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01
- 格式:ppt
- 大小:48.00 KB
- 文档页数:11
考研笔记_生理学_绪论和细胞的一般特性一、绪论1.(1)体液是人体内的液体总称,占体重60%,由细胞内液2/3和细胞外液1/3组成,细胞外液又分为血浆、组织液、淋巴液、脑脊液。
体腔中的液体不属于细胞外液(内环境)。
(2)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通过细胞膜相互分隔,血浆和组织液通过血管壁相互分隔,细胞内液细胞外液通过细胞膜进行物质交换(无机盐、必须营养物质、气体)。
(3)细胞直接接触的环境就是细胞外液,故细胞外液又称为内环境,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温度、酸碱度、渗透压、各种液体成分)的相对恒定状态。
稳态的生理学意义有二,其一维持酶促生化反应的高效进行,其二保持可兴奋细胞的兴奋性和产生生物电基础。
2.(1)神经调节,神经调节的基本形式是反射,反射的基本结构是反射弧。
神经调节的特点是,反应迅速,起作用快,调节精确,神经反射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2)体液调节,内分泌细胞/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或者是组织细胞产生的特殊化学物质或者是组织细胞代谢过程中的代谢产物。
远距分泌、旁分泌、自分泌、神经内分泌。
体液调节的特点是缓慢、持久、作用面广、调节方式相对恒定。
(3)自身调节,不依赖神经和体液的内在特性调节,自身调节的特点是,调节强度较弱,影响范围小,且灵敏度较低,调节局限于器官和组织。
3.(1)体内的控制系统有非自动控制系统(机体内不多见),前馈,反馈,前两者属于开环系统,反馈属于闭环系统,生理意义各不相同。
(2)负反馈,调节信息来自于受控系统,最终结果使受控部分活动与原先活动相反,负反馈的意义是维持稳态。
(3)正反馈,受控部分输出调节信息,作用的最终结果是与原先活动相同,正反馈的意义是,打破原先的稳态,为建立新的稳态做准备,正常机体的正反馈维持整个机体的稳态,过强的正反馈引起病理状态。
(4)前馈,调控信息不由受控部分产生,而由监测装置发出,作用于控制部分,使其及早做出反应,调节受控部分,前馈的意义是,避免负反馈调节时的矫枉过正的波动和反应滞后现象,使调节更加迅速,更加准确。
.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反射2.神经调节3.体液调节4.反馈5.负反馈6.正反馈7. 阈强度 8.内环境 9.体液二、填空题1.以细胞膜为界将体液分为_______和_______。
血浆是_______最活跃的部分,它可沟通各部分组织液,成为细胞与外环境间进行物质交换的_______。
2.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称为_______。
3.激素或代谢产物对器官功能进行调节,这种方式称_______。
4.生理学的动物实验方法可分为_______和_______。
5.生理功能的自动控制方式为反馈,它可分为_______和_______。
6.体内在进行功能调节时,使控制部分发放信息加强,此称_______。
7.维持稳态的重要途径是_______反馈调节。
8.体液调节是通过_______完成的。
9.观察马拉松赛跑时心脏活动和呼吸的变化属_______水平研究。
10.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刺激作出有规律的反应称_______。
三、判断题1.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主要有新陈代谢、兴奋性等。
()2.破坏中枢神经系统,将使反射消失。
()3.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都是种族所共有的,生来就具备的反射活动。
()4.自身调节需要神经中枢参与完成。
()5.在取消了器官的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后,将丧失调节能力。
()6.破坏中枢神经系统,将使反应消失。
()四、各项选择题(一) 单项选择1. 关于反射,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A.是机体在神经中枢参与下发生的反应B.可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两种C.机体通过反射,对外界环境变化作出适应性反应D.没有大脑,就不能发生反射2. 以下哪项不属于反射弧的环节 ()A.突触B.中枢C.效应器D.外周神经3. 躯体运动神经属于 ()A.传入神经B.中枢C.传出神经D.效应器4. 关于体液调节,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A.体液调节不受神经系统的控制B.通过化学物质来实现C.激素所作用的细胞称为激素的靶细胞D.体液调节不一定都是全身性的5. 自主神经系统对于心血管系统是 ()A.控制系统B.受控系统C.控制信息D.反馈信息6. 心血管系统是自主神经系统的 ()A.控制系统B.受控系统C.控制信息D.反馈信息7. 迷走神经传出纤维的冲动可看作是 ()A.控制系统B.受控系统C.控制信息D.反馈信息8. 动脉壁上的压力感受器感受动脉血压变化,使相应的传入神经产生动作电位可看作()A.控制系统B.受控系统C.控制信息D.反馈信息9. 正反馈调节的作用是使 ()A.人体血压稳定B.人体体液理化特性相对稳定C.人体活动按某一固定程序进行,到某一特定目标D.体内激素水平不致过高10. 下列生理过程中,属于负反馈调节的是 ()A.排尿反射B.排便反射C.血液凝固D.减压反射11. 在人体功能调节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是 ()A.全身性体液调节B.自身调节C.神经调节D.局部性体液调节12. 条件反射的特征是 ()A.种族遗传B.先天获得C.数量较少D.个体在后天生活中形成13. 体液调节的特点是 ()A.迅速B.准确C.持久D.短暂14. 排尿反射是 ()A.自身调节B.负反馈调节C.体液调节D.正反馈调节(二)多项选择1. 下列各项叙述,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A.刺激性质与反应之间的关系不固定,灵活可变B.刺激性质与反应之间的关系由种族遗传决定C.需后天学习获得D.数量有限,比较恒定、少变或不变E.反射活动的适应性比较有限2. 神经调节的特点是 ()A.出现反应迅速B.局限而精确C.作用持续时间较长D.作用范围广泛E.适于缓慢进行的一些生理过程的调节3. 属于条件反射的有 ()A.食物入口引起唾液分泌B.沙粒入眼引起流泪C.望梅止渴D.叩击髌腱引起小腿伸直E.谈起美食引起唾液分泌4. 以下何属细胞、分子水平的研究 ()A.心脏生物电现象的原理B.突触传递的原理C.肌肉收缩的原理D.缺氧时肺通气的变化E.运动时心功能的变化5. 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速度慢B.参与维持机体的稳态C.作用范围广D.持续时间短E.反应迅速而准确6. 反射弧组成包括 ()A.效应器B.感受器C.传出神经D.神经中枢E.传入神经7. 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有 ()A.雏鸡出壳就能啄食B.沙粒入眼就眨眼流泪C.新生儿嘴唇触及乳头便会吸吮 D.学生听见上课铃声就立即进教室 E.看见酸梅唾液立即分泌【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反射: 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产生的适应性、规律性的应答反应,称为反射.2.神经调节: 神经系统是调节全身各种功能活动的调节系统,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称为神经调节.3.体液调节: 机体的某些细胞能生成并分泌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后者经体液运输到达全身的组织细胞或体内某些特殊的组织细胞,调节其功能活动,称为体液调节4.反馈: 在整体,被调节的器官(效应器),在功能活动发生改变时,往往这一变化的信息又可以通过回路反映到调节系统,改变其调节的强度,形成一种调节回路。
一、单选题(共7980 题,每题1 分)1.机体内环境的稳态是指:A.细胞内液理化性质保持不变B。
细胞外液理化性质保持不变C.细胞内液化学成分保持恒定D。
细胞外液化学成分保持恒定E.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相对恒定正确答案:E2.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葡萄糖和氨基酸主要是通过:A.单纯扩散B。
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C。
通道介导的易化扩散D。
原发性主动转运E。
继发性主动转运正确答案:E3。
心迷走神经对心肌的作用效应是:A。
减慢心率,减慢房-室传导速度,减弱心房肌收缩力B.减慢心率,减慢房—室传导速度,增强心房肌收缩力C.减慢心率,加快房-室传导速度,减弱心房肌收缩力D.加快心率,减慢房-室传导速度,减弱心房肌收缩力E.减慢心率,加快房—室传导速度,增强心房肌收缩力正确答案:A4。
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的3期复极化:A.因Cl—内流而产生B。
因Ca2 +内流而产生C.因Na+内流而产生D.因K+内流而产生E.因K+外流而产主正确答案:E5.浦肯野细胞动作电位的0期去极化:A。
因Cl—内流而产生B。
因Ca2 +内流而产生C。
因Na+内流而产生D.因K+内流而产生E。
因K+外流而产主正确答案:C6。
左心室内压最高是在:A。
等容收缩期B。
等容舒张期C.快速充盈期D.减慢射血期E.快速射血期正确答案:E7.心动周期中动脉血压的最低值称为:A.收缩压B。
舒张压C.脉搏压D。
平均动脉压E.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正确答案:B8。
评价肺通气功能,下列哪项指标较好?A.潮气量B。
功能残气量C。
肺活量D.补吸气量E。
用力呼气量正确答案:E9。
C O2分压最低的部位是:A.动脉血B。
静脉血C。
组织间液D。
毛细血管内E。
肺泡气正确答案:E10。
肺通气/血流比值在下列哪个数值时,肺换气的效率最高?A.0。
5B.0。
84C.1D。
1.5E。
2正确答案:B11.实验过程中,切断家兔的双侧迷走神经后,呼吸运动表现为:A.加深,变慢B.加深,变快C.变浅,变慢D.变浅,变快E.无变化正确答案:A12。
第一章植物的水分代谢本章内容提要水是植物生命的基础。
植物水分代谢包括水的吸收、运输和散失过程。
植物细胞吸水有三种方式:渗透吸水、吸胀吸水和代谢性吸水,以渗透吸水为主。
根系是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吸水的主要区域为根毛区,吸水的方式有主动吸水和被动吸水,其吸水动力分别为根压和蒸腾拉力。
蒸腾拉力是植物主要的吸水动力。
水分在植物体内连续不断地运输是蒸腾拉力—内聚力克服水柱张力的结果。
植物主要通过叶片蒸腾散失水分,具有重要生理意义。
气孔蒸腾是植物叶片蒸腾的主要形式。
蒸腾速率与气孔的开闭关系很大。
气孔开闭可能是通过保卫细胞内K+的积累学说和苹果酸代谢来调节的。
许多外界因子能调节气孔开闭。
作物需水因作物种类不同而异,一般而论,植物的水分临界期是花粉母细胞四分体形成期,合理灌溉要综合考虑土壤含水量、作物形态指标及生理指标。
灌溉的生理指标能即使反映植物体内的水分状况,是较为科学的。
第一节水分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一、植物体内的含水量不同植物的含水量不同;同一种植物生长在不同的环境中含水量也有差异;在同一植株中不同器官和不同组织的含水量也不同。
二、水对植物的生理作用1、原生质的主要组分。
原生质一般含水量在70%~90%以上,这样才可使原生质保持溶胶状态,以保证各种生理生化过程的进行。
如果含水量减少,原生质由溶胶变成凝胶状态,细胞生命活动大大减缓(例如休眠种子)。
2、接参与植物体内重要的代谢过程。
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有机物质合成和分解的过程中均有水的参与。
3、多生化反应和物质吸收、运输的良好介质。
植物体内绝大多数生化过程都是在水介质中进行的。
水分子是极性分子,参与生化过程的反应物都溶于水,控制这些反应的酶类也是亲水性的。
各种物质在细胞内的合成、转化和运输分配,以及无机离子的吸收和运输在水介质中完成的。
4、使植物保持固有的姿态。
细胞含有大量的水分,维持细胞的紧张度,因而使植物枝叶挺立、花朵开放等。
3、分裂和延伸生长都需要足够的水。
第一章绪论第二节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1.体液分为几部分?答:细胞膜为界,体液分为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其中,细胞外液又以血管壁为界,分为血浆和组织间液。
2.各部分体液各占体重的多少?答:体液占体重的60%,细胞内液占体重的40%,细胞外液占体重的20%,其中组织间液占体重的15%,血浆占体重的5%。
3.各部分体液的关系是什么?答:各部分体液彼此分隔,但又相互沟通。
因此,各部分体液的成分并不相同,但又能相互交换。
4.最活跃的体液是哪一部分?答:血浆是各部分体液中最为活跃的部分。
5.什么是内环境?答:内环境是细胞直接接触和赖以生存的环境,即细胞外液。
6.什么是稳态?答:稳态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的相对恒定状态。
但目前稳态的概念已不局限于内环境。
7.稳态的特点是什么?答:稳态是一种动态平衡,而非固定不变。
8.稳态的维持主要依靠什么?答:稳态是机体自我调节的结果,其维持主要依靠负反馈调节系统。
第三节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9.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包括哪些?答: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包括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10.神经调节的基础是什么?答:神经调节的基础是反射。
11.反射的概念是什么?答:反射是指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所做出的规律性应答。
12.反射弧由哪几部分组成?答: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
13.反射与反射弧的关系是什么?答: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必须在反射弧结构和功能完整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反射弧的任何一部分被破坏,反射都无法进行。
14.神经调节的具有哪些特点?答:神经调节迅速、准确而短暂。
15.体液调节是通过什么实现的?答:体液调节是通过激素实现的。
16.体液调节具有哪些特点?答:体液调节相对缓慢、持久而弥散。
17.体内都有哪些调节方式属于神经体液调节?答:例如肾上腺髓质受交感神经节前纤维支配,交感神经兴奋时,肾上腺髓质释放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增多,即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高级植物生理学01植物衰老植物衰老一、植物衰老植物新陈代谢就是植物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核心问题之一。
无论是在器官水平上还是在个体水平上,新陈代谢都就是一个高度有序的被调控的过程。
植物叶片新陈代谢就是一种程序性的细胞死亡(programmedcelldeath,pcd),就是叶片发育的最终阶段。
它除了代表生命周期的破灭之外,在发育生物学上也有著关键的意义。
在这段时期内,植物在明朗叶片中累积的物质,将被水解并载运至植物其他生长强劲的部位。
叶片衰老是一种受遗传和外界因子(如日照、病害、遮荫、高温、干旱和水涝等逆境)影响的高度程序化过程(thomashestoddarj,1982)。
对于产生种子的作物,包含绝大多数农作物,新陈代谢引发的叶片同化功能的消退很大程度地管制了作物产量潜力的充分发挥;对蔬菜作物亦可以导致皮利尼损失,叶片和根系早衰就是导致结实率相对较低、空秕率为较低的现象的主要原因,水稻品种存有理论上测算水稻如果延后1天新陈代谢,可是水稻减产2%左右。
二、植物叶片衰老的指标最显著的外观标志就是叶色由绿变黄、开裂,而在细胞水平上整体表现为叶绿素含量上升,蛋白质含量上升,无机磷酸化能力减少,膜脂过氧化激化,游离氨基酸累积,腐胺含量下降而精胺含量上升,细胞分裂素含量上升,脱落酸含量下降,多种酶活性发生改变等等。
许多大分子物质例如蛋白质、膜脂、rna等水解构成的n素等营养物质被中转至娇嫩的叶片、发育中的种子,予以再次利用和储存。
叶片衰老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叶绿素逐渐消失,并伴随着黄化以及叶片的最终脱落(leshem,1981)。
叶绿素a比叶绿素b下降得快,叶绿素含量以及叶绿素a/b比值可作为衰老的1个指标。
聂先舟等(1989)报道水稻离体叶片随着离体天数的增加,叶绿素含量下降,衰老加深。
从衰老过程中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变化也可以看出叶绿体随年龄而逐渐解体。
因而有人提出叶绿素分解是衰老的原发过程及衰老的真正标志。
随着小麦叶片的新陈代谢,叶绿素的毁坏强化,且叶绿素a毁坏率为低于叶绿素b,新陈代谢过程中累积的超氧阴离子(o-2)能够轻易引起叶绿素的毁坏及特异性地毁坏叶绿素a,以致叶绿素水解毁坏和叶绿素a/b值上升。
【生理学】第二章:①干酒水,有气氛(单纯扩散☞甘油,乙醇,水,所有气体,尿素等,另外还有类固醇激素)②三变两不变(暗带,肌丝本身长度不变。
H带,肌节,明带变短)第三章:①荡秋千(胆固醇,球蛋白,纤维蛋白增加导致血沉加快)白卵(白蛋白,卵磷脂☞血沉减慢)②物以类聚(血小板聚集发生在血小板与血小板之间)③1千元(Ⅰ纤维蛋白原),三口组(Ⅲ组织因子),死乞丐(Ⅳ-钙离子)舞吧找的女朋友不稳定(Ⅴ,Ⅷ不稳定),爱妻就是依赖K(因子2,7,9,10依赖维生素K)第四章:①一劳永逸(心房0.1s收缩,0.7s舒张)三天打鱼五天晒网(心室0.3s收缩,0.5s舒张)第五章:①P G E☞E☞易(更容易降低气道阻力)②糖皮质激素联想支哮治疗(降低气道阻力)③玻尿酸(波尔效应:酸对H b亲和力影响)第七章:①糖衣炮弹气死人(呼吸商:糖1,0.8蛋,0.7脂)②红白夹心糖(B M R升高☞R B C增多症,甲亢,白血病,心脏病,糖尿病)第八章:①开源截流(管球反馈☞降低入球小a阻力,选择性收缩出球小a)第九章:①A在前,小而清亮(a c h,A A)。
A在后,小而致密(N A,D A)。
没有A,大而致密(神经肽N P)。
②C类神经元☞c h r o mi c☞后知后觉一快(Aσ)一慢(C),一前(B)一后(C),一外(Aα)一内(A r)。
交警赶到第四车厢后,触压乘客已无痛温觉(C类神经元☞自主N节后,脊髓后跟司痛温觉,触压觉)③交感N兴奋☞上战场:两眼瞪大,手握重拳,热血沸腾,精力充沛,汗流浃背,拼命喘气,食欲不振,不会想到上厕所,有孕女兵不会顾及肚子孩子。
迷走N兴奋☞心脏活动受抑制,瞳孔缩小避免强光进入,糖原分解减少以积蓄能量,消化道功能增强以促进营养物质吸收和能量补充,泌尿道功能增强以增加排泄。
④握住的麦克风是环形的。
(快适应☞皮肤环层小体,麦斯钠小体)⑤大腹纹蚓(抑制区:大脑皮层运动区,腹内侧,纹状体,小脑前叶蚓部)⑥外摄内饱(食物外面摄入,腹部内易饱)☞破坏下丘脑外侧区导致拒食,破坏下丘脑腹内侧区,导致肥胖。
1、兴奋产生与传导的最本质的标志是(C )。
A.肌肉收缩B.腺体分泌C.动作电位D.ATP分解释放能量2.临界融合频率是( A )。
A. 产生完全强直收缩所需最低刺激频率B. 产生完全强直收缩所需最高刺激频率C.产生复合收缩所需最低刺激频率D.产生复合收缩所需最高刺激频率3.关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下列哪项叙述是错误的?(A)A.与电流在导线上传导一样B.是不衰减性传导C.是双向性的D.在有髓神经纤维上传导快4.神经纤维在单位时间内所能产生和传导动作电位的最多次数取决于( C )。
A.组织的兴奋性B.刺激的频率C.绝对不应期的长短D.锋电位的幅度5.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中起关键作用的离子是( C )A.Na+B.K+C.Ca2+ D.Cl- E.Mg2+6.以下关于钠泵生理作用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B )A.钠泵能逆着浓度差将进入细胞内的Na+移出膜外B.钠泵可使细胞内的K+移出膜外C.钠泵的活动造成细胞外高Na+D.钠泵的活动造成细胞内高K+E.钠泵的活动可造成膜两侧的离子势能贮备7.可兴奋细胞包括(C )。
A.神经细胞、肌细胞、红细胞B.神经细胞、腺细胞、白细胞C.神经细胞、肌细胞、腺细胞D.神经细胞、骨细胞、腺细胞E.神经细胞、肌细胞、淋巴细胞8.骨骼肌能否发生强直收缩,主要决定于( B )A.刺激强度B.刺激频率C.刺激时间D.刺激强度的变化率9.通常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指标是( B )A.阈电位B.阈强度C.基强度D.动作电位幅度10.骨骼肌收缩活动的基本单位是( D )A.肌纤维B.肌原纤维C.肌丝D.肌小节11.骨骼肌发生完全强直收缩是由于( D )A.连续的阈下刺激发生总和B.在收缩期发生动作电位的复合C.在舒张期发生动作电位的复合D.在收缩期发生收缩的复合12.组织兴奋性降低时,组织的(D )A.阈值减小B.时值减小C.基强度减小D.强度时间曲线向右上方移位13 .轴突末梢释放乙酰胆碱的过程是(D )A.单纯扩散B.易化扩散C.主动转运D.出胞14.安静状态下,神经和肌肉的细胞膜通透性最大的离子是(B)A. Na +B. K+C. Ca2+D. Cl -15.可兴奋细胞兴奋时,共有的特征是产生(A)。
第一章植物的水分代谢本章内容提要水是植物生命的基础。
植物水分代谢包括水的吸收、运输和散失过程。
植物细胞吸水有三种方式:渗透吸水、吸胀吸水和代谢性吸水,以渗透吸水为主。
根系是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吸水的主要区域为根毛区,吸水的方式有主动吸水和被动吸水,其吸水动力分别为根压和蒸腾拉力。
蒸腾拉力是植物主要的吸水动力。
水分在植物体内连续不断地运输是蒸腾拉力—内聚力克服水柱张力的结果。
植物主要通过叶片蒸腾散失水分,具有重要生理意义。
气孔蒸腾是植物叶片蒸腾的主要形式。
蒸腾速率与气孔的开闭关系很大。
气孔开闭可能是通过保卫细胞内K+的积累学说和苹果酸代谢来调节的。
许多外界因子能调节气孔开闭。
作物需水因作物种类不同而异,一般而论,植物的水分临界期是花粉母细胞四分体形成期,合理灌溉要综合考虑土壤含水量、作物形态指标及生理指标。
灌溉的生理指标能即使反映植物体内的水分状况,是较为科学的。
第一节水分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一、植物体内的含水量不同植物的含水量不同;同一种植物生长在不同的环境中含水量也有差异;在同一植株中不同器官和不同组织的含水量也不同。
二、水对植物的生理作用1、原生质的主要组分。
原生质一般含水量在70%~90%以上,这样才可使原生质保持溶胶状态,以保证各种生理生化过程的进行。
如果含水量减少,原生质由溶胶变成凝胶状态,细胞生命活动大大减缓(例如休眠种子)。
2、接参与植物体内重要的代谢过程。
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有机物质合成和分解的过程中均有水的参与。
3、多生化反应和物质吸收、运输的良好介质。
植物体内绝大多数生化过程都是在水介质中进行的。
水分子是极性分子,参与生化过程的反应物都溶于水,控制这些反应的酶类也是亲水性的。
各种物质在细胞内的合成、转化和运输分配,以及无机离子的吸收和运输在水介质中完成的。
4、使植物保持固有的姿态。
细胞含有大量的水分,维持细胞的紧张度,因而使植物枝叶挺立、花朵开放等。
3、分裂和延伸生长都需要足够的水。
生理学基础知识点(一)引言概述: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机能的一门学科,包括人体的各个系统的功能以及细胞和分子水平上的生物反应。
本文将介绍生理学基础知识点(一),涵盖了人体的神经系统、呼吸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的相关内容。
1. 神经系统1.1 神经元结构和功能1.2 神经递质的种类和作用1.3 神经传导的过程和机制1.4 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的区别1.5 大脑的解剖结构和功能2. 呼吸系统2.1 呼吸器官的结构和功能2.2 呼吸的生理过程和导致呼吸的驱动因素2.3 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运输和交换2.4 呼吸系统对酸碱平衡的调节作用2.5 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类型和症状3. 运动系统3.1 骨骼肌和平滑肌的结构和功能3.2 运动的类型和运动的作用3.3 神经肌肉连接和运动的调节3.4 运动的能量代谢和肌肉疲劳的机制3.5 运动系统疾病和损伤的常见类型和治疗方法4. 消化系统4.1 消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4.2 摄取、消化和吸收的过程和机制4.3 消化酶和胃酸的分泌及其作用4.4 肠道菌群和消化系统健康的关系4.5 消化系统疾病和消化不良的常见类型和预防措施5. 循环系统5.1 心脏结构和功能5.2 血管类型和血液循环的路径5.3 心搏和心电图的原理5.4 血液的成分和生理功能5.5 循环系统的调节和循环系统疾病的常见类型和治疗方法总结:本文介绍了生理学基础知识点(一),涉及神经系统、呼吸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的相关内容。
深入了解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体的生理机制和相关疾病的发生机理,从而提高我们的健康意识和生活质量。
01任务_00011. 当细胞受刺激时,膜电位减小,产生去极化,达到某一个临界值时就产生动作电位。
这一能引起细胞产生动作电位的临界值,称为()。
C. 阈电位2. 物质顺电-化学梯度通过细胞膜属于()。
B. 被动转运3. 内环境稳态是指()。
E. 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相对恒定4. 关于ABO血型系统,错误的是()。
D. 同型人之间抗原类型一般不同5. 机体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而调整体内各部分活动和相互关系的功能称为()。
B. 适应性6. 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指标是()。
E. 阈值7. 引起动作电位的刺激必须是()。
E. 阈刺激或阈上刺激8. 神经细胞动作电位上升支的产生是由于()。
A. Na+内流9. 机体的内环境指的是()。
C. 细胞外液10. 关于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B. 化学物质包括细胞代谢产物如CO211. 甲状腺部分切除术后,手术创面容易出血,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病人颈部敷料有无渗血。
分析手术创面容易出血的原因,正确的是()。
B. 甲状腺含有较多的组织激活物12. 甲状腺手术容易出血的原因是甲状腺含有较多的()。
B. 组织激活物13. 动作电位在同一细胞上传导,错误的是()。
C. 衰减性传导14. 巨幼细胞性贫血是由于缺乏()。
A. 维生素B12和叶酸15. 关于自身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C. 依赖于自身特性16. 细胞一次兴奋后,兴奋性最低的是()。
A. 绝对不应期17. 血沉加快主要是由于()。
C. 血浆球蛋白增多18. 在细胞膜蛋白的“帮助”下,物质通过膜顺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转运的方式,称为()。
C. 易化扩散19. 内、外源性凝血的主要区别是()。
C. 前者只需要血浆因子,后者还需要组织因子20. 大多数细胞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是()。
A. 细胞内高K+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21. 在临床或生理实验中使用的各种溶液,其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称为等渗溶液;由不能自由通过细胞膜的溶质所形成的等渗溶液,称为等张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