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电路板原理图
- 格式:pdf
- 大小:72.68 KB
- 文档页数:1
用STC单片机制作板式PLC及其应用实例——MCU板制作陈洁(苏州竹园电科技有限公司,215211,江苏苏州)板式PLC即嵌入式可编程序控制器,它将PLC常用的梯形图语言嵌入到单片机开发中,实现PLC的单片机化。
目前,制作板式PLC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直接将梯形图编译程序嵌入到单片机中,用户可以通过梯形图编辑程序直接与单片机系统通信,将保存的PMW文件直接下载到单片机系统中;第二种是把梯形图编译程序独立出来,通过转换软件的转换,将PMW文件转换成单片机的目标代码,再烧录到单片机中。
这两种方式所使用PLC的指令都受到梯形图编译程序或转换软件的限制。
前者就像常规方式使用PLC一样,可通过梯形图编辑软件进行监控等操作,但PLC硬件中所使用单片机的引脚分配一旦硬件系统设计定型便不能再改动。
而后者比较灵活,只要在所选定的单片机封装及其转换软件允许范围内,单片机的引脚功能分配可根据需要确定输入输出点的数量。
也就是说,可以按照应用要求定制不同的硬件电路的通道数量,根据实际系统需要配置合适的输入输出点数。
再将控制系统的应用程序PMW文件转换成目标代码,烧录到单片机芯片内。
这样,单片机产品开发从使用汇编或C51语言变为使用梯形图语言,使没有汇编语言或C51计算机语言编程基础的,懂得继电器-接触器控制原理的一线人员都有可能通过梯形图编程平台所提供的各种强大的应用功能学习和应用单片机控制技术。
目前,该方式的缺点是:受转换软件限制,支持的梯形图编程指令较少;受支持的单片机型号限制,输入输出点总数最多不超过46个。
即便如此,它还是能够满足一些常见控制系统的要求,特别是适用于老设备的改造。
1板式PLC结构这里采用第二种方式,以一款封装为PDIP-40的STC单片机STC12C5A60S2芯片为核心的板式PLC为例进行介绍。
该板式PLC主要由单片机基本系统电路板、开关量输入单元电路板、开关量输出单元电路板、模拟量输入单元电路板和模拟量输出单元电路板等组成,其框图如图1所示。
51单片机智能小车全速前进程序源代码、电路原理图、电路器件表智能小车电路板分为核心板和驱动板。
核心板上的处理器的芯片型号是:STC15W4K56S4,这是一款51单片机。
驱动板上有电源电路、电机驱动电路以及一些功能模块接口。
智能小车全速前进只要控制智能小车的四个轮子以全速向前转动就可以了。
智能小车的四个轮子由四个直流减速电机驱动。
直流减速电机驱动芯片采用L293D,一片电机驱动芯片L293D可以驱动两个直流减速电机,智能小车用到4个直流减速电机,需要用到两片L293D 电机驱动芯片。
在本文主要提供了智能小车全速前进的完整的程序原代码、电路原理图以及电路器件表。
下面是智能小车前进实验的程序流程图:智能小车核心板原理图STC15W4K56S4智能小车核心板器件(BOM)表实物图060306030603PIN插针PIN2x1406030603直插LQFP7x7-48 STC15W4K56S4智能小车核心板正面STC15W4K56S4智能小车核心板背面智能小车驱动板原理图51单片机(STC15W4K56S4)智能小车驱动板器件(BOM)表实物图直插直插直插直插直插直插直插直插直插直插PIN与PIN之间的间隔2.54mm插电池盒PIN与PIN间隔2.54mm,插电机3PIN插针,针与针间隔2.54mm插舵机红色插针和黑色插针3.3V红色插针、GND黑色插针PIN红色插针和黑色插针5V PIN红色插针和黑色插针VINPIN与PIN之间的间隔2.54mm 插MQ2模块针与针间隔2.54mm插GP2Y1014AU模块针与针间隔2.54mm语音播报实验时,串口4插语音播报模块针与针间隔2.54mmIO扩展用,没有必要不要焊接针与针间隔2.54mm插DHT11模块用4PIN插针,针与针间隔2.54mm用杜邦线连接超声波模块针与针间隔2.54mm插蓝牙模块(要原厂原装的)用8PIN插针,针与针间隔2.54mm杜邦线连接红外循迹避障模块用4PIN插针,针与针间隔2.54mm用杜邦线连接测速模块针与针间隔2.54mm插5V的LCD1602液晶MPU6050不要焊接。
51单片机最小系统原理图接触过单片机的朋友们都时常会听到别人提"最小系统"这个词.那到底什么是最小系统,有怎样设计称上"最小"呢?下面让依依电子来告诉大家:单片机最小系统,或者称为最小应用系统,是指用最少的元件组成的单片机可以工作的系统.对51系列单片机来说,单片机+晶振电路+复位电路,便组成了一个最小系统.但是一般我们在设计中总是喜欢把按键输入、显示输出等加到上述电路中,成为小系统。
应用89C51(52)单片机设计并制作一个单片机最小系统,达到如下基本要求:1、具有上电复位和手动复位功能。
2、使用单片机片内程序存储器。
3、具有基本的人机交互接口。
按键输入、LED 显示功能。
4、具有一定的可扩展性,单片机I/O口可方便地与其他电路板连接。
51单片机学习想学单片机,有一段时间了,自己基础不好,在网上提了许多弱智的问题,有一些问题网友回答了,还有一些为题许多人不屑一顾。
学来学去,一年多过去了,可是还是没有入门,现在我就把我学习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在大虾的帮助下能快速的入门:)在学习之前我在网上打听了一下atmel公司的单片机用的人比较多,avr系列这几年在国内比较流行,但是考虑到avr还是没有51系列用的人多,51系列的许多技术在实践中都已经的到了前人的解决,遇到问题后,有许多高人可以帮助解决,所以这次学习,选用了atmel公司的at89s52,来进行学习。
学习单片机是需要花费时间实践的;学之前我们先准备好所需的东西一、所需硬件at89s52一片;8m晶振一个,30pf 的瓷片电容两个;10uf电解电容一个,10k的电阻一个;万用板(多孔板)一块;其他的器件如电烙铁一把30w的,松香,焊锡若干,如果是第一次学习,不知道这些东西,没关系,以下是它们的照片:Atmel公司生产的at89s52 8m晶振22pf瓷片电容电解电容图1/4 w 10k 的电阻普通的电木万用板好了,有了这些东西,我们就可以把它们组合到一起做成我们的最小系统了:)有了这些东西我们怎么焊接丫?不用着急,过一会我们把原理图给大家画出来大家就会了。
在单片机的学习中,不光是单片机程序的编写,还有电路的设计。
有些公司可能会把单片机开发分成两块:电路设计、程序设计。
然后负责电路设计的人只负责电路设计,不用考虑单片机编程;程序设计的人只管单片机编程,不设计电路。
不过我个人认为,只搞电路设计的人可以不用关心单片机是怎么编程的,但是搞单片机程序设计的人,却必须要对电路很熟悉,你可以不用亲自设计电路,但是必须对单片机项目中各种电路的原理足够了解,这样才能确保设计出来的程序稳定、健壮。
举个例子来说吧,假如一个单片机系统中用到了EEPROM存储芯片,EEPROM芯片的SCL和SDA是开漏输出的,需要外接上拉电阻,假设电路板上的EEPROM芯片的SCL和SDA的上拉电阻忘记焊上或者坏掉了,这时候调试EEPROM是调不通的,如果这时候电路设计人员不在,而单片机程序设计人员又对EEPROM的原理不熟悉,就会陷入到麻烦中:因为对电路不熟悉,就会一遍一遍的查找程序的原因。
可是程序明明没有问题啊,这个程序在别的项目中一直都是正常的,为什么在这个板子上就不行了呢?还有一点,一般带有微控制器的电路板,电路功能是否正常,是需要编写一定的验证程序来测试电路板的性能的,单靠电路设计人员使用万用表、示波器等工具是无法验证电路的好坏的。
综上所述,单片机程序设计人员一定要对电路的原理熟悉,这样才能设计出正确的程序。
从本篇文章开始,我们就来简单学习一下单片机开发中常用的电路。
当然,由于本人水平有限,关于这些电路的讲解只限于简单原理的讲解。
如果有错误,欢迎批评指正。
1. 单片机常用电路1-晶振电路早期的单片机(比如经典的51单片机)系统,外接晶振是必须的(当然也可以外接时钟脉冲,但是很少用),因为单片机的运行必须依赖于稳定的时钟脉冲。
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现在很多单片机都已经集成了内部时钟,所以在一般的应用场合,可以不用外接晶振电路了。
不过由于内部时钟容易受外界干扰,所以在要求严格的场合,晶振电路还是很有必要的。
1.引言计算机的基本结构主机、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存储设备、通信接口计算机的抽象结构CPU、总线、存储器和寄存器,通过寄存器操作周边设备图 1 计算机的抽象结构存储器结构存储单元(地址、值)单片机通常没有键盘和显示器这样的输入输出设备依靠宿主机进行开发,通过通讯电缆连接DSPDSP是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数字信号处理器)的缩写,它是专门为支持计算密集型应用而设计的特殊CPU,采用多总线结构,有独立乘法器支持高速乘加运算,通常还支持特殊寻址方式用于FFT(Fast Fourier Transform)。
普通的CPU采用冯·诺伊曼(Von Neumann)结构,程序和数据是不加区分的,它们都通过唯一的一条总线来访问。
DSP采用哈佛(Harvard)结构,程序和数据各占一个地址空间,有两条总线分别为程序和数据提供通道。
程序空间也可以存放常数总线结构数据线、地址线、控制线程序读总线地址 PAB数据 PRDB数据读总线地址 DRAB数据 DRDB数据写总线地址 DWAB数据 DWEB图 2 总线结构流水线操作取指、译码、取操作数、执行图 3 流水线操作最小系统电源、晶振图 4 最小系统实验板图 5 电源部分电原理图图 6 晶体振荡器部分电原理图图 7 印刷电路板图CPU的基本组成结构框图控制单元、16位数据总线、32位累加器ACC、中央算术逻辑单元CALU、乘法单元、辅助寄存器算术单元ARAU主线:存储器、输入定标器、中央算术逻辑单元、累加器、输出定标器乘法器:经过乘积定标到总线或CALU图 8 CPU结构简图思考题1.一个存储单元有哪两个属性?寄存器与存储器有什么不同?2.由单片机构成的最小系统有哪几部分构成?3.DSP是哪三个英文词的缩写?中文意义是什么?4.哈佛结构计算机与冯·诺伊曼结构计算机有什么差别?5.微控制器与微处理器有什么不同?6.TMS320LF24xA系列单片机有几套总线?分别起什么作用?总线中数据线和地址线分别有多少条?最大可以访问多少存储单元?每个存储单元由多少位组成?7.什么是操作码?什么是操作数?8.实现一条指令的功能要经过哪四个阶段?CPU为什么要采用流水线结构?图 9 CPU结构图2.寻址方式(上)数据的存取计算机中要处理的数据总是存放在存储单元中。
回想自己自己当初学习单片机的历程倍感艰辛,大一开始就进入实验室,学过51单片机、MSP430单片机、C8051F单片机、PIC单片机、ZIGBEE(CC2530处理器,个人觉得比单片机层次更高一些,可以应用的协议栈系统比较丰富),后来又学习了DSP、FPGA、ARM,参加过很多电子设计大赛,做了不少项目,也申请了几个专利。
当然,这期间的付出也非常非常多,大学七年里面几乎没有歇息过,放弃了寒暑假,一直呆在实验室里面,双休日也很少出去玩......所以我想说的是做技术确实很辛苦,需要坚韧不拔的毅力,需要付出很多很多。
当然这期间也走了不少的弯路,撞来撞去,像个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哈哈。
所以希望分享一些有用的东西给大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吧。
以前做了不少的PCB板子,现在也用的不多了,共享给大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以后有时间,我会定期分享给大家一些做单片机方面的资料,还有如果哪位师弟师妹嫌买的学习板太贵的话,可以多几个人一起找我,我给大家做PCB电路板,大家自己买元器件,自己焊接调试,我想这样可能你们会学到的更多一些,而且还能少华一点钱。
今天我先把51单片机的最小系统原理图还有PCB文件共享给大家,这个是我以前做的PCB,大家可以直接拿去做PCB板子,如果那里有什么不懂的可以找我。
资料我上传到了“大牙兔工程师论坛,在STC板块就可以找到,或者直接搜索‘免费开源共享了,原理图+PCB+实物,教会大家做单片机最小系统’也可以找到”,也可以添加群234717900要资料。
1.最小系统原理图:2.PCB顶层设计3.PCB底层设计4.实物图6.基于Altium designer的原理图文件原理图文件.rar(10.12 KB, 下载次数: 1286) 7.基于Alitum designer的PCB文件PCB文件.rar(47.56 KB, 下载次数: 1569)。
单片机原理图怎么看单片机原理图是单片机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原理图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单片机的各个部分之间的连接关系和工作原理。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一下单片机原理图应该如何去理解。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原理图中的基本元素。
单片机原理图通常包括单片机芯片、外围器件(如电阻、电容、晶体振荡器、LED灯等)、连接线路、供电电路等。
在阅读原理图时,我们需要对这些基本元素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了解它们的作用和连接方式。
其次,我们需要学会识别原理图中的符号和标识。
不同的元器件在原理图中会有不同的符号表示,比如电阻、电容、二极管、晶体振荡器等,都有各自的标识符号。
我们需要通过学习和积累,逐渐熟悉这些符号的含义,这样才能准确地理解原理图的内容。
另外,我们需要注意原理图中的连接线路和信号传输路径。
通过分析连接线路的走向和连接方式,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各个元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以及信号是如何在电路中传输和处理的。
此外,我们还需要结合单片机的具体功能和应用场景,来理解原理图中的各个部分。
不同的单片机应用会有不同的外围电路设计,因此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来理解原理图中的设计思路和工作原理。
最后,我们需要多加练习和实践,通过阅读和分析各种不同类型的单片机原理图,来提升自己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只有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我们才能真正掌握单片机原理图的理解方法和技巧。
总的来说,理解单片机原理图需要我们对基本元素有清晰的认识,学会识别符号和标识,注意连接线路和信号传输路径,结合具体的应用场景来理解设计思路,以及通过实践来提升自己的能力。
希望大家能够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掌握单片机原理图的理解方法,为单片机设计和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单片机电路板一、引言单片机电路板是现代电子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实现各种各样的功能,如控制、通讯、测量等。
在实际应用中,单片机电路板具有体积小、功耗低、成本低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
二、单片机电路板的基本组成1. 单片机:单片机是单片集成电路芯片的简称,它包含了微处理器核心、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和定时计数器等功能模块。
2. 外围器件:外围器件包括晶体振荡器、电源管理芯片、驱动芯片等。
晶体振荡器用于提供时钟信号,电源管理芯片用于对供电进行管理和保护,驱动芯片用于驱动外设。
3. 连接接口:连接接口包括串口、并口、USB接口等。
串口和并口是传统的数据通信方式,USB接口则是一种高速数据传输方式。
三、单片机电路板设计流程1. 需求分析:根据实际需求确定所需功能和性能指标。
2. 系统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结果设计系统框架和模块划分。
3. 电路设计:根据系统设计结果进行电路原理图设计和PCB布局设计。
4. 程序编写:根据电路设计结果编写单片机程序代码。
5. 调试测试:对单片机电路板进行调试和测试,确保其正常运行。
四、单片机电路板的应用1. 控制领域:单片机电路板可以用于各种控制领域,如家庭自动化、智能仪表等。
2. 通讯领域:单片机电路板可以用于各种通讯领域,如无线通讯、有线通讯等。
3. 测量领域:单片机电路板可以用于各种测量领域,如温度测量、压力测量等。
五、常见的单片机电路板1. Arduino开发板:Arduino是一种开源硬件平台,其开发板上集成了ATmega328P芯片,具有丰富的扩展接口和库函数支持。
2. STM32开发板:STM32是意法半导体推出的32位ARM Cortex-M系列微控制器产品线,其开发板具有高性能和低功耗特点。
3. Raspberry Pi开发板:Raspberry Pi是一款基于ARM处理器的小型计算机,其开发板具有强大的计算能力和丰富的扩展接口。
六、单片机电路板的未来发展1. 多核技术:随着单片机芯片制造工艺的不断进步,多核技术将成为单片机电路板发展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