陶瓷材料可以用来实现过电流保护等功能。
这些功能材料的应用能够提升高压开关柜的性能,增强其应对各种复杂电力环境的能力。
二、新工艺在高压开关柜中的应用1. 先进的制造工艺高压开关柜的制造工艺一直是电力行业关注的焦点之一。
近年来,随着先进制造工艺的不断发展,例如3D打印、激光切割和数控加工等,高压开关柜的制造过程变得更加灵活和高效。
这些新工艺的应用可以大大减少制造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并且为个性化定制提供更多可能性。
2. 先进的检测技术高压开关柜的性能和可靠性需要通过严格的检测和测试来保证。
传统的人工检测方式存在着不稳定和低效率的问题。
新工艺中的先进检测技术,例如红外热成像、超声波检测和无损检测等,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开关柜的状态和潜在故障,提高维护和检修效率,并降低运行风险。
低压开关柜技术规范目录1 规范性引用文件.........................................2 技术参数和性能要求.....................................3 标准技术参数...........................................4 使用环境条件表.........................................5 试验...................................................低压开关柜技术规范1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7251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GB 14048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GB/Z 18859 封闭式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在内部故障引起电弧情况下的试验导则GB/T 20641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空壳体的一般要求GB 5015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 42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T 低压系统内设备的绝缘配合GB/T2681 电工成套装置中的导线颜色电工用铜、铝及其母线第二部分:铜母线JB5877 低压固定封闭式成套开关设备IEC 61641 封闭式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在内部故障引起电弧情况下的试验导则2 技术参数和性能要求开关柜技术参数开关柜技术参数见技术规范专用部分的技术参数特性表。
通用要求设备外壳平整、严密、美观、要求30年不变形、腐蚀。
主构架采用2mm厚覆铝锌钢板,内部安装灵活方便,主构架装配形式设计为全组装式结构。
柜体构架及金属结构件均应有足够钢性及承载能力,能满足电气元件的安装要求及操作和短路时所产生的机械应力和热应力电动力,同时不因成套设备的吊装、运输等情况而损坏或影响开关柜及所安装元件的性能,柜内支架并可自由调节。
高低压开关柜技术标准一、引言高低压开关柜是电力系统中常见的电气设备,用于控制和保护电力系统中的高压、低压电器设备。
本技术标准旨在规范高低压开关柜的设计、制造和使用,确保其安全可靠、性能稳定。
二、标准适用范围本技术标准适用于额定电压AC380V及以上、DC440V及以上的工业和民用建筑等场所的高低压开关柜。
三、术语和定义3.1 高低压开关柜:用于控制、配电系统中的高压、低压电器设备的综合设备。
3.2 高压侧:指高压开关设备接线或连接装置所在的侧面。
3.3 低压侧:指低压开关设备接线或连接装置所在的侧面。
3.4 高低压开关柜尺寸分类:3.4.1 外形尺寸分类;3.4.2 内部结构分类;3.4.3 功能分类。
四、设计要求4.1 高低压开关柜应符合国家、行业相关标准的设计规范,包括但不限于《工业低压成套设备》、《电气安装工程技术规范》等。
4.2 设计时应充分考虑设备的可靠性、运行安全、技术经济性等因素。
4.3 开关柜外壳应具有良好的防腐蚀、防风沙、防水和防火性能。
4.4 开关柜内部应有足够的通风和散热设施,确保电气设备正常运行。
五、制造要求5.1 制造材料应符合国家标准,取材应符合设计要求。
5.2 制造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工艺要求进行,确保制造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5.3 制造现场应有相应的安全措施和质量管理措施,以确保制造过程中的安全性和质量。
5.4 制造厂家应提供相应的产品合格证和产品参数表,确保产品的合格性。
六、安装和调试要求6.1 安装前应进行周密的现场勘查和测量,确保安装位置符合设计要求。
6.2 安装过程中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并严格执行相关安全规程。
6.3 安装完成后应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调试,确保设备安全可靠、性能稳定。
七、使用和维护要求7.1 使用单位应按照产品说明书严格操作和管理设备。
7.2 定期对开关柜及其附属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7.3 如发现设备故障或异常,应及时通知厂家或维修人员进行处理,切勿私自拆卸或修理。
高压开关柜执行质量标准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高压开关柜执行质量标准(工艺守则)1 基本参数和性能开关柜的型式户内型,10kV金属铠装移开式中置开关柜(KYN28-10)。
额定电压10kV额定频率50Hz额定电流1250A~1600A额定短路开断电流额定短路关合电流80kA额定动稳定电流80kA额定热稳定电流(4s)额定绝缘水平柜体及开关设备主绝缘的工频及雷电冲击耐受电压水平(1)海拔高度H ≤2000m时:雷电冲击耐受电压:相对地、相间 75kV(峰值),断口间 85kV(峰值);1min工频耐压:相对地、相间 42kV(有效值),断口间 48kV(有效值)。
(2)开关柜进行绝缘试验时,至少应有一台手车断路器留在柜中进行整体耐压试验。
凡采用非金属制成的隔板,如果以此来加强相间或相对地间绝缘时,必须提供工频及冲击电压最大耐受值。
主回路带电部分对绝缘隔板、活门的内表面之间,应能承受150%额定电压的作用。
二次回路1min工频耐压 2kV(方均根值)。
单纯以空气作为绝缘介质的开关柜内,各相带电导体的相间与对地净距不小于下列数值:(适用于海拔高度H ≤2000m时;)导体至接地间净距 125mm不同相的导体之间净距 125mm导体至无孔遮栏间净距 155mm导体至门间净距 155mm导体至网状遮栏间净距 225mm若不能满足空气净距的要求,则需采用可靠的绝缘包封以满足绝缘要求。
绝缘外表面对金属接地部分的空气净距离不小于70mm,相间空气净距离不小于65mm。
在开关柜中,凡采用非金属制成的隔板加强相间或相对地间绝缘时,高压带电裸导体与该绝缘板间应保持不小于30mm的空气间隙,相间或相对地间空气净距离不小于65mm,绝缘板应为阻燃材料制成。
相间绝缘隔板应设置在中间位置。
在满足上述绝缘距离的情况下,应保证设备在寿命期内安全可靠运行。
若使用复合绝缘材料需采用相应绝缘等级的阻燃热缩绝缘材料,其老化寿命不小于10年;柜中各组件及其支撑绝缘件的外绝缘爬电比距:纯瓷绝缘≥18 mm/kV;有机绝缘≥20mm/kV。
开关柜母排安装工艺规程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1适用范围本技术文件规定了高压柜的母排使用规格、母排工艺注意事项、电缆挂接孔的规格大小、母排安装注意事项;本技术文件适用于公司所有高压产品,具体包括 KYN18(8BK86),KYN28,XGN2-10,KYN61,HXGN2-10,XGN15-12,ZSZ8,ZBN,GG1A 等开关柜。
2 设备、工具设备:841烘箱、烘炉、Q1B-FF-2000烘枪工具:气动扳手、力矩扳手、加长杆、各种规格内六角枪头、美工刀量具:钢卷尺、卡尺、角度尺3 母排规格高压柜主母排选型表3.1.1 KYN61 开关柜(主母排如无其它要求,搭接处均需搪锡),其选用规格见表13.1.2 KYN18,KYN28,XGN2-10 开关柜(主母排如无其它要求,搭接处均需搪锡),其选用规格见表2表23.1.3 HXGN2-10,XGN15-12 开关柜(主母排如无其它要求,搭接处均需搪锡),其选用规格见表3表33.1.4 由于支母线的宽度与主母线不一致,所以主母线的长度与开孔位置需根据支母线的规格调整。
高压柜(出线柜)支母排选型表3.2.1 KYN61 开关柜,其选用规格见表 4表 43.2.1.1 35KV柜内所有电缆挂接排需要铣圆角,半径为 1/2 的排宽;3.2.1.2 考虑到主母线跨度较大,需要支撑,所以母线室的支排规格 1250A 及以下统一定为TMY-80*8*R4;3.2.1.3铝排均需搪锡。
(工程特殊需要除外);3.2.2 KYN28 开关柜3.2.2.1仅适用于 1250/ 以下,其选用规格见表 5表53.2.2.2仅适用于 1250/40KA,其选用规格见表 63.2.2.3仅适用于 1250/50KA,其选用规格见表 7表73.2.2.4由于 F-C 手车柜配 3TL61 接触器机械闭锁较特殊,所以工艺请特别注意:需在静触头后加垫 10mm 后垫排。
开关柜一次母线加工安装作业指导书一、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本厂生产配电装置(柜、屏、箱、台)一次母线的加工制作。
二、需用的设备、工具和材料:1.设备:钻床(手电钻)、剪板机、折弯机、搪锡炉(锅)等2.工具:活络板手(呆板手、套筒板手、梅花板手)、螺丝刀(十字、一字)、锯弓、锉刀、木锤(橡皮锤)、涂漆工具、电工刀、钢丝钳、角尺、卷尺、塞尺3.材料:(1)母线(TMY)、铝母线(LMY);(2)BV铜芯线、BVR铜芯软线;(3)铜质冷压端头(表面镀银)。
三、硬质母线加工工艺过程:1.按额定电流等级选母线:根据图纸标注的额定电流(或需方要求)选择载流量≥额定电流的铜、铝母线规格。
母线表面应光洁、平整,不应有裂纹、折皱、夹杂物及变形和扭曲现象。
2.下料:根据图纸设计标注的母线尺寸,用实际测量尺寸进行验证,最后以实际柜内测量结果下料进行制作。
测量时可用线锤、角尺、卷尺等工具。
制作时可采用零号铁丝(或薄板边角料)弯成样板作为母排弯曲的依据。
母排一般下料用剪板机或手动锯弓锯切,母线切断后应将切断处的尖角锉去,加工成小圆弧,以防止尖端放电和便于装配、维护。
3.校直:母线在下料前和下料后应进行校直、校平。
在设备齐全的情况下,可用母线校正机给母线进行校平、校直;也可用木锤(橡皮锤)进行手工校直、校平,同时进行必要的尺寸复审。
4.母线弯制时应符合以下规定:(1)母线开始弯曲处距母线连接位置不应小于30毫米,同一处不允许重复弯曲。
(2)矩形母线应减少直角弯曲。
弯曲处不得有裂纹及显著的折皱,母线的最小弯曲半径应符合表( 1 )的规定。
(3)多片母线的弯曲度应一致。
(4)母线扭转90°时,其扭转部分的长度应为母线宽度的2.5—5倍。
表1:母线的最小弯曲半径5.母线的连接孔:母线接头螺丝孔的直径宜大于螺栓直径1毫米,钻孔应垂直不歪斜,螺孔间中心距离的误差应为±0.5毫米,母线的连接孔,一般都应为圆孔,特殊情况时,允许采用椭圆孔。
6.接触面:(1) 母线的接触面必须平整,无氧化膜,清除氧化膜:铜母线采用酸洗;铝母线采用碱洗。
清除后的母线应保持该种材料应有的金属光泽。
(2) 铜—铜:铜表面镀银、镀锡或搪锡。
铜—铝:铜表面镀银、镀锡或搪锡,铝排直接使用,但遇湿度较大的使用场所应采用铜、铝过渡板连接,铜端应搪锡。
铝—铝:直接连接。
7.母线的相序排列,当设计无规定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上、下布置的交流母线,由上到下排列为A、B、C相、N,直流母线正极在上,负极在下。
(2)水平布置的交流母线,由盘后向盘面排列为A、B、C相、N,直流母线正极在后,负极在前。
(3)引下线的交流母线由左至右排列为A、B、C相、N,直流母线正极在左,负极在右。
8.母线涂漆的颜色应符合下列规定:(1)三相交流母线:A相为黄色,B相为绿色,C相为红色,N为淡蓝色,单相交流母线与引出相的颜色相同。
(2)直流母线:正极为赭色,负极为蓝色。
(3)直流均衡汇流母线交流中性汇流母线:不接地者为紫色,接地者为紫色带黑色条纹。
(4)刷漆应均匀,无起层、皱皮等缺陷,并应整齐一致。
(5)母线的螺栓连接及支持连接处,母线与电器的连接处,以及距所有连接处10毫米以内的地方,不应刷相色漆,或套绝缘套管。
9.母线的安装:母线与母线或母线与电器接线端子的螺栓搭接面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母线接触面加工后,必须保持清洁,并涂以电力复合脂。
(2)母线平置时,贯穿螺栓应由下向上穿,其余情况下,螺母应置于维修侧,螺栓紧固后,宜露出螺母2—3扣。
(3)贯穿螺栓连接的母线两侧均应有加大加厚的镀锌平垫圈,相邻螺栓垫圈间应有3毫米以上的净距,螺母侧应装有弹簧垫圈或锁紧螺母。
(4)螺栓受力应均匀,不应使电器的接线端子受外应力。
(5)母线的接触面应连接紧密,连接螺栓应用力矩板手紧固,且其紧固力矩符合标准规定。
(6)多片矩形母线间,应保持不小于母线厚度的间隙,相邻的间隔垫边缘间距离应不大于5毫米。
(7)当通过交流电600A及其以上的母线,在穿过封闭铁板时,为防止因涡流引起的损耗及过热,应保证三相母线同时从一个铁板孔中穿过。
(8)分支母线与主母线搭接的方向应一致,且不要露出主母线。
(9)支撑主母线的绝缘体应有足够的强度,确保主母线无晃动。
(10)主母线设分支母线尽量安装在远离人员操作平面,如无法做到,需采取相应绝缘措施。
表二矩形母线搭接要求:母线固定支撑的间隔单位:mm注:1.相同布置的主母线、分支母线、引下线及设备连接线应对称一致,横平竖直、整齐美观。
2.矩形母线应进行冷弯,不得进行热弯。
四、软质母线加工工艺及过程:1.按额定电流选择导线规格。
浪涌保护器及浪涌短路器选择不小于16平方mm软导线。
中性线N及PE导线截面的选择。
如果相导线截面超过10平方mm,中性线则等于相导线载流量的一半,但不能小于10平方mm,PE线选择方式与中性线相同。
2.软性导线接至电器元件上,应有120—150mm左右的余量,且弯曲应一致,但遇到设备布置狭窄或导线束和设备接点距离不等时,则可适当缩短或放长余线。
弯曲内半径不小于导线外径2~3倍。
3.根据线芯截面选择相配的冷压头和液压钳的压模。
铜压接端子经搪锡处理后,表面不应有毛刺、裂纹及锡块斑点。
4.削除导线绝缘层时,不得损伤导线芯,且应清除污物和氧化层,以保证接触良好。
5.线芯及冷压接头压接搪锡后,不能有滑动现象,冷压端头的接缝处,不允许露有铜丝,冷压端头与电器端子连接时,不应使端子受到应力。
6.软母线一般采用扎带进行绑扎固定,特殊情况也可采用缠绕管缠绕。
7.绝缘软母线的绝缘等级应与不低于各配电装置的绝缘等级,导线在穿过金属板孔时,必须在金属板孔上套上大小适宜的保护物如橡皮圈,保证导线绝缘不损坏。
8.线束应按规定敷设,尽量远离发热元件敷设(如电热元件、母排等),还应避免敷于发热元件的上方。
9.导线接头需弯曲成圆型时,弯曲直径大于紧固螺钉直径0.5~1mm,圆圈与导线绝缘层之间相距2mm,弯曲方向应顺时针方向。
开关柜二次线作业指导书一.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本公司各种电压等级,工作电压频率50HZ,正常使用条件下的配电装置(柜、屏、箱、台)二次配线工序。
二.二次配线要求:2.1二次配线一般要求:a.按批准的设计图施工,接线正确;b.导线与元件间用螺栓连接、插接、焊接或压接等,均应牢固可靠;c.盘、柜内导线不应有接头、导线芯线及绝缘应无损伤;d.电缆芯线和所配导线端部均应标明其回路编号,编号正确,字迹清晰且不易脱色;e.配线避免歪斜交错,按垂直或水平配置,整齐有序、清晰、美观;f.每个接线端子的每侧接线宜为一根,不得超过两根,对于插接式端子,不同截面的两根导线不得接在同一端子上,对于螺栓连接端子,当接两根导线时,中间应加平垫片,且端子板不应受机械应力;g.在绝缘导线可能遭到油类污蚀的地方,要采用耐油绝缘导线或防油措施;h.二次回路设专用接地螺栓。
2.2台、箱、柜内的配线应采用截面不小于1.5平方毫米,电流回路应采用电压不低于500V的铜芯绝缘导线,截面不小于2.5平方毫米,其它回路截面不应小于1.5平方毫米.电子元件回路、弱电回路采用锡焊连接时,在满足截流量和电压降及足够机械强度的情况下,方可使用不小于0.5平方毫米的绝缘导线。
2.3可动部位(门上电器、控制台板)的连接导线,要满足下列要求:a.要采用多股软导线,敷设时留有余量;b.线束应有外套塑料管等,以加强绝缘层;c.与电器连接时,端部要绞紧,并应搪锡或加终端附件,不得松散、断股;d.在可动部位两端,要用卡子固定。
2.4屏内与屏外二次回路连接,同一屏内各安装单位之间的连接均应经过端子排,端子排应考虑维护、检修、调试的方便。
在一次不断开的情况下(1000V以上的一次回路)保证二次回路端子排上进行工作的安全。
三.配线准备工作:3.1准备好材料和工具3.1.1配线用材料a.导线:根据用途选择导线b.配线辅助材料:接线端头,蛇形塑料管、号码套管、塑料扎带、塑料线槽等。
c.中性凡士林3.1.2配线工具:剥线钳、尖嘴钳、弯线钳、螺丝刀、冷压钳、圆嘴钳、活动板手、套筒板手、电工刀、卷尺等。
3.2认真熟悉理解有关图纸及工艺要求。
3.3对照图纸检查核对已装电器型号、规格及安装位置是否正确。
四.工艺流程4.1根据图纸确定配线途径。
4.2按配线途径量线、正确落料、两端套上接线号,按配线途径敷设。
4.3将敷设后的线束进行捆扎,对于平行配线(扁平线束),当层数较多时,中间适当嵌入绝缘纸板,以保证线束挺直。
在扎带捆扎处中间应垫上绝缘纸。
4.4在敷设过程中要依次分出、补入接至各电器元件之导线,逐步形成总体线束和分支线束。
4.5按二次接线图将导线分别接至各电器元件及端子上,在接上前应把多余的导线剪去,用剥线钳剥除适当长度绝缘层,并除去芯线表面氧化膜及粘着物。
BV型导线在接线号后面根据螺钉大小弯制羊眼圈,BVR型导线在端头上套上适用的UT型直接插端头,且用冷压钳压紧并搪锡,接于所接端子上,而后旋紧螺钉。
4.6剥除杂物,小螺母、垫片等不得落入元器件内,遇有落入时,应及时取出,确保元器件动作正常。
五.工艺要求5.1线束敷设布置:主线束与分支线束除应保持横平、竖直、牢固、满足配线要求外,同时还应考虑施工维护、检查、试验方便;并不得占用供用户接入电缆的途径与装置用来布置柜内的二次接线。
5.2线束敷设沿途中,当遇有金属障碍时,则应弯曲越过,导线与金属之间应保持不小于4mm电气间隙。
5.3当线束穿过金属时,金属件上一般要嵌上橡皮圈,如嵌放橡皮圈有困维时,二次线必须包上塑料带或套上蛇形塑料管。
5.4二次配线线束一般要采用成束配线(圆形配线),如采用平行排列配线(扁形线束),线束层次不应超过4层,每层线数应根据选用胶木夹的宽度来定。
5.5二次线的敷设不允许从母线相间或按装孔中穿过。
5.6二次导线用支架及胶木夹固定,支架间距:横向不超过300mm,纵后不超过400mm,线束要求牢固不松动,固定处之间不允许有过大颤动。
5.7过活门处之线束,应将一端固定在柜箱支架上,另一端固定于活门支架,线束长度为活门开启到最大限度时,两支架的距离的1.2—1.4倍,并弯曲成U形,外面绕上缠绕管,以保证活门启闭过程中不损伤导线。
5.8两扎带捆扎距离不小于150mm,在线束始末两端及分线前,均必须扎牢,而在线束中间则要求均匀分布。
5.9线束或导线的弯曲,不得使用尖嘴钳或钢丝钳,只许用手或弯线钳进行,以保证导线的绝缘不受损坏,导线的最小弯曲半径不得小于导线绝缘外径的二倍。
5.10导线选用见表一:5.11 所有仪表继电器、电器设备、端子及连接的导线,均应有完整、清楚、牢固正确的接线号。
接线号的方向应一致(水平方向至左向右,垂直方向至下而上),导线羊眼圈应按顺时针方向弯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