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肿瘤分型
- 格式:ppt
- 大小:1.00 MB
- 文档页数:27
2023年检验类之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综合检测试卷B卷含答案单选题(共100题)1、正常人血浆中钙、磷浓度乘积是A.40~50mg/dlB.45~50mg/dlC.30~35mg/dlD.36~40mg/dlE.没有固定关系【答案】 D2、经常用作皮肤试验来检验细胞免疫的抗原是哪种A.心磷脂抗原B.结核菌素C.肿瘤相关抗原D.核抗原E.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答案】 B3、真菌的繁殖器官是()。
A.菌丝B.孢子C.酵母D.类酵母E.霉菌【答案】 B4、引起仪器法网织红细胞计数结果偏低的影响因素是A.巨大血小板B.血小板聚集C.样本储存在室温过久D.红细胞内有寄生虫E.红细胞包涵体【答案】 C5、免疫球蛋白的型及亚型分型依据是A.VH抗原性的不同B.CL抗原性的不同C.CH抗原性的不同D.VL抗原性的不同E.CV抗原性的不同【答案】 B6、关于淀粉酶和脂肪酶测定临床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急性胰腺炎时,血清脂肪酶活性升高持续时间比淀粉酶长B.急性胰腺炎时,对于就诊较晚的患者,血清脂肪酶测定比淀粉酶更有诊断意义C.胰淀粉酶对诊断急性胰腺炎意义较大D.蛋白酶测定对胰腺炎诊断最有价值E.急性胰腺炎时,患者可能出现血清淀粉酶正常而脂肪酶升高的情况【答案】 D7、在ELISA定性检测时,当弱阳性室内质控为阴性时,应该如何处理当天的检测结果A.阳性结果可以发出,找到失控原因后,对阴性样本重新进行检测B.先将结果发出,再查找原因C.报告一律不发,找到失控原因后,对所有样本重新进行检测D.阴性结果可以发出,找到失控原因后,对阳性样本重新进行检测E.报告发出,下次检测时更换质控品【答案】 A8、下列有关红细胞平均值的叙述,正确的是()。
A.MCHC的单位是皮克B.MCV的单位是飞升C.MCH的单位是g/LD.MCV表示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E.MCH表示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答案】 B9、下列何种因素可导致低钾血症A.急性溶血B.肾功能衰竭C.酸中毒D.慢性消耗性疾病E.大面积烧伤【答案】 D10、患儿男,6个月。
检验类之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师)考前冲刺训练试卷含答案讲解单选题(共20题)1. 患儿女,10日龄。
颈项强直、抽搐、脑脊液查到中性细胞,最不可能的病原体是A.金黄色葡萄球菌B.大肠埃希菌C.脑膜炎奈瑟菌D.无乳链球菌E.铜绿假单胞菌【答案】 C2. 不引起人兽共患寄生虫的原虫是A.杜氏利什曼原虫B.人体疟原虫C.弓形虫D.隐孢子虫E.以上都是【答案】 B3. 急性白血病易发生感染主要是由于()。
A.长期贫血B.广泛出血C.成熟粒细胞缺乏D.继发性营养不良E.白血病细胞过多【答案】 C4. 符合正常骨髓象特征的是A.原粒+早幼粒占10%B.红系占有核细胞的32%C.全片巨核细胞数为20个D.单核细胞占7%E.淋巴细胞占30%【答案】 C5. 白细胞计数的参考值正确的是A.成人(4~10)×10B.成人(6~10)×10C.新生儿(12~15)×10D.新生儿(12~20)×10E.2岁以上儿童(5~10)×10【答案】 A6. 疟原虫确诊有赖于A.镜检B.间接荧光抗体试验C.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D.ELISA法E.斑点免疫结合试验【答案】 A7. 患者男,56岁。
在进行“右肝癌切除”手术过程中突然大出血,急需输血。
该患者的血型为“A型,Rh阴性”,但此时血站没有同型血,在紧急情况下可以接受的血型是()。
A.AB型、Rh阴性B.B型、Rh阴性C.B型、Rh阳性D.O型、Rh阴性E.O型、Rh阳性【答案】 D8. 丙酮与亚硝基铁氰化钠和硫酸铵作用后生成化合物的颜色为A.绿色B.黑色C.红色D.紫色E.蓝色【答案】 D9. 关于原发性骨髓纤维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是克隆性骨髓增生性疾病B.骨髓粒系增生正常C.骨髓巨核系明显增生D.纤维组织并非肿瘤性增生E.外周血可出现幼稚粒细胞和(或)幼稚红细胞【答案】 B10. 2000年WHO在血液肿瘤分型中,将急性白血病诊断中骨髓原始细胞的数量规定为A.≥10%B.≥15%C.≥20%D.≥25%E.≥30%【答案】 C11. 从腹腔感染患者腹腔液中分离一革兰阴性杆菌,氧化酶阴性,苯丙氨酸脱氨酶阳性,在血平板上有迁徙生长,H2S阳性,它可能是()。
血液肿瘤的分子诊断艾迪康医学检验中心有限公司——中国首家全国连锁经营的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cn随着分子生物学及其相关技术的迅速发展,血液系统肿瘤的诊断已进入“精确诊断”时代。
目前血液学实验室中主要的分子生物学平台包括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测序技术和基因芯片等;这些技术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等优点,在血液肿瘤的诊断、分型、预后判断、疗效评估、微小残留病的监测及个体化治疗等多个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们简要概述分子生物学在血液肿瘤诊断中的应用和进展。
一、急性白血病急性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在分子水平发生异常而导致的分化障碍和凋亡阻滞的异质性疾病。
具有相同分子遗传学异常的白血病在致病机制、细胞形态、免疫表型和预后等方面基本相似。
融合基因主要通过染色体的易位形成,是急性白血病的一种重要致病机制,融合基因的检测已成为急性白血病诊断和分型的重要依据。
AML1-ETO、PML-RARα、CBFβ-MYH11等是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最常见的融合基因,可据此进行诊断和分型,当患者出现以上3种重现性遗传学异常时,即使原始细胞<20%,也诊断为AML;B系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较常见的融合基因包括BCR-ABL、TEL-AML1、E2A-PBX1、MLL-AF4和MYC-IgH等;T-ALL较常见的融合基因有SIL-TAL1和RHOM2-TCRδ等。
此外,许多较罕见的融合基因也被陆续报道,如DEK-CAN、NUP98-HOXA9、NUP98-HOXD13和GTF2I-RARA等。
预后危险度分层是制定治疗策略的主要依据,FLT3-ITD、c-kit、NPM1和CEBPα的突变已被常规用于对AML进行危险度分层。
FLT3-ITD和c-kit为不良预后因素,而NPM1和双突变的CEBPα患者大多预后良好。
除此之外,近年来发现了更多的基因如DNMT3A、IDH1、IDH2、TET2、WT1、ASXL1、KRAS、NRAS、RUNX1和CBL等突变,大多为AML预后不良的指标。
2022-2023年检验类之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师)押题练习试卷B卷附答案单选题(共100题)1、高温对细菌具有明显致死作用,常用以消毒和灭菌,多数无芽胞的细菌在55~60℃温度下作用多长时间就可死亡()A.5~10分钟B.15~20分钟C.30~60分钟D.1~2小时E.2~4小时【答案】 C2、既产生肠毒素(毒素A),又产生细胞毒素(毒素B)的细菌是A.破伤风梭菌B.产气荚膜梭菌C.双歧杆菌D.艰难梭菌E.消化链球菌【答案】 D3、以下哪一项不符合早幼粒细胞的形态特征A.胞核位于中央或偏位B.胞浆中有特异性颗粒C.胞浆中有非特异性颗粒D.胞浆嗜碱性E.核仁可见或消失【答案】 B4、鉴别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与类白血病反应的要点是A.周围血涂片找到幼稚粒细胞B.周围血涂片找到幼稚红细胞C.是否有贫血及血小板减少D.Ph染色体阳性E.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答案】 D5、干扰实验的偏差等于A.两组干扰样品测定值之差B.两组基础样品测定值之差C.干扰样品测定值与基础样品测定值之差D.干扰样品测定值与真值之差E.干扰样品测定值与基础样品的理论值之差【答案】 C6、下丘脑分泌的激素应除外A.TRHB.CRHC.GnRHD.ACTHE.GHRH【答案】 D7、1小时尿液有形成分计数,留取尿标本时间为A.24小时B.2小时C.12小时D.3小时E.1小时【答案】 D8、下列哪种疾病是非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疾病A.重症肌无力B.慢性甲状腺炎C.慢性溃疡性结肠炎D.系统性红斑狼疮E.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答案】 D9、悬滴法观察霍乱病人的米泔水样便,可见弧菌呈A.“鱼群”样B.“竹节”样C.无规则D.“球拍”样E.“游走”样【答案】 A10、在诱发抗体合成过程中,免疫记忆由以下哪种细胞显示出来A.T细胞B.B细胞C.巨噬细胞D.多形核中性白细胞E.NK细胞【答案】 B11、临床有出血症状且APTT正常和PT延长可见于A.痔疮B.FⅦ缺乏症C.血友病D.FXⅢ缺乏症E.DIC【答案】 B12、下列与病毒蛋白质作用无关的是A.保护作用B.吸附作用C.脂溶剂可破坏其敏感性D.病毒包膜的主要成分E.免疫原性【答案】 C13、发生沉淀反应的抗原为A.载体B.可溶性抗原C.明胶D.胶乳E.颗粒性抗原【答案】 B14、双缩脲法测定蛋白质含量,反应生成物的吸收峰为A.260nmB.322nmC.540nmD.578nmE.636nm【答案】 C15、指出下列不适当的组合()A.放射性碘摄取试验--甲状腺功能B.TC.地塞米松抑制试验--肾上腺皮质功能D.ACTH兴奋试验--肾上腺皮质功能E.GnRH兴奋试验--腺垂体功能【答案】 B16、临床实验室定量分析测定结果的误差应该是A.愈小愈好B.先进设备C.室内质控D.在允许误差之内E.质控试剂【答案】 D17、铁染色的基本原理是A.普鲁士蓝法B.钙-钴法C.偶氮偶联法D.氧化酶法E.以上都不是【答案】 A18、埃希菌属是A.革兰阴性短杆菌,散在排列,大多有周鞭毛B.革兰阳性,菌体染色不均匀,菌体一端或两端膨大C.革兰阴性,较粗大的杆菌,有明显的荚膜,无鞭毛D.革兰阴性,弧形或逗点状,细菌一端有单鞭毛E.革兰阴性双球菌,无鞭毛【答案】 A19、一般不作为胰腺癌肿瘤标志物的是()。
2023年检验类之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全真模拟考试试卷A卷含答案单选题(共100题)1、B细胞的主要功能不包括A.产生抗体B.递呈抗原C.杀伤靶细胞D.分泌细胞因子E.免疫调节【答案】 C2、冷藏保存电解质分析的标本,会引起()。
A.血清钾增高B.血清钾降低C.血清钠增高D.血清钠降低E.血清氯增高【答案】 A3、用于检测红细胞膜缺陷的试验是()。
A.血红蛋白电泳B.蔗糖溶血试验C.异丙醇沉淀试验D.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E.Coombs试验【答案】 B4、肾移植后排斥反应,尿中可出现()。
A.大量酸性细胞B.大量淋巴细胞C.大量肾小管上皮细胞D.大量颗粒管性E.大量透明管性【答案】 C5、肾单位不包括A.肾小球B.髓袢升支C.髓袢降支D.集合管E.近曲小管【答案】 D6、下列结果符合亚临床甲减的诊断的指标是()。
A.T3升高,T4不变,TSH不变B.T3不变,T4不变,TSH升高C.T3不变,T4不变,TSH下降D.T3升高,T4升高,TSH不变E.T3不变,T4升高,TSH不变【答案】 B7、患者男,脑髓液常规结果:WBC:30×106/L。
分类:单个核细胞90%,多个核细胞10%。
最可能为()。
A.结核性脑膜炎B.化脓性脑膜炎C.病毒性脑膜炎D.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E.结果无特异性,无法判断【答案】 C8、患儿男,出生5天,检查TSH36mU/L,应首先怀疑该新生儿患有()。
A.原发性甲减B.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C.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D.TSH分泌肿瘤E.异位TSH综合征【答案】 A9、对有胸痛或胸部不适而ECG检查结果正常的患者,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不需要进一步作与急性心肌梗死有关的生化标志物的检测B.可以排除急性心肌梗死C.可以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D.不能排除急性心肌梗死E.以上都不对【答案】 D10、检测细胞免疫缺陷的细胞免疫功能试验是()。
A.速发性皮肤点刺试验B.溶血空斑试验C.淋巴细胞对PHA的免疫应答D.NBT还原试验E.免疫球蛋白检测【答案】 C11、Coombs试验的主要用途是()A.检测不完全抗体B.检测不完全抗原C.检测IgM型抗体D.检测IgE型抗体E.检测完全抗原【答案】 A12、a级精子的运动情况为()。
2024年检验类之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通关考试题库带答案解析单选题(共45题)1、临床上检测CK-MB多用于诊断A.肝脏疾病B.心脏疾病C.肾脏疾病D.大脑疾病E.胆囊疾病【答案】 B2、在某天的室内质量控制,其中有一水平质控品发生失控A.立即进行校准B.立即更换试剂C.立即更换质控品D.立即重新检测E.立即重新定标【答案】 C3、双缩脲测定血浆总蛋白,叙述正确的是A.反应复合物的吸收峰在540nm处B.反应复合物的吸收峰在650~750nm处C.反应物吸收峰在280nm,215~225nm处D.该方法是一种染料结合法E.该方法是一种散射比浊法【答案】 A4、为减少化疗和放疗对肿瘤患者的全身性伤害,药物靶向治疗已成为关注焦点。
制备肿瘤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连接相应的毒性分子后可实现肿瘤的靶向治疗。
A.组合抗体库技术B.B细胞杂交瘤技术C.嗜菌体抗体技术D.T细胞杂交瘤技术E.基因工程抗体技术【答案】 D5、酶偶联法测定代谢物浓度时,指示酶反应呈()。
A.零级反应B.一级反应C.二级反应D.零级反应和一级反应的混合反应E.一级反应和二级反应的混合反应【答案】 B6、抗可溶性抗原的抗血清要长期保存,理想的方法是A.液体4℃B.低温C.加叠氮钠D.冷冻干燥E.室温即可【答案】 D7、用A型、B型、O型标准红细胞鉴定血型,结果分别为(-)、(+)、(-),则被鉴定的血型是()。
A.A型B.B型C.O型D.AB型E.A1亚型【答案】 A8、在2000年WHO血液肿瘤分型,将急性白血病诊断中骨髓原始细胞的数量规定为大于A.10%B.15%C.20%D.25%E.30%【答案】 C9、Ⅳ型超敏反应会出现()。
A.中性粒细胞浸润B.单核-巨噬细胞浸润C.B淋巴细胞浸润D.嗜酸性粒细胞浸润E.Th2型淋巴细胞浸润【答案】 B10、关于K-B纸片扩散法操作的描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各纸片中心距离不小于24mmB.纸片距平板内缘不应大于15mmC.直径90mm的平皿可贴6张纸片D.纸片贴牢后避免移动E.35℃培养16~18小时后阅读结果【答案】 B11、患者男性,15岁。
实用标准文案常见血液肿瘤FISH检测小册文档大全实用标准文案文档大全一.FISH是什么FISH即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是在细胞遗传学水平上检测染色体及基因数目和结构异常的一种分子病理检测技术。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标记了荧光素的核酸作为探针,按照碱基互补原则,与待检样本中与之互补的核酸经过变性-退火而形成杂交双链核酸,然后通过荧光显微镜进行检测和分析。
FISH技术具有直观、快速、敏感性高和方便灵活等特点,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的肿瘤遗传学及各种基因相关疾病的分型与个体化治疗等多个领域。
实用标准文案二.血液肿瘤的诊断分型MICM:血液肿瘤诊断的精确分型是临床选择正确治疗方案的前提,目前国际上通用的是结合细胞形态学(Morphology)、免疫学(Immunology)、细胞遗传学(Cytogenetics)和分子生物学(Molecular)的MICM分型。
形态学诊断(Morphology)细胞学:外周血、骨髓涂片,淋巴结穿刺组织学:骨髓、淋巴结活检文档大全实用标准文案●免疫学检查(Immunology)免疫组化(IHC),流式细胞(FCM)●细胞遗传学检查(Cytogenetics)核型分析,荧光原位杂交(FISH)●分子生物学检查(Molecular)PCR,DNA测序三.FISH技术的作用及优势FISH作为一项很重要的分子遗传学检测技术,在血液肿瘤的诊断中有很大的作用,得到了NCCN等国内外各大血液肿瘤诊疗指南的认可和建议。
目前与血液肿瘤相关的FISH探针有接近100种,常用的就有60种左右,包括急慢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多发性骨髓瘤(MM)、淋巴瘤等多种血液肿瘤。
文档大全实用标准文案FISH技术的相对优势:●FISH技术更敏感,可检测出核型分析检测不出的细微缺失或易位,如MDS中的5q缺失综合征;●FISH技术不需要中期分裂相细胞,而核型分析需要培养时间较长且需要较高的操作要求;●FISH技术是在细胞形态的基础上进行结果判读,可有效地降低假阴性或假阳性的风险,而PCR技术经过倍增扩增,不能在形态的基础上判读,对实验要求高,易产生假阴性或假阳性。
髓系白血病分型基因融合标准髓系白血病是一种恶性肿瘤,通常涉及骨髓和血液系统,其中特定基因融合是一种重要的遗传异常,有助于确定疾病的类型和治疗方法。
不同类型的髓系白血病通常与不同的基因融合相关。
以下是一些髓系白血病中常见的基因融合及其分类:1.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BCR-ABL1(Ph+ ALL):这是最常见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基因融合,涉及BCR(Breakpoint Cluster Region)和ABL1(Abelson proto-oncogene 1)基因的融合。
这是慢性骨髓性白血病(CML)和一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特征,通常需要靶向治疗。
2.急性髓系白血病(AML):•RUNX1-RUNX1T1(t(8;21)):这是一种AML的亚型,涉及RUNX1和RUNX1T1基因的融合。
这一融合在AML中比较常见。
•CBFB-MYH11(inv(16)或t(16;16)):这是AML的另一个亚型,包括CBFB和MYH11基因的融合。
•PML-RARA(t(15;17)):这是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特征,涉及PML和RARA基因的融合。
3.慢性骨髓性白血病(CML):•BCR-ABL1:这是CML的特征,如前面提到的,它涉及BCR和ABL1基因的融合。
髓系白血病的分类基于细胞学和遗传学特征,基因融合是其中一个关键标志。
不同的基因融合可以影响疾病的预后和治疗方法。
因此,对于确诊髓系白血病患者,常常需要进行细胞学和分子遗传学检测,以确定具体的基因融合和疾病类型,从而指导治疗策略的选择。
治疗通常包括化疗、靶向治疗、干细胞移植等,具体取决于疾病的亚型和临床情况。
WHO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分类分型及标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血液科郭熙哲1997年来自美、欧、亚等各大洲的国际血液病学家和肿瘤学家组成的临床医师委员会与病理学家共同讨论,提出了世界卫生组织(WHO)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分类法,通过2年的临床试用后,于1999年及2000年对新分类进行了修订,做了进一步的解释和认定,形成WHO 2001分类,下面就WHO关于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分类分型及标准作简单的介绍。
WHO将髓系恶性病分为4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CMPD),骨髓增生异常/骨髓增殖性疾病(MD/MPD)。
一、急性白血病<一>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分类WHO是根据形态学,免疫表型,遗传学和临床特点来综合分类,WHO与FAB分类的显著不同点:<1>诊断AML时FAB要求骨髓原始细胞数≥30%,而WHO则为原始细胞数≥20%;<2>伴有特殊染色体类型AML如t(15;17);t(8;21);inV(16)和t(16;16)等.诊断时除单独列出外,BM(骨髓)原始细胞可≤20%; <3>由MDS(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或MPD(骨髓增殖性疾病)转化而来及治疗相关性的AML (treatment related AML)单独列出;<4>免疫表型需用单克隆抗体,常用的特异单抗有:造血干/组细胞为CD34、HLA-DR;粒细胞为MPO、CD13、CD15、CD117、CD33;单核细胞为CD14等;<5>增加了AML新的病谱,分类具体如下:1. AML伴有重现细胞遗传学异常;此类AML不仅具有明确的形态学特点,而且其细胞遗传学的异常是预后比较好的标志,即CR率高,长期生存率及治愈倾向较大。
1.1 AML有t(8;21)(q22;q22)[AML-((CBFα)/ETO)]:其细胞形态学的特点相当于我国AML分类的M2b,本型年轻患者较多,常有粒细胞肉瘤,骨髓原始粒细胞≤20%,免疫表型为粒细胞抗原:CD13+,CP33+,MPO+,CD34+,偶有CD19和CD45呈阳性,占AML发生率的15%。
最新: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在血液肿瘤中应用的专家共识血液肿瘤是起源于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具有高度异质性。
2022版《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WHO分类》根据肿瘤细胞的来源,将血液肿瘤主要分为髓系增殖和肿瘤、髓系/淋系肿瘤和其他谱系未定白血病、组织细胞/树突状细胞肿瘤、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和肿瘤、T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和肿瘤、NK细胞肿瘤、淋巴组织间质源性肿瘤、遗传性肿瘤综合征8个大类。
血液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与其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尤其是细胞免疫功能密切相关S'随着疾病的发生发展,免疫微环境也随之发生相应变化,进而引起外周血中各种免疫细胞亚群的改变。
淋巴细胞是构成人体免疫系统的主要细胞,根据淋巴细胞表面的标记物和功能,淋巴细胞可以分为许多不同的群体。
临床上常用流式细胞术(FCM)对外周血中的不同群体的淋巴细胞进行鉴别和计数,包括CD3÷T淋巴细胞,CD3+CD4+辅助/诱导T淋巴细胞,CD3+CD8+抑制/杀伤T淋巴细胞,CD3CD19÷B淋巴细胞,CD3-(CD16÷CD56)+NK淋巴细胞,简称为TBNK,及CD3+CD4+CD25+CD127∣ow∕-调节性T细胞(Treg)⑶等。
本共识中将TBNK和Treg统称为淋巴细胞亚群。
血液肿瘤作为造血干细胞异常的恶性肿瘤,疾病的多种因素会影响免疫细胞的产生、增殖及分化,使外周血的淋巴细胞数量与功能产生异常⑷,导致免疫功能失调卯6],因此对血液肿瘤患者进行规范的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十分必要。
为了规范淋巴细胞亚群检测中的实验方案、技术操作,使更多相关领域的临床、科研和实验室技术人员认识到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在血液肿瘤患者诊断、预后评估、治疗指导中的作用及注意事项,进一步促进其在血液肿瘤中的应用,中国医药质量管理协会医学检验质量管理专委会结合文献学习和多家医疗机构的临床工作实践制定了本专家共识。
1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在血液肿瘤中的意义□l・1血液肿瘤的发生.进展.预后与免疫功能的关系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对肿瘤细胞有监视和清除作用,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