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最新九年级美术上册 第13课《综合练习》教案1 人美版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2
九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第一章:美术基础知识1.1 美术的定义与分类了解美术的基本定义和特点掌握美术的分类,包括绘画、雕塑、设计、建筑等1.2 美术的历史与发展了解美术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掌握不期的美术特点和代表作品1.3 美术的基本要素学习美术的基本要素,包括线条、形状、色彩、质感等了解这些要素在美术作品中的应用和重要性第二章:绘画技巧与材料2.1 绘画基础技巧学习绘画的基本技巧,包括铅笔、水彩、油画等掌握不同绘画技巧的特点和应用方法2.2 绘画材料的选用了解不同绘画材料的特点和用途学会正确选用绘画材料,包括画纸、画布、颜料等2.3 人物绘画技巧学习人物绘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掌握人物比例、表情和动态的绘画技巧第三章:雕塑与设计3.1 雕塑基础学习雕塑的基本概念和技巧掌握雕塑的材料和创作方法3.2 雕塑创作实践进行雕塑创作实践,包括泥塑、石雕等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3.3 设计基础学习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掌握设计的技巧和方法,包括平面设计、产品设计等第四章:美术欣赏与批评4.1 美术欣赏方法学习美术欣赏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4.2 美术作品的分析与评价学习分析美术作品的方法和要点掌握评价美术作品的标准和原则4.3 美术批评与写作学习美术批评的基本方法和写作技巧培养学生的批评能力和写作能力第五章:美术创作与实践5.1 创作准备与构思学习美术创作的准备工作和构思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5.2 美术创作实践进行美术创作实践,包括绘画、雕塑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作能力5.3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习作品展示的方法和技巧进行作品评价,培养学生的批评能力和审美能力第六章:摄影与数字艺术6.1 摄影基础了解摄影的定义、分类和基本设备学习摄影的基本技巧,包括构图、曝光、对焦等6.2 摄影创作进行摄影创作实践,探索不同主题和风格的摄影作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摄影技巧6.3 数字艺术概述了解数字艺术的概念和发展趋势学习数字艺术的基本创作方法和技巧第七章:中国传统美术7.1 中国画基础学习中国画的定义、分类和基本技法掌握毛笔、墨、纸等材料的使用方法7.2 中国画创作与欣赏进行中国画创作实践,探索不同题材和风格的作品学习欣赏中国画的审美标准和特点7.3 传统雕塑与建筑了解中国传统雕塑和建筑的特点与艺术价值学习中国传统雕塑和建筑的基本技法和风格第八章:现代艺术与实验性艺术8.1 现代艺术概述了解现代艺术的定义和主要流派学习现代艺术的基本特点和创作方法8.2 实验性艺术与装置艺术学习实验性艺术和装置艺术的概念与创作方法探索实验性艺术与装置艺术的社会意义和表达方式8.3 街头艺术与涂鸦了解街头艺术的起源和发展学习街头艺术和涂鸦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第九章:美术与生活9.1 美术与日常生活了解美术在日常生活环境中的运用学习家居、服饰、食品等领域的美术设计方法9.2 美术与广告设计学习广告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掌握广告设计中的视觉传达和创意表现技巧9.3 美术与公共艺术了解公共艺术的定义和作用学习公共艺术的设计原则和创作方法第十章:美术鉴赏与研究10.1 美术史的研究方法学习美术史的研究方法和研究途径培养学生的美术史研究和分析能力10.2 美术作品的分析与解读学习分析美术作品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意义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深入理解和解读能力10.3 美术鉴赏与批评学习美术鉴赏和批评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美术鉴赏和批评能力,提高审美水平重点解析本九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涵盖了美术基础知识、绘画技巧与材料、雕塑与设计、美术欣赏与批评、美术创作与实践、摄影与数字艺术、中国传统美术、现代艺术与实验性艺术、美术与生活以及美术鉴赏与研究等多个方面。
新人美版九年级上册初中美术全册教案《形式美及其法则》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对于艺术创作非常重要的八对形式美的法则,即重复与交错、节奏与韵律、对比与调和、比例与适度、变异与秩序、虚实与留白、变化与统一,并能合理地进行初步的运用,以适应不同设计的需求,为今后的造型打下良好的基础。
(2)能力目标:通过引导、讨论、归纳等程序,教给学生学会研究问题的方法;通过讲练结合,借助多种教学媒体,培养学生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求变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主要六种形式美的法则,即多样统一、对比、节奏、对称、均衡、单纯齐一。
教学难点:理解形式美法则对于艺术设计的重要性,并能运用这些法则分析设计作品。
主要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引导教学、分组讨论、课题训练教学过程Ⅰ、导入课题:现代化的大厦,电视铁塔,工厂的烟囱,高高的白桦林,它的结构轮廓都地高耸的垂直线.而垂直线在艺术上给人带来的印象是向上,高大,威严等感受,当我们看到了草原,大海,地平线,又会产生开阔,徐缓,平静的等形式感,再如古埃及的金字塔已正三角形给人以稳定,安全,坚固的感受,而倒立的三角形就会有相反的感觉.这些源于生活积累的共识,使我们逐渐发现了形式美的诸要素。
Ⅱ、讲授新课:帆船的桅杆、电缆铁塔、工厂烟囱、高楼大厦……我们的视觉经验是什么感觉?其结构轮廓都是高耸的垂直线,因而垂直线在艺术形式上给人以上升、高大、严格等感受。
大海、田野、草原……我们的视觉经验又是什么感觉?平线、平原、大海等等的结构轮廓是水平线,使人联想到开阔、徐缓、平静等形式感。
早在古希腊时代就有一些学者与艺术家提出了美的形式的理论,例如毕达格拉斯派从数学的量度中发现的”黄金比率”被应用于一切艺术作品的领域,就是一个证明.因此形式美的诸要素在构成设计中则更加具有它重要的意义.Ⅲ、课后小结:布置作业六种形式美的法则是艺术创作中通用的美的规律,是贯穿艺术创作始终的重要原则,因此,真正领会这些法则的实质性内涵并能灵活加以运用,是本节课学习的重点。
课题艺术的多元化课型行赏评述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
《风格多样的静物画》教案
名师精编 _优秀教案
《色彩丰富的风景画》教案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
《漫画》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
《巧用立体图形创造软件》教案
《公共设施的色彩搭配》教案
《环境设计的色彩搭配》教案
《发现与创造》教案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
《小区规划畅想》教案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
《形象图表设计》教案
《公益招贴画设计》教案
《公共设施设计》教案
《改造我们的校园》教案
《旧照新影》教案
《彩墨格格》教案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
《电子卡的绘制与设计》教案
名师精编 _优秀教案
《立体面具设计》教案。
九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秦始皇陵兵马俑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杰作,也是秦朝社会历史的缩影,是秦朝国威、军威的象征;认识到兵马俑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具有的珍贵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认识秦始皇陵兵马俑是由身份不同、形态各异的数千个陶俑组成的现实主义的艺术雕塑群;认识兵马俑是继承我国古代现实主义创作传统,在陶塑、青铜雕、玉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浓郁的地域色彩的泥塑,是中国古代雕塑史上的奇迹,也是我国乃至世界历史悠久、规模宏大的珍贵文化遗产。
2、过程与方法分析兵马俑的造型特点,了解兵马俑在塑造人物方面注重刻画细节、注重表现心理、注重个性变化的表现技巧及艺术效果。
查找相关资料,了解秦始皇的生平、历史功过和秦朝的历史,及提倡武力的社会风尚,了解兵马俑艺术特点与其特定历史环境的关系,感受兵马俑所蕴涵的历史文化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兵马俑群像,了解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杰出成就,了解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做出的巨大贡献,认识兵马俑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传承历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重点:认识兵马俑主要艺术成就及其时代特征。
难点:理解兵马俑所蕴涵的历史文化价值。
教学方法:分析探讨法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设计1.打开跨页,通过看一号兵马俑坑的正面图片,教师与学生一起谈感受:恢弘壮丽、气势磅礴、威风凛凛、气吞山河的含义,畅想陕西临潼、秦始皇、秦始皇陵、中国最大的雕塑群、世界第八大奇迹、世界文化遗产等等。
曾参观过兵马俑博物馆的同学可以谈感受,谈见闻。
2.围绕所涉及到的关键词分成若干小组,首先提出问题,然后进行讨论。
鼓励学生敢于置疑,大胆提出新问题,培养学生史文化的社会责任感。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组内容问题历史组关键词:秦始皇秦代用学过的历史知识谈谈秦始皇的功与过是什么,秦代是一个怎样的社会。
地理组关键词:秦始皇陵你了解中国古代流行“事死如事生”的厚葬习俗吗?说说秦始皇陵修建的情况。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
一、素描基础知识
1. 研究素描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了解素描的材料和工具。
3. 研究素描的基本技法,如线条练、明暗表现等。
二、色彩基础知识
1. 研究色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了解颜色的视觉效果和心理作用。
3. 研究色彩的基本配色原理。
三、中国画基础知识
1. 研究中国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了解中国画的材料和工具。
3. 研究中国画的基本技法,如用笔、用墨等。
四、西洋绘画基础知识
1. 研究西洋绘画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史。
2. 了解西洋绘画的材料和工具。
3. 研究西洋绘画的基本技法,如透视、构图等。
五、名画欣赏
1. 欣赏中国古代名画的代表作品,如《清明上河图》、《千里
江山图》等。
2. 欣赏西洋经典名画的代表作品,如《蒙娜丽莎》、《星夜》等。
3. 分析和评价名画的艺术特点和价值。
六、创作实践
1. 尝试用素描表现自然风景。
2. 创作一幅以色彩为主题的画作。
3. 创作一幅具有中国画意境的作品。
以上是《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的概要内容,通过学习这些基础知识和参与创作实践,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美术
素养,培养对艺术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综合练习》
教学分析:
对所学的知识进行详尽的归纳总结,对前面的知识有个总揽性的概括,能就一个大的面对学生进行介绍,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
教学重点:
让学生对全书有个总的知识框架,对知识有条不紊,能对画面进行线和面的分析,能充分展示出学到的知识,并给出自己的看法。
教学难点:
1、学生对本书用另一种方式去串联起所有知识点。
2、学生很难对知识完全掌握,而且课下对知识进行有效的巩固和练习。
教学方式:
幻灯片放映;课前查资料;课上进行讨论。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1、教师对上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简单的回顾,并对接下来要学习的内容进行简单的介绍,对新课做导入。
2、播放幻灯片,让学生们运用前面学过的知识进行评述。
二、新课教学
将四大模块练习逐步的教授,并对学生引导,请同学们分析每个图形的造型特点,并在课堂上让同学们对这一特点进行简单练习。
三、课堂总结
1、让学生回答对于不同练习的赏析练习的总结;
2、教师总结对于不同的练习的重要性,并对学生提出实际性的要求。
四、课后作业
放些图片留给学生们课后练习,以及赏析。
九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第一章:美术基础知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美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理解美术的价值和作用。
2.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美术技法和材料运用。
【教学内容】1. 美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美术的价值和作用3. 基本的美术技法和材料运用【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名画作品,引导学生对美术产生兴趣。
2. 讲解:讲解美术的基本概念、分类、价值作用以及基本技法和材料运用。
3. 示范:教师示范绘画技法,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和理解。
4. 练习:学生动手实践,尝试运用所学技法进行绘画。
5. 展评:展示学生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点评。
第二章:素描基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素描的基本概念、技法和观察方法。
2. 培养学生对形态的感知能力和表现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素描练习,提高空间感和造型能力。
【教学内容】1. 素描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素描技法和观察方法3. 素描练习【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素描作品,引导学生对素描产生兴趣。
2. 讲解:讲解素描的基本概念、技法和观察方法。
3. 示范:教师示范素描技法,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和理解。
4. 练习:学生动手实践,进行素描练习。
5. 展评:展示学生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点评。
第三章:色彩基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色彩的基本概念、三原色和色彩搭配原则。
2. 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能力和运用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色彩练习,提高色彩搭配和创作能力。
【教学内容】1. 色彩的基本概念和三原色2. 色彩搭配原则3. 色彩练习【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色彩作品,引导学生对色彩产生兴趣。
2. 讲解:讲解色彩的基本概念、三原色和色彩搭配原则。
3. 示范:教师示范色彩搭配和创作方法,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和理解。
4. 练习:学生动手实践,进行色彩练习。
5. 展评:展示学生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点评。
第四章:绘画技法拓展【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水彩画、油画等绘画技法。
仁爱版九年级美术上册全套教案
本套教案共包含八个单元:
第一单元:塑像常识
介绍了塑像的定义、种类、制作方法,引导学生欣赏并分析不
同种类的塑像。
第二单元:中国传统美术与文化
介绍了中国传统美术的发展历程,以及与中国文化的密切关系。
同时,也引导学生欣赏与体验一些传统美术作品。
第三单元:西方现代艺术
介绍了西方现代艺术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其中的一些流派与代
表作品。
引导学生了解西方现代艺术的发展趋势。
第四单元:水墨画
介绍了中国水墨画的基本技法与特点,同时也引导学生了解相关的名家及其作品。
第五单元:西方绘画
介绍了一些西方绘画的流派、代表作品以及相关的艺术家,引导学生欣赏并分析其中的一些艺术作品。
第六单元:中国人物肖像画
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人物肖像画的历史背景以及发展趋势,同时介绍了该领域的一些名家及其作品。
第七单元:西方雕塑与影视特效
介绍了一些西方雕塑家的作品、发展历程,以及与影视特效的关系。
同时也引导学生体验相关的技术。
第八单元:中国书法
介绍了中国书法的历史渊源以及基本技法,同时也引导学生了解相关的名家及其作品。
通过本套教案的学习,学生可以扩大自己的美术知识储备,提高美术素养与欣赏能力,同时也可以对不同种类的美术作品有更为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知识链接-人美版九年级美术上册教案前言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九年级美术上册教材是一本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学科交叉和多元文化融合的教材。
而基于教材,本文将提供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九年级美术上册教案,以供教师们作为教学参考使用。
教学目标本次教学的目标包括:1.通过对现有事物的了解及理解,培养学生的感性能力和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
2.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其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
3.开拓学生的视野和文化背景,提高学生成为终身学习者的能力。
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将会分为以下7个部分:1.绘画基础本部分将会介绍画笔的使用方法,比如:描绘线条和面形、表现色调和色彩等知识。
教师可通过讲解书中相关知识,让学生掌握画笔的使用方法,并练习画线、填色、画光、画阴等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画技。
2.人物描绘本部分通过讲解人物的形体、动作、表情等知识,让学生理解如何描绘人物,并教授绘画技巧和方法,让学生通过绘画实践提高人物描绘能力。
3.风景描绘本部分将会介绍风景的描绘方法和技巧,包括景深的观察、色彩的表现和光影的处理等知识点,并让学生通过实践绘制出自己心中的风景作品。
4.动物描绘本部分主要介绍动物的描绘方法和技巧,包括动物的特征、表情和姿态等知识点,并让学生通过绘画实践掌握动物的描绘。
5.设计与创意本部分将会介绍设计与创意的概念及其实践方法,学生将会学习如何通过创意性的构思来进行美术作品的设计和创作,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6.文化背景本部分将会介绍我国的历史文化和艺术文化,让学生在了解历史文化的同时,理解其对美术的影响,并能够将其运用于自己的美术创作中,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7.班级文化建设本部分将会通过开展美术组织和活动,推进班级文化建设,提升班级美术创作效果和美术氛围。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将会分以下3个阶段:阶段1通过教师讲解,引入本次美术学习的主题,包括学习目标、内容和形式等,并开展相关课程教学。
阶段2通过美术作业、作品鉴赏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巩固和深化教学内容的深入引导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九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第一章:美术基础知识与欣赏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美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
2. 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和评价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3. 引导学生了解美术历史和著名美术家,拓宽文化视野。
二、教学内容:1. 美术的基本概念与分类2. 美术作品的欣赏与评价3. 美术历史与著名美术家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美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学会欣赏和评价美术作品。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美术历史和著名美术家,提高审美素养。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法:讲解美术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欣赏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美术作品,引导学生学会评价和欣赏。
3. 讨论法:组织学生探讨美术历史和著名美术家的特点和贡献。
4. 展示法:展示优秀美术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五、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美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讲解美术作品的欣赏方法和评价标准。
3. 分析:分析具体美术作品,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和评价。
4. 探讨:组织学生讨论美术历史和著名美术家的特点和贡献。
第二章:素描基础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素描的基本概念和技巧,提高绘画能力。
2. 培养学生对物体的观察和表现能力,提高造型素养。
3. 引导学生运用素描技巧表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二、教学内容:1. 素描的基本概念与技巧2. 物体的观察与表现3. 素描创作与实践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素描的基本概念和技巧,学会观察与表现物体。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素描技巧表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法:讲解素描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示范法:示范素描绘画过程,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表现。
3. 练习法:组织学生进行素描实践,提高绘画能力。
4. 评价法:对学生的素描作品进行评价,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五、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素描的基本概念和技巧,激发学生的兴趣。
九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美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审美能力。
2. 通过绘画、设计、手工制作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美术、热爱生活的情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美术基本知识1. 美术的定义和分类2. 美术的基本元素:线条、形状、色彩、质感等3. 美术的表现手法:绘画、雕塑、设计、工艺等第二单元:素描1. 素描基础知识2. 单色铅笔素描3. 彩色铅笔素描4. 素描创作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示范法、练习法、评价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掌握美术基本知识和技能。
2. 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优秀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 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4.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学生参与度、合作意识、创新精神等。
2. 作业评价:画面效果、技巧运用、创意表现等。
3. 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全面评价学生的美术素养。
五、教学安排第一单元:美术基本知识(2课时)1. 第一课时:讲解美术的定义、分类和基本元素(1课时)2. 第二课时:讲解美术的表现手法(1课时)第二单元:素描(4课时)1. 第一课时:素描基础知识讲解(1课时)2. 第二课时:单色铅笔素描练习(1课时)3. 第三课时:彩色铅笔素描练习(1课时)4. 第四课时:素描创作指导(1课时)六、教学内容第三单元:色彩基础知识1. 色彩的基本概念:色相、明度、纯度2. 色彩的搭配原则:对比、协调3. 色彩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第四单元:绘画1. 水彩画基础2. 水粉画基础3. 油画基础4. 绘画创作七、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法、反思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色彩知识和绘画技巧。
2. 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掌握色彩搭配的原则,提高学生的色彩运用能力。
3. 提供丰富的绘画材料,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绘画媒介,发展个性化的绘画风格。
综合练习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观察了解团花的特点,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和生活情趣。
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团花的制作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尝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探索能力和美化生活的能力。
2学情分析
有一部分学生在小学的时候接触过剪纸,但是还有一部分学生从来没有接触过,这就需要老师从最基础的教起。
在讲的时候理论知识少讲一些,重点是动手剪刻。
初中学生成人意识增强,他们追求成熟,审美情趣倾向于写实作品,由于对现在独生子女的娇宠,导致他们动手能力很差,畏难情绪严重,大部分学生对学习手工制作缺乏信心。
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开始占优势,但在很大程度上还属经验型,抽象思维还常需要感性经验的支持,具体形象成分仍然起重要作用。
在本课的训练中,它的美感主要体现在“质朴中见灵巧”。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欣赏感受剪纸之美,理解和掌握团花剪纸造型的表现方法,培养学生创造性的设计剪纸的能力。
教学难点 :能够正确的把握纹样的连接与完整性来表现自己的作品。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1【导入】剪纸团花
通过民间美术视频的欣赏,让学生知道剪纸是民间艺术的一种,团花是剪纸艺术的一种,引出课题:剪纸团花
2【讲授】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观察了解团花的特点,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和生活情趣。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团花的制作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尝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探索能力和美化生活的能力。
3【活动】布置任务
(1)团花的形状?怎样剪出这个形状?
(2)团花的构成元素有哪些?
(3)团花的制作步骤?
4【活动】小组探究
5【活动】检查指导
6【活动】释疑解惑
7【活动】梳理归纳
学生完成任务,并示范折法,教师归纳总结
8【练习】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剪纸纹样的绘制方法。
9【测试】目标检测
运用所学方法创作一幅五折团花剪纸。
10【活动】讲解点评
同学之间互相评价,教师总结点评,以鼓励为主。
11【讲授】课堂小结
总结团花剪纸的制作方法,点评学生的优缺点。
幻灯片出示冯骥才先生的一段话,利用冯骥才先生的话点出要热爱我们的传统艺术,对传统艺术进行传承与保护。
12【讲授】板书设计
剪纸团花
折纸法:二折、三折、四折、五折、六折、七折
构成元素:水滴、圆形、锯齿形、柳叶…
13【作业】作业布置
任选一种折法创作一幅剪纸团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