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与辅助性T淋巴细胞亚群
- 格式:pdf
- 大小:196.62 KB
- 文档页数:3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外周血滤泡辅助性T细胞亚群比例、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及其相关性张冉冉,龚珊,张瑞,张淋一,张曼姁,曲建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病中心,乌鲁木齐 830054摘要:目的 观察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外周血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亚群比例、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分析两者间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方法 选取初治ALL患者30例(观察组,根据ALL患者预后危险分层标准分为预后良好者13例和预后不良者17例)和同期健康体检者20例(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外周血Tfh亚群比例(Tfh、Tfh1、Tfh2、Tfh17),ELISA法检测血清细胞因子(IFN-γ、IL-4、IL-17),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观察组外周血Tfh亚群比例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相关性。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外周血Tfh、Tfh2比例增加,Tfh1比例减小(P均<0.05);与预后不良者比较,观察组预后良好者Tfh、Tfh2比例减小(P均<0.05)。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清IFN-γ水平降低,血清IL-4水平升高(P均<0.05);与预后不良者比较,观察组预后良好者血清IFN-γ水平升高,血清IL-4水平降低(P均<0.05)。
观察组Tfh、Tfh2比例与ALL患者血清IL-4水平呈正相关(r分别为0.860、0.965,P均<0.05),Tfh比例与血清IFN-γ水平呈负相关(r为-0.289,P<0.05)。
结论 ALL患者外周血Tfh及Tfh2比例增加和Tfh1比例减小,血清IFN-γ水平降低和IL-4水平升高,其与患者预后不良有一定的关系,可能参与了ALL的免疫功能紊乱,并且增强了免疫抑制作用,参与了疾病进展。
关键词:滤泡辅助性T细胞亚群;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17;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doi:10.3969/j.issn.1002-266X.2023.36.008中图分类号:R733.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66X(2023)36-0037-04Proportion of Tfh cell subsets in peripheral blood and serum cytokine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and their correlationZHANG Ranran, GONG Shan, ZHANG Rui, ZHANG Linyi, ZHANG Manxu, QU JianhuaHematological Disease Center,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Urumqi 830054,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proportion of peripheral blood T follicular helper (Tfh) cell subsets and serum cytokine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ALL), and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Methods Thirty newly treated ALL patients (observation group, includ⁃ing13 patients with good prognosis and 17 patients with poor prognosis according to the risk stratification criteria for ALL patients) and 20 healthy subjects (control group) were selected. Flow cytometry was used to detect the proportion of Tfh cell subgroups (Tfh, Tfh1, Tfh2, Tfh17) in the peripheral blood of the two groups. Serum cytokine levels [interferon-γ (IFN-γ), interleukin (IL)-4, IL-17] were detected by ELISA, 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proportion of Tfh subsets in peripheral blood and serum cytokine level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analyzed by Pearson correlation analysis.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proportions of Tfh and Tfh2 in peripheral blood increased, and the propor⁃tion of Tfh1 decrease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ll P<0.05). Compared with those with poor prognosis, the proportions of Tfh and Tfh2 decrease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ith good prognosis (both P<0.05).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the serum IFN-γ level decreased and serum IL-4 level increase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both P<0.05). Compared with those with poor prognosis, the serum IFN-γ level increased and serum IL-4 level decreased in patients with good prognosi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both P<0.05). The proportions of Tfh and Tfh2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serum IL-4 level of ALL patients (r=0.860 and 0.965, respectively; both P<0.05), and the proportion of Tfh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serum IFN-γ level (r =–0.289,P<0.05).Conclusion In ALL patients, the propor⁃基金项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创新团队项目(2022D14008)。
调节性T细胞在变应性鼻炎免疫应答中的作用①罗超曾佐静彭顺林(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喉科,成都 610075)中图分类号R765.2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0-484X(2023)04-0879-06[摘要]调节性T(Treg)细胞是CD4+T细胞的一个小而关键的亚群,具有维持免疫稳态的作用,诸多研究已证明Treg 在过敏性气道疾病中具有巨大的治疗潜力,在免疫抑制和炎症气道的恢复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变应性鼻炎(AR)中,Treg 可抑制第2组先天淋巴细胞、辅助性T细胞、肥大细胞、树突状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B细胞,从而维持耐受性机制。
本综述回顾总结了目前关于Treg在AR中如何调节过敏原引发的免疫应答和维持耐受性机制,对充分利用Treg生物学知识为临床防治AR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调节性T细胞;免疫应答Effect of regulatory T cells in immune response of allergic rhinitisLUO Chao,ZENG Zuojing,PENG Shunlin. Department of Otolaryngological,Hospital of 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engdu 610075, China[Abstract]Regulatory T (Treg) cells are a small and key subgroup of CD4+T cells, which have the function of maintaining immune homeostasis. Many studies have proved Treg has great therapeutic potential in allergic airway diseases,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mmunosuppression and the recovery of inflammatory airway. In allergic rhinitis (AR), Treg inhibits group 2 innate lympho‐cytes,T helper cells,mast cells,dendritic cells,eosinophils and B cells to maintain tolerance mechanisms. In the paper,we re‐view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reg in AR how to regulate the immune response and maintain tolerance mechanism caused by aller‐gens, which provides important knowledge for the clinical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AR.[Key words]Allergic rhinitis;Regulatory T cells;Immune response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由环境和遗传共同作用导致的鼻黏膜非感染性炎症疾病,其发生发展是多基因、多因素参与的多阶段演变过程。
淋巴细胞亚群与临床人体外周血的淋巴细胞是机体重要的免疫细胞,主要包括三种:T淋巴细胞(TC)、B淋巴细胞(BC)、自然杀伤细胞(NK)。
TC主要表达CD3+,约占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的60--80%;BC主要表达CD19+,约占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的15--20%;自然杀伤细胞(NK)主要表达CD3--CD16+CD56+,约占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的10--20%。
通过T淋巴细胞亚群的监测可以了解在不同疾病状态下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状态,已经广泛在肿瘤、自体免疫、感染性疾病中,辅助临床诊断、帮助了解发病机理、判断预后和指导临床治疗。
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的内容为总T细胞(CD3+)及其亚群(辅助性T淋巴细胞,CD4+;抑制性或细胞毒T淋巴细胞,CD8+)的数量和比例。
在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自体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中CD3+/CD4+细胞的比值升高。
在病毒感染(上感,AIDS等)、恶性肿瘤、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中,患者CD4+/CD8+比值降低,三种淋巴细胞的数量和比例均可能有相应的改变。
T 细胞亚群已被用来监测器官移植病人的免疫状态,协助发现和使其避免受到GVHD的攻击。
由于在感染性、肿瘤性疾病、自体免疫性疾病和器官移植中患者的免疫功能和预后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对其给予密切注意并及时采取适当措施、调节患者的免疫状态以改善预后就成为现代医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常见疾病T淋巴细胞的改变(参考)疾病T细胞亚群CD4+/CD8+CD4+(辅助T)CD8+(抑制T)类风关↑(活动期)↑↑SLE--或↓(活动期)↑↓↑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多发性硬化症↓↓↑乙型肝炎↑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上呼吸道感染↓↓↓结核↓AIDS↓↓↑CD4+/CD8+CD3+(总T)CD4+(辅助T)CD8+(抑制T)恶性肿瘤(白血病)↓↓↓↓↑↑↑↑再障及粒细胞减少症↓↑↓CMV感染↓↑↓血小板减少↓↓↓↓↓↓CD19为全部B细胞共有的表面标志,增高见于B细胞系统的恶性肿瘤,减低见于体液免疫缺陷病。
淋巴细胞亚群T淋巴细胞亚群分析T淋巴细胞及亚群的检测结果可以解释一些疾病发病机理、对患者的免疫功能和预后做出判断以及指导治疗。
这些疾病主要包括:1.病毒感染性疾病;2.肿瘤性疾病;3.自身免疫性疾病;4.器官移植患者;5.其他免疫缺陷或异常的患者。
淋巴细胞是白细胞中非常重要的一类。
它分为主要参与细胞免疫的T淋巴细胞(CD3+)和主要参与体液免疫的B淋巴细胞(CD19+)。
而T淋巴细胞又分为辅助性T淋巴细胞(CD3 +CD4+)和抑制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D3+CD8+)。
在正常情况下,各群淋巴细胞的数目和相对比例都在一定的范围内。
在T淋巴细胞亚群的报告中提供了以下内容:1. 总T(CD3+)淋巴细胞的绝对计数:就如白细胞计数一样,该细胞的绝对计数(个/ul)一般也在一定范围内。
在一些情况下,如病毒感染、化学和物理因素、免疫系统的衰竭或其它功能紊乱、造血系统异常等疾病时此值可能会有异常。
2. 辅助T(CD3(+)CD4(+))细胞的绝对计数和百分比。
3. 抑制T(CD3(+)CD8(+))细胞的绝对计数和百分比。
无论是CD3(+)CD4(+)还是CD3(+)CD8(+)细胞,都可以进一步划分为更进一步的亚群。
4. CD3(+)细胞中的CD4、CD8双阳性或双阴性细胞:在淋巴细胞的分化增殖异常时,CD4、CD8双阳性或双阴性细胞的数量和百分比会有相应的升高和降低。
5. CD4(+)和CD8(+)细胞的比值----T细胞亚群报告中最为简单和明确的指标:在淋巴细胞的分化中产生的总T细胞的数量是有限的,加之在病变中主要为辅助T或抑制T的升高或降低,因而CD4(+)和CD8(+)细胞的比值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该值就成为一个简单和明确的指标.若其比值>正常值表明细胞免疫功能处于“过度活跃”状态,容易出现自体免疫反应。
CD4/CD8<正常值一般被称为“免疫抑制”状态,常见于(1)免疫缺陷病,如艾滋病时的比值常显著小于正常值(2)恶性肿瘤;(3)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4)某些病毒感染;(5)自体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的活动期。
辅助性T细胞介绍上海优宁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辅助性T细胞是淋巴细胞的一个亚群,它对于免疫系统的建立以及功能的完善非常重要。
这种细胞的特殊之处在于,它没有溶解细胞或吞噬细胞的作用,但却可以激活并指导其他免疫细胞。
在一些专业的抗原提呈细胞(APCs)如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以及B细胞的激活下,抗原特异性的CD4+ T细胞会依据其细胞膜表达或分泌的细胞因子和效应分子,以及他们各自的效应功能,分化成为效应细胞。
根据不同规模和模式的TCR以及接受到的协同刺激和细胞因子的信号,辅助性T细胞会分化成为Th1, Th2, Th9, Th17,Tfh细胞,或他们的功能性亚群细胞,如记忆性T细胞。
分化的Th细胞亚群会分泌不同的细胞因子,他们具有分泌或旁分泌的功能,会牵涉其他的白细胞,包括巨噬细胞,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自然杀伤(NK)细胞以及B细胞等。
此外,他们还会表达出不同的细胞表面分子,从而决定了他们的效应细胞能力。
这些细胞表面分子包括粘附分子和趋化因子受体,决定了细胞粘附到或进入淋巴内以及外周组织内部这些入侵的目标抗原可能存在的地方的能力。
多色流式技术是鉴别这些种类丰富的细胞群体的理想方法。
由于每种辅助性T细胞亚群都有特征的细胞因子,可以在单分子水平上进行测量,因此多色流式技术可以帮助研究者结合表面分型、胞内细胞因子染色以及其他信号或效应分子,一次性的对多种参数进行分析,提高研究的速度。
使用BD™ CBA技术,结合流式细胞仪,还可以对多种可溶性细胞因子进行平行的定量分析。
主要的Th细胞亚群包括Th1,Th2,Th17,以及最近新发现的Th9和Tfh。
流式微信:流式专家;Th1 细胞T h1细胞主要参与到细胞内病原体的细胞免疫反应以及宿主防御。
这些分子的主要特征是可以产生促炎细胞因子如IFN-γ, IL-2以及淋巴毒素-α (LTα)。
Th1细胞主要集中参与细胞介导免疫过程。
Th1细胞产生细胞因子,刺激巨噬细胞和其他淋巴细胞吞噬或破坏微生物病原体。
淋巴细胞亚群临床意义摘要:一、淋巴细胞亚群的基本概念二、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型与功能三、淋巴细胞亚群在临床检测中的应用四、淋巴细胞亚群异常与疾病关系五、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方法及其优缺点六、提高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的临床意义正文:淋巴细胞亚群在临床检测中具有重要价值,对疾病的诊断、病情监测和治疗评估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淋巴细胞亚群的基本概念、分型与功能、临床应用及其在疾病中的异常进行探讨,并分析淋巴细胞亚群检测方法的优缺点,以提高临床对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的认识和重视。
一、淋巴细胞亚群的基本概念淋巴细胞亚群是指在淋巴细胞中具有相似表面标志物和功能的细胞群体。
根据表面标志物CD45、CD3、CD4和CD8的表达,淋巴细胞可分为两大类:T细胞(CD3+)和B细胞(CD19+)。
T细胞又可分为辅助性T细胞(CD4+)和细胞毒性T细胞(CD8+),而B细胞则分为成熟B细胞(CD19+)和未成熟B细胞(CD19-)。
二、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型与功能1.T细胞:辅助性T细胞(Th)和细胞毒性T细胞(Tc)。
辅助性T细胞负责调节免疫应答,分泌细胞因子,激活B细胞和巨噬细胞等;细胞毒性T细胞具有杀伤病毒感染细胞和肿瘤细胞的能力。
2.B细胞:成熟B细胞和未成熟B细胞。
成熟B细胞分泌抗体,参与体液免疫;未成熟B细胞在免疫应答过程中发育成熟。
三、淋巴细胞亚群在临床检测中的应用1.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比例的检测: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了解机体免疫状态,评估免疫功能异常。
2.淋巴细胞亚群受体基因表达检测: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淋巴细胞亚群受体基因表达水平,指导免疫治疗方案的制定。
3.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功能检测:细胞毒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方法检测淋巴细胞亚群的免疫功能,评估机体免疫应答能力。
四、淋巴细胞亚群异常与疾病关系1.淋巴细胞亚群数量异常:如淋巴细胞减少可见于病毒感染、免疫缺陷病等;淋巴细胞增多可见于急性感染、白血病等。
淋巴细胞亚群检查单(以下为淋巴细胞亚群检查单参考内容的示例,共计549字)患者姓名:XXX 性别:XX 年龄:XX检查项目:淋巴细胞亚群检查检查结果:1. 淋巴细胞总数:XXXx109/L(正常参考范围:1.0-4.0x109/L)2. CD3+ T淋巴细胞(总数):XXXx109/L(正常参考范围:0.6-2.5x109/L)3. CD3+CD4+ 辅助性T淋巴细胞:XXXx109/L(正常参考范围:0.4-1.2x109/L)4. CD3+CD8+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XXXx109/L(正常参考范围:0.2-1.0x109/L)5. CD4/CD8比值:X.XX(正常参考范围:1.0-2.0)解读和建议:淋巴细胞亚群检查结果显示,患者的淋巴细胞总数为XXXx109/L,位于正常参考范围内。
这一结果表明患者的淋巴细胞总数在正常范围,免疫系统的整体功能可能良好。
进一步分析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查结果,发现CD3+ T淋巴细胞(总数)为XXXx109/L,CD3+CD4+ 辅助性T淋巴细胞为XXXx109/L,CD3+CD8+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为XXXx109/L。
这些结果提示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中,辅助性T淋巴细胞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均处于正常范围。
这些T细胞亚群在免疫应答过程中起到重要的调节和攻击作用,保持其正常水平是免疫系统正常功能的指标之一。
此外,根据CD4/CD8比值可进一步评估患者免疫系统的功能状态。
本次检测结果显示患者的CD4/CD8比值为X.XX,该比值也位于正常参考范围内。
正常的CD4/CD8比值一般为1.0-2.0。
高于该范围可能提示免疫激活或感染状态,低于该范围则可能意味着免疫功能降低。
当前患者的CD4/CD8比值在正常范围内,暗示患者的免疫系统的调节功能正常。
综合以上结果,患者的淋巴细胞亚群检查结果整体正常,表明其免疫系统在此时点可能正常工作。
然而,这只是在本次检查时的结果,为了全面评估患者的免疫状况,建议定期检测淋巴细胞亚群,并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抗体产生免疫应答的规律
抗体产生是机体免疫应答的一个重要过程。
以下是抗体产生免疫应答的一般规律:
1. 抗原识别:当机体接触到外来的抗原(如细菌、病毒等),免疫系统会将其识别为外来物质。
2. 抗原呈递:抗原会被特定的抗原递呈细胞(如树突状细胞)摄取、处理,并将其表面上的抗原片段呈递给其他免疫细胞。
3. 淋巴细胞活化:抗原片段与特异性的淋巴细胞受体结合,激活特定的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
4. B淋巴细胞的应答:被活化的B淋巴细胞开始增殖和分化,形成大量的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
浆细胞可以分泌抗体,而记忆B细胞则可以长期存留并在再次暴露于同一抗原时更快地产生抗体。
5. T淋巴细胞的应答:被活化的T淋巴细胞可以分化为不同的亚群,如辅助性T细胞和杀伤性T细胞。
辅助性T细胞可以增强B淋巴细胞的活性,促进抗体产生;而杀伤性T细胞可以识别并杀伤被感染的细胞。
6. 抗体产生:浆细胞分泌特异性的抗体,抗体可以与抗原结合,中和病原体、促进炎症反应或激活其他免疫细胞,以协助机体清除病原体。
需要注意的是,抗体产生的免疫应答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不同的情况下可能存在一些变化。
以上是一般情况下的规律,具体的免疫应答还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免疫记忆、免疫调节等。
临床淋巴细胞亚群及检测意义淋巴细胞是构成免疫系统的主要细胞类别,占外周血白细胞总数的20%-45%;淋巴细胞亚群分类可将淋巴细胞分为T、 B、NK细胞等。
T 细胞主要参与细胞免疫,表达 CD3 抗原,T 细胞又包括辅助 T 细胞(Th)和抑制 T 细胞(Ts),它们分别表达CD4 和 CD8。
CD4+T 细胞:辅助性 T 细胞(help T cell, TH)包括TH 1 和 TH 2 细胞。
TH 1 细胞与抗原接触后,可通过释放 IL-2、IFN-α、TFN-β等因子,引起炎症反应或迟发型超敏反应,TH1 细胞又称为炎性 T 细胞;TH2 细胞可通过释放 IL-4、5、6、10 等因子,诱导 B 细胞增殖、分化、分泌抗体, 引起体液免疫应答。
外周血中 CD4 淋巴细胞计数在 500 以上则够用,350-500 免疫力偏低,200-350 时需要警惕。
CD8+T 细胞:主要包括细胞毒 T 细胞(Tc 或 CTL)和抑制性 T 细胞(Ts)。
Tc 细胞为细胞免疫效应细胞,经抗原致敏后,可特异性杀死带致敏抗原的靶细胞。
抑制性 T 细胞(Ts,其存在尚有争议)具有抑制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功能,通过分泌抑制性细胞因子和 IFN-γ,抑制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B 细胞主要参与体液免疫,表达 CD19 抗原;NK 细胞表达 CD16 和/或 CD56,在机体中不依赖抗原刺激自发地发挥细胞毒效应。
T淋巴细胞检测的临床意义检测细项结果临床意义总T细胞CD3+ 60-80%降低提示免疫功能减弱,易发生机会性感染。
升高提示免疫反应性增强,易发超敏反应,也见于自身免疫病。
辅助/诱导T 细胞(CD3+CD4 +)35-55%降低常见于病毒性感染,艾滋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恶性肿瘤、严重创伤和手术。
升高常见于细菌性感染,细胞免疫反应过强,免疫增强剂治疗。
抑制/细胞毒T细胞(CD3+CD8+)20-30%降低提示免疫功能减弱,易发生机会性感染。
㊃论 著㊃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在小儿哮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王群 李娟 孙逊徐州市儿童医院检验科221000通信作者:王群,E m a i l x b j d p9@163 c o m ʌ摘要ɔ 目的 分析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在小儿哮喘诊断中的临床意义㊂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徐州市儿童医院健康体检的小儿50名为健康对照组,哮喘小儿107例为病例观察组进行回顾性分析㊂病例观察组根据临床症状及病史问询结果分为急性发作组(共44例)和持续发作组(共63例)㊂分析3组小儿在T 细胞亚群细胞(C D 3+㊁C D 4+㊁C D 8+㊁C D 4+/C D 8+)水平的差异㊂结果 3组小儿T 淋巴细胞亚群C D 3+㊁C D 4+㊁C D 4+/C D 8+比较,急性发作组和持续发作组均低于健康对照组,且持续发作组低于急性发作组(P 值均<0 05);3组小儿T 淋巴细胞亚群C D 8+比较,急性发作组和持续发作组均高于健康对照组,且持续发作组高于急性发作组(F =7 019,P 值均<0 05)㊂结论 与健康小儿比较,哮喘小儿的T 淋巴细胞亚群表达存在差异,且持续性哮喘小儿的T 淋巴细胞亚群表达差异更为显著,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在小儿哮喘诊断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尤其在反复持续性小儿哮喘临床诊断中的效果更佳㊂ʌ关键词ɔ 淋巴细胞亚群;哮喘;儿童基金项目:徐州市科研计划项目(X Z Z D 1368)D O I 10 3760 c m a jc n 131368-20200220-00066T o a n a l y z e t h e c l i n i c a l v a l u e o f l y m p h o c y t e s u b s e t s i n t h ed i a gn o s i s o f c h i l d h o o da s t h m a W a n g Qu n L i J u a n S u nX u n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L a b o r a t o r y X u z h o uC h i l d r e n 'sH o s p i t a l X u z h o u221000 C h i n a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a u t h o r W a n g Q u n E m a i l x b j d p9@163 c o m ʌA b s t r a c t ɔ O b je c t i v e T oa n a l y z et h ec l i n i c a ls i g n if i c a n c eo fl y m p h o c y t es u b s e t si nt h e d i ag n o s i s o f a s th m ai nc h i l d r e n M e t h o d s F r o m J a n u a r y 2018t o O c t o b e r2019 50c h i l d r e n w h o u n d e r w e n t p h y s i c a le x a m i n a t i o ni n X u z h o u C h i l d r e n 's H o s p i t a l w e r et a k e n a s h e a l t h y co n t r o l g r o u p a n d 107c h i l d r e n w i t h a s t h m a a d m i t t e d t o p e d i a t r i c s d e p a r t m e n t w e r et a k e n a s c a s e o b s e r v a t i o n g r o u p C a s eo b s e r v a t i o n g r o u p w a sd i v i d e di n t oa c u t ea t t a c k g r o u p44c a s e s a n d p e r s i s t e n t a t t a c k g r o u p 63c a s e s a c c o r d i n g t oc l i n i c a l s y m p t o m sa n d m e d i c a l h i s t o r yT oo b s e r v e t h ed i f f e r e n c e o fTc e l l s u b s e t s C D 3+ C D 4+ C D 8+ C D 4+ C D 8+ i nh e a l t h y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a c u t e a t t a c k g r o u p a n d p e r s i s t e n t a t t a c k g r o u p R e s u l t s C o m p a r e dw i t h t h e h e a l t h y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C D 3+ C D 4+ C D 4+ C D 8+ t h e a c u t e a t t a c k g r o u p a n d t h e p e r s i s t e n t a t t a c k g r o u p we r e l o w e r t h a n t h o s e of t h eh e a l t h y c o n t r o lg r o u p a n d th e p e r si s t e n t a t t a c k g r o u p wa s l o w e r t h a n t h a t o f t h e a c u t e a t t a c k g r o u p a l l P <0 05 C o m p a r e d w i t h C D 8+t h et h r e e g r o u p s t h ea c u t ea t t a c k g r o u p a n dt h e p e r s i s t e n t a t t a c k g r o u p w e r eh i g h e r t h a n t h eh e a l t h y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a n d t h e p e r s i s t e n t a t t a c k g r o u p w a sh i g h e r t h a nt h ea c u t ea t t a c k g r o u p F =7 019 P <0 05 C o n c l u s i o n s C o m pa r e d w i t h h e a l t h y c h i l d r e n t h ee x p r e s s i o no fTl y m p h o c y t es ub s e t s i nc h i ld re nw i t ha s t h m a i sd if f e r e n t a n d t h e e x p r e s s i o no fTl y m p h o c y t es u b s e t si nc h i l d r e n w i t h p e r s i s t e n ta s t h m ai s m o r es ig n i f i c a n t Th e r e f o r e t h ed e t e c ti o no fTl y m p h o c y t es u b s e t sh a sc e r t a i nc l i n i c a l s i g n i f i c a n c en o to n l y int h e d i a g n o s i s o f c h i l d h o o da s t h m a b u t a l s o i n t h e d i a g n o s i s o f r e pe a t e d p e r s i s t e n t c h i l d h o o da s t h m a ʌK e y wo r d s ɔ L y m p h o c y t e s u b s e t s A s t h m a C h i l d ㊃562㊃国际呼吸杂志2021年2月第41卷第4期 I n t JR e s p i r ,F e b r u a r y 2021,V o l .41,N o .4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F u n d p r o g r a m R e s e a r c hP r o j e c t o fX u z h o uC i t y X Z Z D1368 D O I103760c m a j c n131368-20200220-00066支气管咳喘(哮喘)是5岁以下小儿常见呼吸系统疾病,若治疗不及时,会对小儿免疫系统及生长发育带来严重的影响,也会给社会㊁家庭带来严重的负担[1]㊂流行病学资料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小儿哮喘呈现高发病率和高增长率趋势,发病率约为24ɢ~56ɢ,年增长率约为01ɢ~03ɢ[2-3]㊂研究报道指出,越早对急性小儿哮喘进行有效控制,尤其是在3岁以下能得到有效控制,可以降低成年后哮喘反复发作风险[4]㊂小儿哮喘极易因大量炎性因子及淋巴细胞亚群异常表达的持续作用,引起持续的气道高反应,从而表现为较强的持续性反复哮喘[5]㊂小儿哮喘与细胞免疫状态异常相关,如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就与小儿哮喘存在明显的关系,但是否与小儿持续性反复哮喘存在关系少见报道㊂本文在观察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在小儿哮喘诊断中临床意义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淋巴细胞亚群检测与小儿持续性哮喘的关系,为临床小儿哮喘诊断提供科学依据㊂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徐州儿童医院健康体检的小儿50名为健康对照组,儿科同期收治的哮喘小儿107例为病例观察组进行回顾性研究㊂健康对照组,1~3周岁,身体健康,无呼吸系统㊁血液系统㊁免疫系统疾病及心肝脑肾疾病,近1个月未应用任何糖皮质激素㊂病例观察组,1~3周岁,符合婴幼儿哮喘诊断标准,患儿在48h内哮喘发作超过3次以上;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正常或稍微降低[6],诊断为小儿哮喘,无呼吸系统㊁血液系统㊁免疫系统疾病及心肝脑肾疾病,近1个月未应用任何糖皮质激素,排除发育不良导致的小儿哮喘㊂病例观察组根据临床症状及病史问询结果分为急性发作组(突然发作喘息㊁咳嗽㊁气促㊁胸闷等呼吸道症状,或者原有症状急剧加重,共44例)和持续发作组(近3个月内不同频度或者不同程度的出现过喘息㊁咳嗽㊁气促㊁胸闷等症状,共63例)㊂健康对照组㊁急性发作组㊁持续发作组3组小儿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见表1㊂纳入研究患儿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经徐州市儿童医院伦理委员会论证通过(2017045)㊂12研究方法对纳入研究的所有受试小儿进行空腹采血2m l,血液样品2000r/m i n离心处理20m i n,离心半径5c m,采用流式细胞仪[生产商:艾森生物(杭州)有限公司;型号: N o v o C y t eD2040R;批准文号:浙食药监械(准)字2014第2400581号]进行T细胞亚群细胞C D3+㊁C D4+㊁C D8+检测,并计算C D4+/C D8+的值,分析健康对照组㊁急性发作组㊁持续发作组3组小儿的T淋巴细胞亚群细胞水平差异㊂表13组小儿的一般资料比较组别例数男/女(例)年龄(岁,x-ʃs)体质量(k g,x-ʃs)健康对照组502624203ʃ0411526ʃ314急性发作组442123204ʃ0451529ʃ322持续发作组633330210ʃ0391521ʃ320统计值χ2=0257F=0463F=0032 P值0879********13统计学分析应用S P S S190统计软件,T 淋巴细胞亚群细胞表达水平采用x-ʃs描述;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L S D-t检验㊂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2结果213组小儿T淋巴细胞亚群C D3+比较健康对照组㊁急性发作组㊁持续发作组小儿C D3+分别为(8463ʃ343)%㊁(7382ʃ261)%和(4656ʃ118)%,急性发作组和持续发作组均低于健康对照组,且持续发作组低于急性发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6807,P<005),见表2㊂3组典型病例小儿T淋巴细胞亚群C D3+流式细胞仪检测见图1㊂223组小儿T淋巴细胞亚群C D4+比较健康对照组小儿T淋巴细胞亚群C D4+为(7624ʃ334)%,急性发作组小儿T淋巴细胞亚群C D4+为(5089ʃ226)%,持续发作组小儿T淋巴细胞亚群C D4+为(3870ʃ103)%㊂3组小儿T淋巴细胞亚群C D4+比较,急性发作组和持续发作组均低于健康对照组,且持续发作组低于急性发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7216,P<005)㊂见表2㊁图2㊂233组小儿T淋巴细胞亚群C D8+比较健康对照组小儿T淋巴细胞亚群C D8+为(5782ʃ239)%,急性发作组小儿T淋巴细胞亚群C D8+为(6874ʃ278)%,持续发作组小儿T淋巴细胞亚群C D8+为(9108ʃ342)%㊂3组小儿T淋㊃662㊃国际呼吸杂志2021年2月第41卷第4期I n t JR e s p i r,F e b r u a r y2021,V o l.41,N o.4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巴细胞亚群C D 8+比较,急性发作组和持续发作组均高于健康对照组,且持续发作组高于急性发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7 019,P <0 05)㊂见表2㊁图3㊂注:健康对照组小儿为男性,3周岁;急性发作组小儿为男性,4周岁;持续发作组小儿为男性,2周岁图1 3组典型病例小儿T 淋巴细胞亚群C D 3+流式细胞仪检测图 A :急性发作组;B :健康对照组;C :持续发作组注:健康对照组小儿为男性,2周岁;急性发作组小儿为女性,3周岁;持续发作组小儿为男性,3周岁图2 3组典型病例小儿T 淋巴细胞亚群C D 4+流式细胞仪检测图 A :急性发作组;B :健康对照组;C :持续发作组表2 3组小儿T 淋巴细胞亚群C D 3+㊁C D 4+㊁C D 8+及C D 4+/C D 8+比较表(x -ʃs )组别例数C D 3+(%)C D 4+(%)C D 8+(%)C D 4+/C D 8+健康对照组5084 63ʃ3 4376 24ʃ3 3457 82ʃ2 391 46ʃ0 54急性发作组4473 82ʃ2 61a50 89ʃ2 26a68 74ʃ2 78a0 74ʃ0 31a持续发作组6364 56ʃ1 18b38 70ʃ1 03b91 08ʃ3 42b 0 42ʃ0 18a b F 值56 80767 2167 01962 115P 值<0 001<0 0010 030<0 001注:与健康对照组比较,a P <0 05;与急性发作组比较,bP <0052 4 3组小儿T 淋巴细胞亚群C D 4+/C D 8+比较 健康对照组小儿T 淋巴细胞亚群C D 4+/C D 8+为1 46ʃ0 54,急性发作组小儿T 淋巴细胞亚群C D 4+/C D 8+为0 74ʃ0 31,持续发作组小儿T 淋巴细胞亚群C D 4+/C D 8+为0 42ʃ0 18㊂3组小儿T 淋巴细胞亚群C D 4+/C D 8+比较,急性发作组和持续发作组均低于健康对照组,且持续发作组低于急性发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62 115,P <0 05)㊂见表2㊂3 讨论小儿哮喘给患儿的生活质量及生长发育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其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有文献报道显示,变态性反应及气道炎性反应与小儿哮喘病理机制具有密切的相关性,而机体免疫功能是影响小儿变态性反应及气道炎性反应的关键因素[7]㊂T 淋巴细胞亚群参与机体免疫应答,如辅助性T 淋巴细胞及其他T 淋巴细胞所导致的免疫应答,从而造成小儿哮喘的发生,可能在小儿哮喘发生㊁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8],研究T 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与小儿哮喘发生㊁发展的相关性有一定㊃762㊃国际呼吸杂志2021年2月第41卷第4期 I n t JR e s p i r ,F e b r u a r y 2021,V o l .41,N o .4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注:健康对照组小儿为男性,2周岁;急性发作组小儿为女性,3周岁;持续发作组小儿为男性,3周岁图33组典型病例小儿T淋巴细胞亚群C D8+流式细胞仪检测图 A:急性发作组;B:健康对照组;C:持续发作组的临床意义㊂31 T淋巴细胞亚群异常与小儿哮喘发生㊁发展密切相关 C D3+㊁C D4+㊁C D8+均属于T淋巴细胞亚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㊂C D3+为一种蛋白质复合物,具有C D3γ链和C D3δ链㊂这两个链具有参与T细胞的信号转导的功能,是免疫系统中的重要分子标志物,其表达水平降低则可使机体免疫功能受到影响[9]㊂而C D4+㊁C D8+的高低变化则主要揭示机体免疫功能的被强化或被弱化,C D4+/ C D8+被认为是机体免疫功能评估的最关键指标[10-11]㊂本研究发现,无论是急性发作哮喘患儿,还是持续性发作哮喘患儿的C D3+㊁C D4+表达水平均低于健康儿童,而C D8+则高于健康儿童,同时衡量机体免疫功能的关键指标C D4+/C D8+则均低于健康儿童(P值均<005),这一结果得到国内外大量研究的支持[12-14]㊂提示哮喘发作时, C D3+㊁C D4+表达水平被抑制,而C D8+表达水平则被激活,T淋巴细胞亚群在小儿哮喘发作时的功能和作用,其可能导致免疫功能抑制,最终诱导小儿哮喘的发生㊂32 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可用于小儿持续性哮喘的预测诊断本文将106例小儿哮喘病例按进行急性发作和持续性发作进行分组,并分析2组小儿哮喘病例的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情况,结果显示,持续发作哮喘患儿的C D3+㊁C D4+表达水平均低于急性发作哮喘患儿,C D8+则高于急性发作哮喘患儿,同时衡量机体免疫功能的关键指标C D4+/ C D8+则均低于急性发作哮喘患儿(P值均< 005)㊂分析认为,小儿哮喘的主要病因在于激活免疫系统功能的T淋巴细胞受到抑制,最终导致儿童免疫功能持续性低下,进而导致小儿持续性高气道反应,导致哮喘持续性反复发作[15]㊂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持续紊乱或失衡,对于儿童哮喘具有明显的病情促进作用,可使小儿急性哮喘发展为小儿持续性哮喘[16-17]㊂本研究结果显示,持续性哮喘发作患儿的C D3+㊁C D4+㊁C D4+/C D8+表达水平较对照组低,而C D8+的表达水平则较高(P值均<005),提示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在预测诊断小儿持续性哮喘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㊂综上所述,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与小儿哮喘的发生㊁发展存在明显的相关性㊂与健康儿童比较,哮喘患儿的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存在差异,且持续性哮喘患儿的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差异更为显著,故淋巴细胞亚群检测不仅在小儿哮喘诊断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而且在反复持续性小儿哮喘诊断中也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在健康儿童㊁急性发作哮喘患儿和持续性发作哮喘患儿中的这种表达差异,值得在小儿哮喘临床诊断中给予关注㊂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参考文献1陈丽崔玉霞范丽等F e N O对儿童哮喘控制的评估意义及其与肺功能及变态反应指标相关性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1834243766-37673772D O I103969j i s s n1009-5519201824007C h e nL C u iY X F a n L e ta l T h er o l eo fe x h a l a t i o nn i t r i co x i d e i n t h e c o n t r o l o f c h i l d r e n'sa s t h m aa n d i t s r e l a t i o n s h i pw i t h p u l m o n a r y f u n c i o n p e-r i p h e r a l b l o o dE O Sa n dI g E JX i a nD a iY iY a o W e i S h e n g201834243766-37673772D O I103969j i s s n1009-55192018240072赵国明魏然2015-2017年天津市津南区咸水沽医院平喘药的使用情况分析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833123376-3382D O I107501j i s s n1674-5515201812064Z h a oGM W e iR A n a l y s i so nu s eo fa n t i a s t h m a t i cd r u g s i nJ i n n a nX i a n s h u i g uH o s p i t a l o f T i a n j i nC i t y f r o m2015t o2017J X i a nD a iY a o W u Y uL i nC h u a n g200833123376-3382D O I107501j i s s n1674-55152018120643付兰兰个性化健康教育对学龄期哮喘患儿护理效果相关知㊃862㊃国际呼吸杂志2021年2月第41卷第4期I n t JR e s p i r,F e b r u a r y2021,V o l.41,N o.4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识知晓率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1847243024-3027D O I103969j i s s n0253-99262018240514 C h o iH D o s t a lM P a s t o r k o v aA e t a l G r e a t e r s u s c e p t i b i l i t yo f g i r l st oa i r b o r n e B e n z o a p y r e n ef o ro b e s i t y-a s s o c i a t e dc h i ld h o o d a s t h m a J E n v i r o n I n t2018121P t1308-316D O I101016j e n v i n t2018080615 K o z i o l-W h i t e C J P a n e t t i e r i R A J r M o d u l a t i o n o fb r o nc h o m o t o r t o n e p a t h w a y s i n a i r w a y s m o o t h m u s c l ef u n c t i o na n db r o n c h o m o t o rt o n ei na s t h m a J C l i n C h e s tM e d201940151-57D O I101016j c c m 201810003 6贝政平儿科疾病诊断标准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126-1277 D a h l i nA S o r d i l l oJ E Z i n i t i J e ta l L a r g e-s c a l e m u l t i e t h n i cg e n o m e-w i d e a s s o c i a t i o n s t u d y i d e n t i f i e s n o v e l l o c ic o n t r i b u t i n g t oa s t h m as u s c e p t i b i l i t y i nad u l t s J JA l le r g yC l i nI mm u n o l201914341633-1635D O I101016jj a c i2018110378田军高志刚沈佩芳等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维生素D水平与婴幼儿反复喘息及哮喘预测指数的关系研究J当代医学201824351-4D O I103969j i s s n1009-4393201835001T i a n J G a o Z G S h e n P F e t a l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 p e r i p h e r a l b l o o dTl y m p h o c y t es u b s e t sa n dv i t a m i nDl e v e l s w i t h r e c u r r e n t w h e e z i n g a n d a s t h m a p r e d i c t i v e i n d e x i ni n f a n t s J D a n g D a iY iX u e201824351-4D O I103969j i s s n1009-43932018350019郭亦男孙丽平益气固本胶囊对哮喘小鼠C D4+C D25+F o x p3+T r e g细胞数量及I L-33㊁T N F-α表达水平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833235579-5582D O I107620z g f y b j j i s s n1001-441120182391G u oY N S u nL P E f f e c t o fY i q i g u b e nc a p s u l eo n t h en u m b e ro fC D4+C D25+F o x p3+T r e g c e l l s a n de x p r e s s i o n l e v e l so fI L-33a n dT N F-αi nm i c ew i t ha s t h m a J Z h o n g g u oF uY o uB a o J i a n201833235579-5582D O I107620z g f y b j ji s s n1001-44112018239110周梅萍检测老年哮喘患者外周血N L R及P L R对监测及诊断其病情的意义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22156-157D O I103969j i s s n2095-762920182211511 G r a p eA R h e eH S a n c h e zP E v a l u a t i o no f a p e e r-l e d a s t h m as e l f-m a n a g e m e n t g r o u p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f o r u r b a n a d o l e s c e n t sJ JP e d i a t r N u r s2019451-6D O I101016j p e d n20181201112龙易勤严提珍儿童哮喘与炎症基因S N P及炎症生物标志物的相关性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845203712-3718L o n g Y Q Y a nT Z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 g e n e p o l y m o r p h i s m o f i n f l a mm a t o r y f a c t o r p e r i p h e r a l i n f l a mm a t o r y b i o m a r k e r sa n d t h e r i s ko f c h i l d h o o da s t h m a J X i a nD a iY uF a n g Y iX u e201845203712-371813 H i l l E A b b o u d H B r i g g s F B S P r e v a l e n c e o fa s t h m ai nm u l t i p l e s c l e r o s i s aU n i t e d S t a t e s p o p u l a t i o n-b a s e d s t u d y JM u l tS c l e r R e l a t D i s o r d2*******-74D O I101016jm s a r d20181201214徐畅罗力妍饶花平等不同类型过敏原对哮喘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826111251-1253D O I1011852z g e t b j z z2018-26-11-24X uC L u o L Y R a o H P e ta l E f f e c to fd i f f e r e n tt y p e so fa l l e r g e n so n Tl y m p h o c y t es ub s e t so fc h i ld re n w i t ha s t h m aJ Z h o n g g u oE rT o n g B a o J i a nZ aZ h i201826111251-1253D O I1011852z g e t b j z z2018-26-11-2415郭彩云张金凤魏楚洪等5岁以下喘息儿童血液中K L-6及P A I-1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中国当代医药2018251095-98D O I103969j i s s n1674-4721201810030G u o C Y Z h a n g J F W e i C H e ta l C h a n g e s a n d c l i n i c a ls i g n i f i c a n c e o fK L-6a n dP A I-1i nt h eb l o o do f c h i l d r e nw i t h w h e e z e l e s s t h a n5y e a r s o l d J Z h o n g g u oD a n g D a iY iY a o2018251095-98D O I103969j i s s n1674-472120181003016姜朕李卫华朱峰等5岁以下喘息患儿哮喘预测指数与外周血单核细胞T L R4表达的相关性研究J重庆医学20174681012-1014D O I103969j i s s n1671-8348201708002J i a n g Z L i WH Z h uF e ta l C o r r e l a t i o nb e t w e e n T o l l-l i k e r e c e p t o r4i n p e r i p h e r a l b l o o d m o n o c y t e s a n d a s t h m a p r e d i c t i v e i n d e x i nw h e e z i n g c h i l d r e n u n d e r5y e a r s o f a g e JC h o n g q i n g Y iX u e20174681012-1014D O I103969ji s s n1671-834820170800217 A s h e r I B i s s e l lK C h i a n g C Y e ta l C a l l i n g t i m eo na s t h m ad e a t h s i n t r o p i c a l r e g i o n s-h o w m u c h l o n g e rm u s t p e o p l ew a i tf o r e s s e n t i a lm e d i c i n e s J L a n c e tR e s p i rM e d20197113-15D O I101016S2213-26001830513-7收稿日期2020-02-20㊃962㊃国际呼吸杂志2021年2月第41卷第4期I n t JR e s p i r,F e b r u a r y2021,V o l.41,N o.4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阿托伐他汀对不同程度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李真【摘要】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轻、中、重度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方法:选取CAS患者240例,按病情程度进行分组,分别给予阿托伐他汀口服;以治疗前后IMT、斑块类型、LDL-C、值为观察指标,综合评价阿托伐他汀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分布影响。
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IMT厚度均较治疗前降低,轻度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度组和重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重度组患者治疗后不稳定型斑块减少,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后,3组LDL-C、CD8明显低于治疗前,而CD4、CD4/CD8比值则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
结论:阿托伐他汀对改善中、重度CAS患者LDL-C和CD4/CD8的分布起到一定作用,尤其是对重度CAS效果较为显著。
【期刊名称】《现代仪器与医疗》【年(卷),期】2016(022)003【总页数】3页(P126-127,96)【关键词】阿托伐他汀;颈动脉粥样硬化;CD4;CD8;CD4/CD8T【作者】李真【作者单位】延安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陕西延安 71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3.4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重要因素,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巨大威胁[1]。
CAS与脑梗密切相关,如果能够积极防治CAS,将能够有效预防脑梗等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临床价值[2]。
研究发现T细胞亚群可能通过介导炎症反应影响患者动脉内膜的增厚以及斑块的形成和发展[3]。
阿托伐他汀可降脂、减少冠心病、缺血性卒中、高血压等心血管病高危患者心血管病事件发生率[4]。
本研究将CAS患者进行轻、中、重度分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不同程度CAS患者T细胞亚群的影响,现将试验结果汇报如下。
1.1 临床资料本研究240例患者均符合CAS诊断标准,于2013 年11月—2015年1月到我院治疗,依据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病情程度分3组,每组80例。
老年人的生理特点人到老年,身体各器官组织自然老化,器官功能逐渐衰退,新陈代谢过程变慢,身体活动能力下降,从而使老年人好静不好动,活动相对减少,这就进一步促进了老化的发展。
因此,老年人及时认识和了解自身的生理特点及体育锻炼对身体各器官系统的良好影响,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就可能有效地增进健康、减缓衰老过程,起到延年益寿的良好作用.一、神经系统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神经系统生理机能也发生许多变化。
这些变化包括感受器退化、中枢处理信息的能力降低、平衡能力和神经系统的工作能力下降。
表现在视力、听力下降,记忆力减退,对刺激反应迟钝,容易疲劳,恢复速度减慢等。
中枢处理信息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大量神经细胞萎缩和死亡。
老年人脊髓运动神经元数目减少37%,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减慢10%,因而使神经肌肉活动能力受影响,表现单纯反应时和复杂反应时变慢,运动时延长。
65岁的老年人反应时比20岁年轻人延长了50%。
老年人由于脑干和小脑中细胞数量减少,中枢肾上腺素能系统发生退行性变化,神经系统内的去甲肾上腺素水平逐渐降低,小脑皮质B一肾上腺素能受体密度降低,加上外周本体感受器机能下降,限制了精确地控制身体运动的能力,导致平衡能力和运动协调性减退,容易跌倒。
由于脑动脉硬化和椎动脉血流受阻,老年人中有15%~24%的人会出现体位性低血压。
研究表明,老年人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其反应时较不锻炼的老年人短。
连续20年体育运动的老年男子的动作反应时与20岁无运动的青年男子相似或更快。
因此,有规律地进行体育活动,在某程度上能延缓神经肌肉功能的生物学衰老。
二、运动系统(一)骨骼肌在衰老过程中,骨骼肌发生显著的退行性变化。
其特征是肌纤维的体积和数量减少,尤其是下肢肌的快肌衰退更明显。
伴随着肌肉体积的减小,肌肉力量也下降。
因而老人的动作灵活性、协调性及动作速度下降。
研究表明,老年人最大力量的下降为18%~20%,并认为肉力量下降的速度与肌肉活动情况有关。
t淋巴细胞亚群临床意义T淋巴细胞是淋巴细胞中的一种亚群,其在免疫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T淋巴细胞亚群的临床意义十分重要,对于诊断和治疗多种疾病具有指导意义。
本文将从不同T淋巴细胞亚群的特点、功能以及临床应用等方面来探讨其临床意义。
T淋巴细胞是一类免疫细胞,主要负责调节和协调免疫反应。
根据表面标记物和功能特点的差异,T淋巴细胞可以分为多个亚群,包括辅助性T淋巴细胞(Th)、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Tc)以及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等。
不同的T淋巴细胞亚群在免疫应答中发挥不同的作用。
辅助性T淋巴细胞(Th)是免疫应答的关键调节细胞之一。
它们通过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如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IL)-2、IL-4、IL-17等,来调节和增强免疫反应。
Th1细胞主要分泌IFN-γ,能够增强细胞免疫应答,对于清除细胞内感染和抵抗肿瘤细胞具有重要作用。
Th2细胞主要分泌IL-4、IL-5、IL-13等细胞因子,能够增强体液免疫应答,对于清除体液内病原体和调节过敏反应至关重要。
Th17细胞主要分泌IL-17,参与调节炎症反应和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生。
Th细胞的功能失调与多种免疫相关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如炎症性肠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Tc)是免疫系统中的杀伤性细胞,主要通过直接杀伤感染细胞和肿瘤细胞来保护机体免受病原体和肿瘤的侵袭。
Tc细胞通过识别和结合感染细胞表面的抗原肽-MHC-I复合物,释放细胞毒素(如穿孔素和颗粒酶)来引发感染细胞的凋亡。
Tc细胞的杀伤功能与感染性疾病的清除和抗肿瘤反应密切相关。
在病毒感染和肿瘤免疫治疗中,Tc细胞的活性和数量的变化对于预后和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是一类能够维持免疫耐受和抑制免疫反应的细胞。
Treg细胞通过分泌抑制性细胞因子(如转化生长因子β、白细胞介素-10等)和细胞-细胞接触来抑制自身免疫反应,以防止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的攻击。
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在血液肿瘤中应用的专家共识解读血液肿瘤是一类起源于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其发生、发展及预后与患者的免疫功能密切相关,其中细胞免疫发挥尤为重要的作用。
目前,基于流式细胞术的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已被广泛应用于血液肿瘤患者的免疫状态评估、疾病复发或转移风险预测及治疗指导等方面。
为了更加深刻地认识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在血液肿瘤中的临床价值,加强其检测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促进其规范地应用于临床,中国医药质量管理协会医学检验质量管理专业委员会牵头组织国内血液肿瘤诊疗领域多位检验及临床专家,发表了《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在血液肿瘤中应用的专家共识》。
该解读对该共识进行简要说明,供我国血液肿瘤诊疗相关领域的工作者参考。
血液肿瘤是一类起源于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MM)、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和霍奇金淋巴瘤(HL)等是临床常见的血液肿瘤类型。
据资料显示,在2019年全球新增血液肿瘤患者约134.385万例,73.022万人因其死亡,是全球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肿瘤发生、发展和转移与机体的免疫功能密切相关,虽然基于流式细胞术(FCM)的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已被广泛用于评估血液肿瘤患者的免疫状态、预测疾病复发或转移风险及指导治疗等方面,但依然存在认识不统一、应用不规范等问题。
由中国医药质量管理协会医学检验质量管理专业委员会发表的《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在血液肿瘤中应用的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是国内首个关于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在血液肿瘤中应用的专家共识,其详细介绍了淋巴细胞亚群检测推荐的抗体组合、报告内容、检测过程中质量管理的要点,总结了淋巴细胞亚群对血液肿瘤筛查、复发及合并感染预警、预后评估、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免疫重建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监测、嵌合抗原受体T淋巴细胞(CAR-T)免疫治疗后监测、用药指导与疗效监测等方面的应用价值,并对血液肿瘤患者的监测方案与随访时机选择做出了推荐。
现对该《共识》作一解读,以期望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T淋巴细胞,也称为T细胞,是免疫系统中的一种重要的白细胞类型。
它们是免疫系统的关键成员,起着抵抗病原体和调节免疫反应的重要作用。
T淋巴细胞由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产生,并在胸腺中经历分化和成熟过程。
成熟的T细胞进入循环系统,通过血液和淋巴液分布到全身各个组织。
T淋巴细胞分为几个亚群,包括辅助性T细胞(CD4+ 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CD8+ T 细胞)。
辅助性T细胞主要参与免疫应答的调节和协调,激活B淋巴细胞和其他免疫细胞,产生抗体和促进细胞免疫。
细胞毒性T细胞则能识别并杀伤感染了病原体或异常细胞的靶细胞。
T淋巴细胞的活动受到多个信号分子的调控,包括抗原识别受体(TCR)和辅助性信号分子。
当T细胞的TCR与抗原结合时,会激活T细胞并引发免疫反应。
这些反应可导致T细胞增殖、分化和释放多种细胞因子,以实现免疫细胞的协同作用和抗病原体的清除。
T淋巴细胞在免疫系统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它们在抗击感染、控制肿瘤生长和自身免疫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对T细胞的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免疫系统的功能和疾病发生机制,为免疫治疗和疾病预防提供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