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 格式:doc
- 大小:36.00 KB
- 文档页数:3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2019-2020学年七上生物期末试卷一、选择题1.花生种子的子叶属于哪种植物组织?()A.保护组织 B.营养组织 C.分生组织 D.输导组织2.被誉为“地球之肾”的生态系统是 ( )A.草原生态系统 B.湿地生态系统C.森林生态系统 D.湖泊生态系统3.某一河流生态系统的浮游植物、浮游动物、肉食小型鱼、肉食大型鱼四类生物中,数量最多的是()A.浮游植物B.浮游动物C.肉食小型鱼D.肉食大型鱼4.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A.海洋生态系统B.草原生态系统C.生物圈5.某班同学在《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实验中,甲、乙、丙、丁四组同学所使用的鼠妇数量依次是3只、2只、1只、10只,使用鼠妇数量比较科学的小组是()A.乙 B.丙 C.丁 D.甲6.在显微镜的使用中,下列操作与其结果不相符的是()A.转动转换器一一更换物镜B.转动粗准焦螺旋﹣﹣较大幅度升降镜筒C.转动凹面镜﹣﹣调节视野亮度D.转动遮光器﹣﹣调节视野大小7.下列属于生物的是A.珊瑚 B.电脑病毒C.冬眠的蛇 D.恐龙化石8.细胞结构中具有控制物质进出功能的是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9.黄瓜植株上的多半花是不会结果的,对这种现象的合理解释是()A.黄瓜不属于绿色开花植物,不能开花结果B.不结果的花是因为没有花蕊C.能结果的花中只有雌蕊,不结果的花只有雄蕊D.因为植株的营养供给不足,所以只有少数花结果10.显微镜视野中出现了一个污点,要判断污点的来源,下列操作无效的是A.转动反光镜 B.转动转换器 C.移动载玻片 D.转动目镜11.用同样规格的四台光学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少的是()A.目镜12.5×物镜10× B.目镜10×物镜40×C.目镜10×物镜4× D.目镜5×物镜40×12.“前人种树,后人乘凉”赞扬了先人造福子孙后代的美好品德。
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一.教学目的1.知识方面:学生能说出调杳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杳记录,并将你所知道的生物进行归类。
2.能力方面:学生尝试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培养调查实践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学生通过学习能关注生物的生存状况,从而增强保护生物资源的意识,认识到保护环境要从保护我们少边的生物开始。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
2.初步培养学生调查实践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的能力。
教学难点1.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存状况。
2.如何引起学纶关注周囤牛:物的生存状况,从而注意保护牛物资源。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合作探究与讲授相结合四.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及内容学生行为课堂变化及处理一.调查的一般方法及注意事项(如主要环节的效果何调查)1.通过引导学生举例,分析出什么是调查,再以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为实例,以小组为单位拿出各自的方案,最后和书上对比,总结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及注意事项。
2.以人口普查为切入点,引同学们根据经验说出我国在进行人口普查时都做了哪些比较详细的工作,从而帮助学生归纳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及注意事项。
二、实地调查根据各地实际情况选择调査地点1.进行校园生物调查。
注意引导学主认识他们身边的生物名称,并注意发现问题及吋引导,尤其是爱护生物资源2.进行社区丰物种类调查。
调查中教师注意安全问题是第一的,并注意引导学牛对牛物资源的爱护3.进行农III生物种类调查。
注意引导学生爱护农田是我们每个人共同的责任。
三、整理统计教师巡回观察,发现问题及吋指导四、展示、交流调查报告老师在交流展示屮起引导,帮助的作用。
1、以小组为单位拿出调杳我们身边的生物的方案,最后通过对比总结、归纳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和注意事项2.根据学生经验,分析出我国在进行人口普查时,都做了哪歧工作(或说我国是如何进行人口普查的),从而归纳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及注意事项。
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彖,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
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课标要求1•尝试调查校园环境屮生物的种类。
2.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存环境。
课标解读1.《调查校园、公园或农田的生物种类》是教材屮的第一个实践活动。
通过调查活动,使学生了解调查的一般方法,在调查过程屮熟悉身边的生物,了解它们的种类、形态特征,尝试对生物进行简单的分类。
在这个活动中,学生经过亲身实践,可以初步形成热爱自然,爱护生物的情感。
2.通过木节的调查活动,学生可以初步认识到生物与环境Z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为第二章的学习打下基础。
(续表)教学目标知识冃标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尝试对记录的生物进行分类,初步认识生物的多样性;初步认识生物与坏境的关系。
能力目标初步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次调查活动,培养同学们的分工合作意识;通过本次调查活动,使同学们更进一步了解身边生物生存状况,从而增强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生物资源的品质。
重点难点重点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调查活动的组织和实施。
难点组织学生观察和描述周边环境屮的生物及生活环境。
教学准备校园部分植物图片(宣传册或PP7)或提前为校园植物挂牌。
教学策略建议将本节课上成一节户外课。
在进行这节课前,教师应该首先对附近的情况进行了解,确定调查地点和调查地区内的常见生物。
在课前,教师还应对学生进行培训,强调调查过程中要注意自身安全和对环境的保护。
在进行调查之前,教师首先安排学生分成调查小组,各组选出组长负责本小组调查活动的组织,如按路线进行调查、小组成员的安全、小组的纪律、结果的记录和整理等。
■0教学过程简案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新课每天与我们朝夕相处的生物有哪些呢?看来我们并不寂寞,有那么多“伙伴”在陪伴着我们。
可是,你们知道它们有多少种,分别叫什么名字?可分为几类?今天我们就来当一次“小科学家”,调学生冋答:“非常多,如花、草、鸟、虫等。
第一单元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一、基础巩固1.为配合垃圾分类工作,清华附中对每天产生垃圾的种类和数量进行摸底,采用的科学方法是()A. 推测法B. 调查法C. 比较法D. 模型制作【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解题关键是熟知调查的基本方法、一般步骤以及注意事项。
【解答】科学调查的步骤:明确调查的目的和调查对象→制订合理有序的调查方案→实施实验调查方案,并如实做好记录→对调查情况和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写出调查报告。
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是了解生物种类、生存环境和外部形态等常用的研究方法。
调查者以正确的理论与思想作指导,通过访谈、问卷、测验等手段,有计划地,广泛了解。
为配合垃圾分类工作,清华附中对每天产生垃圾的种类和数量进行摸底,采用的科学方法是调查法,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2.法布尔在《昆虫记》中栩栩如生地记录了昆虫的本能及习性,他研究昆虫的方法主要是()A. 观察法B. 实验法C. 调查法D. 模拟法【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解题关键是理解观察法的过程和要求。
【解答】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像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
科学的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要有计划、要耐心;要积极思考,及时记录;要交流看法、进行讨论。
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资料分析法等。
法布尔研究昆虫的本能及习性时,没有改变昆虫的生活环境,也没对昆虫施加任何影响,因此,法布尔对昆虫的研究方法是观察法,故A符合题意。
故选A。
3.我市某些学校不重视对学生用眼卫生的科学指导,导致在校学生近视率大幅上升。
为有效保护学生的眼睛,首先要准确了解学生近视的原因,你认为应选用()A. 观察法B. 测量法C. 调查法D. 实验法【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科学探究的方法,明确调查法的概念是解答的关键。
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一.教学目标1.能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步骤),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
2.描述周边环境中的生物及其生活环境3.关注周边生物的生存环境二.重难点1.调查活动的组织和实施2.组织学生描述周边环境中的生物及其生活环境三.预习导学1.调查:是常用的方法之一。
2.举例:、。
3.注意事项:首先要明确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过程中要;对调查结果要进行,有时还要用进行统计。
4.调查生物种类A.目的要求:(1)了解、记录调查中看到的和它们的。
(2)尝试对调查的生物进行,初步认识,以及。
(3)初步学会做。
B.材料和用具:调查表,笔,,,照相机等。
C.方法步骤:选择→分组→设计→调查→→整理。
D.注意事项:(1)设计合适的。
(2)认真观察,如实记录。
(3)不要损伤植物和伤害动物,不要破坏生物的生活环境。
(4)注意。
四.引导探究五.课堂练习1.当调查的范围很大时,不可能全都进行调查,我们可以()A.放弃调查 B.抽样调查 C.就近调查 D.随意捏造2.进行调查是应注意()A.设计合适的调查表并如实记录情况B.不伤害生物,不破坏生物的生活环境C.注意调查活动过程的安全 D.以上三项都是3.调查的一般顺序()①制定合理的方案②做好记录,积累资料③明确目的、对象和范围④对资料的整理分析A.②①④③ B.③①②④ C.①②④③ D.③④①②4.请将下列生物进行分类①猪②蘑菇③狗④金鱼⑤芒果树⑥绿藻(1)按形态结构特点分类:(2)按生活环境分类:六.巩固提升1.(1)A. B. C.D. E F(2)A和B的分类依据是;C和D的分类依据是。
若将C与E分为一类,则它们属于。
年级七年级生物期别第1期版别2版
出版日期2013.7.3 总期数1269期
一审意见拟用张丽宏二审意见
三审意见
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学习目标:
1、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
2、描述周边环境中的生物及其生活环境。
3、关注周边生物的生存环境。
一、复述巩固
1、生物具有哪些特征?
2、小麦和海豚的营养方式有什么区别?
3、人体出汗和排尿的意义是什么?
4、病毒是生物吗?是什么样的生物呢?
二、设问导读
阅读课本P9-11,完成下列问题:
1、调查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2、在农田调查中,是否只调查植物?
3、调查时,能否损伤动植物或破坏它们的生活环境?
4、如何记录调查内容?
5、如何对调查的结果进行整理、分析或统计?
6、如何对你调查到的生物进行分类?请说出你的分类依据。
7、讨论对生物进行分类有什么意义?
8、你能完成一份完整的调查报告吗?三、自学检测
1、调查是常用的方法之一。
2、调查时首先要明确和
,制订合理的。
3、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个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
为。
4、调查过程中要记录,对调查结果要进行和,有时要用
方法进行统计。
5、对调查的生物,可以有多种归类方法。
例如,可以按照特点,将生物归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三大类;也可以按照,将生物划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还可以按照,将生物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6、如果让你调查一块面积较大的草坪中草的密度,你会选用的调查方法是()
A、一棵一棵地数
B、分格计算再累加
C、选点抽样调查
D、大体计算
7、李时珍把植物分为草、谷、菜、果、木五大类,分类依据是()
A、按照植物的形态结构特点
B、按照植物的生活环境
C、按照植物的用途
D、按照植物的亲缘关系
8、生物小组经过调查,知道了某社区的生物种类有:丁香、迎春、莲花、菊花、金鱼、鲤鱼、狗、猫等。
他们将以上生物进行了分类,
按形态结构分:
植物有,动物有;
按生活环境还可以分为
水生生物:,
陆生生物等。
四、巩固训练
1、下列活动,可采用调查法进行的是()
A、光照对植物生活的影响
B、海底珊瑚礁成分的测定
C、优良作物品种的培育
D、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
2、在调查公园或农田的生物种类的实验中,记录内容不包括()
A、生物名称
B、生物食性
C、生物数量
D、生活环境的特点
3、我们在对某地区的生物分布状况作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的()
A、目的和对象
B、范围和方案
C、方法和顺序
D、范围和顺序
4、根据你的调查,你认为下列哪一组归类是正确的()
A、蟹、蟋蟀、西瓜为陆生动物
B、鸡、猪、鸭为家禽
C、小麦、玉米、水稻为农作物
D、海带、鲫鱼、鸵鸟为水生动物
5、某同学在调查活动结束后,将有关的生物分成了植物、动物,他所采取的分类依据是()
A、生物用途
B、生活环境
C、比大小多少
D、形态结构
五、拓展训练
下表是某校生物兴趣小组调查校园生物种类的调查表,请仔细阅读,并回答问题:
调查人李明地点校园
时间9月5日天气晴朗
名称数量生活环境
广玉兰3株人行道两旁
雪松10株操场
柳树7株教学楼前
鼠妇25只操场砖头下
麻雀3只草坪
很多草坪上
草地早
熟禾
睡莲很多水池
葫芦藓很多水池背阴处
蜘蛛2只围墙、墙角处
苍蝇5只垃圾箱旁
1、请你至少采取两种归类方法将表中的生物进行归类。
2、调查表中,草地早熟禾的数量很多,李明没有逐一数过来,你能想个办法,测出草地早熟禾的数量吗?
小结:
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一、调查的一般方法
二、调查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
三、尝试对调查的生物进行分类
1、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分为:、
、;
2、按照生活环境分为:、
;
3、按照用途分为:、、
、。