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热应激处理
- 格式:ppt
- 大小:140.50 KB
- 文档页数:32
蛋鸡成产中常见应激反应的防控在蛋鸡规模化生产中应激因素有很多。
大致分为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
内在因素多见于蛋鸡的品种因素;外在常见因素有很多,比如温度、密度、湿度、光照、通风、免疫、消毒、有害气体、日粮营养水平、给水、给料方法的突然变化等都是应激因素。
以下介绍几种蛋鸡生产中常见应激的防控措施。
一、蛋鸡热应激的防控1、热应激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家禽生长的最适气温为18~26℃,气温超过最适温度范围时,靠热性喘息进行体温调节,大幅增加蒸发散热,体内二氧化碳呼出量明显增加,血液PH浓度降低。
肉鸡在24℃、32℃和41℃的环境下,血液中pH值分别为:7.28、7.40、7.52,发生明显的碱中毒。
血液循环系统亦发生明显变化,体表、上呼吸道和肺部血液量增加,肝、肾、胃肠道和生殖道血液量相应减少,散热量增加的同时,伴随着物质的吸收利用率下降,鸡的采食量和生产性能随之下降。
气温超过30℃肘,每上升1℃采食量减少3.4~4克。
持续高温引起血浆雌二醇明显下降,抑制生殖器官活动,使家禽产蛋率下降。
热应激导致血钙、co2和H2co3浓度降低,减弱蛋壳在子宫部的形成能力,造成产蛋率和蛋壳质量的降低。
2、热应激的预防措施:建设蛋鸡舍时候应依据当地气候条件建设,有利于鸡舍温度的调控,维持蛋鸡对温度的需求。
(1)通风设施的完善民房改建的鸡舍合理流出窗口大小,开窗通风,必要时候加设风扇加强通风,安装有通风设备的以.纵向通风为好。
通风换气是降低舍内温度,调节湿度和空气质量的主要手段之一,有条件的可加设湿帘以利于降温。
(2)给予充足的清凉饮水夏季气温高时蛋鸡需水量很大,有条件的最好采用乳头自动饮水器。
设备简单的可以用清凉干净的地下水也可。
注意乳头式饮水器的鸡舍在天气热时候可以每隔1~2小时水管末端放水一次,以保证鸡只饮到清凉饮水。
热应激时的机体散热,80%是靠蒸发散热的,水是体热的载体,散热同时也散发掉大量的水分。
(3)合理调整日粮营养水平适当将日粮中蛋白提高1%~2%,降低能量饲料比例(玉米比例控制在50%左右),增加矿物质和维生素的用量,尤其是要提高维生素c、E、AD3的用量。
蛋鸡热应激的发病特点、临床症状及中西药防治方法-养鸡技术1 发病机理血压降低。
一般来说,蛋鸡适宜饲养在18~24℃温度下,如果环境温度升高超过25℃就会导致机体感到不适,超过30℃时就容易引起热应激。
随着环境温度的不断升高,蛋鸡体温也逐渐升高,导致心跳加速,血压降低,其中血压降低是导致病鸡发生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呼吸性碱中毒。
蛋鸡不存在汗腺,羽毛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散热,当环境温度达到30~35℃,机体散发体热则主要通过呼吸来实现。
由于呼吸加快,导致患慢性呼吸道疾病的蛋鸡症状加重,大量换气导致血液中含有较少的二氧化碳,从而引起呼吸性碱中毒,这也是导致机体容易产出破蛋、软壳蛋的主要因素。
内环境紊乱。
由于蛋鸡体温长时间处于较高水平,内环境pH值变大,造成组织代谢加快,并加速衰亡,加之血钾、血钠比例不合理,血浆蛋白、血葡萄糖水平下降,降低饲料利用率,产蛋量减少,出现体质消瘦。
激素调节紊乱。
蛋鸡发生热应激初期,体内肾上腺皮质酮水平增加,但之后逐渐降低。
抑制甲状腺分泌,且活性减弱,造成代谢率下降,生长速度缓慢,使产蛋鸡血浆含有较少的动情素和助孕素,影响性成熟,推迟开产,产蛋量减少。
另外,热应激还会刺激机体分泌产生较多的儿茶酚胺等,导致免疫系统发生损伤,更容易发生疾病。
2. 发病特点该病通常在夏季尤其是三伏天容易发生,但近年来在早春、晚秋时候也出现发病,其中秋季发病数量要多于春季。
一般来说,蛋鸡主要在凌晨4~5时出现发病,且在临死前会发出一声尖叫,也叫做“半夜鸡叫”,但其他时间也可出现发病。
初产蛋鸡和刚进入产蛋高峰的蛋鸡具有最高的发病率,但近年来开产后的任何阶段都可出现发病,甚至在300日龄时也可出现发病[养殖:/]。
3 临床症状急性热应激。
蛋鸡主要是处于温度条件比较极端的环境中引起,可持续很短时间。
病鸡食欲减退,饮水量增加;大多数会伸颈张口呼吸,双翅下垂;产蛋量降低,蛋型变小,蛋壳变薄,且种蛋受精率和孵化率都有所降低,当环境温度过高时,病鸡往往蹲伏不动,拒绝活动,甚至停止饮水;两喙张开,表现出热性喘息,呼吸急促,能够看到胸廓扩张和收缩明显加快且严重;鸡冠、结膜和肉髯呈紫蓝色。
热应激对蛋鸡的影响及其防控措施受温室气体排放增多以及全球绿色植被减少等因素的影响,全球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特别是夏天的气温,最高温度达到40℃已是常态。
这种高温会使家禽产生一系列的应激反应,导致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大幅度降低。
如果气温升高(32℃以上)并持续高温,家禽非特异性应答会超出极限,发生生理机能紊乱、抑制生长发育、生产指标降低和生产质量下降等状况,导致养殖户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
本文介绍了热应激对蛋鸡的不良影响及防控措施。
1 热应激的概念蛋鸡热应激亦称蛋鸡中暑症,多发生于炎热的夏季,由外界温度过高、通风不良等因素引起,因蛋鸡没有汗腺,全身覆盖大量羽毛,有耐寒不耐热的生理特性,一旦环境温度过高或管理不当,极易导致其发生热应激。
当鸡舍内温度≥27℃时,热应激将会对蛋鸡各方面产生威胁。
2 热应激对蛋鸡的影响热应激对蛋鸡的影响并不是单一的,表现在多个方面,包括蛋鸡的采食行为、生产性能、免疫功能以及血液指标等。
2.1 热应激对蛋鸡机体及生产性能的影响高温环境下,蛋鸡的体温也明显升高,新陈代谢出现紊乱,消化功能降低,精神萎靡,导致采食量会大幅度减少,饮水量明显增加,机体也会出现一系列的化学变化。
蛋鸡在持续的高温应激下,其机体的性腺激素分泌量下降,导致卵泡生长发育速度降低,最终呈现出产蛋效率显著下降。
热应激状态下蛋鸡的采食量下降亦会导致机体营养摄入不足、钙磷供给缺乏,导致产蛋质量下降,出现蛋重降低,软壳蛋、破壳蛋以及沙壳蛋等蛋质量不合格率升高,更有甚者会导致蛋鸡的死亡,提升蛋鸡的淘汰率。
2.2 热应激对蛋鸡免疫功能的影响热应激会损害蛋鸡的免疫系统及功能,造成蛋鸡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被严重削弱。
研究发现,热应激可将动物的获得性免疫功能从正常细胞介导的免疫功能转变为体液免疫功能,这种转变会削弱动物的免疫状态,降低动物机体对病毒微生物的抵抗能力。
热应激阻碍动物应对新出现和再次出现的病原体和媒介传播疾病的免疫功能,也会降低疫苗接种效果,使之达不到预期。
蛋鸡热应激的防治措施1 降低鸡舍温度, 改善饲养环境1.1 鸡舍的建筑结构要合理选择的场址选择要地势高,地面干燥,通风良好。
禽舍建筑不能太矮,鸡舍坐北向南,屋檐应超出约1m,以避免阳光直射;鸡舍向阳面的墙壁及其顶部涂成白色,减少墙壁、屋顶的吸热和热辐射;增加鸡舍房顶厚度,如搭建遮荫设备,遮阳网;鸡舍屋顶设置隔热层,或在屋顶覆盖1层湿草席,以利隔热;在屋顶安装喷头,对房顶喷水,降低鸡舍温度。
1.2 绿化鸡舍周围环境在鸡舍周围种植高大阔叶树木,树下方要修剪以利于鸡舍通风和采光。
屋顶覆盖爬山虎等绿色藤蔓植物,以减缓直射阳光的强度。
鸡场的裸露地面要进行绿化以减少对鸡舍的热辐射。
1.3 降低鸡舍小环境温度开放性鸡舍应前后开窗,保证空气对流,密闭鸡舍要开动全部风机昼夜运转。
在鸡舍通风口处设水帘,使热空气经冷却后进入鸡舍,这样可使鸡舍温度降低4-8℃。
每天中午或下午用喷雾器将新鲜的清水带鸡喷雾,以降低鸡舍温度。
喷雾结束后要加强通风,尽量降低舍内湿度,以利于鸡体蒸发散热。
1.4 降低饲养密度气温较高、鸡舍隔热性能不好、鸡舍温度过高时,为了减少鸡舍内部鸡的自身产热,可以结合转群、并群、淘汰等进行一次疏群,降低饲养密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鸡舍温度。
2 调整日粮结构,加强饲养管理2.1 调整日粮结构高温可以导致鸡的采食量下降,必需营养物质摄入不足,饲料转化率降低,同时由热应激产生的消耗却增加。
因此,为了保证产蛋必须根据鸡的采食量,来适当提高日粮中能量水平与营养浓度,缩小日粮体积,以补偿热应激引起的营养摄入量的减少。
饲料中添加3%~5%的油脂,提高饲料的能量水平,还能提高饲料的适口性,增加采食量,对提高母鸡的产蛋率有良好的作用[2]。
2.2 添加新鲜饮水充足、新鲜、清凉的饮水供应,是保持鸡群健康和维持正常生产性能的关键因素。
鸡群夏季的饮水要保持清凉,水温以10~30℃为宜。
饮水不足会导致鸡的耐热性降低,水温过高时,鸡会拒绝饮水从而加重热应激。
蛋鸡热应激及对策和美华集团技术服务中心张桂芝丁向辉乔勇蛋鸡的一生有相当一段时间是在高热环境下度过的,热应激对于蛋鸡的采食量、生长速度、生产性能、蛋壳的质量等有极大的负面影响。
因此,加强热应激时期的管理与营养素的调整十分重要。
在高温应激环境下,外界温度并不是影响蛋鸡生产性能的唯一因素,湿度和风速也十分重要。
高温高湿的环境比单纯的高温环境对鸡的热应激更大。
为减少热应激对鸡的伤害,应注意以下问题:一、在23℃左右时(最好是18~24℃),鸡体产热最低,养殖效益最高。
低于这个温度,鸡体需要增加产热来维持正常体温,于是采食量增多。
外界温度超过28℃时,鸡的末梢血管开始扩张(如冠髯、趾、胫、皮下血管),以增加血流量,同时呼吸数增加、翅膀下垂,以利于更好地进行散热。
在高温环境下鸡的这些表现,说明鸡对能量的需求不是减少,而是增加了。
鸡羽毛的覆盖率对采食量也有影响,低温时羽毛覆盖率越高,采食量越少,而高温时(超过32℃),这种作用消失。
二、能量营养:1.高温环境下要提高日粮的能量指标。
在特定范围内,鸡的饲料消耗量随饲料能量的提高而减少,特别是白羽鸡更为明显。
在高温环境下,饲料能量应在2800~2850千卡(如能量更高可能会造成能量的过度摄取)。
为提高饲料能量,需要在饲料中添加油脂。
添加油脂还可以减少饲料在体内利用时产生的热增耗。
2.刺激鸡的采食量:(1)增加饲喂次数能明显增加采食量;(2)每天在凉爽的时候饲喂;(3)在料槽内喷洒清水或糖水;(4)饲喂湿拌料,湿拌处理过的饲料,一定要保证不发霉、不结块、不酸败,最好加一定量的抗氧化剂;(5)将大颗粒突然换成小点的颗粒。
3.饲料的营养(特别是能量)调整时,需要考虑到鸡体能的储存,即正确的育成程序和饲养管理,能使鸡达到标准体重的上限,这是产蛋期最佳经济回报的基础。
特别是热带和炎热时间比较长的地区,依靠鸡体能储备提供能源对满足蛋鸡生产需要至关重要。
即育成期体重达到上限或超出上限10%,那么体能储备就多,同时高温时采食量相对较少。
鸡热应激用什么药?如何防止蛋鸡夏季热应激?概述:发现鸡热应激,应及时对其饲养与管理进行调整,以缓解应激。
夏季饲料中的维生素、矿物质极易氧化,变性失效,为了减少热应激,可对鸡应用一些应激预防药和减轻热应激的添加剂进行调整。
鸡热应激用什么药?应用抗热应激添加剂1.镇静剂:热应激时,为减少肌肉不必要的活动和产热量,可使用镇静剂类药物抑制中枢神经的兴奋,使机体活动减少,以减轻热应激的影响。
常用的镇静剂有氯丙嗪、利血平、安定等。
2、电解质:许多试验表明,在饲料、饮水中添加NaHCO3、KHCO3、KCl、NaCl、NH4Cl以及一些酸类化合物的一种或几种可以维护酸碱平衡,缓解热应激造成的危害。
赵芙蓉等(1998)试验,在蛋鸡饮水中添加0.26%和0.34%的KCl,在高温下试验4周,结果表明KCl可降低热应激蛋鸡的冠温、呼吸率和体温,并能提高热应激蛋鸡的产蛋率。
3、维生素C:在热应激时,Vc合成不足,而Vc是合成皮质酮的原料,应激时对皮质酮的分泌增加更加剧了Vc的不足。
因此在饲料中添加Vc可确保鸡体稳定地产生皮质酮,从而提供更多散热所需的能量。
日粮中Vc添加浓度为0.01%~0.04%。
4、维生素E:VE具有保护细胞膜防止氧化作用,高水平VE可降低血浆中的肌酸活酶的活性,对预防热应激有一定效果。
据彭玉麟(1999)报道,给慢性热应激(32℃)的母鸡日粮中添加500mg/kg的VE,1周内可明显抑制应激期间产蛋量的下降,并使应激过后产蛋量得到较快恢复。
5、杆菌肽锌:杆菌肽锌是一种新型的抗生素添加剂,除了预防疾病外,能降低鸡的产热量,对抗热应激也有良好效果。
据张惠元等(1998)试验,在34℃环境中,日粮添加50ppm的杆菌肽锌,比对照组产热量降低9.3%,饲料转化率提高15.9%,提高肉鸡增重10.8%,减少非特异性死亡15.9%。
6、中草药:使用天然中草药中的补虚类药,可增强抵抗力,提高免疫力。
目前应用于鸡抗应激的中草药有黄苓、柴胡、钩滕、地龙、五味子、黄芪、酸枣仁、白术、党参、刺五加、甘草等。
夏季蛋鸡热应激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和防治措施夏季是蛋鸡生产的高温季节,高温天气对蛋鸡的生产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其中最为常见的问题便是热应激。
热应激是指在高温环境下蛋鸡因自身生理调节能力不足而导致的一系列不适应症状,对蛋鸡的生产性能和生存率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就夏季蛋鸡热应激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和防治措施进行详细介绍。
一、热应激的发病特点1. 温度过高:夏季气温高,尤其是在午后时段,鸡舍温度容易超过蛋鸡适宜的生长环境温度,造成蛋鸡无法有效散热,从而导致热应激的发生。
2. 湿度过大:高温季节气候潮湿,饲养环境中大量潮湿的气氛使得蛋鸡皮毛及身体湿度过大,影响了蛋鸡的散热效果。
3. 饲料摄入不足:高温天气下,蛋鸡的饮食量会显著减少,导致蛋鸡体内无法获得足够的能量维持生理功能正常运转。
二、热应激的临床表现1. 呼吸急促:蛋鸡在高温环境下,会出现呼吸急促、开口喘息的症状,甚至出现气喘现象。
2. 羽毛蓬松:高温天气下,蛋鸡为了散热会出现羽毛蓬松,表现为不整洁的外观。
3. 饮水量增加:由于高温导致蛋鸡出汗,身体水分流失较多,因此饮水量明显增加。
4. 产蛋量下降:蛋鸡在遭受热应激的情况下,由于生理机能受损,会导致产蛋量减少,蛋壳质量下降。
三、热应激的防治措施1. 保持饲养环境的通风透气:对于饲养环境进行科学的通风设计,保证鸡舍内外相对温度和湿度适宜。
可以使用电扇、加湿器等设备进行散热降温。
2. 合理安排饲料和饮水供给:在高温季节,对饲料进行适当的降温处理,合理安排饲料供给的时间,保证蛋鸡摄食量。
同时要保证饮水的清洁和新鲜,保证蛋鸡充足的饮水量。
3. 调整光照时间:在高温时段,适当调整光照时间,减少蛋鸡的运动量,降低热应激发生的可能性。
4. 科学添加营养补充剂:在高温季节适当添加维生素C、维生素E等营养补充剂,提高蛋鸡的免疫力和抗热能力。
夏季蛋鸡热应激是蛋鸡养殖中常见的问题,严重影响了蛋鸡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
蛋鸡热应激的营养调控及饲养管理蛋鸡在生长和生产过程中,受到各种应激因素的影响,比如环境温度变化、光照变化、饲料变化等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引起蛋鸡的应激反应,影响到蛋鸡的生长和产蛋性能。
在日常生产中,如何对蛋鸡的应激反应进行有效的营养调控和饲养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一、蛋鸡应激反应的特点1. 对温度的应激反应蛋鸡对温度的适应范围比较窄,当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时,都会对蛋鸡的生长和产蛋性能产生影响。
高温会导致蛋鸡的代谢率增加,消耗能量增加,影响饲料的利用率,降低蛋鸡的生产性能;而低温则会降低蛋鸡的食欲,减缓营养物质的代谢,从而影响蛋鸡的生长和产蛋性能。
2. 对光照的应激反应光照对蛋鸡的生物节律有着重要的影响,蛋鸡对光照的长短、强弱等都会产生应激反应。
光照对蛋鸡的生殖激素分泌、食欲、行为活动等均有一定影响,不良的光照条件会导致蛋鸡的应激反应增加,从而影响蛋鸡的生产性能。
1. 蛋鸡适应应激反应的营养素蛋鸡适应应激反应需要足够的营养物质支持,比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
这些营养物质都对蛋鸡的应激反应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可以降低蛋鸡对应激因素的敏感性,提高蛋鸡的抗应激能力。
2. 合理的饲料配比和添加剂在日常生产中,要根据蛋鸡的生长阶段和环境条件,合理配比饲料,保证蛋鸡各种营养物质的摄入量和比例。
可以适当添加一些抗应激剂,比如氨基酸、微量元素、酶制剂等,来降低蛋鸡的应激反应,提高蛋鸡的生产性能。
3. 饲料的加工和质量控制饲料的加工和质量对蛋鸡的应激反应也有一定影响。
选择适宜的饲料加工工艺,确保饲料的质量和安全性,可以降低蛋鸡的应激反应,提高蛋鸡的生产性能。
1. 规律的饲养管理蛋鸡的饲养管理要保持规律,包括定时定量投喂饲料和饮水、定时清理鸡舍、定期消毒等。
规律的饲养管理可以降低蛋鸡的应激反应,维持蛋鸡的生长和产蛋性能。
2. 安静的饲养环境蛋鸡的饲养环境要保持安静,减少外界噪音和干扰,可以降低蛋鸡的应激反应,提高蛋鸡的生产性能。
夏季蛋鸡热应激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和防治措施随着气温的不断升高,夏季是蛋鸡热应激最容易发生的时期。
热应激是指由于环境温度过高或湿度过大,造成鸡只生理机能紊乱,引发一系列不适应适应反应,最终导致鸡只产蛋量下降、饲料转化率降低、死亡率升高等一系列问题。
对于夏季鸡只热应激的防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夏季蛋鸡热应激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及防治措施进行详细介绍。
一、发病特点1.1 温度过高夏季气温高,光照长,鸡舍内外温差大,鸡只难以正常散热,密度大的鸡舍内气体交换不畅,空气中粪尿氨浓度高,导致鸡只长时间处于高温高湿环境中,出现热应激的机率增加。
1.2 饮水量下降夏季气温高,鸡只大量散热,因而口渴,然而由于气温高、饲料能量密度大、采食减少等原因,导致鸡只减少饮水量,使得鸡只体内水分丧失过快,容易造成蛋壳薄弱、蛋白质含量低等问题。
1.3 饲料转化率下降高温环境下,鸡只整体饲料摄入下降,导致饲料转化率下降,生长速度减慢,产蛋量下降。
1.4 生理机能紊乱高温环境下,机体内液体排泄增加,抗氧化功能下降,胃肠功能紊乱等,导致鸡只整体身体状态不佳。
二、临床表现2.1 呼吸急促鸡只在高温高湿环境中,呼吸急促,口喙张大,长时间保持这种状态易诱发呼吸道感染和呼吸性疾病。
2.2 落巢躲阳鸡只出现热应激时,常常将体重偏大的鸡躲到角落阴凉处,久而久之易造成角落鸡死亡或者角落鸡发生疾病。
鸡只在出现热应激时,饮水量减少,甚至不饮水,导致鸡只处于缺水状态。
2.4 羽毛蓬松由于热应激引起的呼吸急促和饮水减少,导致鸡只羽毛蓬松,整体状态不佳。
鸡只在出现热应激时,由于饲料转化率下降、饮水量减少等因素,导致产蛋量明显下降。
三、防治措施3.1 保持通风夏季是鸡只热应激高发期,为了降低鸡舍内温度,需保持鸡舍通风良好,确保空气流通。
3.2 控制密度在高温季节,需要适当控制鸡只的密度,保障鸡只有足够的空间散热。
3.3 合理供水在高温季节,需保障鸡只有充足的饮水量,供给清洁卫生的饮水器,并及时更换水源,保证鸡只饮水的安全和卫生。
蛋鸡热应激的营养调控及饲养管理1. 引言1.1 背景介绍蛋鸡热应激是指由于环境温度过高导致的蛋鸡身体产热和散热失衡,进而影响蛋鸡的生长、生产性能和健康状态的一种生理现象。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畜禽养殖规模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蛋鸡热应激的问题日益突出,给蛋鸡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蛋鸡在高温环境下易出现呼吸急促、食欲减退、产蛋率下降、蛋品质下降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导致蛋鸡死亡。
如何有效预防和应对蛋鸡热应激成为了蛋鸡养殖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营养调控和饲养管理是有效预防和缓解蛋鸡热应激的重要手段,通过科学合理的营养配方和合理的饲养管理措施,可以提高蛋鸡对高温环境的适应能力,减轻热应激对蛋鸡的危害,保障蛋鸡的生产性能和健康。
深入研究营养调控和饲养管理对蛋鸡热应激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对于提高蛋鸡养殖的效益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蛋鸡热应激的营养调控和饲养管理进行深入探讨,以找到有效的预防和缓解热应激的策略。
通过研究蛋鸡热应激的危害、营养调控和饲养管理对其的影响,我们旨在为养殖户和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提供科学的指导,促进蛋鸡的生产效益和福利水平的提升。
本研究也旨在为未来的研究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深入探讨热应激相关机制,完善热应激的防控策略,推动我国蛋鸡养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解决蛋鸡热应激问题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为促进我国蛋鸡产业的健康发展作出贡献。
2. 正文2.1 蛋鸡热应激的危害蛋鸡热应激是指当环境温度高于蛋鸡适宜的生理范围时,蛋鸡由于无法有效散热而出现身体内部温度过高的情况,导致蛋鸡产蛋率下降、蛋壳质量变差、蛋品质下降、羽毛脱落以及免疫能力降低等一系列危害。
在高温环境下,蛋鸡的进食量减少,导致营养摄入不足,从而影响蛋鸡的生长和产蛋性能。
高温环境下蛋鸡体内代谢增加,会产生过多的热量,容易导致蛋鸡中暑和死亡。
除了直接影响蛋鸡的生产性能外,蛋鸡热应激还会加重蛋鸡的应激反应,造成蛋鸡的生理紊乱,导致蛋鸡行为异常,如啄羽、啄脚、互啄等,进而引发蛋鸡之间的打架和伤害,影响蛋鸡的健康和群体稳定。
夏季预防蛋鸡热应激措施
热应激目前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但通过药物调整或人为改善环境,可降低热应激的反应程度。
全球品牌畜牧网讯:
热应激目前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但通过药物调整或人为改善环境,可降低热应激的反应程度。
鸡发生热应激表现为鸡只伸颈、张口呼吸、翅膀张开下垂、饮水增加、采食量下降、鸡精神萎顿、鸡冠发绀、体温42.5°C以上、蛋鸡软壳蛋和破壳蛋增加。
1、加强通风换气:在鸡舍安装吊扇、风机、空调或排气扇。
房舍要开设天窗,南北窗户应尽量打开。
2、创造适宜的舍外环境:在鸡舍周围种种草绿化,种植植物遮阳,栽爬山虎等攀援类植物以隔热。
屋顶上覆盖草帘。
3、使用抗应激药物:在日粮中添加0.5%~1%的碳酸氢钠及补充维生素C,适量添加氨基酸,可增强鸡体抗应激能力。
4、人工降温:在每日的高温阶段,用低浓度的消毒药进行喷雾2~3次,温度较高时可直接用清水喷于鸡体上,能有效地起到防暑、降温、消毒、清洁环境卫生的作用。
5、在炎热季节,免疫、转群等工作好在早晨或晚上空气比较凉爽时进行。
6、降低饲养密度:避免过分拥挤,以减少鸡舍内鸡体产热总量。
7、供给充足饮水:鸡夏天应注意供给足够的饮水,并经常更换,保持饮水清洁、新鲜。
8、合理调整日粮及饲喂时间:日粮中纤维素含量应减少,能量浓度不宜过高,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含量应相应的适当提高。
改白天饲喂为清晨、傍晚凉爽时饲喂,好使用颗粒料。
9、重视卫生、消毒:鸡舍粪便应经常清扫,集中外运后堆放发酵。
每周对鸡舍消毒一次,坚持每天清洗并消毒水槽一次,结合喷雾降温带鸡消毒。
蛋鸡热应激的营养调控及饲养管理
蛋鸡在高温环境下易受到热应激的影响,进而影响其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
因此,为了保证蛋鸡的生产性能和健康,需要进行营养调控和饲养管理。
1. 营养调控
(1)饮水量的调整:高温环境下鸡体水分的蒸发增加,导致鸡体水分丢失加剧。
饮水量的调整可以适当提高蛋鸡的饮水量,保持鸡体的水平衡状态,增加鸡体的体液储备,减少水分丢失。
(2)蛋白质的供应:蛋白质是蛋鸡生长、繁殖和蛋产量的重要营养物质。
高温环境下可以适当增加蛋鸡的蛋白质供应,以保证蛋鸡正常的生长和蛋产量。
(3)维生素的加强:维生素是蛋鸡生长、繁殖和免疫系统的重要营养素。
在高温环境下,蛋鸡需要更多的维生素来保证其正常的代谢和免疫功能。
因此,可以适当增加维生素的供应。
2. 饲养管理
(1)调整饲料喂养时间:在高温环境下,蛋鸡需要更多的休息时间来适应环境。
可以把饲料喂养时间调整到早、中、晚三次进行,以避免让蛋鸡一次性摄入过多的饲料,造成饲料突然消化造成负荷。
(2)加强通风降温:高温环境下,需要通过通风来降温。
可以采用换气、喷雾等方法进行通风降温。
(3)提供清洁的水源:提供清洁的饮水,可以减少蛋鸡感染病菌的风险。
因此,需要定期更换和清洗饮水器。
(4)避免机械损伤:在高温环境下,蛋鸡的饮水量增加,容易出现腹泻现象,这时蛋鸡会聚集在饮水器周围,如果饮水器不能满足需求,容易发生踩、挤等机械损伤,需要及时调整和更换饮水器。
减少蛋鸡热应激的措施减少蛋鸡热应激的措施蛋鸡在高温环境下容易受到热应激的影响,这会导致鸡只的产蛋量下降,甚至引发疾病。
为了降低蛋鸡热应激的发生,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和饲养条件。
首先,提供适宜的饮水和饲料。
高温环境下的蛋鸡需要更多的水分来维持体温和新陈代谢,因此应确保水源的充足和清洁。
同时,饲料的质量也要保证,以满足鸡只的营养需求。
其次,改善鸡舍的通风和散热设计。
鸡舍应具备良好的通风系统,以保持空气的流通和新鲜度。
可以采用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相结合的方式,确保鸡舍内的空气湿度和温度处于适宜范围。
除此之外,鸡舍的屋顶、墙壁和地面也可以采用隔热材料进行保温,减少外界热量的传导。
同时,合理安排饲养时间和管理方式。
在高温天气下,应尽量避免在中午时段进行饲喂和操作,以减少鸡只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的风险。
在饲养管理方面,应加强对蛋鸡的观察和监测,及时发现有异常的鸡只,并进行隔离和治疗,以防止疾病的扩散。
此外,还可以通过喷淋和湿帘等方式进行降温。
喷淋系统可以在鸡舍内喷洒微细的水雾,以降低空气温度。
湿帘是利用水的蒸发吸热原理,通过将水帘置于通风口或窗户前面,使空气经过水帘时被蒸发的水分吸收热量,从而达到降温的效果。
最后,定期清洁和消毒鸡舍。
蛋鸡的饲养环境应保持干净和卫生,定期清理鸡舍内的粪便和废料,以减少疾病的传播和滋生。
同时,定期进行鸡舍的消毒工作,以杀灭病菌和寄生虫,保持鸡只的健康状态。
总之,减少蛋鸡热应激的关键在于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和饲养管理。
通过合理的通风散热设计、科学的饲养管理和定期的清洁消毒工作,可以有效降低蛋鸡在高温环境下受到的热应激影响,提高产蛋量和鸡只的健康水平。
蛋鸡热应激的营养调控及饲养管理
蛋鸡在生产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应激因素的影响,如气候变化、环境压力、饲养管理
不当等,会导致蛋鸡产蛋率下降、蛋质量不稳定、生长受阻等问题。
为了降低蛋鸡的应激
反应,提高其生产性能,需要对其进行营养调控及饲养管理。
营养调控是减轻蛋鸡应激的重要手段之一。
蛋鸡应激过程中,机体消耗的能量和营养
物质会增加,因此需要适量增加其饲料摄入量,以满足其生理代谢的需求。
应选择高能量、高蛋白质的饲料作为主要饲料,如玉米、豆粕等,以提高蛋鸡的代谢能力和免疫力。
在饲
料中添加一定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如维生素C、维生素E、锌等,有助于提高蛋鸡的抗应激能力。
合理的饲养管理也是降低蛋鸡应激的重要方法。
要保持适宜的温湿度环境,避免温度
和湿度的突变对蛋鸡的影响。
合理的光照管理也很重要,应保持适宜的光照强度和光照周期,以确保蛋鸡的生理功能正常。
保持饲料和水源的清洁、新鲜也是很关键的,应定期清
理饮水器和喂食器,防止食物变质和细菌感染。
蛋鸡应激时期的饲养管理也需要特别注意。
在鸡群进行接种疫苗时,应控制接种密度,避免过度应激;在饲养期间的适时添加益生菌,增强肠道菌群平衡,提高消化吸收能力;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发现病情及时治疗,防止疾病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