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国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
- 格式:ppt
- 大小:937.50 KB
- 文档页数:14
中国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细菌耐药性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中国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中国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并逐步引入给定的关键词。
中国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是我国重要的细菌耐药性监测平台,旨在全面监测细菌耐药性现状及其变化趋势。
通过该监测网络,我们可以获取全国范围内细菌耐药性的最新数据,从而为抗生素合理使用、疾病治疗和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细菌耐药性是指细菌对抗生素产生抵抗力的现象。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细菌耐药性不断增强,给疾病治疗带来极大的挑战。
因此,开展细菌耐药性监测对于了解现状、预测趋势和制定防控策略至关重要。
监测是指系统地收集和分析数据,以了解某一现象或事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在细菌耐药性领域,监测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发现和解决耐药性问题,并为抗生素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中国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便是通过收集和分析全国各地的细菌耐药性数据来实现这一目标。
中国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不仅可以帮助医生了解不同地区、不同医院的细菌耐药性现状及其变化趋势,还能为抗生素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提高疾病治疗效果,减少耐药菌的产生和传播。
该监测还可以为政府制定和调整相关政策提供数据支持,加强全球耐药性监测的合作与交流。
中国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在了解现状、预测趋势和制定防控策略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应加强对这一领域的和投入力度。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科学合理地使用抗生素,积极预防和控制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和传播。
细菌耐药性监测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环节,对于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介绍CHINET三级医院细菌耐药监测体系的应用目的、意义及监测方法,分析监测结果,提出相应对策,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
国际上先进的细菌耐药监测体系为各国细菌耐药监测中心所采用的标准化操作程序,包括收集临床菌株、细菌鉴定、药物敏感试验、数据整理分析等环节。
第1章手卫生1.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医务人员手卫生“五个重要时刻”不包括以下哪项?A.接触患者前B.接触患者后C.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前D.接触患者体液、血液后2.通常认为,医疗机构最佳的干手方法为下列哪项?A.感应式烘干机B.一次性干手纸C.个人专用小毛巾D.自然干燥3.减少医务人员手部致病菌数量最为显著的手卫生产品是哪项?A.含醇类速干手消毒剂B.抗菌洗手液C.普通洗手液D.普通肥皂4.下列哪种情况下速干手消毒剂不能替代洗手?A.脱手套后下一次操作前B.为梅毒患者测体温前C.为呕血窒息患者徒手行紧急气管插管术后D.为MRSA感染患者检查完手术切口再为其测量脉搏前5.医务人员手部无明显污染时,在以下哪种情形下推荐首选含醇类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卫生?A.接触轮状病毒感染患者后B.接触诺如病毒感染患者后C.接触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感染患者后D.接触手足口病患儿后6.主治医师晨间查房,每检查一个患者都需要进行手卫生,您建议以下哪种手卫生方式最合适?A.洗手B.卫生手消毒C.洗手+卫生手消毒D.外科手消毒7.某医师给乙型肝炎病毒(HBV)患者查体时,手部被患者血液污染,此时该医师应选下列哪种手卫生方式?A.洗手B.卫生手消毒C.先洗手,然后进行卫生手消毒D.外科手消毒8.以下能够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能减少皮炎等不良反应的措施是哪项?A.流动水+皂液洗手B.含醇类速干手消毒剂揉搓C.洗手用流动水温度不低于45℃D.流动水洗手+含醇类速干手消毒剂揉搓9.下列操作应进行外科手消毒,除外哪项?A.超声乳化白内障连台手术之间B.血管外科介入治疗C.血液透析造瘘术D.腰椎穿刺术10.以下哪种情况时,尽管医务人员手部无明显污染,但必须选择流动水十皂液洗手而非使用含醇类速干手消毒剂?A.接触艰难梭菌感染患者之后B.接触HIV感染患者之后C.接触MRSA肺部感染患者之后D.接触结核病患者之后11.在手卫生揉搓过程中,我们最应该关注的内容是?A.揉搓顺序是否正确B.揉搓时间是否达到15秒C.指尖、手指、指缝是否被揉搓到D.是否使用了抗菌皂液进行揉搓12.下列哪种情景可不进行手卫生?A.接触患者前B.为患者伤口换药后C.摘手套后D.为同一患者更换静脉输注液后换尿袋前13.关于戴摘手套时的手卫生,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戴手套前不需要进行手卫生B.脱手套后不需要进行手卫生C.使用双层手套不需要进行手卫生D.戴手套为患者擦除口腔分泌物后,需去除手套进行手卫生后再为其测量血压第2章口罩的种类与选择1.下列关于各种医用口罩的描述,错误的是哪项?A.接触经空气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患者应佩戴医用防护口罩B.医用外科口罩适用于在有创操作过程中阻止血液、体液和飞溅物传播C.普通医用口罩对致病性微生物的防护作用不及医用外科口罩及医用防护口罩,主要用于一般诊疗活动D.医用防护口罩、医用外科口罩、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均能有效阻隔血液、体液、飞溅物的穿透2.下列关于医用外科口罩的描述错误的是哪项?A.能阻挡血液、体液和飞溅物B.标准的医用外科口罩分3层,分别为阻水层、过滤层、吸湿层C.为开放性肺结核患者进行气管镜检查时,应佩戴2只医用外科口罩D.口腔科医师诊疗时应佩戴医用外科口罩3.佩戴口罩的注意事项,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哪项?A.佩戴口罩前应进行手卫生B.口罩应紧贴面部,完全覆盖口鼻和下巴C.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时,应将吸湿层(浅色)一面对外,阻水层(深色)一面紧贴面部D.佩戴后,用双手捏鼻夹,根据鼻梁形状塑造鼻夹,使口罩紧贴面部4.医师接诊疑似人感染HN9禽流感患者后,下列关于摘医用外科口罩时的注意事项,描述错误的是哪项?A.摘医用外科口罩时,应先解开下面的系带,再解开上面的系带B.摘口罩后应进行手卫生C.用手捏住口罩的外面将其丢至医疗废物容器内D.摘卸后无论是否有明显污染,均不得再次使用5.李医生要为一名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做支气管镜检查,他需要佩戴下列哪种口罩?A.医用防护口罩B.医用外科口罩C.一次性医用口罩D.纱布口罩6.执行下列哪项操作时不需要佩戴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A.为气管切开患者吸痰时B.在门诊手术室进行局部脓肿切开引流术时C.对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进行查房时D.在发热门诊接诊发热患者时7.下列关于口罩更换时机的说法错误的是哪项?A.医用外科口罩被患者血液污染时应更换B.佩戴医用防护口罩感到呼吸阻力增加时应更换C.一次性医用口罩内面潮湿时应更换D.如果没有可见污染,口罩可以每日更换第3章其他个人防护用品的种类和选择1.急诊外科医师为一车祸患者行清创缝合时,以下哪种防护措施是不恰当的?A.穿防护鞋B.戴医用外科口罩C.戴防护眼镜D.戴聚乙烯手套(PE手套,一种薄型塑料手套)2.护士手部皮肤有破损,在进行静脉抽血操作时,应佩戴何种手套?A.单层无菌乳胶手套B.单层清洁乳胶手套C.双层聚乙烯手套(PE手套,一种薄型塑料手套)D.双层清洁乳胶手套3.以下哪种情形佩戴清洁手套即可?A.外科手术时B.产科助娩时C.护理大面积烧伤患者时D.从引流尿袋中倾倒尿液时4.下列哪种情况无需穿隔离衣?A.为HIV感染者清理呕吐物时B.为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吸痰时C.为糖尿病携带HBV的患者进行晨间护理时D.护理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时5.下列哪种情况应穿防护服?A.对疑似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患者进行气管插管时B.为皮肤感染MRSA的患者进行查体时C.为艾滋病晚期患者进行外科手术时D.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进行问诊时6.防水围裙的使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哪项?A.消毒供应中心护士进行器械清洗时应穿防水围裙B.医疗废物暂存处管理人员对暂存处进行清洁消毒时应穿防水围裙C.重复使用的围裙,每班使用后应及时清洗消毒D.探视艾滋病患者时,应使用防水围裙7.下列哪种情况下,可不佩戴护目镜?A.口腔医师为患者拔牙时B.外科医师进行外科手术时C.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测量血压时D.为病原体不明的肺部感染患者吸痰时8.口腔科某医师为患者洗牙后,下面的操作错误的是哪项?A.摘防护面罩后再摘下手套,然后用手消毒剂消毒双手B.使用后的防护面罩如无肉眼可见污染,可不必清洁消毒C.摘除防护面罩时应双手捏住靠近头部或耳朵两边的系带摘掉D.重复使用的防护面罩使用后应清洁消毒后备用9.以下哪种情况下,允许不穿防护鞋?A.内镜中心胃镜诊疗时B.进行外科手术时C.消毒供应中心去污区清洗器械时D.内镜中心清洗内镜时第4章标准预防、接触预防、隔离技术的含义与选择1.标准预防措施不包括以下哪项?A.手卫生B.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手套、口罩、护目镜、隔离衣等个人防护用品C.在疫情流行期间增加环境、物体表面消毒频次D.安全注射2.关于接触预防措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哪项?A.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应采取标准预防+接触预防B.医务人员手上有皮肤破损时,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等物质必须佩戴无菌手套C.隔离的感染患者应限制其活动范围D.隔离的感染患者应尽量减少其转运3.多重耐药菌(不包括结核杆菌)感染患者或定植者应采取的防控策略为哪些?A.标准预防+空气预防C.标准预防+接触预防B.标准预防+飞沫预防D.标准预防+普遍预防4.经空气传播疾病患者的安置原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哪项?A.确诊或疑似患者尽量单间隔离,如无条件,则应保持床间距≥1.2mB.宜安置在负压病房C.转运时宜使用负压转运车D.收治患者的病区缓冲间两侧的门不应同时开启5.经空气传播疾病的主要预防策略,说法错误的是哪项?A.将患者安置在负压病房B.接触疑似患者时,必须佩戴医用外科口C.严格病房空气净化D.如病情允许,患者应佩戴医用外科口罩6.经飞沫传播疾病的预防策略,下列做法不妥的是哪项?A.如未佩戴口罩,应与患者保持2m以上的社交距离B.如病情允许,患者应佩戴医用外科口罩C.病室应加强通风D.患者必须安置在负压病房7.下列感染性疾病患者中,必须采取单间隔离措施而非集中隔离或不隔离的是哪位患者?A.艾滋病晚期患者B.甲型H1N1流感确诊患者C.疑似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D.尿标本微生物培养检出产ESBL大肠埃希菌的患者8.一名因霍奇金淋巴瘤正在接受化疗的24岁患者,体温38.5℃,伴广泛的皮肤疱疹。
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株对利奈唑胺耐药性及耐药机制方颍;黄永禄;蔡加昌;林晓伟;张嵘;吕火烊【摘要】目的了解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临床株对利奈唑胺耐药性及耐药机制.方法收集2011-2014年浙江省人民医院900株金葡菌,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利奈唑胺药敏,对筛选到的耐药菌株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常用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同时对其耐药基因cfr、optrA、23S rRNA基因第5功能区进行PCR扩增和序列分析.对cfr或optrA基因阳性的菌株进行基因周围序列分析和菌株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结果临床分离金葡菌对利奈唑胺耐药率为0.1% (1/900),仅发现1株耐药株,该菌株为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对利奈唑胺MIC为8 mg/L、头孢西丁48 mg/L、青霉素32 mg/L、环丙沙星128mg/L、克林霉素32 mg/L、氯霉素l28 mg/L、万古霉素0.75 mg/L、替考拉宁0.5 mg/L.除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对其他抗菌药物均耐药.PCR结果显示该菌株cfr基因为阳性,optrA阴性,无23S rRNA突变.该菌株携带的cfr基因位于“Tn4001-like转座子-cfr-orf1-ISEnfa4”复合转座子中,并定位于一个39 504 bp的质粒上.该菌株的MLST分型为ST5.结论临床分离金葡菌对利奈唑胺耐药率低,发现1株cfr基因介导的利奈唑胺耐药株,cfr基因位于质粒上一个常见的复合转座子中.【期刊名称】《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年(卷),期】2016(016)004【总页数】4页(P477-480)【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cfr基因;利奈唑胺;耐药【作者】方颍;黄永禄;蔡加昌;林晓伟;张嵘;吕火烊【作者单位】浙江工业大学,杭州310014;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检验科;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检验科;浙江省人民医院检验科;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检验科;浙江省人民医院检验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78.11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可引起皮肤和软组织感染、肺炎、感染性心内膜炎、骨关节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血流感染和中毒性休克等。
临床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发表时间:2014-03-06T16:37:57.467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35期供稿作者:甘连乐[导读] 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产生多种外毒素及侵袭性酶,是医院及社区获得性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可引起各系统严重的感染。
甘连乐(广西宁明县人民医院检验科广西宁明 532500)【摘要】目的:了解本院近5年临床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分布和耐药性情况,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微生物鉴定及K-B法和Etest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
药敏结果使用WHONET5.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近5年共收集到31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住院患者占287株(88.6%),来自门诊患者占29株(11.4%)。
其中MRSA占192株(60.8%)。
住院分离菌株主要来源科室为ICU占32.3%(102/316),其次是神经外科、骨外科和呼吸内科,分别占26.9%(85/316)、18.4%(58/316)和10.1%(32/316)。
主要标本来源为呼吸道标本(痰、灌洗液)占48.1%(152/316),伤口、脓液等各类分泌物占36.7%(116/316)。
MRSA多重耐药性严重,对多数所测药物的耐药率高于70%,MSSA对多数药物的耐药率低于40%。
本次调未发现利奈唑胺耐药和万古霉素不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
结论: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很强的抗菌活性;应重视微生物标本的送检和MRSA的主动监测,临床应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管理。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药物分布耐药性【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5-0222-02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产生多种外毒素及侵袭性酶,是医院及社区获得性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可引起各系统严重的感染。
随着临床各类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多重耐药菌株特别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检出率越来越高,是临床抗感染治疗需面临最为棘手的问题之一。
chinet全耐药监测统计结果汇报人:日期:contents•chinet全耐药监测介绍•监测结果概述目录•耐药菌种统计•耐药基因统计•监测结果总结与建议chinet全耐药监测介绍全球范围内细菌耐药形势严峻,耐药菌株不断增加,耐药基因广泛传播。
细菌耐药已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chinet全耐药监测旨在监测细菌耐药情况,为临床提供抗感染治疗建议和为相关部门提供细菌耐药监测数据。
为临床医生提供抗感染治疗建议,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降低耐药菌株的产生和传播。
为相关部门提供细菌耐药监测数据,为制定抗菌药物政策和开展相关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监测细菌耐药情况,了解不同地区、不同医院耐药菌株的分布和耐药性特点。
试验。
分布和传播特点。
提供参考。
监测结果概述监测样本主要来源于全国各级医院,包括三级医院、二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
监测样本的收集涵盖了全国各个地区,包括城市和农村地区。
监测样本的收集时间一般为每年的1-2月和7-8月,以避免季节性差异对监测结果的影响。
监测样本来源根据chinet全耐药监测统计结果,全耐药菌株的检出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全耐药菌株主要分布在医院和社区环境中,其中医院环境中的全耐药菌株数量较多。
常见的全耐药菌株包括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等。
监测结果总体概述监测结果详细分析耐药菌种统计0102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C…耐氟喹诺酮类细菌耐氨基糖苷类细菌030405耐氨基糖苷类细菌在部分医院有检出,检出率相对较低。
耐氟喹诺酮类细菌广泛分布于各地区医院,检出率较高。
CRE在各地区医院的分布尚可,检出率略高于其他耐药菌种。
MRSA在所有监测的医院中均有发现,但分布不均,东部地区医院检VRE主要分布在大型医院,西部地区医院检出率较高。
近年来检出率基本稳定,略有下降趋MRSA耐氨基糖苷类细菌在部分医院检出率呈现上升趋势,但总体稳定。
作者简介:钱鑫,硕士,主管药师。
研究方向:临床药学工作。
E-mail :**************.com 通信作者:谢娟,博士,主任药师,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药学。
E-mail :*******************时间序列模型对细菌耐药率变化趋势预测价值钱鑫,熊世娟,杨廷秀,胡方芳,谢娟贵州省人民医院,贵州 贵阳 550002[摘要]目的:探讨时间序列模型对细菌耐药率变化趋势的预测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贵州省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肺炎克雷伯菌对美罗培南的耐药率,采用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MA )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通过对建立的模型进行拟合优度检验,最终确定最优模型进行耐药趋势的预测。
结果:对收集的原始数据进行平稳化检验、差分、模型识别,获得IMA (1,1)为最优模型,拟合优度检验提示预测值与实际值吻合度较高,模型拟合效果较好。
结论:时间序列模型可较好的分析和预测细菌耐药率的变化趋势。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细菌耐药性;时间序列DOI: 10.19939/ki.1672-2809.2021.05.02The Prediction Value of Trends of Antibiotic Resistance by Time Series ModelQIAN Xin, XIONG Shijuan, YANG Tingxiu, HU Fangfang, XIE Juan Guizhou Provincial People's Hospital, Guiyang Guizhou 550002, China.·药事管理·中国药业,2016,25(6):7-10. [2] 肖琼,沈平孃,朱莲华.中药固体制剂防潮技术与辅料应用的研究[J].中成药,2007,29(2):208-211.[3] 何微微,黄得栋,卢有媛,等.中药饮片包装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兽医医药杂志,2018,37(4):59-62.[4] 陈重明.本草书[M].南京:南京工业出版社,1994.[5]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 陈嘉谟.本草蒙筌[M]. 点校本.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9.[7] 熊耀坤,冯怡,肖飞艳,等.从热力学和动力学角度探讨中药吸湿机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26(5):1189-1193.[8] 庞玉扬, 彭志婷,于军平.中药饮片虫蛀的原因及预防措施[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7,26(11):123-126.[9] 郑龙金,何雁,张俊鸿,等.黄芩饮片等温吸附与解吸曲线及热力学性质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6,41(5):830-837.[10] 黄慧敏,张爱玲,龚明,等.甘草饮片及细粉吸湿特性和热力学性质的研究[J].中药材,2019,42(10):2357-2362.[11] 秦斌, 闫研, 殷果, 等. 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测定肉桂药材的水分[J].中国药房,2018,29(14):1949-1953.[12] 程林,罗晓健,韩修林,等.中药饮片水分吸附与解吸附过程的热力学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2016,41(18):3490-3495.[13] 蔡宝昌.中药炮制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2.[14] 陈露梦,贺亚男,王芳,等.中药微波炮制技术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2020,45(9):2073-2081.[15] 谭志灿,陈海英,高妮,等.基于效应面法槐角炭微波炮制工艺研究[J].广东化工,2019,46(8):90.[16] 张祺嘉钰,胡丽君,吴建华,等.响应面法优化酒炙续断微波炮制工艺[J].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18,45(7):548.[17] 刘爱朋,郑玉光,温子帅,等.基于层次分析法及多指标综合评价微波炮制对酸枣仁品质的影响[J].中药材,2018,41(1):84.[18] 宋艺君,郭涛,孙志强,等.响应面法优化醋延胡索微波炮制工艺研究[J].中草药,2017,48(20):4261.[19] 左雅敏,张煜,王燕,等.不同炮制方法对天麻6个成分含量的影响与评价[J].贵州科学,2018,36(4):83.[20] 王子千,罗晓健,钟荣生,等.3种大黄饮片的水分吸附及热力学特性分析[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0,26(21):181-187.[21] 齐华春,刘一星,程万里.高温过热蒸汽处理木材的吸湿解吸特性[J].林业科学,2010,46(11):110-114.[22] 孙伟伦,李坚.高温热处理落叶松木材尺寸稳定性及结晶度分析表征[J].林业科学,2010,46(12):114-118.[23] 李贤军,刘元,高建民,等.高温热处理木材的FTIR 和XRD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9,31(S1): 104-107.[24] 高鑫,周凡,周永东.高温热处理木材吸湿特性[J].林业科学,2019,55(7):119-127.[25] Labuza T P,Kaanene A,Chen J Y.Effect of temperature onthe moisture sorption isotherms and water activity shift of two dehydrated foods[J].J Food Sci,1985,50(2):385-391.[26] 罗欢,易炳学,钟凌云,等.中药饮片包装贮藏研究现状与展望[J].江西中医药,2016,47(12):75-78.[27] 陈晨伟,王佳熙,杨福馨,等. 活性包装薄膜中活性物质缓释技术研究进展[J].食品与机械,2019,35(1):6-11. [28] 殷诚,黄崇杏,黄兴强,等. 可食涂膜在鲜切果蔬包装上的研究进展[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8,39(14):212-219. [29] 李墨琳,罗欣,刘国星,等.活性包装对肉制品品质及货架期影响的研究进展[J].食品科学,2019,40(11):313-320. [30] 禄璐,张曦燕,李晓莺,等.壳聚糖-山梨酸钾复合涂膜对鲜果枸杞保鲜品质的影响[J].食品工业科技,2017,38(9):257-260.收稿日期:2021-01-11 定稿日期:2021-03-01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暴露,病原微生物的不断进化,细菌耐药已成为全球公共健康领域的重大挑战。
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治疗的研究进展彭召红,曹贤,曹青凤**收稿日期:2020-12-22基金项目: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自主科研项目(No.EY2019014)o作者简介:彭召红,硕士研究生,主管检验技师,从事微生物耐药性研究。
*通讯作者:曹青凤,主任检验师,从事免疫学及微生物学研究。
(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康巴什部检验科,内蒙古鄂尔多斯017010)摘要:铜绿假单胞菌(Pseiofomsas aeruginosa, PA)是院内感染常见病原菌之一。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治疗铜绿假单胞菌 重症感染的重要抗生素,近年来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对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给临床治疗带来巨大挑战。
因此, 分析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Carbapenem-resistance Pseudomonas aeruginosa, CRPA)感染的危险因素,了解其治疗的研究进展非常必要。
本文从CRPA 感染危险因素、治疗CRPA 的新药、PA 中多黏菌素耐药基因mcM 基因、联合治疗方案和新的研究思 路等方面对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耐碳青霉烯类;重症监护室;mcrJ 基因;联合治疗中图分类号:R978.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751(2021)02-0070-07Research for the Progress on Risk Factors and Treatment of CarbapenemResistant Pseudomonas aeruginosa InfectionPeng Zhao-hong, Cao Xian, Cao Qing-feng(Department of Laboratory Medicine in Kangbashi, Ordos Central Hospital, Ordos Inner Mongolia 017010)Abstract: Pseudomonas aeruginosa (PA) is one of the common pathogens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Carbapenems are important antibiotics in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Pseudomonas aeruginosa infection, the resistance rate of carbapenems to Pseudomonas aeruginosa is increasing obviously in recent years, it brings great challenge to clinical treatment.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analyze the risk factors of CRPA(Carbapenem-resistance Pseudomonas aeruginosa, CRPA) infection and learn the progress research of CRPA treatment. In this paper, the latest research progress of CRPA infection risk factors, new drugs for CRPA, Colistin resistance gene mcr-1 gene in PA, combinedtreatment regimen, new research ideas at internal and abroad was reviewed.Keywords: Pseudomonas aeruginosa^ carbapenem-resistant; intensive care unit; mcr-1 gene; combined treatment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is 9 PA)是 在住院患者中最常见的一种引起院内感染和医疗相关感染(Healthcare-associated infections, HAIs)的革兰阴性杆菌⑴。
多重耐药菌目标监测与控制成效评价摘要】目的了解医院多重耐药细菌(MDROs)感染现状和流行趋势,为制定控制MDROs感染的有效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目标监测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情况。
采取预防控制措施,并对控制成效进行评估。
结果2012年较2011年MRSA检出率和HA-MRSA构成比有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38 ,P<0.05;χ2 =6.269 ,P<0.05)。
结论加强MDROs监测,时时干预可有效防止MDROs在医院内的传播。
【关键词】多重耐药菌监测控制【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9-0126-02随着抗菌药物广泛应用,耐药菌株不断出现和增多,MDROs已经逐渐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增加了医院感染控制的难度[1]。
因此,有效地预防控制MDROs医院感染对保证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至关重要。
为了解本医院住院患者中耐药菌感染现状和流行趋势,为合理制定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我们对2011-2012年住院的耐药菌感染患者进行目标性监测。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监测对象 2011-2012年期间,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VRE)、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PDRAB)、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PDRPA)感染的所有住院患者。
1.2 监测方法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每日利用信息系统查询全院多重耐药菌感染信息,有目标的去临床科室实施前瞻性调查,包括调查感染来源,分析易感因素,感染诊断分为HA-MDROs感染与CA-MDROs感染。
现场督导预防控制措施的落实。
1.3 控制措施即对MDROs感染患者采取综合控制措施,包括对MDROs感染患者实施单间隔离或同类耐药菌感染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设置隔离标识;严格控制病房人员流动,进行诊疗、护理操作时,按非感染者在先、感染者在后的原则,以减少交叉感染机会;严格按照洗手和手消毒指征实施手卫生措施;严格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和标准预防措施,特别是近距离操作,如吸痰、插管等要戴防护口罩和护目镜,必要时要穿隔离衣;加强病房环境清洁和消毒工作,诊疗用品专用,对物体表面、各种设备设施表面,每天进行清洁和擦拭消毒;对医疗废物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处理,防止通过医疗废物传播和流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等。
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及其耐药基因分析目的探讨我院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及耐药基因情况。
方法对我院2012年11月~2013年5月临床痰标本分离到的40株鲍曼不动杆菌,使用全自动鉴定及药敏系统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
用PCR技术检测从ICU病房分离的26株鲍曼不动杆菌耐药基因OXA-23、OXA-24、OXA-58、IMP、VIM、SIM、NDM-1、OXA-51。
结果40株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多粘菌素B、米诺环素有较高敏感率,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达50%,对其余10种抗生素耐药率均超过70%。
ICU病房分离的26株鲍曼不动杆菌均检出OXA-51,19株检出OXA-23。
结论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强,特别是ICU病房的分离株。
OXA-23型基因是我院ICU鲍曼不动杆菌对碳氢酶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的主要原因。
标签: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耐药基因鲍曼不动杆菌为医院获得性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在我国其临床分离率位居革兰阴性非发酵菌的首位[1]。
它常常引起院内获得性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皮肤及软组织感染和血流感染等[2]。
本文对我院分离出的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进行统计分析,并对ICU分离株进行耐药基因检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2年11月~2013年5月我院临床痰标本分离出的鲍曼不动杆菌40株。
1.2仪器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仪,珠海迪尔公司;PTC-200 PCR扩增仪及Gel Doc XR+凝胶成像分析系统,美国Bio-Rad公司;SA V-570电泳仪,美国Savant 公司。
1.3试剂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试剂,珠海迪尔公司;PCR反应体系和DNA maker DM2000,北京康为世纪生物科技公司;核酸染料Goldview,赛百盛公司;MO Bio UltraClean微生物DNA提取试剂盒,法国梅里埃公司。
质控菌株为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购自卫生部临检中心。
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许建文;史道华【摘要】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被发现以来,己逐渐发展成为重要的医院感染病原菌.肠球菌属的耐药机制主要与万古霉素等糖肽类药物作用靶位的改变有关,万古霉素耐药基因簇是介导此类靶位改变的遗传物质,耐药基因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两大类.文章综述了肠球菌属中万古霉素耐药基因簇的类型、基因构成及传播特性,旨在进一步探明肠球菌属的耐药机制.【期刊名称】《中国抗生素杂志》【年(卷),期】2016(041)005【总页数】6页(P329-334)【关键词】万古霉素;肠球菌;耐药;基因【作者】许建文;史道华【作者单位】福建省妇幼保健院药剂科,福州350001;福建省妇幼保健院药剂科,福州35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8.1万古霉素(vancomycin)属于三环糖肽类抗生素,主要对革兰阳性菌具有强大的杀菌活性,特别适用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Staphylococcu s aureus, MRSA)以及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ethicillin resistant coagulase negativeStaphylococcus, MRCNS)所致的感染,如脑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败血症、骨髓炎、医院获得性肺炎等。
2013年中国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数据显示,MRSA和MRCNS的检出率高达45.2%和73.5%,其中儿科患者占23.8%~37.6%[1]。
因此,万古霉素的耐药机制研究越来越重要。
肠球菌属(Enterococcusspp.)是人类肠道及泌尿生殖道正常菌群,也是引起尿路、腹腔、伤口感染,以及血流感染和心内膜炎等严重感染的革兰阳性菌。
万古霉素通过与其细胞壁肽聚糖前体的五肽C末端的D-丙氨酰-D-丙氨酸结合,抑制转肽酶和羧肽酶的作用,阻止细菌肽聚糖正常合成过程中的糖基转移及转肽过程,阻断四肽或五肽侧链的形成或交联,从而抑制细菌细胞壁肽聚糖的合成,导致细菌的死亡。
尿培养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特点及对磷霉素的敏感性分析许元元;曹小利;程莉;周万青;张之烽;沈瀚【摘要】目的::分析尿培养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 ESBLs)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特点,了解磷霉素对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并与其他种抗菌药物进行比较。
方法:从菌株库复苏2010-2014年尿培养大肠埃希菌821株,使用ESBLs的表型确认实验筛选产ESBLs菌株,用K-B法测定磷霉素等15种抗菌药物对其的体外抗菌活性。
结果:821株大肠埃希菌中465株产ESBLs,对亚胺培南敏感性较高(91.4%),其次是磷霉素(88.0%),然而对左氧氟沙星、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敏感性较差。
结论: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依然是敏感率最高的药物,磷霉素对尿培养产ESBLs大肠埃希菌有良好的体外抗菌活性,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resistant characteristics of ESBLs Escherichia coli produced by urine culture, investigate its antibacterial activity in vitro and compare with other antibacterial drugs. Methods:A total of 821 strains were cultured from the strain library,the ESBLs Escherichia coli produced by urine culture were screened according to the phenotype of ESBLs, the antibacterial activities in vitro of 15 antimicrobial agents,including fosfomycin,were detected by K-B method. Results:Among the 821 Escherichia coli strains,the sensitivities of the 465 ESBLs Escherichia coli strains produced by urine culture to imipenem were high(91. 4%), following by fosfomycin(88. 0%),the sensitivities of which to levofloxacin,penicillin and cephalosporin were low. Conclusions:The sensitivity of carbapenem is the highest drug,the antibacterial activity invitro of fosfomycin to ESBLs Escherichia coli produced by urine culture is good,which has certain clinical value.【期刊名称】《蚌埠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41)003【总页数】3页(P380-382)【关键词】大肠埃希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耐药性;磷霉素【作者】许元元;曹小利;程莉;周万青;张之烽;沈瀚【作者单位】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检验科,安徽宿州234011;南京大学附属鼓楼医院检验科,江苏南京210008;南京大学附属鼓楼医院检验科,江苏南京210008;南京大学附属鼓楼医院检验科,江苏南京210008;南京大学附属鼓楼医院检验科,江苏南京210008;南京大学附属鼓楼医院检验科,江苏南京2100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78.21尿路感染是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大肠埃希菌是引起尿路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