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扬批评艺术篇
- 格式:ppt
- 大小:35.50 KB
- 文档页数:10
表扬与批评的艺术表扬的五大方法:表扬的方法一:要适时在学生表现最佳时老师要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表扬。
如学生做了一件好事,心里美滋滋时老师有马上给予表扬,这就会引起学生的心理共鸣,鼓起积极向上的信心。
表扬的方法二:要适度:老师对学生的表扬要适度,不能夸大其词。
如“你是全班最好的、最棒的”等,这样易造成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征,看不到自身的缺点,陷入性格偏激的泥潭。
表扬的方法三:要具体:老师表扬的用语要具体生动,如“你前滚翻团身紧,腿很直,如果再低头让后脑先着垫子动作会更漂亮”。
这样老师不仅肯定了学生的成绩,而且指出了努力的方向。
且不可用“很好、太棒了”之类空洞无物的话表扬学生,造成学生不知老师表扬其什么的惘然心理,产生取悦学生,偏爱某生的错觉。
表扬的方法四:要细致:课堂上老师表扬遵守纪律、动作完成顺利学生的机会多些,对那些调皮不认真练习或者动作较笨的学生,表扬的机会少些。
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有细致的观察,发现这些学生的“闪光点”要给予及时的肯定,加强其信心,促其向积极方面转化,发扬长处,摒弃不足,使其“光点”扩展成“光环”,从而顺利完成任务。
表扬的方法五:要真心:表扬学生是教师发自真心的称赞,要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成功会给教师带来欢乐。
且不可漫不经心的表扬学生,使学生认为你不重视他的表现,从而失去积极向上的信心。
批评的艺术:批评的艺术一:要情理相融:批评学生最应该注意的是情理高度统一,如果感情驾驭了理智,批评就会失去了力度。
如由于少部分学生犯了错误,让全体学生陪训。
杀“鸡”给“猴”看,只能产生暂时效应,却造成了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危机。
因此,老师批评学生一定要因人因事,一人一事,决不能横向牵连。
批评时要以情晓理、以情喻理、情理并重、情理相融。
批评的艺术二:要刚柔相济: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都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其个性品质还没有成熟和定型,有着很强的可塑性,因此,老师的批评必须把握分寸,以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的发展。
表扬与批评的艺术石家庄市裕华路小学李伟欣教育的成功来自成功的教育,成功的教育来自成功的艺术。
作为班主任,表扬和批评的教育语言就显得尤为重要。
以声传情、以声动人、以声育人。
起调,扣击心弦;主旋律,引人入胜;终曲,余音绕耳。
这就是批评与表扬的艺术。
1. 批评与表扬要把握好时机,恰如其分恰如其分的表扬可以使人进步,促其成长,帮助学生建立自信。
比如,学生做好了作业,只表扬他如何认真自觉地完成作业,而不能扯到其他方面,因为那样会助长学生的骄傲心理。
表扬的话是表扬他的成绩而不是他的这个人,他的全貌。
同样,恰如其分的批评也能使人进步,使学生的不良习惯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慢慢改正,并使学生能够理解。
在批评教育学生的时候,应从三个方面入手。
正面启发,善于诱导。
一个老师不能对学生犯下的错误听而不闻,视而不见。
试想:犯错误后没有任何教训和惩罚结果会怎么样?学生会更加肆无忌惮。
这样就会形成一个坏的班风,班级管理会愈加困难。
学生犯错误后,应该心平气和地指出如何做是对的。
有一次我批评了一个学生,该学生不服气,甚至在背后说老师坏话。
我没有批评他,反而在他考试进步后给了他表扬。
之后只要他稍有进步,我就表扬他。
慢慢地,这个学生有了自己的追求,各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
借彼喻此,心平气和。
批评学生有时可采取迂回战术,先言左右然后言事情本身,并且要心平气和。
这样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树立榜样,言传身带。
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只有老师在人格魅力上征服学生,学生才能真正听从老师的指挥。
2. 过分的表扬和批评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张口“你真行”,闭口“你真乖”,这样很容易让学生受表扬过瘾。
靠表扬鼓励的学生是不会为了自己的满意而努力实现自己的各种目标的,反而会因各种小事情而期待溢美之辞,甚至不去完成自己份内的事情。
而且过分的表扬容易让学生失去耐心,在这些学生心中,赞美是常事,仿佛只要一努力,一切都会美好,这可能导致他们缺乏持之以恒的毅力,没办法取得长久的进步。
浅谈表扬与批评小学生的艺术在小学生的教育中,表扬和批评是教师们必不可少的教育手段。
表扬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而批评则可以引导学生改正错误,促进他们的成长。
要做到恰到好处地表扬和批评,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本文将就如何进行表扬与批评进行一些探讨。
表扬对小学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表扬可以激励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表扬。
当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正确时,教师可以及时表扬他们,让他们感受到肯定和鼓励,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教师还应该注重巧妙地运用表扬的手法。
夸奖要真诚,要注意说话的语气和表情,让学生感受到真诚和善意。
在表扬的也要注意适度,不要过分夸大,以免让学生产生虚荣心,影响他们的学习和成长。
批评也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批评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懂得改正。
在进行批评时,教师要注意方式方法,不可过于苛刻,更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要有针对性地指出学生的错误,并帮助他们找到改进的方法。
批评要注重及时性,不能过分迁延,否则会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教师在批评学生时,还要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及时调整批评的方式和方法,不能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影响他们的学习兴趣。
表扬和批评是小学教育中极为重要的教育手段。
教师在进行表扬和批评时,应该注重方法和技巧,要真诚、及时、适度地表扬和批评学生,以激励他们不断进步。
希望老师们在实际教学中能够运用好表扬与批评的艺术,为学生的成长添砖加瓦。
浅谈班主任表扬与批评的艺术1. 引言1.1 引言班主任在学生成长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作为学生们身边最亲近的老师,班主任不仅仅是学习的引路人,更是情感的支柱和行为的引导者。
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的表扬与批评显得尤为重要。
表扬能够激励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批评则可以规范学生的行为,促进其良好的发展。
如何运用表扬与批评的艺术,成为每位班主任都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表扬并不只是简单地夸奖学生,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
在进行表扬时,班主任可以多从学生的努力和付出上给予肯定,让学生明白成功不是偶然的。
而批评则需要遵循客观、公正和尊重原则,不伤学生自尊,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改正错误。
在表扬与批评之间要保持平衡,既不能过于溺爱和纵容,也不能过于苛刻和苦口婆心。
通过适当的表扬和批评,班主任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态度和独立自信的性格。
正是在班主任的引领下,学生们才能茁壮成长,走向美好的未来。
在这个过程中,表扬与批评的艺术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2. 正文2.1 班主任的角色定位班主任是学生成长中重要的指导者和支持者,扮演着引导、关怀、教育、管理等多重角色。
首先,班主任是学生们的精神导师,担负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责任。
其次,班主任是学生们的情感支柱,应该关心、照顾和鼓励每一位学生,在学生面临困难和挫折时给予适当的安慰和支持。
此外,班主任还是学生家庭和学校之间的桥梁,承担着家校沟通的重要使命,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和学校生活中的情况,协调家长、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
在班主任的角色定位中,需要做到既要关注学生的个体需求,又要关注整个班级的集体利益,既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又要注重学生的学业发展。
一个优秀的班主任需要具备爱心、责任心、耐心、耐性、智慧和幽默感等多种素质,通过自身的言行和行动影响和激励学生,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班主任的定位要清晰明确,既要做学生的引路人,又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为学生塑造良好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发挥自身在学生中的示范作用和引领作用。
班主任工作中的表扬与批评艺术表扬与批评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上进心,消除孩子的不良行为,强化孩子优秀品德的形成。
在家教过程中,许多父母十分注意发挥表扬与批评的积极作用,取得了教子育女的良好效果。
然而,有的父母却没有充分认识到表扬与批评对激励孩子成才的重要意义。
不善于运用表扬与批评这一行之有效的家教手段,影响了对子女的教育质量。
这里,我想就对孩子进行表扬与批评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供家长们参考。
1.表扬与批评要有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表扬与批评作为一种教育孩子的手段,目的是为了鼓励孩子发扬长处,督促孩子克服缺点,让孩子分清是非,辨明善恶,懂得怎样做是正确的,怎样做是不正确的,从而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
有的父母对孩子进行批评时以自己的好恶为标准。
比如孩子见到路人受伤,帮助送往医院,这本是助人为乐的好行为,父母不但不表扬,反而斥责孩子多管闲事;孩子要带着家里的劳动工具参加学交组织的集体劳动,这本是集体观念和奉献精神的表现,父母不但不表扬,反而批评孩子是“傻瓜”、“胳膊肘往外扭”;还有的家长把孩子当作“出气筒”,借批评之机发泄自己的怨气。
这些作法都达不到教育孩子的目的,相反会在孩子的心理上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家长对孩子表扬与批评,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
要做到有利于孩子振奋精神,有利于孩子明确方向,有利于孩子的成功和进步。
尤其是对孩子的批评,一定要有利于对孩子施加积极影响,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2.表扬与批评要实事求是家长对孩子的行为评价要力求客观、公正,对是对,错是错,不夸大,不缩小。
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都要实事求是,注重实际效果。
表扬不要过分,否则容易使孩子造成错觉,认为自己什么都好,滋长骄傲自满情绪绪,只爱听赞扬话,不愿听反面意见。
长此下去,就会影响孩子良好个性的形成。
孩子有了缺点和错误,批评要及时,态度要恰当。
但批评时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成长情况,尊重孩子的人格;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循循善诱,恰如其分,不要抱着恨铁不成钢的态度,对孩子无情地讽刺挖苦,甚至打骂。
批评、表扬的艺术活动建议或反思
批评:
1. 缺乏清晰的主题和表达:
问题:在活动中可能存在主题不清晰或者艺术表达不够明确的情况。
建议:下次活动前,考虑提前明确主题,并确保艺术家们在其作品中清晰地传达主题。
2. 组织不够流畅:
问题:活动的组织可能在某些方面显得混乱,导致观众难以理解和参与。
建议:在活动策划阶段,详细规划每个环节,确保流程有序,使观众能够更好地沉浸于艺术体验中。
3. 缺乏互动性:
问题:参与者与活动之间的互动性可能不足,影响了整体体验。
建议:设计一些互动环节,例如工作坊、问答环节等,以促进观众与艺术家之间的交流。
表扬:
1. 独特的艺术风格:
优点:活动中展示的艺术家独特的风格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鼓励:继续支持和展示这种个性化的艺术表达,因为它为活动带来了独特的魅力。
2. 出色的视觉效果:
优点:艺术作品呈现出令人惊叹的视觉效果,吸引了观众的注意。
鼓励:鼓励艺术家在创作中继续追求视觉上的创新,以提供更加丰富的观赏体验。
3. 社区参与度高:
优点:活动吸引了广泛的社区参与,反映了其成功的社交影响。
鼓励:在未来的活动中继续鼓励社区的积极参与,促进更紧密的社会联系。
总体反思:
活动的成功与否不仅仅取决于艺术的质量,还包括组织、互动和社区参与等方面。
通过对批评和表扬的综合考虑,我们可以更好地改进未来的艺术活动,为观众提供更丰富、有意义的体验。
表扬和批评的艺术“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青少年的荣誉感尤为强烈。
一声褒奖往往能点燃其智慧的火花,激发其进取的信心。
过多的批评则极大地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其太多地感到求学的艰难、成长的烦恼,从而情绪低落、不思进取。
因此,教师要注意尽量多用表扬,少用批评,用好表扬,慎用批评。
教师应尽量正面强化学生的优点以克服其缺点,要以正面“塑造型”教育为主,少用“改造型”教育,即多教育学生要做什么、为什么做、怎么做;要充分肯定学生长处及优点,积极扶植;少批评学生,更不能惩罚学生。
要培养学生的上进心、自信心。
要相信学生,哪怕是后进的、犯过错误的同学,在他们身上也潜伏着不同程度的上进心,关键在我们发现、培养、支持和鼓励。
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就必须深入到学生之中,去熟悉、去观察,及时发现学生每一微小的进步,恰当的给予肯定和鼓励,这就可以使学生保持积极的心态,使他们从小的进步、小的成绩开始,树立起大目标。
怎样表扬才能收到最佳有效果呢?要选择适当时机进行表扬。
在学生表现出良好行为、取得一定进步时,应马上给予表扬,及时强化。
这样,不仅能坚定学生做出正确行动的信念,维护本人的积极性,还能教育其他学生,促使其产生积极向上的心理倾向。
如果教师对班级中的好人好事迟迟不做出反应,先进者就会产生低落的情绪,同学中就难以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
要根据不同学生进行适度表扬。
表扬也要因材施教,要掌握好表扬的度,讲究表扬的分寸。
同样做一件好事,对于自信、优秀的好学生,只要向他本人点头微笑表示赞许即可;而通常腼腆、自卑、内向的一类学生,更需要表扬,表扬所起的作用也会更加显著,对他们应大张旗鼓,当众称赞;对做了重大好事的学生,表扬的范围要更广泛一些,可由单独表扬扩大到班级甚至年级。
要挖掘不明显的优点进行表扬。
爱因斯坦就这样说过:别人赞美他思维能力强,有创新精神,他一点都不激动,他作为大科学家这点都听腻了,但如果赞扬他小提琴拉得棒,他一定会兴高采烈。
表扬与批评的艺术班主任工作中,经常利用表扬与批评去激励或转化学生,这种有效方法是治理好班级工作的双刃剑。
如何把握好表扬与批评的艺术,是班主任工作实施中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是增强教育效果的重要途径,下面就此作如下探讨。
一、表扬的艺术表扬除了能满足对方的内心需要之外,还有很多好处。
例如,可以使对方更有自信,表扬的力量是无穷的。
它是我们随时随地能献给别人的最好的礼物。
它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是情感沟通的需要,也是自我完善的需要。
大胆的赞美别人对孩子的行为进行适度的表扬,能让孩子保持非常好的心境和状态。
表扬要注意以下几点:1、表扬中有爱。
运用好表扬这一方法的前提条件是爱。
学生有丰富情感,老师要真正爱他们,关心他们,他们就会接近老师,相互之间关系才会融洽,有利于激励他们发扬自身的优点。
有一个学生的家长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他女儿从上学就唱歌走调,上学后就不爱上音乐课,怕同学知道她跑调。
可不到一年,事情发生了变化,她告诉妈妈老师说她有音乐细胞,每天多弹钢琴进步会更大,后来她的钢琴弹得十分出色,怕跑调的事也没有出现了。
2、表扬中要体现更高的要求。
任何一位学生在其内心都有一种向上的要求,都有一种得到别人赞同的愿望。
班主任在给予肯定和表扬时还可以不失时机地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往往就会有很好的效果。
对基础好的孩子表扬应重在他们的创新。
如果教师对他们解决一些容易的问题大加赞赏,不但不会激发学生探索的积极性,反而让其满足现状,不求进取。
3、为学生创造受表扬的机会,对于暂时落后的学生,班主任要帮助他们在某一方面获得成功,为表扬创造条件,用表扬去激励学生的上进心。
增强学生自信心。
每个学生都有他自己的长处,作为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然后抓住机会进行表扬。
如有的学生文化学习不突出,但在艺体等方面有优势,老师要尽量让他们参与这些活动,让他们充分展现自己,找到自信。
4、表扬要面向集体。
班主任的表扬不能只限于少数几个人,而要面向全体,不然学生容易造成嫉妒,影响学生凝聚力。
表扬与批评的艺术班主任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必须采用表扬与批评这一手段,它是对学生行为的一种评价方式。
恰当的表扬与批评,对激励先进,鞭策后进,融洽师生关系,树立良好的班级风气,都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
但同样的方法,对不同的教师,却有不同的效果。
有的教师采用这一手段确实事半功倍,而有的教师却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这就要求我们在对学生进行表扬与批评时,应当把握适当的尺度。
一、表扬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儿童憎恨的老师是在任何时候也不能从他那里得到表扬和承认的那些老师。
”教育学认为表扬是思想教育不可缺少的方法,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如果受到别人的称赞,他就会感到愉快和喜悦。
表扬就如和煦的阳光,能使濒于枯萎的小树苗重现生机,能使你的学生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健康成长。
有的学生爱好某一学科,往往和这科老师多表扬了几次有关;有的学生喜欢某位老师,往往也和这位老师称赞了他分不开。
表扬的形式可以是口头表扬、书面表扬和用形体语言如点头、微笑、眼神、拍肩膀、树大拇指等。
表扬的场所可以在公开场合,也可以在私下里与学生交谈时进行。
但要使之发挥最大作用,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坚持客观性原则。
班主任的表扬要以事实为根据,要适度。
实事求是,既不夸大其词,也不轻描淡写。
对某人某事表扬过分了,例如夸奖“你真是个小天才!”或“你真是太了不起了!”等诸如此类的话,受表扬的同学要么骄傲自满,自以为是,要么反而惶恐不安,担心自己没有老师表扬得那么好;表扬不到位,也同样会引起受表扬学生的不满。
所以,对于所表扬的人和事,班主任要进行全面的核实、确认,不能偏听偏信,更不能掺杂自己的主观感情、好恶。
如果不该表扬的受到了表扬,或表扬的事实失实,不但会失去鼓励先进的作用,还会造成学生间的不团结以及学生对班主任老师的反感和不信任。
第二,坚持公正性原则。
有的班主任喜欢成绩好、能给自己争光的学生而鄙视成绩落后的学生;有的班主任喜欢循规蹈矩、百依百顺的学生而讨厌有个性、有主见的学生;还有的班主任喜欢有权有钱家庭的学生,而忽视家境贫寒的学生……这样,在表扬时就有可能失去公正性。
如何利用批评和表扬的艺术教学活动中对一名教师来说,恰当地表扬与批评学生,是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施教手段。
表扬绝不是吹捧.夸张和投其所好,而是实事求是.诚心诚意,以达到调动其积极性的目的。
批评则是对其缺点和错误的分析和否定的过程,批评不是讽刺挖苦,而是善意公正的帮其纠正错误,接受教训。
掌握了表扬与批评的艺术,就能与学生在思想、心理、认知等诸多方面,形成良性互动,使学生比较顺从地认可教师的教学理念,较好地实现促进学生学业、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
一、合理表扬,也是一门艺术许多老师都好奇,表扬既看不见,又摸不到,怎么去把握它?首先,表扬学生要把握好时机。
及时抓住表扬的时机,鼓励他进步。
例如;孩子遇到困难和失败时,最容易泄气,情绪低落,同时也最害怕嘲讽。
若偏偏在这个时候对孩子冷嘲热讽,甚至说出“笨蛋”“傻瓜”之类的伤孩子的话,会使学生越来越没信心,上进心一滑再滑。
但此时我们若能给孩子鼓励表扬的话,并热心的帮孩子一起寻求解决困难的方法,收到的效果就完全不同。
要知道,表扬只有在最需要的时候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才能为孩子打开一扇“别有洞天”的窗户。
中国绘画讲究“疏可走马,密不透风”指的就是“留白”。
有了空白,才能产生美感。
教师在平时与学生交流时,要“点到为止”,适时的留点空白,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去体会。
这样,孩子就会与你交心,与你为友。
俗话说;“酒里,水多了,味道就淡了。
”过多的重复表扬,不但不产生正面的教育效果,反而会引起孩子的厌烦甚至抵触情绪。
二、把握表扬的度第一.要符合实际,不要言过其实,注意分寸,不无限夸大。
第二.不吝啬表扬,但也不轻易表扬,如果是应该完成的事不要因为孩子希望被关注就随意表扬。
事实上,过多廉价的表扬不仅不能对孩子产生积极地作用,反而会让学生养成浅尝辄止和随意应付的习惯。
当我们回首童年的时候,会发现老师当年的赞美之词都千篇一律:“你真聪明”,“非常好”。
我们听惯了听腻了,也就谈不上激励作用了。
[表扬与批评的艺术]表扬与批评5篇【叙职履职报告】表扬与批评篇(1):赞美与批评人人都喜欢别人的赞美,而厌恶别人的批评。
赞美当然令人受用;而中肯的批评,虽然逆耳,却有利于行。
赞美是进步的原动力。
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需要别人的鼓励,这样才能使我们满怀信心,全力以赴,以免辜负别人的一片心意。
但是太过分、太虚伪的赞美反而会造成自满与堕落。
宋朝有一位天才儿童,叫方仲永。
他五岁的时候就会写诗,而且定得又快又好。
大家都很钦佩他,所以常常请他吃饭。
而他的父母也毫不考虑地带他到处应酬,时间久了就因为没有继续认真练习,所以成年后,跟平常人一样,并没有什么过人这处。
由此可见,我们所需要的是适当的赞美,而不是过份的赞美。
批评是进步的明灯。
因为有了批评才有进步。
俗话说得好:“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圣贤都有过错,何况我们这些凡人呢!而有了过错,就得有人来指正,这样才会有改进。
有句话:“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往往我们做错了事,自己都不知道,而需要借助别人来批评指正。
所以我们必须有接受别人的批评与建议的雅量。
唐御史魏征是唐太宗的谏臣,他对唐太宗无所不谈。
每当唐太宗有过错时,他就直言规谏;而唐太宗正好也有接受别人批评的度量,所以唐太宗成为大家所敬爱的好皇帝。
过了不久,魏征死了。
唐太宗伤心地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正言行。
魏征死了,我就像失去了一面镜子。
”由此可见,只要是出自善意的、有分寸的批评,别人一定会乐意接受的。
当别人赞美我们时,我们不要骄傲自满;当别人批评我们时,我们却要虚心接受。
这样才会“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
表扬与批评篇(2):成长故事作文600字成长的道路上成长故事作文600字成长的道路上记得在我四年级时,爸爸妈妈在老师的推荐下给我报了奥数班。
可是要进入这个班学习,必须通过考试。
经过几个星期爸爸的指导,我来到了老师的家中进行考试。
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奥数考试。
一共只有十几道题的试卷,我觉得我做了好几个小时。
表扬与批评的语言艺术作为新老师、新妈妈的我越来越感觉孩子的教育是一门大学问,孩子从来不会根据你的教育框框来发展。
由此感觉作为教育者,得好好检讨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
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事,父母之间会问:你的孩子怎么教育得这么好?老师会疑问:我也这么教的,怎么效果没你好?同样的教育方式,效果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距?这是父母和老师的疑惑.我始终觉得老师的业务水平并没有太大的差别,但他们和孩子的沟通能力却是有大的差距,我不禁有了疑问:怎么说孩子才肯学?我也立马买来《如何说孩子才肯学》这本书,细细品读后,让我受益匪浅。
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直观、风趣的卡通漫画,给我们提供了全新的和孩子沟通的方法和技巧,为我的教育事业也打下了新的基础。
恰当的表扬与批评,对激励先进,鞭策后进,融洽师生关系,树立良好的班级风气,都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
因此,我们对学生进行表扬与批评时,必须把握尺度、运用技巧。
每个人都喜欢得到别人的表扬和赞赏,这是人的本质需求。
没有赞美,人会产生失落感,生活就会暗淡无光,这一点对于孩子来说也是同样的道理。
人们常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我以前也是比较注重这一方面,但每次的表扬都比较夸张和普通,而且都是以一种评价的形式表扬,所以效果不是太明显。
这本书中让我们不要用评价式表扬,要用描述式表扬,用简短的语言表达出我们所看到的以及我们的感受。
平时评价式表扬容易出现不切实际,让人不相信的结果,学生也不会因此得到自信,反而会对你的话有疑惑,对你产生不信任。
而描述性的表扬会、让学生有种平易近人的感觉,能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加自信。
另外,我们表扬时要真诚,表扬要有具体明确的指向性。
以前教学中,当需要表扬时我会用“好”,“棒极了”“你是最聪明的”等词来简单的表扬学生,现在我会试着具体的描述出孩子所做的事,表达出我的感受。
一次,我们班有一学生主动把我们班的垃圾桶送去倒掉,我看了后摸了摸他的头,微笑的说:“李昊,谢谢你把我们班的垃圾桶倒掉,我们的教室变干净、漂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