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复习 考点08《侵略与反抗》11
- 格式:doc
- 大小:67.50 KB
- 文档页数:6
初中历史侵略与反抗重点知识点初中的历史比较简单,但要想学好却也不容易。
小偏整理了初中历史侵略与反抗重点知识点,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初中历史侵略与反抗重点知识点第1课鸦片战争1940——1942英国发动鸦片战争1942签订中英《南京条约》条约规定:1.割香港岛给英国2.赔偿2100万元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4.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需同英国商定影响:鸦片战争后,我们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1856——1860列强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并与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俄国是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1858《瑷珲条约》,是割占领土最多的条约 1860《北京条约》 1864《勘分西北界约记》 19世纪80年代(1881)《改订条约》影响:太平天国(1851——1864)农民阶级运动领导人为洪秀全第3课收复新疆1865 阿古柏入侵新疆.1876 左宗棠开始进入新疆. 1878 除伊犁外,新疆回到祖国怀抱1884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日本发动甲午战争1895年签订中日《马关条约》条约规定:1.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2.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3.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4.增辟通商口岸等影响: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1 清政府被迫与11个国家签订《辛丑条约》条约规定:1.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税收做担保2.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3.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3.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影响:1.《辛丑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负担2.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3.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4.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初中历史学习方法一、要学会使用好课本初中的历史比较简单,但要想学好却也不容易。
初二历史侵略与反抗知识点讲解《初二历史侵略与反抗》是八年级历史上册的内容这一课讲述了外国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与中国的英勇反抗。
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初二历史侵略与反抗,欢迎大家阅读。
初二历史侵略与反抗必考知识点中英鸦片战争(1840—1842年)(1)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倾销商品。
(2)导火线(直接原因):1839年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侵略者。
(3)虎门销烟的意义: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4)主要经过:1840年6月,英国挑起战争。
1842年8月,英舰开抵南京江面,清政府被迫求和签订《南京条约》。
(5)中英《南京条约》——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主要内容:①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银元③通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④协税——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6)影响: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初二历史侵略与反抗重要知识点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1)根本原因: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2)参战国家: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
(3)主要经过:1856年10月英、法发动,1860年,英、法军队进攻北京,火烧圆明园,俄国趁火打劫,共割占了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
(詳情參照P8表格P9地圖)(4)影响: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
(5)1851—1864年的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领导人:洪秀全起义地点:广西桂平金田村军队;太平军政权名称;太平天国定都:南京改名天京(6)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成立了“洋枪队”,1862年,太平军在慈溪战斗中,击毙了洋枪队头目华尔。
收复新疆为了粉碎英、俄利用阿古柏分裂新疆的阴谋,清政府1875年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进军新疆,左宗棠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收复了除沙俄强占的伊犁地区以外的新疆全部领土。
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学习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
能够完成本单元中(空白处)的基础知识表格。
2、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在规定时间内能够简述近代三大战争的影响。
3、在老师的引领下,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能过完成本单元的基础习题;能叙述出近代中国是如何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能用归纳法来学习历史事件。
【学习难点】:三大条约的内容及影响【学习难点】:注意把中国的发展融入世界的发展中,初步培养透过现象观察本质能力。
【学习过程】:一、基础知识识记侵略大事年表二、我学我用——小试身手(自学小组讨论,完成中考链接题型第一部分选择题)1.2008年8月,第二十九届奥运会在中国北京举行。
130多年前,却有外国军队侵人了北京城并放火烧毁了圆明园。
外国军队是指( )A.英国军队B.英法联军C.法国军队D.八国联军2.某校九年级(4)班的同学搜集反映近代史的影片,供同学们活动课上观看,如果将他们搜集到的影片按所反映主要事件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整理,应该是( )①《火烧圆明园》②《鸦片战争》③《甲午风云》④《林则徐》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④②①③D.④③②①3.“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这两则材料的相同点是( ) A.弘扬开发边疆的献身精神B.盛赞同一位著名历史人物C.歌颂抗击侵略的伟大壮举D.哀悼战死疆场的民族英雄4.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 )A.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打败B.长期闭关锁国的状况被打破C.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D.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5.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
我国政府往往在6月3日开始禁毒宣传月活动。
它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着直接的关系( ) A.虎门销烟B.鸦片战争C.第二次鸦片战争D.太平天国运动6.中日《马关条约》对中国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丧失了1 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C.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D.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7.一家日本企业在征得清政府同意后,在杭州开设了一家工厂。
[键入文字]初三历史中考知识点:侵略与反抗复习既是继续学习新知识的调整期,也是补缺补差的挽救期和巩固提高的非常时期。
历史网为大家整理了初三历史中考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鸦片战争(1840.61842.8)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变中国为英国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
2、林则徐禁烟原因: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1)鸦片走私,白银大量外流,加剧中国的贫弱;(2)鸦片摧残吸食者体质。
措施:派人暗记密查,缉拿烟贩;强迫外商交出鸦片;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
3、虎门销烟及意义:1839.6.3,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全部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4、鸦片战争的史实:1840 年6 月,英国舰队开到广东海面进行挑衅,鸦片战争爆发。
1841 年初,英军占领香港岛。
5、《南京条约》的签订:1842.8 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
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 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6、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01860.10)1、主要侵略者:英法联军帮凶:美、俄两国2、火烧圆明园:1860 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争先恐后,掠夺珍宝。
抢不走的东西他们就砸碎。
为了掩人耳目,他们又放火烧毁了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
1。
初中历史会考知识点清单:侵略与反抗
中考频道在考试后及时公布各科中考试题答案和中考作文及试卷专家点评,请广大考生家长关注。
时光飞逝,暑假过去了,新学期开始了,不管情愿与否,无论准备与否,我们已走进初三,走近我们的梦!祝愿决战2014中考的新初三学员能加倍努力,在2014年中考中也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侵略与反抗
一、五次侵华战争
1、鸦片战争:1840.6—1842.8 ,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0—1860.10 ,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程度进一步加深。
【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扩大?】
从战争的过程看:①、侵略国家与签订条约国家增多。
②、侵略时间延长及范围扩大。
鸦
片战争历时两年,主要在长江以南沿海地区;第二次鸦片战争持续四年之久,从沿海地区一直深入到北京。
从危害和影响来看: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
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3、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 ,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
5、日本法西斯侵华战争(抗日战争):
①、1931—1937年,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发动局部侵华战争。
②、1937—1945年,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中考历史复习:侵略与反抗一、鸦片战争1.林则徐虎门硝烟背景: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带来巨大危害过程:1839、6,缉拿烟贩,缴获鸦片110多万千克,在广州虎门海滩销毁意义: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2.中英《南京条约》1842、8内容:割地;赔款;开埠通商;协定关税影响: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860年2.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总共150多万平方公里) 1858年《爱珲条约》: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1860年《北京条约》: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约40万平方公里领土1864年《勘分西北界约记》: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44万多平方公里领土19世纪80年代《改订条约》以后五个勘界议定书:西北部7万多平方公里领土3.太平军抗击洋枪队1860、8,青浦战役,太平军大败洋枪队华尔1862年,慈溪战役,击毙洋枪队头目华尔4.左宗棠收复新疆原因:19世纪60年代,中亚地区浩罕汗国阿古柏入侵新疆,1871年俄国出兵侵占伊犁,中国西北边疆出现危机。
经过:1875年,左宗棠进军新疆讨伐阿古柏。
1881年中俄双方签约,中国收回伊犁5.新疆建省:1884年1.《马关条约》1895年李鸿章伊藤博文内容:①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彭湖列岛给日本;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③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④增辟通商口岸等影响: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2.致远舰管带邓世昌:黄海大战民族英雄邓世昌1.经过:1900年6月,为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联军两千多人,由天津向北京进犯。
夺取大沽炮台,又攻占了北京。
2.《辛丑条约》内容:①经济上,清政府赔偿白银亿两,以海关税收作保;②政治上,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③军事上,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④外交上,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20XX年中考历史侵略与反抗知识点总结侵略与反抗一、五次侵华战争1、鸦片战争:—,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北京条约》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进一步加深。
3、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 ,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5、日本法西斯侵华战争(中国的抗日战争):①1931—1937年,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发动局部侵华战争。
②1937—1945年,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二、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归类1、割地:①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
②俄国通过《瑷珲条约》《北京条约》等割去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
③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去台湾、澎湖列岛等。
2、赔款①《南京条约》赔款2100万元②《马关条约》赔款2亿两白银③《辛丑条约》赔款亿两白银3、开埠通商①《南京条约》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口通商权。
②《马关条约》开放沙市、重庆(最西端)、苏州、杭州为商埠。
4、攫取中国的特权①《南京条约》:规定了协定关税权。
②《马关条约》:日本首先取得开设工厂的特权。
③《辛丑条约》:列强取得对中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的完全控制权5、有突出特征的条约①《南京条约》: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②《瑷珲条约》:割地最多(六十多万平方公里)。
③《马关条约》:开设工厂,最能体现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资本输出的特点④《辛丑条约》:赔款最多;体现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三、列强侵华罪行1、两次洗劫北京:①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并焚烧圆明园。
②八国联军侵华期间,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2、镇压中国人民革命:①成立“洋枪队”(华尔),镇压太平天国运动;②组成八国联军,镇压义和团运动;③抗战胜利后,美国扶蒋反共3、制造大屠杀:①甲午中日战争期间,1894年日本制造了旅顺大屠杀;②抗日战争期间,1937年日本制造了南京大屠杀。
专题一、侵略与反抗归类一:列强侵略一、列强侵华过程:第一阶段(19世纪中期):侵略中国的有英、法、美、俄等国,其中,英国是这一时期侵华的最主要国家。
列强通过武力打开中国的门户,目的是开拓中国市场,主要侵略形式是商品输出。
第二阶段(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美、自、德在华势力发展迅速。
列强侵华形式发生变化。
在经济上,由原来的商品输出为主转变为资本输出为主;在政治上,先是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继而"以华治华",中国民族危机加深。
第三阶段(20世纪一二十年代):列强破坏中国革命,扶持北洋军阀,加紧侵略中国,侵略中国的主要国家是美、日,在一战中暂时形成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
第四阶段(1931-1945):1931年日本为摆脱经济危机,趁中国内战之机侵略东北,1937年又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妄图把中国变成日本独占的殖民地。
中国人民打败了日本侵略者。
第五阶段(1945-1949):美国推行“扶蒋反共”的政策,帮助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妄图把中国变成美国的殖民地。
中国人民经过革命战争,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赶走了帝国主义侵华势力。
第六阶段(1949年以后):新中国成立后,美国继续坚持与中国人民为敌的立场,对中国政治孤立,军事威胁,经济封锁,妄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之中。
侵朝、侵越威胁中国,舰队进驻台湾海峡阻挠中国统一。
二、五次侵华战争1.鸦片战争:1840.6-1842.8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0-1860.10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进一步加深。
3.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4.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1900-1901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
5.日本法西斯侵华战争:1931-1945 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①1931-1937年,日本发动的局部侵华战争。
②1937-1945年,日本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三、突出特征的条约《南京条约》: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专题二侵略与反抗一、鸦片战争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为了打开中国市场2.《南京条约》的签订: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
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3.反抗:林则徐虎门销烟,关天培战死在炮台上。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爆发的根本原因: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2.主要侵略者:英法联军3.火烧圆明园: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掠夺珍宝。
并放火烧毁了圆明园。
4.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1)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
(2)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割占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
5.反抗:太平军抗击洋枪队在浙江慈溪的战斗中击毙华尔,严惩了洋枪队。
6.左宗棠收复新疆(1)1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
1878年,清军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区。
(2)19世纪80年代初,中俄两国签约,中国收回伊犁。
为加强西北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根据左宗棠建议,1884年在新疆设立行省。
三、甲午中日战争1.《马关条约》李鸿章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
主要内容: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增辟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等。
2.影响:《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3.反抗:黄海大战邓世昌壮烈牺牲。
四、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时间:1900年6月;2.《辛丑条约》:清政府赔款白银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考点08 侵略与反抗
【考点扫描】
1.鸦片战争
2.第二次鸦片战争
3.甲午中日战争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5.列强侵华罪行与不平等条约
6.左宗棠收复新疆
【真题演练】
1.(2016•齐齐哈尔)在中国近代史上,外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包含“割香港岛给英国”的内容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2.(2016•资阳)下列四部反映晚清历史的影视,按历史事件的发生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末代皇帝》②《鸦片战争》③《甲午风云》④《火烧圆明园》
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③④①②
D.④①②③
3.(2016•南昌)美国前副总统华莱士说:“左宗棠是近百年史上世界伟大人物之一,他将中国人的勇武精神展现给俄罗斯人,给整个世界.”华莱士评述左宗棠的历史事件是()
A.创办福州船政局
B.收复台湾
C.创办轮船招商局
D.收复新疆
4.(2016•重庆)海关是国门的钥匙.1891年3月1日,重庆海关在朝天门附近正式开关征税,这标志着()
A.重庆正式开埠
B.英国打开了重庆乃至四川的大门
C.列强开始在重庆开设租界
D.日本的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
5.(2016•青岛)1902年2月,《泰晤士报》驻北京记者莫理循说过:“我们在‘暴乱’中并无所失.而事实上我们的威信大增,我们敢肯定地说,多少年来我们在北京或在中国的地位,从未像今天这样高.我们与清朝官员的联系从未像今天这样密切.”他们的感慨源
于()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北京条约》的签订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辛丑条约》的签订
【复习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陈旭麓先生评价鸦片战争时这样说:“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一步。
”对这句话理解有误的是 ( )
A.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的开端
B.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从古代过渡到了近代
C.中国是被迫走进近代历史的
D.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2.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列对这一社会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形式上独立,实际上被帝国主义间接统治
B.政治上是半殖民地的,经济上是半封建的
C.“半殖民地”是指丧失了部分的国家独立自主权
D.“半封建”是指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
3.在北京西郊,有一片废墟,至今仍然保留在那里,它用自己的无声痛斥着150年前那帮强盗的罪行。
“那帮强盗”是指()
A.英国侵略者
B.英法联军
C.日本侵略者
D.八国联军
4.有人说,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下列各项中,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A.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C.列强获得大量赔款
D.英法联军洗劫并焚毁北京圆明园
5.新疆是我国的西北大门,它的得失不仅关系到我国的主权,更维系着国家的安全。
“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
”“时事之宜筹,谟谋之宜定者,东则海防,二者并重。
”这反映了左宗棠()
A.“扶起东边倒却西边”的防务思想
B.“扶起西边倒却东边”的防务思想
C.强调东南海防重要,放弃西北塞防的防务思想
D.主张“海防”、“塞防”并重的防务思想
6.近代中国被迫与列强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其中19世纪90年代与19世纪40年代的不平等条约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
A.割占中国领土的面积扩大
B.开放的通商口岸深入内地
C.索取中国赔款的数额加大
D.列强获得对华资本输出的特权
7.下面是几位同学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讨论。
其中,表述与史实不符的是()
A.小华:黄海大战中牺牲的邓世昌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B.小李:战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使台湾人民饱受了日本50年的殖民奴役
C.小林:战争爆发于1895年
D.小王: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8.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侵略者纷至沓来,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以下对条约的分析正确的是 ( )
①《南京条约》使列强的侵略由沿海深入内陆②《马关条约》打击了中国民族工业③《辛丑条约》使清王朝的内政外交受洋人控制④三个条约的签订都使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A. 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②③④
9.近代前期,中国的对外战争多以失败告终,从历史发展的趋势而言,这突出表明了()
A.战争的性质决定战争的胜负
B.政府的决策是战争胜负的关键
C.综合国力的强弱决定战争的结局
D.腐朽的社会制度不敌先进的社会制度
10.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有一块汉白玉浮雕的内容如图,显示的中国近代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
A.虎门销烟 B.太平天国运动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材料:
材料一:“由于中国人民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使他们受到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
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马克思曾说英国的大炮首先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
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之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旧制度解体的过程。
请回答:
(1)材料一中“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是指那三次战争?举出二例“反入侵”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和事件。
(2)材料二中“英国的大炮首先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旧制度”是指什么制度?
(3)结合以上的史料,说说你的感悟。
12.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请仔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禁烟的消息传到英国,英国上下大为震动。
……英国女王决定对中国发动一场“贸易战争”。
……一纸战败条约大大地改变了中国社会。
——摘自《中国近代史史料专辑》(卷49)材料二清政府派李鸿章到日本马关,与日本内阁总理大臣伊藤博文举行谈判。
日本诱逼李鸿章在早已拟定的条约文本上签字,蛮横地表示“但有允、不允两句话而已。
”清政府被迫全部接受了日方提出的条件。
材料三中国赔偿白银4.5亿两;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请回答:
(1)材料中的“贸易战争”具体指的是什么战争?“一纸战败条约”是如何“大大地改变了中国社会”的?
(2)某些西方历史学家称这场战争是“通商战争”,认为这场战争是英国力图维护正常贸易而进行的。
你赞成这种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
(3)材料反映的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签订的情况?该条约中对中国民族工业影响较大的内容是什么?
(4)材料三条约的签订,有何影响?
考点08参考答案
【真题演练】
1.A
2.B
3.D
4.A
5.D
【复习检测】
1.D
2.B
3.B
4.D
5.D
6.D
7.C
8.C
9.D 10.A
11.(1)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鸦片战争中关天培在虎门奋勇杀敌,以身殉国,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李秀成率领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2)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封建制度.(3)中国人民不畏强暴、富于反抗精神,落后就要挨打等.
12.(1)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不赞成.鸦片战争是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侵略战争,并不是为了维护正常的贸易.
(3)《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
(4)使国完全沦为半殖中民地半封建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