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中粗灰分、钙、磷的测定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501.00 KB
- 文档页数:16
1.饲料中粗灰分的测定原理:试样在550度灼烧后,所得残渣,用质量分数表示。
残渣中主要是氧化物,盐类等矿物质,也包括混入饲料中的沙石,土等,故称粗灰分。
实验步骤:1.用分析天平称取以灼烧的坩埚质量。
2.在已知质量的坩埚中称取2~5克式样,在电炉上低温炭化至无烟为止。
3.炭化后,将坩埚移入高温炉中,与(550±20)度下灼烧3h,取出,在空气中冷却约1分钟,放入干燥器冷却30分钟,称重。
注意事项:1.样品自然放在坩埚中,勿压,避免样品氧化不足。
2.样品开始炭化时,应有坩埚盖,防止损失,并打开部分坩埚盖,便于气流流通。
3.炭化时,温度应逐渐上升,防止火力过大而使部分样品颗粒被逸出的气体带走。
4.灼烧温度不宜超过600度,否则会引起磷硫等盐的挥发。
2.饲料中钙的分析测定原理:将试样有机物破坏,钙变成溶于水的离子,并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在溶液中加入草酸铵溶液,使钙成为草酸钙白色沉淀,然后用硫酸溶液溶解草酸钙,再用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滴定游离的草酸根离子,根据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的用量,可以计算出式样的含钙量。
实验步骤:1.试样溶液制备。
①称取2~5克试样于坩埚中—炭化—550±20度炭化3h。
②向盛有灰分坩埚中加(1+3)HCL 10毫升,并滴浓HNO3(2~3)滴,小心煮沸。
③用滤纸过滤于100毫升容量瓶中—用热水洗涤5~6次—用水定容即可。
2.草酸钙沉淀。
①移取10毫升溶液—烧杯中—加水100毫升—调PH值2.5~3.0(指示剂甲基红两滴,滴氨水,红变橙黄,滴盐酸呈红色)。
②电炉上煮沸,滴加10毫升草酸铵溶液,且不断搅拌——煮沸5分钟——静置过滤。
3.沉淀洗涤。
过滤沉淀——用氨水溶液洗沉淀6~8次,至无草酸根离子为止。
4.沉淀溶解与滴定。
①滤纸+沉淀——烧杯中——硫酸溶液10毫升,50毫升水——加热至80度左右。
②用0.0493mol/L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终点,30秒不退色。
饲料中粗灰分测定一、适用范围适用于配合料、浓缩料及各种单一饲料中粗灰分测定。
二、原理试样在550℃灼烧后所得残渣,用质量百分率来表示。
残渣中主要是氧化物、盐类等矿物质,也包括混入饲料中的砂石、土等,故称粗灰分。
三、仪器设备1、分析天平或电子天平:感量0.0001g2、电加热器(电炉):可调节温度3、高温炉:有高温计且可控制炉温在550±20℃4、干燥器5、坩埚:瓷质,容积50mL四、测定并做好原始记录将干净坩埚放入高温炉,在550±20℃下灼热30min。
取出,在空气中冷却约1min,放入干燥器冷却30min,称重。
再重复灼热、冷却、称重,直至两次质量之差小于0.0005g为恒重。
在已恒重的坩埚中称取2~5g试样(灰分质量0.05g以上),准确至0.0002g,在电炉上小心炭化。
在炭化过程中,应将试料在较低温状态加热灼烧至无烟,尔后升温灼烧至样品无炭粒,再放入高温炉,于550±20℃下灼烧3h。
取出,在空气中冷却约1min,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30min,称取质量。
再同样灼烧1h冷却,称重,直至两次质量之差小于0.001g为恒重。
测定饲料中粗灰分含量的原始数据记录表五、含量计算式中:m 0——为恒重空坩埚质量,gm 1——为坩埚加试样的质量,gm 2——为灰化后坩埚加灰分的质量,g100(%)粗灰分0102⨯--=m m m m六、重复性检查每个试样应取两个平行样进行测定,以其算术平均值为分析结果。
粗灰分含量在5%以上,允许相对偏差为1%;粗灰分含量在5%以下,允许相对偏差5%。
%1001 粗灰分粗灰分粗灰分-偏差=c c c知识拓展:注意事项1、用电炉炭化时应小心,以防止炭化过快,试样飞溅。
2、灼烧残渣颜色与试样中各元素含量有关,含铁高时为红棕色,含锰高时为淡蓝色。
灰化后如果还能观察到炭粒,须加蒸馏水或过氧化氢进行处理。
高温炉谢谢观看。
饲料中磷的测定分光光度法一、实验原理将试样中的有机物破坏,使磷元素游离出来,在酸性溶液中,用钒钼酸铵处理,生成黄色的[(NH4)3PO4NH4VO3.16MoO3]络合物,在波长400nm下进行比色测定。
二、仪器和设备分析天平:感量0.0001g。
分光光度计:可在400nm下测吸光度。
比色皿:1cm 高温炉:可控温度在(500±20)℃瓷坩埚:50ml。
容量瓶:50、100、1000ml。
移液管:1.0、2.0、5.0、10.0ml。
可调温电炉:1000w。
三、试剂和溶液①盐酸溶液:1+1 ②硝酸③钒钼酸铵显色剂:称取偏钒酸铵1.25g,加水200ml加热溶解,冷却后再加入250ml硝酸,另取钼酸铵25g,加水400ml加热溶解,在冷却的条件下,将两种溶液混合,用水定容至1000ml,避光保存,若生成沉淀,则不能继续使用。
④磷标准溶液:将磷酸二氢钾在105℃干燥1h,在干燥器中冷却后称取0.2195g溶解于水,定量转入1000ml容量瓶中,加硝酸3ml,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为50μg/ml的磷标准溶液。
四、试样的分解试样的分解(干法)不适合用于含磷酸氢钙的饲料称取试样2-5g (精确至0.0002g )于坩埚中,在电炉上小心炭化,再放入高温炉,在550℃灼烧3h (或测粗灰分后继续进行),取出冷却,加入10ml 盐酸①和硝酸②数滴,小心煮沸10min ,冷却后转入100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为试样分解液。
五、工作曲线的绘制 准确移取磷标准液④0.0、1.0、2.0、4.0、8.0、16.0ml 于50ml 容量瓶中,各加钒钼酸铵显色剂③10ml ,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常温下放置10min 以上,以0.0ml 溶液为参比,用1cm 比色皿,在400nm 波长下测定各溶液的吸光度,以磷含量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工作曲线。
六、试样的测定准确移取试样分解液1.0ml —10.0ml (含磷量50μg —750μg )于50ml 容量瓶中,加入钒钼酸铵显色剂③10ml ,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常温下放置10min 以上,用1cm 比色皿,在400nm 波长下测定试样分解液的吸光度,在工作曲线上查得试样分解液的磷含量。
饲料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测方法以下所说方法无特殊说明的,均为仲裁法。
(一)饲料水分和其他挥发性物质含量的测定(GB/T6435-2006/ISO6496:1999)1.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动物饲料,但乃制品、动物和植物油脂、矿物质、谷物除外。
2.原理根据样品性质的不同,在特定条件下对试样进行干燥所损失的质量在试样中所占的比例。
3.注意事项3.1对于高水分含量(水分含量高于17%)需进行预干燥,可采用空气风干法或参照饲料水分的测定方法(GB6435-1986)4.3中的处理方法。
高脂肪含量(脂肪高于120/kg)的样品测定前要进行脱脂处理。
对于高水分高脂肪含量样品,要先进行预干燥,再进行脱脂处理。
3.2在干燥过程中因化学反应[如美拉德(Mailard)反应]而造成不可接收的质量变化(一般饲料样品经第二次干燥后质量变化大于试样质量的0.2%,以油脂为主要成分的饲料经第二次干燥后质量变化大于试样质量的0.1%)时,需使用80℃的真空干燥箱按照GB/T6435-2006/ISO6496:1999中8.4进行处理。
(二)饲料中粗蛋白测定方法(GB/T6432-1994)1.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配合饲料、浓缩饲料和单一饲料。
2.原理凯氏法测定试样中的含氮量,即在催化剂作用下,用硫酸破坏有机物,使含氮物转化成硫酸铵。
加入强碱进行蒸馏使氨逸出,用硼酸吸收后,再用酸滴定,测出氮含量,将结果乘以换算系数6.25,计算出粗蛋白含量。
3.注意事项3.1混合催化剂在使用前要进行充分的磨碎混匀。
3.2根据蛋白含量称取试样,一般为0.5~1.0g,对于高蛋白含量试样如鱼粉、血粉等,称样量可适当降低到0.3g。
3.3试样消铸要保证完全,可适当延长消煮时间,消煮完全后,试样消煮液呈透明的蓝绿色。
3.4在蒸馏过程中,要注意密封,防止氨气泄露。
蒸馏时要保证氢氧化钠溶液过量,将消煮液中过量的硫酸全部中和,以保证消煮液中NH能够全部逸出。
饲料中含有六大养分测定试验操作饲料中含有六大养分注:碳水化合物主要包括粗纤维和无氮浸出物7.41%8.46%一、水分饲料中的水分存在三种形式:游离水、吸附水(吸附在蛋白质、淀粉及细胞膜上的水)、结合水(与糖和盐类结合的水)风干样本:是指饲料原料样本中不含有游离水,仅含有一般吸附于饲料蛋白质、淀粉等的吸附水,而且吸附水的含量在15%以下的样本。
例如:籽实、糠麸、油饼、甘草、秸秆、乳粉、血粉、肉骨粉等等。
新鲜样本:含有大量的游离水和少量的吸附水,两者的含水量约占样本重的70%~90%,这类饲料包括青饲料、多汁饲料(水生饲料)、青贮饲料等。
初水分:是指新鲜样本在60~65℃的恒温干燥箱中烘干8~12h,除去部分水分,然后回潮,使其与周围环境条件的空气湿度保持平衡,在这种条件下所失去的水分称为初水分。
去掉初水分之后的样本为半干样本。
初水分测定:(1)瓷盘称重:在普通天平上称取瓷盘的重量(2)称样品重:用已知重量的瓷盘在普通天平上称取新鲜样品200~300g(3)灭酶:将装有新鲜样本的瓷盘放入120℃烘箱中烘10~15min ,目的是使新鲜饲料中存在的各种酶失活,以减少饲料养分分解造成的损失。
(4)烘干:将瓷盘迅速转移入60~70℃烘箱中烘一定时间,直到样品干燥容易磨碎为止,烘干时间一般为8~12h ,取决于样品含水量和样品数量,含水低,数量少的样品也可能只需要5~6h 即可烘干。
(5)回潮和称重:取出瓷盘放置在室内自然条件下冷却24h ,使半干样品水分与室内温度平衡,充分回潮后称重。
(6)再烘干:将瓷盘再次放入60~70℃烘箱中烘2h(7)再回潮和称重:按上述方法回潮,称重,直至两次称重之差不超过0.5g 为止,并取最低值进行初水分含量的计算。
初水分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00%饲料中水分的测定:一、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测定配合饲料和单一饲料中水分的含量,但用做饲料的奶制品、动物、植物油脂和矿物质除外。
职业教育现代宠物技术教学资源库
1 饲料粗灰分的测定注意事项
一、使用坩埚的注意事项
由于温度骤升或骤降,常使坩埚破裂,灰化开始时最好将坩埚放入冷的(未加热)的炉膛中逐渐升高温度。
灰化完毕后,应使炉温度降到200℃以下,才打开炉门,否则因热的对流作用,易造成残灰飞散。
坩埚钳在钳热坩埚时,要在电炉上预热。
二、炭化时小火加热(白烟)至无烟,然后升温
炭化的目的:一是防止在灼烧时,因温度高试样中的水分急剧蒸发使试样飞扬;二是防止糖、蛋白质、淀粉等易发泡膨胀的物质在高温下发泡膨胀而溢出坩埚;三是不经炭化而直接灰化,碳粒易被包住,灰化不完全。
对特别容易膨胀的试样可先于试样上加数滴辛醇或纯植物油,再进行炭化。
三、灰化温度为550±20℃,不能过高或过低
1.灰化温度过高
将引起磷、硫,甚至钾、钠、氯等元素的挥发损失,而且磷酸盐、硅酸盐类也会熔融,将碳粒包藏起来,使碳粒无法氧化
2.灰化温度过低
则灰化速度慢、时间长,不易灰化完全。
因此,必须选择合适的灰化温度,在保证灰化完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无机成分的挥发损失和缩短灰化时间。
注意:对有些样品,即使灰分完全,残灰也不一定呈白色或浅灰色。
如:铁含量高的饲料,残灰呈红棕色;锰、铜含量高的食品,残灰呈蓝绿色。
四、测定结果的结算
每个试样应取两个平行样测定,以其算术平均值为结果。
粗灰分含量在5%以上时,允许相对偏差为1%;粗灰分量在5%以下时,允许相对偏差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