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六枝特区第七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67.50 KB
- 文档页数:7
高二年级半期政治考试试卷(理科)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择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共50分。
)1、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创造性思维表现在( )A积极支持新事物的成长B敢于打破常规,进行逆向思维C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D联系的客观性2、牛顿用三棱镜把日光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顺序排列着的彩色光带,这就是光的色散。
把光波分解成频谱,分别研究各个成分的波长,这才明确了光的颜色的本质。
在这里,牛顿运用的是()A分析的方法B综合的方法 C 演绎的方法D归纳的方法3、我国三峡工程水电枢纽工程从设想、规划、设计、勘探到开工历经半个多世纪。
这件事表明()A主观能动性对人民认识和改造世界有决定作用B占有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是认识本质的前提C对事物本质及规律的正确认识,能更好地指导实践D掌握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材料就能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4、认识的根本目的是()A透过现象认识本质B获得正确认识C指导实践D获得真理5、有些菜农在蔬菜大棚中安装了自控装置,它可以根据作物的需求,自动给水,向上进行喷灌,向下进行滴灌,既合理充分地利用了电源、水源、又提高了作物的产量。
这说明()A人们能自觉地创造条件,改变自然规律起作用的方式B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或创造规律C规律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产物D客观规律始终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6、“兵者,诡道也。
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孙子兵法》这段话启示我们要()A按客观规律办事B透过现象看本质C准备走曲折的路D坚持从实际出发7、社会现象从总体上可以将其区分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两个基本方面。
下列属于社会意识的是()①物质资料生产方式②工作报告③自然地理环境④邓小平理论⑤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⑥生产关系A①③⑥B②④⑤C①④⑤D①⑤⑥在中国国际循环经济博览会上,与会的专家指出,公众树立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价值观和消费观,优先采购和消费循环产品,不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而且有助于废旧资源利用产业的存在和发展。
贵州省毕节市民族中学14—15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政治试题第Ⅰ卷(选择题)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据中国地震局网站消息,北京时间2014年11月3日1时12分在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北纬27.1度,东经103.3度)发生3.2级地震,震源深度8公里,再次引起人们对地震的高度关注。
地壳的变化“出人意料”,体现出()①自然界的事物都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②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③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④意识对物质的存在和变化不会产生影响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2.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
这一论断的含义是()A.静止是世界的本原B.世界上只有运动,没有静止C.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D.运动与静止是绝对对立的3.“树欲静而风不止”这句话反映了()A.客观事物的存在与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B.世界上一切现象都是物质的C.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D.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4.苏东坡《赤壁赋》中写到:“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下列说法中与苏东坡观点相近的是() A.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B.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C.静即含动,动不舍静D.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5.在特萨尔纳伊夫兄弟被指认为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的凶手后,人们开始猜测,兄弟中的哥哥塔梅尔兰的行为是否受此前长期担任拳击手时遭受的脑损伤的影响?科学研究表示,人类大脑的创伤和人格本质之间确实存在某种直接的联系。
正是与运动相关的脑损伤导致他的情绪不稳定和冲动行为。
这表明()①人脑是意识产生的生理基础②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③现代科技和方法有助于促进人们对人脑的认识④没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生理系统就不可能有意识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6.2013年7月4日,台湾当局高层吴敦义向台湾企业界说明两岸服务贸易协议时表示,当局是本于争取最大利益,减少最大冲击,就像一朵玫瑰花,乐观的人看到鲜艳的玫瑰花,悲观的人看到玫瑰的刺。
六枝特区第七中学2014-2015年度高二年级第一学期半期考试历史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杨丽审题人:谭发启一.选择题(本题共30个小题,每题2分,共60分)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对后世文化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其中,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的是()A、儒家思想B、法家思想C、墨家思想D、道家思想2、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两者的根本着眼点是()A.压制知识分子 B.区别对待古代文化C.完善法律制度D.加强君主专制3、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A.天体运行法则B.社会发展规律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D.“天人感应”理论4、南宋文天祥抗元被俘,但他在异族强权面前,正气浩然,风骨铮铮,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
他的这种气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主流是( )A、黄老之学B、佛学C、程朱理学D、西学5、2010年9月为纪念某历史人物,《光明日报》评论:‚在全面批判君主专制弊端的基础上,提出了他的社会改革理想,……特别是他破天荒第一次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的重要政治命题。
‛他是()A.李贽 B.黄宗羲C.顾炎武 D.王夫之6、以下不符合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顾炎武思想主张的是( )A.开清代考据学之先河 B.写成《天下郡国利病书》C.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D.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思想7、在编演“诸子百家论治国”的历史短剧时,扮演孟子的同学所说的台词应当是( )A.仁者爱人,克己复礼B.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D.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8、目前所知我国最早的成熟的汉字是( )A、铭文B、金文C、籀文D、甲骨文9、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汉字和书法发展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汉字形体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B、楷书盛行于汉代,隶书盛行于唐代C、唐代怀素、张旭的书法追求规范和法度D、北宋的“宋四家”均以草书见长10、《诗经》分为风、雅、颂,其中雅是指()A、贵族宴饮时演唱的乐歌B、贵族宗庙祭祀时演唱的乐歌C、从民间采取的歌谣D、原始社会保留下来的歌谣11、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变化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A、逐渐宗教化B、逐渐贵族化C、逐渐神秘化D、逐渐平民化12、明清时期中国科技落后于西方的原因包括()①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和压制资本主义的发展②闭关锁国隔绝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丧失了学习西方近代科技的机遇③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仍占主导地位,使科学技术的发展缺乏物质基础和动力④明清实行文化专制政策禁锢了思想,摧残了人才,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2014-2015学年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七中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十二五”规划指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推动绿色增长”.下列做法有悖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是( )A.应用高效洁净的能源转换技术,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B.减少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促进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生产C.加快化石燃料的开采与使用,满足经济快速发展需要D.在火电厂推广碳收集和储存技术)3.25℃,101k Pa时,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中和热为57.3kJ/mol,辛烷的燃烧热为5518kJ/mol.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2H+(aq)+SO42﹣(aq)+Ba2+(aq)+2OH﹣(aq)=BaSO4(s)+2H2O(l)△H=﹣114.6 kJ/molB.2KOH(aq)+H2SO4(aq)=K2SO4(aq)+2H2O(l)△H=﹣114.6kJ/molC.C8H18(l)+O2(g)=8CO2(g)+9H2O(g)△H=﹣5518 kJ/molD.2C8H18(g)+25O2(g)=16CO2(g)+18H2O(1)△H=﹣5518 kJ/mol4.在一个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A和1molB,发生反应2A(g)+B(g)⇌2C (g),达到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浓度为K mol/L,若维持容器体积和温度不变,按下列配比作为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的物质的量浓度仍是K mol/L的是( )A.4molA+2molB B.2molA+1molB+2molCC.2molC+1molB D.1molA+0.5molB+1molC5.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工业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氧气,以提高二氧化硫的转化率B.合成氨工厂通常采用高压条件,以提高原料的利用率C.在实验室里,可用碳酸钙粉末和稀硫酸制得二氧化碳气体D.实验室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6.已知“凡气体分子总数增多的反应一定是熵增大的反应”.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反应中,在所有温度下都不自发进行的( )A.2O3(g)═3O2(g)△H<0 B.2CO(g)═2C(s)+O2(g)△H>0C.N2(g)+3H2(g)═2NH3(g)△H<0 D.CaCO3(s)═CaO(s)+CO2(g)△H>07.对于X+Y(s)⇌Z的平衡,若增大压强,Y的转化率增大,则X和Y的状态是( ) A.X为气态,Z为固态B.X为固态,Z为气态C.X为气态,Z为气态D.X为固态,Z为固态8.已知金刚石和石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①C(金刚石,s)+O2(g)=CO2(g)△H1=﹣395.41kJ/mol;②C(石墨,s)+O2(g)=CO2(g)△H2=﹣393.51kJ/mol.关于金刚石与石墨的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刚石转化成石墨是自发进行的过程B.石墨转化成金刚石是自发进行的过程C.石墨和金刚石能量一样高D.金刚石比石墨能量低9.将4mol A气体和2mol B气体在2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气)+B(气)⇌2C(气),若经2秒后测得C的浓度为0.6mol•L﹣1,现有下列几种说法:①用物质A表示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mol•L﹣1•s﹣1②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mol•L﹣1•s﹣1③2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30%④2s时物质B的浓度为1.4mol•L﹣1,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③④10.下列操作中,能使电离平衡H2O⇌H++OH﹣,向右移动且溶液呈酸性的是( ) A.向水中加入NaHSO4溶液B.向水中加入Al2(SO4)3固体C.向水中加入Na2CO3溶液D.将水加热到100℃,使pH=611.已知:(1)Zn(s)+O2(g)═ZnO(s),△H=﹣348.3kJ/mol(2)2Ag(s)+O2(g)═Ag2O(s),△H=﹣31.0kJ/mol则Zn(s)+Ag2O(s)═ZnO(s)+2Ag(s)的△H等于( )A.﹣317.3kJ/mol B.﹣379.3kJ/molC.﹣332.8kJ/mol D.+317.3 kJ/mol12.a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强,b为碳棒,关于下列装置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a发生氧化反应,b发生还原反应B.碳棒上有气体逸出C.导线上有电流,电流方向从a→bD.反应后a极质量减小13.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石灰水与过量碳酸氢钠溶液反应:HCO3﹣+Ca2++OH﹣=CaCO3↓+H2OB.硫酸氢钠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至中性:H++SO42﹣+Ba2++OH﹣=BaSO4↓+H2O C.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2H++O2﹣=H2OD.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盐酸:CO32﹣+2H+=CO2↑+H2O14.对于可逆反应M+N⇌Q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N、Q三种物质的浓度一定相等B.M、N全部变成了QC.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都保持不变D.反应已经停止15.某无色透明的强碱性的溶液中都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Fe2+K+S N B.Mg2+N S Cl﹣C.Na+K+S N D.Ba2+Na+Mn S16.下列粒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电子数的是( )A.OH﹣、H2O、F﹣B.NH3、NH4+、F﹣C.H3O+、NH4+、Cl﹣ D.HCl、F2、H2S17.下列说法中可以充分说明反应P(g)+Q(g)⇌R(g)+S(g)在恒温下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A.反应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B.P和S的生成速率相等C.反应容器内P、Q、R、S四者共存D.反应容器内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而变化18.反应2R(g)+5Q(g)═4X(g)+2Y(g)在2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20s后,R减少了0.04mol,则平均每分钟浓度变化正确的是( )A.R:0.08mol•L﹣1B.Q:0.05mol•L﹣1C.X:0.12mol•L﹣1D.Y:0.06mol•L﹣1二、解答题.19.(1)1mol乙烷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放出热量1558.3kJ,写出乙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2)已知:2SO2(g)+O2═2SO3(g)△H=﹣196.6kJ/mol;2NO(g)+O2═2NO2(g)△H=﹣113.0kJ/mol.则反应NO2(g)+SO2(g)═SO3(g)+NO(g)的△H=__________;(3)化学反应可视为旧键断裂和新键形成的过程.化学键的键能是形成(或拆开)1mol化学键时释放(或吸收)的能量.已知白磷和P4O6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现提供以下化学键的键能:E(P﹣P)=198kJ/mol、E(P﹣O)=360kJ/mol、E(O═O)=498kJ/mol,则反应P4(白磷)燃烧生成P4O6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20.化学小组同学依据化学反应Zn+2H2SO4(浓)ZnSO4+SO2↑+2H2O制取22.4L (标准状况)SO2气体.取65.0g锌粒与98%的浓H2SO4(ρ=1.84g•cm﹣3)110mL充分反应,锌全部溶解.对于制得的气体,有同学认为可能混有氢气.为此,化学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对所制取的气体进行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A中添加液体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___;98%的浓H2SO4(ρ=1.84g/cm3)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_;(2)请写出产生氢气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3)①装置B是为了吸收SO2,则不能选用下列试剂中的__________(填序号);A.NaOH溶液B.浓H2SO4C.KMnO4溶液②可证实一定量的锌粒和一定量的浓硫酸反应后生成的气体中混有氢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21.(14分)在80℃时,将0.4mol的四氧化二氮气体充入2L已抽空的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b__________c(2)20s时,N2O4的浓度为__________mol/L,0﹣20s内N2O4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3)N2O4(g)⇌2NO2(g)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__,在8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的数值为__________.(4)在其他条件相同时,该反应的K值越大,表明建立平衡时__________.A.N2O4的转化率越高B.N2O4的体积分数越大C.N2O4与NO2的浓度之比越大D.正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5)该反应进行至100s以后将反应混合物的温度降低,发现气体的颜色变浅,则该反应是__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22.按要求完成下列2个小题:(1)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2)氢氧化钠的电子式__________.23.在一定温度下,将2mol N2和6mol H2充入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N2(g)+3H2(g)⇌2NH3(g),达到化学平衡后,若保持温度不变,令m、n、p分别为N2、H2、NH3的物质的量,重新建立平衡,混合物中各种物质的含量仍和上述平衡相同,填空:(1)若m=0,n=0,则p=__________;(2)若m=1,p=2,则n=__________;(3)若m、n、p取值必须满足的一般条件为(用两个式子表示,一个只含m和p,一个只含n和p )__________、__________.2014-2015学年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七中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十二五”规划指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推动绿色增长”.下列做法有悖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是( )A.应用高效洁净的能源转换技术,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B.减少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促进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生产C.加快化石燃料的开采与使用,满足经济快速发展需要D.在火电厂推广碳收集和储存技术【考点】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分析】“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推动绿色增长”的主题是节约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有计划的发展,科学的发展.【解答】解:A.应用高效洁净的能源转换技术,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题意,故A正确;B.减少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可以减少环境污染,符合题意,故B正确;C.加快化石燃料的开采与使用会增加污染物的排放量,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D.在火电厂推广碳收集和储存技术,实现“碳”的循环利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题意,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使用化石燃料的利弊及节能减排的有关知识,难度不大,平时注意知识的积累.)【考点】混合物和纯净物;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分析】依据由同种物质组成的为纯净物,包括单质和化合物;由不同物质组成的为混合物;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为电解质;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为非电解质,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混合物来分析.【解答】解:A.盐酸、水煤气、硫酸、醋酸、H2分别属于混合物、混合物、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单质,故A错误;B.胆矾、石灰水、硫酸钡、HNO2、NH3分别属于化合物、混合物、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非电解质,故B正确;C.火碱、蔗糖溶液、氯化钠、氨水、三氧化硫分别属于化合物、混合物、强电解质、混合物,非电解质,故C错误;D.冰醋酸、福尔马林、苛性钾、氯化氢、乙醇分别属于化合物、混合物、强电解质、强电解质,非电解质,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纯净物、混合物、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概念判断及各种物质的成分掌握,难度中等.3.25℃,101k Pa时,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中和热为57.3kJ/mol,辛烷的燃烧热为5518kJ/mol.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2H+(aq)+SO42﹣(aq)+Ba2+(aq)+2OH﹣(aq)=BaSO4(s)+2H2O(l)△H=﹣114.6 kJ/molB.2KOH(aq)+H2SO4(aq)=K2SO4(aq)+2H2O(l)△H=﹣114.6kJ/molC.C8H18(l)+O2(g)=8CO2(g)+9H2O(g)△H=﹣5518 kJ/molD.2C8H18(g)+25O2(g)=16CO2(g)+18H2O(1)△H=﹣5518 kJ/mol【考点】热化学方程式.【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A、酸碱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过程中伴随有沉淀生成热;B、中和热是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为57.3kJ/mol;C、燃烧热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D、燃烧热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解答】解:A、中和热是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为57.3kJ/mol;酸碱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过程中伴随有沉淀生成热,反应焓变△H<﹣114.6kJ/mol,故A错误;B、中和热是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为57.3kJ/mol,所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KOH(aq)+H2SO4(aq)=K2SO4(aq)+2H2O(l)△H=﹣114.6kJ/mol,故B正确;C、选项中生成的水时气体,不是稳定氧化物,故C错误;D、燃烧热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辛烷的燃烧热为5518kJ/mol,C8H18(l)+O2(g)=8CO2(g)+9H2O(1)△H=﹣5518 kJ/mol,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和热、燃烧热概念的分析应用,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和判断依据,题目难度中等.4.在一个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A和1molB,发生反应2A(g)+B(g)⇌2C (g),达到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浓度为K mol/L,若维持容器体积和温度不变,按下列配比作为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的物质的量浓度仍是K mol/L的是( )A.4molA+2molB B.2molA+1molB+2molCC.2molC+1molB D.1molA+0.5molB+1molC【考点】等效平衡.【分析】反应2A(g)+B(g)⇌2C(g)中,在恒温恒容下,不同途径达到平衡后,C的浓度仍为Kmol/L,说明与原平衡为等效平衡,按化学计量数转化到方程式的左边,只有满足n(A)=2mol,n(B)=1mol即可,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A、该反应是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压强不影响平衡,开始加入4molA+2molB,与加入2molA和1molB达平衡的平衡相比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所以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为大于K mol/L,故A错误;B、开始加入2molA+1molB+2molC,按化学计量数转化到左边可得4molA、2molB,与加入2molA和1molB达平衡的平衡相比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所以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为大于K mol/L,故B错误;C、开始加入2molC+1molB,按化学计量数转化到左边可得2molA、2molB,与原反应不是等效平衡,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为不是Kmol/L,故C错误;D、开始加入1molA+0.5molB+1molC,按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转化到左边,可得2molA、1molB,与加入2molA和1molB达平衡的平衡为等效平衡,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为Kmol/L,故D正确;故选D.【点评】考查化学平衡的有关计算、等效平衡,难度中等,构建平衡建立的途径是解题关键,注意等效平衡规律:1、恒温恒压下,按化学计量数转化到一边,满足对应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相同,为等效平衡;2、恒温恒容下,若反应前后气体气体发生变化,按化学计量数转化到一边,满足对应物质的物质的量相等,为等效平衡;若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变,按化学计量数转化到一边,满足对应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相同,为等效平衡.5.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工业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氧气,以提高二氧化硫的转化率B.合成氨工厂通常采用高压条件,以提高原料的利用率C.在实验室里,可用碳酸钙粉末和稀硫酸制得二氧化碳气体D.实验室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考点】化学平衡移动原理.【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勒夏特列原理为: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之一,平衡将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使用勒夏特列原理时,该反应必须是可逆反应,否则勒夏特列原理不适用.【解答】解:A.工业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氧气,有利用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可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A不选;B.合成氨工厂通常采用高压条件,有利用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可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B不选;C.实验室不能用碳酸钙粉末和稀硫酸反应制备二氧化碳气体,应用稀盐酸,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C选;D.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该反应存在溶解平衡,饱和食盐水中含有氯化钠电离出的氯离子,饱和食盐水抑制了氯气的溶解,所以实验室可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可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D不选.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勒夏特列原理的使用条件,难度不大,注意使用勒夏特列原理的前提必须是可逆反应.6.已知“凡气体分子总数增多的反应一定是熵增大的反应”.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反应中,在所有温度下都不自发进行的( )A.2O3(g)═3O2(g)△H<0 B.2CO(g)═2C(s)+O2(g)△H>0C.N2(g)+3H2(g)═2NH3(g)△H<0 D.CaCO3(s)═CaO(s)+CO2(g)△H>0【考点】反应热和焓变.【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反应能否自发进行取决于△G=△H﹣T•△S,当△G=△H﹣T•△S<0时,反应可自发进行,否则不能.【解答】解:A.△H<0,△S>0,根据△G=△H﹣T•△S可知,一般温度下都能满足△H ﹣T•△S<0,反应可自发进行,故A不选;B.△H>0,△S<0,一般情况下都满足△G=△H﹣T•△S>0,反应不能自发进行,故B 选;C.△H<0,△S<0,在较高温度下,可满足△H﹣T•△S<0,反应可自发进行,故C不选;D.△H>0,△S>0,在较高温度下,可满足△H﹣T•△S<0,反应可自发进行,故D不选.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反应热与焓变,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反应能否自发进行,取决于△H﹣T•△S 是否小于0.7.对于X+Y(s)⇌Z的平衡,若增大压强,Y的转化率增大,则X和Y的状态是( ) A.X为气态,Z为固态B.X为固态,Z为气态C.X为气态,Z为气态D.X为固态,Z为固态【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分析】增大压强,Y的转化率增大,说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据此分析.【解答】解:增大压强,Y的转化率增大,说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即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所以X为气态,Z为固态,故A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影响因素分析判断,注意Y为固体,题目难度中等.8.已知金刚石和石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①C(金刚石,s)+O2(g)=CO2(g)△H1=﹣395.41kJ/mol;②C(石墨,s)+O2(g)=CO2(g)△H2=﹣393.51kJ/mol.关于金刚石与石墨的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刚石转化成石墨是自发进行的过程B.石墨转化成金刚石是自发进行的过程C.石墨和金刚石能量一样高D.金刚石比石墨能量低【考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分析】①C(金刚石、s)+O2(g)=CO2(g);△H=﹣395.41kJ/mol,②C(石墨、s)+O2(g)=CO2(g);△H=﹣393.51kJ/mol,依据盖斯定律①﹣②得到C(金刚石、s)=C(石墨、s)△H=﹣1.9KJ/mol,据此分析.【解答】解:①C(石墨)+O2(g)=CO2(g)△H=﹣393.51kJ•molˉ1②C(金刚石)+O2(g)=CO2(g)△H=﹣395.41kJ•molˉ1依据盖斯定律①﹣②计算得到C(石墨)=C(金刚石)△H=+1.9KJ/molA、依据计算可知石墨能量低于金刚石,所以金刚石转化成石墨是自发进行的过程,故A正确;B、依据计算可知石墨能量低于金刚石,所以金刚石转化成石墨是自发进行的过程,故B错误;C、依据计算可知石墨能量低于金刚石,故C错误;D、依据计算可知石墨能量低于金刚石,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盖斯定律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物质的稳定性与能量大小的关系.9.将4mol A气体和2mol B气体在2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气)+B(气)⇌2C(气),若经2秒后测得C的浓度为0.6mol•L﹣1,现有下列几种说法:①用物质A表示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mol•L﹣1•s﹣1②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mol•L﹣1•s﹣1③2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30%④2s时物质B的浓度为1.4mol•L﹣1,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③④【考点】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计量数的关系.【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①根据v=计算v(C),再根据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计算v(A);②根据v=计算v(C),再根据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计算v(B);③根据浓度变化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计算△n(A),进而计算△n(A),根据转化率定义计算;④根据浓度变化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计算△c(B),2s时物质B的浓度=B的起始浓度﹣△c(B).【解答】解:①v(C)==0.3mol•L﹣1•s﹣1,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v (A)=v(C)=0.3mol•L﹣1•s﹣1,故①正确;②v(C)==0.3mol•L﹣1•s﹣1,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v(B)=v(C)=×0.3mol•L﹣1•s﹣1=0.15mol•L﹣1•s﹣1,故②错误;③根据方程式可知,△c(A)=△n(C)=0.6mol•L﹣1,故△n(A)=0.6mol•L﹣1×2L=1.2mol,故A的转化率=×100%=30%,故③正确;④根据浓度变化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计算△c(B)=△c(A)=×0.6mol•L﹣1=0.3mol•L﹣1,2s时物质B的浓度=﹣0.3mol•L﹣1=0.7mol•L﹣1,故④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的有关计算,比较基础,注意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10.下列操作中,能使电离平衡H2O⇌H++OH﹣,向右移动且溶液呈酸性的是( ) A.向水中加入NaHSO4溶液B.向水中加入Al2(SO4)3固体C.向水中加入Na2CO3溶液D.将水加热到100℃,使pH=6【考点】水的电离.【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分析】能使电离平衡H2O⇌H++OH﹣向右移动,说明加入的物质能和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反应而促进水的电离;溶液呈酸性,说明加入的物质和氢氧根离子反应,导致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小于氢离子浓度而使溶液呈酸性,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A、硫酸氢钠的电离:NaHSO4═Na++H++SO42﹣,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水的电离平衡向着逆向移动,故A错误;B、向水中加入硫酸铝,铝离子水解而促进水电离,且溶液呈酸性,故B正确;C、向水中加入碳酸钠溶液,碳酸根离子水解促进水的电离,碳酸根离子和氢离子结合生成碳酸氢根离子而使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大于氢离子浓度,所以溶液呈碱性,故C错误;D、升高温度,水的电离程度增大,但是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等于氢氧根离子浓度,溶液显示中性,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影响水电离的因素,注意不能根据pH确定溶液是酸碱性,要根据氢离子浓度和氢氧根离子浓度的相对大小确定溶液的酸碱性.11.已知:(1)Zn(s)+O2(g)═ZnO(s),△H=﹣348.3kJ/mol(2)2Ag(s)+O2(g)═Ag2O(s),△H=﹣31.0kJ/mol则Zn(s)+Ag2O(s)═ZnO(s)+2Ag(s)的△H等于( )A.﹣317.3kJ/mol B.﹣379.3kJ/molC.﹣332.8kJ/mol D.+317.3 kJ/mol【考点】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根据已知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和目标反应,利用盖斯定律来计算目标反应的反应热,以此来解答.【解答】解:由(1)Zn(s)+O2(g)═ZnO(s),△H=﹣348.3kJ•mol﹣1,(2)2Ag(s)+O2(g)═Ag2O(s),△H=﹣31.0kJ•mol﹣1,根据盖斯定律可知,(1)﹣(2)可得Zn(s)+Ag2O(s)═ZnO(s)+2Ag(s),则△H=(﹣348.3kJ•mol﹣1)﹣(﹣31.0kJ•mol﹣1)=﹣317.3kJ•mol﹣1,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利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的反应热,明确已知反应和目标反应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难度不大.12.a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强,b为碳棒,关于下列装置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a发生氧化反应,b发生还原反应B.碳棒上有气体逸出C.导线上有电流,电流方向从a→bD.反应后a极质量减小【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分析】根据装置没有电源,则构成原电池装置,又a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之前,b为碳棒,则a为负极本身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b为正极溶液中的氢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据此分析.【解答】解:A.a为负极本身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b为正极溶液中的氢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故A正确;B、b为正极溶液中的氢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所以碳棒上有气体逸出,故B正确;C、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即从b→a,故C错误;D、根据装置没有电源,则构成原电池装置,又a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之前,b为碳棒,则a为负极本身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所以a极质量减小,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原电池原理,明确正负极上得失电子是解本题关键,难度不大,注意对基础知识的归纳整理.13.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石灰水与过量碳酸氢钠溶液反应:HCO3﹣+Ca2++OH﹣=CaCO3↓+H2OB.硫酸氢钠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至中性:H++SO42﹣+Ba2++OH﹣=BaSO4↓+H2O C.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2H++O2﹣=H2OD.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盐酸:CO32﹣+2H+=CO2↑+H2O【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A.石灰水与过量碳酸氢钠溶液按照物质的量比1:2反应生成碳酸钙和碳酸钠和水;B.硫酸氢钠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至中性,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氢氧化钠;C.氧化铜化学式不能拆;D.碳酸氢根为多元弱酸的酸式根离子,不能拆.【解答】解:A.灰水与过量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CO3﹣+Ca2++2OH﹣=CaCO3↓+2H2O+CO32﹣,故A错误;B.硫酸氢钠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至中性,离子方程式为:H++SO42﹣+Ba2++OH﹣=BaSO4↓+H2O,故B正确;C.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CuO=H2O+Cu2+,故C错误;D.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3﹣+H+=CO2↑+H2O,故D错误;故选:B.【点评】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正误的判断是高考的必考点,本题侧重考查化学式的拆分和反应物用量对反应的影响,题目难度不大,易错选项为AB,解题时把握反应物不同用量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同的特点.14.对于可逆反应M+N⇌Q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N、Q三种物质的浓度一定相等B.M、N全部变成了QC.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都保持不变D.反应已经停止【考点】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根据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分析,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反应不停止,各物质的浓度、质量、体积分数以及百分含量不变,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量也不发生变化;可逆反应,所以反应物不可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存在反应限度.【解答】解:A、反应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是否相等取决于起始时各物质的量的关系和转化的程度,所以不能作为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的依据,故A错误;B、该反应是可逆反应,所以反应物不可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存在反应限度,故B错误;C、反应混合物各成分的百分组成不再变化是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依据,故C正确;D、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反应不停止,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难度不大,抓住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反应不停止,各物质的浓度、质量、体积分数以及百分含量不变,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量也不发生变化.15.某无色透明的强碱性的溶液中都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Fe2+K+S N B.Mg2+N S Cl﹣C.Na+K+S N D.Ba2+Na+Mn S【考点】离子共存问题.【分析】无色溶液时可排除Cu2+、Fe2+、Fe3+、MnO4﹣等有色离子的存在,强碱性溶液中存在大量的氢氧根离子,A.亚铁离子为有色离子,亚铁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B.镁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C.四种离子之间不反应,都不与氢氧根离子反应,且为无色离子;D.高锰酸根离子为有色离子,钡离子与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解答】解:溶液无色时可排除Cu2+、Fe2+、Fe3+、MnO4﹣等有色离子的存在,强碱性溶液中存在大量的氢氧根离子,A.Fe2+为有色离子,Fe2+与氢氧根离子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Mg2+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C.Na+、K+、SO42﹣、NO3﹣之间不反应,都不与氢氧根离子反应,且为无色离子,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C正确;D.MnO4﹣为有色离子,Ba2+、SO42﹣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D 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共存的判断,为高考的高频题,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注意明确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一般情况: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之间;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之间等;解决离子共存问题时还应该注意题目所隐含的条件,如:溶液的酸碱性,据此来判断溶液中是否有大量的H+或OH﹣;溶液的颜色,如无色时可排除Cu2+、Fe2+、Fe3+、MnO4﹣等有色离子的存在.16.下列粒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电子数的是( )A.OH﹣、H2O、F﹣B.NH3、NH4+、F﹣C.H3O+、NH4+、Cl﹣ D.HCl、F2、H2S【考点】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及其相互联系.【分析】分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阳离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电荷数:阴离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电荷数.【解答】解:A.OH﹣质子数为9,电子数为10;H2O质子数为10,电子数为10;F﹣质子数为9,电子数为10,故A错误;B.NH3质子数为10,电子数为10;NH4+质子数为11,电子数为10;F﹣质子数为9,电子数为10,故B错误;C.H3O+质子数为11,电子数为10;NH4+质子数为11,电子数为10;Cl﹣质子数为17,电子数为18,故C错误;D.HCl、F2、H2S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电子数,都为18,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微粒中质子数和电子数的判断,难度不大.要注意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关系.17.下列说法中可以充分说明反应P(g)+Q(g)⇌R(g)+S(g)在恒温下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A.反应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B.P和S的生成速率相等C.反应容器内P、Q、R、S四者共存D.反应容器内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而变化【考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可逆反应P(气)+Q(气)⇌R(气)+S(气)达到了平衡状态,一定满足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体系中各组分的浓度、百分含量不再发生变化,注意该反应是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反应过程中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压强始终不变.【解答】解:A、该反应是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反应过程中气体的压强始终不变,所以压强不能作为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故A错误;B、P为反应物、S为生成物,P和S的生成速率相等,表示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了平衡状态,故B正确;C、任何可逆反应,反应物和生成物一定会共存,所以反应容器内P、Q、R、S四者共存,无法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C错误;。
六枝特区第七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英语期中测试卷胡丽娟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请听下面五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How much should the woman pay?A. $ 22B. $ 17C. $ 122.What does the man mean?A. He will go to the shopping center.B. The shopping center is a bit far away.C. He doesn’t know the way to the shopping center.3.What is the man’s opinion of the exa m?A. It is too difficult.B. It is quite normal.C. It isn’t much related to the book.4.What will the two speakers do next?A. Buy food and drinks for the party.B. Decide who to invite to the party.C. Find a place to hold the party.5.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talking about?A. A snack foodB. CookingC. Fishes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请听下面五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六枝特区第七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胡珍审题人:李霞一、选择题(共25小题,总分50分)1.有人认为,神秘而深奥的哲学智慧产生于哲学家聪明的大脑,这种观点()A.是正确的,肯定了哲学的产生必须以聪明的大脑为基础B.是正确的,肯定了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C.是错误的,没有认识到哲学与哲学家个人生活密切相关D.是错误的,否认了哲学智慧的产生与人类的实践活动的联系2.歌曲《天黑》中有这样一句歌词:“闭上眼睛就是天黑”。
从哲学上说,“闭上眼睛就是天黑”属于()A.主观唯心主义 B.辩证唯物主义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古代朴素唯物主义3.王夫之说:“静者静动,非不动也。
静即含动,动不舍静。
”克拉底鲁说:“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王夫之和克拉底鲁的观点()A.前者是唯物主义,后者是唯心主义B.都是形而上学的观点C.区别在于是否承认相对静止D.区别在于是否承认绝对运动4.在实际生活中,学生要面对和处理自己的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教师要面对和处理自己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实际的关系。
上述材料体现了()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5.有人认为,学懂了哲学,脑子就灵,眼睛就亮,办法就多;不管什么时候,干什么工作哲学都会给你方向、给你思路、给你办法。
关于哲学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哲学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②学哲学能给人无穷的智慧③哲学是高悬于人们生活上空的思想楼阁④哲学能直接转化为推动时代发展的物质力量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6.2013年9月22日是世界无车日,许多国家举行了相关活动。
这一天,许多人弃用私家车,改乘公交,或骑自行车上街。
六枝特区第七中学2014-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数学试卷说明:本试卷分第一卷和第二卷两部分,第一卷80分,第二卷70分,共15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
第一卷一、选择题。
(每题5分,共12题60分,答案必须填到答题卷中)1、为了解 1200 名学生对学校某项教改试验的意见,打算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30的样本,考虑采用系统抽样,则分段的间隔(抽样距)k 为…………………………( ) A.40 B.30 C.20 D.122.双曲线14322=-x y 的渐近线方程是( ) A 、x y 332±= B 、x y 23±= C 、x y 23±= D 、x y 32±= 3、给出下面的程序框图,那么其循环体执行的次数是A .500B .499C . 1000D .9984、抛物线24x y=上一点A 的纵坐标为4,则点A 与抛物线焦点的距离为 ( ) A 2B 3C 4D 55.(文科).一个物体的运动方程为21t t s +-=,其中s 单位是米,t 的单位是秒,那么物体在3秒末的瞬时速度是( ) (A )7米/秒 (B )6米/秒 (C )5米/秒 (D )8米/秒(理科)设双曲线的半焦距为c ,两条准线间的距离为d ,且d c =,那么双曲线的离心率e 等于( )A .2B .3C .2D .36、若圆C 与圆1)1()2(22=-++y x 关于原点对称,则圆C 的方程是()A .1)1()2(22=++-y x B .1)1()2(22=-+-y x C .1)2()1(22=++-y xD .1)2()1(22=-++y x7. 将389 化成四进位制数的末位是 ( )A. 1B. 2C. 3D. 08.对于命题p 和q ,若p 且q 为真命题,则下列四个命题: ① p 或q ⌝是真命题 ② p 且q ⌝是真命题 ③ ⌝p 且q ⌝是假命题 ④ ⌝p 或q 是假命题 其中真命题是( )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9.从装有除颜色外完全相同的2个红球和2个白球的口袋内任取2个球,那么互斥而不对立的两个事件是( ).A .至少有1个白球,都是白球B .至少有1个白球,至少有1个红球C .恰有1个白球,恰有2个白球D .至少有1个白球,都是红球10 如图电路中,规定“开关A 的闭合”为条件M ,“灯泡B 亮”为结论N ,观察以下图,可得出的正确结论分别是 A .M 是N 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
六枝特区第七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第一学期半期考试历史试题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谭发启审题人:谭发启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可见同姓亲族是西周分封制的主体,这些同姓亲族在受封时,周王会给他们A.封号和耕牛B.土地和耕牛C.土地和人口D.人口和铁犁2. 西周实行的宗法制在秦汉后仍有重大影响,其主要表现是A.嫡长子继承制B.反复出现的分封制C.三纲五常的伦理观D.传统的宗族观念3.中国古代有这样一类官员,他们充当皇帝私人顾问,其权力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
属于这类官员的有A.秦朝御史大夫B.汉朝丞相C.唐朝六部尚书D.明朝内阁大学士4.如果你到故宫参观,你可以在“军机处”景点的文字说明上发现这样的文字:“军机处一日日程:……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这说明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A.辅助皇帝,参与决策B.纵论军机,谋划战事C.陪读陪写,赋诗作画D.跪受笔录,上传下达5.著名历史学家钱穆曾说:“故中国政制之废宰相,统‘政府’于‘王室’之下,真不免为独裁夫专制之黑暗所笼罩者,其事乃起于明而完成于清,则相沿亦已六百年之久。
”对其理解不正确的是( )A.明朝废宰相造成了政治的极度黑暗B.在明朝以前政府并不完全直接统属于王室C.明朝以前的中国采取集体决策方式D.明清两代都是极端专制集权的社会6.建设服务型政府”和“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成为当前我国科学推进地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新口号。
纵观历代地方行政机构变迁。
下列不属于其变迁规律的是()A.中央集权是推动地方行政机构变迁的主因B.沿袭为主、变革为辅是历代地方行政机构变迁的主线C.县作为地方行政层级的基层组织,具有相对稳定性D.地方行政机构的权力不断增强,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7.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经历了由郡县两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再到省道府县四级制的演变。
六枝特区第七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试题总分:100分命题人:胡珍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当下,人们对“舌尖上的安全”越来越关心。
尽管有机食品的价格明显高于普通食品,但很多人认为“吃得健康比什么都划算”,甚至有人想自己种菜、种粮吃。
人们自种自食的农产品( )①不是商品,因为它没有用于交换②是商品,因为它耗费了人类劳动③不是商品,因为它只有使用价值④是商品,因为它能满足人们的需要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央视纪录片《货币》的片头词这样写道:“她在今天人们的心中,仿佛是空气,是水,是阳光,是陪伴人一生的东西……人们知道她从哪里来,但不知道她到哪里去,她——就是熟悉而又陌生的货币。
”货币之所以如此重要,最根本的原因是( )A.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是社会财富的代表B.货币具有神奇的魔力,能买到人们需要的一切C.货币是特殊商品,有满足人们一切需要的属性D.货币是国家强制使用的,代表着人们的经济利益3.小夏使用信用卡在北京透支8000元购买了一台外国品牌笔记本电脑,在免息期内通过银行偿还了该消费款。
在这一过程中,货币执行的职能是( )A.价值尺度、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B.流通手段、贮藏手段和支付手段C.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D.流通手段、价值尺度和世界货币4. 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但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又称需求弹性)是不同的。
下列哪些商品的需求量受价格变动影响较小( )①黄金首饰②新鲜蔬菜③高档轿车④食用油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5.下图是近年来我国汽车的市场价格波动图。
B点比A点价格低的根本原因是( )A.供不应求B.劳动生产率提高C.价格政策D.商品质量下降6.当前,我国已进入消费个性化、多样化的新时代,新消费群体不断扩大,发展型消费、服务型消费日益增长,人们更加注重消费体验、追求品牌品质、维护消费权益。
六枝七中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总分50分)1.参加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的2900多名人大代表,包括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解放军指战员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等。
这表明我国的人民民主具有()A.真实性B.广泛性C.阶级性D.社会性2010年3月9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始审议选举法修正案草案,明确规定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
此举使得我国选举制度将迎来重大改革和完善,城乡人口选举有望实现同票同权。
据此回答2—3题。
2.此次修改选举法意味着()①有利于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②体现人人平等、地区平等、民族平等③我国的选举方式全部为直接选举④保证人民当家做主的中国民主进程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3.六盘水市某村举行村委会委员换届选举,经过几天的选举,全村符合选举条件的2000多名村民亲自投票选出13位候选人中的6位作为村委会委员。
该村的选举属于()①间接选举②差额选举③直接选举④等额选举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4、2014年4月17日,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官方微博“北京朝阳法院”消息,对网络推手秦志晖(网名:秦火火)利用互联网蓄意制造传播谣言、恶意侵害他人名誉,非法攫取经济利益等行为作出公开宣判。
对秦火火事件的处置,再次提醒人们()①任何人的违法行为都要受到法律制裁②公民应当在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力和自由③公民有超出法律规定的绝对自由④网络社会也是法治社会,也需要文明有序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5.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时指出,要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让广大群众更好地参与管理基层公共事务。
下列哪些属于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方式和渠道()①民主选举②民主决策③政治协商④参加政治社团活动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6. 2010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政府要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贵州省贵阳市高二上学期政治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33题;共68分)1. (2分) (2017高二上·中江期中) 在希腊雅典召开的第23届世界哲学大会主题是“哲学:审问明辨与生活之道”。
这一主题意在告诉人们()①反思性是哲学的重要特征②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③哲学源于生活,更要指导生活④哲学的任务就是帮助人们在生活中学会明辨是非A . ①②B . ①③C . ①④D . ③④2. (2分) (2017高二上·诸暨期中) 思想高尚的人,不会做偷鸡摸狗之事;思想龌龊的人,不可能成就惊天动地的事业。
播种一种观念就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收获一种命运。
要改变命运,就要先改变行为;要改变行为,先要改变思想,解放思想。
这是因为()A . 方法论决定世界观B .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C . 世界观和方法论互相转化D . 世界观体现方法论3. (2分)当代物理学家关于暗物质、反物质的实验结果,要求人们对“物质”这个最基本的哲学概念予以新阐释;哲学不能再固守自身独特的价值而置具体事实于不顾,而应该追求它在其他学科或科目中所具有的工具性价值。
这一要求说明()①哲学应该承担起自然科学基础或前提的作用②自然科学的进步要求哲学不断向前发展③自然科学与哲学是密切联系的④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A . ①②B . ③④C . ①④D . ②③4. (2分) (2017高二下·沧州月考)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结合我国实际和时代特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使之更好地发挥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这是因为真正的哲学()A . 正确反映了时代的特点和要求,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有力工具B . 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构成部分,是社会和时代在精神上的反映C . 牢牢地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为社会变革提供强大的物质力量D . 是“科学之科学”,可以为改造世界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5. (2分) (2017高二上·抚顺期末) 哲学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这“两个对子”。
2025届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七中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复习检测模拟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制造焊锡时,把铅加入锡的重要原因是A.增加强度B.降低熔点C.增加硬度D.增强抗腐蚀能力2、下列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A.CH2=CH2+HCl CH3CH2ClB.+HNO3(浓)+H2OC.CH3Cl+Cl2CH2Cl2+HClD.CH3CH2OH+3O22CO2+3H2O3、根据表中数据(均在同温、同压下测定):可得出弱电解质强弱顺序正确的是( )A.HX>HY>HZ B.HZ>HY>HX C.HY>HZ>HX D.HZ>HX>HY4、Cu2O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基于绿色化学理念设计的一种制取Cu2O的电解池示意图如下,电池总反应为2Cu+H2O 电解Cu2O+H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石墨电极上产生氢气B.铜电极发生还原反应C.铜电极接直流电源的负极D .当有0.1mol 电子转移时,有0.1mol Cu 2O 生成 5、用如图所示装置,可由乙二醛制备乙二酸,反应原理为+2Cl 2+2H 2O −−→+4HCl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装置利用上述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 .1Pt 电极的反应式为222H O 2e =H 2OH --+↑+C .盐酸除起增强溶液导电性的作用,还提供Cl -参与电极反应D .理论上每得到0.1mol 乙二酸,将有0.2molH +从右室迁移到左室6、已知某短周期元素原子的第三电子层排布有5个电子,该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 A .第二周期ⅣA 族 B .第二周期ⅤA 族 C .第三周期ⅣA 族D .第三周期ⅤA 族7、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分离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混合物(括号内为杂质) 试剂(足量) 分离方法 A 乙酸乙酯(乙酸) NaOH 溶液 分液 B 乙烷(乙烯) 酸性KMnO 4溶液 洗气 C 苯(苯酚) Na 2CO 3溶液 分液 D 乙酸(乙醛)新制Cu(OH)2悬浊液过滤 A .AB .BC .CD .D8、将0.1mol 下列物质置于1L 水中充分搅拌后,溶液中阴离子数目最多的是( ) A .NH 4ClB .K 2SO 4C .Na 2CO 3D .Al(OH)39、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氧化铝是一种耐火材料,可制耐高温实验材料B .氧化铁可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C .二氧化硫可以用来加工食品,使食品增白D .氨气常用作制冷剂 10、设 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1molCH4与P4的混合物中所含共价键数目为0.4N AB.25℃时,pH=1 的CH3COOH 溶液中所含H+数目为0.1N AC.0.1molN2与0.3molH2反应生成的NH3的分子数为0.2N AD.实验室制H2时,生成0.1molH2转移电子数为0.2N A11、下列有关焓(H)判据和熵(S)判据的叙述正确的是A.ΔH>0的反应使体系能量升高,不能自发进行B.ΔH<0的反应使体系能量降低,无需加热便能自发进行C.在与外界隔离的体系中,自发过程将导致熵增大D.熵增原理说明ΔS<0过程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自发进行12、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下:,其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①能发生加成反应②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③能发生取代反应④能发生中和反应⑤能发生氧化反应A.全部B.能发生①③④C.除⑤外都能D.除④⑤外都能13、某反应的ΔH=+100 kJ·mol-1,下列有关该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正反应活化能小于100 kJ·mol-1B.逆反应活化能一定小于100 kJ·mol-1C.正反应活化能不小于100 kJ·mol-1D.正反应活化能比逆反应活化能小100 kJ·mol-114、以下实验能获得成功的是()A.要检验某溴乙烷中的溴元素,可以加入NaOH溶液共热,冷却后滴入AgNO3溶液,观察有无浅黄色沉淀生成B.用氨水清洗试管壁附着的银镜C.苯和硝基苯采用分液的方法分离D.将铜丝在酒精灯上加热变黑后,立即伸入无水乙醇中,铜丝恢复成原来的红色15、下列关于苯的叙述错误的是()A.反应①为加成反应,有机产物与水分层B.反应②为氧化反应,反应现象是火焰明亮并带有浓烟C.反应③为取代反应,浓硫酸作催化剂和脱水剂D.反应④中1mol苯最多与3molH2发生加成反应16、常温下的下列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0.2 mol/L NaHCO3溶液与0.1 mol/L KOH溶液等体积混合:3c(K+) + c(H+) = c(OH-) + c(HCO3-) + 2(CO32-) B.只含有NH4+、Cl-、H+、OH-的溶液中,其离子浓度可能是:c(Cl-) > c(NH4+) > c(OH-) > c(H+)C.0.1 mol/L的NaHA溶液,其pH=4,则其中离子浓度最大与最小的差值为(0.1-10-4) mol/LD.c(NH4+)相等的(NH4)2SO4、(NH4)2CO3、(NH4)2Fe(SO4)2溶液,则c[(NH4)2SO4] > c[(NH4)2CO3] > c[(NH4)2Fe(SO4)2]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物质A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已略去),已知H能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
贵州省六盘水第七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台湾高校教授傅佩荣说:“哲学不能给人带来面包,但会让人吃面包的感觉更加香甜”。
尼采也说:“哲学是文化的医生”。
这说明( )①哲学能为人们相识和改造文化供应准确的方法②哲学的产生源于人类的须要③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④哲学源于生活,又反作用于生活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2024年6月8日,人民日报社组织编写的《习近平讲故事》一书出版发行。
该书用讲故事的方式传达深意、感染他人,把深刻的思想、抽象的理论转化为鲜活的故事、生动的例子。
阅读该书能让读者更好地体悟故事背后的改革发展之道、大国外交之道、修身为人之道。
这从一个侧面告知我们( )①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索②真正的哲学能为我们的生活和实践供应主动有益的指导③哲学是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④哲学为详细科学探讨供应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其次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将于2024年8月在北京召开,这是中国首次获得世界哲学大会的承办权。
哲学具有无限关怀和终极追问的特点,总揽一切,综括一般,仰观宇宙之无穷,俯究万物之运动。
这段话表明( )①哲学的探讨对象即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最一般本质和规律②哲学从一般规律中概括和总结出各种特别规律③哲学是一门应有尽有、囊括万物的科学之科学④哲学把整个世界作为自己的探讨对象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习近平同志指出,摸着石头过河是富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法。
改革要驾驭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
之所以这样强调是因为( )A.方法论确定世界观B.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转化C.世界观确定方法论D.世界观体现方法论5.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培育壮大新动能,实施大数据发展行动。
大数据是一场新的数据技术革命,它必定会对传统哲学理论提出新挑战,传统哲学也将随大数据革命而产生革命性变革,并随着对问题的回应而获得哲学自身的丰富和发展。
六枝特区第七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第一学期半期考试政治试题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胡珍李霞一、选择题(共25小题,总分50分)1.有人认为,神秘而深奥的哲学智慧产生于哲学家聪明的大脑,这种观点()A.是正确的,肯定了哲学的产生必须以聪明的大脑为基础B.是正确的,肯定了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C.是错误的,没有认识到哲学与哲学家个人生活密切相关D.是错误的,否认了哲学智慧的产生与人类的实践活动的联系2.歌曲《天黑》中有这样一句歌词:“闭上眼睛就是天黑”。
从哲学上说,“闭上眼睛就是天黑”属于()A.主观唯心主义 B.辩证唯物主义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古代朴素唯物主义3.王夫之说:“静者静动,非不动也。
静即含动,动不舍静。
”克拉底鲁说:“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王夫之和克拉底鲁的观点()A.前者是唯物主义,后者是唯心主义B.都是形而上学的观点C.区别在于是否承认相对静止D.区别在于是否承认绝对运动4.在实际生活中,学生要面对和处理自己的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教师要面对和处理自己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实际的关系。
上述材料体现了()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5.有人认为,学懂了哲学,脑子就灵,眼睛就亮,办法就多;不管什么时候,干什么工作哲学都会给你方向、给你思路、给你办法。
关于哲学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哲学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②学哲学能给人无穷的智慧③哲学是高悬于人们生活上空的思想楼阁④哲学能直接转化为推动时代发展的物质力量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6.2013年9月22日是世界无车日,许多国家举行了相关活动。
这一天,许多人弃用私家车,改乘公交,或骑自行车上街。
路上车少了,噪音小了,空气清新了……举行无车日活动很有意义,通过无车日举办相关活动使人们慢慢改变驾车出行的传统观念。
这说明()A.认识是实践的基础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意识是对物质的正确反映 D.尊重书本,尊重经验7.“只要再多走一小步,哪怕是朝着同一方向再迈出的一小步,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这句话说明()A.真理是有条件的 B.真理和谬误是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C.真理和谬误没有确定界限 D.真理面前人人平等8.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这句话蕴含的道理是()A.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B.世界万物是永恒发展的C.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D.运动是离不开物质的9.“揠苗助长”,其结果事与愿违。
这说明()A.意识对物质具有决定作用B.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改变规律C.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D.人们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10.《三国演义》写尽了十八般兵器,但没有写到枪炮;《封神榜》写尽商纣宫廷的奢华,却没有提到互联网、高尔夫。
这是因为()A.意识活动缺乏主动创造性 B.人们的意识无法预见未来C.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存在 D.人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11.2013年9月18日,中央气象台预报,今年第19号热带风暴“天兔”已于18日早晨加强为强热带风暴,其中心位于我国台湾省鹅銮鼻东偏南方大约107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预计到22日将在我国东南沿海登陆,22日19时40分“天兔”如期在广东沿海地区登陆,这说明()A.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B.事物的变化是不可知的C.人们可以认识和创造规律 D.意识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12.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
”对这个“物质”的理解,下列观点正确的是()A.世界上存在的一切事物和现象B.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C.一切具体物质形态的总和D.除了人脑以外的客观存在13.一个中等大小的鸡蛋约可供给6.3克蛋白质,如果鸡蛋吃得过多,影响其他食物的摄取,容易造成营养上的不平衡,也会给肝、肾增加负担。
这启示我们要()①注重量的变化,优化食物结构②善于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③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④抓住时机促成飞跃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4.下列成语与哲理对应正确的是()A.白璧微瑕——看问题要分清主次矛盾B.叶落知秋——事物是普遍联系C.掩耳盗铃——发挥意识能动作用D.画龙点睛——重视矛盾的主要方面15.2014年3月27日,“南京发布”微信从信息发布跃升为信息服务,从单一政务平台拓展到多功能聚合平台,创建了政府与群众沟通的新形式。
这表明( )①系统功能等于各要素功能之和②南京市努力扩大政府职能③人们依据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④南京市积极打造服务型政府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16.“学习时的苦痛是暂时的,未学到的痛苦是终生的。
”这句哈佛图书馆训言的哲学含义是()①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②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赖相互转化③矛盾双方有主次之分④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17.当今社会,很多人感慨:小时候我们憧憬城市,长大后我们怀念乡村。
殊不知,城市并不是我们憧憬的城市,乡村已经不是记忆中的乡村。
这表明()A.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B.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是能够相互转化的C.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D.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观点看问题18.中国经济要“爬坡过坎”、提质增效、行稳致远,必须加快结构调整,大力培育新兴增长点。
重视新经济发展说明()①搞好局部,能够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限度发挥②部分决定整体,整体的性质决定于部分的性质③必须树立全局观念,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④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势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19.最近网络上流行这样一句话“世界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
”有人因为使用手机成瘾,让手机变成了“手雷”,严重影响身心健康等。
对此,我们应该()①正视手机控制社会的事实②适度使用,防止矛盾的转化③辩证否定手机功能的拓展④创新科技,消除人性的弱点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0.2014年,我国开始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障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高考改革……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①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②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③坚持和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④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21.《变形金刚4》在北美的票房却不够理想,业界的评价也以负面为主。
在烂番茄网上仅剩15%的新鲜度,《滚石》杂志竟亮出0分并给出“更傻更无厘头”的评语。
这表明()A.认识发展过程具有反复性 B.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真理C.价值判断与选择因人而异 D.价值判断与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22.前段时间人民日报就电视剧《甄嬛传》发表评论称,剧中宣扬一种比坏心理。
新浪网发起了“《甄嬛传》比坏心理是否腐蚀社会道德”的调查,人们作了不同的回答。
对此,下列正确认识是()①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无可厚非②应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③要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④要重视意识的反作用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23.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某地要求党员干部要自觉摒弃“油水关系”、“蛙水关系”,坚决杜绝“水火关系”、不忘“鱼水关系”,铭记“舟水关系”。
这启示党员干部要()①坚持联系客观性,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②反对矛盾斗争性,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③把握矛盾同一性,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④追求人生目标,成为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24.五一劳动节受表彰的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来自全国的不同地区、各行各业、各条战线,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都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
这说明人生的价值在于()A.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B.向社会索取,得到回报C.满足自我的需要和发展D.享受社会和他人创造的价值25.中央电视台“寻找最美乡村医生”大型公益活动正式揭晓了最美乡村医生名单,他们的高尚道德品质感动着每一个人。
时代越发展,人们越需要优秀的道德传统,这表明()①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②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③正确地改造客观世界,需要科学价值观的指导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二、非选择题(共四题,总分50分)26、在古代社会,自然是人类的主宰,人们把自然神化,对自然顶礼膜拜,认为山有山神,河有河神,天旱求龙王降雨,遇事求神灵保佑。
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革命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机器轰鸣田野,卫星遨游太空,人们认为自然是人类征服的对象,人可以主宰自然。
但是,随着人类活动规模的扩大,土地荒漠化、臭氧层空洞、洪水肆虐、物种减少……正严重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
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自然是人类的朋友,人和自然应该和谐相处,强调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从哲学基本派别角度看,材料中分别出现了哪些哲学观点?简要分析其基本主张。
(7分)(2)根据材料,请运用所学哲学知识,说明人为什么要与自然和谐相处?(6分)27、 2013年9月16日,2013年中国文化产业峰会在北京召开。
这是一场商业和文化融合的盛宴,本次峰会聚焦政府政策沟通、产业投资优化和繁荣中华文化三大重要方向。
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型产业,增强文化软实力,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发展文化产业是面对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的严峻形势提出来的,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能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推进文化产业发展,要更好的把握文化发展规律,不断创新。
请结合材料,分析说明我国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所体现的唯物论道理。
(12分)28、一个城市的魅力,在于特色,在于文化,在于品牌。
苏东坡的故乡在四川省眉山市,实施以“文化为灵魂、生态为特色、长寿为品牌”的旅游产业发展,注重旅游开发通俗化、生活化、人性化,把“虚”的文化变成“实”的商品,新开发文化旅游商品达300多种。
原来的经济基础薄弱市实现了GDP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外贸出口和工业产销率四项指标的全省第一名。
用联系的观点分析眉山市怎样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12分)29、舌尖上的浪费:2 000亿元,是中国人一年在餐桌上浪费掉的粮食价值;2亿人,是一年倒掉的食物可以解决口粮的人数。
“舌尖上的浪费”触目惊心,令人痛心。
舌尖上的节约:有一种节约叫“光盘”,有一种公益叫“光盘”!所谓光盘,就是吃光你盘子中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