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财政与民生建设》测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381.00 KB
- 文档页数:6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残疾人员的就业
青年就业
下岗失业就业
民生福利
人民幸福
社会和谐
服务民生
以人为本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共同富裕
保障和改善民生
国家
银行
行政单位
企业
建设民政
公共财政
吃饭财政
吃饭财政
强化
改革
弱化
撤销
国民收入在居民、企业、政府之间的分配差距较大区域的发展差距较大
城乡区域之间的基本服务水平差距较大
社会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差距较大
吃饭财政
建设财政
公共财政
民生财政
我国的社会保障支出占
我国已经有了一部关于社会保障的法律
医疗保障是社会保障的重中之重
目前,我国有
文化教育的财政支出比重上升
实行商品经济和计划经济相结合的经济体制财政的财力分配从中央到地方由
实行同收同支的体制
完善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深化乡镇机构改革
建立健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严控一般性支出
集中财力办大事
立足于公共需要
保障和改善民生
五保供养制度
农村居民住房保障制度
自然灾害生活救助制度
新型合作医疗制度
推行土地的有偿使用
推进城市的文化建设
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加强政府部门的人员物资装备建设
民生是经济学和财政学的范畴,不属于社会学的范畴
所谓民生,从狭义上讲主要是指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民生就是人民的生计
民生在通俗意义上被理解为人们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
否是是否是否
否是
否是。
民生保障考试题目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以下哪项不是民生保障的基本目标?A.提高人民生活水平B.保障人民基本权益C.促进社会公平正义D.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答案:D2.民生保障体系中,以下哪项不属于社会保障的范畴?A.养老保险B.医疗保险C.失业保险D.教育投资答案:D3.在我国,以下哪项是民生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A.住房保障B.环境保护C.国防建设D.外交政策答案:A4.以下哪项是民生保障体系中教育保障的目标?A.提高教育质量B.增加教育投入C.促进教育公平D.扩大教育规模答案:C5.以下哪项是民生保障体系中就业保障的目标?A.提高就业率B.增加就业岗位C.保障劳动者权益D.降低失业率答案:C6.以下哪项是民生保障体系中医疗保障的目标?A.提高医疗服务质量B.增加医疗资源投入C.降低医疗费用D.扩大医疗覆盖范围答案:D7.以下哪项是民生保障体系中住房保障的目标?A.提高住房建设速度B.增加住房供应量C.保障低收入群体住房需求D.降低住房价格答案:C8.以下哪项是民生保障体系中养老保障的目标?A.提高养老金发放标准B.增加养老金发放范围C.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需求D.降低养老金发放年龄答案:C9.以下哪项是民生保障体系中社会救助的目标?A.提供临时性救助B.提供长期性救助C.保障困难群体基本生活D.增加社会救助资金答案:C10.以下哪项是民生保障体系中环境保护的目标?A.提高环境质量B.增加环境监测点C.保障人民健康D.增加环保投入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民生保障体系中,以下哪些属于社会保障的范畴?A.养老保险B.医疗保险C.失业保险D.教育投资答案:ABC12.民生保障体系中,以下哪些属于教育保障的目标?A.提高教育质量B.增加教育投入C.促进教育公平D.扩大教育规模答案:AC13.民生保障体系中,以下哪些属于就业保障的目标?A.提高就业率B.增加就业岗位C.保障劳动者权益D.降低失业率答案:AC14.民生保障体系中,以下哪些属于医疗保障的目标?A.提高医疗服务质量B.增加医疗资源投入C.降低医疗费用D.扩大医疗覆盖范围答案:AD15.民生保障体系中,以下哪些属于住房保障的目标?A.提高住房建设速度B.增加住房供应量C.保障低收入群体住房需求D.降低住房价格答案:BC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6.民生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途径。
选择题下列哪项不属于民生工程的范畴?A. 保障性住房建设(正确答案)B. 高速公路建设C.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D. 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民生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应优先考虑的因素是:A. 经济效益B. 社会效益(正确答案)C. 环境影响D. 技术先进性关于民生工程的资金投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完全依靠政府财政拨款B. 政府财政拨款与社会资本相结合(正确答案)C. 主要依靠社会资本投入D. 不需要资金投入,靠政策推动民生工程的实施对于社会发展的意义在于:A. 提高国际竞争力B.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正确答案)C. 增加就业机会(虽然也是积极效果,但不是最全面或核心的意义)D.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下列哪项是民生工程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具体体现?A. 建设大型体育场馆B. 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正确答案)C. 发展高端制造业D. 推广新能源汽车民生工程在推进过程中,需要注重哪方面的平衡?A. 城乡发展平衡(正确答案)B. 国内外市场平衡C. 不同行业间利润平衡D. 短期与长期目标平衡(虽然也重要,但不是本题的最佳答案)关于民生工程的监督与评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应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B. 应注重项目实施效果的评估C. 主要依靠媒体和公众监督,政府无需介入(正确答案)D. 应确保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和效率民生工程对于促进社会公平的作用主要体现在:A. 提高高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B. 改善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条件(正确答案)C. 加大贫富差距以激励社会竞争D. 减少社会公共服务投入以降低成本。
安徽干部2012年在线教育试题答案之三民生财政与民生建设通常所说的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残疾人员的就业青年就业下岗失业就业民生财政是以民生领域为支出重点,以(民生福利人民幸福社会和谐服务民生财政分配的主体是(国家银行行政单位企业()决定了我国财政的基本职能定位经济建设的需要社会建设的需要市场经济的共性政府的职能1953年以前国家的主要财政支出是(经济建设文教事业军政支出解决温饱强化改革弱化撤销民生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发展不平衡问题不包括(国民收入在居民、企业、政府之间的分配差距较大区域的发展差距较大城乡区域之间的基本服务水平差距较大社会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差距较大求。
(分值吃饭财政建设财政公共财政民生财政财政部表示,2011年,财政继续集中财力办几件保障改善民生的大事,其中不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投入力度大力支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加大教育投入力度下列关于社会保障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我国的社会保障支出占我国已经有了一部关于社会保障的法律医疗保障是社会保障的重中之重目前,我国有下列哪项不是农村综合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工作重点(完善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建立健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是财政分配的一个重要原则,也是体现财政管理水平的一把标尺。
严控一般性支出集中财力办大事立足于公共需要保障和改善民生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内容不包括(五保供养制度农村居民住房保障制度自然灾害生活救助制度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以下哪项是属于建设生态家园的措施(推行土地的有偿使用推进城市的文化建设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强政府部门的人员物资装备建设财政部明确要求,力争在市级县级地方省级如何改善民生财政使其适应民生时代的新要求(得分:3)否是当前40%否是农村税费改革的试点在安徽。
(是否财政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
(是否我省的人均财力指数与其他省市相比倒数,总量中等。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残疾人员的就业
青年就业
下岗失业就业
社会和谐
服务民生
民生福利
人民幸福
经济建设的需要
社会建设的需要
市场经济的共性
政府的职能
吃饭财政
公共财政
吃饭财政
建设民政
军政支出
经济建设
文教事业
解决温饱
撤销
弱化
强化
改革
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投入力度
大力支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
加大教育投入力度
实行同收同支的体制
财政的财力分配从中央到地方由
文化教育的财政支出比重上升
实行商品经济和计划经济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完善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深化乡镇机构改革
建立健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立足于公共需要
集中财力办大事
严控一般性支出
保障和改善民生
自然灾害生活救助制度
农村居民住房保障制度
五保供养制度
新型合作医疗制度
加强政府部门的人员物资装备建设推行土地的有偿使用
推进城市的文化建设
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县级
市级
地方
省级
民生就是人民的生计
所谓民生,从狭义上讲主要是指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民生在通俗意义上被理解为人们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
民生是经济学和财政学的范畴,不属于社会学的范畴
发展新兴产业
发展现代服务业
发展现代农业
发展现代工业
否是
是否否是
否是
是否。
民生财政与民生建设
民生福利
人民幸福
社会和谐
服务民生
以人为本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共同富裕
保障和改善民生
国家
银行
行政单位
企业
经济建设的需要
社会建设的需要
市场经济的共性
政府的职能
建设民政
公共财政
吃饭财政
吃饭财政
经济建设
文教事业
军政支出
解决温饱
强化
改革
弱化
撤销
国民收入在居民、企业、政府之间的分配差距较大区域的发展差距较大
城乡区域之间的基本服务水平差距较大
社会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差距较大
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投入力度
大力支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
加大教育投入力度
我国的社会保障支出占
我国已经有了一部关于社会保障的法律
医疗保障是社会保障的重中之重
目前,我国有
文化教育的财政支出比重上升
实行商品经济和计划经济相结合的经济体制财政的财力分配从中央到地方由
实行同收同支的体制
完善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深化乡镇机构改革
建立健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五保供养制度
农村居民住房保障制度
自然灾害生活救助制度
新型合作医疗制度
推行土地的有偿使用
推进城市的文化建设
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加强政府部门的人员物资装备建设发展新兴产业
发展现代服务业
发展现代农业
发展现代工业
是否是否是否否是否是。
民生期末考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民生问题的核心是:A. 经济发展B. 社会稳定C.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D. 政治制度的完善2. 以下哪项不属于民生的基本范畴?A. 教育B. 医疗C. 国防D. 住房3. 民生改善的最终目的是:A. 提高GDPB. 增强国家竞争力C. 保障人民的基本权益D. 扩大国际影响力4. 民生政策的制定应基于:A. 政府的主观意愿B. 人民的实际需求C. 国际形势的变化D. 经济发展水平5. 以下哪项是民生政策的直接受益者?A. 政府B. 企业C. 人民D. 外国投资者...(此处省略其他选择题)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民生问题的重要性。
2. 列举并解释民生政策在教育领域的具体措施。
3. 描述民生政策在医疗保障方面的实施效果。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民生政策与国家发展之间的关系。
2. 分析当前民生政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四、案例分析题(共30分)阅读以下案例,并分析民生政策在该案例中的应用及其效果。
案例:某城市为了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实施了一项住房补贴政策,为低收入家庭提供购房补贴。
请分析该政策的实施背景、目标群体、政策效果及可能存在的问题。
五、综合应用题(共30分)假设你是一名政策分析师,你的任务是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制定一套民生改善计划。
请考虑以下因素:1. 国家的经济状况2. 人民的基本需求3. 政策的可行性和持续性4. 政策的预期效果请撰写一份报告,阐述你的计划和理由。
【结束语】本民生期末考试卷旨在考查学生对民生问题的理解、分析和应用能力。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本次考试,更深入地认识到民生政策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实际工作中有效实施和改进民生政策,以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民生财政与民生建设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
残疾人员的就业
青年就业
下岗失业就业
民生福利
人民幸福
社会和谐
服务民生
以人为本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共同富裕
保障和改善民生
国家
银行
行政单位
企业
建设民政
公共财政
吃饭财政
吃饭财政
强化
改革
弱化
撤销
吃饭财政
建设财政
公共财政
民生财政
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投入力度大力支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加大教育投入力度
我国的社会保障支出占
我国已经有了一部关于社会保障的法律
医疗保障是社会保障的重中之重
目前,我国有
文化教育的财政支出比重上升
实行商品经济和计划经济相结合的经济体制财政的财力分配从中央到地方由
实行同收同支的体制
严控一般性支出
集中财力办大事
立足于公共需要
保障和改善民生
五保供养制度
农村居民住房保障制度
自然灾害生活救助制度
新型合作医疗制度
市级
县级
地方
省级
民生是经济学和财政学的范畴,不属于社会学的范畴
所谓民生,从狭义上讲主要是指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民生就是人民的生计
民生在通俗意义上被理解为人们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
发展新兴产业
发展现代服务业
发展现代农业
发展现代工业
否是否是
是否
否是
否是。
关于民生的考题
民生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话题,以下是一些关于民生问题的可能的考题:
1. 什么是民生?为什么说民生问题是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
2. 政府在改善民生方面应承担什么样的责任?请举例说明。
3. 请分析当前我国在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存在的主要民生问题及其原因。
4. 如何通过政策创新和制度改革来解决教育、医疗、住房等领域的民生问题?
5. 请谈谈你对“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在改善民生方面的理解。
6. 请谈谈你对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特别是养老保障和贫困人口保障的看法。
7. 请谈谈你对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看法,及其对改善民生的意义。
8. 如何通过提高就业质量和收入水平来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
9. 请谈谈你对绿色发展理念在改善民生方面的作用的理解。
10.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通过国际合作来解决全球性的民生问题?
以上考题仅供参考,具体考题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考试要求进行调整。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残疾人员的就业
青年就业
下岗失业就业
以人为本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共同富裕
保障和改善民生
经济建设的需要
社会建设的需要
市场经济的共性
政府的职能
强化
改革
弱化
撤销
国民收入在居民、企业、政府之间的分配差距较大区域的发展差距较大
城乡区域之间的基本服务水平差距较大
社会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差距较大
吃饭财政
建设财政
公共财政
民生财政
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投入力度
大力支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
加大教育投入力度
我国的社会保障支出占
我国已经有了一部关于社会保障的法律
医疗保障是社会保障的重中之重
目前,我国有
文化教育的财政支出比重上升
实行商品经济和计划经济相结合的经济体制财政的财力分配从中央到地方由
实行同收同支的体制
完善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深化乡镇机构改革
建立健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严控一般性支出
集中财力办大事
立足于公共需要
保障和改善民生
推行土地的有偿使用
推进城市的文化建设
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加强政府部门的人员物资装备建设
市级
县级
地方
省级
民生是经济学和财政学的范畴,不属于社会学的范畴
所谓民生,从狭义上讲主要是指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民生就是人民的生计
民生在通俗意义上被理解为人们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
发展新兴产业
发展现代服务业
发展现代农业
发展现代工业
否是
是否
否是是否
否是。
民生财政与民生建设
1 通常所说的就业“三碰头”不包括以下哪项就业()(分值:3/得分:3)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
残疾人员的就业
青年就业
下岗失业就业
2 民生财政是以民生领域为支出重点,以()为基本取向。
(分值:3/得分:3)
社会和谐
服务民生
人民幸福
民生福利
3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分值:3/得分:3)
以人为本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共同富裕
保障和改善民生
4 我国财政的基本职能转变依次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分值:3/得分:3)
建设民政—吃饭财政—民生财政—公共财政
公共财政—吃饭财政—民生财政—建设财政
吃饭财政—建设财政—公共财政—民生财政
吃饭财政—公共财政—建设财政—民生财政
5 1953年以前国家的主要财政支出是()(分值:3/得分:3)
解决温饱
军政支出
经济建设
文教事业
6 乡财县管的一项重要改革措施是()乡镇财政国库。
(分值:3/得分:3)
弱化
强化
改革
撤销
7 民生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发展不平衡问题不包括()(分值:3/得分:3)
社会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差距较大
区域的发展差距较大
国民收入在居民、企业、政府之间的分配差距较大
城乡区域之间的基本服务水平差距较大
8 财政部表示,2011年,财政继续集中财力办几件保障改善民生的大事,其中不包括()(分值:3/得分:3)
大力支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投入力度
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
加大教育投入力度
9 下列关于社会保障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分值:3/得分:3)
医疗保障是社会保障的重中之重
目前,我国有15%的人群没有进入医保覆盖范围
我国已经有了一部关于社会保障的法律
我国的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比重是5%
10 关于建设财政的说法正确的是()(分值:3/得分:3)
实行商品经济和计划经济相结合的经济体制
文化教育的财政支出比重上升
财政的财力分配从中央到地方由“块块为主”变为“条条为主”
实行同收同支的体制
11 下列哪项不是农村综合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工作重点()(分值:3/得分:3)
完善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深化乡镇机构改革
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建立健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12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内容不包括()(分值:3/得分:3)
新型合作医疗制度
五保供养制度
自然灾害生活救助制度
农村居民住房保障制度
13 以下哪项是属于建设生态家园的措施()(分值:3/得分:3)
推进城市的文化建设
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推行土地的有偿使用
加强政府部门的人员物资装备建设
14 财政部明确要求,力争在“十二五”前三年基本建立起()基本财力保障机制。
(分值:3/得分:3)
地方
省级
县级
市级
15 以下关于民生说法中错误的选项()(分值:3/得分:3)
民生就是人民的生计
民生在通俗意义上被理解为人们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
民生是经济学和财政学的范畴,不属于社会学的范畴
所谓民生,从狭义上讲主要是指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的状况,等等
16 如何改善民生财政使其适应民生时代的新要求()(分值:5/得分:5)
深化财政体制改革
加强财政资金支出
服务发展,开辟财源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17 为发展开辟财源需遵循哪些原则()(分值:5/得分:5)
坚持抓大与抓小并重
坚持调控与引导并重
坚持质和量并重
坚持“取”和“予”并重
18 在实行民生财政时期,政府采取的哪些措施()(分值:5/得分:5)
2006年—2008年中央财政预算中对三农、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的支出逐年递增
到2010年,中央财政支出的三分之一以上用于民生
十七大以后,把民生问题列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关键问题
提出“少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具体要求
19 加强财政资金监管需强化预算管理,下列属于强化预算管理做法的是()(分值:5/得分:5)
狠抓预算执行管理
明确预算管理主体
完善支出评价体系
规范部门预算管理
20 如何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分值:5/得分:5)
研究对资源枯竭城市的补偿机制
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的规模和比例
重点加大对沿海城市的财政转移支付
规范财政配套政策
21 公共财政时期先后实施了哪些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分值:5/得分:5)
部门预算
政府采购
国库单一账户
收支两条线管理
22 房价长期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是()(分值:5/得分:5)
人口在增长,需求在增大
房子的成本高、价值大
房地产商捂盘惜售
地方政府要依赖土地财政
23 人们对于改善民生有哪些诉求()(分值:5/得分:5)
促进劳动就业,对个人生存和尊严的新期待
共享公共服务,对实现公平正义的新期待
破除二元结构,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期待
规范分配秩序,对过上富足生活的新期待
24 现在我们农村社会的基层干部是典型的建设型财政,行政管理费占到当地财政收入的80%—90%。
()(分值:3/得分:3)
否
是
25 农村税费改革的试点在安徽。
()(分值:3/得分:3)
是
否
26 我省的人均财力指数与其他省市相比倒数,总量中等。
()(分值:3/得分:3)
否
是
27 从省以下体制来看,应将适度削弱省级调控能力作为重要目标。
()(分值:3/得分:3)
否
是
28 今后财政的工作重心将转移到“三保两促”中,即保运转、保民生、保稳定,促发展、促和谐。
()(分值:3/得分:3)
否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