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沙生态公园生态植物入侵种类调查初探new
- 格式:doc
- 大小:833.50 KB
- 文档页数:7
介绍同沙生态公园的作文在东莞这座繁华喧嚣的城市里,藏着一处宛如世外桃源般的存在——同沙生态公园。
说起同沙生态公园,那可真是个让人流连忘返的好地方。
它就像一颗碧绿的宝石,镶嵌在城市的边缘,散发着迷人的光彩。
一踏入公园的大门,清新的空气就像一个热情的拥抱,瞬间把你紧紧裹住。
那空气里带着泥土的芬芳、花草的香气,还有湖水微微的腥味儿,这种混合的味道,就像是大自然调制的独特香水,让人心旷神怡。
沿着蜿蜒的小路前行,路两旁的树木郁郁葱葱,仿佛是两排站岗的士兵,挺拔而威武。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像是在地上撒了一层碎金。
仔细瞧去,那些树叶绿得各不相同,有的是嫩绿,充满了生机;有的是深绿,沉稳而厚重;还有的带着一丝微黄,像是被阳光染上了颜色。
微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低声诉说着它们的故事。
走着走着,就来到了湖边。
湖水清澈见底,平静得像一面巨大的镜子。
蓝天白云倒映在湖中,让人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水。
偶尔有几条小鱼游过,打破了这份平静,它们的尾巴轻轻一摆,荡起一圈圈小小的涟漪。
湖岸边,芦苇轻轻摇曳,白色的芦花像雪花一样轻盈。
伸手去触摸湖水,凉凉的,滑滑的,让人忍不住想捧起一把洗洗脸。
继续深入公园,便能看到一大片草地。
那草地绿得让人眼前一亮,仿佛是一块巨大的绿色绒毯。
草地上开满了各种各样的小花,红的、黄的、紫的,像是给绒毯绣上了美丽的图案。
孩子们在草地上尽情地奔跑嬉戏,放风筝的、踢足球的、打滚儿的,欢笑声此起彼伏。
大人们则有的坐在草地上野餐,有的躺在那里晒太阳,享受着这难得的悠闲时光。
我也忍不住在草地上打了几个滚儿,感受着青草的柔软和大地的温暖,那一刻,所有的烦恼都被抛到了九霄云外。
公园里还有一座小山,山上种满了荔枝树。
到了荔枝成熟的季节,红彤彤的荔枝挂满枝头,就像一个个小灯笼。
摘下一颗,剥开皮,露出晶莹剔透的果肉,放入口中,甜甜的汁水瞬间充满口腔,那滋味,简直美极了!山上还有一些亭子,爬累了可以在亭子里歇歇脚,吹吹风,欣赏一下远处的风景。
山东省荷泽市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人教版综合诊断过关卷学校:_______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同一个萝卜的地上部分是绿色的,而地下部分却是白色的,这说明影响叶绿素形成的非生物因素是()A.水分B.光C.无机盐D.空气2.雷鸟羽毛在冬天呈白色,春天换为灰色,这是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一种现象,这种现象称为( )A.保护色B.适应C.警戒色D.拟态3.枝角类生物是一类淡水浮游动物,以藻类植物为生,同时也能将有机碎屑分解为无机物质,其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为()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消费者和分解者4.图为东莞同沙生态公园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食物网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B.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自水生植物C.食物链越多,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越弱D.图中共有5条食物链5.海边浅水处海藻呈绿色,稍深处呈褐色,再深处呈红色,影响海洋植物分层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温度B.海水盐度的大小C.空气D.阳光6.海豹这种动物,全身呈纺锤型,体表密被短毛,颈短,尾短小,推测它最适宜的生活环境是()A.寒冷海域B.热带雨林C.温带海域D.黄河流域7.安徽六安淠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安徽省六安市西北部,南临横排头水利枢纽北端,北至合六叶高速下游500米,总面积4448公顷,湿地内生物种类繁多,是我国河流湿地中最具代表性的地区之一。
下列关于湿地生态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A.向人类提供了大量的粮食、肉类等B.在调节气候、蓄洪防洪等方面有特别功能C.具有非常高的观赏价值D.湿地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肺”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变态叶的是()A.仙人掌的叶刺B.豌豆的叶卷须C.猪笼草的捕虫叶D.玉米的叶9.下列各组生物中全部为生产者的一组是( )A.蘑菇、酵母菌B.芦荟、大肠杆菌C.水稻、海带D.蜘蛛、绵羊10.下列符合鸳鸯足部形态特征的是( )A.B.C.D.11.生活在温带草原上的蛇有冬眠现象,这体现了生物对不利环境因素的一种适应。
山东省青岛市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部编版基础知识测试卷学校:_______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俗语或诗句与生物的基本特征不对应的是()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生物具有新陈代谢现象B.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生物能够生长发育C.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生物具有遗传和繁殖现象D.大树底下好乘凉——生物对生活的环境表现出一定的适应性2.荒漠中的骆驼刺根系特别发达,生活在寒冷海域的海豹皮下脂肪很厚,这些生物的形态结构说明()A.生物能够影响环境B.生物能够适应环境C.环境能够适应生物D.生物与环境没关系3.“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狗发觉有人靠近而叫唤,说明生物能()A.对刺激做出反应B.进行生长和生殖C.适应并影响环境D.排出体内的废物4.广西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以“石”文化闻名全国。
下列有关“石”的选项,属于生物的是()A.礁石B.生石花C.钟乳石D.雨花石5.下列关于以杂交水稻为主的农田生态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 )A.无机盐不属于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成分B.农田中除杂交水稻外,其他生物都属于消费者C.杂交水稻是农田生态系统中唯一的生产者D.该生态系统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人6.下列生物中,不具备细胞结构的是()A.衣藻B.草履虫C.新冠病毒D.玉米7.下列有关生物生存环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水、阳光、空气、土壤等是环境中的全部因素B.环境是指生物生存的空间中可以直接影响该生物生存的因素C.环境是指生物生存的空间中同种或其他种类的生物构成的因素D.环境是指生物生存的空间以及其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生存和发展的所有因素8.生物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选项中均属于生物的是()A.植物和动物B.空气和土壤C.白板和投影D.标本和显微镜9.地衣是藻类和真菌一起生活、互惠互利形成的,它们的关系属于( )A.捕食B.共生C.寄生D.竞争10.当你仔细观察身边的树木“你会发现同一根枝条上相邻的叶片是互不遮挡的”“每个叶片都能接收到阳光的照射”这种现象表明( )A.生物不影响环境B.生物能影响环境C.生物能适应环境D.环境能影响生物11.如图为池塘生态系统模式图,该池塘中所生存的莲、菖蒲等绿色植物属于池塘生态系统中的( )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生产者和消费者12.小明游峨眉山时发现景区植被的分布特点为:山脚多为常绿阔叶林,山腰则是落叶阔叶林,而到山顶大多是针叶林。
同沙生态公园景点介绍
今天,我们怀着愉快的心情来到了同沙生态公园。
一路上,我们唱着歌,谈论着同沙生态公园的美景,不知不觉就来到了公园。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大片绿油油的草地。
草地上长着许多五颜六色的小花,有红的、黄的、紫的……好像给草地穿上了一件
五颜六色的花裙子。
草地上还长着许许多多像蘑菇一样的小草。
从远处看,这些小草就像给草地铺上了一层绿油油的地毯。
接着,我们来到了一个池塘边。
池塘里有许多荷花,它开得很美,有粉色、白色、黄色……就像一位漂亮的“仙子”在水中
舞蹈。
“仙子”旁边有许许多多五颜六色的荷花。
它们有的含苞
欲放,有的像害羞的小姑娘,还有的已经绽开了笑脸……真是美
不胜收啊!
最后,我们来到了一个大广场上,那里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广场上有许多健身器材和一些娱乐设施。
许多叔叔阿姨在广场上锻炼身体。
广场上还有一只可爱的小狗在欢快地叫着……
不知不觉中,天黑了下来。
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同沙生态公园。
—— 1 —1 —。
同沙生态公园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破坏情况调查及解决策略东莞一中卢海滨钟明丽谢小靖摘要从生态公园内道路建设现状对动物生活习性的影响,外来物种分布状况,生态公园水质情况,人类活动对动植物的影响四个方面分析了园区动植物栖息地破坏情况。
基于生态园区现状和研究数据提出生态治理应从生物栖息地改善这个角度进行恢复建设,创造性的建设了“同沙植物影像馆”网站,充分利用各方资源共同治理和保护同沙生态环境。
1. 研究背景同沙生态公园占地约4000公顷,其中山林3000多公顷,水域1000公顷。
是东莞的“都市绿肺”。
公园里绿荫环绕,峰峦叠嶂,湖光山色相映生辉,组成了一幅少有的人间仙境。
而公园却因为水质问题、焚烧垃圾问题和固体污染问题频频在媒体上曝光。
那么在风景如此优美的公园里面,生态环境是否真的出了问题呢?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是否受到破坏了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兴趣小组决定对其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
2. 研究过程及结论研究过程主要采用了网络搜索、实地勘察、统计分析、图表制作等方法,对同沙生态公园内动植物栖息地破坏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个调查项目以一年为周期,每次调查活动有所侧重又兼顾其它课题,各项调查结果相对比较准确。
调查活动大致过程如下表所示。
表1:调查活动过程图2.1 生态公园道路建设分析沿着同沙生态公园南门入口一路前行,道路蜿蜒曲折,两旁景色美不胜收,颇有行走在静谧的乡村中的感觉。
(本文所有图片均拍摄于园区内)图1 图2图3 图4我们认为,这样的道路虽然美观,但是在一定程度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环境。
这些道路上经常有汽车行驶,打扰了原来生活在这个地段的野生动物(如图1、2、3),有的小型动物甚至在穿行道路时被碾死。
久而久之,园区里的动物在道路两旁穿行的概率便越来越小,便形成了一道人为的生殖隔离带。
这对动物种群的稳定发展是不利的。
我们建议,行车道尽量不要穿过园区,即使需要穿过园区也应该在路面下方有规律的设置一些涵洞,便于道路两旁的动物觅食和繁殖。
同沙生态公园鸟类资源及其保护
佟富春
【期刊名称】《山东林业科技》
【年(卷),期】2008(38)1
【摘要】对同沙生态公园鸟类组成、鸟类区系、鸟类物种多样性和资源鸟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公园有鸟类45种,隶属6目,20科.在该公园内分布的45种鸟类中,属留鸟的有25种,属冬候鸟的有18种,属夏侯鸟的有2种.根据中国动物区系的划分,公园内的鸟类属东洋界物种的有22种.属古北界物种的有13种,属广布种的有10种.
【总页数】4页(P46-49)
【作者】佟富春
【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广州,51064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18.63
【相关文献】
1.同沙生态公园景观规划设计探讨 [J], 林毓山
2.内蒙古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及保护对策 [J], 张军
3.河北小五台山自然保护区湿地鸟类资源调查及保护对策 [J], 孙磊
4.化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 [J], 凌小惠; 吕建荣
5.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生态公园空间设计
——以长沙市星沙生态公园概念设计为例 [J], 刘扬;潘登;程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75绿色中国我国幅员辽阔,地貌多样,植物种类十分丰富,排名世界第三,已记录的高等植物达38844种。
随着交通运输、旅游和农林业等领域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外来植物通过有意、无意的途径进入中国。
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是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近年来城市的快速建设、人口密度大、流动频繁,也给外来植物的进入提供了机会。
其中一些植物在我国其他区域已快速繁殖、大肆蔓延,形成入侵现象,如三裂叶豚草、黄花刺茄等,对区域生态安全和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党和国家领导人十分重视我国的生物安全,北京市政府也高度重视首都的生态安全问题。
海淀区位于北京市西北部,与6区接壤,南北长约30千米,海拔从平原区的35米快速升至山区的1278米,辖区总面积431平方千米。
海淀区水资源丰富,从市中心向外,有玉渊潭、颐和园、圆明园、翠湖等多处大面积水域,沙河、清河、京密引水渠等水系纵横连接,素有“八河、四湖、三眼泉”之说法。
海淀区以“三山五园”为独特代表,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生态优美。
所以,海淀区的野生生物本底资源和生态安全备受关注。
其中,有关外来入侵生物种类、分布和危害程度等本底信息尤其重要,是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提升首都生态文明建设质量的重要数据基础。
什么是外来入侵生物?我国是世界上遭受外来生物入侵最严重的国家之谨防都市园林绿化外来入侵植物文/沐先运 邢晓燕Beware of Alien Invasive Plants in Urban Landscaping黄花刺茄绿色经纬Green Survey76绿色中国一,外来生物的入侵已经成为威胁国家经济安全、生态安全、粮食安全、人畜健康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制约因素。
那么,什么是外来入侵生物呢?严格来说,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
一般认为,外来入侵生物是指从外地传入本地区、能够自我维持种群并对当地的经济、生态和社会安全等造成威胁的生物,包括动物、昆虫、植物、病原微生物等。
2014年第8期现代园艺易提升起来的生活水平。
比如:人们有可能不易接受奉行简约、使用环保材料、物尽其用、减少维护和节约水电的这种设计理念。
(2)基础薄弱。
中国对城市低碳景观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报告、技术方法、设计案例等方面的探讨还有欠缺、理论争鸣不足,尚未形成独立的理论体系[4],许多的研究在观点甚至是表述方式上大同小异,不具有开创性、代表性和独创性。
(3)模式制约。
虽然中央提出:“G DP 不再是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唯一标准”,但当前设计和消费领域形成的尽量生产、尽量消费、尽量废弃的“高碳”模式,在短期内难以改变。
此外,国家对节能、节地、节水、节材料和环境保护的综合性的标准体系还没有建立,缺乏有效的法律、法规和行政监管体系。
(4)综合型的设计高级人才短缺。
作为合格的景观设计师,要熟知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3个方面,了解景观环境设计艺术与硬科学、工程技术的关系,掌握城市景观环境规划设计的技能。
首先,国内高校目前还没有专门的景观设计专业,一般只有园林设计专业,同时几乎业内所有的景观设计师均为建筑、园林专业“改行”。
其次,好的景观设计师需要实践锻炼,刚毕业的大学生需要经过3~5年的实际工作锻炼,才能逐渐胜任这一职位,因为这一职位不仅需要良好的建筑设计能力和对绿色植被生理习性的鉴定能力,更需要把握整个市场流行趋向和人们对景观的喜好。
4中国低碳景观研究和推广建议我国的低碳景观设计必须注重景观空间格局和生态过程的相互作用及其动态反馈,有效地整合和利用各类自然资源及人文要素,并最大化地利用现有资源,建立和完善低碳景观设计的理论体系。
一方面,应从国际研究的成果之中汲取精华,并立足于本国国情,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低碳景观建设模式。
另一方面,要大力推广“低碳”和“低维”理念,依托RS 、G IS 和空间模拟等新方法和新技术,加强同城市规划学、景观生态学、环境行为学、社会心理学等学科研究人员的通力协作,对景观格局进行科学的调控和管理,从而实现景观的功能优化和可持续发展。
游同沙生态公园作文
今天,我们全家去同沙生态公园玩。
我们刚到门口,就看见有许多人在卖“烤全羊”,那香味就
像蜜蜂一样“嗡嗡”地飞到我的鼻子里。
我的肚子早已饿得咕咕叫了,爸爸说:“走,去吃‘烤全羊’吧!”
我和妈妈来到了烧烤店,看见有许许多多的人在排队。
我和爸爸迫不及待地走进了店子,我们点了一只羊腿和一些羊肉串,就坐在那里等着。
过了一会儿,菜端上来了,有羊肉串、鸡肉串、牛肉串、还有我最爱吃的鸡翅。
爸爸把羊肉串放在炉子上烤着,妈妈把鸡翅放在炉子上烤着,一股诱人的香味迎面扑来。
我赶紧拿起一串鸡翅咬了一口,啊!真香啊!
我和爸爸妈妈吃饱喝足后就到了“玩沙”的地方。
这里的沙子很柔软、很细。
我们在这里玩起了“踩气球”的游戏,就是拿一些彩色的小气球用脚踩破它。
我和妈妈分别穿上鞋子踩破了好多个气球。
我们终于赢了!
玩累了之后我们来到了“水上世界”。
—— 1 —1 —。
自然保护区外来人侵植物调查报告自然保护区外来人侵植物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自然保护区是为保护珍稀濒危物种和生态系统而设立的特定地区。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大和进展,外来人侵植物的引入和侵入已成为自然保护区管理的重大挑战之一。
为了了解自然保护区中外来人侵植物的种类、分布和对当地生态系统的影响,特进行了本次调查。
二、调查目的1.了解自然保护区中外来人侵植物的种类和数量;2.分析外来人侵植物对当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影响;3.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以减少外来人侵植物对自然保护区的影响。
三、调查方法1.野外调查:在自然保护区不同区域进行野外实地调查,记录外来人侵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并拍摄相关照片;2.文献研究: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外来人侵植物的生活史、繁殖方式和生态习性;3.数据分析:对野外调查和文献研究所得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制作调查报告。
四、调查结果1.外来人侵植物种类:在自然保护区共发现了15种外来人侵植物,其中包括牛皮消、毛木通、藤黄、假银杏等;2.外来人侵植物分布:外来人侵植物分布较广,主要集中在自然保护区的边缘地带和河岸附近;3.外来人侵植物数量:外来人侵植物数量较多,单个样方中的外来人侵植物数量平均为5个;4.外来人侵植物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外来人侵植物会竞争土壤和养分资源,抢夺当地植物的生存空间,严重影响当地生物多样性,并可能改变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五、调查分析1.外来人侵植物的快速扩散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所导致,包括土地利用变化、物种引入和外来人侵植物的逃逸;2.外来人侵植物可以通过快速繁殖和适应性强的生长特性占领当地生态位,形成单一物种占据的单一植被类型,降低生物多样性和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3.防止和控制外来人侵植物对自然保护区的影响需要采取综合管理措施,包括监测和及时发现外来人侵植物的入侵情况、加强对外来人侵植物的科学研究、采取物理和生物方法进行控制,并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土地整治生态调查带你认识不一样的上海郊野——植物篇(下)为提升土地整治区域生态品质、维护和提升区域生物多样性,给土地整治等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程建设提供指引,2019-2020年,我们在金山区漕泾镇市级土地整治项目(水库村),调查了区域生物多样性。
上期我们以水库村为例,介绍了上海郊野地区常见的木本植物,本期为草本植物篇,跟小编一起来认识下这些常见的草本植物吧!一、常见的草本植物考虑到草本植物生长的季节性特征,我们在做调查时选择了冬季和夏季两个时段。
调查结果显示,水库村草本植物冬季有121种,夏季有140种,冬季和夏季物种组成具有十分明显差异。
“PART1”冬季水库村冬季出现频度大于30%的自然生长草本植物有48种,大于80%的5种。
以出现频率大于80%定义为“常见”,主要是以下草本物种:1.牛筋草牛筋草有个明显的特征,就是茎秆丛生并且基部倾斜,果序位于茎秆的末端,分出2-7个分叉。
之所以叫“牛筋草”,是因为它和牛筋类有相似的地方——茎秆非常强韧。
当你走在路上,发现一株不认识的禾本植物,想“毁尸灭迹”但发现根本拔不动,用力一抓直接连根拔起,不用说,你遇见的十有八九是牛筋草了!2.抱茎苦麦菜抱茎苦麦菜最大的特点是叶子是环绕在茎上,“抱茎”因此得名。
会开黄色的小花,颜色均匀,花期很长,在整个春天和夏天我们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
虽然名字里面有菜,但是抱茎苦麦菜并非好的野菜,叶子苦而小,没有太多的食用价值。
13.附地菜附地菜经常密密匝匝地扶在墙脚边上和空闲的绿地上,非常符合“附地”之名。
附地菜的花很小,小到通常我们都会将它自动忽视,仔细看才会发现它非常精致的五个小小的花瓣,中央还有个淡黄色的圆圈。
4.加拿大一枝黄花正如名字一样,加拿大一枝黄花最明显的特征是花为黄色,整株为圆锥形花序,远远开上去就是一整条长长的枝条上布满黄花。
虽然名字很“洋气”,但它们可是入侵物种,繁殖力极强,传播速度快,与周围植物争阳光、肥料,过处几乎寸草不生,因此又被称为生态杀手、霸王花。
同沙生态公园游玩记四年级日记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去同沙生态公园游玩。
一路上,我看见了许许多多不知名的花儿和翠绿的竹子。
不一会儿,我们来到了最后一站:映翠湖。
映翠湖里有数不清的鱼儿,大大小小,五颜六色。
我们走到一座石桥上,就看到有人在喂鱼儿。
我也抓起一把特意准备的玉米,洒在水面上,那些吃不到食物的鱼儿赶紧来抢。
我一边喂一边仔细观察金鱼,鱼儿的颜色有奶白色、有深红色、还有金黄色、有的是黑白相间、有的红色等等,让人看得眼花暸乱。
我喜欢那一条条美丽的鱼儿,但我更喜欢充满生机的同沙生态公园!
今天上午,我和爸爸妈妈去黄旗山公园玩。
我觉得最有趣的是喂鱼了。
鱼很大,最大有50厘米左右长,粗有10厘米左右。
鱼不但很大,而且很漂亮。
鱼五颜六色的,有的黑白相间,有的是红黑相间,还有的……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鱼儿游时是尾巴左右摆,才能游。
抢食时,都争先恐后的张着嘴,嘴比我的拳头小一点。
尤其是张嘴时,可以看到鱼会吸进水,再吐出来。
我喜欢黄旗山,更喜欢黄旗山的鱼。
38种疯狂的入侵植物,图名并茂,一起来认识下,涨知识不吃亏以往小美都是给大家介绍一些漂亮的花草和树木,今天这篇文章将反其道而行之,介绍一些比较讨人厌的入侵植物。
目的:一是给大家科普更多的植物知识,涨知识毕竟不吃亏;二是起一定的警示作用,让大家知道,不要轻易地引入新物种,同时也在此向在海关工作的检验检疫人员致敬。
1.空心莲子草(疯狂的革命草)空心莲子草是苋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基部匍匐生长,虽然植株不高,但是它茎部匍匐生长很迅速,很广。
这种草的生命力极其顽强,水路通吃。
也就是说,它不止在陆地上能够迅速的占满整片土地,当它蔓延到水面上,也能够迅速的将整个水面给占满。
空心莲子草清理起来极其的麻烦,根本达不到彻底清除的效果,而且它还已经对一般的除草剂产生了抗性。
更疯狂的是,就算被牛吃到肚子里,拉出来的茎节,掉到土地上仍然能够生根发芽。
2.紫茎泽兰(疯狂的解放草)紫禁泽兰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或半灌木,原产于墨西哥,于19世纪作为一种观赏植物,在世界各地引种之后,迅速泛滥成灾,已然成为全球性的入侵物种,也是我国遭受外来物种入侵的最典型例子。
紫禁泽兰根、茎部都十分的粗壮发达,直立,茎干为紫红色,植株最高可达两米。
他的生命力极其顽强,适应性很广,不论是无性生殖、还是有性生殖,都十分的强悍,且在新的环境鲜有天敌,造成了它所到之处,其他植物根本没有生长的机会。
万事万物皆有两面性,紫茎泽兰也有它的好处,对蚊虫叮咬引起的瘙痒、肿块等可起到消肿止痒之功效。
3.飞机草(疯狂的破坏草)飞机草是菊科的多年生草本,原产中美洲,在20世纪初期,作为一种香料植物,引到其他国家,随后不久就成为了一种全球性的入侵有害物种。
飞机草和紫茎泽兰是近种,长得很像,同样的都是入侵植物。
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它们的群落,造成其他植物根本无法生存。
4.加拿大一枝黄花(疯狂的百根草)一枝黄花有多个品种,在我国有4种野生的品种,是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
但从加拿大引进的加拿大一枝黄花,它才是入侵植物。
东莞同沙生态公园入侵植物种类的调查初探东莞一中陈淑行、卫玉娇、刘玉婷摘要:通过在同沙生态公园的调查,我们发现了四种入侵植物,并对它们进行了观察与研究了解他们的危害与其治理方法,知道了入侵植物是缺少原有的天敌而疯狂的繁殖,导致环境的平衡被打破。
关键词:入侵植物;同沙生态公园;种类一、调查准备1.1背景在假期里,我们参加东莞一中绿色科技生物夏令营,跟着老师走进同沙生态公园考察。
总规划占地面积为40.2平方公里,其中山林30多平方公里,水面562.47公顷. 动物有穿山甲、白鹭、褐翅鸦鹃、翠鸟、猫头鹰、虎纹蛙以及蛇、蝶、蜂等。
园内森林植被主要以人工林为主,主要树种有:桉树、樟树、相思、黎蒴、桃金娘、三桠苦、秋枫、尖叶杜英、杜鹃、野牡丹、五色梅、荔枝、龙眼等。
在那里,我们发现了几种入侵植物,其中有些入侵植物大面积覆盖,威胁到其他植物的生长。
为了进一步探究入侵植物及危害,我们组展开了调查。
1.2 研究目的①让我们亲近大自然,了解大自然,丰富课外活动,便于了解课外知识②了解入侵植物的形状,是否有特殊的器官与其生活习性③了解入侵植物的来源对环境有什么危害④了解入侵植物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达到疯狂繁殖的目的⑤了解怎样治理入侵植物与每年大约要投入多少钱来治理⑥通过了解入侵植物来宣传保护环境二、调查内容及结果本次生物夏令营,在同沙生态公园主要发现四种入侵植物:水葫芦,薇甘菊,马樱丹,空心连子草。
以下是其具体情况。
2.1水葫芦(Eichhom ia crassipes Mart .) Sol ms )特征:属雨久花科、凤眼莲属。
多年生宿根浮水草本植物。
因它浮于水面生长,又叫水浮莲。
又因其在根与叶之间有一像葫芦状的大气泡又称水葫芦。
凤眼莲茎叶悬垂于水上,蘖枝匍匐于水面。
花为多棱喇叭状,花色艳丽美观。
叶色翠绿偏深。
叶全缘,光滑有质感。
须根发达,分蘖繁殖快,管理粗放,使美化环境、净化水质的良好植物。
但是也有害处:水葫芦繁殖能力很强,就是因为太强了,覆盖在整个湖面,使得水中的其他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水中的动物没有得到充分的空气与食物,不能够维持水中的生态平衡。
甚至有时会堵塞水道。
形态特征:凤眼莲因每叶有泡囊承担叶花的重量悬浮于水面生长,其须根发达靠根毛吸收养分,主根(肉根)分蘖下一代。
叶单生,叶片基本为荷叶状,叶顶端微凹,圆形略扁;秆(茎)灰色,泡囊稍带点红色,嫩根为白色,老根偏黑色;花为浅蓝色,呈多棱喇叭,花瓣上生有黄色斑点,看上去像凤眼,也像孔雀羽翎尾端的花点,非常耀眼、靓丽。
多年浮水草本。
须根发达且悬垂水中。
单叶丛生于短缩茎的基部,每株6-12叶片,叶卵圆形,叶面光滑;叶柄中下部有膨胀如葫芦状的气囊基部具削状苞片。
花茎单生,穗状花序,又6-12花朵,花被6裂,紫蓝色,上又1枚裂片较大,中央有鲜黄色的斑点。
花两性,雄蕊6枚,雄蕊1枚,花柱细长,子房上位。
习性:凤眼莲喜欢在向阳、平静的水面,或潮湿肥沃的边坡生长。
在日照时间长、温度高的条件下生长较快,受冰冻后叶茎枯黄。
繁殖方式及方法:繁殖方法分株或播种繁殖,。
以分株繁殖为主。
将横生的匍匐茎割成几段或带根切离几个腋芽,投入水中即可自然成活。
此种繁殖极易进行,繁殖系数也较高。
播种繁殖凤眼莲种子发芽力较差,需要经过特殊处理后进行繁殖,一般不常用。
来历原因:水葫芦原产南美,1884年,作为观赏植物被带到美国的一个园艺博览会上,当时被预言为“美化世界的淡紫色花冠”,并从此迅速开始了它的走向世界之旅。
1901年,被引入中国,已成为中国危害严重的外侵植物。
现状:目前,中国有这种水葫芦184万吨,其中,为了防止水葫芦的危害加强,政府投资数亿元捕捉水葫芦,捕捉出了60多万吨。
入侵最严重的地区,最早被报道的有滇池,其它还有太湖流域等。
2009年6月央视报道了水浮莲对福建闽江流域水口电站和沙溪口水电站的巨大压力,在库区已经形成数万亩的水浮莲聚集带,壮观之极,犹如茫茫草原,人工打捞需要2个月以上,对发电航运和生态环保构成极大压力。
水浮莲的疯长和水电发展饱和、大坝过多、水体流动缓慢、水体富营养化、COD含量严重超标有关。
[入侵范围:水葫芦原产于南美,在原产地巴西由于受生物天敌的控制,仅以一种观赏性种群零散分布于水体,1844年在美国的博览会上曾被喻为“美化世界的淡紫色花冠”。
自此以后,水葫芦被作为观赏植物引种栽培,现已在亚、非、欧、北美洲等数十个国家造成危害,在北纬40(葡萄牙)至南纬(新西兰)之间的大部分热带、亚热带地区均在分布,并形成患害。
19世纪期间引入东南亚,1901年作为花卉引入中国,30年代作为畜禽饲料引入中国内地各省,并作为观赏和净化水质的植物推广种植,后逃逸为野生。
由于其无性繁殖速度极快,现已广泛分布于华北、华东、华中、华南和西南的19个省市,尤以云南(昆明)、江苏、浙江、福建、四川、湖南、湖北、河南等省的入侵严重,并已扩散到温带地区,如锦州、营口一带均有分布。
由于繁殖迅速,又几乎没有竞争对手和天敌(虽然有多种野生、家养动物以其茎叶为食,但取食量较小,与其庞大的生长量相比毫无影响),在我国南方江河湖泊中发展迅速,成为我国淡水水体中主要的外来入侵物种之一。
凤眼莲主要在中国南方分布;由于北方河流有冻结期,凤眼莲无法在自然状态下生存。
但近年来随着全球变暖和它的自然选择进化,其危害区有向北拓展的趋势。
在同沙水库中水葫芦种群零散分布。
危害:虽说水葫芦本身有很强的净化污水能力,但大量的水葫芦覆盖河面,容易造成水质恶化,影响水底生物的生长。
水葫芦繁殖速度极快,生长时会消耗大量溶解氧,几乎成了“污染”的代名词。
滇池、太湖、黄浦江及武汉东湖等著名水体,均出现过水葫芦泛滥成灾的情况,耗费巨资也无法根治。
水葫芦给滇池造成损失的案例是入侵物种危害的经典案例之一。
4月中旬,水葫芦现身三峡库区周围,水葫芦封锁河面绵延数公里……据悉,水葫芦生长速度很快,能在短期内把整个水面遮掩住,消耗大量溶解氧,逼得水生物无法生存,特别是在秋季,它的根叶会迅速腐烂,不仅堵塞水上交通,还会污染水源。
威胁:(1)繁殖能力强,覆盖在整个湖面,使得水中的其他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水中的动物没有得到充分的空气与食物,不能够维持水中的生态平衡。
(2)在秋季,它的根叶会迅速腐烂,不仅堵塞水上交通,还会污染水源。
(3)使某些旅游路线被迫取消,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
2.2薇甘菊(M ikania m icran tha Kunth)特征:薇甘菊属菊科、假泽兰属,属多年生草质或稍木质藤本。
片对生,形似心脏或三角形,宽叶面有急尖,也常4-13cm不等,花长3-5mm,密集于叶腋或藤尖端,花成白色或淡绿色。
种子长椭圆形,长约2mm,种子尖端有短而硬的白色冠毛,种子很轻但数量巨大。
易生长于肥沃、潮湿的土地,追光性强,在阴暗处生长缓慢,在向阳处生长迅速。
开花季节大约在11-12月间,种子大约在12月底成熟。
它既能匍匐生长又能攀附在树冠上,枝叶在树冠表面生长极为迅速,很快形成覆盖之势。
基本信息属性:喜阳性植物危害性:有害现状:目前已被列入我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
薇甘菊的茎节和节间都能生根,每个节的叶腋都可长出一对新枝,形成新枝株,故薇甘菊的英文名称又叫“一分钟一英里”。
这形象比喻了其快速的生长和扩散。
在土壤疏松、有机质丰富、阳光充足的生成环境中,薇甘菊特别易于生长。
薇甘菊常见于被破坏的林地边缘、荒弃农田、疏于管理的果园、水库和沟渠或河道两侧。
植株特点:茎,幼时绿色,老了会转咖啡色,茎上的纹亦变得明显,叶,翠绿色,边缘像锯齿,似心形或卵形,有如缩细了的「海芋」叶子。
花期过后会逐渐枯萎,剩下少数于翌年继续生长。
花,白色,许多小花朵组成一簇簇的花球。
花朵盛放时往往掩盖叶子,形成白色的花海。
种子,细小,黑色,顶端有簇毛,可随风传播和在水面漂浮。
种子成熟时亦是整株薇甘菊枯萎的时间。
三至九月为薇甘菊的生长期,九、十月为花期,十一月至翌年二月为果期:来历原因:薇甘菊兼有性和无性两面种繁殖方式。
其籽料相当微小,瘦果黑色,冠毛白色,每籽粒不过0.1毫克,可随风飘流迁移到遥远之地。
乘风传播扩散其种子是薇甘菊广泛入侵的重要原因。
成为当今世界热带、亚热带地区危害严重的杂草之一。
1919年前后,薇甘菊作为杂草在中国香港出现。
已列为世界上最有害的100种外来入侵物种之一,也被列为中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
薇甘菊的源产地在中美洲,在那里有多达160多种昆虫和菌类作为天敌控制其生长量,难以形成危害。
薇甘菊入侵后,因无天敌制约而造成祸害。
现状:成为当今世界热带、亚热带地区危害最严重的杂草之一。
大约在1919年薇甘菊作为杂草在中国香港出现,1984年在深圳发现,现在广泛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地区。
该种已列入世界上最有害的100种外来入侵物种之一。
在同沙生态公园的深山密林中,薇甘菊广为分布。
地上的花草会被迅速覆盖,又会随树干攀至树冠,再迅速覆盖。
入侵范围:薇甘菊原产于中美洲,现已广泛传播到亚洲热带地区,如印度、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以及巴布亚新几内亚、所罗门、印度洋圣诞岛和太平洋上的一些岛屿包括斐济、西萨摩亚、澳大利亚北昆士兰地区,成为当今世界热带、亚热带地区危害最严重的杂草之一。
大约在1919年薇甘菊作为杂草在中国香港出现,1984年在深圳发现,现在广泛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地区。
该种已列入世界上最有害的100种外来入侵物种之一。
危害:薇甘菊是喜阳性植物,喜生长于光照和水分条件较好的地区,年均温度在21度以上,其以土壤生态环境的要求很低在一种具有超强繁殖能力的喜欢攀援的藤本植物,攀上灌木和乔木之后,能迅速形成整株覆盖之势,并能分泌毒汁,抑制其他植物生长。
全部覆盖其他植物后,因光合作用受到破坏而使该植物窒息死亡。
薇甘菊对于6-8米高的天然次生林、人工速生林、经济林、风景林的几乎所有树种都有严重威胁,运用攀援全部覆盖限制光合作用以及分泌毒汁抑制其他植物生长的又重手段来杀死其寄生的树木,造成成片树林枯萎死亡。
造成森林生态系统破坏,其中的动物无法觅食而走向灭绝。
当然,薇甘菊损害经济林,对农民的收入带来直接影响。
用以防治的资金也花费不少。
2.3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特征:空心莲子草是一种多年生宿根性杂草,生命力强,适应性广,生长繁殖迅速,水陆均可生长。
空心莲子草主要在农田(包括水田和旱田)、空地、鱼塘、沟渠、河道等环境中生长为害。
空心莲子草根系发达,地上部分繁茂,在农田中生长会与作物争夺阳光、水分、肥料以及生长空间,造成严重减产。
空心莲子草抗逆性强。
靠地下(水下)根茎越冬,利用营养体(根、茎)进行无性繁殖。
冬季温度降至0℃时,其水面或地上部分已冻死,春季温度回升至10℃时,越冬的水下或地下根茎即可萌发生长;茎段曝晒1-2天仍能存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