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文系统下西文期刊回溯建库技巧探究——以河海大学图书馆为例
- 格式:pdf
- 大小:257.49 KB
- 文档页数:3
浅谈民文书刊回溯建库工作经验本文就我校图书馆对馆藏民文图书、期刊和报纸进行回溯建库工作的程序、具体实施等作了详细的介绍,并提出了民文文献编目和数字化的发展趋向。
标签:回溯建库;民文文献;高校图书馆图书馆书目数据库建设是实现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的基础。
回溯建库就是图书馆运用集成的高性能软件系统,将馆藏书目文献资源数字化,使其成为计算机可读的、有组织的相关文献信息的集合。
回溯建库工作其目的就在于全面实现图书馆自动化管理,从而更有效地提高馆藏文献资源的利用率。
回溯建库工作是图书馆从手工编目过渡到计算机编目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是馆藏文献信息自动化存储、交换、检索的基础。
而建立一个质量可靠的数目数据又是图书馆整体业务水平高低的标志。
目前在我国图书馆领域里,民文文献数据库建设还处在相对落后的阶段。
新疆作为一个多民族聚住地区,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维吾尔、哈萨克等少数民族拥有着自己的语言文字和独特的文化。
所使用的文字比较独特,写法也和英文、中文不同,方向从右到左。
虽然在新闻业、出版业以及传播等行业克服了文字编辑和出版上的困难,但在目前图书馆所使用的软件平台上进行编目时出现系统不兼容和显示乱码等现象,限制了民文文献资源的数字化管理。
如何在现有的技术和条件下进行民文文献的回溯建库,从而实现民文文献的自动化管理成为我们图书馆工作者急需解决的难题。
新疆大学图书馆自2000年开始对民文图书进行回溯建库,初步建立了民文图书书目数据库。
本文就我馆民文图书和过刊回溯建库的经验,对民文文献数字化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
1.民文图书回溯建库的过程1.1民文图书回溯建库的前期准。
1.1.1确定编目使用文字。
众所周知,在新疆,维吾尔、哈萨克等少数民族使用改革后的阿拉伯文字,图书、期刊、报纸等出版物也以改革后的阿拉伯文为主。
而当时我馆用的Windows98和丹诚图书馆管理软件不太支持阿拉伯文字,给我馆民文图书的回溯建库带来了困难。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我馆于1999年12月组织我校计算机专业、语言学专业和自治区语言文字委员会等部门的权威专家进行反复讨论,最后确定用汉语拼音文字来对民文图书进行编目。
图书馆回溯建库的必要性探析图书馆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占用重要的地位,是人们提高文化素质,查阅相关资料的重要的场所。
对于解决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方面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
因此,加强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促进图书馆回溯建库工作的顺利进行就显得十分的重要了。
本文将就图书馆回溯建库的必要性展开讨论。
标签:图书馆回溯建库必要性自动化是现代图书馆对于图书检索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信息化时代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
但是,在图书馆回溯建库的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的,影响了我国图书馆现代化建设。
一、图书馆回溯建库存在的问题在图书馆回溯建库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着多种的形式,在不同的图书馆有着不同的具体表现。
1.图书馆回溯建库的投入问题图书馆回溯建库工作是系统的工程。
不仅时间长,工作量,而且在经费方面也有一定的要求。
如购买主机、打印机等硬件方面的投入;人员配置、软件开发等软件方面的投入,都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
但是,在当代图书馆的体制下,经费不足是普遍的现象,影响了图书馆回溯建库的进程。
2.同时数据整理方面出现是问题我国的图书馆在目录卡片管理一直是采取的人工的方式进行。
因此在目录卡片的数据的完整性方面存在瑕疵。
很多的目录卡片在信息记录方面存在误记或者漏记的现象,这都为图书馆回溯建库工作的展开制造了障碍。
3.卡片和图书不对应的问题传统的图书目录卡片的管理复杂、繁琐。
因此,在长期的运行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图书和目录卡片不对应的问题。
很多的图书由于种种原因已经不复存在,但是目录卡片依据在使用,也有很多新引进的图书没有相应的目录卡片。
无论是有卡无书,还是有书无卡,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图书的使用,限制了图书馆在资料阅读的方面的功能。
4.人员编制不足的问题为了尽快完成图书馆回溯建库工作,很多图书馆采取招募临时人员的办法解决在图书馆回溯建库过程中人员短缺的问题。
这种方式虽然在某种程度能够加快图书馆回溯建库工作的进程。
但是,由于临时人员缺乏图书馆目录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难免在工作过程中存在纰漏,影响了图书馆回溯建库工作在质量方面的保障。
如何建立西北地方文献回溯书目数据库如何建立西北地方文献回溯书目数据库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我国许多大中型图书馆都己实现了业务管理自动化,为图书情报信息的充分揭示和快速交流提供了方便。
甘肃省图书馆自1994年起,依靠丰富的馆藏资源和专业人员优势,己相继建立起中文普通图书书目数据库、中文期刊书目数据库、工具书、标准书目数据库。
伴着新世纪的脚步,西北地方文献回溯书目数据库建设己始,它是省图书馆数据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又是本地区地方文献数据库的一份子。
1 甘肃省图书馆西北地方文献藏书状况甘肃省图书馆是由1916年成立的甘肃省立兰州图书馆和1944年建立的国立兰州图书馆合并而成,目前藏书总量己达250多万册,其中西北地方文献的全面收藏是其馆藏特色。
甘肃省立兰州图书馆自本世纪初建馆之日起,就以征集各县志乘、乡贤遗著做为藏书建设的中心。
到了1944年6月,我国著名图书馆学家刘国钧先生在兰州创立了国立西北图书馆,提出藏书建设中的三项特别任务:“募集西北文献,搜罗西北文物,编纂西北问题参考书。
”(刘国均《国立兰州图书馆与西北文化》)并成立了“西北文物研究室”,专事西北地方文献的搜集、收藏、研究工作。
从刘国钧到现在,历届馆长都十分重视西北文献藏书的搜集开发利用,力图将甘肃省图书馆办成“西北文献的收藏中心,西北文化的研究中心,西北建设的参考中心。
”80多年来,逐步形成了一个学科结构合理、文献类型齐全、载体形式多样,在全国公共图书馆界占有优势的“西北地方文献”藏书体系。
目前共收藏西北地方文献15000多种,其中以西北史地类图书居多,敦煌学、丝绸之路、西域研究类图书也占有很大比例。
建立西北文献数据库,首先要明确西北地方文献的收藏范围。
根据1982年文化部颁发《省(自治区、市)图书馆工作条例》的规定,“搜集整理与保存文化典籍和地方文献”是省市公共图书馆的主要任务之一。
因此,各省市图书馆应有计划、有目的地补充馆藏,逐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适合本地读者需要的藏书体系。
浅谈图书馆期刊回溯建库工作【摘要】图书馆期刊回溯建库工作在数字化时代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探讨了回溯建库的意义,包括对知识积累和学术研究的促进作用。
其次阐述了回溯建库的步骤,重点介绍了数据整理、清洗和标准化等重要环节。
然后详细分析了回溯建库的关键技术,如文献检索算法和数据挖掘技术。
本文指出了期刊回溯建库面临的挑战,如数据质量、版权问题等。
展望了期刊回溯建库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加强国际合作、推动技术创新等建议。
通过本文的探讨,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图书馆期刊回溯建库工作,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指导。
【关键词】回溯建库、图书馆、期刊、意义、步骤、关键技术、挑战、发展方向、引言、结论1. 引言1.1 引言图书馆期刊回溯建库工作是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过去发表的期刊文献进行整理、归纳和数字化处理,使得这些信息资源能够被更广泛地利用和传播。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推进,回溯建库工作也日益受到重视和关注。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需要更多更方便的途径来获取信息,期刊回溯建库就为用户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信息检索工具。
通过对期刊文献的分类、索引和检索,用户可以更加快速准确地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节约了时间和精力。
本文将从回溯建库的意义、步骤、关键技术、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对图书馆期刊回溯建库工作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为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提升和发展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
2. 正文2.1 回溯建库的意义回溯建库是指根据一定的规则和方法,对过去的文献或期刊进行整理、汇编和分类,建立一个完整、可靠的数据库。
回溯建库对于图书馆和研究机构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回溯建库可以帮助研究者更加方便地获取历史文献和研究成果,从而减少他们的检索时间和成本。
通过建立完整的数据库,研究者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某一领域的发展历程和最新动态,为他们的研究提供更多的参考和支持。
回溯建库有助于保护文献和资料的完整性和可持续性。
023求知导刊2017年2月Feb.2017Journal of Seeking Knowledge Guide理论与探索LiLunYuTanSuo高校图书馆回溯建库探微俞莉莉,姚 远1.高校图书馆回溯建库准备阶段应密切注意的问题一个数据库是否能够有效满足读者的实际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一数据库的质量水平的高低。
为了确保回溯建库工作的质量水平,在前期准备工作中高校图书馆必须充分注意下述几点内容。
第一,做好催还外借图书的工作。
外借图书催还工作是保证图书信息资源完整性和统一性的基本环节。
在前期准备中,相关工作者必须根据书目借阅登记提前做好图书催还工作,必要时要尽可能地向借阅者说明其中的缘由,以确保催还工作的有效性。
第二,做好图书条形码的准备工作。
通常而言,图书资源所需的条形码一般需要在图书馆的统一组织下进行制作。
在回溯建库准备中,图书馆要密切注意这一问题。
第三,严格进行建库工作人员挑选,强化岗前教育和培训工作。
建库工作者的素质水平和专业能力对建库工作具有直接影响。
通常来说,编目人员是建库具体人选的主要力量,优先选择那些编目知识储备丰富、计算机操作能力较强、熟悉相关技术和规则的工作人员会让建库工作更顺利。
因此,在回溯建库前,相关机构应对建库工作人员进行仔细认真的挑选,对其进行有效培训,为建库工作的有效实施奠定基础。
2.数据录入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在高校图书馆回溯建库工作中,图书数据的录入可谓重中之重。
书目数据质量水平不但会对数据库的整体质量产生直接影响,而且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读者的文献检索。
因而,做好数据录入工作非常重要。
(1)录入数据的完整性。
建库工作者在建库的实际过程中有时会因过于着急进行数据录入,而盲目追求建库速度,这种取巧和突击的方式贪求简单化的做法,尽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建库速度,却会给建库工作的质量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
因而,在数据录入时,高校图书馆一定要充分注意图书数据录入的齐全性和完整性,不要盲目追求建库速度。
关于高校图书馆期刊回溯建库工作的思考作者:袁聪赵瑜璋来源:《亚太教育》2016年第19期摘要:对六盘水师范学院图书馆期刊回溯建库工作进行介绍和回顾,同时对该项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思考总结,并提出了建立标准化、规范化期刊数据库的意义。
关键词:图书馆;期刊;回溯建库中图分类号:G2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7-0197-01在2014年初,我校图书馆开始进行期刊回溯建库的工作。
为了最高效的完成期刊回溯建库工作,使数据库尽快投入使用。
我馆成立了期刊回溯建库工作小组,由馆长担任组长,采编部主任担任副组长,采编部2位业务骨干实践参与回溯建库工作。
经过两年多的共同努力,我馆期刊回溯建库工作已基本完成,目前期刊数据库也开始了试用。
笔者结合六盘水师范学院图书馆期刊回溯建库的工作实践,针对该项工作进行了一些思考。
一、前期准备环节在期刊回溯建库工作开展以前,我馆和大多图书馆一样,工作中存在着“重书轻刊”的现象。
那么,对于要开启一项新的工作,前期准备环节就显得很重要,包括人员的培训组织、期刊现状调查、系统软件选择、回溯方案的确立等。
我馆实际参与期刊回溯建库工作的只有2位采编部同志,造成最后完成工作耗费的时间相对较长。
所以如果能再多分配1或2位同志参与到工作小组,应该会更高效的完成该任务。
我馆成立于1978年,馆藏期刊合订本资源数以万册,经历了30多年的积累,内容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其中还有部分珍贵的外文期刊。
我们将期刊按年份为单位进行了清点梳理并做了相应统计,这样有利于后续著录等工作的进行。
但是工作量巨大,这里要特别感谢我校义工团队的同学们给予的大力支援。
我馆2010年以来一直使用的是江苏汇文文献信息服务操作系统Libsys4.0,虽然版本相对较低,但通过工作实践来看,该系统还是能够满足期刊回溯的要求。
如果这个系统软件能够升级到更高版本,相信工作起来应该会更高效一些。
为了保证期刊回溯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实际操作中我们采用实体建库,并且以数据套录为主和自建编目为辅的方法进行著录。
xx大学图书馆回溯建库方案项目建设目的随着计算机网络广泛深入地发展,图书馆的自动化程度日益提高,回溯建库的要求也日益迫切。
回溯建库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图书馆数据的建设,同时也影响读者对图书的检索。
回溯书目数据库建设简称回溯建库,实质上就是将图书馆原有的手工卡片目录,转换成机读目录的过程。
随着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的广泛应用,机读目录越来越得到各级各类图书馆的重视。
图书馆自动化是以计算机应用为基础,通过对图书馆中各种数据信息的存贮、调用来实现的,而这些数据信息主要是指书目数据,它是图书馆自动化的实质内容和处理对象。
图书馆要利用计算机向读者提供自动化服务,就必须提供计算机能识别的检索工具,即机读目录。
因此,书目数据库建设是图书馆实现自动化管理的基础,是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的保障。
它可有效地提高馆藏文献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图书馆的科学管理水平及服务质量。
同时,随着计算机网络化、数字化的不断发展,建立机读目录,将有利于实现信息资源的区域性乃至全局性连网,实现真正的文献信息资源共享。
项目建设背景XXXX项目建设具体流程一、成立项目建设小组由馆方工作人员及实施团队共同成立项目建设小组,负责协调确定项目建设的技术方案、实施计划、人员场地安排、规程监督、质量保证等事项,保障项目顺利实施。
二、现场调研项目小组进驻现场,详细了解实际情况。
如:图书具体数量、书架数量、书架容量、图书打包转场要求、加工场地情况、图书采访要求、图书录著要求、加工图书检查方案、加工后图书上架要求等。
汇总现场情况和实际需求后由项目小组讨论编写详细实施方案、实施计划。
三、确认实施方案项目小组提交详细实施方案、实施计划同馆方各部门人员讨论修改并确认。
详细实施方案、实施计划确认后下发各相关人员及部门认真执行。
四、实施准备详细实施方案、实施计划确认后由实施方进行各项准备工作。
如:人员准备:委派项目经理、质控人员、技术人员进驻现场。
场地准备:清理图书上下架区域、清理图书加工区域、清理图书临时保管区域等器材准备:编目用计算机和打印机(条码打印机及条码纸、书标打印机及书标)、条码扫描枪、3M磁条、充磁销磁仪器;打包机和打包带、打包纸等。
浅谈回溯建库[摘要] 回溯建库是图书馆走向现代化、数字化、自动化转型的基础工作之一。
本文对回溯建库的意义与作用进行了论述,阐述了本馆使用数据库回溯建库的方法。
[关建词]图书馆;自动化;回溯建库图书馆馆藏资源的数字化对图书馆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回溯建库是图书馆向现代化、数字化、自动化转型的基础工作之一。
一、回溯建库的意义与作用所谓回溯建库,就是将图书馆馆藏文献信息的目录,由传统的馆藏目录卡片格式或书本格式转换为计算机可读的机读目录格式,使之与相关文献统一,从而实现馆藏资源的现代化、数字化、自动化。
图书馆文献流通利用计算机检索查询都是书目数据的工作对象,如果没有相关的书目数据,那么文献的流通模式还是传统的。
回溯建库的建立,使原有传统的手工检索模式,转换为由计算机操作的多个检索方式,使图书馆面向现代化,使自动化使资源得到共用共享。
二、回溯建库的方法回溯建库时需要对处理的文献进行封闭,不得流通。
1、通过馆藏目录卡片回溯建库。
通过馆藏目录卡片上的信息,如书名、作者、出版社、出版地、时间、书的价格、ISBN号等信息,计算需要回溯文献的数量,来组织馆员,进行书目回溯。
将完成的书目文献贴条码、标签处理后,就能上架进行流通了。
通过卡片目录回溯建库是最简便的一种回溯方法,不用进行重复的劳动工作,可是由于目录卡片有一定的年限,有时卡片上的书目信息量不全、与文献实物不一致、卡片上所显示的相关内容不规范、检索内容少、部分文献的卡片遗失与损坏,并不能真实的反映文献的缺失等情况,所以著录的结果很可能不完整,影响了新建书目数据的准确性。
2、通过文献实物进行回溯建库。
将文献下架,通过实物文献信息进行著录用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能够准确的进行回溯建库,反映真实的馆藏,使准确性提高,保证了录入的质量,而且对一些陈旧的文献也可以进行剔除,使书目的著录与馆藏回溯能够一次处理完成,保证了书目数据录入的准确性。
将完成的书目文献贴条码、标签处理后,就能上架进行流通了。
0引言当今很多图书馆的管理已经利用了现代信息化管理方式,这种先进的管理方式,能够不断地进行文献更新和录入,可以说,回溯建库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需要工作人员加强对回溯建库的了解和操作,提升图书馆管理水平。
目前有的大学在图书馆回溯建库方面已经取得了斐然的成绩,不过目前我国回溯建库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应当加强对此方面的研究,提升图书馆的作用和价值,真正发挥图书馆的作用。
文章将就回溯建库的必要性和工作进行思考。
1回溯建库的必要性及作用1.1回溯建库的必要性图书馆馆藏数据建库主要包括新书录入和回溯建库这两方面的工作内容,但是如果仅仅对新书录入数据进行编目难以全面地反映图书馆馆藏状况,所以,为了准确而全面地开展图书馆管理工作,深入探究馆藏的内容,应当不断加强对图书馆数据库的完善和维护。
可以说,回溯建库能够有效地补充馆藏数据库,可以利用先进的数字化信息取代传统的卡片目录方式,提升检索速度,节省管理人员和读者的时间,使传统手工借阅变为自动化借阅。
只有做好这项工作,馆藏资源才具有更广泛的使用价值,才能使高校图书馆的纸本馆藏资源和数字化资源并存,逐步建立数字化图书馆。
高校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必须要实现图书馆馆藏的数字化建设,在数字化图书馆建设中,回溯建库是核心内容之一,在图书馆馆藏中占据至关重要的位置,可以说,回溯建库的效果是评价一个图书馆馆藏资源状况、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准。
此外,图书馆回溯建库有助于高效地完成图书管理工作,有助于快速地为学生查找目标资源,因此,在图书馆管理中,加强回溯建库是十分有必要的。
1.2回溯建库对高校图书馆建设的作用回溯书目数据库简称回溯建库,指的是运用现代化管理方式整理图书馆的馆藏文献资源,也就是用图书馆计算机用户快速检索和查阅的方式取代传统手工卡片的组织方式,这种管理方式大大提升了管理工作效率。
回溯建库是图书馆馆藏信息化发展的标志,同时也是图书馆发展的一种途径。
通过回溯建库能够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量,缩短检索时间,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原始编目的数量,因此,推动图书馆馆藏的建设发展需要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加强回溯建库,从而实现图书馆管理的网络化、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