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温加速试验法确定亚麻仁酱的保质期
- 格式:pdf
- 大小:214.41 KB
- 文档页数:3
关于食品保质期加速试验我们在做饮料保质期实验时,一般设置三个温度,即将样品分别存放于5度、25度、37度三个恒温箱中,5度的样品作为标准样品或对照样品,25度的样品作为模拟货架上的样品,37度的样品作为环境破坏性样品。
每隔5天左右对37度条件下的样品进行品评,品评时与5度的样品进行比较。
当37度下的样品出现与5度的样品有较大差异或出现不能被接受的差异时,37度条件下的样品停止实验,那末在37度条件下样品存放的时间乘以3得到的时间即为产品的大致保质期。
25度条件下的样品继续进行实验,当25度下的样品也出现与5度条件下的样品相比不能接受的差异时,25度条件下的实验也停止,其保存的期限作为产品的实际保质期。
不知各位认为妥当否。
食物保质期的确定在做饮料保质期实验时,一般设置三个温度,即将样品分别存放于5度、25度、37度三个恒温箱中,5度的样品作为标准样品或对照样品,25度的样品作为模拟货架上的样品,37度的样品作为环境破坏性样品。
每隔5天左右对37度条件下的样品进行品评,品评时与5度的样品进行比较。
当37度下的样品出现与5度的样品有较大差异或出现不能被接受的差异时,37度条件下的样品停止实验,那末在37度条件下样品存放的时间乘以3得到的时间即为产品的大致保质期。
25度条件下的样品继续进行实验,当25度下的样品也出现与5度条件下的样品相比不能接受的差异时,25度条件下的实验也停止,其保存的期限作为产品的实际保质期。
饮料的保质期试验应分成三块:微生物、外观、口感,应分别设计试验来比较。
微生物预测较简单;外观主要是发现变色、沉淀、分层问题,试验者首先要根据产品配方、工艺、经验预期会最可能出现的问题,如无色饮料的变黄、有色饮料的退色,奶类的沉淀加剧及分层,用37℃与冷藏样来预测沉淀分层问题,50℃与冷藏样来预测变色问题。
口感要分是否柑橘属、是清淡还是浓郁风味,模拟市场销售环境来预测。
对于水分活度较大的产品(一般需要杀菌)破坏性实验,可采用最有利于微生物生长的温度37-38度,保存并定期观察产品的品质;对于水分活度较小的产品,一般采用37-38度下,湿度为80下保存,并定期检查产品水分;对油脂含量较高的产品,一般需要采用光照实验,确定保质期。
保质期测试规程Q/LH/D-FD-HY-161、目的测试公司产品的保质期限,确认货架期内食品的安全。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产品的保质期限的测试检验。
3、职责3.1化验室负责进行保持期测试的样品的抽样、标识、测试、记录。
3.2统计办仓库保管负责冷库温度的监控、测试样品的存放。
4、测试程序4.1、FD(AD)产品测试:4.1.1化验室检验人员从成品库中对产品进行抽样测试,每种产品至少抽取四个样品,作为测试保持期限样品。
4.1.2产品名称、生产日期、测试日期等标识清楚。
将产品放在恒温培养箱中(室温18-22摄氏度)进行测试,质量指标测试前6个月和后6个月内每半月测定一次,中间每月测定一次,测定期限为24个月。
测定项目包括:气味、外观、色泽、口味、水分、微生物等。
4.1.3记录检验、检测数据,与测试前数据比较,确认保质期内产品是否发生腐败、变质。
4.2、冷冻产品测试:4.2.1、公司生产的冷冻产品保质期遵循工业标准说明,在-18℃贮存条件下至少保存24个月。
化验室检验人员从成品库中进行每种产品的抽样,每批次产品或每份样品确保至少留出一箱产品(不少于4袋),作为测试保持期限的样品,单独存放于成品库中,加挂“保质期测试样品牌”标识,产品名称、生产日期、入库日期等内容标识清楚。
4.2.2、在保质期内,前6个月和后6个月内每半月测定一次,中间每月测定一次,测定期限为24个月。
测定时分别从各种产品留样中抽查冷冻外观状态,检验气味、外观、色泽、口味,微生物等,评定品质可否接受。
4.2.3记录检验、检测数据,与测试前数据比较,确认保质期内产品是否发生腐败、变质。
5、测试记录:《保质期测试记录》。
⾷品保质期的确定,可以这样做!对于确定⾷品保质期的⽅法,常见的是将⾷物存放在预选的条件下⼀段时间(⽐预期的保存期限长),让其逐渐⾃然变化,并定期检查产品是否开始变质。
另⼀种是间接法,即⼈为加速储存变化和通过预测性微⽣物建模来确定保质期。
本⽂将主要讨论此法,其具体步骤如下图所⽰。
确定保质期的步骤⼀、影响因素关于影响保质期的具体因素,每款产品都有所不同。
⼤致包括以下⼏个⽅⾯:1、与产品本⾝相关的因素※原料原料的质量、⼀致性、污染⽔平和存储都将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
※产品构造使⽤哪些原辅料以及它们的组合⽅式都会对腐败菌的类型和⽣长造成影响。
原辅料⽐例或辅料本⾝的任何变化,都可能影响保质期。
※⽔活性微⽣物⽣长需要⽔。
添加盐、糖和其他⼀些成分,可以降低⽔的活性。
果酱是⼀种湿⾷,其含有⼤量的糖,使得可供微⽣物使⽤的⽔⾮常有限,因此保质期较长。
※ pH值pH值会影响存活和⽣长的微⽣物的种类。
例如,新鲜的淡菜保质期很短,⽽腌泡在醋中的淡菜则具有更长的保质期,因为酸性环境限制了微⽣物的⽣长。
※氧⽓通过消除⾷品周围的空⽓、使⽤真空包装或使⽤氮⽓填充的包装,可延长⾷品的保质期。
当然,有部分微⽣物亦可以在⽆氧情况⽣长,⽣产过程也需要注意控制这些微⽣物。
在实际操作中,可采⽤消毒的⽅法来解决这些厌氧菌的问题,⽐如粘液菌、⾁毒杆菌或李斯特菌等。
※防腐剂正确使⽤防腐剂有利于控制微⽣物的⽣长。
有些防腐剂还有多重作⽤,例如亚硫酸盐不仅可减缓⾷物的腐坏,还可以防⽌⼲果褐变。
2、与⽣产环节相关的因素※加⼯⼯艺⼯艺包括混合、盐析、烟熏、发酵、加热、冷却和低温脱⽔、冷冻和加热杀菌等。
不同⽅法的选择可改变最终产品的保质期。
例如,超⾼温灭菌奶⽐巴⽒杀菌奶具有更长的保质期。
为了实现产品⼀致性,相同的外观、风味、保质期等,保持原料的数量、质量和处理步骤⼀致是很重要的。
绘制⽣产流程图可帮助明确在每个步骤中应采取的具体措施,特别是时间和温度的控制。
在不了解某个产品⽣产的所有步骤(即种植、加⼯、分销和零售)的情况下,不能直接使⽤别⼈的保质期。
保质期加速试验记录1.实验目的2.实验材料本次实验所使用的材料是一种食品产品,其保质期为60天。
3.实验方法3.1准备工作将实验所需材料组织好,包括所需试验设备和原料食品。
3.2实验设计将原料食品分成多个样品,每个样品的重量和包装方式与实际市售产品的相同。
将这些样品分成几组,每组分别设置不同的试验条件。
3.3加速条件设定根据产品的特性和生产环节,确定加速试验的条件。
本次实验采用了以下三种加速条件:(1)温度加速:将样品置于高温环境中,温度设定为35℃,保持时间为30天。
(2)湿度加速:将样品置于高湿度环境中,湿度设定为85%,保持时间为30天。
(3) 光照加速:将样品置于强光照射环境中,照射强度设定为5000 lx,保持时间为30天。
3.4实验操作将不同条件下的样品分别置于相应的试验设备中,并设置好相应的加速条件。
每隔一定时间,取出部分样品进行质量评估。
3.5质量评估每隔一定时间,对取出的样品进行质量评估,评估指标包括外观、颜色、气味、口感、营养成分和微生物指标等。
4.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所得数据,得出以下结论:(1)温度加速条件下,样品的外观和颜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变得更加暗淡。
气味也变得不新鲜,口感变得差。
营养成分和微生物指标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2)湿度加速条件下,样品的外观和颜色变化不大,但气味变得不新鲜,口感变得差。
营养成分和微生物指标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3)光照加速条件下,样品的外观和颜色变化较小,但气味变得不新鲜,口感变得差。
营养成分和微生物指标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5.结论与建议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温度、湿度和光照都对食品产品的质量有一定的影响,加快了其质量变化的速度。
(2)温度是影响食品产品质量变化最为显著的因素,其次是湿度和光照。
(3)在正常存储环境下,该食品产品的保质期应为60天。
基于以上结论,我们建议在生产过程中应注意控制食品产品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以保证其质量持久与稳定。
食品保质期是如何确定的_食品保质期规定保质期可以说是伴随食品工业和食品流通产生的。
食品厂生产的食品要想卖给消费者,需要经过储存、运输、摆上商店货架,还要等待消费者买走。
这段时间里,它不能变质、变味,否则厂家就会血本无归。
所以每一种食品的研发都会考虑保质期,其中不仅包括你最容易想到的细菌引起的腐败变质,还包括脂肪酸败的哈喇味、结块、潮解、变色、结晶析出等各种奇葩问题。
保质期是如何确定的呢?一般是通过“稳定性试验”确定的。
比如一个保质期1年的食品,可以放在接近真实储存条件的恒温、恒湿试验箱里,每隔一段时间拿一批出来看看保存效果如何,包括微生物、感官指标、理化指标等。
如果嫌时间太长,可以用高温高湿的环境做“加速试验”,然后用公式推算,比如用3个月模拟1年。
当然,模拟真实条件的试验结果更可靠一些。
“在标签上规定的条件下,保证食品仍然是可以食用的”。
其中“规定的条件”,一般指的是储藏方法,如干燥、阴凉、冷藏等,在保质期内食品完全适于出售和食用。
对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应加以区别,如该食品的色、香、味没有改变,它仍然可以食用。
当然对有些超期食品凭感官不能作出鉴定时,则需通过化验检测来判定可否食用。
[2]食品是否变质一般要通过一系列的理化试验和感官检查来确定。
理化试验一般检查浑浊度、粘稠度、酸碱度以及维生素成分有无变化等。
感官检查是专业检查人员通过感官对食品的色、味、形等进行质量评估,以判断食品是否变质。
一般情况下,根据食品开始变得不好吃的天数,乘上0.7-0.8的系数,就是该食品的保质期。
只要在销售流通环节没有明显的环境改变或是存放方式不当,理论上,在食物保质期内对食物是可以放心食用的。
甜炼乳:马口铁罐装为9个月,玻璃瓶装为3个月。
麦乳精:镀锡铁罐装为12个月,玻璃瓶装为9个月,塑料袋装为3个月。
糖果:第一季度和第四季度生产的为3个月,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生产的为2个月(梅雨季节生产的为1个月)。
罐头:禽类罐头为24个月,水果蔬菜罐头为15个月。
食品的保质期、加速破坏性试验及稳定性试验方案本文给出了基于温度条件的加速破坏性试验和长期稳定性试验的设计要素,供食品生产企业参考。
在确定食品的保质期时,可选择两种方式中的一种,也可以两种方式结合使用。
一、加速破坏性试验1、试验原理加速破坏性试验通过将食品样品置于一个或多个温度、湿度、气压和光照等外界因素高于正常水平的环境中,促使样品在短于正常的劣变时间内达到劣变终点,再通过定期检测、收集样品在劣变过程中的各项数据,经分析计算后,推算出食品在预期贮存环境参数下的保质期。
温度是最关键的食品劣变影响因素。
设计加速破坏性试验时,常将温度作为关键因素,甚至作为唯一因素。
1)通常情况下温度每上升10°C则劣变反应速度加倍。
将温差为10°C 的两个任意温度下的保质期的比率定义为Q10,见式①。
式①:Q10=θs(T1)/θs(T2),Q10为加速破坏性试验条件下,温差为10°C的两个温度(试验温度T2和T1)下的保质期的比率;θs(T1)为在T1温度下进行加速破坏性试验得到的保质期;θs(T2)为在T2温度下进行加速破坏性试验得到的保质期。
2)实际贮存环境参数下的保质期与加速破坏性试验温度下的保质期呈以下关系,见式①。
式①:θs(T)=θs(T1)x Q10①Ta/10,θs(T)为实际贮存温度T下食品的保质期;θs(T1)为在T1温度下进行加速破坏性试验得到的保质期;①Ta为较高温度(T1)与实际贮存温度(T)的差值(T1-T),单位为摄氏度(°C)。
将试验数据代入式(1)计算出Q10,再通过式(2)可计算出实际贮存温度下的保质期θs(T)。
2、双试验温度法双试验温度法的优点是简便和节约试验时间,缺点是误差较大。
其中T1、T2均应高于实际贮存温度。
1)在任意两个相差10°C的试验温度T1、T2下分别进行加速破坏性试验,根据需要在每个考察时间点对设定的指标进行考察直至劣变终点。
乐美包装(昆山)有限公司Lamican Packaging (Kunshan) Co.,Ltd保质期测试SOPSOP-QC-001Ver:01发行日期:2015年01月01日文件修订履历表序号版本修订日期修订内容1 01 2014-12-10 新版制订1. 目的充分了解乐美包、乐美罐的产品性能、稳定性及灌装保质期的时效性2. 范围250ml 、1000ml乐美包、250ml乐美罐灌装牛奶或果汁保质期测试3.测试方法3.1牛奶保质期实验所需仪器:恒温培养箱、PH计、溶氧仪3.1.1常温保质期测试取样40包,放在常温室中保存八个月,每个月测试一次/五包,测试PH值及溶氧量并记录。
3.1.2恒温培养加速测试:取样40包放入恒温培养箱内(设定温度37度),保存八个月,每周测试一次/五包,测试PH值及溶氧量并记录。
3.1.3结果判定:感官测试:即与标准样品口感和气味没有明显偏差PH值范围:与初始值小于±0.2溶氧量范围:与初始值偏差小于20%。
3.2果汁类保质期实验所需仪器:恒温培养箱、PH计、色谱仪3.2.1常温保质期测试取样40包,放在常温室中保存八个月,每个月测试一次,每次五包,测试PH值及VC含量并记录。
3.2.2恒温培养加速测试:取样40包放入恒温培养箱内(设定温度37度),保存八个月,每周测试一次/五包,测试PH值及VC含量并记录。
3.2.3结果判定感官测试:即与标准样品口感和气味没有明显偏差PH值范围:与初始值小于±0.2VC含量范围:与初始值偏差小于20%。
注:VC含量委外测试。
保质期测试方案一、目的1.测试该品类产品保值期限。
二、测试时间2020年11月——测试结束三、实验依据:T/CNFIA001-2017食品保质期通用指南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团体标准XXX产品执行标准四、实验步骤1.实验设计假设常温条件下保质期为12个月(365天),保质期比率Q1o=2;0(25。
)二。
(37(:。
队(。
严1°二365天,37C。
条件储存周期为159天,约为5个月(150天)θ(25C o)=Θ(47C O)XQ WΔTZ10=36547C。
条件储存周期为80天,约为3个月(90天)2、样品准备研发部和生产部协助11月8日前完成转产样品的试生产;品控部于11月8日取样200袋,检测样品的感官、过氧化值、微生物指标;检验合格后备用3、检测计划采用双试验温度测试法同时将样品分别放入37C。
、47C。
恒温保温箱内,按下面的检测日期检测产品指标。
47C五、相关记录菜包保质期测试实验记录品控部年月日保质期测试实验记录样品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样品批次: ____________________取样数量: ____________________取样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双温度试验条件下,37C。
储存期限为天,47C。
储存期限为天;双温度测试保质期比率:Qιo=θ(37C°)/θ(47C o);θ(25C o)=Θ(37C0)XQ IOΔTZ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结论品控部年月日。
试验与检测幸福生活指南143幸福生活指南加速破坏性试验确定葱油的保质期及其探讨丁 超 徐银银上海奥兹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上海 201108摘 要:产品首次研发、包装改变或储存条件改变,需充分考察该产品的保质期要求。
本文以葱油为例,运用加速破坏性试验,选用感官评价、过氧化值和酸价作为质量指标,对已确定保质期的葱油进行保质期验证,确保产品质量在保质期内的基本一致。
实验的方案设计及有关数据结果,为其他产品的保质期测试方案制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保质期;加速破坏性试验;葱油;过氧化值1、引言1.1保质期重要性的概述保质期由食品生产企业确定,食品经营者应遵循食品生产企业确定的保质期进行食品经营活动,保质期内食品应符合相应的食品安全标准要求。
食品是一个多元的、活跃的复杂体系,微生物的增殖、酶反应、物化变化等因素会发生反应,外界的温度、湿度、光照、氧等也会影响着这些反应的进行,造成食品的感官质量、营养价值、食品安全、风味等方面的改变形成食品劣变。
食品生产企业需对产品的保质期承担责任,以保证产品的食品安全及生产企业在食品的色、香、味等质量特性上对消费者的承诺。
[1]1.2确定保质期的方法 保质期确定可通过试验法、文献法、参照法。
由于时间的限制研发人员较难对产品的保质期进行实际测定,在这情况下,可通过短时间内加速破坏试验,或通过现有研究成果和文献的基础,及参照已有的相同或类似食品的保质期,来预计产品的保质期。
[2]这些方法中,本文应用加速破坏试验法,以葱油为例,把产品储存于不同温度的条件下,定期检测质控参数的变化,通过计算这些数据得出保质期。
2、材料和方法2.1材料实验材料为南阳张仲景生产的葱油,由市场采购获得,冷藏避光存放。
2.2试剂 乙醚-异丙醇混合液、、异辛烷-冰乙酸溶液、碘化钾饱和溶液等为分析纯试剂、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液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液、淀粉指示剂。
2.3仪器 自动电位滴定仪(Metrohm848)、磁力搅拌器(EYELARCN-3)、恒温箱(yihengMJ-250- II )等。
产品保质期实验与评价规范一目的为做好我公司新、老产品的保质期验证工作,确保产品保质期试验质量,特制定本规程。
二范围适用于公司新产品开发中的保质期试验工作。
三职责研发中心在每开发一个新产品的同时要进行该新产品的保质期实验,以确定产品的保质期。
四试验要求1、研发中心做的新产品保质期实验为加速实验,分两个加速条件:恒温恒湿,温度为37℃或55℃,以饱和食盐水置于恒温箱中以保持恒湿(75%左右)。
对于产品变质较快地选择加速温度为37℃,对于产品变质相对缓慢的选择加速温度为55℃。
2、根据烘焙类产品特性,保质期加速过程中,每隔7天检查待测样品的感官指标。
3、保质期终点判断规则(感官评价法):将待测样品放置恒温恒湿培养箱中,标准样品放置低温(≤10℃)干燥的环境,每隔7天取出与标准样品对比评价,评价结果按以下评分:5.0 分—产品的所有特征与标准样完全一致4.5分—产品可以接受,但与标准样相比较则有轻微差别4.0分—产品可以接受,但与标准样相比较则有些差别3.5分—产品可以接受,但与标准样相比较则有明显差别3.0分—产品既不能接受,也不能说不能接受2.5分—产品稍微有点不能接受2.0分—产品有点不能接受1.5分—产品很明显地不能接受1.0分—产品完全不能接受将得到的结果进行平均。
分数3是可以接受的临界点,如果达到了这个分数就说明产品已到了储存期限了,即可作为终点,终止试验。
接近终点时,辅以检测其微生物和理化指标,验证其是否符合卫生要求;若不符合,则以微生物指标或理化指标为保质期试验的考察指标。
4、保质期推算:根据经验值,烘焙类产品在37℃恒温恒湿条件保存一周相当于在常温下保存1个月;在55℃恒温恒湿条件下保存一周相当于在常温下保存1.5个月。
5、保质期试验报告编制报告中实验数据要求准确、客观真实,并使用法定计量单位;感官评价术语规范、明晰、描述准确。
范围:适用于成品保质期试验工作。
职责:研发部、质量环境安全部对本规程实施负责内容:1.快速保质期试验(快速老化试验)1.1 样品要求:新开发产品;调整配方较大的产品及包装新材质的产品。
1.2检验室检验员接到样品后,根据研发部要求将样品保存在35℃、75%rh(或饱和氯化钠溶液的)环境中进行保质期试验。
1.3每次按实验需要量存放样品。
按照0月、每周的频次分别检查感官特性、包装密封性、水份、酸价、过氧化值、菌落总数,获得五组数据,并记录在《饼干保质期试验报告》中。
1.4样品在35℃、75%rh(饱和氯化钠溶液)环境中保存三个月。
样品每周的变化模拟常温开放环境的每月的变化。
2. 常温保质期试验 2.1样品要求2.1.1试验样品为新开发产品时,需另取适量样品作为对照样品放常温环境中。
2.1.2当更换一些敏感的原辅料,如油、香精等,必须做保质期试验。
新包装材料试车样品也应做保质期试验。
可取原有产品作为标样与试验样品一起进行。
2.1.3 如对其他原辅料或包装材料对保质期的影响有疑问时,也可进行产品的保质期试验。
2.2样品在常温下需保存一年,每次存放样品数为13组。
在0月和之后每个月分别检查水份、感官特性、包装密封性,并且在0月、之后每隔一个月进行酸价、过氧化值、菌落总数的检测,获得13组检测数据记录在《饼干保质期试验报告》中。
3 检验方法要求3.1感官特性测试,需请检验员至少2人作测试,,如有疑问可增加到8-10人。
包装密封性测试参照《正压密封测试仪操作维护规程》。
并将结果记录在《饼干保质期测试原始记录》中。
感官指标评分说明:3.3其他检测项目根据gb/t20980饼干和gb7100饼干卫生标准进行检验。
3.4保存样品的环境中放置温、湿度计,温湿度结果记录在《温湿度监控记录》。
4保质期终点的判定4.1 感官指标:试验结果连续达到2区两次;4.2 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根据gb/t20980饼干和gb7100饼干卫生标准判定不合格时。
澳洲坚果应用ASLT法预测食品保质期
陈震东
【期刊名称】《食品安全导刊》
【年(卷),期】2022()18
【摘要】澳洲坚果素有“干果皇后”之称,其含有丰富的油脂及不饱和脂肪酸,储存时易氧化变质,温度、湿度、氧含量等因素都对保质期有影响,应用ASLT法可对澳洲坚果的保质期进行预测。
本文对澳洲坚果应用ALST法预测保质期的原理进行简要阐述,并以Q_(10)法(阿伦尼乌斯模型)测试奶香味澳洲坚果的保质期。
【总页数】3页(P114-116)
【作者】陈震东
【作者单位】中山洪力健康食品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
【相关文献】
1.应用ASLT法预测婴幼儿米粉保质期
2.食品过敏原澳洲坚果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3.ASLT法在水蒸蛋糕货架期预测中的应用
4.ASLT法在水蒸蛋糕货架期预测中的应用
5.ASLT法在青稞固体饮料货架期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亚麻油保质期适用条件研究作者:党玲冯耀牛小军等来源:《粮食科技与经济》2018年第02期[摘要]无论采用什么包装材料、包装容积,亚麻油保质期均为18个月,大部分消费者认为18个月内食用完,亚麻油品质即能得到保证。
文章研究了亚麻油在保质期内不同存贮条件下的氧化稳定性,结果发现开封后随着食用期的增加,亚麻油过氧化值不断上升,酸败速度加快,保质期远远小于18个月。
[关键词]亚麻油;保质期;过氧化值中图分类号:S565.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65/431252ts.20180214食用油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健康意识的提高,人们对食用油品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近年来,亚麻油作为α-亚麻酸含量最高(见图1),具有预防心血管疾病、促进大脑发育、增强免疫力等生理功效的健康食用油,深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消费者希望在购买后至食用完毕这段时间内,亚麻油的品质依然达到健康的标准。
此时,其包装标签上的保质期是消费者判断亚麻油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调查发现,无论采用什么包装材料、包装容积,亚麻油保质期均为18个月,大部分消费者认为只要18个月内食用完,亚麻油在感官的可接受范围内,品质仍能得到保证。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11)中对保质期的定义:预包装食品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
中国有关食品日期标注的相关配套技术性标准还相对粗糙,精细化不够。
市场调查发现,生产亚麻油企业的标签保质期多采用大宗油脂的18个月,另外标注:储存环境要求为避光保存,开启瓶盖后请尽快食用,并低温冷藏。
目前,保质期的预测方法多采用经典恒温加速实验法,且保质期一般是指在不开封、冷藏保存下的品质期限。
消费者购买亚麻油以食用为目的,食用时亚麻油瓶盖必定处于开启状态,尤其大瓶装亚麻油直接放室温储存。
随着食用量的不断增加,进入其中的空气、水分、微生物量不断增加,会加速油脂的酸败。
常温保质期两年的食品保质期测试方法一般包括理论推算、根据相似产品推测和做保质期测试。
其中,保质期测试一般采取常温保质期测试,将产品放在模拟真正储存时的条件下,每隔一段时间测量各种指标,如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和感官指标,以确定何时指标超出限度,从而确定保质期。
此外,对于常温保质期两年的食品,可以在预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加速测试的方法来缩短测试时间。
具体方法是将食品放置在较高的温度、湿度,或者放在特定光照条件下,让食品变质过程加速。
根据食品类型不同,加速的参数也不一样。
然后根据加速条件中获得的保质期,反推回常温条件的保质期。
请注意,产品的保质期并不是越久越好,还要考量市场周转、消费者接受度等因素。
同时,相关试验检测程序应较为规范可靠,合理设置检测周期和频率,以得出食品的保质期长短。
对常温储藏稳定性试验资料有如下要求:
1.应提供至少1批次样品的常温储藏稳定性;
2.不同材质包装的统一产品应分别进行常温储藏稳定性试验;
3.常温储藏稳定性试验一般要求样品在选定的条件下储存两年。
相比以前,常温储存稳定性试验要求的主要有三个变化:
1.试验样品的批次由3批次调减为“至少1批次”;
2.不同材质包装的同一产品需分别进行常温贮存稳定性试验;
3.经认定为相同制剂的产品不需提交常温储存稳定性试验资料。
食品保质期的确定1 食品保质期的确定目前国内省级疾控中心是这样做的:将产品放在恒温恒湿培养箱中,质量卫生指标每月测一次,如果三个月各项指标稳定,则产品的保质期可定为三年.培养条件:温度约37,湿度约75%.当然,如果你的产品质量卫生指标本来就不理想的情况下,你可以适当缩短检测周期.相应产品保质期可以推算在做饮料保质期实验时,一般设置三个温度,即将样品分别存放于5度、25度、37度三个恒温箱中,5度的样品作为标准样品或对照样品,25度的样品作为模拟货架上的样品,37度的样品作为环境破坏性样品。
每隔5天左右对37度条件下的样品进行品评,品评时与5度的样品进行比较。
当37度下的样品出现与5度的样品有较大差异或出现不能被接受的差异时,37度条件下的样品停止实验,那末在37度条件下样品存放的时间乘以3得到的时间即为产品的大致保质期。
25度条件下的样品继续进行实验,当25度下的样品也出现与5度条件下的样品相比不能接受的差异时,25度条件下的实验也停止,其保存的期限作为产品的实际保质期。
饮料的保质期试验应分成三块:微生物、外观、口感,应分别设计试验来比较。
微生物预测较简单;外观主要是发现变色、沉淀、分层问题,试验者首先要根据产品配方、工艺、经验预期会最可能出现的问题,如无色饮料的变黄、有色饮料的退色,奶类的沉淀加剧及分层,用37℃与冷藏样来预测沉淀分层问题,50℃与冷藏样来预测变色问题。
口感要分是否柑橘属、是清淡还是浓郁风味,模拟市场销售环境来预测。
这主要是提供一种思路和方法。
方法是大同小异的,但应用起来还要具体产品具体分析。
加速试验(也就是破坏性实验)一般都会做,和温度与时间有直接的关系,比如说,在酸奶中做37度保温试验一星期,证明市场上可保持半个月。
纸巾在54度下半个月,证明可保持一年,若在37度下保温一个月,证明可保持一年.我知道有一种实验数学的方法,可使实验次数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优的结果;即优选法(又称黄金分割法);或称0.618法;此法为做实验最基本,也是最简单的方法;其实这种方法在证券分析中也经常使用!早在六、七十年代由数学家华罗庚推出,当时即被普遍使用;具体地讲,即您在做各项试验时,比如:假设您在做酸奶37度保鲜试验时,如果保温一个月后早已变质;此时您可以用30乘0.618的天数,即18.5天重新做此实验;结果如果仍已变质,则用18.5天继续乘以0.618,即约11.5天进行实验;而如果在18.5天还没有变质,则您可用30天减18.5天后的数乘以0.618再加上18.5天,即约25天做此实验,如此反复;就可以以最少的实验次数,取得最佳的实验数据,从而确定出您的食品的实际保鲜数据;运用此实验法也可用于食品配方的研究工作;98年我曾用此法帮一个朋友进行过“采石茶干”配方的实验;只做了六次实验,用了不到六十斤黄豆(还是因为磨浆机较大,一次最少即需用10斤)即取得了最佳的配方数据;做出来的茶干较市面上的不论是韧劲还是口感均有大幅度的提高;食品储存期加速测试及其应用摘要:利用化学动力学的原理,改变储存环境来缩短食品储存期,从而在短时间内可得到长寿食品(一年以上)的储存期,以及应用于食品稳定性的测试,确保食品的商业储存期。
复合调味品的灭菌工艺及保质期确定
宋钢
【期刊名称】《中国酿造》
【年(卷),期】2013(032)002
【摘要】复合调味品在研发阶段就必须充分考虑到该产品的保质期要求.选择适当的杀菌及灌装方式,确保产品质量在保质期内的基本一致.文中针对目前业内复合调味品产品质量控制上存在的主要问题,详细分析了复合调味品生产中灭菌工艺的选择,以及产品的保质期认定方法.
【总页数】5页(P124-128)
【作者】宋钢
【作者单位】北京圣伦食品有限公司,北京1014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64.2
【相关文献】
1.加速破坏性试验确定核桃糕的保质期 [J], 古明亮
2.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调味品保质期感官评价方法 [J], 吴艳阳
3.加速破坏性试验确定葱油的保质期及其探讨 [J], 丁超;徐银银
4.国家对调味品等食品保质期的规定 [J], 高
5.国家对调味品等食品保质期的规定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