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浙江中考《历史与社会》考点15:夏到清王朝更替
- 格式:ppt
- 大小:1004.00 KB
- 文档页数:12
中考历史总复习考点梳理《夏商周的更替》一、开场小段子同学们,咱们今天要来聊聊历史上的“接力赛”——夏商周的更替!这可不是简单的你追我赶,而是三个朝代在历史的赛道上轮流闪耀、接力前行。
准备好,一起开启这段精彩纷呈的“接力赛”回顾吧!二、考点梳理1. 夏朝的建立与特点建立者:大禹的儿子启,他打破了禅让制,开启了家天下的局面。
特点: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标志着从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的转变。
它的政治中心是阳城,国家机构初具规模,有了专门的军队、刑法和监狱。
笑点插入:启同志可真是个“有野心”的人,直接就把禅让制给“砸”了,开启了家族传位的先河。
不过,这也使得我们的历史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了!2. 商朝的建立与特点建立者:商汤,他推翻了夏朝的最后一位君主桀,建立了商朝。
特点:商朝的政治中心是亳,后来迁都至殷(今河南安阳)。
商朝的文化非常繁荣,尤其是甲骨文和金文,成为了我们今天研究商朝历史的重要资料。
笑点插入:商汤同志可真是个“会搬家”的皇帝,不仅建立了商朝,还多次迁都。
不过,这也使得商朝的文化更加多元、更加包容了!3. 周朝的建立与特点建立者:周武王,他联合其他部落推翻了商朝,建立了周朝。
特点: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其中西周实行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各地的统治。
同时,周朝还制定了严格的礼仪制度,形成了“周礼”,为后世的儒家思想奠定了基础。
笑点插入:周武王可真是个“团结友军”的高手,不仅联合了其他部落推翻了商朝,还实行了分封制,让各地的诸侯都乖乖听话。
不过,这也让周朝的统治更加稳固、更加长久了!4. 夏商周的更替规律从夏朝到商朝,再到周朝,这三个朝代的更替都遵循了一个规律:那就是“得民心者得天下”。
每个朝代的兴起都是因为统治者能够顺应民心、得到人民的支持;而每个朝代的衰亡也都是因为统治者失去了民心、引发了人民的反抗。
笑点插入:看来,“得民心者得天下”这句话可不是说着玩的!同学们,如果你们将来想要成为领导者或者政治家的话,可得好好学学这个规律哦!三、课堂小结好啦,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回顾了夏商周的更替这段历史。
浙江中考社会知识点归纳
1.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与文化:
-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
-秦汉的中央集权制度与地方自治制度
-中国古代文化的代表性发展与成就,如诗词文学、科技发明、建筑艺术等。
2.中国封建社会的特点与问题:
-中国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如皇帝、贵族、士绅、农民等
-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体制,如农耕经济、手工业、商业等
-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问题,如农民起义、民族问题等。
3.世界古代文明的典型代表:
-印度河流域的哈拉普文明与摩亨佐罗文明
-埃及的金字塔与法老文明
-美索不达米亚的苏美尔文明与巴比伦文明
-希腊的城邦制度与雅典民主
4.中国的地理与人口:
-中国的地理位置、边境与海洋
-中国的自然地理景观、河流与山脉
-中国的人口与人口问题,如人口分布、人口结构、人口迁移等。
5.中国的历史事件与人物:
-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战争与战役,如平定董卓、抗击倭寇等
-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政治事件,如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等
6.中国的政治制度与社会制度:
-中国的政治体制
-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如公有制经济、计划经济等
-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如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
7.当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中国的对外政策,如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带一路倡议等
-中国的对外贸易与对外投资,如大量出口、海外投资等
-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与竞争,如美国、俄罗斯、欧盟等。
以上仅为浙江中考社会知识点的大致归纳,具体的内容还需要根据教材和考试大纲进行详细的学习和复习。
同时,还需要关注当前社会热点事件和重大历史事件,了解并分析其背后的背景与原因。
朝代起讫年代都城今地开国皇帝夏朝约前2070-1600年安邑山西夏县禹商朝约前1600-1046年亳河南商丘汤周西周约前1046-771年镐京陕西西安周武王姬发东周前770-256年洛邑河南洛阳周平王姬宜臼春秋前770-476年战国前475-221年秦朝前221-206年咸阳陕西咸阳始皇帝嬴政汉西汉前202-公元8年长安陕西西安汉高祖刘邦新朝 9-23年王莽东汉 25-220年洛阳河南洛阳汉光武帝刘秀三国魏 220-265年洛阳河南洛阳魏文帝曹丕蜀汉 221-263年成都四川成都汉昭烈帝刘备吴 222-280年建业江苏南京吴大帝孙权晋西晋 265-316 洛阳河南洛阳晋武帝司马炎东晋 317-420 建康江苏南京晋元帝司马睿十六国 304-439南朝宋 420-479 建康江苏南京宋武帝刘裕齐 479-502 建康江苏南京齐高帝萧道成梁 502-557 建康江苏南京梁武帝萧衍陈 557-589 建康江苏南京陈武帝陈霸先北朝北 386-534 平城山西大同魏道武帝拓跋珪魏洛阳河南洛阳东魏 534-550 邺河北临漳魏孝静帝元善见西魏 535-556 长安陕西西安魏文帝元宝炬北齐 550-577 邺河北临漳齐文宣帝高洋北周 557-581 长安陕西西安周孝闵帝宇文觉隋朝 581-618 大兴陕西西安隋文帝杨坚唐朝 618-907 长安陕西西安唐高祖李渊五代十国 907-960后梁 907-923 汴河南开封梁太祖朱晃后唐 923-936 洛阳河南洛阳唐庄宗李存勖后晋 936-946 汴河南开封晋高祖石敬瑭后汉 947-950 汴河南开封汉高祖刘暠后周 951-960 汴河南开封周太祖郭威宋北宋 960-1127 开封河南开封宋太祖赵匡胤南宋 1127-1276 临安浙江临安宋高宗赵构辽国 907-1125 皇都辽宁辽国耶律阿保机大理 937-1254 太和城云南大理西夏 1038-1227 兴庆府宁夏银川元昊金 1115-1234 会宁阿城(黑)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中都北京开封河南开封(注:1206年元太祖建立蒙古帝国;1271年元世祖至元8年改国号“元”;1279年统一中国)元朝 1206-1368 大都北京元世祖忽必烈明朝 1368-1644 北京北京明太祖朱元璋清朝 1616-1911 北京北京皇太极(注:1616年清太祖建立后金;1636年清太宗于崇德元年改国号“清”;1644年定鼎中原)中国古代朝代更替公元前21世纪,禹传位于自己的儿子启,突破“禅让制”的传统,代之以“家天下”的王位世袭制,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家“夏”。
初中历史中的朝代兴衰知识点梳理历史是一面镜子,通过它我们可以了解过去的发展和变迁,而朝代兴衰则是历史的一部分。
在初中历史学科中,我们需要掌握各个朝代的兴衰原因、影响以及历史背景等内容。
本文将对初中历史中的朝代兴衰知识点进行梳理。
一、夏商周时期夏商周是中国历史上的初期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
夏代是中国建立个中文明的阶段,由夏禹建立。
夏代兴盛的原因有两个:首先,夏代实行了土地制度,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其次,夏代建立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制度,使得社会有序运转。
然而,夏代后期的兴衰则是因为夏王室腐败、统治不力,使得社会不稳定,最终导致夏王朝被商朝所代替。
商代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统一的朝代,标志着中国从部落社会向国家社会的过渡。
商朝的兴起主要归结于两个原因:一是中原地区气候条件逐渐改变,农业得到了发展,人口增加,社会逐渐巩固;二是商王朝使用青铜器提升了他们的社会地位,使得商朝的政治和文化得到了提升。
商朝的衰落则是由于王权过于集中导致贵族势力削弱和统治不善,再加上周武王的起事,最终导致商王被周朝所灭。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朝代之一,可以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
西周时期是周文王、周武王在领导下建立的,它取得了商朝的胜利,并且采取了分封制来巩固周朝的统治。
周朝在农业、手工业、商业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被后世称为中国古代文明的鼎盛时期。
但是,东周时期逐渐出现了分封制的衰落,封建领主的权力不断膨胀,导致分封制度的失效。
在分封制度衰竭的背景下,周天子的权威开始削弱,诸侯国分裂局势越来越严重,这最终导致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到来。
二、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而复杂的时期,这段时期的兴衰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
早期的春秋时期是封建制度的混乱阶段,分封制度的腐败使得大夫阶层崛起,政权逐渐被地方势力所取代。
中期的春秋时期是霸权国家崛起的时期,以齐国、晋国、秦国和楚国为代表,他们通过战争和外交手段扩张和维持自己的势力范围。
2020年中考历社复习专题11:王朝的更替一、单选题1.关于中国古代朝代更替叙述不正确的是()A. 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B. 在商部落首领桀的带领下,于公元前1600年前后灭夏建商C. 牧野之战是武王伐纣的决胜战D. 通过夏商周的更替可以认识民心的重要性2.下图为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某一片断。
图中①②③代表的朝代分别是()A. ①蜀;②东晋;③金B. ①东汉;②南宋;③隋C. ①蜀;②东晋;③隋D. ①蜀;②西夏;③元3.根据《中国朝代更替示意图》,回答9-10题。
(1)根据朝代的时间和更替顺序,与图中Ⅲ对应的朝代是( )A.秦朝B.隋朝C.北宋D.元朝(2)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
下列对不同朝代共同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Ⅰ和Ⅱ——都是结束分裂的朝代②Ⅰ和Ⅲ——都是国家统一的朝代③Ⅱ和Ⅳ——都是汉族建立的王朝④Ⅲ和Ⅳ一一都是政权分立的时期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下图是某同学制作的中国古代朝代更替表(部分),空白处政权的建立者是( )A. 刘邦B. 刘秀C. 刘备D. 刘彻5.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
与下图中①②③对应的朝代是()中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局部)A. 商朝、秦朝、三国B. 隋朝、唐朝、元朝C. 商朝、唐朝、明朝D. 秦朝、唐朝、十六国6.关于中国古代朝代更替叙述不正确的是()A. 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B. 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220年曹操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C. 581年北周大臣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
D. 唐太宗李世民的统治时期历史上被称为“贞观之治”,他不是唐朝的第一位君主。
7.归纳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
以下是某同学制作的朝代更替表的一部分,空框中应填的是()A. 西周、春秋B. 春秋、战国C. 西周、东周D. 东周、西周8.下图为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片断摘录。
中考历史备考重要朝代及事件整理古代中国的历史上,存在着许多重要的朝代以及重大的历史事件。
对于备考中考历史科目来说,了解并掌握这些重要朝代及事件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历史发展。
下面将对一些中考历史备考中至关重要的朝代及事件进行整理。
一、夏朝(约公元前21世纪-约公元前16世纪)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被视为“华夏族”的始祖。
尽管夏朝的确切起讫时间存在争议,但在中考历史考试中,通常会将夏朝作为第一个被考察的朝代。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历史的开始,同时也是中国文明的开端。
二、商朝(约公元前16世纪-约公元前11世纪)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其迄今发现的实物、文字等资料使得我们能够对商朝的历史有更为详实的了解。
商朝的时期,中国进入了青铜时代,商王掌握了政治和经济的大权。
商代的王朝灭亡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更替。
三、周朝(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256年)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三个朝代,也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朝代之一。
周朝被分为两个时期,即西周和东周。
西周时期,周王为周天子,实际掌握大部分权力;东周时期,权力逐渐分散到各诸侯国。
中考历史备考中通常重点考察的是周朝的分封制度以及春秋战国时期的变局。
四、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朝代。
在中考历史备考中,秦朝往往是重要的考察对象。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起了中央集权的制度,设置郡县制度,推行统一的法律和文字。
秦朝的统一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了封建社会。
五、汉朝(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一个朝代,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朝代之一。
在中考历史备考中,汉朝通常成为重点考察对象。
汉朝的统治者大力推行儒家思想,同时实行科举制度,充分发展了中央集权制度。
公元2世纪至公元3世纪的黄河流域发生的黄巾起义也是汉朝历史中的重大事件。
六、唐朝(618年-907年)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朝代,被视为中国封建时代的鼎盛时期。
初中历史朝代变迁知识点全面总结中国历史悠久而辉煌,包含了众多朝代的兴衰更替。
了解历史朝代的变迁对于我们认识中华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全面总结初中历史朝代变迁的知识点。
一、夏、商、周夏、商、周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三个朝代,被称为“三皇五帝”。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其统治者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其繁荣时期以青铜器制作和商代文化为特征。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三个朝代,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其最重要的贡献是对中国历史上的封建制度和礼制的建立与发展。
二、春秋战国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变革时期,标志着中国古代社会从封建社会向一个分裂割据的时代转变。
春秋时期持续了约250年,战国时期持续了约230年。
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人物有孔子、老子、墨子等众多思想家和政治家。
这一时期的变革和战乱奠定了中国未来统一的基础。
三、秦、汉、三国秦、汉、三国是中国历史上的统一与分裂时期。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以秦始皇为首的国君实施了一系列大规模的变革政策,如统一文字、度量衡等。
汉朝是秦朝灭亡后的一个朝代,又被称为西汉和东汉,其统治者为刘邦、光武帝等,并以丰富的文化和科技成果而闻名。
三国时期是在东汉末年的政治混乱中出现的,三国分别是魏、蜀、吴,由曹操、刘备、孙权为代表。
四、南北朝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南北政权更迭的时期,分为南朝和北朝两部分。
南朝主要是指刘宋、南齐、梁、陈四个朝代,而北朝则指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北隋、北唐七个朝代。
南北朝时期的文化交融使得南方更加重视文化教育,而北方则更加偏向战争与统一。
五、隋、唐、五代十国隋唐是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隋朝统一了南北朝,而唐朝则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朝代之一。
唐朝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展达到了巅峰,被誉为“盛世”。
五代十国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动荡时期,指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以及十国(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前蜀、后蜀、南吴、北汉)的政权。
[键入文字]
2015—2016 年中考历史知识点之夏商西周奴隶制王朝
学习是一个边学新知识边巩固的过程,对学过的知识一定要多加练习,这样才能进步。
因此,精品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了中考历史知识点,供大家参考。
1、约公元前21 世纪,禹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
这表明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通过推举选出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叫禅让制)。
2、约公元前16 世纪,汤灭夏建立了商朝。
商朝时盘庚迁都至殷并使统治稳定下来。
3、商朝制造的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青铜器。
(记熟书P12 的司母戊鼎图) 湖南宁乡出土的四羊方尊是青铜器中的精品。
4、约公元前11 世纪,周武王发兵灭亡了商朝建立了西周。
5、西周实行分封制,春秋时期,分封制开始瓦解。
战国时期,分封制逐渐被郡县制取代。
秦时实行中央集权制。
唐三省六部制,唐朝以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为中央政府最高统治机构。
元朝的中央和地方机构:中央实行一省制:元朝废除三省,设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设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构,同时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地方实行行省制:除河北、山西、山东由中书省直接管理外,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中考历史知识点,还满意吗?相信大家都会仔细阅读,加油哦! tips:感谢大家的阅读,本文由我司收集整编。
仅供参阅!
1。
初中年代史朝代更替知识点归纳中国历史悠久,千百年间,经历了众多朝代的更迭和演变。
在初中年级的历史学习中,我们需要了解和掌握这些朝代更替的基本知识点,以便更好地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和演进。
1. 夏、商、周夏朝、商朝和周朝被称为三代之“初”,是我国最早的三个朝代。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商朝是上古历史中一个重要的朝代,周朝是中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的封建王朝。
2. 秦朝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中央集权国家。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结束了长期的战国纷争,统一了中国北方,建立了统一的法制、度量衡等制度。
3. 汉朝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朝代之一,分为西汉和东汉两个时期。
西汉时期,汉武帝推行的文景之治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东汉时期,曹操、刘备等英雄人物的出现,显示了当时政治和社会的动荡。
4. 三国三国指的是魏、蜀、吴三国时期。
曹操建立魏国,刘备建立蜀国,孙权建立吴国。
这一时期的历史,以“英雄豪杰”为特点,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民族英雄和著作。
5. 隋朝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中央集权国家,隋文帝杨坚统一南北后建立,隋炀帝杨广建立大运河以加强国家经济和交通。
隋朝的统一国家政权划时代地影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
6. 唐朝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朝代之一,也是封建王朝中政治最为稳定的时期。
唐朝时期,经济繁荣,文化繁盛,丝绸之路贸易达到顶峰,被称为“开元盛世”。
7. 五代十国五代指辽、后晋、后汉、后周和北宋五个朝代,十国指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南唐、南汉、南赵、吴越和闽十个地方政权。
五代十国时期,中国出现了多个割据政权,政局动荡不安。
8. 宋朝宋朝分为北宋和南宋两个时期。
北宋时期,中国经济和文化进入了一个高峰期,有很多重要的科技发明和文学作品。
南宋时期,面临金朝的入侵和政权动荡。
9. 元朝元朝是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建立的第一个封建王朝,是蒙古族的政权。
元朝时期,中国领土大幅扩张,但由于过多征收苛捐杂税和民族压榨,引发了许多起义和抗争。
第二篇:社会变迁与文明演进专题二中华文明的传承与中国古代历史进程考点14:知道百家争鸣及其对早期中华文明形成的重要作用(a)(考试要求:了解,教材链接:历史与社会八上P15-17)考点15:列出夏朝到清代王朝更替的时序,展现中华文明绵延不断的基本脉络(a)(考试要求:了解,教材链接:历史与社会八上P123)主备人:陈梓菡审核人:罗蒙上课时间:____________学习目标:1.知道百家争鸣及其对早期中华文明形成的重要作用2.能够列出夏朝到清代王朝更替的时序3.知道中华文明延绵不断的传承过程【课堂导学】考点14:知道百家争鸣及其对早期中华文明形成的重要作用(a)考点15:列出夏朝到清代王朝更替的时序,展现中华文明绵延不断的基本脉络【课堂练习】一、选择题1.易中天先生在《百家讲坛》讲述诸子百家时,将某一学派的思想主张概括为“构建理想社会:平等、互利、兼爱”。
这一学派最可能是()A.儒家B.法家C.道家D.墨家2.下列主张属于“百家争鸣”的局面中儒家学派的是()A.“无为”B.“仁C.“法与时移”D.“兼爱”、“非攻”3.提出“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观点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是()A.孔子B.老子C.墨子D.韩非子4.以下主张与中国古代思想家匹配正确的是()A.“兼爱”“非攻”——老子B.“仁”者,爱人——墨子C.“无为”“仁政”——孔子D.“民贵”“君轻”——孟子5.有学者认为:“孔子之道,远传于四域之外,东经朝鲜……”外国朋友要了解“孔子之道”可以参阅()A.《韩非子》B.《道德经》C.《论语》D.《墨子》6.《史记》记载:“武王……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
封尚父于营丘,曰齐。
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
封召公奭于燕。
”这反映的是 ( )A.武王伐纣B.西周分封制C.春秋争霸D.战国七雄。
2016中考历史知识点:夏、商、西周的兴亡一、夏朝的兴衰1.禹死后,把王位传给他的儿子启,使世袭制度代替禅让制,“家天下”取代了“公天下”。
2.约公元前1600年,汤战胜桀,夏灭商建。
公元前1046年,商、周在牧野大战。
商灭,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又称镐京,历史上叫西周。
二、西周的分封制1.目的: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
2.内容: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3.作用: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2016中考历史知识点:春秋战国的纷争一、春秋争霸1.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2.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号令,逐步成为春秋第一霸主。
3.公元前7世纪后期,晋楚双方城濮大战后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
百年后,楚庄王做了中原霸主。
二、战国七雄1.战国七雄按东南西北到中间的顺序排列为齐、楚、秦、燕、赵、魏、韩。
2.发生于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决定性战役是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使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挡秦国。
2016中考历史知识点:大变革的时代一、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1.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制度瓦解时期,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制度的形成时期。
2.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是指牛耕。
牛耕:最迟春秋末年使用,战国推广。
铁农具:春秋出现,战国推广。
二、著名的都江堰战国时期,李冰为秦国修筑的都江堰是举世闻名的防洪灌溉工程。
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三、商鞅变法1.时间、地点:公元前356年,秦国。
2.内容: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②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③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3.作用: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了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增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初中历史朝代演变知识点总结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更替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在初中历史学习中,了解历代的朝代演变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对不同朝代的认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轨迹。
本文将对初中历史朝代演变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1. 夏、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时期在中国历史上,夏商西周是先秦时期中国历史的起点。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商朝是第一个有世袭制度的朝代,而西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封建制度的朝代。
东周时期,封建制度进一步加强,出现了分封制度和宗法制度。
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动荡的时期,诸侯国争霸,出现了一系列著名的思想家和学派。
2. 秦汉时期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建立了秦朝,标志着封建时代到帝制时代的过渡。
秦朝实行了高度集权的制度,做出了许多重要的改革。
但秦朝的统治时间很短暂,随后陷入内乱,东汉建立,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了汉朝时期。
东汉时期,中央集权逐渐削弱,地方豪强割据,导致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黄巾起义及三国时期。
3. 魏晋南北朝三国分裂后,中国进入了魏晋南北朝时期。
这一时期,中央政权在南北之间多次转移,社会动荡不安。
南北朝时期,佛教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并深入社会,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4. 隋唐五代隋朝统一了中国,建立了大运河等重大工程,而唐朝则是中国历史上最庞大和繁荣的朝代之一。
唐朝时期,经济繁荣、文化繁荣,与外国进行了广泛的贸易和文化交流。
五代时期,中国处于五个割据的政权时期,这一时期动荡不安。
5. 宋元明清时期宋朝时期,中国文化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文化思想家和科学家,如欧阳修、苏轼和朱熹等。
而元朝则是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政权,实行了严格的民族政策。
明朝时期,中国重新统一,成为一个官僚集权制国家。
清朝建立后,实行了满族政权,清朝统治了近300年。
以上是中国历史的一些朝代演变的主要知识点,它们代表了中国历史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个朝代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影响。
了解这些历史知识,不仅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轨迹,还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历史的变革和演进对社会的重要影响。
中考历史八大知识点总结一、夏商周三代的更替1. 夏朝夏朝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个朝代,传说是由大禹建立的,历时约470年。
夏朝是中国的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夏代的主要城市在今天的陕西渭河流域。
2. 商朝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真正的朝代,建立于约公元前1600年,在黄河中游地区兴起,至公元前1046年,历时约550年。
商朝实行的是王朝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的封建王朝。
商朝的疆域主要在黄河中游地区。
3. 周朝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三个朝代,继商朝而起,在公元前11世纪至前256年,历时约800年。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把中国大部分地区统一起来的朝代,周代的王权非常强大,周朝实行的是封建制度.二、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1. 春秋战国时期的地理状况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是一个封建社会,国家由十几个小国家组成,各国之间相互争夺领土,进行不断的战争,导致百家争鸣。
2. 变革的社会状况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了巨大变革,社会制度、经济结构、思想观念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春秋战国时期,春秋左传和孔子的学说影响了中国历史发展方向,使中国文化有了根本性的变革和发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3. 春秋战国时期的军事状况春秋战国时期的军事状况非常紧张,各诸侯国之间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战争,军事技术和战争装备也随之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的军队结构和战争手段得到了显著改善,并广泛应用于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各种战争。
三、秦汉帝国的建立1. 秦帝国的建立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封建专制时期的王朝,建立于公元前221年,由嬴政建立,统一中国,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时代。
2. 秦汉帝国的政治制度秦汉帝国的政治制度是一种集权的专制制度,政府机构集中统一颁布命令,形成了中央集权的制度。
3. 秦汉帝国的社会经济秦汉帝国的社会经济得到了很大的改观,因为在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中国的统一和繁荣,大大促进了冶铁业、农业和商业发展。
四、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变革1. 三国时期的政治变革三国时期政权分裂,社会动荡,而且经济衰退,贫苦人民却遭受苦难,于是蜀汉、魏国、吴国三国争霸,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2014台州】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以下史实符合这一主流的是()①北魏孝文帝实行汉化政策②秦始皇修建万里长城③西夏模仿汉字结构创制文字④康熙率军取得雅克萨大捷 A.①② B.②④ C. ①③ D.③④【2014义乌】改进并推广了棉纺织技术,使松江地区成为“衣被天下”的棉纺织中心的历史人物是() A.蔡伦 B. 毕升 C.黄道婆 D.王祯【2015嘉兴】嘉兴有件传家宝——子城。
它是嘉兴历代府衙所在地,位于市中心府前街,始建于231年。
据此推算,子城建造时嘉兴隶属于() A.东汉 B.三国吴 C.西晋 D.三国蜀
【2015衢州】“历史很精彩,我要去读读。
”小丽读了《马可波罗行纪》。
据此完成1-2题。
1.此书记载的是马可波罗在中国元代的所见所闻。
元代在图2中的位置是() A.① B.④ C.③ D.② 2.此书中,小丽可能会读到的场景是() A.扬州的人民大面积地种植橄榄、番茄 B.蒸汽轮船沿运河把南方的粮食运往北方 C.往来的官吏们在某地驿站吃饭、休息 D.元大都有雄伟的高架引水桥、圆形剧场。
中考历史常考的知识点总结归纳夏、商、西周的更替一、夏朝的兴衰:1、夏朝的建立及发展:①、时间、建立者及都城:约公元前2070年禹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②、历史地位: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③、巩固政权措施:创建军队,颁布刑法,设置监狱,完善了国家机构。
④、王位世袭制的开始: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王位。
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的“禅让时代”结束,开始了“家天下”的王位世袭制。
2、夏朝的衰亡:①、夏朝的最后一个王:桀(jié)②、原因:穷奢极欲,无休止的征发劳役等。
二、商朝的兴衰:1、商朝的建立及发展:①、时间、建立者及都城:约公元前1600年汤亳【Bó今河南郑州】②、历史地位:商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王朝。
③、迁都:约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迁殷(殷是指今河南安阳),因此,商朝又称殷朝。
④、商朝的发展:A、商朝的疆域:东到今山东西部,北到河北中部,南至长江流域,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大国。
B、经济状况:经济以农业为主,发展较快。
手工业生产技术进步更加迅速,创造出了灿烂的青铜文明。
2、商朝的衰亡:①、商朝的'最后一个王:纣(Zhòu)②、原因:荒淫无道,修筑豪华宫殿,“酒池肉林”,刑法严酷等。
三、西周的兴衰:1、西周的建立和发展:①、背景:周文王励精图治,国力迅速壮大。
(周文王重用姜尚)②、时间、建立者: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③、都城:镐(Hào)京【今陕西西安】④、重要战役:牧野之战(武王伐纣)【商纣王自焚而死,商朝灭亡。
】⑤、巩固政权措施:实行分封制A、目的:为加强西周对全国的统治。
B、分封制下各诸侯的义务:受封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命令,定期向周天子朝觐、纳贡,平时治理封国、守卫疆土,战时要为周天子出兵作战。
2、西周的衰亡:①、原因:西周后期,政治黑暗。
其主要表现为:A、周厉王暴虐无道,贪财好利,天下怨声载道,引发国人暴动。
B、西周最后一个王周幽王贪念美色,重用小人,国势更加衰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