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宁阳县实验中学八年级数学期中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202.00 KB
- 文档页数:8
实验中学2015年上期期中考试八年级数学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量120分钟 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分解因式:16x 2—9y 2= 。
2、若x-y=2,xy=3,则2222xy y x -= 。
3、当x= 时,分式x 2—9x —3的值为零。
4、计算:a a a a a 12)1(2+-÷-= 。
5、计算:20082007200720052007220072323-+-⨯-= 。
6、已知如图,在ABCD 中,∠A 的平分线AE 交CD 于点E ,AD=5cm ,AB=3cm ,则CE 的长为 。
7、如图,已知点D 、E 、F 分别是△A BC 三边的中点,△DEF 的周长为20cm ,则△ABC 的周长为 。
8、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3,BC=4,P 是BC 边上的一点,PE ⊥AC 于E 点,PF ⊥BD 于F 点,则PE+PF= 。
9、若a,b,c 表示三角形的三边,且ac bc ab c b a ++=++222,则这个三角形是_________三角形.10、若0132=+-x x ,则22-+x x =___________A 、25a 2—9b 2=(5a+3b )(5a —3b );B 、(2x+3y )·(2x —3y )=4x 2—9y 2;C 、x 2+5x+6=(x+5)x+6;D 、x+1=x ·(1+1x);7题ADCE B6题图学校: 班级: 考号: 姓名:装订线内不要答题,装订线外不要写姓名、考号等,违者试卷作0分处理12、已知多项式152--kx x 因式分解的结果为(x-5)(x+3),那么k 的值为:( ) A 、8 B 、-8 C 、2D 、-213、下列因式分解中正确的是:( ))4)(4(4.)1(4448.)221(4241.)3(922222222224y x y x y x D x x x B y x y xy x C y x y Ax -+=---=---=-+-=-14、下列式子变形中恒成立的有:( )2222)4()1(111)3(1111)2(2211(1)ab a b x x x x x x x x =++=+--=++=+A 、0个B 、1个C 、2个D 、3个15、计算0222332)()()2(n m mn n m ----∙-∙的结果是:( )A 、4134545458886mn D m n C m n B m n A - 16、某式厂原计划X 天实现100万元的产值,由于采用新技术,每天多生产2万元,因此提前3天完成任务,则依题意列得方程是( ) A 、100x +2=100x —3 ; B 、100x —2=100x —3 ; C 、100x —3=100x —2 ; D 、100x +3=100x —2 ;17、15、下列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①②④;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 18、顺次连接平行四边形各边的中点所得到的图形是:( ) A 、平行四边形 B 、矩形 C 、菱形 D 、正方形19、梯形ABCD 中,A B ∥CD ,且∠A :∠B :∠C=3:4:5,则∠D 的度数是:( ) A 、60° B 、120° C 、100° D 、无法确定 20. 能判断四边形是菱形的条件是 ( ) A.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 B.有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C.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 D.两组对角分别相等,且一条对角线平分有一组对角三、解答题(21至24题每小题6分;25、26题每小题8分;27、28题每小题10分)21、分解因式:3ax 2-6axy+3ay 2④②22、解方程:6x x+1 +2x 2+2x+1=6;23、计算:0122)14.3(2)21(2π-++-+---24、如图,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AC DE //交AB 于E ,AB DF //交AC 于F ,求证:四边形AEDF 是菱形.25、化简:2—x x —1 ÷(x+1—3x —1 )然后选择一个你喜欢的x 值代入并求出该式的值。
2015年秋学期期中学业质量测试八年级数学试卷注意:1.本试卷共6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的学校、班级、姓名、学号填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3.考生答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处,答在试卷、草稿纸等其他位置上一律无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交通标志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2.在下列实数中,无理数是 ( ▲ )A .227BC .2π+ D3. 下列各组数是勾股数的是( ▲ )A . 5,12,13B . 4,5,6C . 7,12,13D . 9,12,134. 在三角形面积公式S=12ah 中,a=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S 、a 是变量,12h 是常量 B .S 、h 是变量,12是常量C . S 、h 是变量,12a 是常量D .S 、h 、a 是变量,12是常量5. 若一个三角形成轴对称图形,且有一个内角为60°,则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 ) A .直角三角形 B .等腰直角三角形C .等边三角形D .底和腰不相等的等腰三角形6.将一正方形纸片按图中(1)、(2)的方式依次对折后,再沿(3)中的虚线裁剪,最后将(4)中的纸片打开铺平,所得图案应该是下面图案中的(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7.16的算术平方根是 ▲.B. A .C.D . (1) (2) (3) (4)(第6题图)8.奥运火炬接力传递的总路程约为137000000米,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米.9.取圆周率π=3.1415926…的近似值时,若要求精确到0.001,则π≈▲.10.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2和5,则它的周长为▲.11.有一个数值转换机,原理如下:(第11题图)当输入的x=81时,输出的y= ▲.12.如图,在△ABC中,∠C=28°,∠ABC的平分线BD交AC于点D,如果DE垂直平分BC,那么∠A= ▲°.B(第12题图)(第13题图)(第14题图)(第15题图)13. 如图,点A的坐标是(1,1),如果将线段OA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135°,那么点A旋转后的对应点的坐标是▲.14.如图是一株美丽的勾股树,其中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若正方形A、B、C、D的边长分别是3、4、2、3,则最大正方形E的面积是▲.15.如图,在等边△ABC中,点D、E分别在边BC、AC上,且DE∥AB,过点E作EF⊥DE,交BC的延长线于点F.若CD=1,则EF的长为▲.16.在一个长为8分米,宽为5分米,高为7分米的长方体上,截去一个长为6分米,宽为5分米,深为2分米的长方体后,得到一个如图所示的几何体. 一只蚂蚁要从该几何体的顶点A处,沿着几何体的表面到几何体上和A相对的顶点B处吃食物,那么它需要爬行的最短路径的长是▲分米.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102分)17.(本题满分12分)求下列各式中的x:(第16题图)-3-2-154321(1) 已知3216x =-,求x ; (2)18. (本题满分8分)作图题(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1)如图,已知△ABC ,∠C =Rt ∠,AC <BC ,D 为BC 上一点,且到A 、B 两点的距离相等. 用直尺和圆规,作出点D 的位置;(第18题①图)(2)用直尺和圆规在如图所示的数轴上作出表示的点.(第18题②图)19. (本题满分8分)如图,把长方形纸片ABCD 沿EF 折叠后,使得点D 与点B 重合,点C 落在点C ′的位置上.(1)△BEF 是等腰三角形吗?试说明理由; (2)若AB =8,DE =10,求CF 的长度.B(第19题图)20. (本题满分8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长度y (cm )是所挂物体的质量x (g )的一次函数.已知一根弹簧挂10g 物体时的长度为11cm ,挂30g 物体时的长度为15cm . (1)求y 与x 的函数表达式;(2)当所挂物体的质量为14g 时,求弹簧的长度.21.(本题满分10分)按下列要求确定点的坐标.(1)已知点A 在第四象限,且到x 轴距离为1,到y 轴距离为5,求点A 的坐标; (2)已知点B (a -1,-2a +8),且点B 在第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上,求a ;(3)试判断(1)、(2)中的点A、B与坐标原点O围成的△ABO是何种特殊三角形?并说明理由.(第21题图)22.(本题满分10分)如图,在8×8网格纸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1.(1)请在网格纸中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使点A、C的坐标分别为(-4,4),(-1,3),并写出点B的坐标为▲;(2)画出△ABC关于y轴的对称图形△A1B1C1,并写出B1点的坐标;(3)在y轴上求作一点P,使△P AB的周长最小,并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第22题图)23.(本题满分10分)勾股定理神秘而美妙,它的证法多样,其巧妙各有不同,其中的“面积法”给了小聪以灵感,他惊喜的发现,当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如图1或图2摆放时,都可以用“面积法”来证明,下面是小聪利用图1证明勾股定理的过程:将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按图1所示摆放,其中∠DAB=90°,求证:a2+b2=c2证明:连结DB,过点D作BC边上的高DF,则DF=EC=b﹣a.∵S四边形ADCB=S△ACD+S△ABC=12b2+12ab.又∵S四边形ADCB=S△ADB+S△DCB=12c2+12a(b﹣a).∴12b2+12ab=12c2+12a(b﹣a),∴a2+b2=c2.图1 图2(第23题图)请参照上述证法,利用图2完成下面的证明.将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按图2所示摆放,其中∠ABC=90°.求证:a2+b2=c2.证明:24.(本题满分10分)如图,在△ABC中,CE⊥BA的延长线于E,BF⊥CA的延长线于F,M为BC的中点,分别连接ME、MF、EF.(1)若EF=3,BC=8,求△EFM的周长;(2)若∠ABC=28°,∠ACB=48°,求△EFM的三个内角的度数.FB(第24题图)25.(本题满分12分)如图,点N是△ABC的边BC延长线上的一点,∠ACN=2∠BAC,过点A作AC的垂线交CN于点P.(1)若∠APC=30°,求证:AB=AP;(2)若AP=8,BP=16,求AC的长;(3)若点P在BC的延长线上运动,∠APB的平分线交AB于点M. 你认为∠AMP的大小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化,求出∠AMP的大小.B(第25题图)26.(本题满分14分)如图,长方形ABCO的顶点A、C、O都在坐标轴上,点B的坐标为(8,3),M为AB的中点.(1)试求点M的坐标和△AOM的周长;(2)若P是OC上的一个动点,它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C出发沿射线..CO 方向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t>0).①若△POM的面积等于△AOM的面积的一半,试求t的值;②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使△POM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此时t的值;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第26题图)(备用图)2015年秋学期期末学业质量测试八年级数学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D ;2.C ;3.A ;4.C ;5.C ;6.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7.4; 8.1.37×108; 9.3.142; 10.12; 11. 12.96;13.( ; 14.38; 15. 16. 149得3分; 13或157得2分 .三、解答题(共10题,102分.下列答案....仅供参考....,有其它答案或解法.......,参照标准给分.......) 17.(本题满分12分)(1)(本小题6分)38x =-(3分);2x =-(3分).(2)(本小题6分)原式=3-2+5(3分,每对1个得1分)=6(3分). 18.(本题满分8分)(1)(本小题4分)作图正确(3分),标出点D (1分).(2)(本小题4分)作图正确(3分),标出点(1分)(的点且正确得2分) 19. (本题满分8分)(1)(本小题4分)(课本63页改编)△BEF 是等腰三角形(1分);沿EF 折叠得∠DEF =∠BEF (1分),由长方形纸片的上下两边平行,可得∠DEF =∠BFE (1分),所以∠BEF=∠BFE ,根据“等角对等边”可知△BEF 是等腰三角形(1分); (2)(本小题4分)由勾股定理得AE=6(2分);CF=6(2分)。
八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冀教版)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它的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下列实数中,属于无理数的是……………………………………………………【 】A ﹣3B 3.14C 722D2.要使分式21+x 有意义,则x 的取值应满足………………………………………【 】 A x=- 2 B x ≠- 2 C x >- 2 D x ≠ 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的平方根是±1 B 1的算术平方根是-1 C 1的立方根是±1 D -1是无理数4.如果把分式yx xy+中的x 和y 都扩大3倍,那么原分式的值是…………………【 】 A 不变 B 缩小3倍 C 扩大3倍 D 缩小6倍5. 化简2293m mm --的结果是…………………………………………………………【 】 A 3+m m B 3+-m m C 3-m m D mm-36. 分式方程212242-=++-x x x x 的根是………………………………………【 】 A 1=x B 1-=x C 3=x D 3-=x7.下列命题中,属于真命题的是……………………………………………………【 】 A 同位角相等 B 对顶角相等C 若a 2=b 2,则a =bD 若a >b ,则-2a >-2b 8. 两个分式A =122-a , B =a a -++1111, 其中a ≠±1,则A 与B 的关系是……【 】 A 相等 B 互为倒数 C 互为相反数 D A 大于B9.小明同学不小心把一块玻璃打碎,变成了如图1所示的三块,现需要到玻璃店再配一块完全一样的玻璃,聪明的小明只带了图③去,就能做出一个和原来一样大小的玻璃。
他这样做的依据是………………………………………………【 】A SSSB SASC AASD ASA图110.如图2,在方格纸中,以AB 为一边作△ABP ,使之与△ABC 全等,从P 1,P 2,P 3,P 4四个点中找出符合条件的点P ,则点P 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11.已知a =22,b =33,c =55,则下列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 a >b >cB c >b >aC b >a >cD a >c >b12.如图3,表示7的点在数轴上表示时,所在哪两个字母之间…………………………………………………………………【 】 A A 与B B C 与D C A 与C D B 与C13. 某市为解决部分市民冬季集中取暖问题需铺设一条长3000米的管道,为尽量减少施工对交通造成的影响,实施施工时“…”,设实际每天铺设管道x 米,则可得方程300030001510x x-=-,根据此情景,题中用“…”表示的缺失的条件应补为………………………………………………………………………………………【 】 A 每天比原计划多铺设10米,结果延期15天才完成 B 每天比原计划少铺设10米,结果延期15天才完成 C 每天比原计划多铺设10米,结果提前15天才完成 D 每天比原计划少铺设10米,结果提前15天才完成14.若关于x 的分式方程2233x mx x++=--有增根,则m 的值是…………………【 】A 1m =-B 0m =C 3m =D 0m =或=3m15.已知△A 1B 1C 1与△A 2B 2C 2的周长相等,现有两个判断:①若A 1B 1=A 2B 2,A 1C 1=A 2C 2,则△A 1B 1C 1≌△A 2B 2C 2; ②若∠A 1=∠A 2,∠B 1=∠B 2,则△A 1B 1C 1≌△A 2B 2C 2,对于上述的两个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①正确, ② 错误B ①错误, ②正确C ①,② 都错误D ①,② 都正确 16.如图4,设k =(a >b >0),则有……………………………………………【 】 A k >2 B 1<k <2 CD图2图4图3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把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上) 17.已知命题:“等角的补角相等.”写出它的逆命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如图5,AC 、BD 相交于点O ,∠A =∠D ,请补充一个条件,使△AOB ≌△DOC ,你补充的条件 是 (填出一个即可). 19.已知a 2+3ab +b 2=0(a ≠0,b ≠0),则代数式baa b +的值等于 .20.甲计划用若干个工作日完成某项工作,从第三个工作日起,乙加入此项工作,且甲、乙两人工效相同,结果提前3天完成任务,则甲计划完成此项工作的天数是 天.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共56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21.(本题满分8分) (1)解分式方程:23132--=--xx x(2)先化简,再求值:)11(22222ab b a b ab a -÷-+-, 其中327-=a ,16=b .22.(本题满分9分)已知A =n m n m -++10是m +n +10的算术平方根, B =32164+--+n m n m 是164-+n m 的立方根,(1)求出m 、n 的值.(2)求B A -的平方根.23.(本题满分9分)图5课本指出:公认的真命题称为基本事实,除了基本事实外,其他的真命题(如推论、定理等)的正确性都需要借助基本事实,通过推理的方法证实.例如:我们学过三角形全等的基本事实有三个,即:“SSS”、“SAS”、“ASA”,请你完成以下问题:(1)叙述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中的推论AAS:如果两个三角形的_______及其中一个_________________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八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一、细心选一选,你一定准!(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式子是分式的是()A.B.C.+y D.2.已知一粒大米的质量约为0.000021千克,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0.21×10﹣4B.2.1×10﹣4C.2.1×10﹣5D.21×10﹣63.化简的结果是()A.B.C.D.4.分式方程的解是()A.﹣1 B.1 C.﹣2 D.25.已知甲、乙两地相距s(km),汽车从甲地匀速行驶到乙地,则汽车行驶的时间t(h)与行驶速度v(km/h)的函数关系图象大致是()A.B.C.D.6.函数y=x+m与(m≠0)在同一坐标系内的图象可以是()A. B. C.D.7.如图是一张直角三角形的纸片,两直角边AC=6cm、BC=8cm,现将△ABC折叠,使点B与点A 重合,折痕为DE,则BE的长为()A.4cm B.5cm C.6cm D.10cm8.把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同时扩大到原来的3倍,则其斜边扩大到原来的()A.3倍B.6倍C.9倍D.18倍9.在一直角坐标系中,点A、点B的坐标分别为(﹣6,0)、(0,8),则坐标原点O到线段AB的距离为()A.6 B.8 C.10 D.4.810.如图,是反比例函数y=和y=(k1>k2)在第一象限的图象,直线AB∥x轴,并分别交两条曲线于A、B两点,若S△AOB=4,则k1﹣k2的值是()A.1 B.2 C.4 D.8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11.已知点M(a,1)在双曲线上,则a=.12.如图,已知OA=OB,那么数轴上点A所表示的数是.13.如图,已知OA=6,∠AOB=30°,则经过点A的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14.已知,则=.15.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则结论:①两函数图象的交点A的坐标为(2,2);②当x>2时,y2>y1;③当x=1时,BC=3;④当x逐渐增大时,y1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y2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16.如图所示,沿DE折叠长方形ABCD的一边,使点C落在AB边上的点F处,若AD=8,且△AFD 的面积为60,则△DEC的面积为.三、认真做一做,你一定棒!(共52分.写出详细的解答或证明过程)1)计算:;(2)化简:.18.解方程:.19.如图,反比例函数y=(k≠0)和一次函数y=ax+b(a≠0)的图象交于A(4,),B(﹣2,n)两点.(1)根据图象写出:当x为何值时,一次函数值大于反比例函数值;(2)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和n的值.20.已知原来从遂宁到内江公路长150km,高速公路路程缩短了30km,如果一辆小车从遂宁到内江走高速公路的平均速度可以提高到原来的1.5倍,需要的时间可以比原来少用1小时10分钟.求小汽车原来和走高速公路的平均速度分别是多少?21.如图,正比例函数y=x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k≠0)在第一象限的图象交于A点,过A点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M,已知△OAM的面积为1.(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如果B为反比例函数在第一象限图象上的点(点B与点A不重合),且B点的横坐标为1,在x轴上找一点P,使PA+PB最小.求P点坐标?22.如图,CD是AB上的高,AC=4,BC=3,DB=.(1)求CD的长;(2)△ABC是直角三角形吗?请说明理由.23.如图,梯形ABCD中,AD∥BC,∠ABC=45°,∠ADC=120°,AD=DC,AB=2,求BC的长.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细心选一选,你一定准!(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式子是分式的是()A.B.C.+y D.考点:分式的定义.分析:判断分式的依据是看分母中是否含有字母,如果含有字母则是分式,如果不含有字母则不是分式.解答:解:,+y,的分母中均不含有字母,因此它们是整式,而不是分式.的分母中含有字母,因此是分式.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分式的定义,注意π不是字母,是常数,所以不是分式,是整式.2.已知一粒大米的质量约为0.000021千克,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0.21×10﹣4B.2.1×10﹣4C.2.1×10﹣5D.21×10﹣6考点: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专题:应用题.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大于10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小于1时,n是负数.解答:解:0.000 021=2.1×10﹣5.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 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3.化简的结果是()A.B.C.D.考点:分式的加减法.专题:计算题.分析:先把x2﹣9因式分解得到最简公分母为(x+3)(x﹣3),然后通分得到,再把分子化简后约分即可.解答:解:原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加减法:先把各分母因式分解,确定最简公分母,然后进行通分化为同分母的分式,再把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然后进行约分化为最简分式或整式.4.分式方程的解是()A.﹣1 B.1 C.﹣2 D.2考点:解分式方程.分析:方程两边乘最简公分母x,可以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求解.解答:解:方程的两边同乘x,得2+x﹣1=2x,解得x=1.检验:把x=1代入x=1≠0.∴原方程的解为:x=1.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解分式方程,解题的关键是注意:(1)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想是“转化思想”,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求解.(2)解分式方程一定注意要验根.5.已知甲、乙两地相距s(km),汽车从甲地匀速行驶到乙地,则汽车行驶的时间t(h)与行驶速度v(km/h)的函数关系图象大致是()A.B.C.D.考点:反比例函数的应用.专题:数形结合.分析:根据实际意义,写出函数的解析式,根据函数的类型,以及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即可进行判断.解答:解:根据题意有:v•t=s;故v与t之间的函数图象为反比例函数,且根据实际意义v>0、t>0,其图象在第一象限.故选:C.点评:现实生活中存在大量成反比例函数的两个变量,解答该类问题的关键是确定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然后利用实际意义确定其所在的象限.6.函数y=x+m与(m≠0)在同一坐标系内的图象可以是()A. B. C.D.考点: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一次函数的图象.分析:先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判断出m取值,再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判断出m的取值,二者一致的即为正确答案.解答:解:A、由函数y=x+m的图象可知m<0,由函数y=的图象可知m>0,相矛盾,故错误;B、由函数y=x+m的图象可知m>0,由函数y=的图象可知m>0,正确;C、由函数y=x+m的图象可知m>0,由函数y=的图象可知m<0,相矛盾,故错误;D、由函数y=x+m的图象可知m=0,由函数y=的图象可知m<0,相矛盾,故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性质和一次函数的图象性质,要掌握它们的性质才能灵活解题.7.如图是一张直角三角形的纸片,两直角边AC=6cm、BC=8cm,现将△ABC折叠,使点B与点A 重合,折痕为DE,则BE的长为()A.4cm B.5cm C.6cm D.10cm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分析:在Rt△ABC中,可求出AB的长度,根据折叠的性质可得出AE=EB=AB.解答:解:∵AC=6cm,BC=8cm,∴AB==10cm,∵由折叠的性质得,∠B=∠DAE,DE⊥AB,∴AE=EB=AB=5cm.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翻折变换,熟知图形翻折不变性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8.把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同时扩大到原来的3倍,则其斜边扩大到原来的()A.3倍B.6倍C.9倍D.18倍考点:勾股定理.分析:设原来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为a、b,斜边为c,根据勾股定理得出a2+b2=c2,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设原来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为a、b,斜边为c,则根据勾股定理得:a2+b2=c2,所以(3a)2+(3b)2=9(a2+b2)=9c2=(3c)2,即把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同时扩大到原来的3倍,则其斜边扩大到原来的3倍,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能正确根据勾股定理进行计算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9.在一直角坐标系中,点A、点B的坐标分别为(﹣6,0)、(0,8),则坐标原点O到线段AB的距离为()A.6 B.8 C.10 D.4.8考点:勾股定理;坐标与图形性质.分析:在直角坐标系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出线段AB的长,然后利用面积相等的方法求得原点到线段AB的距离.解答:解:在坐标系中,OA=6,OB=8,∴由勾股定理得:AB==10,设点O到线段AB的距离为h,∵S△ABO=OA•OB=AB•h,∴6×8=10h,解得h=4.8.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知识,利用面积相等求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上的高是长采用的方法.10.如图,是反比例函数y=和y=(k1>k2)在第一象限的图象,直线AB∥x轴,并分别交两条曲线于A、B两点,若S△AOB=4,则k1﹣k2的值是()A.1 B.2 C.4 D.8考点: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分析:设A(a,b),B(c,d),代入双曲线得到k1=ab,k2=cd,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cd﹣ab=2,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设A(a,b),B(c,d),代入得:k1=ab,k2=cd,∵S△AOB=4,∴ab﹣cd=4,∴ab﹣cd=8,∴k1﹣k2=8,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反比例函数系数的几何意义,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三角形的面积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能求出ab﹣cd=8是解此题的关键.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11.已知点M(a,1)在双曲线上,则a=2.考点: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求解.解答:解:∵点M(a,1)在双曲线上,∴a•1=2,∴a=2.故答案为2.点评: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反比例函数y=(k为常数,k≠0)的图象是双曲线,图象上的点(x,y)的横纵坐标的积是定值k,即xy=k.12.如图,已知OA=OB,那么数轴上点A所表示的数是﹣.考点:勾股定理;实数与数轴.分析:首先根据勾股定理得:OB=.即OA=.又点A在数轴的负半轴上,则点A对应的数是﹣.解答:解:由图可知,OC=2,作BC⊥OC,垂足为C,取BC=1,故OB=OA===,∵A在x的负半轴上,∴数轴上点A所表示的数是﹣.故答案为:﹣.点评:熟练运用勾股定理,同时注意根据点的位置以确定数的符号.13.如图,已知OA=6,∠AOB=30°,则经过点A的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考点:反比例函数综合题.分析:首先过A作AC⊥x轴,利用直角三角形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可得AC的长,再利用勾股定理算出OC的长,即可得到A点的坐标,最后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反比例函数关系式即可.解答:解:过A作AC⊥x轴,∵∠AOB=30°,∴,∵OA=6,∴AC=3,在Rt△ACO中,OC2=AO2﹣AC2,∴,∴A点坐标是:(3,3),设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的应用,以及待定系数法求函数关系式,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求出A点坐标.14.已知,则=﹣.考点:比例的性质.分析:根据题意设x=3a,y=4a,z=5a,进而代入求出即可.解答:解:∵,∴设x=3a,y=4a,z=5a,∴===﹣.故答案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比例的性质,假设出未知数进而代入求出是解题关键.15.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则结论:①两函数图象的交点A的坐标为(2,2);②当x>2时,y2>y1;③当x=1时,BC=3;④当x逐渐增大时,y1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y2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①③④.考点: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专题:计算题;压轴题;数形结合.分析:①将两函数解析式组成方程组,即可求出A点坐标;②根据函数图象及A点坐标,即可判断x>2时,y2与y1的大小;③将x=1代入两函数解析式,求出y的值,y2﹣y1即为BC的长;④根据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即可判断出函数的增减性.解答:解:①将组成方程组得,,由于x>0,解得,故A点坐标为(2,2).②由图可知,x>2时,y1>y2;③当x=1时,y1=1;y2=4,则BC=4﹣1=3;④当x逐渐增大时,y1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y2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可见,正确的结论为①③④.故答案为:①③④.点评: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知道函数图象交点坐标与函数解析式组成的方程组的解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16.如图所示,沿DE折叠长方形ABCD的一边,使点C落在AB边上的点F处,若AD=8,且△AFD的面积为60,则△DEC的面积为.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分析:由AD=8,且△AFD的面积为60,即可求得AF与DF的长,由折叠的性质,可得CD=DF,然后在Rt△BEF中,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得CE的长,继而求得△DEC的面积.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A=∠B=90°,BC=AD=8,CD=AB,∵△AFD的面积为60,即AD•AF=60,解得:AF=15,∴DF==17,由折叠的性质,得:CD=DF=17,∴AB=17,∴BF=AB﹣AF=17﹣15=2,设CE=x,则EF=CE=x,BE=BC﹣CE=8﹣x,在Rt△BEF中,EF2=BF2+BE2,即x2=22+(8﹣x)2,解得:x=,即CE=,∴△DEC的面积为:CD•CE=×17×=.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折叠的性质、勾股定理以及三角形面积问题.此题难度适中,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与方程思想的应用,注意折叠中的对应关系.三、认真做一做,你一定棒!(共52分.写出详细的解答或证明过程)1)计算:;(2)化简:.考点:实数的运算;分式的混合运算;零指数幂.专题:计算题.分析:(1)原式第一项利用绝对值的代数意义化简,第二项利用零指数幂法则计算,第三项利用乘法法则计算,第四项利用乘方的意义计算即可得到结果;(2)原式第一项约分后,相减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1)原式=5+1﹣1+1=6;(2)原式=﹣=0.点评:此题考查了实数的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18.解方程:.考点:解分式方程.分析:观察可得最简公分母是(x+1)(x﹣1),方程两边乘最简公分母,可以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求解.解答:解:方程两边都乘以(x+1)(x﹣1),得4﹣(x+1)(x+2)=﹣(x2﹣1),整理,3x=1,解得x=.经检验,x=是原方程的解.故原方程的解是x=.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解法,注意:(1)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想是“转化思想”,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求解.(2)解分式方程一定注意要验根.19.如图,反比例函数y=(k≠0)和一次函数y=ax+b(a≠0)的图象交于A(4,),B(﹣2,n)两点.(1)根据图象写出:当x为何值时,一次函数值大于反比例函数值;(2)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和n的值.考点: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专题:计算题.分析:(1)观察函数图象,写出一次函数图象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方所对应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即可;(2)先根据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把A点坐标代入y=可求出k,从而得到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然后把B(﹣2,n)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即可求出n的值.解答:解:(1)根据图象可得:当x>4或﹣2<x<0时,一次函数的值大于反比例函数的值;(2)把A(4,)代入y=得k=4×=6,所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把B(﹣2,n)代入y=得﹣2n=6,解得n=﹣3.点评: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求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坐标,把两个函数关系式联立成方程组求解,若方程组有解则两者有交点,方程组无解,则两者无交点.20.已知原来从遂宁到内江公路长150km,高速公路路程缩短了30km,如果一辆小车从遂宁到内江走高速公路的平均速度可以提高到原来的1.5倍,需要的时间可以比原来少用1小时10分钟.求小汽车原来和走高速公路的平均速度分别是多少?考点:分式方程的应用.分析:设小汽车原来的平均速度为x千米/时,走高速公路的平均速度是1.5x千米/时,根据题意可得,小汽车不走高速公路走120千米的路程所用的时间=走高速公路150千米所用时间+1小时10分钟,据此列方程求解.解答:解:设小汽车原来的平均速度为x千米/时,走高速公路的平均速度是1.5x千米/时,根据题意,得,解这个方程,得:x=60.经检验:x=60是所列方程的解,这时1.5x=1.5×60=90且符合题意.答:小汽车原来的平均速度是60千米/时,走高速公路的平均速度是90千米/时.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根据题意设出适当的未知数,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求解,注意检验.21.如图,正比例函数y=x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k≠0)在第一象限的图象交于A点,过A点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M,已知△OAM的面积为1.(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如果B为反比例函数在第一象限图象上的点(点B与点A不重合),且B点的横坐标为1,在x轴上找一点P,使PA+PB最小.求P点坐标?考点:反比例函数综合题.专题:综合题;压轴题.分析:(1)根据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点的横纵坐标的乘积为函数的系数和△OAM的面积为1可得k=2,即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2)由正比例函数y=x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k≠0)在第一象限的图象交于A点求得A为(2,1).要使PA+PB最小,需作出A点关于x轴的对称点C,并连接BC,交x轴于点P,P为所求点.A点关于x轴的对称点C(2,﹣1),而B为(1,2),故BC的解析式为y=﹣3x+5,即可求得P点的坐标.解答:解:(1)设A点的坐标为(a,b),则b=∴ab=k∵ab=1,∴k=1∴k=2,∴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3分)(2)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如图所示:得=x,解得x=2或x=﹣2,∵点A在第一象限,∴x=2把x=2代入y=得y=1,∴A为(2,1)(4分)设A点关于x轴的对称点为C,则C点的坐标为(2,﹣1).令直线BC的解析式为y=mx+n∵B点的横坐标为1,B为反比例函数在第一象限图象上的点,∴xy=2,∴y=2,∴B为(1,2),将B和C的坐标代入得:,解得:∴BC的解析式为y=﹣3x+5(6分)当y=0时,x=,∴P点为(,0).(7分)点评:本题考查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解析式的确定、图形的面积求法、轴对称等知识及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点难度.22.如图,CD是AB上的高,AC=4,BC=3,DB=.(1)求CD的长;(2)△ABC是直角三角形吗?请说明理由.考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勾股定理.分析:(1)在△CDB中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CD长即可;(2)首先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AD2,再计算出AD,然后可得AB长,再利用勾股定理逆定理可证出△ABC是直角三角形.解答:解:(1)∵CD是AB上的高,∴,∴CD=;(2)△ABC是直角三角形理由是:∵,∴,∵,又∵32+42=52,∴△ABC是直角三角形.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和勾股定理逆定理,关键是掌握在任何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长的平方之和一定等于斜边长的平方;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23.如图,梯形ABCD中,AD∥BC,∠ABC=45°,∠ADC=120°,AD=DC,AB=2,求BC的长.考点:梯形.专题:计算题.分析:过点A作AE⊥BC于点E,过点D作DF⊥BC,则AD=EF,再分别求出BE、CF的长,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过点A作AE⊥BC于点E,过点D作DF⊥BC,则AD=EF,∵∠ABC=45°,AB=2,∴BE=AE=2,又∠ADC=120°,∴∠CDF=30°,∴AD=DC==,CF=,∴BC=BE+EF+CF=2+=2+2.点评:本题考查了梯形的知识,难度不大,注意熟练应用梯形的性质是关键.。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一、单选题(★) 1. 若二次根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m的取值范围是()A.B.C.D.(★) 2. 下列方程中:①;②;③;④,其中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 3.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B.C.D.(★) 4. 下列一元二次方程中,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的是()A.B.C.D.(★★) 5. 若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则这个方程的另一个根是()A.B.2C.3D.6(★) 6. 用配方法解方程,配方后结果正确的是()A.B.C.D.(★★★) 7. 如图,在中,点D,E,F分别在边上,且,下列说法不正确是()A.若,那么四边形是矩形B.若平分,那么四边形是菱形C.若且,那么四边形是菱形D.若,那么四边形是矩形(★★) 8. 估计的值应该在()A.6和7之间B.7和8之间C.8和9之间D.9和10之间(★★★) 9. 如图,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以点A为圆心,的长为半径画弧,交于点F;分别以点B,F为圆心,大于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G;连结并延长,交于点E.连结,若,则的长为()A.5B.8C.12D.10(★★★) 10. 在矩形中,对角线与相交于点O,,垂足为E,,,则矩形的面积为()A.18B.C.D.16(★★★) 11. 如图,在正方形中,E、F分别是,的中点,,交于点G,,的延长线交于点M,连接,下列结论:①;②;③;④,其中正确的结论是()A.①②B.①③C.①②③D.①②④(★★★) 12. 如图,在矩形中,,,是上不与和重合的一个动点,过点分别作和的垂线,垂足为、,则的值为()A.10B.4.8C.6D.5二、填空题(★★★) 13. 已知最简二次根式与是同类二次根式,则x的值为______ .(★★) 14. 已知m,n是方程的两个根,则代数式的值等于 _____ .(★★) 15. 若,则 ____________ .(★★) 16.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是 ______ .(★★) 17. 如图,在菱形中,对角线,交于点O,过点A作于点E,延长到点F,使得,连接,,若,,则的长为 ______ .(★★★) 18. 如图,四边形为正方形,点E为对角线上一点,连接,过点E作,交于点F,以,为邻边作矩形,连接.若,则的值为 __________ .三、解答题(★★) 19. 计算:(1)(2)(★★) 20. 解方程(1)(2)(★★★) 21. 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根为a,b.(1)若a,b分别是菱形的两条对角线的长,且菱形的面积为5,求m的值;(2)若a,b分别为矩形的两条对角线的长,求m的值.(★★) 22. 如图,在四边形中,,平分,,E 为的中点,连结.(1)求证:四边形为菱形;(2)若,,求的面积.(★★★) 23. 阅读下列运算过程,并完成各小题:;.数学上把这种将分母中的根号去掉的过程称作“分母有理化”.如果分母不是一个无理数.而是两个无理数的和或差,此时也可以进行分母有理化,如:;;模仿上例完成下列各小题:(1) ______;(2) ______;(3)请根据你得到的规律计算:.(★★) 24. 如图,在矩形中,E是边上的点,,,垂足为F,连接.(1)求证:;(2)若,,求的长.(★★★) 25. 如图1,正方形中,E,F分别是,边上的点,且,将绕点D逆时针旋转,得到.(1)①求证:;②写出、、三者之间的关系.(2)类比迁移:若点E、F分别为正方形两条边的延长线上的动点,、、三者之间还存在(1)中的关系吗?根据解决(1)中问题的经验加以探究.①如图2,在正方形中,点E、F分别是、延长线上的动点,且,、、之间的数量关系是______.②如图3,在正方形中,点E、F分别是、延长线上的动点,且,则、、之间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请选择图2、图3中的一个给出证明.。
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试
卷(5套)
2015年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题整理
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
最新:初中二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模拟试卷
2015—2016学年初二上学期数学期中试卷
八年级数学期中卷2015
一个学期一次的期中考试马上就要开始了,同学们正在进行紧张的复习。
这就是我们为大家准备的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试卷,希望能够及时的帮助到大家。
为大家策划了八年级上册期中复习专题,为大家提供了八年级期中考试复习知识点、八年级期中考试复习要点、八年级期中考试模拟题、八年级期中考试试卷、八年级语文期中复习要点、八年级数学期中模拟题、八年级英语期中模拟题等相关内容,供大家复习参考。
期中考试】___2015-2016年八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2015-2016学年___八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的下面,都给出了代号为A、B、C、D的四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入答题卷中对应的表格内.1.要使分式的值为 $-\frac{1}{2}$,则 $x$ 的值为()A。
$x=1$。
B。
$x=2$。
C。
$x=-1$。
D。
$x=-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B。
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C。
三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D。
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3.运用分式的性质,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
$\frac{3}{4} \div \frac{6}{5} = \frac{5}{8}$。
B。
$\frac{2}{3} \div \frac{1}{4} = \frac{1}{6}$。
C。
$\frac{5}{6} \times \frac{1}{4} = \frac{5}{24}$。
D。
$\frac{2}{3} + \frac{3}{4} = \frac{17}{12}$。
4.一个凸五边形的内角和为()A。
$360^\circ$。
B。
$540^\circ$。
C。
$720^\circ$。
D。
$900^\circ$5.根据下列表格对应值,判断关于 $x$ 的方程$ax^2+bx+c=0$($a\neq 0$)的一个解 $x$ 的取值范围为()begin{array}{|c|c|}hlinex & ax^2+bx+c \\hline1.1 & -0.59 \\hline1.2 & 0.84 \\hline1.3 &2.29 \\hline1.4 & 3.76 \\hlineend{array}A。
$-0.59<x<0.84$。
B。
$1.1<x<1.2$。
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1.(3分)下列各式不是分式的是()A.B.C.D.2.(3分)函数y=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A.x≥﹣3B.x<3C.x≤﹣3D.x≤3 3.(3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2+1,﹣1)一定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4.(3分)下列各曲线表示的y与x的关系中,y不是x的函数的是()A.B.C.D.5.(3分)平行四边形具有的特征是()A.四个角都是直角B.对角线相等C.对角线互相平分D.四边相等6.(3分)如图,在▱ABCD 中,对角线AC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D ,BC 于点E ,F ,连接AF ,若△ABF 的周长为6,则▱ABCD 的周长为( )A .6B .12C .18D .247.(3分)已知a =2﹣2,b =(π﹣2)0,c =(﹣1)3,则a ,b ,c 的大小关系为( )A .a >b >cB .b >a >cC .c >a >bD .b >c >a8.(3分)在同一坐标系中(水平方向是x 轴),函数y =和y =kx +3的图象大致是( )A .B .C .D .9.(3分)如图,已知双曲线y =(k <0)经过直角三角形OAB 斜边OA 的中点D ,且与直角边AB 相交于点C .若点A 的坐标为(﹣8,4),则△AOC 的面积为( )A .6B .12C .18D .2410.(3分)观察下列等式:a 1=n ,a 2=1﹣,a 3=1﹣,…;根据其蕴含的规律可得( )A .a 2013=nB .a 2013=C .a 2013=D .a 2013=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11.(3分)甲型H 1N 1流感病毒的直径大约是0.000 000 081米,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12.(3分)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已知∠A﹣∠B=60°,则∠C=.13.(3分)如图,已知▱ABCD中,∠B=50°,依据尺规作图的痕迹,则∠DAE=.14.(3分)将直线y=2x﹣3平移,使之经过点(1,4),则平移后的直线解析式是.15.(3分)若关于x的方程=6+有增根,则m=.16.(3分)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直线y=x上一点P(1,1),C为y轴上一点,连接PC,线段PC绕点P顺时针旋转90°至线段PD,过点D作直线AB⊥x轴,垂足为B,直线AB与直线y=x交于点A,且BD=2AD,连接CD,直线CD与直线y=x交于点Q,则点Q的坐标为.三、解答题(共9小题,满分0分)17.计算:|﹣5|+(π﹣3.1)0﹣()﹣1+.18.先化简,再求值.,其中a=2.19.解方程=+2.20.为了迎接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计划由某校八年级(1)班的3个小组制作240面彩旗,后因一个小组另有任务,改由另外两个小组完成制作彩旗的任务.这样,这两个小组的每个同学就要比原计划多做4面彩旗.如果这3个小组的人数相等,那么每个小组有多少名学生?21.如图,点A、B、C、D在同一条直线上,点E、F分别在直线AD的两侧,且AE=DF,∠A=∠D,AB=DC.(1)求证:△ACE≌△DBF;(2)求证:四边形BFCE是平行四边形.22.阅读下列解题过程,然后解题:题目:已知(a、b、c互不相等),求x+y+z的值.解:设,则x=k(a﹣b),y=k(b﹣c),z=k(c﹣a),∴x+y+z=k(a﹣b+b﹣c+c﹣a)=k•0=0,∴x+y+z=0.依照上述方法解答下列问题:已知:,其中x+y+z≠0,求的值.23.如图,一次函数y=k1x+b(k1≠0)与反比例函数y=(k2≠0)的图象交于点A(﹣1,2),B(m,﹣1)(1)求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在x轴上是否存在点P(n,0),使△ABP为等腰三角形,请你直接写出P点的坐标.24.某公司开发处一款新的节能产品,该产品的成本价为6元/件,该产品在正式投放市场前通过代销点进行了为期一个月(30天)的试销售,售价为10元/件,工作人员对销售情况进行了跟踪记录,并将记录情况绘制成图象,图中的折线ABC表示日销售量y(件)与销售时间x(天)之间的函数关系.(1)求y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并写出x的取值范围;(2)若该节能产品的日销售利润为w(元),求w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并求出日销售利润不超过1040元的天数共有多少天?(3)若5≤x≤17,直接写出第几天的日销售利润最大,最大日销售利润是多少元(不用说理)25.如图1,已知点A(a,0),B(0,b),且a、b满足+(a+b+3)2=0,▱ABCD的边AD与y轴交于点E,且E为AD中点,双曲线y=经过C、D两点.(1)求k的值;(2)点P在双曲线y=上,点Q在y轴上,若以点A、B、P、Q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试求满足要求的所有点P、Q的坐标;(3)以线段AB为对角线作正方形AFBH(如图3),点T是边AF上一动点,M是HT的中点,MN⊥HT,交AB于N,当T在AF上运动时,的值是否发生改变?若改变,求出其变化范围;若不改变,请求出其值,并给出你的证明.2017-2018学年福建省泉州五中八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1.(3分)下列各式不是分式的是()A.B.C.D.【分析】根据分式的定义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一般地,如果A、B(B不等于零)表示两个整式,且B中含有字母,那么式子就叫做分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分式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分式的定义,本题属于基础题型.2.(3分)函数y=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A.x≥﹣3B.x<3C.x≤﹣3D.x≤3【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和分式的意义,被开方数大于或等于0,分母不等于0,可以求出x的范围.【解答】解:由y=,得3﹣x<0,解得x<3,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函数自变量的范围一般从三个方面考虑:当函数表达式是整式时,自变量可取全体实数;当函数表达式是分式时,考虑分式的分母不能为0;当函数表达式是二次根式时,被开方数非负.3.(3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2+1,﹣1)一定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分析】根据平方数非负数的性质判断出点的横坐标是正数,再根据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解答.【解答】解:∵a2≥0,∴a2+1≥1,∴点(a2+1,﹣1)一定在第四象限.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记住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是解决的关键,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4.(3分)下列各曲线表示的y与x的关系中,y不是x的函数的是()A.B.C.D.【分析】根据函数的意义即可求出答案.函数的意义反映在图象上简单的判断方法是:做垂直x轴的直线在左右平移的过程中与函数图象只会有一个交点.【解答】解:根据函数的意义可知:对于自变量x的任何值,y都有唯一的值与之相对应,所以只有选项C不满足条件.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函数的定义.函数的定义: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y,对于x的每一个取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则y是x的函数,x叫自变量.5.(3分)平行四边形具有的特征是()A.四个角都是直角B.对角线相等C.对角线互相平分D.四边相等【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即可判断.【解答】解: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记住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属于中考常考题型.6.(3分)如图,在▱ABCD中,对角线A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D,BC于点E,F,连接AF,若△ABF的周长为6,则▱ABCD的周长为()A.6B.12C.18D.24【分析】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得AF=FC,那么由△ABF的周长为6可得AB+BC =6,再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得AD=BC,DC=AB,进而可得答案.【解答】解:∵对角线A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D,BC于点E,F,∴AF=CF,∵△ABF的周长为6,∴AB+BF+AF=AB+BF+CF=AB+BC=6.∵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DC=AB,∴▱ABCD的周长为2(AB+BC)=12.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关键是掌握垂直平分线上任意一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7.(3分)已知a=2﹣2,b=(π﹣2)0,c=(﹣1)3,则a,b,c的大小关系为()A.a>b>c B.b>a>c C.c>a>b D.b>c>a【分析】将各数化简后即可比较大小.【解答】解:由题可知:a =,b =1,c =﹣1∴b >a >c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零指数幂以及负整数指数幂的意义,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零指数幂以及负整数指数幂的意义,本题属于基础题型.8.(3分)在同一坐标系中(水平方向是x 轴),函数y =和y =kx +3的图象大致是( )A .B .C .D .【分析】根据一次函数及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系数的关系作答.【解答】解:A 、由函数y =的图象可知k >0与y =kx +3的图象k >0一致,故A 选项正确;B 、因为y =kx +3的图象交y 轴于正半轴,故B 选项错误;C 、因为y =kx +3的图象交y 轴于正半轴,故C 选项错误;D 、由函数y =的图象可知k >0与y =kx +3的图象k <0矛盾,故D 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性质和一次函数的图象性质,要掌握它们的性质才能灵活解题.9.(3分)如图,已知双曲线y =(k <0)经过直角三角形OAB 斜边OA 的中点D ,且与直角边AB 相交于点C .若点A 的坐标为(﹣8,4),则△AOC 的面积为( )A.6B.12C.18D.24【分析】由点D为线段OA的中点可得出D点的坐标,将点D的坐标代入双曲线解析式中解出k值,即可得出双曲线的解析式,再令x=﹣8可得点C的坐标,根据边与边的关系结合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点D为线段OA的中点,且点A的坐标为(﹣8,4),∴点D的坐标为(﹣4,2).将点D(﹣4,2)代入到y=(k<0)中得:2=,解得:k=﹣8.∴双曲线的解析式为y=﹣.令x=﹣8,则有y=﹣=1,即点C的坐标为(﹣8,1).∵AB⊥BO,∴点B(﹣8,0),AC=4﹣1=3,OB=8,∴△AOC的面积S=AC•OB=×3×8=12.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中点坐标公式以及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解题的关键是找出点C、D的坐标.解决该题型题目时,求出点的坐标由待定系数法求出反比例函数解析式是关键.10.(3分)观察下列等式:a1=n,a2=1﹣,a3=1﹣,…;根据其蕴含的规律可得()A.a2013=n B.a2013=C.a2013=D.a2013=【分析】归纳总结得到一般性规律,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由a1=n,得到a2=1﹣=1﹣=,a3=1﹣=1﹣=﹣=,a4=1﹣=1﹣(1﹣n)=n,以n,,为循环节依次循环,∵2013÷3=671,∴a2013=.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分式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11.(3分)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直径大约是0.000 000 081米,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8.1×10﹣8.【分析】绝对值小于1的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与绝对值大于1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解答】解:0.000 000 081=8.1×10﹣8.【点评】本题考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一般形式为a×10﹣n,其中1≤|a|<10,n为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12.(3分)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已知∠A﹣∠B=60°,则∠C=120°.【分析】利用平行四边形的邻角互补,和已知∠A﹣∠B=60°,就可建立方程求出两角.【解答】解: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180°,又有∠A﹣∠B=60°,把这两个式子相加相减即可求出∠A=∠C=120°,故答案为:120°.【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邻角互补,对角相等,建立方程组求解.13.(3分)如图,已知▱ABCD中,∠B=50°,依据尺规作图的痕迹,则∠DAE=80°.【分析】依据尺规作图的痕迹,可得EF是AB的垂直平分线,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出EA=EB,根据等边对等角得到∠EAB=∠B=50°,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AEB=180°﹣∠EAB﹣∠B=80°,再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以及平行线的性质求出∠DAE=∠AEB=80°.【解答】解:∵EF是AB的垂直平分线,∴EA=EB,∴∠EAB=∠B=50°,∴∠AEB=180°﹣∠EAB﹣∠B=80°,∵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DAE=∠AEB=80°.故答案为80°.【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边对等角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以及平行线的性质.求出∠AEB的度数是解题的关键.14.(3分)将直线y=2x﹣3平移,使之经过点(1,4),则平移后的直线解析式是y=2x+2.【分析】根据平移不改变k的值,可设平移后直线的解析式为y=2x+b,然后将点(1,4)代入即可得出直线的函数解析式.【解答】解:设平移后直线的解析式为y=2x+b.把(1,4)代入直线解析式得4=2×1+b,解得b=2.∴平移后直线的解析式为y=2x+2.故答案为:y=2x+2.【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及待定系数法去函数的解析式,掌握直线y =kx+b(k≠0)平移时,k的值不变是解题的关键.15.(3分)若关于x的方程=6+有增根,则m=6.【分析】把所给方程转换为整式方程,进而把可能的增根代入求得m 的值即可.【解答】解:最简公分母为x ﹣6,当x ﹣6=0时,x =6,去分母得:x =6(x ﹣6)+m ,因为方程有增根,所以增根为x =6当x =6时,m =6,故答案为:6【点评】本题考查增根问题;增根问题可按如下步骤进行:①让最简公分母为0确定增根;②化分式方程为整式方程;③把增根代入整式方程即可求得相关字母的值. 16.(3分)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直线y =x 上一点P (1,1),C 为y 轴上一点,连接PC ,线段PC 绕点P 顺时针旋转90°至线段PD ,过点D 作直线AB ⊥x 轴,垂足为B ,直线AB 与直线y =x 交于点A ,且BD =2AD ,连接CD ,直线CD 与直线y =x 交于点Q ,则点Q 的坐标为 (,) .【分析】过P 作MN ⊥y 轴,交y 轴于M ,交AB 于N ,过D 作DH ⊥y 轴,交y 轴于H ,∠CMP =∠DNP =∠CPD =90°,求出∠MCP =∠DPN ,证△MCP ≌△NPD ,推出DN =PM ,PN =CM ,设AD =a ,求出DN =2a ﹣1,得出2a ﹣1=1,求出a =1,得出D 的坐标,在Rt △DNP 中,由勾股定理求出PC =PD =,在Rt △MCP 中,由勾股定理求出CM =2,得出C 的坐标,设直线CD 的解析式是y =kx +3,把D (3,2)代入求出直线CD 的解析式,解由两函数解析式组成的方程组,求出方程组的解即可.【解答】解:过P 作MN ⊥y 轴,交y 轴于M ,交AB 于N ,过D 作DH ⊥y 轴,交y 轴于H ,∠CMP =∠DNP =∠CPD =90°,∴∠MCP +∠CPM =90°,∠MPC +∠DPN =90°,∴∠MCP =∠DPN ,∵P (1,1),∴OM=BN=1,PM=1,在△MCP和△NPD中∴△MCP≌△NPD(AAS),∴DN=PM,PN=CM,∵BD=2AD,∴设AD=a,BD=2a,∵P(1,1),∴DN=2a﹣1,则2a﹣1=1,a=1,即BD=2.∵直线y=x,∴AB=OB=3,在Rt△DNP中,由勾股定理得:PC=PD==,在Rt△MCP中,由勾股定理得:CM==2,则C的坐标是(0,3),设直线CD的解析式是y=kx+3,把D(3,2)代入得:k=﹣,即直线CD的解析式是y=﹣x+3,即方程组得:,即Q的坐标是(,),②当点C在y轴的负半轴上时,作PN⊥AD于N,交y轴于H,此时不满足BD=2AD,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用待定系数法求出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解方程组,勾股定理,旋转的性质等知识点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性质进行推理和计算的能力,题目比较好,但是有一定的难度.三、解答题(共9小题,满分0分)17.计算:|﹣5|+(π﹣3.1)0﹣()﹣1+.【分析】分别根据0指数幂及负整数指数幂的计算法则、绝对值的性质计算出各数,再根据实数混合运算的法则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原式=5+1﹣2+2=6.【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实数的运算,熟知0指数幂及负整数指数幂的计算法则、绝对值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8.先化简,再求值.,其中a=2.【分析】先把除法运算转化为乘法运算以及把各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因式分解得到原式=•﹣,约分后得到原式=﹣,再通分得,接着把a=2代入计算.【解答】解:原式=•﹣=﹣=,当a=2时,原式==2.【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先把除法运算转化为乘法运算和把各分式的分子或分母因式分解,然后进行约分得到最简分式或整式,最后把满足条件的字母的值代入进行计算.19.解方程=+2.【分析】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求出整式方程的解得到x的值,经检验即可得到分式方程的解.【解答】解:去分母得:2x=3+4x﹣4,移项合并得:2x=1,解得:x=,经检验x=是分式方程的解.【点评】此题考查了解分式方程,利用了转化的思想,解分式方程时注意要检验.20.为了迎接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计划由某校八年级(1)班的3个小组制作240面彩旗,后因一个小组另有任务,改由另外两个小组完成制作彩旗的任务.这样,这两个小组的每个同学就要比原计划多做4面彩旗.如果这3个小组的人数相等,那么每个小组有多少名学生?【分析】关键描述语是:“这两个小组的每一名学生就要比原计划多做4面彩旗”.等量关系为:实际每个学生做的彩旗数﹣原来每个学生做的旗数=4.【解答】解;设每个小组有x名学生,根据题意得:,解之得x=10,经检验,x=10是原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答:每组有10名学生.【点评】本题考查分式方程的应用,分析题意,找到合适的等量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1.如图,点A、B、C、D在同一条直线上,点E、F分别在直线AD的两侧,且AE=DF,∠A=∠D,AB=DC.(1)求证:△ACE≌△DBF;(2)求证:四边形BFCE是平行四边形.【分析】(1)证出AC=BD,由SAS证明△ACE≌△DBF即可;(2)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CE=BF,∠ACE=∠DBF,得出CE∥BF,即可得出结论.【解答】(1)证明:∵AB=CD,∴AB+BC=CD+BC,即AC=BD,在△ACE和△DBF中,,∴△ACE≌△DBF(SAS)).(2)证明:∵△ACE≌△DBF,∴CE=BF,∠ACE=∠DBF,∴CE∥BF,∴四边形BFCE是平行四边形.【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2.阅读下列解题过程,然后解题:题目:已知(a、b、c互不相等),求x+y+z的值.解:设,则x=k(a﹣b),y=k(b﹣c),z=k(c﹣a),∴x+y+z=k(a﹣b+b﹣c+c﹣a)=k•0=0,∴x+y+z=0.依照上述方法解答下列问题:已知:,其中x+y+z≠0,求的值.【分析】根据提示,先设比值为k,再利用等式列出三元一次方程组,即可求出k的值是2,然后把x+y=2z代入所求代数式.【解答】解:设===k,则:,(1)+(2)+(3)得:2x+2y+2z=k(x+y+z),∵x+y+z≠0,∴k=2,∴原式===.【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分式的基本性质,重点是设“k”法.23.如图,一次函数y=k1x+b(k1≠0)与反比例函数y=(k2≠0)的图象交于点A(﹣1,2),B(m,﹣1)(1)求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在x轴上是否存在点P(n,0),使△ABP为等腰三角形,请你直接写出P点的坐标.【分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解决问题;(2)分三种情形讨论①当PA=PB时,可得(n+1)2+4=(n﹣2)2+1.②当AP=AB时,可得22+(n+1)2=(3)2.③当BP=BA时,可得12+(n﹣2)2=(3)2.分别解方程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1)把A(﹣1,2)代入y=,得到k2=﹣2,∴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B(m,﹣1)在y=﹣上,∴m=2,由题意,解得,∴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1.(2)∵A(﹣1,2),B(2,﹣1),∴AB=3,AP2=22+(n+1)2,BP2=12+(n﹣2)2,∵△ABP为等腰三角形①当PA=PB时,(n+1)2+4=(n﹣2)2+1,∴n=0,②当AP=AB时,∴AP2=AB2,∴22+(n+1)2=(3)2,∴n=﹣1±.③当BP=BA时,∴BP2=BA2,∴12+(n﹣2)2=(3)2,∴n=2±.综上所述,P(0,0)或(﹣1+,0)或(﹣1﹣,0)或(2+,0)或(2﹣,0).【点评】本题是反比例函数综合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的性质、待定系数法、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学会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思考问题.24.某公司开发处一款新的节能产品,该产品的成本价为6元/件,该产品在正式投放市场前通过代销点进行了为期一个月(30天)的试销售,售价为10元/件,工作人员对销售情况进行了跟踪记录,并将记录情况绘制成图象,图中的折线ABC表示日销售量y(件)与销售时间x(天)之间的函数关系.(1)求y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并写出x的取值范围;(2)若该节能产品的日销售利润为w(元),求w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并求出日销售利润不超过1040元的天数共有多少天?(3)若5≤x≤17,直接写出第几天的日销售利润最大,最大日销售利润是多少元(不用说理)【分析】(1)这是一个分段函数,利用待定系数法求y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并确定x的取值范围;(2)根据利润=(售价﹣成本)×日销售量可得w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并分别根据分段函数计算日销售利润不超过1040元对应的x的值;(3)分别根据5≤x≤10和10<x≤17两个范围的最大日销售利润,对比可得结论.【解答】解:(1)当1≤x≤10时,设AB的解析式为:y=kx+b,把A(1,300),B(10,120)代入得:,解得:,∴AB:y=﹣20x+320(1≤x≤10),当10<x≤30时,同理可得BC:y=14x﹣20,综上所述,y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为:;(2)当1≤x≤10时,w=(10﹣6)(﹣20x+320)=﹣80x+1280,当w=1040元,﹣80x+1280=1040,x=3,∵﹣80<0,∴w随x的增大而减小,∴日销售利润不超过1040元的天数:3,4,5,6,7,8,9,10,一共8天;当10<x≤30时,w=(10﹣6)(14x﹣20)=56x﹣80,56x﹣80=1040,x=20,∵56>0,∴w随x的增大而增大,∴日销售利润不超过1040元的天数:11,12,13,14,15,16,17,18,19,20,一共10天;综上所述,日销售利润不超过1040元的天数共有18天;=﹣80×5+1280=880,(3)当5≤x≤10时,当x=5时,w大=56×17﹣80=872,当10<x≤17时,当x=17时,w大∴若5≤x≤17,第5天的日销售利润最大,最大日销售利润是880元.【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待定系数法一次函数解析式以及解一元一次方程,解题的关键是:(1)利用待定系数法求AB和BC的解析式;(2)熟练掌握一次函数的增减性;(3)分5≤x≤10和10<x≤17时,确定各分段函数的最大值.25.如图1,已知点A(a,0),B(0,b),且a、b满足+(a+b+3)2=0,▱ABCD的边AD与y轴交于点E,且E为AD中点,双曲线y=经过C、D两点.(1)求k的值;(2)点P在双曲线y=上,点Q在y轴上,若以点A、B、P、Q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试求满足要求的所有点P、Q的坐标;(3)以线段AB为对角线作正方形AFBH(如图3),点T是边AF上一动点,M是HT的中点,MN⊥HT,交AB于N,当T在AF上运动时,的值是否发生改变?若改变,求出其变化范围;若不改变,请求出其值,并给出你的证明.【分析】(1)先根据非负数的性质求出a、b的值,故可得出A、B两点的坐标,设D (1,t),由DC∥AB,可知C(2,t﹣2),再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求出t的值即可;(2)由(1)知k =4可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 =,再由点P 在双曲线y =上,点Q 在y 轴上,设Q (0,y ),P (x ,),再分以AB 为边和以AB 为对角线两种情况求出x 的值,故可得出P 、Q 的坐标;(3)连NH 、NT 、NF ,易证NF =NH =NT ,故∠NTF =∠NFT =∠AHN ,∠TNH =∠TAH =90°,MN =HT 由此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1)∵+(a +b +3)2=0,∴,解得:,∴A (﹣1,0),B (0,﹣2), ∵E 为AD 中点, ∴x D =1, 设D (1,t ), 又∵DC ∥AB , ∴C (2,t ﹣2), ∴t =2t ﹣4, ∴t =4, ∴k =4;(2)∵由(1)知k =4,∴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 =,∵点P 在双曲线上,点Q 在y 轴上,∴设Q (0,y ),P (x ,), ①当AB 为边时:如图1,若ABPQ 为平行四边形,则=0,解得x =1,此时P 1(1,4),Q 1(0,6);如图2,若ABQP为平行四边形,则=,解得x=﹣1,此时P2(﹣1,﹣4),Q2(0,﹣6);②如图3,当AB为对角线时,AP=BQ,且AP∥BQ;∴,解得x=﹣1,∴P3(﹣1,﹣4),Q3(0,2);故P1(1,4),Q1(0,6);P2(﹣1,﹣4),Q2(0,﹣6);P3(﹣1,﹣4),Q3(0,2);(3)的值不发生改变,理由:如图4,连NH、NT、NF,∵MN是线段HT的垂直平分线,∴NT=NH,∵四边形AFBH是正方形,∴∠ABF=∠ABH,在△BFN与△BHN中,,∴△BFN≌△BHN,∴NF=NH=NT,∴∠NTF=∠NFT=∠AHN,四边形ATNH中,∠ATN+∠NTF=180°,而∠NTF=∠NFT=∠AHN,所以,∠ATN+∠AHN=180°,所以,四边形ATNH内角和为360°,所以∠TNH=360°﹣180°﹣90°=90°.∴MN=HT,∴.【点评】此题是反比例函数综合题,主要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正方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相关知识,难度较大,解本题(1)的关键是求出a,b的值,解(2)的关键是分类讨论,解(3)的关键是判断出△BFN≌△BHN.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试题【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6分.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代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上)1.(3分)用两个全等的等边三角形,可以拼成下列哪种图形()A.矩形B.菱形C.正方形D.等腰梯形2.(3分)在▱ABCD中,∠A:∠B=7:2,则∠C、∠D的度数分别为()A.70°和20°B.280°和80°C.140°和40°D.105°和30°3.(3分)函数y=2x﹣5的图象经过()A.第一、三、四象限B.第一、二、四象限C.第二、三、四象限D.第一、二、三象限4.(3分)点P1(x1,y1),点P2(x2,y2)是一次函数y=4x﹣1图象上的两个点,且x1<0<x2,则y1与y2的大小关系是()A.y1>y2 B.y1>y2>0C.y1<y2 D.y1=y25.(3分)在一次射击训练中,甲、乙两人各射击10次,两人10次射击成绩的平均数均是9.1环,方差分别是S甲2=1.2,S乙2=1.6,则关于甲、乙两人在这次射击训练中成绩稳定的描述正确的是()A.甲比乙稳定B.乙比甲稳定C.甲和乙一样稳定D.甲、乙稳定性没法对比6.(3分)一次函数y=﹣2x+4的图象是由y=﹣2x﹣2的图象平移得到的,则移动方法为()A.向右平移4个单位B.向左平移4个单位C.向上平移6个单位D.向下平移6个单位7.(3分)顺次连接矩形的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一定是()A.正方形B.菱形C.矩形D.梯形8.(3分)若实数a、b、c满足a+b+c=0,且a<b<c,则函数y=ax+c的图象可能是()A.B.C.D.9.(3分)如图,D、E、F分别是△ABC各边的中点,AH是高,如果ED=5cm,那么HF 的长为()A.5cm B.6cm C.4cm D.不能确定10.(3分)已知菱形的周长为40,一条对角线长为12,则这个菱形的面积为()A.40B.47C.96D.19011.(3分)如图,直线y=kx+b经过点A(3,1)和点B(6,0),则不等式0<kx+b<x 的解集为()A.x<0B.0<x<3C.3<x<6D.x>612.(3分)如图,矩形ABCD的面积为20cm2,对角线交于点O,以AB、AO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AOC1B,对角线交于点O1,以AB、AO1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AO1C2B…依此类推,则平行四边形AO2019C2020B的面积为()cm2.A.B.C.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把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上)13.(4分)一组数据3,5,10,6,x的众数是5,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14.(4分)若方程组的解是,则直线y=﹣2x+b与直线y=x﹣a的交点坐标是.15.(4分)已知直线y=﹣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B,在坐标轴上找点P,使△ABP为等腰三角形,则点P的个数为个.16.(4分)如图,在△ABC中,AB=6,AC=8,BC=10,P为边BC上一动点,PE⊥AB 于E,PF⊥AC于F,则EF的最小值为.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68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10分)已知y=(k﹣3)x是关于x的正比例函数,(1)写出y与x之间的函数解析式:(2)求当x=﹣4时,y的值.18.(8分)在▱ABCD中,点E、F分别在BC、AD上,且BE=DF.求证:四边形AECF 是平行四边形.19.(12分)我市某中学举行“中国梦•校园好声音”歌手大赛,高、初中部根据初赛成绩,各选出5名选手组成初中代表队和高中代表队参加学校决赛.两个队各选出的5名选手的决赛成绩如图所示.(1)根据图示填写下表;(2)结合两队成绩的平均数和中位数,分析哪个队的决赛成绩较好;(3)计算两队决赛成绩的方差并判断哪一个代表队选手成绩较为稳定.20.(12分)如图,直线l1的解析式为y=﹣3x+3,且l1与x轴交于点D,直线l2经过点A、B,直线l1、l2交于点C.(1)求直线l2的解析表达式;(2)求△ADC的面积;(3)在直线l2上存在异于点C的另一点P,使得△ADP与△ADC的面积相等,请求出点P的坐标.21.(12分)材料阅读;小明偶然发现线段AB的端点A的坐标为(1,2),端点B的坐标为(3,4),则线段AB中点的坐标为(2,3),通过进一步的探究发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任意两点P(x1,y1)、Q(x2,y2)为端点的线段中点坐标为().知识运用:如图,矩形ONEF的对角线相交于点M,ON、OF分别在x轴和y轴上,O为坐标原点,点E的坐标为(4,3),则点M的坐标为.能力拓展:在直角坐标系中,有A(﹣1,2)、B(3,4)、C(l,4)三点,另有一点D与点A、B、C构成平行四边形的顶点,求点D的坐标.22.(14分)现有正方形ABCD和一个以O为直角顶点的三角板,移动三角板,使三角板两直角边所在直线分别与直线BC、CD交于点M、N.(1)如图1,若点O与点A重合,则OM与ON的数量关系是;(2)如图2,若点O在正方形的中心(即两对角线交点),则(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请说明理由;(3)如图3,若点O在正方形的内部(含边界),当OM=ON时,请探究点O在移动过程中可形成什么图形?(4)如图4,是点O在正方形外部的一种情况.当OM=ON时,请你就“点O的位置在各种情况下(含外部)移动所形成的图形”提出一个正确的结论.(不必说明)。
第二学期八年级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及答案第二学期八年级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及答案时间:2017-09-19 11:24:00本文内容及图片来源于读者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xuexila888@ 礎鸿我要投稿随着数学期末考试的到来,八年级数学的考试试题你都练习了吗?以下是为你整理的第二学期八年级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希望对大家有帮助!第二学期八年级期中考试数学试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在式子中,分式的个数有( )A、2个B、3个C、4个D、5个2.已知在□ABCD中,AD=3cm,AB=2 cm,则□ABCD的周长等于( )A.10cmB.6cmC.5cmD.4cm3. 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 )A. -2B. 2C. 2D. -2。
4. 下列各组数中,以a、b、c为边的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A .B .C . D.5.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 ,3),则它还经过点( )A. (6,)B. ( ,)C. (3,2)D.(2,3)6.下面正确的命题中,其逆命题不成立的是( )A.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B.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C.对顶角相等D.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7.如图所示:数轴上点A所表示的数为a,则a的值是( )A. +1B.- +1C. -1D.8. 某单位向一所希望小学赠送1080件文具,现用A、B两种不同的包装箱进行包装,已知每个B型包装箱比A型包装箱多装15件文具,单独使用B型包装箱比单独使用A型包装箱可少用12个。
设B型包装箱每个可以装x件文具,根据题意列方程为( )A.1080x=1080x-15+12B.1080x=1080x-15-12C.1080x=1080x+15-12D.1080x=1080x+15+129.如图,点P(3a,a)是反比例函y= k x(k 0)与⊙O的一个交点,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10 ,则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A.y=3xB.y=5xC.y=10xD.y=12x10. 如图,在△ABC中,AB=AC=5,BC=6,点M为BC中点,MN AC于点N,则MN等于( )A. B. C. D.二、细心填一填:(每题3分,共30分)11. 根据里氏震级的定义,地震所释放出的相对能量E与震级n的关系为:E=10n,那么5级地震所释放出的相对能量相当于9级地震所释放出的相对能量的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12. 解方程:的结果是。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从左边到右边的变形,其中是因式分解的是()A .()2824x x -=-B .()22323x x x x -+=-+C .()()2339x x x -+=-D .218233x y x x y=⋅⋅2.在5πx -,2x ,13x +,25x x +,6y -,5a x -中,分式的个数为()A .2B .3C .4D .53.某班30位同学阅读课外读物的本数统计如表所示,其中两个数据被遮盖,下列关于阅读课外读物的统计是中,与被遮盖的数据无关的是()本数2345678人数■■23679A .平均数,方差B .中位数,方差C .平均数,众数D .中位数,众数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代数式()()23b c a b c +++化简后得23a +B .分式32xyx y-中x ,y 都扩大3倍,分式的值不变C .分式293x x --的值为0,则x 的值为3±D .分式211x x ++是最简分式5.分式22212,,121x xx x x x x +---++的最简公分母是()A .()()21x x x -+B .()221(1)x x -+C .()21(1)x x x -+D .2(1)x x +6.小明家1至6月份的用水量统计如图所示,关于这组数据,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众数是6吨B .平均数是5吨C .中位数5.5吨D .方差是1.27.对任意整数n ,()22125n --都能()A .被3整除B .被4整除C .被5整除D .被6整除8.关于x 的代数式2215x mx +-分解因式得()()35x nx -+,则m n 的值为()A .1B .0.5C .1-D .2-9.关于x 的方程2354ax a x +=-的根为2x =,则a 应取值()A .1B .3C .2-D .3-10.《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数学专著之一,其中记录的一道题译为白话文是:把一份文件用慢马送到800里外的城市,需要的时间比规定时间多1天;如果用快马送,所需的时间比规定时间少3天.已知快马的速度是慢马的2倍,求规定时间.设规定时间为x 天,则可列方程为()A .800800213x x =⨯++B .800800213x x ⨯=++C .800800213x x ⨯=+-D .800800213x x =⨯+-11.“赵爽弦图”巧妙地利用面积关系证明了勾股定理,是我国古代数学的骄傲.它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和一个小正方形拼成的大正方形(如图所示),若大正方形的面积是29,小正方形的面积是9,设直角三角形较长直角边为b ,较短直角边为a ,则22b a -的值是()A .7B .14C .21D .2812.“若关于x 的方程39ax x =-12139x +-无解,求a 的值.”尖尖和丹丹的做法如下:尖尖:去分母,得1239ax x =+-,丹丹:去分母,得1239ax x =+-,移项,得3129ax x -=-,合并同类项,得()33a x -=,∵原方程无解,∴30a -=,∴3a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33a x -=,解得33x a =-,∵原方程无解,∴x 为增根,∴390x -=,解得3x =,∴333a =-,解得4a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尖尖对,丹丹错B .尖尖错,丹丹对C .两人的答案合起来也不完整D .两人的答案合起来才完整二、填空题13.一组数据:3,4,4,x ,5,5,9,其平均数是5,则众数是.14.生物学研究表明,植物光合作用速率越高,单位时间内合成的有机物越多.为了解甲、乙、丙、丁四个品种大豆的光合作用速率,科研人员从这四个品种的大豆中各选五株,在同等实验条件下,测量它们的光合作用速率(单位:21μmol m s --⋅⋅),统计结果如下表:品种甲乙丙丁平均数24252325方差7.615.66.84则这四个大豆品种中光合作用速率又快又稳定的是.15.将边长为m 的大正方形,长为m 、宽为n 的长方形以及边长为n 的小正方形卡片拼成如图所示的长方形,请根据图形写出一个多项式的因式分解.16.某企业接到一批生产甲种板材224000m 、乙种板材212000m 的订单.已知该企业安排140人生产这两种板材,每人每天能生产甲种板材2300m 或乙种板材2200m ,则应安排人生产甲种板材,才能确保他们用相同的时间完成各自的生产任务.17.若关于x 的方程27133x m x x--=--的解为非负整数,则所有符合条件的正整数m 的和为.18.若1x =,则()()()()23202411111x x x x x x x x x ++++++++⋅⋅⋅++=.三、解答题19.因式分解:(1)228x -(2)2363ma ma m -+-(3)()222224a b a b +-(4)()()2244x x x +++-20.某公司要在甲、乙两人中招聘一名职员,对两人的学历、能力、经验这三项进行了测试,各项满分均为10分,成绩高者被录用.图1是甲、乙两人测试成绩的条形统计图.(1)分别计算甲、乙两人三项成绩之和,则会被录用;(2)若将甲、乙两人的三项测试成绩,分别按照扇形统计图(图2)各项所占之比进行计算,甲成绩为分,乙成绩为分,则会被录用.21.解方程:(1)33122x x x-+=--;(2)2124111x x x -=-+-.22.解答下列各题:(1)计算:2221111xx x x x x x++⎛⎫+÷ ⎪+-+⎝⎭.(2)先化简,再求值:2695222m m m m m -+⎛⎫÷-- ⎪--⎝⎭,其中12m =-.23.某校从九年级男生中任意选取40人,随机分成甲、乙两个小组进行“引体向上”体能测试,根据测试成绩绘制出统计表和如图所示的统计图(成绩均为整数,满分为10分).甲组成绩统计表成绩/分78910人数/人1955(1)甲组成绩的众数______乙组成绩的众数(填“>”“<”或“=”);(2)求乙组的平均成绩;(3)这40个学生成绩的中位数是______.(4)经计算甲组成绩的方差为0.81,请你求出乙组成绩的方差,并判断哪个小组的成绩比较整齐.24.【问题背景】2024年4月23日是第18个“世界读书日”,为给师生提供更加良好的阅读环境,学校决定扩大图书馆面积,增加藏书数量,现需购进20个书架用于摆放书籍.【素材呈现】素材一:有A ,B 两种书架可供选择,A 种书架的单价比B 种书架单价高20%;素材二:用18000元购买A 种书架的数量比用9000元购买B 种书架的数量多6个;素材三:A 种书架数量不少于B 种书架数量的23.【问题解决】(1)问题一:求出A ,B 两种书架的单价;(2)问题二:设购买a 个A 种书架,购买总费用为w 元,求w 与a 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费用最少时的购买方案;25.阅读下列解题过程:已知21 13 xx= +,求241xx+的值.解:由21 13 xx= +,知0x≠,所以213xx+=,即13xx+=,∴2422221112327x x xx x x+⎛⎫=+=+-=-=⎪⎝⎭,∴241xx+的值为7的倒数,即17.以上解法中先将已知等式的两边“取倒数”,然后求出待求式子倒数的值,我们把此题的这种解法叫做“倒数法”,请你利用“倒数法”解决下面问题:(1)已知21 12 xx= +,求241xx+的值;(2)已知2117 xx x= -+,求2421xx x-+的值.(3)已知442,,33xy yz zxx y y z z x=-==+++,求xyzxy yz zx++的值.。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年级:初二科目:数学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每道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图形屮,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 BCD2.下列各式从左边到右边的变形屮,是因式分解的是A. = ax+ayB. x1-Ax-\-^ = x(x —4) + 4C. lOx?-5x = 5x(2x- l)D. x1 -16+ 3x = (% + 4)(x-4) + 3x3.下列运算屮,正确的是A. B. X2 -X3 =X6C. (X2)3 =x8D. (x+y)2=x2 + y24.己知:如图,D、E分别在AB、AC上,若AD=AE fZA =60° , ZB 二35° ,则ZB DC的度数是A. 95°B. 90°C. 85°D. 80°5.如图,OP平分ZMON, PA丄ON于点A,点Q是射线OM上的一个动点,若PA=2,则PQ的最小值为A. 1B. 2C. 3D. 46.下列各式屮,正确的是-3x _ 3x a + b _ -a + bA. 5y -5yB. c ca _ a -a-b _ a-bC・h-a a-b D. c -c7.如图,已知AABC的六个元素,则卞列甲、乙、丙三个三角形中和AABC全等的图形是A.甲B.乙C.丙D.乙与丙8.如图,把ZBC沿EF对折,叠合后的图形如图所示.若ZA = 60。
,Zl=95°,则Z2 的度数为A. 24°B. 25°C. 30°D. 35°二、填空题(9、10题2分,11至16题每题3分,共22分)9.____________ 当时,分式丄有意义.1 -X2 3 110. ----------------------------------- 在解分式方程=——时,小兰的解法如下:兀 + 1 X— 1 兀~ — 1解:方程两边同乘以(x + l)(x-l),得2(x-l)-3 = l. ①2X-1-3=1.②解得x=-.2检验:X =—时,(无+ 1)(兀一1) H 0 , ③所以,原分式方程的解为兀斗④如果假设基于上一步骤正确的前提下,你认为小兰在哪些步骤中出现了错误____________ (只填序号).11.如图,将AABC绕点A 旋转到, ZBAC=75°, ZD4C二25°,则ZCAE二12.如图,已知AB丄3D, AB〃仞,AB=ED,要说明AABC^AEDC,若以“SAT为依据,还要添加的条件为 _____________ ;若添加条件AC=EC,则可以用______ 判定全等.13.如图,在AABC中,分别以点4和点B为圆心,大于丄2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M、N,作直线MN,交BC于点D,连接AD.若\ADC的周长为16, 二12,则\ABC的周长为______________ .14.若关于X的二次三项式jc+kx+b因式分解为(x-l)(x-3),则k+b的值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计算:(3兀尸一(兀勺“)二 __________1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 (1, 2) , B (5, 5) , C (5, 2),存在点E,使△ ACE和△ ACB全等,写出所有满足条件的E点的坐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18至2()题每题4分,21、22题每题5分,共3()分)17.因式分解:(2) 3^b-nab3(1)18.因式分解:19.计算:(1+丄)十竺二.m m20・如图,点B, E, F, C在一条直线上,AB=DC, BE=CF, ZB=ZC.求证:ZA= ZD・21.已知兀2 — 4兀一3 = 0 ,求代数式(2x-3)2y\x-y)- y2的值.22先化简,再对。
山东宁阳县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下期中复习试卷--数学第I 卷(选择题 共60分)一、选择(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1、下列不等式一定成立的是( )A 5a >4aB x +2<x +3C -a >-2aD aa 24> 2、若m 满足|m |>m ,则m 一定是( )A 正数B 负数C 非负数D 任意实数3、在数轴上与原点的距离小于8的点对应的x 满足( )A -8<x <8B x <-8或x >8C x <8D x >8 4、若不等式组⎩⎨⎧>≤11x m x 无解,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 m <11 B m >11 C m ≤11 D m ≥115、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是( )①两个无理数的差一定是无理数 ②两个无理数的商一定是无理数 ③两个无理数的积可能是有理数 ④有理数和无理数的和一定是无理数 ⑤有理数和无理数的积一定是无理数A 1个B 2个C 3个D 4个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2)(π-的算术平方根是π±B 1.0的平方根是01.0± C2是2的平方根 D 3-是27的立方根7、若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与它的立方根相同,则这个数是( )A 0B 1±C 0和1±D 0和8、方程组⎩⎨⎧+=-=+12,a y x a y x 的解0,0><y x y x 适合、,则a 的取值范围为( ).(A )31->a (B )1->a (C )311-<<-a (D )1-<a10、若m 是n 的算术平方根,则n 的平方根是( ) A m B m ± C m ± D m11、 ①两组对边分别平行②两组对边分别相等③有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④对角线相等。
以上四个条件中可以判定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有( )。
(A ) 1个 (B ) 2个 (C ) 3个 (D ) 4个12、菱形具有而矩形不具有的性质是 ( )(A )对角线互相平分 (B )四条边都相等 (C )对角相等 (D )邻角互补13、顺次连结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必定是( ) (A )菱形 (B )矩形 (C )正方形 (D )等腰梯形14、如图,AD∥BC,若△ABC 面积是15,则△DBC 的面积是( )(A )12 (B )13 (C )14 (D )1515、能够判定一个四边形是矩形的条件是( )。
2015年宁阳实验中学八年级上学期
数学期中试题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注意: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请将答案涂到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本题共20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下列图形:①两个点;②线段;③角;④长方形;⑤两条相交直线;
⑥三角形,其中一定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A.5个B.3个C.4个D.6个
2.如图,若△OAD≌△OBC,且∠O=65°,∠C=20°,则∠OAD=()
第2题图
A.65°B.75°C.85°D.95°
3.如图,△ABC和△DEF中,AB=DE、∠B=∠DEF,添加下列哪一个条件无法证明△ABC≌△DEF()
则∠EGF=()
A.120°B.135°C.115°D.125°
5.如图,△AEB、△AFC中,∠E=∠F,∠B=∠C,AE=AF,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凉亭到草坪三条边的距离相等,凉亭的位置应选在()
第6题图
A.△ABC的三条中线的交点B.△ABC三边的中垂线的交点
C.△ABC三条高所在直线的交点D.△ABC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7. 如果点P(﹣2,b)和点Q(a,﹣3)关于x轴对称,则a+b的值是()
A.﹣1 B.1 C.﹣5 D.5
8. 如图,已知BD,CD分别是∠ABC和∠ACE的角平分线,若∠A=45°,
则∠D的度数是()
A.20°
B.22.5°
C.25°
D.30°
9.如图,OA=OB,OC=OD,∠O=50°,∠D=35°,则∠AEC等于()
10、如图:△ABC 中,∠C=90°,AC=BC ,AD 平分∠CAB 交BC 于D ,DE ⊥AB 于E ,且AB=6㎝,则△DEB 的周长是( )
A.6㎝
B.4㎝
C.10㎝
D.以上都不对
11.如图,在△ABC 中,AB=AC ,∠A=40°,AB 的垂直平分线交AB 于点D ,交AC 于点E ,连接BE ,则∠CBE 的度数为( )
E (2,1),则点D 的坐标为( )
(第10题)E D C B
A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B=CD B.∠BAE=∠DCE C.EB=ED D.∠ABE一定等于30°15.等腰三角形一个角为5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可能为()
16.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和另一腰的夹角为25°,则该三角形的一个底角为()
A.32.5° B.57.5° C.32.5°或57.5°D.65°或57.5°17.已知,则的值是()
A.9 B.11 C.7 D.1
18.计算,结果是()
D
19.下列分式,,,中,最简分式的个数有()A.4个B.3个C.2个D.1个
第23题 20.若分式中的a 、b 的值同时扩大到原来的10倍,则分式的值( ) A . 是原来的20倍 B . 是原来的10倍 C . 是原来的 D . 不变 宁阳实验中学2015八年级 数学期中试题 (第Ⅱ卷 共60分)
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题3分,共12分) 21.如图,△ABC≌△DEF,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写x=_________ . 22.如图,在△ABC 中,BC 边的中垂线交BC 于D ,交
AB 于E .若CE 平分∠AC B ,∠B=40°,则∠A= _________ 度. 23.如图,在△
°,AD 为∠BAC 的平分线,DE ⊥AB , DF ⊥AC ,则∠
24.当x= _________ 时,分式的值为零.
三、解答题
25.用直尺和圆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已知:如图,∠AOB和点C、D
求作:点E,使EC=ED,且点E到∠AOB两边的距离相等.
26.(1)化简:.
(2)先化简,再求值:[﹣]÷,请选取一个适当的x 的数值代入求值.
27.已知,如图,点D在等边三角形ABC的边AB上,点F在边AC上,连接DF并延长交BC的延长线于点E,EF=FD.
求证:AD=CE.
28.如图,在△ABC中,AB=AC,AB的垂直平分线MN交AC于点D,交AB 于点E.
(1)求证:△ABD是等腰三角形;
(2)若∠A=40°,求∠DBC的度数;
(3)若AE=6,△CBD的周长为20,求△ABC的周长.
29.(7分)已知:在△ABC中,AC=BC,∠ACB=90°,点D是AB
的中点,点E是AB边上一点.
(1)直线BF垂直直线CE于点F,交CD于点G(如图①),则AE与CG相等吗?为什么;
(2)直线AH垂直于直线CE,垂足为点H,交CD的延长线于点M(如图②),找出图中与BE相等的线段,并
说明理由.
第29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