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氨危险特性及安全管理要求PPT精选文档
- 格式:pptx
- 大小:4.17 MB
- 文档页数:38
液氨危险特性及安全管理要求一、液氨危险特性1.1 物理特性液氨是一种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在常压下熔点为-77.7°C,沸点为-33.4°C,密度为0.771 g/cm³,非常易挥发,易远距离扩散,容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1.2 化学特性液氨是一种极度活泼的化学物质,它能够与任意的有机物质及大部分的无机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遇到火源、氧化剂、酸、可燃物等易引起爆炸,如没有适当的措施,在一般温度下会发生自发性的氧化,加热或受到火源等刺激,可引起猛烈反应或爆炸。
1.3 危险特性及后果液氨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化学物质,具有强烈的刺激性、腐蚀性和毒性。
在空气中浓度达到5-50%时,会引起头痛、嗜睡、昏迷等症状,1-5%即可对人员造成威胁性影响,0.5%以下即可造成生命危险。
而在爆炸性的混合气体下,液氨可引发爆炸,导致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液氨安全管理要求为了保障生产场所和人员的安全,液氨必须严格遵守以下安全管理要求:2.1 储存要求1.液氨储存场所应设有警示标识,进出口处应安装安全门,并配置良好通风装置,以确保储罐内气体的通风,避免气体积聚和泄漏,同时要有防雷电、抗震设施,储罐应定期检验。
2.储存场所应禁止任何火种、火焰、明火、高温、有机溶剂等易燃物品进入,设有火灾物品存放贮藏室,存放室应与液氨存储车间分开,且设有专人管理和监督,保证贮装的安全性。
3.液氨储罐应该垂直放置,避免储罐倾倒,同时应加固储存框架,防止车辆撞击。
2.2 使用要求1.液氨作为化工原料,必须在专业化工厂内使用。
2.液氨的使用人员必须具有相关安全技能和操作证书,按照工艺流程操作,而且必须戴防护口罩、手套、防护眼镜等劳保用品。
3.在液氨的使用过程中,必须定期对设备和管道进行检查,确保设备和管道的完整性并进行修理和维护。
如发现管道和设备出现漏氨和渗漏现象,要及时采取措施,尽快停止泄漏。
2.3 废气处理要求废气处理设施应该在生产过程中直接与释放口相连,进行密闭输送,利用氨溶液吸收,处理后的气体将直接排放到大气中。
液氨危险特性及安全管理要求安全监察部•企业发展的需求•安全管理的需要•当前形势的要求我厂五期、六期脱硝系统设计有氨站,一千多米气氨管道贯穿全厂,员工亟需掌握相关知识,确保人身安全。
使员工了解液氨的储存、接卸、个人防护和应急处置知识,增强安全意识,避免事故发生及不必要的人身伤害。
近两年来我国的液氨事故频发,尤其是长春宝源丰禽业公司特大液氨泄漏事故和上海“8.31”重大氨泄漏事故,给我们敲响了液氨安全的警钟。
1液氨的理化特性和危险性2如何确保液氨的使用安全3典型液氨事故案例4发生液氨事故的应急处置措施液氨的理化特性和危险性▪液氨,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
氨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应用广泛,为运输及储存便利,通常将气态的氨气通过加压或冷却得到液态氨,储存于耐压钢瓶或钢槽中。
液氨在工业上应用广泛,而且具有腐蚀性,且容易挥发,所以其化学事故发生率相当高。
▪▪分子式:NH3▪分子量:17.04▪熔点(℃):-77.7▪沸点(℃):-33.5▪气氨相对密度(空气=1):0.59▪液氨相对密度(水=1):0.7(-33℃)▪临界温度(℃):132.5▪临界压力(Mpa):11.40高膨胀性腐蚀性满量充装液氨的钢瓶,在0—60℃范围内,温度每升高1℃,其压力升高约1.32—1.80MPa ,因而液氨储罐超装极易发生爆炸。
氨具有较强的腐蚀性,皮肤和眼睛接触液氨可致灼伤和组织坏死。
潮湿的皮肤或眼睛接触高浓度的氨气能引起严重的化学烧伤;氨气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氨的爆炸极限为15~28%;在爆炸极限内遇明火、静电火花、高热即能引起燃烧爆炸。
超过则会引起燃烧。
轻度吸入可致鼻咽炎和气管炎。
吸入高浓度氨可引起呼吸道水肿,导致反射性呼吸停止。
氨吸入5 ~10 min 致死的浓度为0.5%;液氨危险加强防范如何确保液氨的使用安全12345涉氨法律法规液氨储罐和设备管理涉氨企业安全管理应急预案管理液氨接卸管理液氨安全使用管理规定公司制度行业规范国家标准国家标准法律法规•国家安监总局《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监总局40号令)2011年8月5日颁布实施•国家质检总局《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办法》(国质检锅【2003】207号)•国家质检总局《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工业管道》(TSG D0001-2009)•国家石油和化学《石油化工常用法兰垫片选用导则》(SHB-S01)•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液氨使用安全管理规定(试行)》▪涉氨法律法规▪液氨储罐和设备管理五期液氨储罐六期液氨储罐⏹设计储量超过10吨的液氨储罐进出口管线(含气相、液相)必须设置具有远程控制功能的紧急切断阀。
液氨管理制度ppt第一部分:引言液氨是一种常用的工业气体,在化工、制冷等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然而,液氨是一种具有较高危险性的气体,一旦泄漏或者错误使用,就可能会对人员安全和环境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对液氨的管理和使用必须非常严格,需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来确保液氨的安全使用。
本PPT将详细介绍液氨管理制度的内容,包括液氨的安全存储、使用、泄漏处理等方面,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和使用液氨,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
第二部分:液氨的性质和危害1. 液氨的性质液氨是一种无色、无味、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其化学性质活泼,易与水和热反应。
液氨的沸点很低,易液化,具有较高的压力,需在高压容器中存储和运输。
2. 液氨的危害液氨具有毒性和刺激性,长时间暴露会对人员的呼吸系统和眼睛造成伤害。
此外,液氨的泄漏还可能导致火灾和爆炸,对环境和人员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第三部分:液氨的安全存储1. 存储容器的选择液氨需存储在高压容器中,因此存储容器的选择至关重要。
一般采用压力容器或气瓶来存储液氨,需确保存储容器具有合格的品质和安全认证。
2. 存储场所的规划液氨的存储场所需远离火源和热源,通风良好,并设有泄漏报警装置。
存储场所应有明确的标识和隔离措施,以确保安全。
3. 存储管理制度企业应建立液氨存储管理制度,规定存储容器的检验周期、使用规范等内容,确保存储安全。
第四部分:液氨的安全使用1. 使用设备的选择液氨的使用需配备合格的输送管道、阀门和其他设备,确保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泄漏。
2. 使用操作规范使用液氨需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如戴好防护装备、操作手册、禁烟区域等。
3. 使用场所的规划企业需对液氨使用场所进行规划,确保通风、排气等设施完善,以减少泄漏的可能性。
第五部分:泄漏应急处理1. 泄漏报警企业应建立液氨泄漏报警机制,确保一旦发生泄漏,能够及时得到响应。
2. 撤离和封闭一旦发生泄漏,应立即撤离受影响的人员,并对泄漏现场进行封闭,防止泄漏扩散。
液氨的品质参数、主要特性、危害及泄漏处理措施、液氨的品质参数二、氨的主要特性氨属可燃、易爆、有毒物质,危险类别为2.3类,其主要性质见F表:三、液氨泄漏的危害1、易气化扩散发生泄漏时,由液态变为气态,液氨会迅速气化,体积迅速扩大,没有及时气化的液氨以液滴的形式雾化在蒸汽中;在泄漏初期,由于液氨的部分蒸发,使得氨蒸汽的云团密度高于空气密度,氨气随风飘移,易形成大面积染毒区和燃烧爆炸区,需及时对危害范围内的人员进行疏散,并采取禁绝火源措施。
2、易中毒伤亡氨有毒,有刺激性和恶臭味的气体,容易挥发,氨泄漏至大气中,扩散到一定的范围,易造成急性中毒和灼伤,每立方米空气中最高允许浓度为30mg/m3,当空气中氨的含量达到0.5-0.6% ,30 分钟内即可造成人员中毒;氨气侵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是皮肤,感觉器官,呼吸道和消化道等部位.轻度中毒症状为:眼口有干辣感,流泪,流鼻涕,咳嗽,声音嘶哑,吞咽食物困难,头昏疼痛,检查时可见眼膜充血水肿,肺部可听到少数干罗音;重度中毒症状为:在高浓度氨气作用下,头,面部等外露部位皮肤或造成重二度化学灼伤,还可出现昏迷,精神错乱,痉挛,也可造成心肌炎或心力衰竭,少数因反射性声门痉挛或呼吸停止呈触电式死亡。
3、易燃烧爆炸氨既是有毒气体,又是一种可燃气体,氨的自燃点为651 C,燃烧值为2.37-2.51J/m 3,临界温度为132.5 C,临界压力为11.4Mpa , 氨在空气中的含量达11-14%时,遇明火即可燃烧,其火焰呈黄绿色,有油类存在时,更增加燃烧危险;当空气中氨的含量达15.7%-27.4%时,遇火源就会引起爆炸,最易引燃浓度17%,产生最大爆炸压力0.58Mpa ;液氨容器受热会膨胀,压力会升高,能使钢瓶或储罐爆炸.4、易污染环境氨可以污染空气,在风力的作用下,这种有毒气体随风飘移,造成大范围的空气污染,对人畜产生危害;如果液氨大量泄漏流到河流,湖泊,水库等水域,则造成水污染,严重时该水域的水未经处理不能使用.5、易发生次生事故氨不稳定,遇热分解,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