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热应激与抗热应激的研究进展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5
鸡热应激的研究进展摘要介绍了鸡热应激的研究进展,包括热应激对鸡采食量、生产性能、内分泌及免疫机能的影响,并阐述了相关调控措施。
关键词鸡;热应激;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 s81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7-5739(2009)13-0301-02加拿大病理生理学家selye于1936年提出“应激”一词。
他认为应激是机体对外界或内部各种异常刺激所产生的非特异性应答反应的总和。
应激的目的是动员机体的防御系统去克服应激源所造成的危害,使其本身能够在不适的环境中继续保持机体内环境的平衡,但机体最终能否适应这一不良刺激则取决于刺激的强度(如温度的高或低、变化幅度等)与机体的生理状况。
热应激是养鸡生产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人们对热应激的发生机理及鸡在热应激下各种生理生化指标和机体的免疫功能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1 热应激对机体的影响1.1 热应激对鸡采食量和生产性能的影响热应激使蛋鸡的产蛋率下降,生产性能降低。
当环境温度升高时,蛋鸡的生理机能发生改变,将体内的营养贮备转化为能量来克服应激因素。
由于体内营养物质和贮备从产蛋这种具有经济意义的性状转向于维持生存急需的基本功能,因此导致蛋鸡生产性能下降。
valencia报道,温度从18.3℃升至35.0℃,产蛋率从81.3%降至46.6%。
产蛋率下降的同时,蛋重下降。
热应激使鸡的采食量下降。
热应激时机体抑制产热过程,加强散热过程,维持静止能量代谢的能量降低,导致鸡的采食量降低。
顾宪红(1995)研究表明,在35℃时,试验组的采食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
但李荣文(1990)研究发现,在32.5℃时肉鸡的采食量无明显变化。
1.2 热应激对血液理化指标的影响(1)热应激使血液生理指标发生改变。
温度升高导致外周血管扩张、循环系统的容积增加,加上鸡的采食减少、饮水量增加,造成血液浓度降低,水分含量升高。
据vo(1978)等人报道,随着舍温升高,鸡血液中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含量、血细胞压积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饲养于人工热季中的青年鸡比饲养于自然冬季的鸡这3项指标分别降低了12.3%、12.1%和15.9%,温度升高使血清蛋白含量降低。
鸡热应激的研究进展综述【摘要】随着饲养规模的不断扩大,鸡热应激问题日益引起关注。
本文综述了鸡热应激的定义、影响因素、生理机制、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
通过分析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实验研究,总结了鸡热应激对鸡的生长和生产性能的影响,指出了鸡热应激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在探讨鸡热应激的生理机制时,结合了免疫、内分泌和神经系统等多方面因素的作用。
本文提出了一些有效的防治措施,如环境调控、营养管理和药物干预等。
对鸡热应激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为探索更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鸡热应激、研究进展、定义、影响因素、生理机制、诊断方法、防治措施、研究现状、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鸡热应激的研究进展综述鸡热应激是指鸡在高温环境下受到的应激反应,其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和行为改变对鸡的生长和产蛋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随着饲养条件的改善和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对鸡热应激的研究也日益受到关注。
本文对近年来关于鸡热应激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总结了该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发现。
通过对鸡热应激的定义、影响因素、生理机制、诊断方法以及防治措施进行系统总结,可以更好地了解鸡在高温环境中的应激反应及其对鸡的健康和生产性能的影响。
本文还分析了目前鸡热应激研究的现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和重点,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鸡热应激提供了参考。
通过本文的内容,读者可以全面了解鸡热应激的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为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
2. 正文2.1 鸡热应激的定义鸡热应激是指鸡在高温环境下所受到的一种生理和行为上的反应,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食欲减退、运动能力下降等现象。
鸡热应激的发生会导致鸡的生长速度减缓,生产性能下降,甚至引发疾病和死亡。
鸡热应激的定义包括外在热应激和内在热应激两方面,外在热应激是指鸡身体暴露在高温环境下所产生的应激反应,而内在热应激则是指鸡体内代谢过程中由于热量产生过多而引发的应激现象。
鸡热应激的研究进展综述鸡热应激是指鸡因环境条件改变引起的热应激反应。
热应激会对鸡的健康和生产性能产生负面影响,因此研究鸡热应激对鸡养殖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对鸡热应激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研究表明,高温环境是导致鸡热应激的主要因素之一。
高温环境会引起鸡体内的热应激反应,包括代谢紊乱、免疫功能下降和生理生化指标异常等。
研究还发现,高温环境可能通过释放一系列的激素和信号分子来调节热应激反应。
饮水和饲料的质量也是影响鸡热应激的重要因素。
研究表明,低水质和低饲料质量会使鸡的免疫系统受损,从而增加了鸡对热应激的敏感性。
改善饮水和饲料的质量是预防和减轻鸡热应激的重要措施之一。
针对鸡热应激的研究中,一些研究者还从遗传和基因调控的角度进行了深入研究。
通过对鸡基因组的测序和比较分析,已经发现了一些与鸡热应激相关的基因。
这些基因的研究有助于揭示鸡热应激的分子机制,并为热应激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除了遗传因素外,环境因素也对鸡热应激的发生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一些研究表明,鸡在高温环境下的热应激反应可以通过优化饲养环境来减轻。
提供适宜的栖息环境和合适的通风条件可以降低鸡的体温,减轻鸡热应激的程度。
一些研究还探讨了饲料添加剂对鸡热应激的影响。
添加益生菌、抗氧化剂和氨基酸等饲料添加剂可以改善鸡的免疫功能,减轻鸡对热应激的敏感性。
合理选择饲料添加剂也可以是预防和减轻鸡热应激的重要措施之一。
鸡热应激是鸡养殖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对鸡的健康和生产性能具有负面影响。
通过对鸡热应激的研究,可以揭示其发生机制,提出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为鸡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鸡热应激的研究进展综述【摘要】鸡热应激是鸡在高温条件下受到的一种生理紧张状态,对鸡的生长和生产性能产生负面影响。
本文通过概述鸡热应激的概念和表现,分析其影响因素和生理机制,探讨防控策略和研究热点,对鸡热应激进行了全面的探究。
研究发现,鸡热应激的预防控制至关重要,如改善饲料、改善饲养环境等策略具有一定效果。
未来研究可以重点关注鸡热应激的分子机制、细胞机制等方面,为深入理解鸡热应激提供更多的研究支持。
鸡热应激研究的进展对于鸡养殖业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助于提高鸡的健康水平和生产性能。
【关键词】鸡热应激、研究进展、概念、影响因素、生理机制、防控策略、研究热点、意义、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鸡热应激是影响鸡群健康和生产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养殖规模的扩大,鸡热应激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研究表明,鸡面临高温环境时,会出现一系列应激反应,包括呼吸急促、体温升高、饮食减少等现象,严重影响鸡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
如何有效地应对鸡热应激,提高鸡的适应能力,成为养鸡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关于鸡热应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概念和表现、影响因素、生理机制、防控策略以及研究热点等方面。
通过深入了解鸡热应激的相关知识,可以为养鸡业提供科学依据,指导养鸡人员有效应对高温环境,保障鸡的健康和生产性能。
本文旨在对鸡热应激的研究进展进行全面综述,探讨其意义和未来研究方向,为解决鸡热应激问题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鸡热应激是指鸡在高温环境下所受到的应激反应,是当前饲养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针对鸡热应激的研究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研究鸡热应激的概念和表现,了解在高温环境下鸡的生理和行为变化,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探究鸡热应激的影响因素,包括环境因素、饲养管理因素等,以便找出对热应激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深入探讨鸡热应激的生理机制,揭示高温对鸡体内生理代谢的影响机制,为应对热应激提供理论基础;研究鸡热应激的防控策略,探讨如何通过合理的管理措施和饲料调整来减轻鸡在高温环境下的应激反应;关注鸡热应激研究的热点问题,深化对热应激的了解,为解决鸡热应激问题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
鸡热应激的研究进展综述1. 鸡的应激反应机制应激反应是指暴露于有害刺激下,动物会产生一系列相关反应,促进机体适应环境的一种生理过程。
鸡的应激反应机制主要表现为:增强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分泌应激激素及改变内分泌水平、提高自由基水平和氧化应激反应、抑制免疫功能等。
其中,应激激素在应激反应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主要为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激素、垂体促生长激素等。
2. 环境应激对鸡的影响(1)高温应激高温环境是诱发鸡应激的一种常见因素。
高温影响鸡的摄食量、生长速度、免疫系统、生殖系统和蛋白质合成等。
多项研究表明,高温环境下鸡的肠道黏膜发生炎症、免疫反应受抑制、感染病原体概率增加、蛋白质降解加快、产蛋量降低等现象,从而导致生产效益下降。
低温环境对鸡的生产性能和免疫系统都会产生不良影响。
有研究表明,低温环境下鸡的产蛋量、体重增长速度明显下降,鸡群的死亡率升高、免疫功能受抑制,易引发呼吸道疾病。
(3)光照应激光照时间和强度都会对鸡的生长、繁殖和免疫系统产生影响。
过短或过长的光照时间会导致鸡的代谢紊乱、免疫功能抑制、生长速度减缓等。
过强或过弱的光照强度会导致鸡的光合作用异常、蛋白质合成减少等。
为了减轻鸡受到应激的影响,养殖业者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包括环境调节、饮食管理、注重卫生等。
具体如下:(1)环境调节调整鸡舍温度、湿度、通风等环境,建议在高温、低温环境下提供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以保证鸡的健康状况。
(2)饮食管理在饲养中适当加强营养补给,提供适当的能量、蛋白质等养分,以减轻鸡的应激反应,同时加强营养监测,发现和及时解决饲料不足的问题。
(3)卫生管理养殖过程中要加强对饮水、饲料、鸡舍的卫生管理,保持桶内清洁、卫生,定期更换饮水器中的水等,以减少养殖环境带来的应激。
综上所述,养殖业者需要根据不同环境下,针对鸡的应激产生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
通过调节环境、饮食和卫生等措施,减轻鸡的应激反应从而提高鸡的着壳率、养殖效益等,对鸡的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鸡热应激的研究进展综述近年来,鸡的热应激引起了广泛关注。
热应激是指动物在高温环境下产生的一系列生理和行为反应。
这些反应可能包括行为变化、代谢调节、免疫和生殖异常等。
鸡是广泛的畜牧业动物,其体内代谢过程和行为受热应激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理解鸡热应激对鸡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热应激的机制热应激的机制涉及多个生理过程,其中包括生理反应、代谢调节、神经内分泌和免疫反应等。
当鸡暴露在高温环境中时,其主要生理结构会发生一系列变化。
热应激时,机体的体温调节中心会启动,体温调节的主要作用是维持体温平衡。
热应激时,鸡的体温会有所升高,体内会产生相应的生理反应,包括流汗、呼吸加快和心率变快等。
此外,机体的代谢过程也会发生变化,如产生更多的代谢热、减少食欲和产生更少的尿液等。
热应激可以对鸡产生多个不同的影响。
其中最常见的是生长受损。
研究表明,高温环境下的鸡会出现生长暂停和体重下降的情况。
此外,热应激还会对鸡的食欲和摄食行为产生影响,这可能会导致鸡体重下降和生产力下降。
热应激还可能导致鸡行为改变,例如,躲避热源和减少运动等。
这可能会影响鸡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热应激还可能导致免疫功能下降,这可能使鸡更容易感染疾病,增加养殖成本。
此外,热应激还可能导致生殖异常,例如降低鸡蛋产量和生产质量。
热应激的治疗方法治疗和预防热应激的方法包括改变环境、饮食调节和使用药物等。
改变鸡的生活环境是预防和治疗热应激的主要方法。
提供足够的水和气流,可以使鸡在高温环境下更加舒适。
此外,人们还可以改变鸡的饮食结构,例如添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以增强鸡的身体免疫能力。
最后,使用药物也是一种治疗热应激的方法。
例如,人们可以使用抗氧化剂和免疫增强剂来帮助鸡抵抗热应激。
总结鸡的热应激是一种复杂而重要的生理现象,它可能会对鸡的健康、生长和生产力产生重要的影响。
理解热应激的机制和影响,以及使用合适的治疗方法,可以帮助畜牧业生产者有效地预防和治疗热应激。
鸡热应激的研究进展作者:潘青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第13期摘要介绍了鸡热应激的研究进展,包括热应激对鸡采食量、生产性能、内分泌及免疫机能的影响,并阐述了相关调控措施。
关键词鸡;热应激;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 S81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3-0301-02加拿大病理生理学家Selye于1936年提出“应激”一词。
他认为应激是机体对外界或内部各种异常刺激所产生的非特异性应答反应的总和。
应激的目的是动员机体的防御系统去克服应激源所造成的危害,使其本身能够在不适的环境中继续保持机体内环境的平衡,但机体最终能否适应这一不良刺激则取决于刺激的强度(如温度的高或低、变化幅度等)与机体的生理状况。
热应激是养鸡生产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人们对热应激的发生机理及鸡在热应激下各种生理生化指标和机体的免疫功能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1 热应激对机体的影响1.1 热应激对鸡采食量和生产性能的影响热应激使蛋鸡的产蛋率下降,生产性能降低。
当环境温度升高时,蛋鸡的生理机能发生改变,将体内的营养贮备转化为能量来克服应激因素。
由于体内营养物质和贮备从产蛋这种具有经济意义的性状转向于维持生存急需的基本功能,因此导致蛋鸡生产性能下降。
Valencia报道,温度从18.3℃升至35.0℃,产蛋率从81.3%降至46.6%。
产蛋率下降的同时,蛋重下降。
热应激使鸡的采食量下降。
热应激时机体抑制产热过程,加强散热过程,维持静止能量代谢的能量降低,导致鸡的采食量降低。
顾宪红(1995)研究表明,在35℃时,试验组的采食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
但李荣文(1990)研究发现,在32.5℃时肉鸡的采食量无明显变化。
1.2 热应激对血液理化指标的影响(1)热应激使血液生理指标发生改变。
温度升高导致外周血管扩张、循环系统的容积增加,加上鸡的采食减少、饮水量增加,造成血液浓度降低,水分含量升高。
据Vo(1978)等人报道,随着舍温升高,鸡血液中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含量、血细胞压积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饲养于人工热季中的青年鸡比饲养于自然冬季的鸡这3项指标分别降低了12.3%、12.1%和15.9%,温度升高使血清蛋白含量降低。
营养调控肉仔鸡热应激的研究进展孟立峰(济南市长清区畜牧兽医事业发展中心,济南250399)摘要:热应激给我国的肉仔鸡养殖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养殖行业迫切需要寻找更多有效且实用的技术手段应对肉仔鸡在高温环境下出现的应激反应。
营养调控能通过提高肉仔鸡的抗氧化能力、保持肠道内环境的稳定性、提高免疫性能等方式,减少热应激给肉仔鸡生长和健康造成的不良影响。
文章从营养水平、营养性添加剂和非营养性添加剂三个角度对营养调控肉仔鸡热应激的进行了综述,为采用营养手段减轻肉仔鸡热应激的负面影响提供更多科学参考。
关键词:肉仔鸡;热应激;营养调控中图分类号:S815.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0084(2023)02-0013-06Research Progress on Nutritional Regulation ofHeat Stress in BroilersMENG Lifeng(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Development Center of Changqing District,Jinan 250399,China)Abstract:Heat stress has caused great financial loss for broiler breeding in China.Therefore,the breedingindustry urgently needs to find more effective and practical technical methods to cope with the stress broilers undergoing in high temperature environment.Nutritional regulation reduces the adverse effects on broilers 'growth and health caused by heat stress by improving the antioxidant capacity of broilers,maintaining the stability of intestinal environment and improving immune performance.From the views of nutritional level,nutritional additives and non-nutritional additives,the research on nutritional regulation of heat stress in broilers were reviewed,more scientificreferences for reducing the adverse effects of heat stress on broilers through nutritional methods were provided.Key words:broiler;heat stress;nutritional regulation收稿日期:2023-02-01作者简介:孟立峰(1970—),男,山东济南人,高级兽医师,研究方向为兽医学。
福建畜牧兽医第34卷第6期2012年夏季的持续高温高湿会给正处临产期或高峰期的鸡群带来一系列的恶性后果,比如鸡的采食量减少、体重下降,导致机体发育不良,使鸡的育成率、存活率低下,产蛋率下降;同时导致免疫力低下,发病率增高及蛋重减轻和一些维生素缺乏症;对肉鸡的生产性能和蛋鸡的产蛋性能也有明显的不良影响,甚至还会造成鸡的死亡。
目前,除了通过育种技术研究来提高鸡在热应激条件下的生产性能以外,还得靠一系列的管理和保健防治措施来预防热应激的发生。
1应激应激是指机体对外界或内部各种刺激所产生的非特异性应答反应的总和,或是机体对它提出要求所作的非特异性应答,是机体对不良环境的应答。
其中引起家禽应激的因素称为应激因子。
受应激因子刺激而引起体内防止损害的反应叫应激反应。
应激反应的目的是动员机体防御机能克服逆境或应激源的危害,以保持体内生理平衡,因此应激反应是机体扩大其适应范围的一种非特异性防御反应。
如果应激源强度过大或作用时间过长,机体会逐渐失去应对能力而表现衰竭现象,出现病理状态。
我们将应激动物所表现的共同、不具有特异的病理剖检变化称为“全身性适应综合征”(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GAS)[1]。
凡是能引起动物机体出现GAS的刺激均称为应激源。
GAS在典型情况下可分为3个阶段:(1)惊恐反应或动员阶段也称警觉阶段。
当机体受到应激源刺激后产生紧急反应,结果是异化作用占主导作用,防御反射加强,机体总抵抗力提高。
(2)抵抗和适应阶段。
机体克服了应激源的不良作用后获得适应,新陈代谢趋于正常水平,如应激源作用不强或停止,则应激反应结束。
(3)衰竭阶段。
当机体不能克服应激源的强烈作用,或在适应阶段适应能力下降,异化作用又占主导地位,新陈代谢出现不可逆变化,陷入紊乱状态,重要器官机能衰竭从而导致死亡[1]。
2鸡热应激发生的原理鸡的热应激是在温热环境下以高温为应激源所发生的GAS。
中枢神经系统及其大脑皮层是起整合调节作用的主导部门,通过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及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等来实现,调节体温的基本中枢在下丘脑[2]。
夏季蛋鸡热应激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和防治措施随着气温的不断升高,夏季是蛋鸡热应激最容易发生的时期。
热应激是指由于环境温度过高或湿度过大,造成鸡只生理机能紊乱,引发一系列不适应适应反应,最终导致鸡只产蛋量下降、饲料转化率降低、死亡率升高等一系列问题。
对于夏季鸡只热应激的防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夏季蛋鸡热应激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及防治措施进行详细介绍。
一、发病特点1.1 温度过高夏季气温高,光照长,鸡舍内外温差大,鸡只难以正常散热,密度大的鸡舍内气体交换不畅,空气中粪尿氨浓度高,导致鸡只长时间处于高温高湿环境中,出现热应激的机率增加。
1.2 饮水量下降夏季气温高,鸡只大量散热,因而口渴,然而由于气温高、饲料能量密度大、采食减少等原因,导致鸡只减少饮水量,使得鸡只体内水分丧失过快,容易造成蛋壳薄弱、蛋白质含量低等问题。
1.3 饲料转化率下降高温环境下,鸡只整体饲料摄入下降,导致饲料转化率下降,生长速度减慢,产蛋量下降。
1.4 生理机能紊乱高温环境下,机体内液体排泄增加,抗氧化功能下降,胃肠功能紊乱等,导致鸡只整体身体状态不佳。
二、临床表现2.1 呼吸急促鸡只在高温高湿环境中,呼吸急促,口喙张大,长时间保持这种状态易诱发呼吸道感染和呼吸性疾病。
2.2 落巢躲阳鸡只出现热应激时,常常将体重偏大的鸡躲到角落阴凉处,久而久之易造成角落鸡死亡或者角落鸡发生疾病。
鸡只在出现热应激时,饮水量减少,甚至不饮水,导致鸡只处于缺水状态。
2.4 羽毛蓬松由于热应激引起的呼吸急促和饮水减少,导致鸡只羽毛蓬松,整体状态不佳。
鸡只在出现热应激时,由于饲料转化率下降、饮水量减少等因素,导致产蛋量明显下降。
三、防治措施3.1 保持通风夏季是鸡只热应激高发期,为了降低鸡舍内温度,需保持鸡舍通风良好,确保空气流通。
3.2 控制密度在高温季节,需要适当控制鸡只的密度,保障鸡只有足够的空间散热。
3.3 合理供水在高温季节,需保障鸡只有充足的饮水量,供给清洁卫生的饮水器,并及时更换水源,保证鸡只饮水的安全和卫生。
麒麟鸡hpa轴系抗热应激分子机制的研究
热应激是由于环境温度改变引起的生物体内外部分功能失调的一种复杂生理现象,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
鸟类在应对环境的适应性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其中麒麟鸡 (Gallus gallus) 是一种远古鸟类,能够耐受极端环境的温度和湿度。
因此,研究麒麟鸡的热应激分子机制,有助于了解鸟类生物的适应性进化及保护其生境。
CORT在哺乳动物身上被证明是耐受应激的关键基因。
研究显示,麒麟鸡血清中的CORT 水平在极端温度条件下与哺乳动物相似,但受到最大温度的限制。
这种差异可能与麒麟鸡的特殊生物学结构或热应激信号的调节方式有关。
除了HPA轴,热休克蛋白 (heat shock protein, HSP) 是哺乳动物和鸟类在应对热应激中最为重要的分子策略之一。
研究发现,麒麟鸡在极端温度条件下可以分泌 HSP70 和HSP90,具有显著的抗热应激特性。
此外,研究还发现麒麟鸡的脑组织中有一些与热应激相关的分子复合物。
例如,研究表明麒麟鸡脑组织中的环氧化酶 (COX, cyclooxygenase) 可以参与热应激反应,并参与细胞内钙离子稳态的维持。
总之,研究表明麒麟鸡具有强大的热应激适应性和分子机制。
未来的研究可以重点关注麒麟鸡肝脏中热休克蛋白的分泌动力学,以及与其他哺乳动物和鸟类的比较分析,来深入探索麒麟鸡的适应性机制。
鸡热应激的研究进展综述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压力和焦虑。
而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动物身上,特别是在养殖业中,鸡热应激的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
鸡是一种敏感的动物,对外界环境和内部生理变化都非常敏感,容易受到应激的影响。
本文将对鸡热应激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更好地理解和解决这一问题。
热应激对鸡的影响是广泛而复杂的。
热应激会导致鸡的生长速度变慢,食欲下降甚至食道阻塞,造成营养吸收不良;鸡体内的内分泌系统也会受到影响,导致甲状腺功能紊乱、生殖系统异常等。
热应激还会导致鸡的免疫力下降,易患疾病,对鸡群健康和养殖业的发展都造成较大的影响。
研究人员通过不同途径努力寻找缓解热应激的方法。
一方面,通过调整饲养环境的温度和湿度来减轻热应激,如增加通风量、降低环境温度等。
人们还通过改善鸡的饲养管理和饲料组配来降低热应激的风险。
合理调整饲料中能量和营养物质的含量,加强饲养密度控制,提高鸡舍的卫生条件等。
还有一些研究致力于从分子水平寻找缓解热应激的策略。
研究人员发现一些植物提取物具有抗氧化和抗热应激的作用,可以作为饲料添加剂供给鸡食用。
也有一些基因工程的研究正在进行中,希望通过改变鸡体内相关基因的表达来增强鸡的抗热应激能力。
鸡热应激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饲养管理和环境调节方面,但对于鸡体内热应激的具体机制了解还相对较少。
未来的研究可以从深入探究鸡体内热应激的生理和分子机制入手,加强对相关基因的研究,以期找到更有效的缓解热应激的方法。
鸡热应激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对于鸡的健康和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多方面的研究和措施,我们有信心解决和减轻鸡热应激这一问题,为鸡群的健康和养殖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研究与探讨Y1772019年8月·下鸡热应激的研究进展综述韦培培(淮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安徽 淮南 232000)摘 要 应激是指动物对于不良因素或者应激原刺激做出的应答,并认为应激时机体是对外界或者内部各种异常刺激所产生的非特异性应答反应的总和。
热应激时一种全身性的反应,影响也是多方面的有包括神经-内分泌机能、生产性能,鸡的免疫应答等。
关键词 生理生化;血液生化;神经内分泌;生产性能; 免疫应答1 热应激的概念家禽生产受环境、疾病、营养等多种因素的制约,由于地理位置和气候的不同,禽类遭受应激。
应激最早是在1936年由加拿大病理生理学家提出来的,应激一词原自英文《stress》,意为“紧迫、逆境反应、紧张、压力、应力”,是指动物对于不良因素或者应激原刺激做出的应答,并认为应激时机体是对外界或者内部各种异常刺激所产生的非特异性应答反应的总和。
应激反应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惊恐反映和动员阶段、适应和抵抗阶段、衰竭阶段。
家禽热应激的来源主要有环境和家禽自己本身。
鸡的羽毛无汗腺,保暖性强但是散热性能差,故在炎热的夏季由于高温天气,饲养密度大,舍内通风不良等,产热性能大于散热性能,鸡的热平衡则遭到了破坏,导致了生产中诸多不利现象的产生,严重时会造成鸡的死亡【1】。
2 热应激对鸡的生理变化的影响2.1 对神经-内分泌的影响家禽对甲状腺和肾上腺的影响主要的功能是分泌T3和T4。
刘健华等报道高温对于鸡血浆纤维连接蛋白的影响是高温组明显升高常温组。
对于三碘甲腺原氨酸(T3)和甲状腺素(T4)的影响,大家观点稍微有所不同,可能是是因为实验过程中实验内容不同导致的,何世山【3】等认为热应激状况下T3浓度迅速下降,一直维持在较低状态,而甲状腺素(T4)的浓度则是在刚刚开始的时候直至温度逐渐升高至38℃期间一直处于上升状态,而在72H 的时候则保持平稳,一周以后出现降低。
正常情况下甲状腺分泌T3和T4的量都很少,但试验证明了T3变化迅速而T4变化较慢。
鸡热应激的研究进展综述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鸡的养殖业发展迅速,并已成为重要的畜牧业。
然而,高密度饲养、过度疫苗注射、繁殖等因素,容易导致鸡出现应激反应。
应激是指外界环境作用下,使生物体生理上或行为上发生一系列不适应性反应的状态。
本文综述鸡热应激的研究进展。
一、鸡热应激的概念和影响热应激是指当动物暴露在热环境中时所产生的应激反应。
热应激对于鸡的生理和行为都会产生影响。
热应激能够引起鸡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反应,改变体内能量代谢和细胞膜的完整性、肠道菌群等,从而使鸡体内处于应激状态。
其他的研究表明,热应激会增加鸡体内能量消耗和水分丧失,使得体重减轻、生产性能下降。
二、鸡热应激的病因和发生机制热应激引起鸡应激状态的发生机制非常复杂。
研究发现,热应激会激活鸡体内的应激反应系统,包括垂体-肾上腺轴、神经-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等。
此外,热应激还与鸡肠道菌群失调有关,需要调整菌群结构才能缓解鸡热应激。
三、鸡热应激的生理表现鸡出现热应激后,会出现一系列的生理反应,包括呼吸加快、心率增加、体温升高等。
此外,热应激还会引起鸡的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的紊乱和损伤。
四、鸡热应激的防治措施研究发现,饲养环境的改变是解决鸡热应激问题的最根本的措施。
应减小环境温度,增加饮水量和食物摄入量等方法,可以减轻鸡的热应激反应。
此外,保持饲养环境的清洁和卫生也是减少鸡热应激的有效方法。
同时,饲养过程中应该合理投放热应激缓解剂,如生物制剂、药物等。
综上所述,鸡热应激会对鸡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产生有害的影响,需要使用多种手段进行预防和治疗。
未来,研究人员需要进一步深化热应激在鸡身上的机制,加强鸡饲养环境的改造,不断探寻预防和治疗鸡热应激的有效措施。
鸡热应激与抗热应激的研究进展摘要:在现代养鸡生产中,环境因素起着重要作用,其中以持续高温造成的影响最为显著。
本文在综合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鸡热应激产生的行为、生产性能和生理生化变化以及热应激的预防措施加以论述,并对抗热应激添加剂的发展趋势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鸡;热应激;抗热应激;添加剂在现代养鸡生产中,肉(蛋)鸡的高生产性能在生产者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使其对各种境因素高度敏感,其中温度造成的影响尤为显著。
国大部分地区夏季均有持续高温天气,高温可导鸡只产生热应激,使其生理机能发生变化和紊乱,起采食量下降、生长速度减慢、产蛋率和饲料转化降低,甚至造成死亡,这些都严重影响饲养肉(蛋)的经济效益。
目前生产中采取的一些防暑降温、粮调控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热应激反应,但于热应激的作用机理十分复杂,对抗热应激的研还在不断深入当中。
本文着重就热应激对鸡造成不良影响以及抗热应激预防措施的研究进展进行述,以供读者参考。
1、鸡的热应激与其反应变化1.1 鸡的热应激热应激是指动物机体对热应激源非特异性防御答的生理反应,而高温则是最常见最重要的热应源。
高温会导致鸡热应激综合症的发生,它归属普遍适应综合症(GAS),GAS分为三个阶段:惊恐应阶段、适应阶段和衰竭阶段,各阶段表现各自的理反应。
不同品种、不同日龄鸡的理想温度范围有所不同的,一般认为10~32℃是鸡维持正常体的环境温度,21~26℃是鸡生存的舒适环境温度,6~32℃是尚能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温度范围,而于这个范围则会使鸡的生理功能趋于紊乱。
1.2 行为变化鸡热应激时,经常蹲伏在地上或网上,或者把翅悬挂于身体两侧站着,以扩大体表面积增加散热。
温还能改变鸡的采食行为,显著降低每次采食量,短采食间隔,即采食频度增加。
1.3生产性能变化1.3.1 对采食量、生长速度的影响Lillel(1976)认为环境温度高于等热区时每升高1℃,耗料量减少1.4~1.6%;当气温超过30℃后,采食量下降幅度明显增大,生长速度减慢。
采食量的变化是调节产热的一种方式。
采食量与日粮能量水平的高低有关,日粮能量水平高时采食量低,但热应激下喂给高能日粮能使肉仔鸡生长速度下降减少,如果再相应地提高日粮中维生素、矿物质等浓度就能降低热应激下采食量下降造成的损失。
高温时蛋鸡采食量减少,更需要含有高浓度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日粮,相应地日粮能量水平以处于中等较好。
1.3.2 对产蛋率、蛋重和蛋品质量的影响高温可使产蛋率下降、蛋形变小,蛋壳变薄变脆,表面粗糙,破蛋率上升。
蛋重对温度的反应比产蛋率更敏感,如气温从21℃升到29℃时,对产蛋率尚无显著影响,但蛋重已显著下降。
高温还能影响蛋的营养成份,主要表现为蛋黄较小,蛋内容物稀薄,含脂量低,但高温下鸡蛋清蛋白不受影响。
另外,高温还可造成种蛋受精率与孵化率降低。
气温过高使产蛋率下降,从一些试验报道看来,主要是高温使流向卵泡的血液量减少所致。
高温对蛋重的影响,有人认为80%是高温的直接作用,而20%是由于日粮中能量不足。
高温引起蛋壳质量下降,是由于在高温时,蛋鸡发生喘息而使CO2过度散失造成碱中毒,使形成蛋壳的碳酸根离子的量不足所致,同时,高温使流向输卵管的血液量减少,使钙的供应不足,也能影响蛋壳的形成。
1.4.生理生化变化1.4.1 对呼吸的影响热应激时,因鸡的皮肤无汗腺,为了保持热平衡,只能通过提高呼吸率,加大肺气量,以增加呼吸道的蒸发和对流散热,于是咽喉动,呼吸加快,使CO2排出量增加,血液中H+浓降低。
鸡在高温环境中只要1h就出现呼吸性碱毒。
Teeter证实在热应激期间,肉鸡的呼吸频率以从等热区的25次/min增加到250次/min,通过吸,调节蒸发散热,每蒸发1g水可散发2.26KJ的量。
1.4.2 对消化、代谢的影响据报道,在34℃以,随温度升高,鸡消化率提高,这主要是由于消化蠕动减弱,延长了食物在消化道的停留时间,有利微生物和消化酶的活动以及消化养分的吸收,但要指出的是,高温时提高消化率的微小作用远远足以弥补采食量减少的损失,同时热应激严重时引起消化率下降。
此外环境温度还影响鸡体代谢平,热应激时,机体耗氧量增加,代谢加快,产热量加。
1.4.3 对循环的影响鸡热应激时,心脏活动加,血液输出量增加,较多的血流入了外周组织,使周血液循环加快,内脏器官中的血流相应减少,这的血液分配虽有利于散热,但体内营养成分的吸和利用受到限制,使鸡的生产性能降低。
1.4.4 对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血液生化指标的化是鸡产生热应激的一个重要特征。
傅玲玉等1988)研究指出,高温时产蛋鸡的血糖下降极显著,脂、总蛋白下降显著。
周杰等(1997)报道,不同生时期的肉用仔鸡,高温对其血液生化指标有不同度的影响。
刘风华等(1997)指出,随温度升高,热激时间延长,血清中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乳脱氢酶、肌磷酸激酶活性均明显升高。
鸡热应激时,K+经肾小管排出量增加,所以出低血钾。
关于Na+含量的变化各报道不一致,但正常情况下,鸡不会缺钠。
热应激时,血钙和血磷量明显降低;H+和HCO-3也明显下降。
高温引起的热性喘息,使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下降和碳酐酶的活性下降。
1.4.5 对内分泌激素的影响1.4.5.1 甲状腺的变化一般认为,随环境温度升,甲状腺机能下降。
顾宪红(1995)等报道,产蛋鸡高温处理后,甲状腺机能减轻、萎缩,导致分泌活降低,血桨T4(甲状腺素)和T3(三碘甲腺原氨酸)平随温度升高呈相反变化,极端高温时,血浆T4平下降而T3水平升高,与王新谋等报道一致。
安剂量的甲状腺素可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增加体重,在热应激时,血浆中甲状腺素水平降低,抑制体内的代谢功能,减少产热,维持机体在高温产热和散热平衡。
1.4.5.2 肾上腺激素的变化热应激时,肾上腺皮质醇和醛固酮分泌增加。
皮质醇分泌增加,以调节盐、糖、蛋白质及脂肪的分解。
醛固酮分泌增加,使机体加强保Na+排K+,代偿鸡体在高温期所丧失的过多水分,维持机体的体液平衡。
1.4.5.3促黄体生成素、孕酮的变化Novero(1991)指出高温导致孕激素减少与LH功能丧失可能是产蛋减少的主要原因。
这与王新谋所报道的在34~35℃高温下鸡血浆LH和孕酮含量低于正常水平,产蛋性能急剧下降是一致的。
1.4.6 对免疫机能的影响一般认为鸡处于持续高温时,血浆中清蛋白下降,球蛋白升高,血中血红蛋白含量和血细胞比容趋于降低,氧分压降低,二氧化碳分压升高,说明持续的热应激有可能影响鸡的体液免疫功能。
由于热应激刺激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分泌过多,从而促进肾上腺合成和分泌糖皮质激素增加,引起免疫器官发生免疫抑制变化,并随血浆激素浓度的增加而使免疫器官的病变加重,从而产生严重的免疫抑制。
2. 鸡热应激预防措施2.1 培育耐热鸡种培育耐热鸡群,增加鸡对高温的耐受力,是解决夏季高温应激的品种基础,而确定耐热指标则是选育耐热鸡群的技术根本。
目前在分子生物学层面,科学家们己定位了几个耐热基因,即裸颈基因(Na)、翻毛基因(F)和伴性矮小基因(dw)等。
2.2 改善鸡舍环境Brown(1988)报道,鸡舍屋顶涂白色,可使舍温度降低89℃,肉鸡成活率提高23%,向鸡舍顶部或鸡体喷洒凉水,有助于蒸发散热,花象柏等(1993)在日温37℃的热应激环境中,每隔1h对实验组产蛋鸡的羽毛喷水1次,结果饲料消耗明显增多,产蛋克数提高5.1%,体重丢失降低2.41%。
李佩国等(1993)在夏季每天12~16h分别用冷的0.1%和0.38%松节油喷洒鸡冠,每次30min,每天2~3次,结果每日采食量分别较对照组增加7.8、9.4和18.4个百分点,从经济效益考虑,冷水刺激鸡冠对小型笼养更为适用。
现实生产表明,夏季鸡舍采用纵向通风结合湿帘降温,同时控制合理的饲养密度,预防热激效果更好。
2.3 合理调整日粮营养水平合理调整日粮营养水平维持营养全面均衡,可偿高温应激引起的养分摄入量的减少。
在蛋白质入量方面,Giesen等(1995)主张减少蛋白质的含,只考虑蛋白质—氨基酸的平衡。
采食量降低,会少蛋白质的摄入量,所以不能笼统提出减少蛋白的含量,而应强调必需氨基酸和理想蛋白质;在日能量水平的调整时,应以使热增耗的产生降至最限度为原则。
如调整饲料中必需脂肪的比例,采脂肪代替部分碳水化合物为能量来源可减少热增,从而降低热应激对鸡的影响。
许多研究指出,热激肉鸡在氨基酸供应充足情况下,增加能量供给促进生长。
在矿物质方面,热应激期间,K+,a+,Mn2+, Zn2+随尿的排出量增加。
Teeter等1996)指出在环境温度高于20℃时,每升高1℃,饲中的Ca2+、、PO43-、Na+、K+、Cl-的实际含量均比20℃的需要量增加1.5%,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
2.4 抗热应激添加剂的使用2.4.1 维生素鸡正常时能够合成Vc供机体利。
热应激时,一方面皮质酮的分泌增加使其对Vc需要量增加,另一方面鸡合成Vc的能力下降,因,添加Vc对缓解热应激是有益的。
目前有关Vc热应激效果的报道较多,热应激中添加VC可提高鸡增重,使饲料转化率上升。
添加VE也可缓解由高温影响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而引起的免疫抑,提高抗病力。
刘铀等(1998)报道,Vc可显著提热应激肉鸡的生产性能和细胞免疫功能等,提高状腺激素T3、T4浓度,另外,在饮水中添加VA、D、VB等维生素的混合物可增加肉鸡的免疫反应,轻热应激,提高增重,减少死亡率。
2.4.2 电解质在热应激时添加电解质,对缓解热激起一定的作用。
添加NaHC03实际上是增加CO-3浓度,有效提高鸡对饲料的消化力,加速营养质的利用和有害物质的排出,有促进生长,提高抗激能力。
在日粮中补充0.3%NH4CL后,血液pH下降,而肉鸡的增重提高9.5%。
KCL在热应激也常用作缓解剂,因为热应激时,易出现低血钾,此需补钾,以维持体内电解质的平衡。
赵芙蓉报道,肉鸡日粮添加KCL可提高胴体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及代谢能利用率,饮水添加0.24~0.30%KCl,能提高肉鸡生产性能。
2.4.3 化疗药物由于热应激产生的有害作用多数都是由高热引起的,所以任何化疗药物如水杨酸、阿斯匹林等都可降低热应激期间鸡的体温,然而是否在鸡的日粮中应用这些药物,则取决于经济方面的考虑。
2.4.4 镇静剂在饲料中加入适量的中枢神经镇静剂如氯丙嗪、利血平、安定等,有降低代谢率,减少活动量和产热量,维持中枢对机体各系统正常调节机能,从而提高家禽的耐热性。
夏东等(1999)证实在日粮中添加0.19%氯丙嗪对肉仔鸡的热应激有缓解效果。
2.4.5 中草药使用天然中草药的补虚类药,可增强抵抗力,提高免疫力。
目前在中草药抗应激添加剂的研究中,用于鸡抗热应激的中草药有石膏、柴胡、五味子、人参、党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