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段划分
- 格式:doc
- 大小:73.50 KB
- 文档页数:3
中国无线频段规划的情况1.频段华分及主要用途频率名称符号波段波长传播特性主要用途3K甚低频VLF超长波1KKm-100Km空间波海岸潜艇通信;远距离通信;超远距离导航30K低频LF长波10Km-1Km地波越洋通信;中距离通信;地下岩层通信;远距离导航300K[b]中频MF中波1Km-100m地波与天波船用通信;业余无线电通信;移动通信;中距离导航3M高频HF短波100m-10m地波与天波远距离短波通信;国际定点通信30M甚高频VHF米波10m-1m空间波电离层散射(30-60MHz);流星余迹通信;人造电离层通信(30-144MHz);对空间飞行体通信;移动通信300M超高频UHF分米波1m-0.1m空间波小容量微波中继通信;(352-420MHz);对流层散射通信(700-10000MHz);中容量微波通信(1700-2400MHz)3G特高频SHF厘米波10cm-1cm空间波大容量微波中继通信(3600-4200MHz);大容量微波中继通信(5850-8500MHz);数字通信;卫星通信;国际海事卫星通信(1500-1600MHz)30G极高频EHF毫米波10mm-1mm空间波再入大气层时的通信;波导通信300G2.我国陆地移动无线电业务频率划分29.7-48.5MHz156.8375-167MHz566-606MHz64.5-72.5MHz广播为主,与广播业务公用167-223MHz以广播业务为主,固定、移动业务为次798-960MHz与广播公用72.5-74.6MHz223-235MHz1427-1535MHz75.4-76MHz335.4-399.9MHz1668.4-2690MHz137-144MHz406.1-420MHz4400-5000MHz146-149.9MHz450.5-453.5MHz150.05-156.7625MHz460.5-463.5MHz3.业余无线电通信频率使用划分表序号频率(MHz)用途序号频率(GHz)用途1 1.8-2.1共用15 1.24-1.30次要2 3.5-3.9共用16 2.30-2.45次要37.0-7.1专用17 3.30-3.50次要410.1-10.15次要18 5.65-6.35次要514-14.25专用1910-10.5次要614.25-14.35共用2024-24.25次要718.068-18.168共用2147-47.25共用821-21.45专用2275.5-76共用924.89-24.99共用2376-81次要1028-29.7共用24142-144共用1150-54次要25144-149次要12144-146专用26241-248次要13146-148共用27248-250共用14430-440次要28*共用为业余业务作为主要业务和其他业务共用频段;专用为业余业务作为专用频段;次要为业余作为次要和其他业务共用频段。
频率频段的划分
频率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概念,也是电子通信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参数。
频率可以被理解为周期性变化事件的重复率,通常用赫兹(Hz)作为单位来衡量。
频率越高代表每秒钟内发生的变化次数越多,电子器件的工作频率也会更高。
频率频段是指在无线电通信中,将连续的频率范围按照一定规则进行分类的方法。
以下是对频率频段的常见划分:
1. 低频(LF):30kHz - 300kHz,主要用于低速数据传输、导航信号等短距离通信。
2. 中频(MF):300kHz - 3MHz,用于广播电台、无线电通信等。
3. 高频(HF):3MHz - 30MHz,用于短波广播、航空和海上通信等。
4. 甚高频(VHF):30MHz - 300MHz,用于陆地通信、机载飞行通信等。
5. 超高频(UHF):300MHz - 3GHz,用于军事通信、卫星通信、业余无线电通信等。
6. 极高频(SHF):3GHz - 30GHz,常用于雷达、毫米波通信等。
7. 特高频(EHF):30GHz - 300GHz,用于天文学研究、卫星通信等。
总的来说,频率频段的划分根据不同的频段有着不同的用途和应用。
了解和掌握不同频段的特性和应用,对于电子工程师和通信工作者而
言非常重要。
移动通信频段划分第一点:全球移动通信频段的划分及应用全球移动通信频段的划分是根据国际电信联盟(ITU)的规范进行的,主要分为几个大类,其中包括了GSM、UMTS、LTE和5G等不同的移动通信技术所使用的频段。
GSM频段,也就是2G网络使用的频段,主要集中在800MHz到1800MHz之间,这个频段由于技术成熟,信号覆盖能力强,因此在一些偏远地区仍然在使用。
UMTS频段,也就是3G网络使用的频段,主要集中在1900MHz到2100MHz之间,这个频段的信号传输速度比GSM频段要快,但是覆盖能力相对较弱。
LTE频段,也就是4G网络使用的频段,主要集中在700MHz到2700MHz之间,这个频段的信号传输速度更快,覆盖能力也更强,是目前全球范围内最主要的移动通信频段之一。
5G频段,也就是5G网络使用的频段,主要集中在3400MHz到8625MHz之间,这个频段的信号传输速度更快,可以达到GSM的100倍,LTE的10倍以上,是未来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方向。
不同的频段有不同的应用场景和优缺点,因此在实际的网络建设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使用。
第二点:我国移动通信频段的划分及管理我国的移动通信频段划分和管理是根据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的规范进行的,主要分为几个大类,其中包括了GSM、UMTS、LTE和5G等不同的移动通信技术所使用的频段。
GSM频段,也就是2G网络使用的频段,主要集中在880MHz到960MHz和1710MHz到1880MHz之间,这个频段由于技术成熟,信号覆盖能力强,因此在一些偏远地区仍然在使用。
UMTS频段,也就是3G网络使用的频段,主要集中在1920MHz到2170MHz之间,这个频段的信号传输速度比GSM频段要快,但是覆盖能力相对较弱。
LTE频段,也就是4G网络使用的频段,主要集中在700MHz、1755MHz到1765MHz和1765MHz到1785MHz、2300MHz到2400MHz之间,这个频段的信号传输速度更快,覆盖能力也更强,是目前我国范围内最主要的移动通信频段之一。
移动通信频段移动通信频段移动通信频段是指在无线通信中被划分为不同频段的频率范围。
不同的频段被用于不同的移动通信技术和服务。
在全球范围内,不同国家和地区可能会有不同的频段分配情况。
1G时代频段在1G(第一代)移动通信时代,主要使用的是模拟信号进行通信。
1G时代运营商使用的频段主要集中在800MHz和900MHz。
这些频段被用于模拟语音通信,并且通信质量和数据传输速度都比较低。
2G时代频段随着2G(第二代)移动通信时代的到来,数字信号取代了模拟信号,并使通信质量和速度得到了显著提升。
2G时代运营商主要使用的频段包括900MHz、1800MHz和1900MHz。
其中,900MHz主要用于GSM网络,1800MHz和1900MHz主要用于DCS和PCS网络。
3G时代频段在3G(第三代)移动通信时代,高速数据传输成为了主要的需求。
运营商开始使用更高频率的频段来满足用户的需求。
主要使用的3G频段包括850MHz、900MHz、1900MHz和2100MHz。
其中,850MHz和900MHz主要用于GSM和CDMA2000网络,1900MHz和2100MHz主要用于WCDMA和UMTS网络。
4G时代频段4G(第四代)移动通信时代的到来带来了更快的速度和更稳定的连接。
运营商开始使用更高频率的频段,包括700MHz、800MHz、850MHz、1700MHz、1800MHz、1900MHz、2100MHz、2300MHz和2600MHz。
其中,700MHz和850MHz主要用于LTE-FDD网络,2300MHz和2600MHz主要用于LTE-TDD网络。
5G时代频段当前,5G(第五代)移动通信时代正在全球范围内逐渐推广。
5G网络将在更高的频率范围内实现更高的速度和更低的延迟。
具体的5G频段分配情况会因国家和地区而异,但通常包括600MHz、700MHz、850MHz、1800MHz、1900MHz、2100MHz、2300MHz、2500MHz、2600MHz和3500MHz等频段。
移动通信频点移动通信频点是指移动通信系统中用于无线信号传输的特定频率。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频点分配是非常重要的,它决定了信号传输的质量和效率。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移动通信频点的相关内容,包括频段的划分、频点的分配和调整等。
一、频段的划分1.1 2G频段划分1.1.1 GSM900频段1.1.2 DCS1800频段1.1.3 PCS1900频段1.2 3G频段划分1.2.1 UMTS2100频段1.2.2 TD-SCDMA频段1.3 4G频段划分1.3.1 LTE频段1.3.2 LTE-A频段二、频点的分配2.1.1 下行频点分配2.1.2 上行频点分配2.2 频点间隔2.2.1 2G频点间隔2.2.2 3G频点间隔2.2.3 4G频点间隔2.3 频点分配原则2.3.1 邻区频点分配原则2.3.2 室内室外频点分配原则三、频点的调整3.1 频点覆盖优化3.1.1 频点功率调整3.1.2 频点切换优化3.2 频点冲突解决3.2.1 邻区频点冲突解决3.2.2 重叠小区频点冲突解决3.3.1 频点重利用3.3.2 频点扩容以上是移动通信频点的基本内容介绍,文档结尾附上以下内容:1.本文档涉及附件:无附件。
2.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 频点:移动通信系统中用于无线信号传输的特定频率。
- 频段:一定范围内的频率段。
- 下行频点:移动通信中从基站到终端的信号传输频点。
- 上行频点:移动通信中从终端到基站的信号传输频点。
- 邻区频点:相邻基站之间分配的频点。
- 室内室外频点:根据室内外信号覆盖需求划分的频点。
- 频点功率调整:根据信号覆盖情况对频点信号功率进行调整。
- 频点切换优化:优化邻区频点之间的切换过程,提高通信质量。
- 频点重利用:在频点使用率较高的区域对频点进行重新分配和利用。
中国移动通信频段划分移动通信是指通过移动终端和相关设备进行无线通信的技术和应用。
频段划分是移动通信系统中的重要环节,它决定了各类服务的运行和发展。
中国移动通信频段划分作为我国移动通信的基础和支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本文将对中国移动通信频段划分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2G移动通信频段划分2G移动通信是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主要包括GSM、CDMA等系统。
中国的2G移动通信频段主要划分为900MHz和1800MHz。
其中,900MHz频段被用于GSM系统,1800MHz频段则被用于GSM和CDMA系统。
900MHz频段主要应用于城市和农村的室外通信,具有较强的穿透力和较远的覆盖距离。
它能够提供较好的语音通信质量和基本的数据传输服务。
1800MHz频段则主要用于城市和人口密集区域的通信,具有较高的信道容量和较快的数据传输速率。
它能够支持更多的用户同时进行通信,满足日益增长的通信需求。
二、3G移动通信频段划分3G移动通信是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采用了CDMA2000、WCDMA和TD-SCDMA等多种系统。
中国的3G移动通信频段划分为2100MHz和1900MHz。
2100MHz频段被用于WCDMA系统,是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的3G网络主要频段。
它具有较高的信道容量和较快的数据传输速率,支持高速移动通信和多媒体业务。
1900MHz频段则主要用于CDMA2000系统,主要由中国电信使用。
它能够提供较好的语音通信质量和较稳定的数据传输服务。
三、4G移动通信频段划分4G移动通信是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采用了LTE和TD-LTE等系统。
中国的4G移动通信频段划分为1800MHz、2100MHz、2600MHz和2300MHz。
1800MHz频段主要用于LTE-FDD制式,由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共同使用。
它具有较高的信道容量和较快的数据传输速率,支持高速移动通信和宽带业务。
2100MHz频段则被用于LTE-FDD制式,由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使用。
1. IE802.11简介标准号IEEE802.11bIEEE802.11aIEEE 802.11g IEEE 802.11n标准发布时间1999年9月1999年9月2003年6月2009年9月工作频率范围2.4-2.4835GHz5.150-5.350GHz5.475-5.725GHz5.725-5.850GHz2.4-2.4835GHz2.4-2.4835GHz5.150-5.850GHz非重叠信道数3 24 3 15物理速率(Mbps)11 54 54 600实际吞吐量(Mbps)6 24 24 100以上频宽20MHz 20MHz 20MHz 20MHz/40MHz调制方式 CCK/DSSS OFDM CCK/DSSS/OFDM MIMO-OFDM/DSSS/C CK兼容性802.11b 802.11a 802.11b/g 802.11a/b/g/n 2. 频谱划分WiFi总共有14个信道,如下图所示:1)IEEE 802.11b/g标准工作在2.4G频段,频率范围为2.400—2.4835GHz,共83.5M带宽2)划分为14个子信道3)每个子信道宽度为22MHz4)相邻信道的中心频点间隔5MHz5)相邻的多个信道存在频率重叠(如1信道与2、3、4、5信道有频率重叠)6)整个频段内只有3个(1、6、11)互不干扰信道3. 接收灵敏度误码率要求速率最小信号强度PER(误码率)不超过8%6Mbps -82dBm 9Mbps -81dBm 12Mbps -79dBm 18Mbps -77dBm 24Mbps -74dBm 36Mbps -70dBm 48Mbps -66dBm54Mbps -65dBm4. 2.4GHz中国信道划分802.11b和802.11g的工作频段在2.4GHz(2.4GHz-2.4835GHz),其可用带宽为83.5MHz,中国划分为13个信道,每个信道带宽为22MHz北美/FCC 2.412-2.461GHz(11信道)欧洲/ETSI 2.412-2.472GHz(13信道)日本/ARIB 2.412-2.484GHz(14信道)2.4GHz频段WLAN信道配置表信道中心频率(MHz)信道低端/高端频率124122401/2423224172406/2428324222411/2433424272416/2438524322421/2443624372426/2448724422431/2453824472426/2448924522441/24631024572446/24681124622451/24731224672456/24781324722461/24835. SSID和BSSID1)基本服务集(BSS)基本服务集是802.11 LAN的基本组成模块。
移动频段划分表在移动通信技术中,频段的选择对于通信质量和网络性能至关重要。
移动频段划分是指将可用的频段按照一定规则进行分类分配,以便于不同网络之间的相互之间的协调与合作。
下面是移动频段划分表:1. GSM(2G)GSM是全球最早的数字移动通信标准之一,其频段划分主要集中在900MHz和1800MHz两个频段。
在900MHz频段中,900-915MHz为上行通道(手机发射信号)频段,935-960MHz为下行通道(基站发射信号)频段。
在1800MHz频段中,1710-1785MHz为上行通道频段,1805-1880MHz为下行通道频段。
2. CDMA(2G/3G)相对于GSM而言,CDMA在频段划分上较为灵活。
其中,3G CDMA2000主要采用450MHz、800MHz和1900MHz三个频段,其中450MHz主要用于农村和山区,800MHz和1900MHz则用于城市和市区。
3. WCDMA(3G)WCDMA主要采用2100MHz频段,其中1920-1980MHz为上行通道频段,2110-2170MHz为下行通道频段。
4. TD-SCDMA (3G)TD-SCDMA主要采用1880-1920MHz为上行通道频段,与2110-2150MHz为下行通道频段。
5. LTE (4G)LTE主要采用700MHz、900MHz、1800MHz、2100MHz、2600MHz等频段。
其中,700MHz和900MHz主要用于农村和偏远地区,1800MHz 和2100MHz主要用于城市和市区,2600MHz则用于高密度城市区域和室内覆盖。
6. 5G5G主要采用600MHz、700MHz、2.5GHz、3.5GHz、26GHz等频段。
其中,600MHz和700MHz主要用于广域覆盖和深度覆盖,2.5GHz和3.5GHz主要用于城市和市区,26GHz则用于高密度城市区域和室内覆盖。
综上所述,移动频段的划分与选择直接关系到通信网络的性能和质量,因此在不断变化的移动通信市场中,各家移动运营商需要制定相应的频段规划和发展战略。
第三章世界各国及地区电视制式与频道3.1 国际《无线电规则》广播业务频率划分表(米波、分米波)频段Ⅰ区Ⅱ区Ⅲ区频段MHz 业务频段MHz 业务频段MHz 业务米波VHF 41~47 广播固定移动47~68 广播87.5~100 广播100~108 移动(除航空移动业务外)174~216 广播216~223 航空导航广播54~68 固定移动广播68~73 固定移动广播75.4~88 固定移动广播88~108 广播174~216 固定移动广播44~50 固定移动广播54~68 固定移动广播87~100 固定移动广播100~108 广播170~216 固定移动广播分米波UHF 470~582 广播582~606 广播、无线导航606~790 广播790~890 固定、广播890~942 固定、广播、无线电定位942~960 固定、广播470~890 广播890~942 固定、无线电定位470~585 广播610~890 固定、移动、广播890~960 固定、移动、广播注:Ⅰ区——欧洲、非洲、土耳其、阿拉伯半岛、蒙古和苏联亚洲部分。
Ⅱ区——南、北美洲。
Ⅲ区——亚洲(土耳其、阿拉伯半岛、蒙古和苏联亚洲部分除外)和大洋洲。
说明;1979年国际电信联盟在日内瓦召开世界无线电行政大会,修改了电际《无线电视规则》,自1982年1月1日起生效。
新规则关于国际广播频率划分部分的修改如下:(1)中波广播段:自525~1605kHz上移1.5kHz,成为526.5~1606.5kHz。
东南亚五国和澳、新二国的中波广播又扩展了1606.5~1705kHz一段,作为次要业务。
(2)短波广播段:9MHz频段由9500~9775kHz扩展为9500~9900kHz,11MHz频段由11700~11975kHz扩展为11650~12050kHz,15MHz频段由15100~15450kHz扩展为15100~15600kHz,17MHz频段由17700~17900kHz扩展为17550~17900kHz,21MHz频段由21450~21750kHz扩展为21450~21850kHz,新增13MHz频段——13600~13800kHz。
移动频段划分表移动频段划分表是移动通信行业中的一项重要技术规范,其作用是为不同移动通信网络和设备规定一些公共的频段,以便它们之间可以互相联通和协作。
本文将从一些基础概念、国际频段划分、国内频段划分等方面,阐述移动频段划分表的相关知识。
一、基本概念1、频率:指一定时间内振荡物体所完成的周期数。
2、频段:指在一定频率范围内的频率带,通常用起始频率和终止频率之间的范围来表示。
3、带宽:指一个频段所包含的频率范围。
4、占用带宽:指特定通信系统在使用频段时所占用的带宽。
二、国际频段划分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有很多国际机构和组织来制定和管理移动频段划分规范。
其中最重要的是国际电信联盟(ITU),其制定的《无线电规章(Radio Regulations)》被全球多数国家所认可和采用,规定了各种无线电通信的频段、功率、带宽等参数,同时还规定了各个国家之间的无线电通信协调、频率资源分配等。
根据ITU的规定,移动通信系统的频段划分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GSM(公共移动通信服务)频段划分GSM是一种基于时分多址(TDMA)制式的数字移动通信技术,其频段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①900MHz频段:始于890MHz,止于915MHz,其中上行频段为890MHz至915MHz,下行频段为935MHz至960MHz。
②1800MHz频段:始于1710MHz,止于1785MHz,其中上行频段为1710MHz至1785MHz,下行频段为1805MHz至1880MHz。
③1900MHz频段:始于1850MHz,止于1910MHz,其中上行频段为1850MHz至1910MHz,下行频段为1930MHz至1990MHz。
2、CDMA(码分多址)频段划分CDMA是一种基于码分多址(CDMA)制式的数字移动通信技术,其频段主要分为以下两类。
①800MHz频段:始于824MHz,止于849MHz,其中上行频段为824MHz至849MHz,下行频段为869MHz至894MHz。
中国频段划分表中国频段划分表介绍中国频段划分表是由中国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NTRA)制定的一份文件,旨在规范和管理无线电频段的分配和使用。
该表对不同类型的频段进行了详细划分,并规定了各频段的用途和使用条件。
以下是中国频段划分表的主要内容。
频段划分•低频段:–130 kHz 至 535 kHz:航行导航和广播电视–无线电导航•中频段:–535 kHz 至 MHz:无线电广播–广播电视•高频段:–MHz 至 30 MHz:航空移动、航站移动和海上移动–业余无线电–无线电导航和定位–移动通信•超高频段:–30 MHz 至 300 MHz:航空移动、航站移动和海上移动–公共移动通信–业余无线电•特高频段:–300 MHz 至 3 GHz:固定无线通信–移动无线通信–卫星无线通信–无线电导航和定位•极高频段:– 3 GHz 至 30 GHz:固定无线通信–无线电导航和定位–卫星无线通信–移动无线通信•毫米波频段:–30 GHz 至 300 GHz:雷达测量–无线电导航和定位–卫星无线通信–移动无线通信–固定无线通信使用条件根据中国频段划分表,不同频段的使用条件也有所不同。
一些频段可能需要特殊的许可证或经营者的资格,以确保频段的安全和有效使用。
此外,对于一些敏感频段,可能会有更严格的限制和监管。
总结中国频段划分表是一份重要的文件,对无线电频段的分配和使用起到了关键的指导作用。
了解和遵守频段划分表中的规定,有助于保障频段的合理使用,防止干扰和冲突,并促进无线通信的有效发展。
参考来源:中国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NTRA)官方网站。
常见问题Q: 频段划分表中的无线电导航是指什么? A: 无线电导航是利用无线电技术进行地面、空中或海洋的导航和定位。
通过发送和接收无线电信号,可以确定船只、飞机或其他移动设备的位置和航向,用于航行和定位。
Q: 频段划分表中的业余无线电是指什么? A: 业余无线电是指一类无线电爱好者自愿组成的无线电通信和实验组织。
1.频段划分及主要用途
2.我国陆地移动无线电业务频率划分
3.业余无线电通信频率使用划分表
*共用为业余业务作为主要业务和其他业务共用频段;专用为业余业务作为专用频段;次要为业余作为次要和其他业务共用频段。
其中2-9或12可用于自然灾害通讯;160MHz-162MHz为气象频段。
*表一为我国无委会1985年制定,表二为1992年制定。
规定无绳电话频道间隔为25KHz,座机发射功率不得超过50mW,手机发射功率不得超过20mW。
发射类别为F3E;F1D;G3E.
6.广播及电视频率划分表
7.玩具无线电遥控及通信频率表
*通信设备发射类别:H1A;R1A;J1A;A1A;F1A;H3E;R3E;J3E;A3E;F3E.
8.发射特性国际代号说明
Welcome To Download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nr频段划分摘要:一、引言二、NR频段的定义和作用三、NR频段的划分原则四、我国NR频段的划分方案五、NR频段划分的意义与影响六、总结正文:一、引言随着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的快速发展,新无线接入技术(NR)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NR频段作为5G网络中的重要资源,其划分对于我国5G产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NR频段的划分及相关内容。
二、NR频段的定义和作用R频段,即新无线接入技术频段,是5G网络中的核心资源。
它包括了两种类型的频段:FR1(低于6 GHz的频段)和FR2(高于6 GHz的频段)。
NR 频段在5G网络中起到了承载数据、提供高速率、低时延和高连接数等关键作用。
三、NR频段的划分原则R频段的划分主要遵循以下原则:1.频谱资源的合理利用,避免频谱浪费;2.频谱资源的公平分配,确保各运营商有足够的频谱资源发展业务;3.频谱资源的灵活配置,以满足不同地区、不同业务场景的需求;4.充分考虑国际和国内标准组织的相关建议。
四、我国NR频段的划分方案我国NR频段的划分方案主要包括:1.600 MHz、2500 MHz和3500 MHz等低频频段;2.3900 MHz、4100 MHz和4500 MHz等中频频段;3.24.25 GHz至26.5 GHz、48.5 GHz至50.25 GHz和51.4 GHz至52.6 GHz等高频频段。
五、NR频段划分的意义与影响R频段划分的意义主要体现在:1.为我国5G网络的快速普及和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2.推动我国5G产业链的成熟,包括芯片、终端、网络设备等各个环节;3.有效提高我国在全球5G领域的竞争地位。
六、总结R频段的划分对于我国5G产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无线通信的频率划分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到了方便和便捷,而频率的划分是实现无线通信的关键之一。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无线通信的频率划分以及其对通信技术的影响。
一、无线通信的频谱分配频谱是指用于无线通信的一定范围内的无线电频率资源。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利用频谱资源,国际电信联盟(ITU)制定了一系列的频谱分配和分配规则。
根据ITU的规定,频谱被划分为不同的频段,并且为各种通信系统和服务保留了相应的频率范围。
1. GSM通信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是最早也是最广泛使用的蜂窝电话标准之一。
GSM通信采用了900MHz和1800MHz两个频段进行通信。
其中,900MHz频段主要用于语音通信,而1800MHz频段则用于数据通信。
这样的频段划分既能满足高质量的语音通信需求,又能提供较高的数据传输速率。
2. 3G通信第三代移动通信(3G)是在GSM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通信技术。
为了满足更高的数据传输要求,ITU将频谱划分为不同的频段,其中包括了2.1GHz和2.6GHz频段。
这样的频率划分使得3G通信能够实现更高速率的数据传输,从而支持视频通话、在线视频播放等更加丰富的通信服务。
3. 4G通信第四代移动通信(4G)是在3G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的一种移动通信技术。
为了满足更大带宽和更快传输速度的需求,ITU将4G通信频谱划分为不同的频段,包括了700MHz、2.3GHz和2.6GHz等频段。
这种频谱划分使得4G通信能够提供更高速率、更稳定的数据传输,支持更多种类的应用,例如高清视频流媒体、在线游戏等。
二、频率划分对通信技术的影响频率的划分对于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频率划分对通信技术的影响:1. 带宽利用率通过合理划分频率,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频谱资源的利用率。
不同频段适用于不同的通信需求,例如语音通信、数据传输等,通过将不同频段分配给不同的通信系统,可以同时满足不同通信需求,并提高频谱利用率。
nr频段划分如下:
中国移动使用的nr频段为:
1. N2700频段,其实就是从原先的N38移过来的频段,原先主要用于中低端频段信号不好的一些地区,现在主要用在大中型城市的主城区。
2. N400频段,这个频段主要用于室内覆盖电梯等一些特殊场景。
3. N41频段主要用于热点覆盖,比如在地铁高铁等移动性较大、容量需求较高的区域。
4. N79频段主要用于家庭宽带覆盖,比如在老旧城区改造以及一些新开发的区域。
中国联通使用的nr频段划分有:
1. 主频点FDD-LTE频段:上行:3.5GHz 2535-2575MHz;下行:3.5GHz 2635-2675MHz。
主要覆盖城市区域,副频点覆盖室内信号弱区域,采用扇区双频独立覆盖,增强信号和网络质量。
2. 频分双工(FDD)FRID频段上行:上行频段预留频段(频段7)1427~1477MHz;下行:频段1(Band 7)1565~1625MHz。
主要覆盖农村、室内及热点区域。
中国电信使用的nr频段划分有:
1. 频段A频段为上行1427-1483.5MHz和下行1533-1583.5MHz,主要用于城市区域。
2. 频段B频段为上行上行预留频段和D频段148
3.5-1533MHz和下行频段预留和E频段1583.5-1623MHz,主要用于农村及城市郊区等区域。
总的来说,nr频段的划分对于提高网络质量和覆盖范围具有重要意义。
不同的频段适用于不同的场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频段可以更好地发挥网络性能。
根据05.05协议规定,有以下四个频段:基本GSM900频段(Primary GSM band),P-GSM:基本GSM900频段的工作频率为:890 - 915MHz:手机发送,基站接收935 - 960MHz:基站发送,手机接收扩展GSM900频段(Extended GSM band),E-GSM (包含基本GSM900频段):扩展GSM900频段的工作频率为:880 - 915MHz:手机发送,基站接收925 - 960MHz:基站发送,手机接收铁路GSM900频段(Railways GSM band),R-GSM (包含基本GSM900频段和扩展GSM900频段);铁路GSM900频段的工作频率为:876 - 915MHz:手机发送,基站接收921 - 960MHz:基站发送,手机接收DCS1800 频段:DCS1800频段的工作频率为:1710 - 1785MHz:手机发送,基站接收1805 - 1880MHz:基站发送,手机接收频点之间的间隔为200KHZ。
P-GSM、E-GSM、R-GSM的工作频率其实是在一起的,这样就决定了E-GSM和R-GSM的工作特性与P-GSM是相同的,不会存在引入DCS1800以后所出现的问题。
可见引入E-GSM和R-GSM对于解决频率资源紧张的情况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
各频段频点与频率的对应关系表P-GSM 900Fl(n) = 890 + 0.2*n1≤ n ≤124Fu(n) = Fl(n) + 45E-GSM 900Fl(n) = 890 + 0.2*n0≤ n ≤124Fu(n) = Fl(n) + 45Fl(n) = 890 + 0.2*(n-1024)975≤ n ≤1023R-GSM 900Fl(n) = 890 + 0.2*n0≤ n ≤124Fu(n) = Fl(n) + 45Fl(n) = 890 + 0.2*(n-1024)955≤ n ≤ 1023DCS 1800Fl(n) = 1710.2 + 0.2*(n-512)512≤ n ≤ 885Fu(n) = Fl(n) + 951010~1020是EG频点,但G网也在用的:下面说到的是PG频点:GSM900MHz频段为:fl(n)=890.2MHz + (n-1)×0.2MHz (移动台发,基站收);fh(n)=fl(n)+45MHz (基站发,移动台收); n∈[1,124]GSM1800MHz频段为:fl(n)=1710.2MHz + (n-512) ×0.2MHz (移动台发,基站收)fh(n)=fl(n)+95MHz (基站发,移动台收);n∈[512,885]gsm900M带宽是25M除以200KHZ就有125个频点出去一个保护间隔只用124个1800M也是一样的其中:fl(n)为上行信道频率、fh(n)为下行信道频率,n为绝对频点号(ARFCN)确定上下行代入进去就可以了目前移动能够使用的E频点有1019-1023共5个频点,其他的都是铁路部门通信用。
声音的七个频段很多声学专家和音响专家想出了参考乐器的频宽,以及管弦乐团对声音的称呼,将这个20Hz-20KHz的频率分为“超低频(超低音)、低频(低音)、中低频(中低音)、中频(中音)、中高频(中高音)、高频(高音)、超高频(超高音)等七个段。
这样的七个频段的定义比简单的高中低频段的定义划分更加容易理解和记忆。
下面百宝城影音逐一解说:超低频(超低音)低(频)音区是指声音的频率或者乐器的基频低于100Hz的频率。
按照七个频段的划分方法,我们把从20Hz-40Hz这段频率称为超低频(超低音)。
这个频段的频率重播时是需要借助于物理环境本身的共鸣,同时这个频段的声音已经失去了明显的位置定位。
超低频(超低音)部分可以一直向下延伸到10Hz以下的频率(次声)。
而实际上,当频率低于20Hz时候,人的耳朵的听觉能力就已经很差了,但是依然可以借助胸腔和骨骼等的传导,来感受它们的存在,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超低音有敲打胸膛的感觉!强烈的超低音还会使人有呕吐的感受就是因为超低音作用于人的身体的表征。
这个超低频(超低音)的频段内的乐器很少,大概只有低音提琴、低音巴松管、土巴号、管风琴、钢琴等乐器能够达到那么低的音域。
由于这段极低频并不是乐器的最美音域,因此作曲家们也很少将音符写得那么低,而有一些流行音乐以电子合成器来刻意安排的另当别论。
所以超低频对于纯粹的音响迷来讲其实用处不算太大的。
除非你是一个大动态电影音乐迷,经常需要超低音!低频(低音)这个频段比较好理解了,就是超低频(超低音)以上的从40Hz-80Hz这段频率。
就是人们常常说的低音区域,实际就是人们耳朵能够正常听到的40Hz以上那部分低音区域。
声学上把100Hz以下归入低音区,但是我们音响上还是缩小为40Hz-80Hz这段频率称作低频(低音)。
这样更切合我们的音响频段划分。
这个频段的乐器有大鼓、低音提琴、大提琴、低音巴松管、巴松管、低音伸缩号、低音单簧管、土巴号、法国号等等。
1.频段划分及主要用途
2.我国陆地移动无线电业务频率划分
3.业余无线电通信频率使用划分表
*共用为业余业务作为主要业务和其他业务共用频段;专用为业余业务作为专用频段;次要为业余作为次要和其他业务共用频段。
其中2-9或12可用于自然灾害通讯;160MHz-162MHz为气象频段。
4.无绳电话使用频率划分表一
5.无绳电话使用频率划分表二
*表一为我国无委会1985年制定,表二为1992年制定。
规定无绳电话频道间隔为25KHz,座机发射功率不得超过50mW,手机发射功率不得超过20mW。
发射类别为F3E;F1D;G3E.
6.广播及电视频率划分表
7.玩具无线电遥控及通信频率表
*通信设备发射类别:H1A;R1A;J1A;A1A;F1A;H3E;R3E;J3E;A3E;F3E.
8.发射特性国际代号说明。
频率划分部分
其他说明:
(1) EGSM 频段为GSM 的扩展频段。
能扩展频段的公司为中国移动公司;目前部分省
(市)移动公司已将使用频率扩展到EGSM 频段;
(2)
目前国家无线电管理委员会核准的GSM 频率范围是上行:885~915MHZ ,下行:
930~960MHZ 。
DCS1800频率划分与频点说明
(1) 早期移动频段的上行、下行的划分带宽为10MHZ (上行1710~1720MHZ ,下行
1805~1815MHZ ),后将频段扩展为20MHZ 。
(2) 虽然早期在频段规划中的全频段为上行1710~1785MHZ 下行1805~1880MHZ ,但在
3G 的频段划分中将1755~1785MHZ ,1850~1880MHZ 重新划分为3G 的扩展频段。
IS95 CDMA 频率划分
(1)下行频率与上行频率一一对应,因IS95中工作频率带宽为1.23MHZ,故采用的频点间隔为41,考虑到频带保护,规划用频点为283、242、201、160、119、78和37。
我国3G的频率划分(信部无[2002]479号)
PHS频段划分
WLAN频段划分
其他说明:
国外设备
印尼GZF19001设备频段
印尼GZF8001设备频段
这是统一的标准。
你说的是Power Class,不是Power Control Class
手机的GSM就属于Class4,DCS就属于Class1。
下面列出GSM中Power Class等级功率定义:
1 1 W (30 dBm) 1 W (30 dBm)
2 8 W (39 dBm)
3 5 W (37 dBm)
4 W (36 dBm)
4 2 W (33 dBm)
5 0.8 W (29 dBm)
功率等级见05.05 4.1.1
For GMSK modulation
Power GSM 400 & GSM 900 & GSM 850 DCS 1 800 PCS 1 900 Tolerance (dB)
class Nominal Maximum output Nominal Maximum output Nominal Maximum output for conditions
power power power normal extreme
1 1 W (30 dBm) 1 W (30 dBm) ±
2 ±2,5
2 8 W (39 dBm) 0,25 W (24 dBm) 0,25 W (24 dBm) ±2 ±2,5
3 5 W (37 dBm)
4 W (36 dBm) 2 W (33 dBm) ±2 ±2,5
4 2 W (33 dBm) ±2 ±2,5
5 0,8 W (29 dBm) ±2 ±2,5
本文来自:我爱研发网() - R&D大本营
详细出处:/bbs/Detail_RD.BBS_155629_24_1_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